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
《燃烧与灭火》 学历案
《燃烧与灭火》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应用,能根据火灾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
4、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难点(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2)理解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同学们,火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温暖、煮熟食物、驱动机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如火灾。
那么,火是如何燃烧起来的?又如何将它熄灭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奥秘。
(二)燃烧的条件1、思考与讨论(1)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燃烧、木柴燃烧等,想一想燃烧时有哪些共同的特征?(2)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猜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实验探究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玻璃棒,观察现象。
现象: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二: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玻璃杯罩住,观察现象。
现象:未罩玻璃杯的蜡烛持续燃烧,罩住玻璃杯的蜡烛逐渐熄灭。
结论: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实验三:同时在酒精灯上加热小木条和小煤块,观察现象。
现象:小木条很快燃烧,小煤块加热较长时间才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烧的条件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得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灭火的原理1、思考与讨论(1)根据燃烧的条件,想一想如何灭火?(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实例,如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用灭火器灭火等,说说它们的灭火原理。
2、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实例分析(1)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评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5.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火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火灾预防和应对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火灾预防工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烧与灭火》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火焰、可燃物、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火灾预防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动画或图片。
九、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使用灭火器时,确保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伤。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利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从微观角度理解燃烧和灭火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现场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问学生:“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有时也会带来灾难。
那么,火是如何燃烧起来的?又如何将火扑灭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和灭火。
2、讲授新课(1)燃烧的定义讲解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猜想 1:需要可燃物。
猜想 2:需要氧气(或空气)。
猜想 3: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玻璃棒,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三:在铜片上分别放置小木条和小煤块,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强调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
(3)灭火的原理提出问题:“既然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那么如何灭火呢?”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灭火的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关闭煤气阀门等,让学生理解灭火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一
第七单元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在学生了解以上氧化反应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及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一些有效措施。
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球胆、玻璃管、薄铜片(或铝片)、试管。
药品:白磷、红磷、热水(60℃以上)、氧气。
教学过程作业:P131页1、2、3、4、5。
附1:课堂练习一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 [ ]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温度超过着火点C.白磷的质量太小 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3.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附2:课堂练习二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相同点是 [ ]A.都产生热 B.都发光C.都很剧烈 D.都需达到着火点5.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6.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酒和醋的酿造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7.用坩埚钳夹住镁带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镁带燃烧发出____。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第七单元的首节,它在这一单元有起头的作用,将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本节课知识是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入手,目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使学生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就是一种化学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就是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从生活走进化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维持燃烧的条件,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使学生又自然而然的“从化学服务于生活”。
同时,本节课也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灭火措施和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拥有较好的预防火灾安全的心理准备。
让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率落到实处,也是一堂很好校园安全建设的德育教材。
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决定采用实验探究、学生自主交流、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探究实验给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深刻体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化学学习特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多媒体的使用,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燃烧和灭火的相关信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燃烧的定义、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探究、观察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灭火技能和逃生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暖和,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日我们就来探讨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育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熟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熟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依据肯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难,造福人类。
3.通过平安学问的学习,增强平安意识,学会自我爱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演示试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四.教学过程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依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结: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行。
(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试验的改进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4、应用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7、小结8、课堂练习9、课外任务:调查与探讨。
