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一节反应方向暑假预习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一节反应方向暑假预习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暑假预习学案编辑人:刘翔华教师寄语: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难,我们都要努力向前。

[学习目标] 1、了解熵与熵变的概念。

2、了解熵变与焓变这两个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并掌握定量判断反应方向的关系式:△H-T△S3、通过分析关系式△H-T△S ,能够根据反应焓变的吸热或放热、反应熵变的熵增或熵减来定性分析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4、通过本节的学习,接触热力学理论,从而初步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预习学案]自发过程: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问题1: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试着举一些学过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2:反应焓变是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表示符号:。

熵值越大,越大。

2、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同一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的熵的关系:3、举出一些熵增加(即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过程的例子:4、熵变:,符号:5、熵增加...的反应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有些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如:、。

6、只有熵增加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吗?,试举例:。

熵变是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1、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反应的和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判据为:△H-T△S< 0△H-T△S = 0△H-T△S >02、一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的反应。

3、判据△H-T△S 指出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它并不能说明,因为反应能否进行还涉及。

【练习与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B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反应焓变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依据2、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流向低处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自发反应也需要一定的条件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4、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 O2(g) = CO2(g),△H=-393.5kJ/molC(金刚石s)+ O2(g) = CO2(g),△H=-395.4kJ/mol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过程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过程C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D金刚石比石墨的能量低5、下列体系的熵变大于零的是〔〕A水蒸汽冷凝成水B CaCO3(s) = CaO(s) + CO2(g)C 乙烯聚合成聚乙烯D N2O4(g) = 2NO2(g)6、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与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研究,错误的是〔〕A寻求一种客观的判据,判断一个反应能否发生B预期一个新反应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否发生无需判据,只需实验检验即可D仅用实验方法探索反应能否发生,可能要付出极大代价8、以下自发反应能用△H判据来解释的是〔〕A 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 = 4NO2(g) + O2(g) △H = + 156.7kJ/molC (NH4)2CO3(s) = NH4HCO3(s) + NH3(g) △H =+74.9 kJ/molD2H2(g) + O2(g) = 2H2O(l) △H =-285.8kJ/mol9、下列反应的自发性,能用熵判据来解释的是〔〕A 4Fe(OH)2(s) + 2H2O(l) + O2(g) = 4Fe(OH)3(s)B NH4HCO3(s) + CH3COOH(aq) = CO2(g) + CH3COO NH4(aq) + H2O(l)CaCO3(s) = CaO3(s) + CO2(g)D 2H2(g) + O2(g) = 2H2O(l)10、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因素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结果有关12、已知反应CO(g) = C(s) + 1/2 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

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活化能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23)高中化

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活化能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23)高中化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活化能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23)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课时活化能[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

2.能用简单碰撞理论说明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体会理论模型的建构过程,强化模型认知意识。

一、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1.基元反应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

其中__________都称为基元反应。

如2HI===H2+I2的两步基元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机理先后进行的____________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反应历程又称____________。

3.飞秒化学(1)基元反应的整个过程一般分为:始态→过渡态→终态(或中间体、中间产物)。

(2)跟踪和检测化学反应中某些寿命______的中间体或过渡态,必须采用________ s的时间分辨技术,可以分辨分子、原子飞秒级变动图像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跟踪、观察基元反应的整个过程。

(3)对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称为飞秒(fs,1 fs=10-15 s)化学。

(4)飞秒化学对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利用物质和能源等非常重要。

1.由反应物微粒一步直接实现的化学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某化学反应是通过三步基元反应实现:①Ce4++Mn2+―→Ce3++Mn3+;②Ce4++Mn3+―→Ce3++Mn4+;③Ti++Mn4+―→Ti3++Mn2+。

由此可知:(1)该反应的总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

2.甲烷气相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H3—CH3+H2,该反应的机理如下:①CH4―→·CH3+·H;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H4+H·―→·CH3+H2;④·CH3+H·―→CH4。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移液器、搅拌器等。

2. 实验试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铁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 提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二、实验探究(15分钟)实验1: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只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向每只试管中滴加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和反应结束的时间。

3. 计算每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比较。

实验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只试管,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将试管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和反应结束的时间。

3. 计算每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比较。

实验3: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只试管,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在一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铁溶液作为催化剂,另一组不加催化剂,观察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和反应结束的时间。

3. 计算两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比较。

三、实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强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1.1 化学反应速率 (学案)

2.1.1 化学反应速率  (学案)

