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数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的稳定题型,题目会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一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下文介绍了数字推理题中最基本的数字规律,也就是基本数列。

1、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中的六大基础数列

一、常数数列

由一个固定的常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常数数列。

【例1】6,6,6,6,6,6,6……

二、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之差(后项减去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

【例2】2,5,8,11,14,17,20……

三、等比数列

相邻两项之比(后项除以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

【例3】3,9,27,81,243,729,2187……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在考试当中没有直接的意义,对于考生来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地判断出某个中间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抑或两者都不是;迅速将数列对应规律的下一项计算出来。

四、质数数列与合数数列

质数数列:由质数构成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

【例4】2,3,5,7,11,13,17,19,23……

合数数列: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例5】4,6,8,9,10,12,14,15,16……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周期数列

【例6】1,2,3,1,2,3,1,2,3……

【例7】5,2,5,2,5,2,5,2,5……

【例8】-3,2,4,1,8,7,-3,2,4,1,8,7……

一般来说,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包括未知项)至少应出现两个“3-循环节”,或者三个“2-循环节”,此时期周期规律才比较明显。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规律,加上未知项,至少要有六项。

项数过少的数列称其为周期数列过于牵强,此时这种数列如果还有其他规律存在,则优先考虑其他规律。

六、简单递推数列

数列当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差、积或者商。

【例9】1,2,3,5,8,13,21…… (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0】27,15,12,3,9,-6…… (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1】2,4,8,32,256,8192…… (简单递推积数列)

【例12】243,27,9,3,3,1,3…… (简单递推商数列)

在公务员考试中,以上基础数列都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考查基础数列的题也并不多,但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在规律不变的前提下,可能只是由于数字稍加变化,规律就可能变得模糊;作为复杂数列的中间数列,大家对基础数列一定要烂熟

2、【真题讲解,幂次数列】

【例1】(2010年9.18)10,24,52,78,( ),164

A. 106

B. 109

C. 124

D. 126

【答案】D。其解题思路为幂次修正数列,分别为32+1,52-1,72+3,92-3,112+5,1 32-5,故答案选D。

基本幂次修正数列,但是修正项变为简单多重数列,国考当中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在国考思维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幂次的修正并不仅仅为单纯的基础数列,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前不被重视的多重数列,并着重看一下简单多重数列,并作为基础数列来用。

【理解、区别幂次数列】

国考中的整体思维,多级数列,幂次数列与递推数列,三者在形式上极其不好区分,幂次数列要求考生对于单数字发散的敏感度要够,同时要联系到多数字的共性联系上,借助于几个题目的感觉对于理解和区别幂次数列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多级数列与递推数列,其区分度是极小的,几乎看不出特别明显的区别,考生在国考当中遇到这类题目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做差,通过做差来看数列的整体趋势,如果做差二次,依然不成规律,就直接进行递推,同时要看以看做一次差得到的数列是否能用到递推中。

【例2】(国考2010-41)1,6,20,56,144,( )

A. 384

B. 352

C. 312

D. 256

【答案】B。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递推规律,即(6-1)×4=20,(20-6)×4=56,(56-20)×4=144,因此(144-56)×4=352。这个规律实际上就是两项做一次差之后4倍的递推关系,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做差来进行递推。

【例3】(联考2010.9.18-34)3,5,10,25,75,( ),875

A. 125

B. 250

C. 275

D. 350

【答案】B。这个题目中,其递推规律为:(5-3)×5=10,(10-5)×5=25,(25-10)×5=75,(75-25)×5=250,(250-75)×5=875,故答案为B选项。

联系起来说,考生首先应当做的是进行单数字的整体发散,判断数字推理中哪几个题目为幂次或幂次修正数列,其次需要做的就是进行做差,最后进行递推,递推的同时要考虑到做一次差得到的二级数列。

这里针对许多学员遇到幂次修正数列发散不准确的问题,提出这样一个方法,首先我们知道简单的幂次及幂次修正数列可以当成多级数列来做,比如二级和三级的等差和等比数列。在2010年的国考数字推理中,我们发现这样一道数字推理题:

【例4】(2010年国家第44题)3,2,11,14,( ),34

A.18

B.21

C.24

D.27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题中,未知项在中间而且是一个修正项为+2,-2的幂次修正数列。从这里我们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国考当中出题人已经有避免幂次修正数列项数过多,从而使得考试可以通过做差的方式解决幂次修正数列的意识。未知项在中间的目的就是变相的减少已知项数,避免做差解题。

【总结】

因此,在今后的行测考试中,如果出现未知项在中间的数字推理题目,应该对该题重点进行幂次数的发散,未知项在中间,本身就是幂次数列的信号,这是由出题人思维惯性而得出的一个结论。

这一思维描述起来极为简单,但是需要充分考虑到国考出题的思维惯性,对于知识点的扩充要做好工作,然后再联系起来思考,在运用的时候要做到迅速而细致,这才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方向与出题思路。

3、公务员考试中,可以通过分析不同问题之间的类似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下文,王老师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来看植树问题与等差数列之间的联系。

【例1】一排树长24米,每两棵树之间间隔3米。请问一共多少棵树?

【解析】数字比较小,画个图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是9棵。

【总结】类似的问题即为沿“线”种树问题,相关知识点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