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感统教案集 .doc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感觉统合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2. 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各种感觉刺激的整合和处理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2.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感觉统合游戏、感觉统合器材训练、感觉统合环境创设等。
3.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践操作:通过具体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体验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员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创设适合幼儿的感觉统合环境,以及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配备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2. 教学材料:感觉统合训练器材、教学PPT、教案等。
3.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让幼儿放松身心,引入感觉统合训练的主题。
2. 感觉统合基本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
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学习:讲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
4. 感觉统合训练实践:分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馈:让幼儿分享感受,总结训练效果,为下次训练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设计: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提高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2. 感觉统合环境创设:通过环境布置,创造有利于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氛围。
3. 家长沟通与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提供家庭训练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兴趣和进步情况。
2. 结果性评价:通过专门的测试或日常观察,评估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感统训练手册》的第三章“触觉辨识与协调”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触觉辨识、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三个方面的训练。
主要涉及教材第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触觉辨识游戏,提高对各种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提高手眼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辨识的准确性和精细动作的掌握。
教学重点:触觉辨识、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积木、小球、抓豆器、沙包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触觉辨识。
2. 触觉辨识训练(15分钟)(1)教师展示触觉板,让学生触摸并描述感受。
(2)学生分组进行触觉辨识游戏,互相交流心得。
3. 精细动作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积木搭建,强调精细动作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积木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4. 手眼协调训练(10分钟)(1)教师示范抓豆器使用,讲解手眼协调的技巧。
(2)学生进行抓豆器练习,提高手眼协调性。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触觉辨识:不同材质的物品2. 精细动作:积木搭建3. 手眼协调:抓豆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一幅触觉画。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触觉感受,选择不同颜色、形状的彩纸,制作一幅触觉画。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感统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感受。
答案:学生可选取抓豆器、沙包等玩具,与家长进行互动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感统训练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感统训练。
(2)组织感统训练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统训练的认识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感统训练活动教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
幼儿园小班感统训练活动教案一、背景介绍感统训练是一种旨在促进儿童身体感觉和运动发展的综合性训练活动。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对幼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都具有促进作用。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身体感觉和运动技能。
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
3. 增强幼儿的空间定向和精细动作能力。
4. 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和智力提高。
三、活动内容1. 感觉刺激活动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羽毛、绳子、棉花球等,让幼儿触摸、揉捏、拉扯,感受不同材料的触感和质地,激发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平衡训练活动设计一些平衡木、轮胎等器材,让幼儿在上面行走、跳跃,以加强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3. 空间定向活动通过简单的空间游戏,让幼儿学会识别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提高幼儿的空间定向能力。
4. 精细动作训练引导幼儿进行一些需要细致动作的手工活动,如描画、剪贴、粘贴等,以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
5. 大肌肉训练活动设置一些大型的健身器材,让幼儿进行一些跳跃、奔跑、攀爬等能够锻炼身体大肌肉的活动。
6. 感统游戏设计各种有趣的感统游戏,如躲避球、拔河、跳绳等,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身体活动。
四、活动方法1. 活动前的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道具,确保活动物品的安全和卫生。
2. 活动中的引导老师需要做好活动引导,适时的提醒幼儿动作的正确性,对于不同幼儿要给予个性化的引导。
3. 活动后的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改进。
五、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
2. 通过幼儿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对活动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
3. 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感统训练,并记录幼儿的进步情况,以便对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活动意义1. 感统训练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
2. 活动也有益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能够让幼儿在活泼的身体动作中释放能量,放松身心。
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教案
