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件ppt模板课件

合集下载

《散步》ppt课件

《散步》ppt课件
走进作者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圈画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分析某一人物形象。 人物: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通过记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我们”一家(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散步》发表二十年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莫怀戚咱们这一节课,就来品读《散步》中的“生命”。
李永强
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谁?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句式回答。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母亲给“我”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正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
终不愿意。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 案。
B.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仅有一小部分 人不是很满意。
D.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1)请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关键信 息。
①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 ②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 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 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示例一: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 文化的和谐之歌。示例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 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示例三:信——曾子守信杀猪,他诚 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
1.面对散步中的分歧,“我”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 “我”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决定委屈儿子,不走小路,走大路。可看出“我”对 母亲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对家庭富有责任感。
2.任选一句做批注。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选( )句,批注:
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课前 自学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人物
地点
总起:交代散步的

散步→分述散 田步 野原 春因 色及散步乐趣
分歧
产生
及解决办法
尊老爱幼
2.作者写“散步”一事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为了表达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反映作为承前启后一代应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6课《散步》(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6课《散步》(共17张PPT)

“我”
孝顺,善良
母亲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妻子 儿子
贤惠 聪明、懂事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什么样 的情感?
①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 ② “我”和妻子之间 ③ 母亲和儿子之间
母子情 夫妻情 祖孙情
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齐读最后一段: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⑦我要如何解决: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
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
⑧最后是如何选择的: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
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稳稳地走了过去。
⑨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母亲改变了主意。
课文解读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分别概括出母亲、 妻子、儿子、“我” 是什么样的人?
6散步
R ·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是我 们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 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莫怀戚的美 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作者名片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重庆人,当代作家。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著有小说《诗礼人家》 《透支时代》《花样年月》等。
二、根据理解选择答案 1、“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溺爱孙子。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2、“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散 步 课件(共3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散 步 课件(共37张PPT)

示例二:选择 B,《阿长与〈山海经〉》一文 中,阿长虽然没有文化,却给鲁迅买来了他渴慕 已久的《山海经》,让鲁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爱 和温暖,有爱的人会爱别人。材料二中,鲁迅请 邮递员抽烟、喝水,让他们休息一下,正是鲁迅 骨子里温暖的直接体现,与童年时代阿长对他的 关爱不无关系。
(或选择 B,《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底层 的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阿长给鲁迅买来了他渴 慕已久的《山海经》,这是来自小人物最真诚的 关爱。材料二中,成年之后的鲁迅请邮递员这样 的底层劳动人民抽烟、喝水,让他休息一下,可 以看出小时候阿长对他的影响,让他对小人物充 满了关爱。)
(1)【明“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 猜“孝”的本义,再搜集一句有关“孝” 的名言。
本义: 好好侍奉父母(或晚辈侍奉长辈)。 名言: 示例:①百善孝为先。②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
(2)【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 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 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 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 行劝说。(60 字左右)
示例三:选择 C,《父亲的病》回忆了儿时为 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 无法康复,请了两位所谓的“神医”来看病。开了 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 父亲还是死了。材料三中成年之后的鲁迅认为中 医无用,故弄玄虚,对中医没有什么好的评价, 这与他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6.“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更好地弘扬 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1)班开 展了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 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告知 自己所去的地方。)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 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PPT课文课件
枯萎的蒲公英(节选) 叶子
片段写作
-18-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 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 的视野里。
第二单元
第6课 散 步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片段写作
-19-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地 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 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 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 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作者及写作背景
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
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
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
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重点研读:景物描写
试找出文章一处景物描写,简析其作用。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 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 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 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 着一样东西——生命。
重点研读:句子的对称美
【例】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 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是妈妈和 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 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 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示例: 我选择的是“我的母亲” 第2段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 样”
体现出母亲年迈对儿子的依
从,包含着对儿子的爱
交流分享
请同学说一说找到的句子
(第5段)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儿子:儿子有趣的发现并叫出来,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聪慧。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重点) 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
人物感情的方法(难点)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莫怀戚
• 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 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大律师现实录》,长篇
字词
信服 分歧(qí) 取决
积累
一霎(shà) 两全 粼粼(lín) 各得其所
①分歧:思想/意见/记载不一致②一霎:一会儿,一下子③各得其所:每个人/物都得到恰当安置
自主预习|读课文填空
《散步》一共8 段,讲的是祖孙三代田野散步 的故事。里面的人物,有“我”儿的子 母亲、 以及“我”和妻子。
文本感知
散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徐老师的教育研究院使用HUAWEI MateBook E 2019&HUAWEI MatePad Pro联合创作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的经历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吗?你有什么感受 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qī)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 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课件
诗人梁平说:莫怀戚的作品注 意发掘生活中的乐趣,文字从 容不迫,张弛有度,可以让读 者轻松地放下戒备。
信服
qí 分歧
会读会写 shà
取决 顿时
两全
lín 粼粼
chāi sàn 熬 拆 散 委屈
各得其所
chà 霎时
委曲求全
1.信服:相信并佩服。
知晓意思
2.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仿写句子
1小时候,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长大后,母亲依偎在我身旁。 2.母亲望着哥哥,眼里满是骄傲;哥哥望着我,眼里尽是期待。 3我喜欢狗,狗可爱乖巧;妹妹喜欢猫,猫气质高冷。
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里看到机会, 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里看到危
机。
——丘吉尔
生如夏花之绚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犹豫满志。
亲情流淌在这一句: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 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表现了儿子的活泼、天真,也表现了 一家人的幸福、温馨。
亲情流淌在这一句:“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张:“还是走 小路吧。”一个“摸”字表现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吧”是商量的 语气,表现了奶奶对晚辈的尊重。这句话刻画了一位和蔼体贴、关爱 晚辈的老人。
3.顿时:极短的时间;忽然之间。
4.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5.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 安置。
概括活动
理解文意,梳理结构
理解文意
1、朗读课文,换个角度,给课文换个题目,并说说理由。
示例一:《一家人》/《儿子和母亲》(《母子》)/《三代》,文 中人物是一家三代人:我、母亲、妻子、儿子。 示例二:《初春的田野》,文中一家人是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漫步。

