大众传播学—— 传播技巧

合集下载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

传播学笔记《⼤众传播学》17页word⽂档传播学笔记整理名词解释:1、传播的定义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

2、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3、信息社会所谓的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化以信息为核⼼价值⽽得到发展的社会”4、⼈内传播⼈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我传播,指的是个⼈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体内部进⾏信息处理的活动。

5、⼈际传播⼈际传播是个⼈与个⼈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6、⼤众传播所谓⼤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段,以社会上⼀般⼤众为对象⽽进⾏的⼤规模的信息⽣产和传播活动。

填空题1、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主体和客体的统⼀,符号和意义的统⼀。

2、传播是⼀种⾏为,是⼀种过程,也是⼀种系统。

3、传播的5种类型:⼈内传播、⼈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众传播。

4、语⾔的产⽣,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类传播之巨⼤飞跃的根本标志。

5、语⾔产⽣的根本动⼒,来⾃于⼈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6、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类语⾔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7、我们可以把迄今为⽌的⼈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个发展阶段:⼝语传播时代、⽂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传播时代。

8、⽂字作为⼈类掌握的第⼀套题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也⼤⼤加速了⼈类利⽤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9、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0、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11、信息社会具有的⼏个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科技为核⼼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是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是主要依靠信⽤。

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例子和概念

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例子和概念

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例子和概念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而大众传播则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大众传播是指广泛传播到大量受众中的信息和观点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广泛应用于媒体、广告和公共关系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大众传播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的例子。

大众传播是一种集中式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它通过媒体、互联网和其他传播渠道,将信息传播给大量的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信息的广泛传播、传播效果的集中、传播速度的快速和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通过选择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策略,来达到对受众的影响和引导。

媒体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都是传播信息给大众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社会,媒体对于塑造公众舆论和社会价值观有着巨大影响力。

例如,新闻媒体通过报道事件和观点,影响公众的意见和行为。

政府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向公众传播政策和宣传内容。

广告行业利用媒体,将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传达给潜在消费者。

大众传播的例子还包括广告和公共关系活动。

广告是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以促进销售和品牌形象的建立。

广告通过使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创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例如,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等形式,都是大众传播的典型例子。

公共关系活动是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向大众传播组织的信息和形象,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公共关系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营销和危机管理等,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和沟通技巧,影响和引导大众的态度和行为。

此外,大众传播还涉及社交网络和口碑传播。

社交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和Facebook等,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个人和组织可以通过分享信息和观点,影响和引导大众的意见和行为。

同时,口碑传播也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

人们通过口口相传,传播产品、服务和观点的信息。

例如,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向朋友和家人推荐某个品牌的产品,这种口碑传播可以在社交网络中迅速扩散,影响更多的人。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的全部内容。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大众传播技巧

大众传播技巧

真实。切不可弄作假、移花接木、张 冠李戴
典型。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要能起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
平凡
易学
假借
传播者有目的的把自己本人的观点或产品 或行为与接受者普遍喜欢的美好的事物联 系起来,使人易于接受 洗发水
用于假借的事物应该是美好的、公认的或 者是具有权威性和高信誉的
假借的事物与人们向往美好事物之间有一 定的联系
不做结论,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传递一种无形的意 见,让受传者有结论得于自己之感,不知不觉接受 作者观点,但易使文章主旨隐晦模糊,增加理解的 困难。
研究表明,非劝服性传播和面对成熟世故、文化水 平高、理解能力强的受传者时,应暗示
反之或论题、论旨比较复杂时,明示结论更好
首位与新奇
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 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 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 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 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 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钦斯 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 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
讽喻:在法国大革命时,人们曾用“猪群 被送回猪栏”,形容路易十六、玛丽安东 尼特皇后被押送回京的场面。
逆证
选择一个与论题性质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为参照物,从逆向、反面证实论点,所 以也可称为反驳法或驳论法。 逆证法多是先亮出反面“靶子”,然后 列举事实,引用论断,运用恰当的逻辑 方法进行剖析、驳斥,从而驳倒敌论, 树立自己的正面观点
获取途径
掌握传播理论 总结历史经验 深入传播实践
运用技巧的原则
为内容服务 与谋略吻合 为受众接受 灵活运用

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新闻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一、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在说服性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霍夫兰说服士兵确立持久战的信念的实验。

两种提示方式都取得了良好的说服效果。

对原来就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一面提示”的说服效果明显大于“两面提示”;而对原来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的效果明显大于“一面提示”。

