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章 线粒体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五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五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五章:线粒体和叶绿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线粒体概述 • 线粒体的生物学特性 • 叶绿体概述 • 叶绿体的生物学特性 •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与联系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概述
01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个 重要细胞器,分别负责细胞的呼 吸和光合作用。
02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能量转换的协同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细胞的能 量平衡。
代谢调节的相互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代谢过程相互影响,可以通过信号转导途径相互 调控。
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数量和功能在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发生变化, 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
04
叶绿体概述
叶绿体的定义和功能
总结词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主要功能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详细描述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植物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 糖,并释放氧气。叶绿体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因此得名。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差异
功能不同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而叶绿体的 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分布不同
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部分植物细胞中;而叶绿体仅存在于植 物细胞中,特别是绿色植物细胞。
成分不同
线粒体中含有丰富的酶和蛋白质,而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和蛋白质。
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
总结词
线粒体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包括圆形、杆状、螺旋形等,其结构由外膜、内膜、基质 和嵴组成。

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糖尿病
线粒体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干预线粒体反应有助于疾病控制
02
神经退行性疾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03
寻找治疗这些疾病的新途径
结语
线粒体在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了解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探索其与 细胞衰老、疾病的关联,对于揭 示细胞生命活动的奥秘、预防疾 病、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未 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线粒体 的认识,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 启示和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 谢谢观看
03 Wallace DC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 in disease and aging
结语
总的来说,线粒体作为细胞内的 重要功能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对 于细胞生物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 义。通过深入研究线粒体,可以 揭示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疾病 的发生机制,为人类健康和疾病 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希望未来的 研究能够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 造福人类。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线粒体的凋亡调 控因子
线粒体凋亡通路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 包括Bcl-2家族成员、凋亡诱导因子等。 这些调控因子在细胞内维持凋亡过程的平 衡,保证细胞凋亡的正确进行。对线粒体 凋亡调控因子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 凋亡的机制。
03 参与细胞凋亡
线粒体还参与细胞的凋亡过程和细胞信号传导
线粒体与细胞代谢
细胞呼吸
线粒体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
01
进行
04
生物化学过程

第04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习题答案

第04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习题答案

第04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习题答案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名词解释1.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亦称发酵作用。

3.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简称RQ,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4.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孩度,以单位鲜重、干重或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CO2的重量(或体积)或所吸收O2的重量(或体积)来表示。

5.糖酵解:是指在细胞质内所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6.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

又称为柠像酸环或Krebs环,简称TCA循环。

7.戊糖磷酸途径,简称PPP或HMP。

是指在细胞质内进行的一种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过程。

8.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随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9.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伴随着ADP被磷酸化为ATP 的作用。

10.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作用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氢或电子传递给氧,并形成H2O或H2O2的氧化酶类。

11.抗氰呼吸:某些植物组织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部分呼吸。

即在有氰化物存在的条件下仍有一定的呼吸作用。

12.无氧呼吸消失点:又称无氧呼吸熄灭点,使无氧呼吸完全停止时环境中的氧浓度,称为无氧呼吸消失点。

二、填空题1.有氧与无氧参与糖酵解阶段2.细胞质细胞质细胞质线粒体衬质3.铜4.酚氧化酶铜5.抗氰呼吸6.P/O比7.高8.呼吸作用正常进行9.DNP(2,4-二硝基酚) Na3PO4三、选择题1.B 2. B 3.A 4.B 5.B 6.C 7.A 8.B 9.C 10.C四、是非判断与改正1.(√) 2.(√)3.(√)4.(?)减慢 5.(√)6.(?)不相同 7.(?)12%~13%以下五、问答题1.呼吸作用多条路线论点的内容和意义如何?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论点是汤佩松先生提出来的,其内容是是:(1)呼吸化学途径多样性(EMP、PPP、TCA等);(2)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电子传递主路,几条支路,如抗氰支路)。

郑州大学《人体寄生虫学》在线测试

郑州大学《人体寄生虫学》在线测试

《人体寄生虫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可经胎盘感染的线虫是A、蛔虫B、钩虫C、广州管圆线虫D、蛲虫2、引起乳糜尿的寄生虫是A、班氏丝虫B、马来丝虫C、旋毛虫D、蛔虫3、寄生虫卵产出后不离开人体即具有感染性的线虫是A、蛔虫B、钩虫C、旋毛虫D、蛲虫4、新鲜粪便污染食物,人食入后有可能感染A、蛔虫B、钩虫C、旋毛虫D、以上都不对5、引起幼虫移行症的线虫A、旋毛虫B、蛔虫C、犬钩虫D、丝虫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旋毛虫病的生活史特点是A、人可同时作为其中间宿主和终宿主B、无体外发育期C、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D、成虫寿命较短E、幼虫在人的有核细胞内寄生2、寄生于人体盲肠的线虫是A、蛔虫B、钩虫C、旋毛虫D、蛲虫E、鞭虫3、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线虫是A、钩虫B、鞭虫C、蛔虫D、旋毛虫E、蛲虫4、防治蛲虫病的主要措施是A、治疗病人和带虫者B、控制传播媒介C、注意个人卫生D、消灭保虫宿主E、防止再感染5、丝虫病常见的晚期体征有A、急性淋巴管(结)炎B、睾丸炎、精索炎C、乳糜尿、鞘膜积液D、象皮肿E、丝虫热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经口感染的寄生虫并非全部寄生于消化道,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并非全部经口感染。

正确错误2、班氏丝虫病及马来丝虫病都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正确错误3、粪检虫卵是诊断多种肠道线虫病主要方法。

正确错误4、从人体粪便中排出的受精蛔虫卵立即具有感染性。

正确错误5、旋毛虫的幼虫和成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因此,幼虫可在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可产幼虫,从而反复增殖。

