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儒、道——三种思想打造强大企业管理模式(职场经验).doc

合集下载

儒道思想与管理文化——论企业管理者如何运用儒道思想管理企业

儒道思想与管理文化——论企业管理者如何运用儒道思想管理企业

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1年7月儒道思想与管理文化——论企业管理者如何运用儒道思想管理企业李琪(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68;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合肥,230061)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是互相依存的,其管理思想是我国劳动人民5000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形成的。

了解和探索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管理思想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7—0033—02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经济)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其中诞生于春秋末期的儒家和道家学说就是其典型代表,具有广泛的渗透力。

分析其内涵,探究其优劣,古为今用,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儒学强调“有”,并为社会确立一种秩序和价值。

通过提倡德政、礼制、人治,以及道德感化去修补这个社会。

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干。

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被视为正统学说。

它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和管理实践中具有的影响力是其他派别思想无法比拟的。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反映的就是汉代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将儒学视为经世致用的必修课。

原始儒学是以伦理为中心,追求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其管理思维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由自我管理(修身)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的逻辑轨迹,而且还有独具中国管理特色的终极目标设计——“大同”的社会构想。

总之,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信仰仁义,主张追求至善”。

它发挥生生不已的创造活力,并不只是追求个人生命的实现,而是同所有人一起实现“大同”的理想。

二、道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道家学说突出“无”,认为世上本原的道是一种无形无状、无边无际、无色无味,但却变化无穷的恒道,是一种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东西。

儒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道法与“丛林”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儒用道体理念。

不学道家:做不透;不学儒家:做不久;不学法家:做不大。

中国九大国家派别:佛家、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纵横家、墨家、医家、农家。

儒家:“仁”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仁、义、礼、至、信,修身养性的金科玉律,儒君雅士的行为准则,中华文化的源泉,文明智慧的结晶。

道家:天地智慧莫过于对“道”的认识道家的智慧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聪明的谋略。

道家智慧最鲜明的体现在对人世间一系统利害关系的深刻洞察。

道家就在人生的边缘,带着超越的眼光审视人生现实的荒谬和矛盾,批判人生自身理智浅薄与愚蠢,以“道”的观点来看世界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与僭越。

法家:商鞅李斯从“法”的角度,研究出“法,术,势”等系统的管理智慧。

法家思想刻薄严酷,阴冷逼人,崇尚强权,主张刑学,善弄阴谋。

法家学说是几近乎冷酷无情的学说。

学儒家不精,易于迂腐。

学道家不精,易于消极。

学法家不精,易于残酷。

儒家的做人智慧——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1: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2:做一个有礼有节的人;3:做一个一诺千金的人;4: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5: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6:做一个追求不止的人;7:做一个学而时习之的人;8:做一个重义轻利的人;9: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道家的处世智慧——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1:做一个依从规律的人;2:做一个创新性的人;3:做一差异化的人;4:做一个能看透本质的人;5:做一个能集中力量的人;6:做一个“无为”的人;7:做一个“善良”的人;8:做一个“潇洒”的人;9:做一个减法的人;10:做一个理性思考的人;11:作一个能打破常规的人。

法家的领导智慧——做一个称雄商界的人。

1:做遵守团队纪律的人;2:做维护团队利益的人;3:做适应团队生活的人;4:做一个赏罚分明的人;5:做一个讲究原则的人;6:做一个不害人的人;7:做一个不轻浮的人;8:做一个会藏的人。

具体叙述:儒家的做人智慧——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通过中国历史看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职场经验)

通过中国历史看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职场经验)

通过中国历史看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职场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使中国古代思想百家齐放,奠定了儒家、道家、法家等诸派学说,本人非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探讨不同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理论。

1.对于管理的原则,我自己提倡三个字“信、雅、达”信即是诚信,自信上下互保诚信,对内对外非常自信,团结一致,壮大公司。

雅即是采用高明的手段来完成任务,从众多的方法中选择最好的方式;达即是结果,达到目标,完成任务。

2.企业管理层领导必须有坚定宏伟的目标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用了十年的时间,消灭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一统天下,然后又用了一生的时间统一法令、文字、度量衡、货币、修筑长城、实行车同轨等,如果秦始皇没有坚定的目标,即不仅在地域上一统中国,在制度上也要一统中国的坚定目标,那么秦始皇在十三岁即位后,只会报着固守函肴关,最终被六国联合消灭。

3.团结一致、荣辱与共,是企业管理团队必须做到的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团结一致荣辱与共,那么管理上仍是散沙一盘,各自为攻,而不能成就大业。