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感统训练教材》第三章节,主题为“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
详细内容包括:感知身体协调性训练、触觉感知训练、平衡感训练以及团队协作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触觉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增强身体稳定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协调性训练、平衡感训练。
教学重点:触觉感知训练、团队协作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触感球、平衡木、软垫、绳子。
学具:每人一个触感球、一条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协调性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感知身体协调性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身体协调性训练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动作。
3. 触觉感知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触觉感知训练方法。
(2)学生每人拿一个触感球,闭眼触摸球体,描述球体的特征。
4. 平衡感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平衡木的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平衡木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动作。
5. 团队协作游戏(20分钟)(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游戏过程。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2. 教学目标:提高身体协调性、触觉感知能力、平衡感、团队协作精神3. 教学重点与难点:触觉感知训练、平衡感训练七、作业设计(1)用触感球进行家庭触觉感知训练,记录感受。
(2)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平衡感训练,分享心得。
2. 答案:见学生课后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实施情况,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在课后可尝试拓展训练,如:参加户外拓展活动、亲子感统训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触觉感知训练、平衡感训练和团队协作游戏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教学难点:身体协调性训练、平衡感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对于幼儿来说,身体协调性的培养是基础,也是关键。
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教案集
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教案集,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感知与运动协调”,具体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训练、感知觉发展、协调性与平衡性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的感知觉能力,提升空间方位识别。
3. 培养学生合作、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知觉发展与运动协调的结合。
教学重点: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空间方位识别、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衡木、圈圈、小球、音乐播放器等。
2. 学具:每人一个圈圈、一个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中的呼吸。
以“快乐森林”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基本运动技能,如:跳跃、翻滚、爬行等。
讲解空间方位识别,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基本运动技能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给予鼓励。
4. 感知觉发展与协调性练习(10分钟)学生在平衡木上行走,提高平衡性。
使用圈圈和小球进行协调性练习,如:抛接、滚动等。
5.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教师设计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放松运动。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觉发展、协调性与平衡性练习。
2. 教学目标: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感知觉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感统练习,记录练习过程和感受。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感统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感统教案小班
感统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感统的兴趣和认识。
2.提高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感统活动促进大脑发展。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和适当的音乐。
2.教师准备好的各种感统活动道具例如抓球、平衡木、泡泡水等。
3.适当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1. 感统引导(5分钟)教师播放轻快愉悦的音乐,让学生全身放松,闭上眼睛,进行深呼吸。
教师引导学生揉搓手掌、按摩小腿等,激活感觉神经。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晃动身体,慢慢站稳站直。
2. 动感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动感活动,例如跳绳、踢球、扔球等,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或观察他人参与。
3. 平衡感统(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平衡感统活动,例如走在平衡木上、站在一条腿上等。
学生们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平衡动作,挑战自我。
4. 触觉感统(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质地各异的材料,例如沙子、绒毛、冰块等。
学生们轮流触摸这些材料,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5. 视觉感统(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视觉感统活动,例如找出不同的图片、完成拼图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集中注意力来完成任务。
6. 听觉感统(10分钟)教师播放不同的音乐,学生们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学生们可以自由舞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7.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感统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提醒学生将感统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8.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简单的感统活动,例如站立平衡、按摩身体等。
学生需要和家长一起完成。
2024版小班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优秀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优秀教案名称:小班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感觉统合训练》第一章,主要内容有: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及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感觉统合训练实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及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