正确错误《人体寄生虫学》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可引起游走性皮下包块的人体吸虫是A、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B、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华支睾吸虫D、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2、华支睾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终宿主的A、总胆管B、胆囊C、肝胆管D、肝脏3、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虫卵B、尾蚴C、童虫D、成虫4、以尾蚴为感染阶段的吸虫是A、华支睾吸虫B、日本血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卫氏并殖吸虫5、日本血吸虫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是A、尾蚴性皮炎B、虫卵引起肉芽肿导致肝硬化C、成虫堵塞肠系膜静脉D、童虫引起肺部病变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以水生动物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吸虫是A、日本血吸虫B、斯氏狸殖吸虫C、华支睾吸虫D、卫氏并殖吸虫E、布氏姜片吸虫2、预防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有效措施为A、不生食鱼、虾B、不生食溪蟹C、不喝生水D、不生食猪肉E、不生食蝲蛄3、吸虫的生活史特点是A、需要中间宿主B、第一中间宿主多是淡水螺C、与水关系密切D、有保虫宿主E、发育过程均经蜕皮4、肝吸虫的主要致病作用是A、代谢产物刺激胆管内皮细胞脱落及增生B、合并感染引起胆道炎C、堵塞胆管D、影响全身发育E、直接破坏肝细胞5、斯氏狸殖吸虫寄生于人体的特点是A、虫体到处窜扰,难以定居B、可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C、虫体很难发育成熟D、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引起肺脏损害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寄生于人体的吸虫都属于复殖目正确错误2、只有吸虫才具有吸盘结构正确错误3、人体吸虫完成生活史都离不开水正确错误4、人体内的肺吸虫只寄生在肺部正确错误5、日本血吸虫成虫在血管内寄生,因此病原学检查是取外周血检查虫卵。

细胞生物学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分析

细胞生物学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分析

细胞生物学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是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它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围绕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是一个膜包裹的细胞器,它由内膜、外膜和以内膜为界的间质构成。

内膜呈现出许多足够形成折痕的圆形突起结构,称为线粒体内膜结瘢,这些结瘢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提高了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活性。

而外膜则是光滑的,与细胞质相接。

内外膜之间的空腔被称为间质,其中包含有线粒体DNA、线粒体RNA、线粒体核糖体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细胞内能量分子ATP。

线粒体内存在着丰富的酶系统,包括氧化还原酶、脱氢酶和羧化酶等,这些酶通过逐步氧化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有机物,最终生成ATP。

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还参与到细胞内的电子传递链中,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此外,线粒体还参与到合成、降解和调节细胞内的多种物质,如胆固醇、脂肪酸、某些氨基酸等。

在线粒体的功能中,维持细胞的能量供应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而这与线粒体内膜的结构密切相关。

内膜上的结瘢为线粒体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使得线粒体内能更多地容纳氧化磷酸化过程所需的酶系统和ATP合成机器。

此外,线粒体内膜上的运输通道也是线粒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外膜之间的间质空腔为线粒体提供了许多重要的酶体,如线粒体核糖体用于合成线粒体内的蛋白质,线粒体DNA和RNA参与到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和调节过程中。

线粒体还参与到细胞的凋亡过程中。

当细胞发生应激、损伤或异常,线粒体上的一些蛋白质会释放出来,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这些蛋白质包括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成员、凋亡调节蛋白Bcl-2家族成员等。

这些蛋白质的释放会导致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增加,使得线粒体内部的物质外泄,从而催化并执行细胞凋亡过程。

除了能量代谢和凋亡调控外,线粒体还参与到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中。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2017年第4期作者简介:李莎莎(1994.9-),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

□李莎莎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摘要:线粒体是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其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开启细胞凋亡的关键。

本文就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和主要的相关凋亡蛋白及其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线粒体;细胞凋亡;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凋亡相关蛋白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4-0126-01中国图书分类号:Q2-33文献标志码:A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7.04.095细胞凋亡作为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且高度有序的死亡方式,其在个体正常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发生异常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如凋亡受阻引发的肿瘤发生、神经细胞凋亡加速产生的老年性痴呆等[1]。

作为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既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也是细胞凋亡的控制中心,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细胞凋亡息息相关。

1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与细胞凋亡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具双层膜的细胞器,需通过特异性载体来完成相应物质的跨膜转运,其中位于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泵对形成和维持线粒体跨膜电位至关重要。

质子泵将质子从基质泵入膜间隙,由此形成的质子动力势可推动ATP 的生成,在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2]。

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是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非选择性跨膜蛋白复合体,其开放状态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

正常情况下,MPTP 呈周期性开放状态,允许分子质量较小的质子或离子进入内室以维持线粒体内环境渗透压平衡。

内外凋亡信号刺激细胞将会促进MPTP 的开放,所以MPTP 的开放是一个自我放大的过程。

同时,MPTP 持续不可逆的开放将引起线粒体吸水肿胀,进而外膜发生胀破,膜间隙内相关促凋亡因子释放入细胞质中,由此引发凋亡的发生。

2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2.1细胞色素C (Cytc )Cytc 由前细胞色素C 和亚铁血红素两个无活性的前体分子组成。

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04章 动物的呼吸作用习题

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04章 动物的呼吸作用习题



的结果。
8.早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其目的就是使
9.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
三、选择题
1.苹果贮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 )
A. 抗氰呼吸
B. 酒精发酵
,PPP 途径的抑制剂是
2. 在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下,植物的细胞里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 )
A. PPP
B.EMP-TCA
3.植物组织衰老时,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 )
C.糖酵解
C.EMP
C.维持一定水平
C.光呼吸
C.线粒体中
C.线粒体
C.乙醛酸体
C.TCA


9.如果呼吸途径是通过 EMP-TCA 途径,那么 C1/C6 应为:( )
A. 大于 1
B.小于 1
10.在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中,不含金属的氧化酶是(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四、是非判断与改正
B.酚氧化酶
1.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 )
2.有氧呼吸中 O2 并不直接参加到 TCA 循环中去氧化底物,但 TCA 循环只有在 有 O2 条件下进行。( )
3.在完整细胞中,酚与酚氧化酶处在不同细胞区域中。( )
4.提高环境中 O2 的含量,可以使 EMP 速度加快。( )
5.涝害淹死植株,是因为无氧呼吸进行过久,累积酒精,而引起中毒。( )
6.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呼吸跃变现象。( )
7.绿色植物光呼吸的底物与呼吸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 )
8.淀粉种子安全含水量应在 15%~16%以下。( )
五、问答题
1.呼吸作用多条路线论点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试题-04章 糖代谢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试题-04章 糖代谢

第4章糖代谢1.思考题1.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2.比较糖的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的特点。

