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认知环境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认知环境中文化因素的差异,认为为使译语读者在认知推理的过程中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明晰化是必要的翻译手段。
关键词:关联理论关联翻译理论认知环境翻译明晰化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语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和传播中起决定性作用,离开译语读者,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译者作为桥梁和媒介,必须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通过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得译语读者能够成功理解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源语作者和源语读者能够成功进行交际,是因为二者具有相似的认知环境和相互认同的语用预设,因此源语读者能够获取文本中隐含的话语意义,从而推断出作者的意图。然而源语读者所拥有的文化信息、社会经验、先有知识在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并不存在或不尽相同,因此译语读者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逻辑关系和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由此可见,认知环境是翻译这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作为受话人,由源语作者的明示激活有关认知环境,寻找最佳关联,并进行推理,以明白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然后,译者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对原文的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重构。在译者寻求最佳关联时,文本势必会产生一些变化。王克非(2003)通过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考察英汉/汉英译本的文字
量变化,发现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本都发生目标语扩增现象。他认为明晰化的翻译手段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本文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以典籍翻译为例,通过分析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认知环境中文化因素的差异,认为为使译语读者在认知推理的过程中成功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明晰化是必要的翻译手段之一。
二、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中提出。它将交际当作是一种认知活动,认为“人类认知过程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关联的信息上”(SperberWilson,1986、1995:Preface)。关联理论有两条重要原则:第一条原则(认知关联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第二条原则(交际关联原则):每个话语在交际中都应设想为具备最佳的关联性(SperberWilson,1986、1995:260)。“关联性”的强弱跟两个因素有关:处理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大,则关联性越弱;语境效果越小,则关联性越弱。可以被假设存在的关联性程度既考虑到了说话者的利益,又考虑到了听话者的利益,Sperber和Wilson把它叫作最佳关联性程度。他们提出了“最佳关联性假说”:1.该明示性刺激信号具有足够关联性,值得听话者付出精力进行加工;2.该明示性刺激信号是听话者能力和意愿所获取的关联性最大的信号(SperberWilson,1986、1995:270)。
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认知环境”的概念:“一个人的总的认知环境是他
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构成的集合:这所有的事实对于他来说是显明的。一个人的总认知环境是由他的认知能力和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SperberWilson,1986、1995:39)。只有当说话者对受话者的认知环境的假设和理解的期待符合受话者真实的认知环境和推理结果时,交际才算成功。交际双方在认知环境上越趋同,交际也就越容易成功。
(二)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于《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991)中提出。Gutt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作为交际的翻译,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根据的也是关联性。
翻译最明显也是最普遍的限制是源语和译语语言上的差异,另一大限制是存在着语境差异。人们通过结合命题和语境的信息来获取话语含义,“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处理,翻译才有可能成功”(Gutt,1991:230)。为使源语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译者必须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Gutt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寻求最佳关联”,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具体包括两点:1.译文要“与译语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即“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2.译文的表达方式“让译语读者无须付出不必要的努力”(Gutt,1991:107)。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
三、明晰化和翻译
明晰化这一术语在西方是由Vinay和Darbelnet(1958、1995)最早提出来的(Shuttle worthCowie,1997:55)。“明晰化”作为一种翻译技巧,指将
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它与增词法技巧密切相关,但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隐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等。(贺显斌,2003)
Klaudy(2004:81)则依据明晰化形成的原因,将明晰化分成强制性明晰化、非强制性明晰化、语用明晰化和翻译固有明晰化。强制性明晰化包括句法明晰化和语义明晰化。它使译文文本符合译语的语法规范和逻辑。非强制性明晰化是由两种不同语言的篇章构建策略和文体偏好差异所致。语用明晰化则指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的差异,译者常常在译文中添加解释。翻译固有明晰化是翻译过程固有的,与源语和译语都无关。本文所关注的典籍中的文化因素翻译,属于语用明晰化。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受文化差异的制约,对于源语作者和读者来说显而易见、耳熟能详的文化背景知识,可能难以在译语中找到和源语文化意义相对应的、承载同样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因此,译者在译文中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将原文朦胧晦涩的部分解释得更加清楚明白,以填补两种语言之间文化上的缺口,这就产生了语用明晰化。
(一)文化因素缺省和明晰化翻译
典籍是文化的精华,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因素。其中的许多文化因素在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并不存在,这就造成了文化因素缺省。如果忽视这些文化因素,那么译语读者就无法理清语篇关系,导致语篇连贯出现空位、语篇解读失败。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译者需采取明晰化的翻译手段,通过增补等方法,为译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使他们能结合语言意义,理解原文内涵和语篇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