部编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完美版课件)

部编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完美版课件)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 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 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 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我说:‘走大路。’”
当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决定 委屈儿子,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老人家的想法,走大路。表现出 “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细节描写。母亲想让孙子高兴,也不想让儿 子为难。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疼爱,为儿子着想, 是一位善解人意、慈善、呵护小辈的老人。
衰老的生命
幼小的生命
尊敬 爱护
使责 命任
成熟的生命
就让我们带着孝心、责任心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 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 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 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 世界。”
散步
作者介绍
【莫怀戚】(1951—2014),笔名 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 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 1994年获 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著有小说集《诗 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大律 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 《透支时代》等。
识文辩词
分歧( qí ) 煎熬( áo ) 咕咕( ɡū ) 粼粼( lín ) 莫怀戚( qī )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说:“走大路。”
当“我”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 蛮横无理的态度,非常乖巧。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的和谐、 温暖而尽心尽力。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 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母亲想让孙子高兴,也不想让儿子为难。反映了母亲对孙 子疼爱,为儿子着想,是一位善解人意、和蔼可亲、呵护 小辈的老人。
精细研读
妻子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可以看出妻子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 的和谐、温暖而尽心尽力。
精细研读
儿子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 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 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 的文化修养。由此可以明白,要表现什么情态,就用什么样 的语言。
精细研读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 意思。
写作背景
1985年,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 下子给抽调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 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 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 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 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 头。
字音字形
信服 xìn fú 分歧fēn qí 取决qǔ jué 粼粼lín lín 两全liǎng quán 一霎时yíshàshí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词语释义
信服 :相信,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两全:顾全双方或两方面;于两方面皆无损害。 一霎时:很短的时间。 各得其所: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变换重音节奏,感受对称性语句富有韵律、
重1 哲理性的效果,把握一家人和谐幸福的情感
基调。
重2
抓词联想想象,品读菜花、桑树、鱼塘等意 象,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生命的旺盛。
难3
探究多元主题,理解本文以小见大,引孝道、 责任、生命等思考,了解莫怀戚创作原则。
教法学法
变换句式、对比朗读,感受对称性语句富有
学情分析
已掌握: 1.对情感唤醒式的朗读较为熟悉。 2.对散文中记叙事件时人物的塑造、情感的表达等 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感受 和体会。 未掌握: 1.对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情感基调不清楚。 2.对环境描写的渲染、衬托、暗示等作用较为陌生。 3.对“中年-责任”、“生命-轮回”缺乏思考。 4.对作者对称式的语言及创作原则不了解。
达形式
3.展开想象 丰富体验
想象田野上的景象?
例: “菜花田、鱼塘边”有嗡嗡的 蜂蝶、来拍照的大人与嬉戏的儿童。
手法: 尝试用联想与想象 等表现手法
环节三:自主品析,展望“田野”
任务3.进一步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描写, 会怎么样?
1.对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春天的气 息;衬托幸福的心境;推动情节发展。 2.补充资料,归纳景物描写可以——暗示多元深刻 的主题。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1) 变式朗读,把握感情基调,品析“我们”。 补充空白,丰富学生认识,言语传神。 1.变式朗读——“也”的重音读出小家伙的活泼;
“摸摸”的延长读出母亲的善解人意; “。”的语气变化读出我的顾全大局。 2.补充空白——妻子“无言”体会妻子贤惠。
环节二:变式朗读,走近“我们”
抓关键词 换词对比 句式变换 朗读体会 联想想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课件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课件PPT
课文内容,体味浓浓的亲情。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嫩芽 nèn 拆散 chāi 分歧 qí
多音字
霎时 shà 熬过 áo 水波粼粼 lín
(鱼鳞)
散步(s à n)
散漫(s ǎ n)
信服: 熬:
词语解释
相信并佩服。 忍受,艰苦支持。文中指母亲 又挺过了一个冬天。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 顿。
品读语句: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 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 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 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 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 子组成。“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 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 世界。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 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 :走小路吧!”
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
儿子”; •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
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从练习中来学到知识稳固
1 1
di
si zhang jie
第四章 节
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分钟)
自主学习 (10分钟)
达标测评 (12分钟)
布置作业 (2分钟)
1234567
出示目标 (2分钟)
合作探究 (15分钟)
课堂总结 (2分钟)
1 3
4.2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 让学生 在轻松 的氛围 中学习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 果。
① 散步的时间: 初春
② 散步的地点: 南方的田野上
③ 散步的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加上又是
