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 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 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 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 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 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 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
19
宁阳实验高中语文备课组制作
1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2
何滟 处滟 春随 江波 无千 月万 明里 。,
3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4
5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
川眉山人,他出身世族地
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
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
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
流。他的散文是 之一;
11
初步欣赏:
1、理解“小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 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达旦”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弟弟 苏辙的字
到天亮
12
作者此时在密州任太守。政 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 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 不思绪万千呢?
13
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
什么年月,什么日子。暗 含多好的日子之意。
哪里比的上
经受不住
月光下作者起 舞的清朗身影
14
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 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 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 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 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
祝愿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 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24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 生态度?
前人曾有论: “中秋词自东 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 废”。
8
对月吟诗,走近苏轼
9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qu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Shèng(旧读shēng)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 户,照无m眠iá。n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hán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 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 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15
上阕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 月亮上,“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 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 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一问,问 得更加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 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 宫今夕的情景;但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 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词人转而安慰自己: 在天上起舞,只有冷清的影子相随,怎么 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 出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的情绪。 16
下阕除开头写月移光转而外,以下全属内
心独白。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
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
“无眠”的月下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
词人不禁埋怨起一轮明月了:“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不应有
什么憾事,为什么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显得
格外的圆?此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锋,
上阕的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望月 (写景)→写词人月下欢
饮时的和想象联想之景。
17
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雕花的窗户
在
不能入睡
只是希望
18
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情 景 交 融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7
总结: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
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 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 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 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 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 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 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 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 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21
下阕的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下阕→怀人 (抒情) →写词人月下
“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 沉思、探求。
22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 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引导:“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 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23源自文库
(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
作了一番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
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实在用不着特
别地悲伤。
20
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于是最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 绪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别离的人 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一同欣赏 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 词人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的豁达的 思想。
——明确:表达了词人不为离 愁别恨所束缚的豁达的思想。
25
思考讨论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 者的联系何在?
上阕: 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下阕: 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
26
感伤 思念亲人
借
怀才不遇
景 抒 情
乐观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望 月 怀 人
他的诗和 并
称
;他的词和
并称 ;他的书画
和、、
并称
。
6
背景简介: 《水调歌头》是一
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作者 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 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整5 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 远在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 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7
19
宁阳实验高中语文备课组制作
1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2
何滟 处滟 春随 江波 无千 月万 明里 。,
3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4
5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
川眉山人,他出身世族地
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
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
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
流。他的散文是 之一;
11
初步欣赏:
1、理解“小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 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达旦”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弟弟 苏辙的字
到天亮
12
作者此时在密州任太守。政 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 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 不思绪万千呢?
13
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
什么年月,什么日子。暗 含多好的日子之意。
哪里比的上
经受不住
月光下作者起 舞的清朗身影
14
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 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 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 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 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
祝愿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 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24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 生态度?
前人曾有论: “中秋词自东 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 废”。
8
对月吟诗,走近苏轼
9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qu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Shèng(旧读shēng)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 户,照无m眠iá。n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hán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 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 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15
上阕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 月亮上,“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 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 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一问,问 得更加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 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 宫今夕的情景;但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 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词人转而安慰自己: 在天上起舞,只有冷清的影子相随,怎么 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 出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的情绪。 16
下阕除开头写月移光转而外,以下全属内
心独白。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
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
“无眠”的月下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
词人不禁埋怨起一轮明月了:“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不应有
什么憾事,为什么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显得
格外的圆?此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锋,
上阕的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望月 (写景)→写词人月下欢
饮时的和想象联想之景。
17
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雕花的窗户
在
不能入睡
只是希望
18
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情 景 交 融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7
总结: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
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 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 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 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 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 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 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 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 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21
下阕的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下阕→怀人 (抒情) →写词人月下
“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 沉思、探求。
22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 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引导:“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 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23源自文库
(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
作了一番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
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实在用不着特
别地悲伤。
20
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于是最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 绪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别离的人 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一同欣赏 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 词人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的豁达的 思想。
——明确:表达了词人不为离 愁别恨所束缚的豁达的思想。
25
思考讨论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 者的联系何在?
上阕: 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下阕: 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
26
感伤 思念亲人
借
怀才不遇
景 抒 情
乐观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望 月 怀 人
他的诗和 并
称
;他的词和
并称 ;他的书画
和、、
并称
。
6
背景简介: 《水调歌头》是一
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作者 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 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整5 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 远在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 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