3.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2.名词解释1.糖酵解2.糖异生3.三羧酸循环4.乳酸循环3.英汉互译1.糖酵解2.糖异生3.磷酸戊糖途径4.血糖5.糖原磷酸化酶6.糖原合酶7.三羧酸循环8.底物水平磷酸化9.胰岛素10.胰高血糖素11.pyra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12.substrate cycle13.Glucose-6-phosphate14.citrate synthase15.branching enzyme4.选择题1.哺乳动物肝中,2分子乳酸转变成葡萄糖需要多少分子ATP? A.2B.3C.4D.5E.62.目前一般认为哪种酶是三羧酸循环速度的主要调节点? A.柠檬酸合酶B.顺乌头酸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E.琥珀酸脱氢酶3.丙酮酸氧化分解时,净生成ATP分子数是:A.12ATPB.15ATPC.18ATPD.21ATPE.24ATP4.下述哪个产能过程不在线粒体?A.三羧酸循环B.脂肪酸β-氧化C.电子传递D.糖酵解E.氧化磷酸化5.下述有关糖原代谢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cAMP激活的蛋白激酶促进糖原合成B.磷酸化酶激酶由磷酸化作用被活化C.磷酸化酶b由磷酸化作用被活化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活化腺苷环化酶从而使cAMP水平升高E.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的活性受蛋白激酶A调控6.下述哪步反应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一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反应中,NTP代表: 7.在草酰乙酸+NTP→ND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A.ATPB.CTPC.GTPD.TTPE.UTP8.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是:A.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B.内酯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己糖激酶E.转酮醇酶9.糖原的1个葡萄糖基经糖酵解可生成几个ATP? A.1B.2C.3D.4E.510.6-磷酸果糖激酶-1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A.AMPB.ADPC.2,6-双磷酸果糖D.ATPE.1,6-双磷酸果糖。

第04章遗传信息的复制PPT课件

第04章遗传信息的复制PPT课件


切除引物
修正错误
填补空缺
引物链 O
模板链 3’
引物链 O
模板链3’
聚 合
H2C
A-----T-
H2C
A-----T-

H
H
H
H

OH H
— PPi
OH
OP--P—P = O
+ PPi
P= O
O
O
H2C H
T-----AH
H2C H
T-----AH
OH H
OH H
图:DNA聚合酶I的3 ’ 5’外切酶功能
切除和修复错配碱基
3'
5'
5'
DNA-pol
OH 3'
3'
dCTP
dGTP
dTTP
dATP
dATP dGTP
dCTP dTTP
目录
过程:
1、原核生物:DNA-A为模板,在RNA 引物3’-OH端加入dNTP。
3、合成链的方向: 5’ → 3’
端粒酶催化端区TG链的合成
5’—TTTTGGGGTTTTG-OH 3’
CAAAACCCCAAAA 端粒酶
G
C
G
A
3’ A
A 5’
结合、聚合、杂交
5’—TTTTGGGGTTTTG g g g t t t t g 3’
CAAAACCCCAAAAC
G
A
G
A
3’
5’
TTTT
端粒 DNA合成过程——“爬行模型” 1、结合:端粒酶结合在端粒TG引物(3’-OH)上。
2、聚合、杂交: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以dGTP 和dTTP为原料在染色体末端进行聚 合作用(逆转录)。

动物繁殖学课件第04章

动物繁殖学课件第04章


狭义:是指动物出生后的性发育、性成熟、 性衰老有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包括性行为及 其调节。
2.性机能发育过程
-初情期
-性成熟期
-体成熟期
-繁殖机能停止期
二、初情期
1.概念 初情期:雌性动物从出生到第一次出现发
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称为初情期。初情
期年龄愈小,表明性发育愈早。
2.初情期的激素调节
山羊
马 兔 狗
4-6m
12m 4m 6-8m
6-10m
12-18m 3-4m 8-14m
1-1.5y
2.5-3.0y 6-7m 12-18m
8-11y
18-20y 3-4y
《动物繁殖学》,杨利国主编,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3年
第二节
发情与发情周期

发情


发情周期
影响发情和发情周期的因素
一、发情
象。

卵巢变化:家畜发情开始前3~4d,卵泡开始生
长,卵泡内膜增生,卵泡液分泌开始增多;

行为变化:表现为鸣叫、举尾拱背、频频排 尿、食欲减退、泌乳量减少等。 生殖道变化:发情时随着卵泡分泌的雌激素 量增多,生殖道血管增生并充血,阴部表现 充血、水肿、松软,阴道粘膜充血、红肿, 子宫颈松驰,子宫粘膜分泌能力增加,有粘 液分泌。
第三节

卵子发生与卵泡发育排卵
卵子发生 卵子形态 卵泡发育
卵泡闭锁与排卵
一、卵子发生

概念:雌性生殖细胞分化和成熟的过程。 -卵原细胞增殖
-卵母细胞的生长 -卵母细胞的成熟
雌性动物的
包括:
卵子发生模式图

/c4b/11/hum11.4.htm#2

细胞生物学分章版试题

细胞生物学分章版试题

一、细胞概论2.细胞培养01a4.细胞学说01a1.亚显微结构就是超微结构.( )01a2.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差别在于后者的放大倍数远远大于前者,所以能看到更小的细胞结构.()01a3.体外培养的细胞,一般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

()0218、一个细胞克隆是由单个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细胞群体。

()0519、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复制可在细胞外实现。

()05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有()01A核仁B核糖体C线粒体D内质网1.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02A.病毒;B。

支原体;C。

细菌D。

红细胞2.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02A.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象;B观察活细胞;c.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份;D 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3.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通过下列技术构建的:()02A 细胞融合;B 核移植;C 病毒转化;D 基因转移1、对细胞的概念,近年来比较普遍的提法是:有机体的————()04A、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B、形态与生理的基本单位C、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04A、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B、细胞中DNA、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C、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4、SARS病毒是()04A、DNA病毒B、RNA病毒C、类病毒D、朊病毒20、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技术的特点是能()04A、进行光学切片B、进行激光切割C、检测自发荧光D、产生微分干涉差21、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04A、电子显微镜B、光学显微镜C、原子力显微镜D、隧道显微镜14、某同学在一次培养酵母细胞时,感觉这次培养的酵母细胞长得比以往的快很多。

他怀疑是否有细菌污染。

下列哪种方法可为很快知道是否有细菌污染05 A)光学显微镜B)扫描显微镜C)接种培养物在细菌培养板上D)染色28、细胞学说创建时提出_____05A)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C)细胞只能来自细胞D)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增殖和分化的连续过程2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共有的特征中,哪一条描述是不正确的05A)都有细胞膜B)都有内质网C)都有核糖体D)都有两种核酸,DNA,RNA1、什么叫单克隆抗体?其主要特点是什么?041、和细胞相比为什么说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04-软骨和骨