“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者效果较佳。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反宣传”测验,在接触到“反宣传”后,原先接受“一面提示”实验的人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接受“两面提示”实验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免疫效果”/“接种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中”几条一般结论: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诉诸理性: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诉诸感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效果。

第十四节 大众传播学

第十四节 大众传播学

• 类似的研究还有美国在二次大占期间关于 “战时超额税”宣传的一调查。调查人员 设计了“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两种 宣传品发到调查员手中,第二天再登门拜 访征求人们对实施该税的意见。 • 最后结果:两个例子的结果一样,都是 “诉诸感情”的效果好于“诉诸理性”。
• 尽管如此,学者们对哪种方法更为有效仍 没有一致的结论。 • 这是为什么呢?
• 实验结果表明: 1,“重度”诉求造成的心理紧张效果最 大,“中度”次之,“轻度”又次之。 2,从说服的最终目的(引起说服对象的 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来看,却出现了相反 的结果,“轻度”最佳,“中度”次之, “重度”又次之。
• 目前,我们的心理学研究当中对“哪种程 度的诉求效果最佳”这一问题尚无定论,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奖惩越重效果越大; 但是现代心理学家却认为奖惩过重效果都 不佳,中度的奖惩对促成态度的转变最为 有效。 • 尽管结论尚难统一,至少我们明白“敲警 钟”必须掌握分寸,不能靠危言耸听解决 问题。
实验结果
• 1,从实验结果的单纯比较而言,无论“一 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都取得了良好 的说服效果,赞同“对日作战尚需持续一 年以上”的人分别由37%和38%增加到了 59%,而控制群的态度却基本没有变化。 这个结果说明,进行了宣传和没有进行宣 传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但从“一面提示” 和“两面提示”的效果大小比较而言,并 无明显差异。
拉姆斯丁的“反宣传”实验
• 1953年,学者拉姆斯丁和贾尼斯进行了一 次“反宣传”实验(使实验对象接触对立 观点的宣传)。在霍夫兰实验中,“一面 提示”和“两面提示”之间的效果并没有 太大的区别,所以,拉姆斯丁这次主要是 想比较两种方法说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 性。
• 实验结果却出现了与医学领域现象的惊人 相似: 接触到“反宣传”后,那些原先接受了 “一面提示”的人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 的影响,而那些原先接受过“两面提示” 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大众传播技巧(业界相关)

大众传播技巧(业界相关)

骄阳书苑
11
明示结论使观点鲜明、易于理解,但同时有强加于 人之嫌易引起反感;
不做结论,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传递一种无形的意 见,让受传者有结论得于自己之感,不知不觉接受 作者观点,但易使文章主旨隐晦模糊,增加理解的 困难。
研究表明,非劝服性传播和面对成熟世故、文化水 平高、理解能力强的受传者时,应暗示
骄阳书苑
4
概念
有效熟练的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 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 殊的传播技能和方法
传播技术(信息的原样)与传播技巧(信 息的包装)
传播实践 传播理论的集中表现 传播规律基础上的具体方法
骄阳书苑
5
特点
独立性(可重复性)——反复使用 稳定性——相对稳定而不固步自封,洋为中用 创造性——传统技巧与新技巧,守旧无功
反之或论题、论旨比较复杂时,明示结论更好
骄阳书苑
12
首位与新奇
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 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 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 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 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 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钦斯 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 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
骄阳书苑
21
接受者的预存立场 接受者的已有知识 传播者的预期目的
骄阳书苑
22
传播技巧——论证
引证——引用 印证——事实证明 比喻——打比方,具体形象喻证抽象观点 假借——符号声音名人 比较 逆证
骄阳书苑
23
引证
用事实说话 传播者在讯息传播中巧妙合理地引用事实材