难点: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训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平衡木、跳绳、沙包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感统训练室,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训练器材的功能和作用。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及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的感统训练实例,如平衡木训练、跳绳训练等,讲解训练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感统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感觉统合基本概念、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实施。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设计一个针对自己不足的训练计划,并实施一周,记录训练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进行感统训练,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了解更先进的训练方法和器材,激发学生对感统训练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用自《感觉统合训练》第一章,主要涵盖了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等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感统训练的理论基础,有助于他们理解感统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训练中。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触觉认知”展开,通过多种感官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对各种触觉的辨识能力和反应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触摸,识别出不同的材质,提高触觉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识别不同的触觉感受,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感球、布料、砂纸、羽毛、海绵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触感猜猜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触觉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触觉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和描述不同的触觉感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触觉辨识练习,让幼儿通过触摸教具,识别并说出教具的材质。
4. 触觉创作(10分钟)让幼儿用不同的布料、砂纸等材料进行创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触觉体验。
六、板书设计1. 触觉认知大挑战2. 内容:触觉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不同触觉感受的描述触觉辨识练习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触觉猜猜看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不同的物品进行触觉辨识游戏,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 答案:根据实际触摸到的物品,描述其触觉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他们在触觉认知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触觉认知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进行更多触觉体验活动。
教学活动:针对触觉认知能力较弱的幼儿,设计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触觉敏感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识别不同的触觉感受,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感觉统合活动指导手册》的第二章“触觉与本体觉训练”,具体内容包括:触觉感知游戏、本体觉协调游戏、动感音乐舞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触觉感知游戏,培养其触觉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2. 通过本体觉协调游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通过动感音乐舞蹈,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本体觉协调游戏的操作,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平衡。
教学重点:触觉感知游戏、本体觉协调游戏、动感音乐舞蹈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触觉感知教具:各种质地的小物品(如沙子、米粒、豆子等),触觉板。
2. 本体觉协调教具:平衡木、瑜伽球、跳绳。
3. 音乐舞蹈教具:音乐播放器、舞蹈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触觉感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触摸不同质地的小物品,观察他们的反应,引导幼儿描述触摸感受。
2. 触觉感知游戏(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触觉板,引导幼儿按照指定路线触摸。
(2)幼儿分组进行触觉感知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 本体觉协调游戏(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平衡木、瑜伽球、跳绳,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分组进行本体觉协调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 动感音乐舞蹈(10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示范舞蹈动作。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跳舞,培养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挑选一名幼儿进行触觉感知游戏示范。
(2)教师挑选一名幼儿进行本体觉协调游戏示范。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游戏:各种质地的小物品、触觉板。
2. 本体觉协调游戏:平衡木、瑜伽球、跳绳。
3. 动感音乐舞蹈:音乐播放器、舞蹈服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到的触觉感知游戏和本体觉协调游戏。
小班感统游戏教案
/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教案背景
Part Two.
游戏活动设计
Part Three.
教案实施步骤
Part Four.
教案评价与反馈
POne
教案背景
课程目标
增强幼儿的感知能 力
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和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兴趣和 创造力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针对小班幼儿 感统游戏为主 教案目的:通过感统游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和感觉统合能力 教案内容:设计多种感统游戏,包括平衡、协调、力量等方面的训练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 目的: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统能力 游戏种类:多种游戏,包括身体运动、手眼协调等 游戏效果: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统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兴趣