04-软骨和骨
种特殊的骨祖细胞,适当刺激下能转变或分化为功能活跃的成骨细胞。
(5)破骨细胞(osteoclast)
• 数量较少,常位于骨组织表面被吸收形成的小凹陷内。破骨细胞 是一种多核巨细胞,光镜下,其胞质呈泡沫状,多嗜酸性,贴近
骨基质的一侧有皱褶缘/ruffled border。
皱褶缘在光镜下呈浅色带,在电镜下为不规则形并分支的 指状突起,其结构与微绒毛相似,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皱褶缘周围的环形胞质区稍隆起,含有许多微丝,而缺乏 其他细胞器,故电子密度低,称为亮区(clear zone)。
醛复红染色
3. 纤维软骨(fibrocartilage)
•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以及某些肌腱和韧 带附着于骨的部位等处
• 软骨基质中含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软骨细胞常成行
分布于纤维束之间。纤维软骨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并可对抗压 力和摩擦。
纤维软骨 Mallory 三色染色
3种软骨的比较
• 骨细胞对骨基质的更 新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B.骨基质 L.骨陷窝 ↑示骨小管和骨细胞突起
(4)骨被覆细胞
• 骨被覆细胞(bone lining cell) 是扁平的上皮样细胞,在静止骨即不 出现骨基质沉积和吸收的骨的表面形成连续的一层。
• 是停止成骨后仍存留在骨表面的静止的成骨细胞,也有人认为它是一
2.骨组织的细胞
• 骨组织的细胞有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骨被覆细胞和破 骨细胞5种,前4种细胞实际上是骨形成细胞的不同分化和功能状 态,而破骨细胞的来源不同,它主要参与骨的吸收。骨细胞包埋 于骨基质内,其他细胞均位于骨组织的表面。
(1)骨祖细胞
• 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位 于骨组织的表面。细胞小,呈梭形,胞质弱嗜碱性,仅含少量核 糖体和线粒体;细胞核染色淡,椭圆形或扁平形。当骨组织生长 和改建或骨折愈合时,骨祖细胞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等因子的刺激下活跃分裂,并分化为成骨 细胞。

04第四章肌组织习题

04第四章肌组织习题

04第四章肌组织习题第四章肌组织⼆、选择题(⼀)A型题1、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肌膜能B、横⼩管C、肌节D、肌浆⽹2、⾻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A、肌浆⽹B、胞质内的⼩泡群C、终池D、纵⼩管E、横⼩管3、⾻骼肌纤维中贮存钙离⼦的结构是:A、肌浆B、横⼩管C、终池D、线粒体E、肌红蛋⽩4、⼀个肌节的结构是:A、1/2A+I+1/2AB、1/2A+I+HC、1/2I+A+1/2ID、1/2A+H+1/2AE、1/2I+H+1/2I5、主要分布于内脏和⾎管壁的肌组织是:A、⾻骼肌B、⼼肌C、平滑肌D、肌节6、⾻骼肌三联体的结构和功能是:B、由⼆条横⼩管(传递兴奋)和⼀个终池(储存释放钙离⼦) 构成C、由⼀条横⼩管(储存释放钙离⼦)和⼀个终池(传递兴奋) 构成D、由⼀条横⼩管(储存释放钙离⼦)和⼀个终池(传递兴奋) 构成E、由⼆条横⼩管(储存释放钙离⼦)和⼀个终池(传递兴奋) 构成7、⼼肌闰盘含有:A、中间连接、桥粒、紧密连接B、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C、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D、连接复合体、缝隙连接E、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8、⼼肌纤维所特有的结构是:A、肌膜B、闰盘C、肌节D、横⼩管9、⼼肌纤维的闰盘位于:A、Z线⽔平B、A带与I带交界处⽔平C、I带⽔平D、H带⽔平E、M线⽔平10、哺乳动物⾻骼肌纤维的横⼩管位于:A、I带B、H带C、A带D、I带与A带交界处E、Z线⽔平11、⼼肌纤维的横⼩管位于:A、H带B、A带C、I带D、I与A交界处E、Z线⽔平12、肌浆⽹贮存:E、肌红蛋⽩13、肌浆⽹是肌细胞内的:A、粗⾯内质⽹B、滑⾯内质⽹C、细胞内⼩管D、⾼尔基复合体E、线粒体14、组成粗肌丝的蛋⽩质是:A、肌球蛋⽩B、肌动蛋⽩C、原肌球蛋⽩D、肌原蛋⽩E、肌红蛋⽩15、包在整块肌⾁表⾯的致密结缔组织称:A、肌外膜B、肌膜C、肌束膜D、肌浆⽹16、⾻骼肌纤维收缩时,有关肌节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A带和H带缩短B、I带和H带缩短C、A带缩短D、I带和A带缩短E、A带、I带和H带均缩短17、⼼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整体的结构是:A、T⼩管B、肌浆⽹D、肌丝E、⼆联体18、平滑肌纤维间存在的细胞连接是:E、缝隙连接和桥粒19、平滑肌纤维有肌丝单位的组成是:AA. 细肌丝和粗肌丝B. 细肌丝和中间丝C. 粗肌丝和中间丝D. 粗肌丝、细肌丝和中间丝E. 只有中间丝20、⼼肌细胞彼此相连成功能整体是依靠A、T⼩管B、三联体C、闰盘D、肌浆⽹21、⾻骼肌纤维有:A⼀个长杆状核位于中央B多个椭圆形核位于中央C⼀个椭圆形核位于肌膜下⽅D多个椭圆形核位于肌膜下⽅E⼀个椭圆形位于中央22、横纹肌纤维的肌节是:A. A带+I带B. M线与Z线之间C. 相邻两条Z线之间D. 相邻两条M线之间E. 相邻两个A带之间23、⾻骼肌纤维收缩时,肌节的变化:A. A带和H带缩短B. I带和H带缩短C. I带和A带缩短D. A带缩短E. A带、I带和H带均缩短24、⾻骼肌纤维收缩时,与肌球蛋⽩分⼦头结合的是A. C a+B. ATP25、⾻骼肌纤维收缩时,引起肌原蛋⽩结构改变的是A. Ca+B. ATPC. ATP酶D. 肌球蛋⽩头E. 肌原蛋⽩头26、Z线位于肌原纤维的A. 暗带B. 明带C. H带D. 暗带和H带之间27、⾻骼肌纤维横纹的形成原因之⼀是A. 明带和暗带内的肌丝配布不同B. 明带和暗带内的肌红蛋⽩含量不同C. 明带和暗带内线粒体数⽬不同D. 明带和暗带内糖原含量不同E. 明带和暗带内肌质⽹含量不同28、⾻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肌原纤维B. 肌节C. 粗肌丝D. 细肌丝29、⾻骼肌收缩时A. 暗带和H带收缩B. 明带和H带收缩C. 明带和暗带收缩D. 暗带收缩30、⾻骼肌纤维收缩时。

