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遵照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推进,确定好研究内容。
2、在班里积极行动,反复指导、实践,侧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
高预习的效率。

3、利用积极的评价激励策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效率 。
4、确定好个案研究对象,作研究的追踪调查。
(三)总结、分享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
新;为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策略的研究》非常适合当前的语文教学
形式,它能够让小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
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主动复习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实践经验,分析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把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前预习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前 预习效率,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研究的过程,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一 个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 效率,而且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 打下基础。
的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从而提高我校教师
的教育科研水平。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经过一年的研究,此课题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培养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课 题组成员也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形成与否怎样进行界定与评 价?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预习习惯只 是教学的初步目标和一些可视化的内容,关键是培养一种意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引 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终身发展和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可能 性,为其今后走上社会作好准备。二是自身的理论水平还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帮助。 为此,除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 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外,我们还需要博览群书,不断提升自 己的专业素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使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好 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六、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认识及学生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包括 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态度、兴趣、预习的方法、效果等,以便及时全面发现问题,更 好地进行研究。 2、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课前预习的相关理论和有关预习的研究情况,了解预 习的意义,并对有关研究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 、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3、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理论提出具体 改进措施,再实践、反思,并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反馈的信息,最后对研究中获得 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形成经验材料。
报 1、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就提高小学生语文预习效率的方法、途径等研究总结
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了解并揭示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形成的轨迹;整理、筛选出适应语
告 文预习习惯的养成方法,总结出关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3、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我校语文教师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习作业
向交互作用的过程。预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能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的印象,从而提
高学习效率。

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 的习惯。”叶老还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脑筋,得到理解,当
参考 文献
【1】方向成.《语文学习习惯及其培养》[J] .《语文学刊》.2004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
报 养应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指家校同向利用现有的学校教
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在学校
告 、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
性。县教研室组织的系列小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推进语文教学创
(四)利用 “课堂阵地” 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创设积极、主动的情境氛围,强调良好学 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把形成积极主动的预习态度、养 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 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始终。 (五)开展 “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有创造性 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写字、识字、倾听、朗读、背诵、阅读等语文学习 习惯。 (六)重视适度评价 运用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理论,反馈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如果评价得适时适度,可 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评价中 获得“我能行,我可以成功”的情绪体验,又可以通过评价,在和谐的氛围中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七、研究的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
1、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分析。

2、进行深入理论学习,结合观察、调查情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ຫໍສະໝຸດ Baidu
3、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研究、推进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打
好学生终身学习的底子,打好学生进取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正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
2、认知建构主义有关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
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
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预习的度是一个比较难于把握的问 题,有时会预习的比较肤浅,意义不大;有时会预习的偏离学习重点等等,为了引 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有时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预习作业,那教师应该设计一些 什么样的作业使学生课前预习有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一个 内容。
4、预习方法指导研究:因为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怎样选择有效的预习 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关键。
意识是先导,只有学生意识到课前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才能逐步养成良好 的预习习惯。为此,我们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 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二是创设按规定的方式 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三是 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报 (二)、通过研究,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就学生预习内容、预习方法、预
习作业的设计等方面总结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研究,了解并揭示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整理、筛选出适应 语文预习习惯的养成方法,总结出关于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并进行推广。
告 五、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了以下四个具体内容: 1、预习方法研究: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也为所有
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要求改变课
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
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
会没有困惑,困惑而设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

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
四、研究目标(任务) (一)、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预习,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养成课前自主 预习的习惯,从而提高预习的效率。
九、研究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结 1、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进一步掌握课文的常规预
习方法,能积极、主动地预习课文,预习效率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2、通过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提高主动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师发展方面:
1、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

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汇编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以及其他课题研究成果。
八、研究过程 (一) 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明确研究方向,在实施研究方案前,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针对教学中的
告 实际情况学习关于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有关理论,研读了《陶行知文集》《语文学
习习惯及其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 一次比较全面的反思,理论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 础。
(二)进行现状调查 研究前,课题组成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学情,对 学生的有关课前预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课题开 展研究的起点。从调查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轻视预习,他们在思想上对“ 课前预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预习作业并不是作业,不用管,反正 老师到时候会讲的。或者认为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再了解一下生字的偏旁、部首就 行了。 (三)培养 “习惯意识”
能力,而课堂教学活动正是落实这一思路的主要途径。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
结 改革的大潮中受到强烈的冲击,新课程课堂教学已成为真正体现时代要求,真正促
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教师成功发展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
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 歌及科普文章,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预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 体,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预习方法上也会有所错差别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难 点。
2、预习内容研究:新课改以后的教材编排都是按单元来组织教材内容的,一个 单元一个主题,每单元的单元导读对学生预习课文有很大帮助。因此,如何指导学 生在预习时关注这些内容就成为了研究重点。
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课题名称
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策略的研 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培养语文预习习惯 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结题报告 摘要
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语文预习 习惯则是在语文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语文 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 下,如何激发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促进学 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预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严 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语文预习习惯的逐渐形成,也可以 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 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 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本课题研究总结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