游戏导入
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激发孩子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带领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游戏过程
热身活动:准备活动,营造氛 围
游戏导入:介绍游戏规则,激 发幼儿兴趣
游戏过程:详细介绍游戏玩法, 引导幼儿参与
游戏结束:总结游戏经验,鼓 励幼儿表达感受
游戏结束与总结
游戏结束: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总结:回顾游戏过程,强化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 延伸: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评价: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为后续游戏提供参考
结合幼儿的兴 趣点,设计了 一系列具有挑 战性的游戏环
节。
教学互动性
增强师生互动,提 高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 性
通过游戏化教学, 增加学生兴趣和动 力
及时反馈和鼓励,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 成就感
2024年小班感统教案集【精选】
2024年小班感统教案集【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感统教材第三单元《感知与运动》,具体章节为第5节《触觉探险》。
内容详细包括触觉的介绍、触觉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各类触觉体验活动以及触觉与其他感官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触觉的概念,认识到触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通过触觉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感知觉水平。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触觉与其他感官的结合,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运用触觉。
重点:触觉的识别能力,以及通过触觉体验活动培养幼儿的感知觉和社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触感球、不同材质的布料、盲人眼镜等。
2. 学具:各类触感玩具、不同材质的纸张、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盲人眼镜,让幼儿通过触觉来识别教师手中的物体,激发幼儿对触觉的兴趣。
2. 触觉概念讲解(5分钟)介绍触觉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触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触觉体验活动(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触觉板、触感球等教具的体验,教师观察并指导。
让幼儿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布料,识别并说出布料的特征。
4. 触觉与其他感官结合(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幼儿先通过触觉识别,再通过视觉验证,提高幼儿的识别能力。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幼儿触摸并回答物体特征,引导幼儿将触觉与其他感官结合。
6.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触觉识别游戏,提高幼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概念2. 触觉体验活动流程3. 触觉与其他感官的结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触觉体验活动,记录下活动过程和感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观察和感受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触觉识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触觉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触觉发展。
小班感统教案集范文
小班感统教案集范文一、教案标题:感统训练斗鼠游戏二、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感统训练活动,提高大肌肉运动能力;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发展大肌肉运动能力;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斗鼠游戏盘、斗鼠图卡、骰子、数字卡片。
2.音乐:活力儿歌。
五、教学过程:1.游戏准备:(1)将斗鼠游戏盘放在桌子上,放置斗鼠图卡,每个图卡上有不同的感统训练动作;(2)将数字卡片倒入小桶中,让幼儿随机抽取数字作为游戏分数;(3)准备好骰子。
2.游戏规则:(1)幼儿轮流掷骰子,每掷一次,骰子落地的数字为幼儿的游戏分数;(2)幼儿根据游戏分数,选择对应的斗鼠图卡,并按图卡上指示的感统训练动作进行训练;(3)每完成一个感统训练动作,幼儿获得相应的分数;(4)游戏结束时,幼儿将自己所获得的分数相加,得出最终分数。
3.感统训练动作示范:(1)平衡球:幼儿将脚放在球上,保持平衡;(2)翻滚背:幼儿躺在地上,将身体向后弯曲,感受身体的弹性;(3)跳跃绳:幼儿跳跃过绳子,提高腿部肌肉力量;(4)爬行绳网:幼儿通过绳网进行爬行,锻炼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六、教学过程评价:1.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2.评价幼儿完成感统训练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3.检查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七、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自制感统道具,如平衡球、绳网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2.设计不同难度的感统训练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统训练水平;3.安排感统训练游戏比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八、教学反思:通过斗鼠游戏的感统训练,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提高大肌肉运动能力。
同时,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感统训练活动,并适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幼儿提高感统训练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背景感觉统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儿童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可以培养自信心、动作协调性和协作精神,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身体、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大家能够了解如何在幼儿园小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增强幼儿园小班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增强幼儿园小班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培养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协调性、控制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幼儿园小班儿童的自信心、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场地:教室或者室外空间;•方法:感觉统合训练器材;•辅助工具: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热身1.以群体形式进行热身活动,让儿童逐渐进入到训练状态中;2.播放快节奏、有规律的音乐,配合简单的动作,如:上下跳动、手臂挥舞等,让儿童跟随节奏做出相应动作。
训练本教案以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为主要训练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跳跳球跳跳球是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非常常见的训练器材之一。