04--第四章人类基因组结构概述

04--第四章人类基因组结构概述
201103 青岛农业大学
(2)中度重复序列:占20-30%,拷贝数 为104-105 , 包括组蛋白基因、免疫球蛋白 基因及RNA基因,绝大多数中度重复序列 为不编码序列,成为间隔区,如人类Alu序 列家族由300bp的短序列构成,重复达30万 -50万拷贝,占基因组3-6%。 (3)高度重复序列:又称为卫星DNA 通常是小于10bp的短小序列组成基本单 元,重复达105以上,占基因组的10%,不 能转录,组成异染色质。
201103 青岛农业大学
每个区中包含几十个rRNA基因单位,大量转 录18S rRNA、 28S rRNA、 5.8S rRNA。 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因突变而失活的基因, 它和同一家族中的活跃基因在结构上和DNA 序列上有相似性,但是没有蛋白质产物。 (在多基因家族中,有少数成员不产生有功 能的蛋白质,这样的基因叫—。假基因与正 常基因从序列上看是同源的,但是在进化过 程中发生突变丧失了功能活性。)
201103 青岛农业大学
201103
青岛农业大学
如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指进化过程中由某一 个祖先基因经过多次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大 类群序列相似、功能相似的基因群。) a、有的集中在一条染色体上共同发挥作用, 合成某些蛋白质,如组蛋白基因家族中的5种组 蛋白基因集中在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的。 b、有的多基因家族成员是分散存在于几条染 色体上,如人的rRNA基因家族成员分别位于13、 14、15、21、22,5条染色体的短臂的核仁组织 区中。
201103 青岛农业大学
(2)部位:结构基因的两侧、结构基因 内部的内含子之中。
201103 青岛农业大学
(3)种类:很多,一小部分基因在表达,绝大 部分基因保持沉默,基因组的基因是受高度有 序而精确的四维时空表达程序严格调控,进一 步依靠那些众多的调节基因、调控序列、调控 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调控系统来协调实现的。 (4)常见的调控基因、调控序列 ①同源异形盒基因 a、1995年,美国加洲理工学院诺贝尔奖得主 B.Lewis在果蝇中发现一组同源异形基因,来自 于同一基因的转化,都含有一段同源的保守序 列,这些基因的功能是各管果蝇幼虫体节发育 的。