在六国合纵谛盟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林赫;将军有吴起、孙膑、田忌、廉颇等。

军队有上百万,集六国之力去攻打函谷关,秦国开关迎击,但六国军队以利相合,图谋私利,结果大败而回。

三国时期,曹操发檄文,相邀十七镇诸候共讨董卓,结果长沙太守孙坚力战得胜后,袁术反怕孙坚强大,拒不发粮,致使孙坚兵败,太守刘岱向东郡太守借粮,东郡太守不给,反被刘岱杀死,结果众镇诸候不欢而散。

4.做为公司的管理层不应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则必然缺点越来越多,秦朝赵高劝说秦二世胡亥,为了不暴露短处给群臣,深藏宫中,结果国内不断叛乱,最终反被赵高逼得自杀。

5.做为公司的管理层要有坚韧不拔的性格,要有抗压力当年楚汉之争、汉王刘邦被项羽不断打败和追杀,有一次项羽攻破城池成皋,刘邦被迫一人逃走,甚至到了汉军逐渐强大到与项羽可以分兵对抗时,还在固陵被项羽大败,但刘邦最终还是在垓下大败楚军,追杀了项羽,而建立西汉。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第一篇: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儒家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建立起了系统的人性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道德性,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建立了一整套的人才管理理论体系,提出了“和为贵”的社会生态平衡的和“刚柔相济”、“宽严结合”的领导原则指导原则,以“阴阳互补”的方法论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标。

所以,在现如今的许多企业中,都运用了儒家的管理思想。

除了儒家的管理思想之外,主要还有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仍然可为我们现代的企业管理兼容并包,借鉴运用的。

如道家的管理思想是以“道法自然”,“无为而不为”的柔性管理为特征。

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要走向反面。

人们在认识问题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状况,要看它的发展和将来;管理还要像水一样,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利,它虽然柔弱,可是其力量却强大无比。

法家的管理思想强调法治,强调他律,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集权的权威,强调管理手段的运用,强调尚贤。

法家的管理思想追求效益,充满着强力、竞争、严密控制的倾向。

墨家的管理思想强调“兼爱”、“尚同”、“尚贤”,同时还赞成劳动过程分工的合理性,提出“各从事其所能”的原则。

强调“利”和“力”是墨子管理思想的又一显著特征,墨子强调“交相利”,“义者,利也”,“万民被其大利”;“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民无食,不可为事”。

还强调“非命”,认定人生在世要竞力而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要与命运、自然进行抗争。

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自然争战就能求得生存兵家十分重视管理中谋略的运用,管理的战略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获得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还强调管理的环境,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运用等。

儒墨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墨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墨道法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

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儒家有一句话很能反映这个哲学。

“天地之性人为贵”。

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

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

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人看成社会的最重要的财富有关,那时是以人口的多少来反映国家的强弱。

所以在儒家看来,一切的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人们会发现这一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

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它们都善于把当代西方科学的管理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模式。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创始人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他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

加上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其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

其精华部分已经日益显示出对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实践中看,日本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是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民族,在管理中既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汲取本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

事实上,儒家文化对日本企业界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

日本的许多企业家把儒家思想,比如“以人为本”、“任人为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

日本实业界号称一代霸主的著名实业家社泽龙一写了一本《论语加算盘》的著作,总结自己成功的经营之道就是一手拨算盘、一手捧《论语》。

既讲精打细算的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二者相互补充,大大有益于事业的发展。

他的著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对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相当大的影响。

儒释道与企业管理

儒释道与企业管理

儒释道与企业管理李海彬一、中西文化与企业管理概述1、中西管理比较西方讲术,针对性恶,强调堵截;中方讲道,相信性善,侧重疏导;现代讲本,以人为本,堵疏结合2、传统文化精髓为学有三要,所谓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

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貌似人而己。

——憨山德清3、三教管理智慧厚德载物:儒家强调道德的力量;道法自然: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明心见性: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4、东方管理六原则善恶之辩中“人性本善”的原则:东方人强调人性本善,西方人强调人性本恶。

在管理中注重培养“化性复性”的自觉力,提高管理者“返身而诚”的自我提升能力。

人我之辩中“人我合一”的原则:东方人是集体主义者,西方则是个人主义者。

在现代管理中注意培养“强行恕道”的理解力,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构建东方的企业伦理。

义利之辩中“道义惟上”的原则:利己主义一直是被中国正统文化所批判的,而“合理的利己主义”则是西方文化的主流。

在现代管理中培养“士魂商才”的定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欲理之辩中“以理制欲”的原则:中国正统反对纵欲主义,这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张扬欲望传统是不同的。