2.1.1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会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会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4.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课堂导学】任务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阅读课本24~25页)材料阅读:我们知道,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大有小。

例如,火药的爆炸在瞬间完成,溶液中的一些离子反应在分秒之内就能实现,而室温下塑料、橡胶的老化则比较缓慢,自然界的岩石风化、溶洞形成更是要百年甚至千年才能完成那么,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呢?问题 1.(预习积累)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计算?试写出表达式。

问题 2.(预习积累)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有哪些?如何进行换算?问题 3.(独立思考)从定义上来看,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呢?问题 4.(独立思考)对于固体和纯液体,能否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表示,为什么?问题 5.(独立思考)(1)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有什么规律?(2)当用不同物质表示速率时,如何进行比较呢?问题 6.(独立思考)(1)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2)分别用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与40mL1mol·L-1的H2SO4和40mL 4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有几种方法可以测定这两组反应速率的大小?典例1.判断正误(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3)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4)由v=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时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时为负值。

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新知学案导学
随堂学情检测
(3)“三段式法” ①步骤:对于较为复杂的关于反应速率的题目常采用以下 步骤和模板计算 a.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c.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化学 选修4
新知学案导学
随堂学情检测
②方法:
例如: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起始(t0 s)时A的浓度为a mol·L-1,B的浓度为b mol·L-1,反应进行至t1 s时,A消耗了x mol ·L-1,则化学反应速率可计算如下:
(1)x的值是________。 (2)A在5 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3)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D的平均反应 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 选修4
新知学案导学
随堂学情检测
解析
(1)v(D)=
0.5 mol·L-1 5 min
mol·L-1min-1;乙,v(Y)=1.2 mol·L-1min-1;丙,v(E)=
0.6 mol·L-1min-1;丁,v(F)=0.9 mol·L-1min-1.则反应最快
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化学 选修4
新知学案导学
随堂学情检测
解析 归一法:若以物质X为标准,根据用不同物质表示
mol/(L·s)或mol·L-1·min-1或mol·L-1·s-1。
化学 选修4
新知学案导学
随堂学情检测
2.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理解 (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 物浓度的增加,其值均为___正_____值。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____平__均____反应 速率,而不是___瞬__时_____反应速率。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____数__值____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表示的___意__义_____相 同。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 准,在速率v的后面将该物质的____化__学__式____用括号括起来。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进行速率常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常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反应速率的意义。

二、学习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
1. 提出问题:什么是反应速率?如何计算反应速率?
2. 讲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0分钟)
1. 小组讨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为什么?
2. 展示实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相同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差异。

3. 总结:温度、浓度、压力等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

四、速率常数的计算(15分钟)
1. 提出问题:速率常数是什么?如何计算速率常数?
2. 讲解速率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例计算。

五、实验操作(20分钟)
学生进行速率常数的实验操作,观察反应过程,并计算速率常数。

六、课堂讨论(10分钟)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练习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计算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计算速率常数的方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3. 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
1. 反应速率的定义。

2.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计时器、反应物。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应速率。

2. 展示一种反应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反应的进行过程。

3. 说明如何计算反应速率,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反应速率。

5. 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反应速率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1. 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 拓展讨论,探讨不同反应速率对化学工业的影响。

教学方式:
1. 实验操作。

2. 小组讨论。

3. 教师讲解。

课堂作业:
1. 计算反应速率的习题。

2.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小组讨论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和深入了解反应速率这一内容。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精品教学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精品教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表示方法:v=△c/△t 固体或纯净液体v=△n/△t(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有关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

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有关解释:当温度一定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反比。

若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2倍。

故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相应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说明:①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②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要分情况而定。

在一定温度下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N2(g)+3H2(g)2 NH3 (g):a、充入He并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时,虽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增大,但由于气体的容积不变,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b、充入He并保持容器内的总压不变时,必然是容器的容积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形成不同的反应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观念。

2.证据推理: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发展基于变量关系的证据推理素养。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三段式”法求解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计算。

例如:反应: m A(g)+n B(g)p C(g)起始浓度/mol·L -1 a b c 转化浓度/mol·L -1 xnx m pxm某时刻t s 浓度/mol·L -1 a -x b -nx m c +px m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式求算: v (A)=x t mol·L -1·s -1;v (B)=nx mtmol·L -1·s -1;v (C)=px mtmol·L -1·s -1。

