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 克和千克 第2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用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从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熟悉的克和千克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品约重1克,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旧知作铺垫,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根据1千克的质量观念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1千克的苹果、鸡蛋、梨各有多少个,然后引出问题“20个苹果重几千克”,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的解法。
由于有了复习题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水到渠成。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熟悉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用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表
示物体的质量。
2.由生活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交流、操作来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 难点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千克和克的实际意义。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 课件 各种形状的积木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画笔和纸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2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物品约重1克,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3.启发学生思考: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梨有几个?1千克鸡蛋有几个?
4.分组活动:称一称,验证猜想。
1、2小组称苹果;3、4小组称鸡蛋;5、6小组称梨。
要求:(1)把小组同学带的物品按大小分类。
(2)分别称量大小不同的物品。
5.提问:20个苹果重几千克?
6.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回忆旧知。
2.思考并回答问题。
3.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思考,回答提问。
4.称量、交流、汇报。
(1)把大小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一堆。
(2)用弹簧秤分别称量, 记录每次称量的结果。
5.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6.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2.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5分钟)
教学例3:
1.课件展示题目,点名读题。
2.分析题意,指导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解决
问题,完成板书。
1.读题,获取信息。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交流汇报。
解:(1)如果4个苹果重
1千克,这些苹果重( 5 )千
克。
20÷4= 5 (千克)
(2)如果5个苹果重1千
克,这些苹果重( 4 )千克。
20÷5= 4 (千克)
4.
(1)买6千克西红柿和2千克青菜一
共要多少元?
3×6+2×2=22(元)
答:买6千克西红柿和2千克青菜
一共要22元。
(2)买500克鸡肉和500克鱼一共要
多少元?
16÷2+9=17(元)
答:买500克鸡肉和500克鱼一共
要17元。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9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4面“做一做”,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107页第10题。
1.独立完成,汇报想法。
2.组内交流完成。
完成
教材中的问题后,小组内再
互相提问解答。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总结升华。
(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2.布置作业。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
获。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一般大的4个1千克,中等个儿的5个1千克估计一
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4个1千克20÷4=5(千克)
5个1千克20÷5=4(千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新理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发散思维去思考、去尝试、去验证,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称一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现、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在活跃、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