组织学习题+答案04 神经组织、神经系统

组织学习题+答案04 神经组织、神经系统

第七 八章 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一、选择题 1.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由于: A .神经元胞体较大 B .轴突较粗 C .有郎飞氏结 D .轴突内含突触小泡多 E .轴突内有大量神经原纤维 C 2. 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细胞是:A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B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C .小胶质细胞D .少突胶质细胞E .施万细胞 D 3.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内与信息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A .线粒体B .微管C .神经丝D .微丝E .突触小泡 E 4. 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A .少突胶质细胞B .星形胶质细胞C .小胶质细胞D .施万细胞E .卫星细胞 C 5. 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通过: A .轴膜B .突触小泡C .神经丝D .微丝E .微管 A 6. 在轴突快速输送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 .线粒体 B .微丝 C .微管 D .神经丝 E .突触小泡 C 7. 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细胞是:A .星形胶质细胞B .小胶质细胞C .少突胶质细胞D .施万细胞E .卫星细胞D 8. 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内的施兰切迹是:A .人为产生的B .神经膜细胞的胞质通道C .神经膜细胞的边界D .神经膜细胞的胞膜卷入形成E .神经膜细胞的微丝形成 B 9.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突起多少分类,数量最多的神经元是:A .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B .运动神经元,多极神经元C .中间神经元,多极神经元D .运动神经元,双极神经元E .中间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C 10. 常见的突触方式是:A .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B .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C .轴—树突触和树—树突触D .轴—轴突触和树—树突触E .轴—体突触和树—树突触 A 11. 有关星形胶质细胞,以下哪些是错误的?A .是体积最大的胶质细胞B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白质内 C .胞质内有大量胶质丝 D .突起少而短E .主要起支持和分隔神经元作用 D 12. 关于环层小体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点是正确的?A .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B .感受压觉和振动觉C .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D .有髓神经纤维穿行于中央E .薄层结缔组织组成被裹 B 13. 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中心,这主要是由于胞体内富含: A .神经丝 B .微丝 C .微管D .高尔基复合体E .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E 14. 神经元尼氏体分市在: A .树突和胞体内B .轴突和胞体内C .轴突和树突内D .胞体E .整个神经元内 A15. 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髓鞘的细胞: A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C .少突胶质细胞D .卫星细胞(被囊细胞)E .施万细胞 C 16. 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成髓鞘的细胞: A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C .少突胶质细胞 D .卫星细胞(被囊细胞) E .施万细胞 E 17. 主要分布在中枢灰质内并能将从血液获得的营养传给神经细胞:A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B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C .少突胶质细胞D .卫星细胞(被囊细胞)E .施万细胞 A 18. 位于神经节细胞的胞体周围的胶质细胞:A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B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C .少突胶质细胞D .卫星细胞(被囊细胞)E .施万细胞 D19. 含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在:A .突触前膜B .突触后膜C .突触前膜内侧的胞质内D .突触后膜内侧的胞质内E .突触间隙C 20. 与神经递质相应的受体在:A .突触前膜B .突触后膜C .突触前膜内侧的胞质内D .突触后膜内侧的胞质内E .突触间隙 B21. 电位控制的钙通道存在于:A .突触前膜B .突触后膜C .突触前膜内侧的胞质内D .突触后膜内侧的胞质内E .突触间隙A 22. 神经递质释放首先进入:A .突触前膜B .突触后膜C .突触前膜内侧的胞质内D .突触后膜内侧的胞质内E .突触间隙 E 23. 轴突与包在它外表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A .髓鞘B .神经膜C .神经纤维D .神经丝E .神经原纤维 C 24. 神经膜细胞的细胞膜反复缠绕轴突构成的多层膜结构: A .髓鞘B .神经膜C .神经纤维D .神经丝E .神经原纤维 A 25. 神经细胞内交织分布的嗜银性纤维:A .髓鞘B .神经膜C .神经纤维D .神经丝E .神经原纤维E 26. 神经元之间的缝管连接:A .电突触B .化学突触C .兴奋性突触D .抑制性突触E .轴树突触 A 27. 突触后膜的受体受递质作用后,引起效应细胞膜的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突触称: A .电突触 B .化学突触 C .兴奋性突触 D .抑制性突触 E .轴树突触 C 28.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借助于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这种突触称: A .电突触 B .化学突触 C .兴奋性突触 D .抑制性突触 E .轴树突触 B 29. 神经元: A .胞体差异较大 B .突起长短不一 C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越大,轴突越长D .胞体均位于脑和脊髓内E .部分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 ABCE 30. HE 染色切片中辨认神经元胞体的主要依据是: A .胞体较大 B .可见许多细长突起C .胞质内有尼氏体D .胞质内有神经原纤维E .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 ACE 31. 神经元的轴突:A .均很长B .没有分支C .不能合成蛋白质D .轴浆内无细胞器E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 lCE 32. 神经元质膜上的受体多位于: A .突触前膜 B .突触后膜 C .轴突膜 D .树突膜E .胞体膜 BDE 33. 化学突触传递冲动时,以下哪几项是对的? A .突触前膜的化学门控通道开放 B .细胞外Ca2+进入突触前成分 C .突触小泡依附在突触前膜上 D .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E .突触后膜电位门控通道开放BC 34. 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轴突内可见: A .粗面内质网 B .滑面内质网 C .神经丝 D .微丝和微管 E .小泡BCDE 35. 电镜下观察突触: A .突触前成分内含有突触小泡 B .突触小泡有的圆形,有的扁平 C .突触小泡有的清亮,有的含致密核芯 D .突触前膜和后膜的胞质面均可见致密物质 E .突触间隙宽约15~30nm ABCDE 36. 神经胶质细胞: A .数量比神经元少 B .均有突起C .HE 染色切片中可见细胞全貌D .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E .无分裂增生能力 BD37. 室管膜细胞:A .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B .分布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C .呈扁平状D .有吞噬作用E .参与构成脉络丛 ABE38. 以下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的?A.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B.也有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C.普通染色能显示胶质细胞全貌D.特殊染色方法能显示细胞全貌E.具有支持、营养、绝缘和防御作用 BC 39. 肌梭: A .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 B .结缔组织被囊包裹几条细小肌纤维 C .感觉神经纤维的轴突进入其内包绕肌纤维 D .其内无运动神经纤维轴突终末 E .感觉肌纤维痛觉刺激BC40. 运动终板:A .为长轴突多极运动神经元的末梢B .无髓神经纤维的轴突终末形成C .仅分布于骨骼肌D .一个肌纤维通常只受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支配 E.轴突终末释放乙酰胆碱ACDE41. 周围神经有髓神经纤维:A .髓鞘是由施万细胞包卷轴突而形成B .每个结间体有两个施万细胞包卷C .郎飞氏结处有薄层髓鞘D .施万细胞核贴近轴突E.轴突越粗,髓鞘越厚,结间体越长 AE42. 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中心,这主要是由于胞体内富含 A.神经丝 B.微丝 C.微管 D.高尔基复合体 E.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E 43. 神经元尼氏体分布在A.树突和胞体内B.轴突和胞体内C.轴突和树突内D.微丝E.突触小泡A 44.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内与信息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微管 C.神经丝 D.微丝 E.突触小泡 E 45. 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少突胶质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C 46. 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通过 A.轴膜 B.突触小泡 C.神经丝 D.微丝 E.微管 A 47. 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小胶质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D.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D 48. 根据神经元功能和突起多少分类,数量最多的神经元是 A.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D.运动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E.中间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C 49. 常见的突触方式是A.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 B.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 C.轴-树突触和树-树突触 D.轴-轴突触和树-树突触 E.轴-体突触和树-树突触 A 50. 关于环层小体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点是正确的 A.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 B.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C.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 D.有髓神经纤维穿行于中央 E.薄层结缔组织组成被囊 B 51.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由于A.神经元胞体大B.轴突较粗 C.有郎飞结 D.轴突内含突触小泡多 E.轴突内有大量神经原纤维 C 52. 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细胞是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D.少突胶质细胞E.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D 53. 环绕脑毛细血管形成胶质膜的细胞是A.神经膜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少突胶质细胞 E.室管膜细胞 B 54. 关于光镜下神经元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均有突起B.分为细胞体、突起和轴突三部分 C.核大而圆,异染色质少,核仁明显 D.胞体及突起内都有嗜染质 E.胞体及突起内都有神经原纤维 D 55. 关于神经元的分布部位哪项错误A.脑脊髓的灰质B.脑脊神经节 C.植物性神经节 D.神经干 E.肾上腺髓质D56. 下列哪种细胞的核仁最大且明显A.成骨细胞B.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巨噬细胞D.成纤维细胞E.浆细胞 B 57. 有关假单极神经元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 B.细胞体发出一个突起 C.是联络神经元D.周围突的末梢形成感受器E.突起离胞体不远处,即分为两个小支 C58. 神经组织包括A.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和细胞间质C.神经元和神经纤维D.神经元突触和神经末梢E.神经元和感受器 A59. 按神经元突起的数量通常将其分为 A.胆碱能神经元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B.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C.高尔基I 型和II 型神经元 D.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E.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B60. 关于神经胶质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各处B.胞质内无嗜染质 C.有支持营养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D.有分裂增埴能力E.释放和接受一定的神经递质 E61. 下列哪种不属于感受器A.触觉小体B.肌梭C.环层小体D.运动终板 E.游离神经末梢D 62. 参与血—脑屏障的胶质细胞是A.星形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E.室管膜细胞C 63. 神经元A.胞体大小差异较大B.突起长短不一C.中枢神经内的神经元胞体越大,其轴突越长D.胞体均位于脑和脊髓内E.部分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 ABCE 64. HE染色切片中辨认神经元胞体的主要依据是 A.胞体较大 B.可见许多细长突起 C.胞质内有尼氏体 D.胞质内有神经元纤维 E.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 ACE 65. 神经元的轴突 A.均很长 B.没有分支 C.不能合成蛋白质 D.轴浆内无细胞器 E.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 CE 66. 神经元质膜上的受体多位于 A.突触前膜 B.突触后膜C.轴突膜 D.树突膜 E.胞体膜 BDE 67. 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轴突内可见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神经丝 D.微丝和微管 E.小泡 BCDE 68. 神经胶质细胞A.数量比神经元少B.均有突起 C.HE染色切片中可见细胞全貌 D.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E.无分裂增殖能力 BD 69. 周围神经有髓神经纤维 A.髓鞘是由施万细胞包卷轴突而形成 B.每个结间体有两个施万细胞包卷 C.郎氏结处有薄层髓鞘 D.施万细胞核贴近轴突 E.轴突越粗,髓鞘越厚,结间体越长 AE 70. 肌梭 A.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 B.结缔组织被囊包裹几条细小肌纤维 C.感觉神经纤维的轴突进入其内包绕肌纤维 D.其内无运动神经纤维轴突终末 E.感受肌纤维痛觉刺激 BC 71. 运动终板 A.为长轴突多极运动神经元的末梢 B.无髓神经纤维的轴突终末形成 C.仅分布于骨骼肌 D.一个肌纤维通常只受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支配 E.轴突终末释放乙酰胆碱ACDE 72. 突触 A.是神经纤维的终末 B.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 C.是由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组成 D.突触前成分含突触小泡E.有抑制性和兴奋性突触BDE 73. 大脑皮质的主要投射神经元是: A .篮细胞B .梭形细胞C .锥体细胞D .水平细胞E .星形细胞C 74. 血脑屏障的特性主要是由哪种细胞决定的?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 .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C .内皮外面的基膜D .周细胞E .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 B 75. 脊髓前角α神经元支配:A .梭内肌纤维B .梭外肌纤维C .内脏平滑肌D .心肌E .腺上皮 B 76. Ranshaw 细胞是: A .长轴突大神经元 B .短轴突小神经元 C .抑制γ神经元的活动 D .兴奋α神经元的活动 E .是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 E 77. 小脑皮质的分子层不包含: A .星形细胞 B .蓝状细胞 C .蒲肯野细胞的树突 D .星形细胞和篮状细胞的突起 E .蒲肯野细胞的轴突 A78. 小脑皮质的传出神经元是:A .蒲肯野细胞B .篮状细胞C .星形细胞D .颗粒细胞E .高尔基细胞E 79. 构成小脑皮质内的平行纤维是:A .攀缘纤维的分支B .苔藓纤维的分支C .蒲肯野细胞轴突的分支D .篮状细胞轴突的分支E .颗粒细胞轴突的分支B 80. 脑脊神经节中的神经元是:A .被星形胶质细胞包绕B .假单极神经元C .双极神经元D .多极神经元E .尼氏体呈斑块状分布 C81. 植物神经节的节细胞:A .有大量的卫星细胞包绕形成髓鞘B .胞质里的尼氏体呈斑块状C .属多极运动神经元D .是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E .由Schwann 细胞包绕 A 82. 小脑的唯一传出神经元:A .星形细胞B .篮状细胞C .浦肯野细胞D .水平细胞E .高尔基细胞 C 83. 参与小脑小球形成的细胞:A .毛细血管内皮B .内皮的基膜C .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D .周细胞E .星形胶质细胞E 84. 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A .毛细血管内皮 B .内皮的基膜 C .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D .周细胞 E .星形胶质细胞 A 85. 环绕脑毛细血管形成胶质膜的细胞是: A .毛细血管内皮 B .内皮的基膜 C .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D .周细胞 E .星形胶质细胞 E 86. 脑脊神经节的节细胞: A .是假单极神经元 B .胞质内的尼氏体呈“虎斑状“ C .从胞体发出的突起只有一个 D .属感觉神经元 E .卫星细胞只包绕其突起 ACD 87. 植物神经节的节细胞: A .是节后神经元B .是运动神经元C .脑体大于脑脊神经节细胞D .胞核位于中央E .卫星细胞完全包围胞体AB 88. 脊髓灰质内的α神经元:A .躯体运动神经元B .分布到骨骼肌的梭内肌C .又称Ranshaw 细胞D .分布到骨骼肌的梭外肌E .是感觉神经元 AD 89. 与脑脊神经节相比植物神经节的特点是:A .神经元为双极神经元B .神经元胞体较小,散在分布C .神经元胞体周围无卫星细胞D .神经节内多为无髓神经纤维E .神经元轴突终末形成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BDE 90. 小脑蒲肯野细胞: A .是小脑皮质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B .是小脑皮质中一种主要的中间神经元C .胞体位于颗粒层内D .树突伸至分子层内分支呈扇形E .树突表面有许多树突棘 ADE91. 与小脑蒲肯野细胞形成突触连接的是: A .星形细胞轴突B .篮状细胞铀突C .颗粒细胞树突D .颗粒细胞轴突E .攀缘纤维 ABD92. 大脑皮质:A .一般可分为六层B .第一~四层主要接受传入冲动C .投射纤维主要起自第五、六层的神经元D .第一层(分子层)内无神经元E .颗粒细胞数目最多,为中间神经元 ABCE93. 脑脊膜:A .硬膜为致密结缔组织B .硬脊膜下腔内充满大量脑脊液C .蛛网膜下腔内台少量液体D .软膜薄,富含血管E .软膜不随血管进入脑内 AD二、填空题1. 神经组织是由()和()组成。

