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件(共19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件(共19张PPT)

3.研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设计中 需要( )死老鼠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数量不限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
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 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板书设计
第2章 探 索 生 命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林 奈
生 物 分 类 系 统
沃森(左)和克里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哈 维
血 液 循 环
学习目标
• 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响尾蛇是一 种毒蛇。长约2 米。身体呈绿 黄色,具有菱 形黑褐色斑。 尾端有角质环, 运动时能发出 声音,故称为 响尾蛇。分布 于北美洲。南 美洲也有近似 种。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 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做出假设: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科学家的实验
被蛇 咬过
实验1
的死
老鼠
A
B
科学家的实验
没有
பைடு நூலகம்
被蛇 咬过
实验2
的死
老鼠
A
B
讨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学生讨论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 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 蛇袭击过的老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 放走的猎物的 二、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因素 1、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2、用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作业
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分析法④调查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共17张PPT)生物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共17张PPT)生物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作出假设: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科学家的实验
被响尾蛇咬 过的死老鼠
A
实验1
B
科学家的实验
没有被响尾蛇 咬过的死老鼠
A
实验2
B
思考与讨论一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是否被注入响尾蛇毒液。 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 作为对照,用来判断响尾蛇是否根据自己的毒液的气味追寻 受伤的猎物。
A.甲组种子放在阳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同温度的黑暗处 B.甲组种子放在阳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冰箱中 C.两组种子都放在阳光下 D.两组种子都放在黑暗处
3.简述实验法研究响尾蛇追寻猎物的方法。
实验方案: (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 设定的弯__曲__路__径_____,拖一段较长的路程。 (2)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1)的设计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 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 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 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
实验方案中一般只有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设置 对照,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低温与高温、有其他 因素干扰和无其他因素干扰等。
生物学研究 的具体方法 (实验法)
探究主题一 人们常通过实验法研究科学问题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 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 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思考与讨论】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会迅速地将毒牙中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 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 追寻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 毒的猎物的呢?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2、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 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
蛇的追踪行为。
.
4
.
5
.
6
响尾蛇是怎样发现田鼠的呢?
有人说:“蛇眼睛可凶了,又圆又亮,小田鼠
一定是让蛇看见了。”这话不对!蛇眼虽然又圆
又亮,但炯而无神,视力很差,加上夜间漆黑一
就把蛇的热感受器叫做“.热眼”。
7
.
8
作出推测:
1、森林中光线昏暗,响尾蛇无法靠视力来追寻 猎物;
2、虽然响尾蛇有感受动物体温的结构,但猎物 已经跑得很远,响尾蛇无法利用这一结构;
3、响尾蛇会不会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 猎物呢?
假设: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
的猎物的
.
9
为了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科学家设计 以下实验方案:
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 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 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在寻 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 假说和理论。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 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
.
Hale Waihona Puke 1一、实验法研究的示例:
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
16
2、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的现象,有人因此说,“蛆是腐肉变 来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如何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个说法 是否正确?
(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 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是腐败细 胞作用的结果。高温灭菌,防止苍蝇接 触,可使肉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新鲜。)

【初中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3

【初中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3

阅读课本P11 ,思考问题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么?探究成功的关键
前提
是什么?
制定计划 (关键)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阅读课本P11-P13 ,思考问题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量法
空气能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
3.在巴斯德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形成对照实验 补充对照实验的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其他 条件应完全相同。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 生物来自于空气。
5.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 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步骤?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空气以及空气中的微生 物均能进入
空气能进入,而空气中的 微生物不能进入
A
第一步
装瓶
B
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A
第二步
B
煮沸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察
A
3如初 观察
把B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 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A
第四步
B
长颈打断
第1单元第1章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巴斯德实验及重要知识点。
(难点)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 点) 3、掌握生物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 过程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就会 变酸。这是怎么回事呢?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就会 变酸。这是怎么回事呢?
微生物
阅读课本P10-P11,思考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共37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共37张PPT

响尾蛇
响尾蛇的颊窝是热
能的灵敏感受器,
可用来测知周围敌 人(温血动物)的准 确位置。
精讲简评
1、发现并提出问题
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 追寻猎物的呢?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 味来追寻猎物的吗?
精讲简评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 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 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七、得出结论
精讲简评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精讲简评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做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梳理小结 1、观察法
梳理小结
2、调查法
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3、分类法 4、比较法
5、文献法
6、实验法
1、发现并提出问题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做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 量应设置对照组。(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
3、实验装置:在选定的装置盒内放一层湿土, 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另一侧盖上透
明的玻璃板。这样我们就可以为鼠妇提供黑暗 和明亮的两种环境了。
五、实施实验并记录
精讲简评
(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左边 (有光)
右边 (遮光)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实验法外,还有 观察法 、调查法 、 分类法 、 比较法、 文献法。
2、实验法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为: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7.系统分析法:
是明确系统的边界后,在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系统各组分 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结构优化,使 系统具有功能整合作用的问题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定性分析, 包括划分系统边界、分析层次、明确问题及研究目标;第二阶段为定量研究阶段, 包括定量研究各组分间的影响关系、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第三阶段为模型分析阶段, 是在认识系统动态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模型试验,优化系统 功能;第四阶段为系统结构优化阶段,是通过模型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实行系统 调控,使系统具有系统功能整合特性,实现优化的系统功能。
6.模型法:
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 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类。
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用到模型法的研究成果有: ①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 ②概念模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③数学模型:J型种群增长曲线Nt=N0λt
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用到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成果有: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②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实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③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假说:半保留复制,
后来的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这一假说) ④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美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设
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用到调查法的研究成果有: ①人口普查 ②种群数量调查 ③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调查 ④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 ⑤林德曼【美国】赛达伯格湖能量传递的特点;奥德姆【美国】佛罗里达州银泉
水域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4.假说演绎法: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优秀课件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优秀课件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 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 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 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2.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 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 然的观察与实验。
总结
一、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学家 林奈------------生物分类学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生物学 家
主要贡献
主要科学 活动
林奈
分类学之父,命名法, 分类阶元: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观察,调查
达尔文
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创立了自 考察,调查, 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 分类,比较 及其变化规律。
哈维
沃森和 克里克
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生 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 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 相互交流
哈维------------血液循环
沃森、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二、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研
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
科学。
学习检测
1.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D)
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列举科学家及其 主要贡献; 2.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总结出生物科学的一 些基本研究方法。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活 动:谈谈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
1.根据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什么是科学活动,吧你们认为 属于科学活动的内容写下来。 2.举例说出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方法。 3.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应具有哪些特征?将你们小组讨论 的结果写下来。 4.对上述问题继续进行全班交流。