在现代管理中培养“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不使可欲”的自制力。

有无之辩中“尚无贵空”的原则:道家“尚无”;佛家“贵空”;无+空=禅宗。

在现代管理中培养“知有守无”的智慧力。

生死之辩中“德性不朽”的原则:基督教佛教“向死而生”,“灵魂不灭”。

在现代管理中生成“以德配天”的人格魅力。

二、儒家企业管理智慧--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创始人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提倡“仁爱”,主张“德治”。

此后的孟子则提倡“仁政”和“王道”。

西汉武帝接纳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得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企管模式:以仁为原则的经管思想;以义为特征的经管手段;以礼为基础的经管特色;以智为动力的经管韬略;以信为核心的经管目标;仁者爱人--企管根本:仁,主要是社会管理伦理学说,即所谓仁爱、仁义、仁政等。

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儒、道、佛三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企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受到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影响。

就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价值影响一样。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是绕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对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影响。

因此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进企业文化的文化积淀,为企业文化的建构找到核心的精神和价值观,也就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签:企业文化传统文化儒、道、佛思想现代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文化。

优秀的企业不仅在于能够拥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及优秀的人才,究其本质还在于现代化管理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体现为企业及企业成员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

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接下来我从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企业文化传播的要求三个方面看儒、道、佛三家思想是否在企业文化中具有的作用。

一、从企业文化的核心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并为本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体系。

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经营方针、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形象。

其中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传统文化是发端于历史、流传于现代的文化,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思想源泉。

企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受到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影响。

就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价值影响一样。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是绕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对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影响。

因此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进企业文化的文化积淀,为企业文化的建构找到核心的精神和价值观,也就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法、儒、道--三种思想打造强大企业管理模式

法、儒、道--三种思想打造强大企业管理模式

李总刚创办公司的时候人员很少,算自己在内只有十几个人。

他想这个时候没必要太严格,要与大家兄弟般相处,大家才能尽力为公司做事,于是和下属兄弟相称,不分彼此。

可一段时间后,李总发现自己的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员工经常有令不从,自作主张,迟到、早退,纪律散漫。

虽然拿李总当兄弟看待,也认真做事,但工作效率却很低。

有时员工间或工作中出现矛盾、问题时,无法可依,李总作出的裁决80%大家都是不满的,虽然李总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与牺牲,大家却依然不满意,不理解。

此时李总才意识到,当初的想法是错的,决心整改。

于是,推出了严明的公司章程、客户拜访制度、差旅报销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规章。

本指望可以扭转目前的散漫、混乱局面,可谁知刚一推出就遭到所有员工的抵制,一时间,怨声载道,口水漫天:认为李强不是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了,赚了钱,公司壮大了就拿元老开刀……已经习惯了散漫工作环境的员工哪受得了严格的约束,虽然这些规定合情合理。

有辞职的,有消极怠工的,有我行我素的,一时间,公司几乎进入了瘫痪状态。

正在此时,一次酒会上我与李强结识,他谈到公司的现状,眉头结成个疙瘩。

我给他的建议是:坚决“王左断臂”——把阻碍公司发展的员工果断裁减。

这个大手术必然会伤公司元气,但为了长远的健康发展,必须如此,而后推荐给李总一套“法、儒、道管理想”。

现在李总的企业已经走出困境,做到了两个全国知名品牌的东北区域总代理。

而什么是“法、儒、道管理想”呢?如今在管理中我们常遇到一些管理尺度与方法上的问题。

比如和员工相处太过亲密,本以为可以和下属打成一片,方便管理与沟通,可结果却是走的越近,越难管理,失去了威信,员工随意妄为,有令不从;而严厉些吧,员工又觉得你很苛刻,产生了抵触情绪,依然工作效率不佳。

此时,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中国历史文化中流传积淀下来的智慧。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而高深,其中争鸣的诸子百家文化理论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即具有很高地借鉴意义。

儒墨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墨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家思想与企业管理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它倡导的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念,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以及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等思想,均与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这是儒家文化在管理中受到重视的最重要原因。

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利与弊。

儒家的利:(一)、义利并举,义以生利儒家将价值观的问题论述为义与利的关系的问题。

儒家非常强调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可是,在义与利的权衡之中,儒家认为义应该首先被考虑,它是衡量利之取舍的标准,作为君子应深明大义。

但这并不是说儒家就不重视利。

孔子又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义可以产生利,且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就可以追求利,甚至可以将这条原则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根本要义。

现代社会中,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能回避利与义的选择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相互之间激烈竞争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利",即最大的利润。

人们要“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为重的价值取向,不取不义之财。

义与利说到底并无必然对立,义也是一种利,只不过不是一人之私利,而是一种整体的利,或称“公利”。

从长远利益看,以义(公利)为先,可能会使企业暂时损失一定的利益,但其公益行为必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于企业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群体至上,克己奉公儒家传统思想是以维护社会安定和群体协调为宗旨的。