运动生物化学第04章运动时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_OK

运动生物化学第04章运动时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_OK
38
10、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磷酰基转移给ADP形成ATP和丙酮酸 ★
意义:以上10步是糖代谢的共同途径
第四阶段:乳酸生成★ 至此,每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
39
(二)糖酵解中ATP的生成
1.ATP生成方式 糖酵解反应中,形成了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 1,3一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TP则由上述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 通过底物磷酸化方式生成。
26
第三节 运动时的无氧代谢供能
大强度剧烈运动时,骨骼 肌可利用磷酸肌酸、糖酵解释放 能量合成ATP,并分别构成磷酸原 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由于 以上两种代谢过程都不利用氧, 因此统称为无氧代谢。
27
一、磷酸原供能系统
ATP、CP分子内均含有高能磷酸键,在 供能代谢中,均能通过转移磷酸基团过 程释放能量,所以将ATP、CP分解反应 组成的供能系统称作磷酸原供能系统。
O=C O P
C OH
CH2 O P
1,3-二磷酸 甘油酸
ADP
ATP
磷酸甘油酸激 酶
COOH
C OH
CH2 O P
3-磷酸甘油 酸
23
(二)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特定的共 轭氧化-还原对组成的递氢、递电子 体系传递,逐级氧化最后与氧结合 生成水,因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伴 有能量的释放,使ADP磷酸化生成
2、 G-6-P异构化,生成6-磷酸果糖(F-6-P) ★
3、 F-6-P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F-1、6-2P)
该步反应再消耗一分子ATP

37
第二阶段:磷酸丙糖生成
4、 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5、 磷酸三碳糖的异构化★

第七版生物化学_第04章_糖代谢

第七版生物化学_第04章_糖代谢

OH
H
OH
H OH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糖酵解过程的第一个限速酶
第四章 糖代谢
己糖激酶是糖酵解的第一个关键
酶,该酶在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
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Ⅰ至
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称为
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它的特点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这些特性使葡萄糖激酶在维持血糖水平和糖代 谢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在体内的糖代谢中,葡萄糖居于主要地位。
第四章 糖代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糖的无氧氧化
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