五、板书设计(略)《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学问。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2. 灭火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案例:火灾案例资料。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利用火柴、蜡烛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燃烧的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燃烧的条件。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三、学习灭火的方法1. 教师讲解灭火的方法,如:水灭火、灭火器灭火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火灾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绘制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结构图。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九、课后拓展1. 学生调查身边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2. 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消防历史与文化。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初中化学“双减”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共三篇
离带。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陌生的情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分析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向目标 3: 爆炸
命题蓝图:
课中作业
考察方式
考查要能力水平(相关
评价标准
题目
求
行为动词)
知解道释 通化的所情过学原境 小组交流讨论基础类
小组交流讨论 提升类
物性因知, 识理爆性炸进解, 而爆释炸理能生迁解够活移爆运中到炸用的
方法:吹灭、 扇灭、水浇灭、 减去燃烧的烛芯 、 倒扣烧杯 【设计意图】列举熄灭蜡烛的原因,对比课前作业,有无更多的方法,使学生
体会学习燃烧的条件对于灭火的启示。 问题二:这些方法为何能熄灭蜡烛,结合燃烧的条件,请试着归纳灭火的原理。
【设计意图】分析熄灭蜡烛这一生活中场景,得出的灭火的原理,体会化学与生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能量变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 现物质转化;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在
其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
学业要求: 能运用变量控制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等实验探究方案;能利用化学反应及 绿色环保理念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理念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迁移。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对着火点的理解
学习目标
1 通过交流讨论、 分组探究实验和观看演示实验分析总结燃烧需要的条
件。
2. 通过交流讨论 、 观看演示实验,能够说出灭火的原理并能用灭火原理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防火自救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 、 交流讨论,知道爆炸发生的条件,防爆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已有经验让学生描述熄灭蜡烛的方法,探查学生对于灭火方式 的了解 ,为灭火原理的讲解打下基础。 4、 烈日炎炎下,轮胎爆炸了,这是为什么呢?(指向目标 3)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轮胎爆炸的原因,探查学生对于爆炸这一现象背后原因的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反思
《燃烧及灭火》教学设计和反思秦皇岛市抚宁县大新寨中学李志刚一、设计背景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及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及社会发展》中的化学及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案设计、动手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二、设计描述【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过程及方法:通过对磷燃烧的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通过对燃烧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探究。
难点:激发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用具】:纸杯两个(一个装水,一个干燥),酒精灯个,木条个,小煤块个,短蜡烛个,烧杯个,火柴个,白磷,红磷,热水,铜片,氧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好!(师):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
,希望认真学习,积极探索,踊跃发言,展现自我风采,好吗?(师):同学们,2009年举行60周年大庆活动,这是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建设的成果,相信同学们都见证了这个盛况。
你们知道吗?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焰火晚会,是的,焰火晚会营造了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焰火点燃了激情,激励大家奋勇拼搏。
现在,看着绚丽的焰火,激动之余,大家可想过,焰火燃烧是怎样的一种现象?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怎样控制燃烧呢?请进入今天的课题:(板书):7-1 燃烧及灭火(师):其实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学们都见过燃烧,说说你以前接触过的燃烧。
2024年度优质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人教版《燃烧和灭火》
阅读目的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成因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 意识
阅读反思
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消防 安全细节,如何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6
下一讲预告及预习指导
下一讲内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预习指导
提前预习下一讲的内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和原理。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7
02
教材内容分析与解读
2024/2/2
8
燃烧概念、条件及类型
燃烧概念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伴 有放热和发光现象,是物 质与氧气或空气发生的快 速氧化反应。
2024/2/2
燃烧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 氧气)以及足够的初始能 量来触发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和安全意识。
5
学生基础及需求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 实验技能,但对燃烧与灭火的认识尚 不深入。
学生需要了解燃烧与灭火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 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20
实验操作演示,加深理解记忆
实验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 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的
安全和顺利进行。
2024/2/2
实验操作
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让学生直观了解燃烧 和灭火的过程和原理。
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让他们亲身体验并加 深对燃烧和灭火的理解
《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课程名称:化学适用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掌握燃烧产生的能量和物质变化;3. 掌握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燃烧的能量和物质变化;3. 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4. 灭火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方式:1. 理论授课:讲解燃烧的定义、条件和特点;2. 实验探究: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产物和变化;3. 知识梳理: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4.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中的燃烧事故,并提出灭火建议。
作业要求: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完成作业题目,分析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燃烧的过程并总结实验结果;4. 撰写一篇总结性文章,介绍燃烧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
评分标准:1. 作业完成度(20%):包括作业题目的正确回答、实验观察结果和总结性文章的撰写;2. 知识掌握(30%):对燃烧的定义、条件和特点有准确理解;3. 实验设计(20%):实验设计合理、实验过程规范;4. 思维深度(20%):对燃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5. 表达能力(10%):文章语言通顺、逻辑清晰。
作业设计步骤: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条件;2. 完成作业题目,分析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燃烧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4. 撰写总结性文章,介绍燃烧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5. 整理作业材料,准备提交。
作业题目:1. 什么是燃烧?燃烧的条件有哪些?2. 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的过程并总结实验结果。