人从道德修养到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经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

其中"修身"是根本,它是个人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问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将个人价值置于群体之中进行衡量和评定。

儒家并非完全忽视人的个性,只是比较强调整体,要求把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确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使命感,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

怎样利用法儒家管理企业

怎样利用法儒家管理企业

怎样利用法儒家管理企业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直接监督和指导他人工作的人,管理者通过其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的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

现代观点强调管理者必须对组织负责,而不仅仅是拥有权力。

与管理者相对应的是非管理者。

管理者可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章太炎语),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

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

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极办学。

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的文化核心。

儒家为华夏文明核心部分,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儒家学说。

孟子、子夏、颜回等后来逐步发展以教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庄子曾说真正的儒者“知天时;知地形;事至而断,有君子温文儒雅的翩翩风采”,儒家深刻体会到文之美、明之亮,儒家眼里没有死亡,没有世界末日。

儒家看到的不是毁灭而是辉光、日新。

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堪称民族脊梁。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以法治国。

法是通过具体的刑名赏罚来实现的。

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与其他诸子百家主要研究的哲学及宗教不同,法家的研究范围属于社会科学。

下面看一下别人怎样利用法儒家管理企业?刚做CEO的时候,除了劳心于公司的业务方向、成长空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公司造就得卓尔不群。

在上一代领导者的棒打教育影响下,我一直觉得严格管理,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妥协,是公司应该采用的管理体制。

于是公司逐步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员工违反,严惩不贷。

比如,我们的德国总部开会迟到一分钟罚款1欧元(约等于10元人民币),于是在上海我们也用这样的标准来执行,显然按照国情来看,中国分部的制度更严格。

类似这样的严格规定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苛刻的制度会造成员工流动性高,伤感情了,很多事情都不好办。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法家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法家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儒家思想众达朴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杨少杰前几年对中国企业中的一些管理现象感到迷茫,这种迷茫来自于实践和理论的一种矛盾,后来随着接触企业逐渐增多慢慢开始理解,因为本土企业发展就处在对立与协调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传统管理思想中本身就有儒法思想的对立与协调,二是西方管理理念和中国企业环境也存在对立与协调。

三是我们正好处于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环境,这三点方面决定了中国的管理必然会出现明显的矛盾。

由此作者想重点阐述传统管理思想体系,便于理解传统管理思想对目前中国式企业管理的产生的影响。

下面推出的系列将详细介绍儒、法、道、墨四种管理思想,由于其逻辑严谨有助于理解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也能够看出这些思想在如今的管理中留下的痕迹。

这一篇,我们重点介绍法家思想。

安份守法的法家思想这是效率最高管理思想。

法家之所以被称为法家,乃是其强调治国之道是以“法”治国,而这点正是与儒家所强调之以“礼”治国的最大不同之处。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礼”欠缺约束力,也就无法实现公平客观的社会秩序,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集权专制的萌芽顺势产生,而这时法家的目标放在“富国强兵”之上,这种理念和当时各国生死存亡的形势一致。

因此法家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而产生的管理之道,其中依“法”治国的思想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法家作为一种思想系统的优秀方面的体现。

管理思想一:组织愿景——天下大治法家思想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社会环境更加恶化的过程,肯定是孔子想不到,因此法家的管理思想中提出的组织愿景是“大治”,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就曾说过:“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

“天下大治”是针对“天下大乱”而言,法家认为“仁政”无法实现国家治理目标,因为人性本恶,即便“先王兼爱天下”,但是人们仍然相互残杀,社会仍然无法安定,内部管理仍然非常混乱,可见“仁政”根本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在《韩非子·显学》中就明确说到“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国学与管理-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

国学与管理-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
一、儒墨道法的产生 1、大变革时代:国有经济解体,民有经济崛起;公有经济衰落, 私人经济崛起。
(1)科学技术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改变传统集体耕作 的生产方式。
(2)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只对公地征税变为对私田征税.公元前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408年,秦国实行“初租禾”,(相 差186年)
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所以要争鸣,是因为每个学派都 感觉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都想以自己的价值观来作为治理 社会的指导思想。从表面上看,儒墨道法是思想之争,实质上是 建立未来社会的制度之争。
经过春秋战国秦汉四百多年的争鸣,到汉武帝时,社会最终 选择了儒家,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也。
社会为什么选择儒家而不是别的学派?这对我们建设企业文 化有什么启发?怎样建设优秀的而不是不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 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假如说,儒家提倡“我要干”,那么,法家便提倡“让我 干”,故毛泽东说,一部两千年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儒法斗 争史。从领导哲学、领导方法的角度讲,确实非常深刻。
因此,《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是一门提高大组织负责人 的领导能力、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转变成为优秀的而 不是不好的制度的课程。
第一章:儒墨道法对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
(2)“道”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没落阶级利益,即社会地 位绝对下降,短期内无法回升的阶级利益,换言之,不得志者 利益。
(3)“墨”代表社会大变革中小生产者阶级利益
3、四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承认人追求富贵,但又认为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人 和人之间会发生冲突,从而有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出现。 不同点:儒法两派欢呼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人性的普遍解放, 但也看到了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无序现象,为解决社会的 无序现象,儒家主张通过教育的方式以义节利,强调民间自觉的 力量;法家则主张以暴力消除社会的过分追逐利益的趋向,强调 权威的力量。