④ 散步的原因: 天气很好的春天
◆多音字 ( áo)煎熬( )
熬 熬白ā菜o ( pā)o 泡桐
泡 ( pà)o 泡茶
( bē)i 背负 背 ( bè)i 背后
( pū)铺张 铺
( pù)床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解释词义
信服:相信并佩服。 熬: 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文中指母亲又挺 过了一个冬天。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一霎时:极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 位置。 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 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散步中发生了什么: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⑥ 谁来解决分歧: ⑦ 散步的结果:

互敬互让,母亲改了主意,全家走小 路,过不去的地方“我”背母亲,妻 背儿子,走小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言品析
例一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现了 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例一“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
散步
莫怀戚
一、检查预习
二、走进文本
金文
《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 子。子承老也。呼教切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 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 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 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 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
语法积累 记叙文六要素
•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第4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 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 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 礼赞,生命的热爱。
第7段: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美景表明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 珍爱。
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内容分析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4张PPT)
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 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 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合作探究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 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同 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本文主要讲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初春在田野散步,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 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合作探究
探究内容
○ 分析人物的特点
探究形式
○ 再读课文 ○ 小组探究
探究时间:
○ 8分钟
01 “我”的特点
探究结果展示1
02 “我”的母亲的特点 03 “我”的妻子的特点
【粼粼】 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信服】 相信并佩服。
【熬】
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霎时】 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自主学习
• 学习目标
• 理清行文思路 • 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重点)
•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 • 根 ”或据者“(“何什时么、怎何么地样)谁”的干思什路么组结织果语怎言。样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中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线课堂》第9题,《高效课堂》第11题。
“熬”字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说 明母亲度过这个冬天很不容易。同时也能反映出“我” 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中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 头时那样。
04 “我”的儿子的特点

第6课《散步》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问题探究
•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了下来,背起 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 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 整个世界。
–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 “我”和妻子都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肩 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母亲给“我们”生命, 而儿子又是生命的延续。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 表未来,对家庭来说,他们就是全部。我们把母 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 世界。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 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语言品味
• 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 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便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 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参考答案】这段描画了新绿、嫩芽、冬水,表 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烘托了一家人漫步时愉悦 的心情。
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4.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5.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
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 参考答案:
• 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 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 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乐趣。
2.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 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参考答案】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 光,点明了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烘托了一家四 口愉快的心情。
知识积累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暗示人物命运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
交待时间地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爷爷,您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2.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3.议一议
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尊老爱幼的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馨和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散步 莫怀戚
尊老
母亲