则v (A)∶v (B)∶v (C)= 。

(1)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任何一种物质均可用v =ΔcΔt 求出该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某时刻的瞬时速率( ) (3)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化学反应的现象越明显( )(4)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数值不同,但表示的意义(快慢)相同( )1.反应:4A(s)+3B(g)⇌2C(g)+D(g)(1)完成下列表格,并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v (B)= ;= ;= 。

(2)有同学根据(1)中结论求出了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 -1·min -1,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3)以上所求的反应速率是2 min 末时的瞬时速率吗?2.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 (A)=0.15 mol·L -1·min -1 ②v (B)=0.01 mol·L -1·s -1 ③v (C)=0.40 mol·L -1·min -1④v (D)=0.45 mol·L -1·min -1则该反应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三个步骤“一看”:看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转化为同一单位。

“二化”:将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或分别除以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所得数值大的速率大。

“三比较”:标准统一后比较数值大小,数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测定原理利用与化学反应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或)相关的性质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1)直接观察测定:如和等。

(2)科学仪器测定:如反应体系颜色的变化。

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可利用和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3.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设计实验测定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实验:(1)按下图所示安装装置,加入锌粒,然后快速加入40 mL 1 mol·L-1的硫酸,测量收集10 mL 氢气所用的时间。

(2)按图示再安装一套装置,加入与前一套装置相同的锌粒,然后再快速加入40 mL 4 mol·L-1的硫酸,测量收集10 mL 氢气所用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所用仪器有: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气管、50 mL注射器、铁架台、。

②观察到的现象是:;收集10 mL气体②所用时间比①所用时间短。

③所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对于以上实验:(1)用气体来测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除用产生10 mL气体所用的时间长短外,还有什么方法?(2)如果用溶液的变化来测定反应速率应测定什么量的变化?2.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

2NO2(g)N2O4(g)D Ca(OH)2(aq)+Na 2CO 3(aq)===CaCO 3(s)+2NaOH(aq) 沉淀质量1.在反应N 2+3H 22NH 3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 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 -1,在此段时间内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 -1·s -1,则此段时间是( ) A .1 s B .2 s C .44 s D .1.33 s2.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v (H 2O)(单位:mol·L -1·s -1)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 A.45v (NH 3)=v (O 2) B.56v (O 2)=v (H 2O) C.23v (NH 3)=v (H 2O) D.45v (O 2)=v (NO) 3.对于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 A .v (NH 3)=0.2 mol·L -1·s-1 B .v (O 2)=0.24 mol·L -1·s -1 C .v (H 2O)=15 mol·L -1·min-1D .v (NO)=9 mol·L -1·min -14.对于反应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在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以下相关性质不可以利用的是( ) A .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B .溶液颜色的深浅 C .固体物质的体积D .H +浓度的变化量5.将5.6 g 铁粉投入100 mL 2 mol·L -1硫酸中,2 min 后铁恰好完全溶解。

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 .用铁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 -1·min -1 B .用硫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 -1·min -1 C .用硫酸亚铁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 -1·min -1 D .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 -1·min -1 6.根据图像填空:(1)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

(2)在2 min 内用A 、B 、C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数学表达式的应用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2.用纯净的碳酸钙与1 mol·L-1 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碳酸钙质量的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B.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量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C.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D.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碳酸钙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3.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

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 s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32 mol·L-1·s-1B.0.16 mol·L-1·s-1C.1.6 mol·L-1·s-1D.0.8 mol·L-1·s-14.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则这段时间为()A.5 s B.10 sC.300 s D.600 s题组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关系的应用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1 mol·L-1·min-1B.0.2 mol·L-1·min-1C.0.3 mol·L-1·min-1D.0.6 mol·L-1·min-16.反应:3X(g)+Y(g)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后Y减少了0.5 mol,则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v(X)=0.05 mol·L-1·min-1B.v(Y)=0.10 mol·L-1·min-1C.v(Z)=0.10 mol·L-1·min-1D.v(W)=0.10 mol·L-1·s-17.把X气体和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 Z(g)+2W(g)。

5 min 末已生成0.2 mol W ,若测知以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 -1·min-1,则上述反应中Z 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 的值是( )A .1B .2C .3D .48.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

已知v (A)、v (B)、v (C)之间有以下关系:2v (B)=3v (A)=3v (C)。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 +3B===2C B .A +3B===2C C .3A +B===2C D .A +B===C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v (A)=0.05 mol·L -1·s -1B .v (B)=0.06 mol·L -1·min -1 C .v (C)=0.04 mol·L -1·s-1D .v (D)=0.03 mol·L -1·s -1题组三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10.一定温度下,在0.5 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10 s 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