4. 为什么要学习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在生活中如何避免火灾?总结性文章示范: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来进行。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6.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爆炸是如何发生的等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担任的教学班的学生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同学具备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用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创设“魔术表演”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实验探究教学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始终以实验为导向,指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观察→思考→结论。
4.小组合作的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生之间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四.学法分析结合上述教法选择,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观察法2、实验探究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比较、分析、归纳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的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设计思想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作业设计方案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巩固1、请简述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并分别举例说明。
2、解释什么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以及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际应用分析1、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燃烧、炉火燃烧等,分析它们满足了哪些燃烧条件。
2、列举一些常见的灭火方法,并说明其对应的灭火原理。
(例如,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等)(三)实验设计与探究1、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可燃性。
2、设计实验验证灭火的某种原理,如隔绝氧气灭火。
(四)案例分析1、分析一些火灾事故的原因,判断是哪个燃烧条件未得到控制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2、给出一个火灾场景,让学生制定灭火方案,并解释选择该方案的依据。
(五)拓展思考1、思考在特殊环境(如太空、水下)中,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否会发生变化。
2、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灭火技术和原理。
三、作业形式(一)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基础知识巩固和实际应用分析的题目,以书面形式提交。
2、撰写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的报告,要求清晰地阐述实验步骤、结果和分析过程。
(二)实践作业1、进行实验设计中的实验操作,并拍摄视频或照片记录过程,提交实验成果。
2、观察生活中的灭火设施(如消火栓、灭火器),了解其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并制作一份简单的介绍报告。
(三)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拓展思考的问题,每个小组形成一份讨论总结报告。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补充。
四、作业评价(一)评价标准1、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0%)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概念表述准确、清晰。
举例恰当,能够准确说明各条件和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实际应用能力(30%)对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分析合理,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是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重要章节之一。
本课不仅介绍了燃烧的基本概念、条件及过程,还深入探讨了灭火原理与实际应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安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内容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所学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深化,又为后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燃烧的定义、条件及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解燃烧与灭火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 难点:理解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形式,掌握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等,对化学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然而,他们对于燃烧这一复杂化学过程的深入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尤其是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奥秘。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火灾视频或讲述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2年教学教材《燃烧和灭火》参考优秀教案
课题1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平安常识。
3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2通过观看“用火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开展的积极作用。
3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分析—归纳法。
仪器、药品、用品
多媒体、镊子、酒精灯、酒精、棉花、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一块煤、烧杯、扇子、沙子、水槽。
板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3)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试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是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用品:铜片、烧杯2个,大试管(含橡皮塞)1支,小蜡烛,红磷,白磷,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塑料瓶,小试管,火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做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在给我们人类带来光明、温暖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能不能控制燃烧,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在这一节课里,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去揭示燃烧的规律,找到控制燃烧的办法。
【典故】1.1854年5月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他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船.......2. 农村之“鬼火”,盛夏时节,在农村经常有人看见鬼火……二、问题和猜想:(一)燃烧的条件【提问】你能说出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物质的燃烧现象?【讨论】下面的这几个变化,有哪些相同点?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板书】1.燃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燃烧与灭火》 作业设计方案
《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深入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巩固1、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燃烧需要满足哪三个条件?(2)灭火的主要原理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2、要求学生画出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思维导图,清晰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探究1、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小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熄灭蜡烛,如用嘴吹灭、用杯子罩住、用剪刀剪掉烛芯等,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和分析所用的灭火原理。
2、设计实验方案:假设厨房中发生了火灾,你会选择哪些物品来灭火,并说明理由。
(三)案例分析1、提供一些火灾案例的文字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灭火的方法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类似的火灾事故再次发生。
(四)拓展阅读1、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科普文章或书籍,如《火灾的奥秘》《消防安全知识手册》等,并撰写读书笔记。
2、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最新的防火灭火技术和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五)创意设计1、鼓励学生设计一款新型的灭火工具或装置,画出设计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优点。
2、组织学生开展“家庭防火宣传海报”设计活动,要求突出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包括简答题、思维导图绘制等。
2、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分析。
3、案例分析报告:对火灾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4、读书笔记:记录阅读心得和收获。
