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初一集体备课教案.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优秀教案(9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的优秀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优秀教案(精选9篇)《一元一次方程》的优秀教案篇1知识技能会通过“移项”变形求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思考1.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体会方程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解决问题能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经历观察、实验计算、交流等活动,激发求知欲,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通过移项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活动一知识回顾解下列方程:1.3x+1=42.x-2=33.2x+0.5x=-104.3x-7x=2提问:解这些方程时,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这些题你采用了那些变形或运算?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请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问题(幻灯片)。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2、4题,板演同学讲解所用到的变形或运算,共同讲评。
教师提问:(略)教师追问:变形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动中教师关注:(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运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列项求解方程。
(2)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利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变形,再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两边同时乘以(除以,不为0)同一个数、合并同类项等运算,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问题探究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教师:出示问题(投影片)提问:在这个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现有经验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尝试提问)学生:读题,审题,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元一次方程”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从算式到方程”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重点是学会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并把相关的量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列出方程.本节内容既是小学方程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等的基础.同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本节教材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老师年龄与学生年龄的几次对话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方程在处理某些相对复杂问题时的简便和进步.(2)通过学生自学,初步形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同时通过辨析练习,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3)通过解决故事中的几个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用数学式子列出方程”,体会用方程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4)通过贴近生活的看似随意的引入以及解决故事中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是为应用而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处理孙子算经的经典问题和介绍《九章算术》的数学成就,让学生感受上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继续保持探索数学奥秘的好奇和热情.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了如下的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思考几年后老师的年龄是孩子的2倍,感觉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相当棘手,部分学生自然联想到用方程来处理.此时,学生感受到继续学习方程的必要性及方程的简便和进步.评价任务2:学生通过自学,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初步形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通过辨析练习,让学生体验自学的成就感,同时在纠错中体会到数学概念的严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评价任务3:在突破重难点的教学中,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填空的形式以及精心设置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竞争,成果展示,反思质疑等过程中,逐步总结和完善列方程处理实际问题的步骤,并让学生体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最终5篇)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最终5篇)第一篇: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方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题意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认识方程的解的概念。
掌握验根的方法。
体验用尝试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难点:尝试检验法教学过程:1、温故方程是含有xx的xx.归纳:判断方程的两要素:①有未知数②是等式(通过填空让学生简单回顾方程概念,并总结方程两要素)2、知新根据题意列方程:(1)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8折后售价为xx可列出方程、(2)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_______(3)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33米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当“蛟龙”号下潜至3500米时,它承受的压力约为340个大气压、问当它承受压力增加到500个大气压时,它又继续下潜了多少米?设它又继续下潜了x米,x米增加大气压个。
可列出方程、(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80%x=72观察比较方程:(学生根据方程特点填空)等式的两边的代数式都是xx___;每个方程都只含有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_____(教师总结)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提问:需满足几个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概念)1、两边都是整式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教师引出课题——5.1一元一次方程)3、(接下来一起将前面所学新知与旧知融会贯通)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5x=0(2)1+3x(3)y2=4+y(4)x+y=5(5)(6)3m+2=1–m(这里需要让学生较快的先找出方程(1)、(3)、(4)、(5)、(6),并说说为什么剩下的不是方程。
春来实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如通过实际物品的分配来体现方程的解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掌握方程变形的逻辑推理,提高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二是问题解决与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三是数学建模与数据素养,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数据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本章节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使学生明确方程中各个部分的含义,如未知数、常数项、系数等。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并能熟练运用到具体方程的求解过程中。
-能够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方程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原理,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个别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课堂上,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我发现学生们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方程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帮助学)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从而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如加减乘除等运算。
但是,对于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移项的方法。
3.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2.呈现(10分钟)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挑选几个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2024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投影仪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一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一个物品的重量是多少?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二)探究新知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1)引导学生观察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0(a、b是常数,a≠0)。
(2)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使得方程的左边变为未知数的系数,右边变为常数。
2.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教师示范:解方程2x6=0。
(2)引导学生模仿:解方程3x+4=7。
(3)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5x9=2。
3.小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1)引导学生观察实际问题,找出未知数和等量关系。
(2)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4.练习:解下列方程(1)2x5=3(2)3x+4=11(3)4x7=5(4)5x+2=0(2)教师点评,强调注意事项。
(三)巩固提高1.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展示:展示解题过程,讲解思路。
3.练习: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物品的价格是50元,如果降价x元后,售价为45元,求x的值。
(2)一个水果摊上的苹果每斤5元,小明买了3斤,花费了y元,求y的值。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如果宽为x厘米,求长方形的长。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解下列方程(1)3x4=7(2)4x+5=9(3)5x3=2(4)2x+7=02.解决实际问题(1)一辆汽车行驶了x小时,平均速度为60千米/小时,求行驶的距离。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人教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最新人教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数值之间的关系。
2.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际问题,例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数值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解释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对实际问题与方程之间关系的理解。
2. 检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
章节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1.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能够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内容:1.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教学步骤:1.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释解法的基本思想。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操作。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理解。
2. 让学生独立解一元一次方程,检查学生的解题能力。
章节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1. 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解法步骤。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解法步骤,包括建立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等操作。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
2. 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检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章节四:复习与巩固教学目标:1.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巩固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
教学步骤:1.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回答学生的问题。
2. 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包括解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提高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认知水平: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模仿和探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兴趣。
4.学习难点: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以及在解方程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发现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讲解示范: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解题思路。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教材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安排上,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有理数等基础知识,对代数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实例: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速度问题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甲车从甲地出发,乙车从乙地出发,两车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内容。
