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幸福每一个”的小班化教学区域推进研究

1.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学生数控制在30人左右的教学单位中,以个别教学、合作学习以及全纳性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班额缩减带来的师生互动频次、时间空间等方面优势,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2.幸福每一个

“幸福每一个”是本市基于10年小班化研究和发展所提出的小班化教学主张,其核心是“幸福”,关键是“每一个”,包含两层含义:让每一个学生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幸福的体验、感受应当伴随教育的全过程。我们认为儿童阶段的幸福,其特征是健康、快乐、自主、适性发展,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儿童创造幸福的学习生活。小班化教学更有条件以“幸福每一个”的策略、方法、手段,满足每一个儿童“幸福成长”的需要。因此“幸福每一个”应当成为小班化教学恪守的核心价值观,并由此规定小班化教学发展的实践取向。

3.区域推进

“区域推进”是本市小班化教学研究和发展的整体策略,即全市教育各层面主体(各部门)在明确本市基础教育以推进小班化教学加快实现“增长教育优质资源,实现教育高位均衡”的战略目标基础上,相互间协调互促: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政策支持,业务指导部门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实验学校力行教学实践创新,共同推动区域小班化教学实践不断深入发展,最终实现“幸福每一个”的目标。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有两个:问题解决,教师发展共同体。

关于“问题解决”,一般认为这是一个数学概念,主要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益兴盛的国际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提倡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培养学生在不同条件下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中的“问题解决”,引自上述数学概念,

两者有一定联系,比如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目的、一种形式、一种过程、一种方法、一种技巧、一种能力,最终都可以落实到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人的主动发展上,但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涉及的主体不同。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涉及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本课题中的“问题解决”,涉及的主体主要是教师。第二,包含的内容不同。数学中的“问题”,与数学密切相关,包含的内容主要在数学领域,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师生互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过程中;本课题中的“问题”,与教师自身的发展相关,包含的内容主要在教师发展领域,在教师发展的个体需求、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第三,解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数学中的“问题”,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教科书、教师、学生三者关系的处理来解决;本课题中的“问题”,主要以校本研修的方式,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者关系的处理来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题中的“问题解决”,虽然概念源于数学领域,内涵和外延却有很大不同,主要是指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师在职教育模式,它倡导和鼓励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发现自己在发展过程真实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障碍性问题,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向与可能,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养的提高。

关于“教师发展共同体”,概括地讲,是指具有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或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具有不同发展意向的教师,以及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其间的专家、学者,所组成的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研究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生命彼此感应,思想彼此碰撞,教、学、研合一,都能在不同的起点上实现多样的、最大的发展可能。来自教师内心的变革动力、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是这个团体最核心的要素;“校内共同体”、“校际共同体”和“区域共同体”是这个团体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教师自我引领与专家专业引领是这个团体同等重要的两种引领方式。

本课题中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主要是指由城区教研员牵头组织的“区域共同体”,兼具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双重特点。我们期望依托这一团体建设活动,在促进每个成员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尝试着能够对现行教研制度、教研方式的改革作一探索。

乐韵:学校文化的深度开发研究

“乐”是多音字,读“lè”时表示快乐,高兴;当读“yuè”时,指音乐、乐曲等。“韵”可以指和谐而有节奏,也可以指风度、风致、情趣、意味等,还可以理解为熏陶、浸润、润泽。把“乐”与“韵”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我校民乐

艺术特色教育在近30年的坚守与创新中逐步形成的学校文化精髓的体现,是我校30年来不变的办学追求,其宗旨就是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坚实基础。

我校是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我们倡导“乐韵文化”,就是要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立足小班化教育平台,合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传承与变革的关系,既要彰显学校民乐艺术教育之“韵”,又要以此为原点,将“乐韵”适度适当向学校教育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使“乐韵”真正成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所谓深度开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基于我校独特的教育环境与背景,进一步建构“乐韵文化”理念系统;第二,在“乐韵文化”理念支撑下,整体思考与设计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第三,从课程视角把学校民乐艺术教育特色做足做透,在此基础上,重点在学校环境、师生形象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探索“乐韵文化”的实践操作样式。

高中生命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

1.生命与教育

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方式。海德格尔说:“人在教育之中存在。”教育不仅仅是“成人”的手段,更是人之存在的方式。教育是人发展、完善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本原的需要。叶澜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学校是生命的学校,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因此,教育即生命。

“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它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遵循生命的本质;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价值。直面生命是前提,循于生命是保证,达于生命是目的。

2.生命教育

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体本身的关注,包括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力的关注,而且包括对人的优势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本课题中的生命教育属后一种,其界定如下: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出发点,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的发展要求,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引导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创造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内容有:其一,培养强烈的生命意识,这是生命教育的基础,让学生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其二,培养崇高的生命价值观,这是生命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社会、自然和自我中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