第7章 传播技巧

第7章 传播技巧
19
4.假借法 假借法
传播者有目的的把自己本人的观点或产品或行为与接受 者普遍喜欢的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人易于接受 使人易于接受,这就叫 者普遍喜欢的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使人易于接受 这就叫 做假借法 假借形式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假借形式有很多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1)假借符号。这是假借具有象征性、标记性和寓意性的 假借符号。这是假借具有象征性、 假借符号 符号来表达欲传播的观念 (2)假借声音。把人们熟知的声音或音乐巧妙恰当地搬到 假借声音。 假借声音 传播活动中来,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可信性 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也容易形成进 传播活动中来 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可信性 也容易形成进 行有效传播的气氛 (3)假借名人。设法同党政军商等各界名人一起露面 如共 假借名人。 假借名人 设法同党政军商等各界名人一起露面(如共 进晚餐,同看演出 一起参观、打球、下棋等等),也能增加 同看演出,一起参观 进晚餐 同看演出 一起参观、打球、下棋等等 也能增加 传播的可信度,同时还能显示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 传播的可信度 同时还能显示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
8
2.总结历史经验 总结历史经验 3.深入传播实践 深入传播实践 实践是技巧的发源地,技巧是对实践经验的 实践是技巧的发源地 技巧是对实践经验的 高度概括。没有传播实践,传播技巧就成了无 高度概括。没有传播实践 传播技巧就成了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和掌握传播技巧也就 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习和掌握传播技巧也就 成了一句空话
12
3.详论法和略论法 详论法和略论法
是指在信息的加工组构中,文本的各个部分要疏密相 是指在信息的加工组构中 文本的各个部分要疏密相 间、详略适度 一般来说,掌握信息组构的详略原则是 掌握信息组构的详略原则是: 一般来说 掌握信息组构的详略原则是 1.能突出主题、证明论点者宜详 不能突出主题、证明 能突出主题、 不能突出主题、 能突出主题 证明论点者宜详,不能突出主题 论点者宜略 2.主要观点的论述宜详 次要观点的论述宜略 主要观点的论述宜详,次要观点的论述宜略 主要观点的论述宜详 3.重要的信息宜详 次要的信息宜略 重要的信息宜详,次要的信息宜略 重要的信息宜详 4.接受者未知的东西宜详 接受者熟知的东西宜略 接受者未知的东西宜详,接受者熟知的东西宜略 接受者未知的东西宜详 接受者熟知的东西宜略; 5.具体的信息宜详 概括的材料宜略 具体的信息宜详,概括的材料宜略 具体的信息宜详 6.新鲜的信息宜详 陈旧的信息宜略 新鲜的信息宜详,陈旧的信息宜略 新鲜的信息宜详

大众传播外周途径的七种宣传技巧

大众传播外周途径的七种宣传技巧

大众传播外周途径的七种宣传技巧【大众传播外周途径的七种宣传技巧】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外周途径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

通过利用各种传媒和平台,我们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如何让我们的宣传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成为关键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七种宣传技巧,帮助我们在大众传播外周途径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定位明确成功的宣传需要有明确的定位,明确目标受众和宣传目标。

我们不能盲目地将信息传递给所有人,而应该对受众进行准确定位。

只有在了解受众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增加连接和共鸣。

二、独特性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需要彰显独特性。

我们的宣传信息应该与众不同,具有差异化的元素,以吸引受众的关注。

这可以表现在产品特色、创意设计、宣传语言等方面,使我们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情感共鸣人们在选择和认同某一品牌时,往往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宣传应该具备情感共鸣的能力。

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展示感人的形象或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品牌形象的认同和亲近感。

四、多元传媒大众传播外周途径包括多种传媒形式,如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等。

我们应该根据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和偏好,选择适合的传媒渠道进行宣传。

多元传媒的使用可以增加宣传信息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提高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

五、互动体验现代社会注重互动和参与,我们的宣传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通过建立互动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促使受众参与和体验,增强与品牌的互动性。

这样不仅可以使宣传更有吸引力,还可以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六、持续更新在大众传播外周途径中,信息的传递速度极快,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也逐渐减弱。

为了保持受众的关注和兴趣,我们需要持续更新宣传内容。

这可以通过推出新产品、开展新活动等方式来实现,不断给受众带来惊喜和新鲜感。

七、评估调整进行宣传时,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

大众传播学复习

大众传播学复习

大众传播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传播: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2.传播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4.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5.传播内容:传播内容即传播信息6.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7.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8.信息:(1)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2)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9.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10.人际传播:是指在两者之间或者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11.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12.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

13.组织传播: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14.解码:把接收到的符号或者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15.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其目的就是使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且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16.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者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2.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

3.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理论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

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第四,尽管如此,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式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北京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做出完全相反的理解。

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

4.传播学源流美国源流的代表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5.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6.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第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pptx