【初中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初中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课堂自测: 1 .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 物来自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B)证明 的。A. 达尔文 B. 巴斯德 C. 施莱登 D. 施旺 2.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下列方法可以利用 的是( D)。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以上均可 3.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 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__ 假设 ;探 的____ 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 计划 。 _____
3、
自然环境中
A
B
巴斯德经典实验回顾:
3、
自然环境中
A
3天后: 变酸 不变酸
B
4年后,肉汤新鲜如初
巴斯德经典实验回顾:
4、
巴斯德经典实验回顾:
4、
不久,变酸
肉汤变酸是自身产生的微生 提出问题 物还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进 入其内引起的。 作出假设 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 设计了曲颈瓶 ——能使 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 进入肉汤中 ——巴斯德的成功之处。 实施计划 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 变量。 (变量唯一)
1、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 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是探 究成功的前提。 2、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是 探究成功的关键。 3、探究计划包括方法 和 步骤 ,以及 所需要的 材料、用具 等。 4、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观察 法、 实验 法、测量 法、调查 法等。在实 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
对照实验
相同点: 不同点:
A
一组对照实验
B
实验变量: 有无微生物进入肉汤中。 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 他条件应完全相同。保证变量唯一。
科 学 探 究 的 过 程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共24张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共24张PPT)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注:探究什么因素,变量就是什么!
⑥表达与交流
1.如果假设与结果不一致,你们应该怎么办? ( C )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2. 实验结束鼠妇怎么处理?
答: 放回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

捕捉鼠妇后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③除了光照不同外,水分、温度等其他的条件如何设置?
应该相同且条件适宜。
实验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
左边
右边
(有光) (遮光)
3分钟后
左边
右边
(有光) (遮光)
左边
右边
(有光) (遮光)
6分钟后
9分钟后
⑤得出结论
10只鼠妇每隔3分钟记录一 光照环境
次﹙单位:只﹚
黑暗环境
第一次
1
9
第二次
2
8
第三次3Biblioteka 7第四次1
9
第五次
2
8
第六次
3
7
…﹝10次以上﹞
合计平均值
12÷6=2 48÷6=8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目的:减少误差
结论:
光会影 响鼠妇 的分布
探究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_光__照___;我们研究实 验的变量是_光__照_____.
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变量:温度 探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变量:阳光
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③作出假设
④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科学工作者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 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此时,观 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地伸缩并轻 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 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接中考
1.(2011年潍坊市)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 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 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 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
要采用了( B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链接中考 2.(2011枣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
是( A )
①作出假设②提出问题 ③实施计划 ④制定计划 ⑤表达交流 ⑥得出结论 A.②①④③⑥⑤ B.②④①⑥⑤③ C.④②①⑥⑤③ D.①②③④⑤⑥
科学家的故事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建立细菌理论 。从 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人们的寿命因此 而在一个世纪里延长了三十年之久。
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巴 斯 德 在 展 示 他 的 实 验 巴斯德怎样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中?
经典的鹅颈瓶实验
实验分析
将甲乙两个装置中的肉汤加热,煮沸,这是为什么?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3天后甲乙两个装置中的肉汤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把甲装置的长颈打断 3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分析与讨论
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下列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 题?他根据问题和早期的研究,作出 了么样的科学假设? 2.在巴斯德制订的计划中,鹅颈瓶 妙在何处? 3.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 什么样的结论?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自然产生的
推 翻
巴斯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思考
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你对科学的发现有 什么样的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 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若得出结论与作出的 假设不相符,应重新 假设,再次进行科学 探究
资料卡片:巴氏消毒法
低热消毒也称巴氏消毒,是利用低于100℃的温度 对物品进行消毒。能够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 致病菌,而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及营养素,温度 范围为60一95℃。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某些饮 料等的杀菌。包括63℃30分钟的传统巴氏消毒法,和 72—95℃10一30秒的高温瞬间巴氏消毒法,后者生产 效率高,杀菌效果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