通过儿童跳跃、掷球、接球等动作,让其同时感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信息的融合。
训练流程:•让儿童跳跃,同时用双手掷球;•引导儿童接住落地后反弹回来的球,同时数数(一、二、三……)。
2. 舒服垫舒服垫也是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之一,它能大大增强儿童的身体掌控能力、平衡能力及身体位置感。
训练流程:•让儿童先挑战一个简单的平衡动作,如:坐在垫子上;•逐渐增加难度,让儿童将双脚并拢,将身体尽可能向后仰,以此练习平衡感。
3. 走索桥走索桥是一种有趣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材,通过让儿童跨过高低不同的绳索桥,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训练流程:•让儿童从低到高、从前到后依次走;•可以引导儿童匍匐前进、蹲着走等多种变化方式。
结束1.让儿童以和谐、温馨的方式结束训练,让其放松心情;2.让儿童依次绕圈,做简单的。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
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感统训练教程》的第二章“触觉感知”,详细内容包括:触觉感知基本概念介绍、触觉感知游戏、日常生活中的触觉体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触觉感知的基本概念,知道触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触觉感知,增强对周围环境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感知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触觉敏感度和识别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感球、触感板、各种质地的小物品(如布料、纸张、海绵等)。
2. 学具:每组一份触感球、触感板和各种质地的小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触觉感知概念介绍(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触觉感知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触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触觉感知游戏(10分钟)游戏一:触感球接力。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第一个幼儿用双手触摸触感球,然后迅速传递给下一个幼儿,以此类推,一名幼儿将触感球传递给教师。
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游戏二:触感板猜谜。
教师将各种质地的小物品放在触感板上,幼儿轮流触摸并猜测物品的名称。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挑选一种质地的小物品,让幼儿闭上眼睛触摸,引导幼儿描述物品的质地和特点。
5. 生活中的触觉体验(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触觉体验,如洗澡、穿衣、吃饭等。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用手触摸的感觉。
2. 游戏一:触感球接力。
3. 游戏二:触感板猜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触觉体验,如摸一摸家里的家具、玩具等,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幼儿参与触觉体验,如帮忙做家务、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等,提高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 触觉感知概念介绍时的表述清晰度和幼儿的理解程度。
小班感统教案集 .doc
感统游戏:一、扔球3米远二、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二、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中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
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
三、互动式投篮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导师及孩子轮流投篮;导师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四、一步1级上、下楼梯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A.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
五、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小班感统教案集【精选】
小班感统教案集【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幼儿感统训练指导手册》第四章“触觉感知”相关内容,详细内容包括触觉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特别是,我们聚焦在第3节“触觉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触觉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触觉的概念,认识到触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参与触觉游戏,提高幼儿的触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感觉游戏的兴趣,增强其团队协作和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辨识的准确性,以及孩子们在游戏中对触觉信息的有效处理。
教学重点:触觉感知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合作与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感球、触感板、不同材质的布料(如丝绸、麻布、绒布等)。
2. 学具:每人一套触感卡片,小组共用一套大型触感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开场通过一个简单的“触感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触觉。
邀请幼儿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触感的体验。
2. 触觉感知学习(10分钟):讲解触觉的概念,并通过教具展示不同触感。
引导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教具,尝试辨别不同的材质。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择两种触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解释如何分辨它们。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配发一套触感卡片,进行“触感匹配”游戏。
各小组在触感板上进行协作游戏,找出指定触感的物品。
5. 触觉游戏实践(10分钟):组织“触感接力”游戏,增强幼儿的触觉记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触觉定义及重要性。
2. 不同触感的例图和词汇。
3. 游戏规则简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触感小书。
要求幼儿收集家中不同的布料,贴在卡片上,并记录下每种布料的触感。
答案:根据个人收集的布料种类,答案将多样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触觉辨识的准确性,针对个别差异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感统教材的第三章“身体的认知”,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解身体的基本动作,通过感统游戏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
2. 培养幼儿对身体基本动作的掌握和运用。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身体部位,提高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身体部位及基本动作,感受感觉统合训练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部位图、感统球、感统圈、彩虹伞等。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感统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部位猜猜看”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熟悉身体部位。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部位图,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基本动作。