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pptx
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中,大张旗鼓地宣传“更多的医
生选择骆驼香烟”。为了证明骆驼品牌值得医生们的 认可与推荐,雷诺公司还特意向人们介绍了“T位” (T-zone)的概念。“T位”是指人的前额、鼻梁和下 巴构成的T字状地带,人人都有“T位”,但并不是所 有人都知道“T位”这个名称。对烟民们来说,“T位” 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辨别香烟质量好坏的关键器官。 雷诺公司还宣称,骆驼香烟能让人的“T位”永保健康。
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传播效果,
谓之首位法;相反,后出场的传播者和后阐
述的观点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影
响效应,则谓之新奇法。
怎样灵活运用首位法和新奇法?
• 看时间长短
• 视情境缓急
• 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2019-9-19
感谢你的欣赏
7
第三节 中外传播技巧集粹
3.详论法和略论法
这是指在信息的加工结构中,符码的各个部分要疏密相间、详略适度。 掌握信息组构的详略原则
2019-9-19
感谢你的欣赏
17
“著名的巴纳姆-贝利马戏团即将到 云斯顿演出,神秘的骆驼要来 了!”
2019-9-19
感谢你的欣赏
18
2019-9-19
感谢你的欣赏
19
2019-9-19
感谢你的欣赏
20
• 雷诺公司还在云斯顿的大街小巷张贴骆驼 的宣传画和“骆驼来了”的标语,令市民 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一时间,骆驼成 了市民们的中心话题,骆驼香烟的销售量 直线上升。巴纳姆-贝利马戏团的骆驼演出 使促销活动达到高潮,当观众们为神秘的 骆驼风采所倾倒、为绝妙的东方风情所陶 醉时,雷诺公司抓住机会,向激动不已的 观众免费赠送骆驼香烟,人们纷纷抢要这 个纪念品,并高喊着:“我们要骆驼!我 们要骆驼!”

传播学概论 名词解释题 完整总结

传播学概论   名词解释题  完整总结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题完整总结1. 传播: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2. 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学又称为传学、传意学等。

3. 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自传播,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进行的传播。

广义的则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5. 群体:群体是指人数不多的一种团体,它的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的,并处于直接的个人交往之中,这两种情况是产生情感关系、团体规范和团体过程的基础。

6. 组织:.组织是指具有一定目的、任务,按照一定形式建立起来的集群结构。

7.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

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8. 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9.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10. 拉斯韦尔: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和“社会传播”的概念,并倡导和实践“内容分析法”,其代表作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11. 施拉姆:施拉姆,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第七讲 传播技巧