儒家_道家_法家_兵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_彭磊

儒家_道家_法家_兵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_彭磊

维持正常、 有序的生产、 经营和管理秩序的基础, 是 企业发展 的 保障。 《荀子·王霸》 : “上 不 失天 时, 指出 下 不失地 利, 中 得人和, 而百事 不 ” , “人和” 。《论语 · 宪问 》 : “不在其 其认为 是一切组织的基石 提到 废。 ” 位, 不谋其政。 说明职位与职责对等, 这是管理的组织职能发挥效用的 职位说明书足够明确, 才能让员工干好本职 基本前提。职位设置合理, 工作。 2. 2 激励机制。如何才能激励员工? 墨子认为 , “富之, 贵之, 敬之, 誉之” 给出了四种激励人才的基本手段。 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 。“富之 ” 所体现的激励手段多样性的思想 只有让员工得到 共通之处, 。“贵之 ” 实惠, 才能调动起积极性 关注员工的地位和受尊重的要求 。 是否给予足够的尊重, 是否建立了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 , 职位升迁任免 。“敬之” 是否公平等 关注员工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将感情因素融入其 。“誉之” 中, 增强员工企业归属感 关注适时给予员工荣誉感, 激发员工 自我实现的需求。 2. 3 用人机制。有效地建立识人, 用人, 任才机制, 才能更好的发挥 。《 资治通鉴 》 “才德全尽谓 员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卷一中有 , 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 ” 是对 , 《论语 · 子路 》 “君子和而不同, 识人的精辟看法。在用人方面 里提到 , 小人同而不和” 企业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时的重要指导原则。 不同类 别的员工意味着给企业带来的是能力互补, 持续创新与风险防范。 韩 , “因任而授官, 。 在选拔贤能之人 非子认为 循名而责实, 操杀生之柄 ” “外举不避仇, 。韩非子主张 “以有余补不足, 的时候, 要 内举不避亲” 以 。在用人方面, 长续短” 不能求全责做正确 无论哪一种理论或思想, 都是围绕管理的核心问题 “效率” ( 如何正确地做事 ) 而展开的。 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 的事) 或 不论中国古代思想还是现代管理理论, 都不存在过时或无用之说 , 应当 “要做的事” , 结合自己 兼收并蓄, 有选择地取舍, 这样才能在继承的基 础上, 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 1] 马炼、 .《当代财经》 , 2005 ( 6 ) . 施祖留.《中西人本管理比较》 [ 2] 杨红娟.《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 3] 郭济兴、 .《经 赵传海.《简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管理思想》 , 2004 ( 5 ) . 济经纬》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总结篇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总结篇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总结篇众达朴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杨少杰从古人的管理思想来看古人对人性的判断,其中有性善论、性恶论、可恶可善论、消灭人性论,这四种似乎也可以看出社会历史的变迁。

这四种管理思想各有特点,虽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逻辑严谨,随着历史的发展,最后与其他的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管理文化。

如果说管理思想根据其特征划分成不同流派,诸子百家也就是不同的流派,而指导中国传统管理的思想并不纯粹属于某一派,其中“阳儒阴法”只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主基调,历代专制王朝都会把这两种思想渗透在治国管理政策中,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其表现的侧重不同,甚至于在某个特定时点走向了极端。

儒家、法家建立封闭型管理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集权控制、等级管理这两方面一直是专制社会的核心构架。

诸子百家中多数都是给顶层群体提出治国的解决方案,其目标基本一致,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要么是温情脉脉,要么是赤裸裸,殊途同归。

儒家思想对社会约束力较弱,所以没有被主动接纳,但是孔子的个人修养的方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大放异彩,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法家思想就不一样了,与时俱进,时代特点很明显。

难怪秦王嬴政见韩非的《孤愤》、《五蠹》之书后,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都到了这种程度,见不到韩非能让一代帝王急成这样,可见其对专制体制的贡献之大。