同时,进行示范,让幼儿跟随模仿。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感统球,讲解如何用身体部位(如头部、腰部、腿部等)控制球,保持平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感统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5. 游戏环节(10分钟)进行“穿越彩虹伞”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人体部位图2. 感统球基本动作3. 游戏环节:穿越彩虹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用感统球进行身体协调性练习。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选择合适的身体部位进行感统球练习,如用头部、腰部、腿部等控制球。
2.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体部位,并说明原因。
答案:幼儿根据个人喜好,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体部位,并简单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掌握身体部位及基本动作。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教案
2024年小班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感觉统合训练教程》第三章“触觉与本体觉训练”,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触觉识别和本体觉定位进行。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触觉和本体觉的基本概念,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触觉和本体觉的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通过触觉和本体觉进行物体识别和定位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和本体觉的辨识与运用。
教学重点:触觉和本体觉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感球、触感板、平衡木、沙包等;2. 学具:学生用触感板、沙包、眼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触感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触觉辨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触感球和触感板,讲解触觉和本体觉的基本概念;分析生活中触觉和本体觉的应用实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盲人摸象”游戏,让学生通过触觉识别物体;进行平衡木练习,提高本体觉定位能力。
4. 知识巩固(5分钟)教师点评并进行补充讲解。
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触觉和本体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触觉:通过触感球、触感板等教具进行辨识;2. 本体觉:通过平衡木、沙包等教具进行定位;3. 感觉统合:触觉+本体觉=辨识与定位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描述一个生活中的触觉或本体觉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示例:洗澡时,我们通过触觉辨识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清洁。
这是利用触觉辨识物体和定位身体部位的过程。
2. 拓展延伸:观察并记录一天内,你在生活中遇到的触觉和本体觉应用实例,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触觉和本体觉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标准教案集
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标准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标准教案集》第三章“感知与运动”,详细内容包括:感知能力训练(触觉、视觉、听觉)、基本运动技能(跑、跳、爬、投掷)以及团队合作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触觉、视觉、听觉的基本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感知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听觉和触觉的辨识。
重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团队合作游戏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触觉板、视力表、音阶琴、运动器材(跳绳、接力棒等)。
学具:每人一份触觉板、视力卡片、小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感知能力的重要性。
(1)触觉游戏:蒙眼触摸,识别物品。
(2)视觉游戏:找出不同,提升观察力。
(3)听觉游戏:听音辨物,锻炼辨识能力。
2. 新课内容(15分钟)(1)感知能力训练:讲解触觉、视觉、听觉的辨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基本运动技能:示范跑、跳、爬、投掷的动作要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团队合作游戏:设计接力跑、拔河等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例题讲解:以跑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2)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跑、跳、爬、投掷的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进行感统训练。
六、板书设计1. 感知能力训练:触觉、视觉、听觉2. 基本运动技能:跑、跳、爬、投掷3. 团队合作游戏:接力跑、拔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感统训练计划。
(1)触觉训练:用布料包裹不同物品,让孩子触摸并辨识。
(2)视觉训练:找出两张图片中的不同之处。
(3)听觉训练:听音乐,辨别乐器种类。
(4)运动技能训练:每天进行10分钟跑、跳、爬、投掷练习。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游戏:一、扔球3米远二、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二、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中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
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
三、互动式投篮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导师及孩子轮流投篮;导师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四、一步1级上、下楼梯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A.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
五、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六、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七、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导师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
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