第七讲 传播技巧

传 播 技 巧
传播原理 传播知识 传播技术
传播技巧是对信息“包装”传播的技能,对传播原理有很大的依赖性; 传播技术是对信息“原样”传输的技能,对传输装备有很大的依赖 性 传播技术是形成传播技巧的基础,传播技巧是对传播技术的熟练掌握。 因此传播技巧中往往包含着传播技术的使用,但掌握了传播技术的人不一 定同时懂得传播技巧。
1984年,第145页)
《战国策》里有“曾参杀人”和“三人成虎”的故事。德国纳粹 有“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之说。 多说不只是传播者一个人反反复复、连续不断地说,它也包括不同 的人相继重复同一个内容或信息,和使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反复传 播同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
传递技巧之沉默法
传播者出于某种原因、某种需要和某种策略的考虑,在某个问题或 事件上暂时采取不发言、不评论的回避态度,叫沉默法。 “沉默的信息可作为同意,缺乏兴趣,受损害的感情或是轻蔑的表 示。”[美]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46页) 美国学者江奈生在《沉默的功用:传通研究的要求》(1974)一文中 甚至认为:沉默乃是伟人的一种标识。因为“人是由沉默这一性格的基 石和自我控制的美德以及无畏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尊严所造就的。” 总之,沉默像个传播活动中的缓冲体和减压阀。它可以使传播留有 可进可退的余地,保持可伸可缩的弹性,可以使你免入陷阱,摆脱尴尬 的局面,可以使你临危不惧,顺利度过难关。
组构技巧之明示法与暗示法
这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将所要传播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作出 明确的或含蓄的归纳总结。 明示的基础是通过证明和逻辑推理而试图取得接受者对文本主旨的 赞同,暗示的基础则是通过直接移植心理状态的途径让讯息在接受者身 上发生作用。因此,如果说在明示时结论是由传播者预先作出的话,那 么在暗示时结论则由接受者现时独自作出的。所以,明示法主要是明确 的理性的影响,而暗示法则主要是模糊的情绪的影响。 在具体的运用中,传播者的目的在于劝服的,其基本观点宜明示, 目的在于娱乐的,其主题思想宜暗示;属于思想观点上的沟通,其结论 宜明示,属于情感心灵上的联络,其意图宜暗示;一般实用文章的写作, 其中心论点宜明示,文艺作品的创作,其主题思想宜暗示;接受者的阅 听能力若较弱,其思想宜明示,接受者的接受能力若较强,其思想又宜 暗示;权威性较低的传播者,其传播可用明示,权威性较高的传播者, 其讲话可用暗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五、抗御技巧
抗御技巧研究的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宣传,受众如何巩固自己的原有立场, 防止被说服。
(一)滋补法
提供与原有观点一致的材料,巩固原有的观点。如各种各样的政治学习。
(二)接种法
接种法是通过对信息接受者的预存立场和所持的正面观点加以轻微攻击或 驳斥,来达到抵制反面信息的一种方法。这是比喻说法,毛主席称之为 “种牛痘”。他说:“为什么要‘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 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 疫力。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它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 干部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一个人如果从来不接种,他的体内就不会产生抗体,一旦当病毒突然侵袭, 就很容易生病。同样,一个人的某一观点,如果从未受到攻击,它也是极 其脆弱的。一旦当他接触到反面观点时,他可能措手不及,很容易放弃原 有的观点而接受反面观点。相反,如果他接触过反面观点,他的正面观点 受到过攻击,而且他曾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就会更加坚信自 己的观点,并能有效地抗御更大的攻击。
❖ 3、先说后说哪个更有利?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涉及到“学习”和 “记忆”两个方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学习上总是先入为主,先下手为强,因为新鲜感总是一开始表现得最强 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兴趣、精力都会衰减。所以首因效应在学习 上占优势。(如学一门新课)但是,在记忆上近因效应表现得更明显,因 为时间上离得近的东西记得更牢,刚刚发生的事显然比几天前发生的事印 象更深。 由此可见,首先出场的人或者先阐述的观点容易引起注意、容易引起兴趣, 而后出场的人或阐述的观点容易被记住。所以,如果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 己的观点,那么先说为好;如果想让别人记住自己的观点,那么后说更佳。 如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和金字塔结构,即是分别对首因效应与近因 效应的应用,前者在于唤起注意、引起兴趣,后者在于加深印象、让人记 住。 以上仅是基本原则,具体实践中还需灵活运用。比如,两个人的竞选演说, 如果两场演说安排在同一时间,投票就安排在演说结束后进行,那么先说 的人自然占便宜;如果一场演说安排在今天,另一场安排在明天,而投票 又安排在明天进行,那么先说的就很吃亏。
(1)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 就比只谈一面之词要好。(因为这样显得比较客观公正) (2)如果受众原来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那么只讲正面就比正反两面都讲更 好。(因为这等于投其所好) (3)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假如只讲一面之词, 他们会觉得传播者轻视他们的理解力与辨别力,同时会认为传播者怀有偏见,内心 发虚,害怕或无力面对反面事实。 (4)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最好只说一面之词。因为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摆出 来,会使他们感到混乱。特别是当反面观点也表达得十分充分,显得很有道理时, 情况就更糟,他们会觉得下面意见固然很好,而反面意见似乎也不错,真是公说公 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是谁非,他们会感到更加糊涂。
3、两种方法的利弊:立论法可以避免相反信息的干扰,有利于向接受者直接灌输自己 的观点。但是,接受者一旦觉察到还有相反观点的存在,就有可能怀疑传播者别有 用心。驳论法可以使接受者对相反的观点产生免疫力,自学地改变态度。但若处理 不好,又会使接受者对反面信息产生兴趣,进而深信不疑。