推翻“秦暴政”之后,刘邦败项羽建立汉王朝,尝试过改弦更张但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让汉武帝借“独尊儒术”之名,披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成就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封闭型组织管理模式曾经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否则不会维持如此长的历史时间,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就证明了这点,在宋朝GDP占世界总额的70%-80%。

但是到了公元1500年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拉开了现代文明的序幕,随后资产阶级掀起思想解放运动,而这时中国依然固守原有的传统。

浅析儒家及道家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浅析儒家及道家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浅析儒家及道家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摘要】中国企业基本全盘照搬了西方企业管理方法及理念,经过中国企业实践,往往出现了“水土不服”现象,如何更好结合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好企业,建设好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方式?儒家及道家哲学管理思想,在现代公司文化管理方式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道家及儒家浩瀚文化中拮其一粟,可略见一斑。

【关键词】西方管理;儒家管理哲学;道家管理哲学0 引言西方管理学经过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与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的发展,研究内容也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系统管理,中国的企业管理,基本全盘引进西方管理理念及方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愈发体现出“水土不服”的现象——从实达花费巨资聘请国际管理咨询巨头麦肯锡做管理顾问惨遭失败,到何伯权指挥中国饮料市场巨头乐百氏在和达能合资后全面败退,再到以编译西方营销学著称的屈云波空降到广东科龙公司进行“西化”营销改革最终失败……都昭示着中国企业对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消化不良”[2]。

而在国内知名企业家如海尔张瑞敏、蒙牛牛根生、恩威薛永新等对中国哲学管理思想情有独钟,他们都有独到的中国哲学智慧,并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了很大成功。

这主要原因是西方管理理论源于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推崇实践方法而产生,而在中国由于文化理念以及中国发展的环境不一样,使得原在西方相当优秀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使用也会产生大差异,针对西方的舶来品,我们这必须为中国管理找一个出路。

纵观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与西方管理方式上区别在于文化(或者说哲学)管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更是两朵奇葩,他们的管理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及世界[3]。

我们在浩瀚道家及儒家文化中拮其一粟,可略见一斑。

1 儒家管理哲学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儒家是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荀子继承与发展。

法、儒、道与现代企业家的管理角色定位

法、儒、道与现代企业家的管理角色定位

法、儒、道与现代企业家的管理角色定位——从十字路口的交通控制方式说起近些日子,经常出门在外,因而总在路上奔波。

忽一日感觉十字路口的交通控制方式其实蕴涵着法家、儒家、道家三种企业家的管理角色定位。

早期的时候,路上车不多,因此十字的路口不需要控制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此时,和企业家创业初期很相似,由于很难明了将来的发展,只是几个合得来的人一起努力而已。

无所谓法、儒、道,大家都是创业者,基本上谈不上是企业家。

慢慢的,路上的车多了,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以及交通阻塞,交通部们需要对路口的行车规则进行控制。

此时的企业,由于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不再单单只有几个创业者,还有更多的员工。

因此需要企业的指挥者,协调企业内部的关系,指挥企业的发展方向,这就出现了三种企业家的管理方式。

目前常见的交通控制方式有三种:红绿灯、转盘、立交桥。

三种方式各有其特点,代表着法家、儒家、道家三种企业家的管理方式。

第一种:法家式的企业家管理方式。

法家式的企业家管理方式犹如红绿灯,崇尚的是严厉的法治,也即是法家式的管理方式。

这种企业家有个典型的特点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指挥。

就象红绿灯一样,任何来往的车辆都必须按照我的指挥行事,大到卡车,小到自行车,无所不在指挥之列。

红绿灯式的企业家最喜欢的事情是制订详细的红绿灯(奖励、惩罚)规则,并常常是亲自监督规则的执行。

这种企业家在许多的小型企业中存在。

因为它有着一定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管理层次少。

由于许多的事情常常由企业家本人承担,因此需要的管理人员相对也要少一些。

对于小企业来说,管理人员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其次,企业家每件事都过问,因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了解多,不会做出太偏离企业实情的决策;再次,这类企业家对员工对信任度的依赖较低,反正员工只需要听命行事,完成每件事还需要再向自己汇报,所以不必顾虑太多员工的信任。

这种企业家是一种传统的角色定位,本质上是把员工当作程序化的机器来管理,如今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因为这种方式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1、企业家对于企业的管理是基于奖励、惩罚等有威慑力的行为准则。

浅谈法家_道家_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法家_道家_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收稿日期:2008-04-05作者简介:李 总(1981-),男,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研究;居水木(1978-),男,安徽马鞍山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投融资管理研究。