导师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七、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1.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4.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八、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九、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A.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B.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1.身体协助;2.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九、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A.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助给予: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
十、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小班环保主题活动:我们的朋友——水,幼儿主题教案,环保主题活动:我们的朋友——水班级:小一班活动:幼儿园新建了沙池,我带领小朋友到沙池去玩,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
忽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悄悄地到一边的水池去玩。
有的拿小碗当做小船,在水面上划来划去,有的小朋友拿水泼在自己的手臂上,说“好凉快”,还有的小朋友拿矿泉水瓶子装满水,倒来倒去。
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水,加上天气渐渐的热了,我们决定开展新的主题活动“我们的朋友——水”。
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
2,激发幼儿乐于亲近水,接触水,热爱干净水环境的美好愿望。
并能关注周围的水环境。
3,鼓励幼儿发动身边的人一起积极参加各项水的游戏和试验。
家长参与:1,在生活中寻找节约用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和孩子一起做有关水的小试验和小游戏,发展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方案:活动一儿歌《水》目的:1,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知道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水。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根据儿歌内容准备相关的图片过程:1,完整的欣赏儿歌《水》儿童歌曲小小的水是泪水,大大的水是海水,跳舞的水是喷泉,健康的水是汗水,浑浑的水是泥水,静静的水是湖水,甜甜的水西瓜水,喷涌的水自来水。
观察图片并讨论,图片上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3,看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4,学习编儿歌,并引发幼儿思考,你还看到什么样的水?他们是什么水?5,小结,结束。
活动记录:幼儿很喜欢这首关于水的儿歌,并大声的念儿歌。
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还启发幼儿仿编内容组合成一首新儿歌。
例如:“甜甜的水是苹果水,苦苦的水是药水,香香的水是香水,我擦的水是宝宝金水,晚上我喝的是牛奶水,最怕医生吊盐水。
”活动二生活游戏:喝水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喝水的危害。
2引导幼儿知道排队接水,不拥挤。
准备:水杯人手一个、饮用水、画有裂嘴唇的图片。
过程:1集体饮水前,教师出示画裂口嘴唇的图片,并讲故事《小嘴唇裂口了》。
讨论:口渴了怎么办?要怎样接水?一次要喝多少水才够?2老师和个别幼儿表演排队接水,引导幼儿分组喝水时不拥挤。
接完水后,双手拿水杯回座位,防止水洒到地上。
3幼儿分组接水饮。
4为幼儿制作喝水记录表,提醒幼儿喝水之后在记录表里做个记号。
鼓励幼儿多喝水。
活动三:科学活动——水娃娃的魔术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
2、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3、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
准备:1、一杯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2、装有温开水的饮水桶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过程:一、观察活动,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提问:水为什么会是甜的?二、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
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提出操作要求: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先在小杯子里放入饮料粉,再到饮水桶里接温水,不能接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
(帮助幼儿理解“溶化”,并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饮料粉溶化的方法。
)三、品尝活动。
引导幼儿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放入了什么饮料粉制成的。
儿童教育四、再次冲调饮料。
教师提出要求: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3,协助幼儿进行操作。
五、延伸活动。
讨论: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活动四:好玩的冰活动目的:1、让幼儿理解冰的特性,体验冰块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在家里亲自制作的冰块若干,温水每组各一杯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三、冰是怎样做成的?(小朋友把水装在杯子里,把杯子放在冰箱里,杯子里的水就变成了冰块。
)四、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五、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1,摸摸水,又摸摸冰块,说说不同的感受。
2,将冰放在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丰富词汇:融化)3,观察讨论:冰在水里怎么样了?等大家从户外玩回来,冰块呢?教师小结:冰块遇到热就会融化了。
儿童教育活动五亲子活动沉与浮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和试验,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鼓励幼儿用标记把自己观察到的试验结果记录下来。
BRPP3,引导家长和幼儿在家用水来开展小试验。
活动准备:塑料瓶子泡沫塑料报纸剪刀树叶金属小碗石头记录纸活动过程:(略)活动记录附后活动六小试验小鱼要喝干净的水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干净的水是大家都需要的。
2,培养幼儿初步的关注周围水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小鱼缸两个小鱼若干条活动过程:一,给小鱼找个家。
老师出示小鱼:“我们班上新来了几个朋友,它们是谁呀?你们欢迎它们吗?大家给小鱼安个家好不好?”二,教师拿出两个鱼缸,一个装是干净的井水,一个装脏的泥水。
讨论:“小鱼会喜欢哪个家呢?”三,将小鱼分别放入不同的鱼缸,让幼儿观察小鱼的反应。
(为了照顾幼儿的感受,注意不要让小鱼死掉)提问:在干净水里的小鱼怎么了?在脏水里的小鱼呢?它们谁舒服呢?为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水呢?为什么?四,总结:大家都喜欢干净的水,不管是小鱼还是小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水源,不要把大家用的水弄脏。
活动延伸;将小鱼放在自然角里,让小朋友去照顾它,体验照顾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七关注剑江河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水龙头关紧?如果看到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我们应该怎么办?活动九故事《小水滴的旅行》活动目的:1,通过童话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2,鼓励幼儿尝试练习看图讲述故事的内容。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水滴的旅行》活动过程:一,教师给幼儿讲述故事《小水滴的旅行》。
二,欣赏图片,小水滴从哪里来》它路过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小水滴旅行时的感受如何?最后它是用什么方法回到小溪的怀抱的?三,引导幼儿用自己看图编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