5、设计作品:灭火工具设计图、宣传海报等。
四、作业评价1、知识掌握(30%):通过书面作业和思维导图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能力(20%):根据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0%):从案例分析报告中,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对防火知识的应用能力。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目录•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与灭火基本概念燃烧灭火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灭火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防火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01020304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030201燃烧三要素燃烧过程及特点燃烧过程燃烧特点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不同类型燃烧现象自燃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本身内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燃烧现象,如白磷自燃。
爆炸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常见灭火方法及原理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1 2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保养方法其他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灭火器材使用与保养实施演练按照计划进行演练,注意安全和秩序,确保演练效果。
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场地、人员、物资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评估与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灭火方法和技术应用。
实际操作演练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火灾原因分析电器短路、过载煤气泄漏易燃物品管理不当人为纵火预防措施010204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短路、过载使用煤气时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易燃物品远离火源,分类存放加强防火意识,杜绝人为纵火03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液体火灾及固体物质火灾断电灭火切断电源后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扑救技巧窒息灭火冷却灭火报警方法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等情况到附近消防队报警或按下火灾自动报警按钮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引导他人一起疏散,帮助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01020304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增强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了解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危害,学会在危险环境中保护自己。
2022年中考化学科粤版一轮复习知识点12燃烧与灭火的作业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总复习知识点12:燃烧与灭火(复习课作业设计)【知识梳理】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三者只要满足一个)(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注意是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物体的着火点是固定的)。
【设计原则】1.层次性:要想大面积提高质量写作业,设计布置的分层势在必行,要使全体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共同向前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2.量变性:知识的学习需一定量反复才能牢固掌握,技能的熟练也需一定量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符合不同层次需要的且合理作业量是非常必要的。
3.新趣性:作业设计要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有一定趣味,学生便会乐此不疲,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作业目标】1.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吗,对比区分;2.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燃烧三要素和灭火原理的体现;3.结合气体的检验纯度和物质的防止爆炸等图标进行辩证性认识;【学情分析】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是中考知识点之一,常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性考察。
是化学知识在一个基础层次的巩固和应用,是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
【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以复习专题:设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和创新应用三个主要部分,合理保障每位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个人不同的收获,有效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基础过关★(1-5题,必须做)★能力提升★(6-8题,认真做)★创新应用★(9-10题,选择做)★【自主强化】★11-15题,自主根据作业量和掌握情况进行选做。
一、单选题1.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幻想点燃木星与地球表面的气体,从而将地球推离木星。
现实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爆炸一定是由燃烧引起B.加油站、面粉厂都应敞开门窗通风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D.救火时,要迅速打开所有门窗2.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学会了处理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下列处理不当的是A.如果不慎在皮肤表面沾到氢氧化钠固体,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油锅着火,应马上倒入水,降低油锅的温度C.人被蚁虫叮咬后,可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D.胃酸过多,可以食用适量的小苏打3.防火胜于救灾,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C.D.4.2021年5月12日全国第十三个防震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点火检查燃气泄漏B.高层着火电梯逃生C.加油站内拨打电话D.溶洞探险火把照明5.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节约药品,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B.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6.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小木条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7.2020年3月30日,四川西昌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C.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D.消防人员灭火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8.有关烧燃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C.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9.今年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汽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汽油是液态
B.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
C.汽油有挥发性
D.汽油没有与氧气接触
2.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可以降低着火点
B.散热的速率快
C.木柴是可燃物
D.使柴火和空气充分接触
3.在宇宙飞船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氧气不够
B.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C. 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D. 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4.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灯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5.旺达家私城设在七楼,小强为其设计了预防火灾和火灾时自救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A.准备灭火器
B. 发生火灾时打开门窗通风
C.楼梯处不堆放杂物
D. 除电梯外应留安全通道
[出题意图]通过以上基础训练题使学生加深对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D 5. B
6.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
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处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
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
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
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出题意图]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到生活实际的应用,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答案](1)氧气消耗完了(2)气体受热膨胀,上面二氧化碳气体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下面二氧化碳气体多。
(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