4、哪种方法更有效,如何运用?
1、比喻法是运用具体的感人形象喻证抽象的道理的方法。它 一般是由人们比较熟悉的而又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来证明人 们比较生疏且比较抽象的道理。 2、比喻法可分为:直喻、隐喻、讽喻。 ①牧师与一小女孩的故事。课本P184 ②刻舟求剑。(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 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水也;君,舟也;水可载舟,亦 可覆舟。 ④南方周末上的广告。(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明示法 暗示法 轻信盲从者 通情达理者 懒惰迟钝者 一点就通者 文化水平低者 文化水平高者
❖ (二)首位法与新奇法
首位法与新奇法讨论的是“先说与后说哪个更有利” 的问题。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根据一般的心理规律,人们对事情 的开头与结尾往往印象较深。比如看电影,人们往往对故事的 起因与结局记得很牢,而故事的发展经过就不大记得了。心理 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对开 头记得较牢,近因效应是指对结尾的印象较深。(“近”即时 间近) 2、首位法与新奇法: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要阐述两种 不同的观点时,因为首因效应起作用,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 述的观点往往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这即首位法。又因为近 因效应的作用,后出场的传播者和后阐述的观点也能获得较好 的传播效果,这即新奇法。
第八章 传播技巧
❖ 一、组构技巧 (一)明示法与暗示法
1、明示法与暗示法讨论的是,为使人们接受某种观点或改变 某种态度,传播者究竟是应该把自己的结论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还是应该储蓄地暗示,让人们根据已摆明的事实自己得出来? 明示法:传播者明明白白地把结论说出来,直接告诉受众。 暗示法:传播者通过含蓄的提示,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
❖ 4、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如与人交往时,首先要给人留 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一见钟情),这是因为首因效应会起 作用,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则要不断地利用近因效应来巩固第 一印象所正如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 见人心”。
❖ 二、论证技巧 (一)比喻法
3、实例:(1)义演义捐时,主持人不停地念那串长长的捐款 人名单。(2)很多广告也采用号召从众法,如“立顿,与大 家共饮。”“天下无人不喜欢萨特•李面包。”某广告。 4、沉默的螺旋。德国社会学家纽曼曾提出过一个有名的传播 模式,对从众与态度的改变做了杰出的说明,这就是著名的 “沉默的螺旋模式”。 当一种观点得到大众媒介持续不断地宣扬,从而成为大多数 人的意见即支配性的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的即所谓异常意 见的人便会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已见去追随公众意见的人 会越来越多。于是形成这么一种现象:一种观点一旦得势便 会越来越吃香,而一旦失宠,便会越来越被冷落。
单面论证 双面论证 赞成者 反对者 文化程度较低者 文化程度较高者
❖ 三、鼓动技巧 (一)号召从众法
1、从众:简单地说从众就是“随大流”,或遵从群体的意志, 屈从群体的压力。个人总是倾向于采取与群体一致的态度和行 动。如:赶时髦。 2、原因:人的社会性。人必须遵从群体规范,与大家采取步 调一致的行动,否则有可能被人看作是另类,心理上无形中会 受到来自群体压力。特别是当个体对某事无所适从,拿不定主 意时,更会选择从众,毕竟要错大家一起错,“法不责众”。 从众的直接原因有两个:①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如冷落、 孤立、排斥、厌弃。有实验证明,不从众者最有可能受到群体 的惩罚。②想得到正确的行事指导。因为人们一般更倾向于相 信多数人的意见。如你在商店看中了两种款式的衣服,你拿不 定主意究竟买哪一件,这时如果你发现其他顾客都要这件而不 要那件,那么你八成也会跟着买这件。
❖ 四、传递技巧
多说法 说得多了,人们自然信以为真。有道是:谎言重复一千变也会 成为真理。 三人成虎:大街上本来没有老虎,但有三个人相继喊老虎来了, 于是有人信以为真,竞相奔逃。 《战国策》中有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 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母曰:“曾参杀人!”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 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子之贤与母之信也,而 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 2、明示法与暗示法哪个更有利? (1)耶鲁研究回答:明白优于含蓄,明示优于暗示。其实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遵循这条原则。如一般的广告、老师讲 课,无不说得清楚明白,讲得一目了然。 (2)有时暗示法比明示法更可取。因为自己得出的结论要比 传者给出的结论更容易接受,记得更牢,也不容易动摇。案例: 罗斯福决定造原子弹的故事。 3、明示法、暗示法的适用条件
❖ (二)假借法
1、假借法传播者有目的的把把本人的观点、产品、行为与接 受者普遍喜欢的或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人易于接受。 2、类型:假借符号、假借声音、假借名人。 ①赢周刊广告。②四面楚歌。③名人广告。
(三)单面论证与两面论证(立论法与驳论法)
1、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三峡工程(效益:发电、通航、防 洪防沙、旅游;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移民、破坏文物古迹、 如果处在战争状态,还有被炸的危险)、大学生恋爱等。 2、单面论证:从正面立论,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运用适当 的论据进行充分说服。 两面论证:既提出自己的观点,也交待相反的观点,在正面立 论的同时对相反的观点进行批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