第四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节 糖异生
第七节 其他单糖的代谢(了解)
第八节 血糖及其调节
第四章 糖代谢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第四章 糖代谢
一、糖的生理功能(了解)
第四章 糖代谢
(二)糖的吸收 1.吸收形式:消化水解后的单糖,主要是葡
萄糖。
2.吸收部位:小肠上段,肠粘膜上皮细胞。
3.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需要特 定的Na+依赖性葡萄糖转运体(SGLT)。主要存在 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第四章 糖代谢
3. 吸收机制:主动吸收
刷状缘 肠 腔
糖广泛分布于所有生物体,植物含量最多。 糖的主要作用是在生命活动中提供碳源和能 源。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 50%~70%都来自于糖。
第四章 糖代谢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线粒体病(MELAS)

线粒体病(MELAS)

07
MELS的科研进展
科研现状
线粒体病(MELS) 是一种罕见的遗 传性疾病,主要 影响神经系统和 肌肉系统。
目前,对于 MELS的治疗方 法主要是对症治 疗,没有特效药。
科研人员正在努 力寻找新的治疗 方法,包括基因 治疗、细胞治疗 等。
同时,科研人员 也在研究MELS 的发病机制,以 期找到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线粒体病(MELS)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M E L S 的 概 述 03 M E L S 的 病 因 04 M E L S 的 诊 断 05 M E L S 的 治 疗 06 M E L S 的 预 防 与 护 理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MELS的概述
MELS的定义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胞替代 受损的线粒体,恢复细胞功能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 术,修复线粒体DN突变
小分子药物:开发针对线粒体 疾病的小分子药物,改善患者
症状
线粒体移植:通过线粒体移植 技术,修复受损的线粒体,恢
复细胞功能
THNK YOU
汇报人:XX
05
MELS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 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可能带来 的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 等因素确定药物剂量
药物疗效:定期监测药物疗效,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饮食治疗
限制热量摄入:减少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低糖饮食: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 高纤维饮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适量摄入蛋白质: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
• 1.需要条件
• ⑴ 基质导入序列(matrix-targeting sequence ,MTS)。 • ⑵ 分子伴侣:保持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的非 折叠状态 NAC:与少数前体蛋白相互作用,增加蛋白转运的
准确性。
hsc70:和绝大多数的前体蛋白结合,使前体蛋白
打开折叠,防止已松弛的前体蛋白聚集。
2、分子运动产生的动力协助多肽链穿越线 粒体膜
• 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防止了 前导肽链退回细胞质)
布朗棘轮模型:在蛋白质转运孔道内,多肽链做布 朗运动摇摆不定,一旦前导链自发进入线粒体腔 ,立即有一分子Mthsp70结合上去,防止前导链退 回细胞质,随着肽链进一步伸入线粒体腔,就会 结合更多的Mthsp70分子。
嵴内腔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三)基粒(ATP合酶/ F0F1ATP酶)
头部 (偶联因子F1):圆球形,突入内腔, 具有酶活性,催化ADP→ATP 柄 部: 连接头部和基部,调控质子通道
基部 (F0偶联因子) :嵌于内膜中,有物种差异,连接 F1和内膜,质子流向F1的穿膜通道
四、线粒体的遗传体系
(二)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1、线粒体的自主性
第四章
线粒体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电镜下,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 囊结构。
左为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右为线粒体超微结构模式图
Mitochondria and Energy Conversion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 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1)线粒体有自己有自己的遗传系统: 线粒体DNA(mtDNA)
(2)线粒体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体系: 有自己的mRNA、tRNA和rRNA以及蛋白质合成所 需的其 它组分(核糖体、氨酰tRNA合成酶等)。
(二)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2、线粒体自主性的限制
• mtDNA分子量小、基因少、编码的蛋白质只占线粒 体蛋白质的10%, 90%线粒体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 在细胞质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去。而实现线粒 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要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 因组编码的。 • 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必须依 靠核内的遗传信息才能完成自我的复制。所以线 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一) 外膜 :
膜间腔 (外腔)
外膜
嵴 内膜
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
的一层单位膜,厚约
5~7nm。
嵴间腔 (内腔)
嵴内腔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一)外膜(outer membrane) 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厚约5~7nm。 ⑴ 组成:1/2为脂类,1/2为蛋白质。 ⑵ 特点: 外膜的蛋白质包括多种转运蛋白,它们形成较大的 水相通道跨越脂质双层,使外膜出现直径2~3nm的 小孔,允许通过分子量在10 000以下的物质,包括一
五、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
• 2. 转运过程
⑴ 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保持非折叠状态、与 受体结合。 ⑵分子运动产生的动力协助多肽链穿越线粒 体膜;
⑶多肽链在线粒体基质内重新折叠。
核 编 码 蛋 白 质 的 线 粒 体 转 运
(1)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保持非折叠状 态、与受体结合。
• 前体蛋白和hsp70分子伴侣结合,防止前体蛋白折叠。前 体蛋白到达线粒体膜,与hsp70解离,与膜受体结合,进 入内、外膜通道。
些小分子多肽。
Mitochondria and Energy Conversion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 内膜 :
膜间腔 (外腔)
外膜
嵴 内膜
由一层单位膜构成, 厚5nm,通透性差, 有高度选择通透性, 借助载体蛋白控制 内外物质的交换。
嵴间腔 (内腔)
嵴内腔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内膜(inner membrane) 比外膜稍薄,平均厚4.5nm,是一层单位膜。
结构:
①基质腔(matrix space):也称内腔,由内膜直接 包围的空间,含有基质。
②膜间腔(intermembrane space):也称外腔,内膜
与外膜之间的空间。
Mitochondria and Energy Conversion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内膜(inner membrane) 结构: ③嵴(cristae):内膜上有大量向内腔突起的折叠。 ④嵴间腔(intercristae space ):嵴与嵴之间的内腔 部分。
⑤嵴内空间(intracristae space):由于嵴向内腔突
进造成的外腔向内伸入的部分。
Mitochondria and Energy Conversion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 内膜 : 嵴 :
膜间腔 (外腔)
外膜
嵴 内膜
形态和排列方式差别很大。
主要两种类型:
板层状
小管状 嵴间腔 (内腔)
3、多肽链在线粒体基质内重新折叠
• 基质作用蛋白酶MPP ,切除大多数蛋白的基质导入序列 。mthsp70作为折叠因子,在另外一套分子伴侣如hsp60
、hspl0的协助下折叠。 。
本章复习题
• 1、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 2、线粒体为何被称为半自主性的 细胞器? • 3、核中编码的蛋白质向线粒体基 质中的转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