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这一节内容也是对学生前面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还不够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的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列出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解出方程的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2.新课讲解:通过实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的概念.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思想.难点:从列算式到列方程的思维习惯的转变.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身临其境问题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师生活动:学生审题之后教师展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展示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帮助,并说明算术解法不便利.教师提出进一步学习新解法的必要性.(二)拾级而上2.在学生尝试算术方法解决问题之后,教师提问:上面的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分析:如果将AB之间的路程用x表示,请填写下表。
提示:根据轿车比客车少用1h,可得等式: .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小结:(1)本题中涉及一个相等关系,是从时间上考虑,两车的行使时间之差为1 h .(2)如果设A ,B 两地相距x km ,则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16070x x -=. (3)列方程的根据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等式.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用算术解法不容易,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习新解法的必要性.3.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各有什么特点?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组间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讨论.小结: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列方程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 这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也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探究一:方程的概念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等式的特征,给出方程的定义,并回答以下问题。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1.1《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1.1《一元一次方程》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体系的开端,也是学生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新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难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PPT课件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案例,如购物问题、速度与时间问题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特点和解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篇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篇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4篇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一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求解,再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分析。
方法1:解: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也就是5x=8+2合并同类项,得5x=10所以,x=23.理性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比较方程5x=8+2与原方程5x-2=8,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5x-2=85x=8+2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教学建议:关于移项法则,不应只强调记忆,更应强调理解。
学生开始时也许仍习惯于利用逆运算而不利用移项法则来求解方程,可借助例题、练习题使相互逐步体会到移项的优越性)。
方法2;解:移项,得5x=8+2合并同类项,得5x=10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24.运用反思、拓展创新[例1]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教学建议: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方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例2]解方程:教学建议:①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中的解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②在移项时,学生常会犯一些错误,如移项忘记变号等。
这时,教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
必要时,可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两种方法解例1、例2中的方程,并将两者加以对照,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移项法则的理解,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5.小结回顾: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师强调:移项法则。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解一元一次方程
年级七科别数学周次月日星期(3)6 1.5 2.53备注x3 主备课人课题合并同类项移项例 4 (4)248合并同类项移项例 4 二、新课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90页教学目标: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1、进一步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保限制的最大量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最大量少100t。
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因为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所以可设它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们分别为2x t和5x t 难点: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和5x t 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的关系,得:教学过程: 5x-200=2x+100 一、复习回顾移项,得:解方程:5x-2x=100+200 9-3y=5y+5 合并同类项,得解:移项得:-3y-5y=5-9 3x=300 合并同类项得:-8y=-4 系数化为1,得1系数化1得:y= 2X=100 解下列方程:所以( 1 ) -2x+x=-8 2x=200 5x=500(2)342520跟踪练习: 1.洗衣厂今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型小节:三种洗衣机的数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各生产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多少台? 作业:课本91页7、9、10 解:设Ⅰ型x 台,Ⅱ型2x 台,Ⅲ型14x 台,则:,合并得17x系数化为1得x=1500 答:Ⅰ型1500台,Ⅱ型3000台,Ⅲ型21000台。
2.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问黑皮块有多少? 3.春来初中一12班学生共80人,外出参加种树活动。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人教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方程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2. 提问:这些实际问题能否用方程来表示?二、新课讲授1.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结合具体例子讲解。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3. 通过实例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2. 强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课后,通过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第2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
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会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重124吨,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吨.问这头大象重几吨?分析:若已知大象的重量为 x 吨,那么蓝鲸的重量为(25x-1)吨。
列出方程,得25x-1=124(1)二、自主探究例: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 1学生?学生探究得出:x=24(2)1700+150 x=2450(3)0.52 x-(1-0.52)x=80(4)问题:观察上面例题列出的四个方程有什么特征?探究得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三、应用新知练习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2x+3y=0()(2)x2 –3x+2=0()(3)x+1=2x-5()(4)0.32m-(3+0.02m)=0.7()(5)3x 2()认知感悟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思考(1)方程4 x=24中未知数 x 的值是多少?当 x=6时,方程等号左右4 x=24两边相等.x=6叫做方程4 x=24的解.(2)方程1700+150x=2450中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当x=5时,当x=1时,左边=1700+150×5=2450左边=1700+150×1=1850 右边=2450右边=2450左边=右边左边≠右边X=5是方程1700+150x=2450的解x=1不是方程1700+150x=2450的解学生探究得出: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练习2:(1)下列方程中,以x=3为解的方程是().(A)3x-1-9=0(B)x=10-4x(C)x(x-2)=3(D)2x-7=126的解是().(2)方程=-x2(A)-3(B)1(C)12(D)-12练习3: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2024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方程?(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方程,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2.学习新课(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①请同学们翻开教材,阅读第页,找出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①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页的例题,分析解题步骤。
(3)练习巩固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页的练习题。
②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
3.应用拓展(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①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页的应用题,分析解题思路。
(2)练习巩固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页的应用题。
②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
(2)请同学们谈谈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四、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页的课后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二、教学难点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步骤,尤其是移项时符号的变化。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正确设立方程。
2024年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内容包括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
具体章节内容为:3.1.1 方程的概念及3.1.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运用。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小明和小华分苹果的情景,提出问题:“小明和小华一共分了10个苹果,小明分了3个,小华分了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2. 知识讲解(1)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并详细解释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PPT上的两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例题及解题过程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x + 3 = 7(2)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求解。
2. 答案:(1)x = 2(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2.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详细讲解。
3. 例题的选择与讲解。
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
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答案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3 .1.1一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课本问题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讲解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 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6、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学生回答省略)
三、范例学习,巩固知识
课本例1
课本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3、列方程的实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同一个量.五、布置作业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 列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