浅谈法家、道家、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李 总,居水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涉外管理分院,浙江 绍兴 312000)摘 要:在分析加强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并概括法家、道家、儒家的一些主要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这些管理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以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法家;道家;儒家;管理思想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 (2008)03-0052-03引言传统的管理学教材中都涉及管理思想的演进,从古典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近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基本上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进,但对我国管理思想却很少有教材提及,这反映了我国引进先进管理思想的力度,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定的“崇洋媚外”的思想。

实际上,在我们研究国外这些管理思想或理论时,国外很多管理学者和企业家也正在研究我国的管理思想。

笔者认为中国的许多管理思想都有其闪光之处,尤其是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管理思想的法家、道家、儒家思想,更闪烁着管理智慧的火花,很多思想都能很好地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以提高管理效果。

因此,本文着重对法家、道家、儒家的思想加以研究,谈谈这些思想如何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以期能引发更多的人来研究我国这些杰出的管理思想。

一、研究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必要性目前,管理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使得管理学成为一门热门学科,众多的管理思想或理论层出不穷,但大部分都是西方的。

西方的这些管理思想或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的内涵,体现了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因此对其加以深入地研究对提高管理效果有很大的价值,诸多教材也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思想,但笔者认为除了研究引进的这些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外,我们还很有必要研究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优秀范文五篇]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优秀范文五篇]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众所周知,第二次大战以后,尤其是1955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紧接着是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韩国的崛起。

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这些国家和地区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被世界公认为另一个世界经济奇迹。

引起举世瞩目的另一个事实是,在推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正在极巨变革和迅猛发展之中,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迅猛发展,并且实力大有同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一争高低之势,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着增强。

在二十一世纪,东亚地区将可能由于中国的崛起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为什幺东亚地区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最生机勃勃的地区之一呢?它们的文化背景是什幺,共同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特色又是什幺?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人们会发现这一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

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它们都善于把当代西方科学的管理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模式。

所以西方学者把中国、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定为儒家文化圈。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创始人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他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学术繁荣昌盛的时代。

他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

加上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其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

其精华部分已经日益显示出对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实践中看,日本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是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民族,在管理中既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汲取本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墨家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墨家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墨家思想众达朴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杨少杰前几年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对中国企业中的一些管理现象感到迷茫,这种迷茫来自于实践和理论的一种矛盾,后来随着接触企业逐渐增多慢慢开始理解,因为本土企业发展就处在对立与协调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传统管理思想中本身就有儒法思想的对立与协调,二是西方管理理念和中国企业环境也存在对立与协调。

三是我们正好处于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环境,这三点方面决定了中国的管理必然会出现明显的矛盾。

由此作者想重点阐述传统管理思想体系,便于理解传统管理思想对目前中国式企业管理的产生的影响。

下面推出的系列将详细介绍儒、法、道、墨四种管理思想,由于其逻辑严谨有助于理解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也能够看出这些思想在如今的管理中留下的痕迹。

这一篇,我们重点介绍墨家思想。

天下同义的墨家思想这是最具时代感的管理思想。

墨学在先秦时期曾经影响很大,达到了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地步,有"非儒即墨"之称。

但是自汉朝以后的两千多年来,墨家思想一直被束之高阁,清前从未有过全面的解读,以致于研究资料不足,好在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墨家有一个纪律严密的组织。

所以理解墨家管理思想,可以通过墨家兴衰来理解其管理思想。

墨家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十论"中:"尚同"、"兼爱"、"非攻"、"天志"、"明鬼"、"非命"、"尚贤"、"节用"、"节葬"、"非乐"。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尚同","同"意味着无差异管理,如果"尚统"取代"尚同",对今天的管理学就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统"意味着有差异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儒、道——三种思想打造强大企业管理模式( 职场经验 )
李总刚创办公司的时候人员很少,算自己在内只有十几个人。

他想这个时候没必要太严格,要与大家兄弟般相处,大家才能尽力为公司做事,于是和下属兄弟相称,不分彼此。

可一段时间后,李总发现自己的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员工经常有令不从,自作主张,迟到、早退,
纪律散漫。

虽然拿李总当兄弟看待,也认真做事,但工作效率却很低。

有时员工间或工作中出现矛盾、问题时,无法可依,李总作出的裁决 80%大家都是不满的,虽然李总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与牺牲,大家却依然不满意,不理解。

此时李总才意识到,当初的想法是错的,决心整改。

于是,推
出了严明的公司章程、客户拜访制度、差旅报销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规章。

本指望可以扭转目前的散漫、混乱局面,可谁知刚一推出就遭到所有员工的抵制,一时间,怨声载道,口水漫天:认为李强不是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了,赚了钱,公司壮大了就拿元老开刀
已经习惯了散漫工作环境的员工哪受得了严格的约束,虽然这些规定合情合理。