爱幼
妻子
儿子


主题:表达了尊老
爱幼、孝顺第一的
家庭伦理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6.《散步 》(共35张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读,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起因中体会到了亲情。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在道路的选择上,母亲先选择的是走什么路?后来为什么又发生了改 变?这说明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先选择走大路,后同意走小路;发生改变是因为孙子想走小路,她疼 爱孙子,也相信儿子能够背他过去。从道路的选择上可见母亲善解人 意,爱护小辈。
“我”先选择的是走什么路?后来为什么又发生了改变?这说 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理清文章的结构
1
总领全文 叙写过程
2
品味第一部分 开头句起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并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散步)、地点(田野)、人物(“我”、 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简洁明了,总领全文。
品味第二部分 “母亲老了,春天到了,我劝她多走走”, 从中体会到什么?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母亲 慈爱、善解人意
妻子 温柔、贤惠
我 孝顺、有责任感
儿子 聪明、天真可爱
家庭:温馨和谐、幸福美满、充满亲情……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D )。 A.我的母亲又敖过了一个严冬。 B.树上的嫩芽也蜜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C.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散步
共2课时
CONTENTS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助学资料 04 预习思考
05 初读课文 06 精读课文 07 跟踪检测
1.了解作家、作品,概括文章内容,积累精彩语言。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提高 审美能力。(难点)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重点)
莫怀戚( 1951—2014) ,重庆人,作家。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 的情趣,颇富人情味。作品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小说 《经典关系》《透支时代》《花样年月》《诗礼人家》等。其中《诗 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作者写作本文时,他的 父亲刚去世不久,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失掉了生活目标,身体状 况变得很复杂。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需谨慎度过, 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故有了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经历。后来作者与 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柯尔 特对中国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还说在 哺育儿女、赡养父母方面,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这引起了作者的感慨: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在感慨之余,作者以 那次散步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创作了此文。
第一部分(1):
开门见山,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2-8):
具体写一家人散步的经过。
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弄清本文事件的四要素,即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初春; 地点:田野; 涉及的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事件: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去田野散步。
先选择走大路,后决定走小路;发生改变是因为要满足母亲对 孙子的疼爱,同时也因为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背母亲走 小路。从道路的选择上可见“我”是一个孝顺、有责任感的儿 子。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如何理解上面句子中儿子所说的话?
儿子“突然叫起来”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孩子的 话充满了童真童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明、可爱,又表现了 家庭的幸福、温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这样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 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家是亲情的摇篮,是幸福的港湾。因为有爱,家才温馨,情才真切,生活 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下面,我们就一起陪同莫怀戚先生一家去田野散一 散步,感受一下他们一家人在散步中流露出的浓浓的亲情。
速读 课文
思考2:本文的写作方法 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 妙处?
思考3:读完本文。你对本 文的主题有哪些理解?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 文章自然的风格,思考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基调朗读。
1.划分文章层次。 2.读课文,复述课文所讲故事。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理解词义
熬:忍受,艰苦支持。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霎时:极短时间。 拆散:使家庭、集体等分散。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中是使儿子受 到委屈的意思。 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思考1:本文讲述了一 件什么事?这件事反 映了什么主题?
【解析】 A项,敖一熬;B项,蜜一密;C项,岐一一歧。
2.根据本课内容,填在下面语句方框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②无奈③生长 B.①拖②高兴③覆盖 C.①熬②信服③铺 D.①活②犹豫③滋生
辨别多音字
( sàn )散步 散
( sǎn )散文
( l=i)劳累 累 ( l-i)积累
( l0i)果实累累
( āo )熬菜 熬
( áo )熬夜
( p% )铺垫 铺
( p* )店铺
( pāo )泡桐 泡
( pào )泡茶
辨别易混字
粼 波光粼粼 lin 鳞 鱼鳞
嶙 怪石嶙峋
密 密切 mn )遵守
想一想,本文所记叙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母亲老了,春天到了,我劝她多走走; 经过: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母亲决定走小路; 结果:在小路上难走的地方,“我” 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 子,一家人和乐融融。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通读本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本文的线索是散步。通读本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