有辞职的,有消极怠工的,有我行我素的,一时间,公司几乎进入了瘫痪状态。

正在此时,一次酒会上我与李强结识,他谈到公司的现状,眉头结成个疙瘩。

我给他的建议是:坚决“王左断臂”——把阻碍公司发展的员工果断裁减。

这个大手术必然会伤公司元气,但为了长远的健康发展,必须如此,而后推荐给李总一套“法、儒、道管理想”。

现在李总的企业已经走出困境,做到了两个全国知名品牌的东北区
域总代理。

而什么是“法、儒、道管理想”呢?
如今在管理中我们常遇到一些管理尺度与方法上的问题。

比如和员工相处太过亲密,本以为可以和下属打成一片,方便管理与沟通,可结果却是走的越近,越难管理,失去了威信,员工随意妄为,有令不从;而严厉些吧,员工又觉得你很苛刻,产生了抵触情绪,依然工作效率不佳。

此时,我们
不妨借鉴一下中国历史文化中流传积淀下来的智慧。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而高深,其中争鸣的诸子百家文化理论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即具有很高地借鉴意义。

其中主要代表有: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等。

灵活运用则可打造一种和谐强大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文化氛围。

在中国,儒家文化盛行了200
余年,一直为历代君王治理天下所用,而儒家文化更普及于民间。

在我国历史上,乃至现在依然是大到治理天下,小到人际交往,无处不体现着儒家文化的以仁德为本,和谐处事的思想观。

在早些
年中国的国有经济体制下,更是把儒家的思想无形中发挥到了及至——能力是次要问题,而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就可以平步青云。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我们如今的企业管理当中。

和谐关系,
仁德载物,这种管理思想不能说不对,但运用这种理论思想的时机是否正确才是关键。

有这样一句话:事情本无对错,只是看是否做对了时间。

笔者之见是:先以法家思想奠定公司的行为及法度基础。

而后以儒家思想管理公司,最后达到道家“无为而治”的境界。

我们先来看看法家的哲学。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秦国就是依靠法家的思想,训练出了强大的军队,统一了中国。

法家提倡: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提倡人无高低贵贱,触犯法律则一律同罪;“定分止争”,明确物的所有权;“不法古,不循今”,推崇不断创新、改革等。

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应用到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初创基业的企业,十分有借鉴意义。

一个国家如果法律不健全,社会就会变的混乱,一个公司也是同样道理,若行事无法可依很快公司就会出现混乱,推委、扯皮、谋私、越权、贪污等问题会纷至沓来,而此时更糟糕的却是没有一个法度、规
矩去管理与整治。

没有律法,即使是再轻的处罚,当事人也会觉得重,而且不满于为什么要拿自己开刀。

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触及了这条高压线,自然就按规定处理,也就没人会有怨言,因为大
家是接受了公司的规定后才加入公司的,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要用法家的思想,建立起严明合理的公司规章制度。

确立了严谨的制度后,此时除依法管理外,就要运用第二种思想——儒家思想。

在共同遵守规章制度的氛围中,与大家和谐相处,创造基于律法为前提的情感管理。

做到以威,慑天下,以德,安天下。

待公司在以上两种思想下和谐平稳发展成熟后,导入第三种思想——道家思想。

道家推崇“虚静无为”“无为而治”很多人觉得道家的思想有些消极,不适合用在管理上,其实道家的哲学内涵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具有强大的韧性力量。

可以说是无人可以摧毁的。

到此阶段,企业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强大的,高度智能的,不可摧毁的组织。

以上三种思想各有特色,但独立开来,便显出了缺点与不足,只有组合运用,威力才会强大,但切
不可颠倒了顺序或过分强调某一种思想,凡事过犹不及。

过于依靠律法治理企业,容易造成员工忠诚度低,无归属感,甚至觉得不平等,受压迫,与公司貌
合神离,完全是利益驱动。

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重大的危机或困境时极容易轰然倒塌,土崩瓦解。

而过于注重儒家的思想,又极容易导致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李总遇到的情况。

道家思想更要在前两种思想已经充分奠定公司扎实基础的时候才能导入。

曾经听过某个企业的领导
在大讲无为而治,但我知道的却是现在他们企业连罚款制度都没有成熟完善。

此时想无为而治只能是天下大乱。

我上面讲到的仅是思想层面,而非管理方法,西方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流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与借鉴,一个是思想层面,一个是方法层面,两者并不冲突。

用法家思想治天下,用儒家思想安天下,用道家思想持天下。

你的企业团队将在商场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