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
江西旅游景点介绍:白鹿洞书院
⽩⿅洞书院为宋代四⼤书院之⼀。
位于庐⼭五⽼峰南麓后屏⼭下,西有左翼⼭。
南有卓尔⼭。
三⼭环合,⼀⽔(贯道溪)中流⽆市井之喧,有泉⽯之胜。
唐贞元元年(七⼋五年)洛阳⼈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养⽩⿅⾃娱,⼈称⽩⿅先⽣。
后李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
号为⽩⿅洞。
其实并没有洞,只是因为四周青⼭怀抱,貌如洞状⽽已。
唐末兵乱,⾼雅之⼠来此读书。
唐南开元年间,李善道以及朱弼等⼈在此置⽥聚徒讲学,称为“庐⼭园学”。
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岳麓并称四⼤书院。
南宋时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集⽣徒,亲任洞主,亲⾃讲学,并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洞书院揭⽰》。
⾄此,⽩⿅洞书院达到了它的⿍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
⾃宋⾄清的七百年间,⽩⿅洞书院⼀直是我国宋、明理学的中⼼学府,陆象⼭、王阳明等都曾在此讲学。
书院展阁巍峨,亭榭错落,师⽣云集,俨如学城。
今⽇⽩⿅洞书院形成了以礼对殿为中⼼。
由明伦堂、⽂会堂、御书阁、朱⼦阁、思贤台、状元桥、门楼、牌坊、碑郡等众多殿组成的古建筑群,与周围的⼭川环境融为⼀体。
⽩⿅洞书院的⾃然风光极为毓秀,四⼭环合,古⽊苍穹,⽔古桥,别有洞天,现已成为⽂化旅游佳境,《庐⼭恋》、《红楼梦》、《聊斋》、《郑和》等影视⽚,都从不同⾓度摄取了书院的风采。
地址: 庐⼭五⽼峰南麓后屏⼭下。
白鹿洞书院揭示
千年学府,千载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我们国家在宋代有著名的四大书院,那就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书院。
号称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就在江西省九江市。
我刚刚讲到说白鹿洞书院是天下书院之首,这个评价是清代的一个大学者叫王昶,他是专门研究书院文化的。
他还有一本专著,叫做《天下书院总志》。
在这本书的序里,他对天下的书院依次作了个排名,他说白鹿洞书院是天下书院之首。
那么凭什么给这个评价?有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我考虑来考虑去,我觉得王昶之所以对白鹿洞书院给出这样的评价,最关键的原因不在于白鹿洞书院办学历史很长,这是一个方面,这是一个次要的方面。
最重要的方面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最完整、最正规的大学校规,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我后面专门要给各位讲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在这里诞生的。
它影响之大,影响之久远,等一下我会做一个介绍。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张《白鹿洞书院》的照片。
这是白鹿洞书院的入口,我在这里想说一下,这个入口距白鹿洞书院的正门还差蛮远的。
这就是为什么叫它叫“洞”,等一下我会给你讲。
这入口是在公路旁边。
从这个入口处进去就开始往下了。
这个往下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要去的话,建议您坐车下去。
你要是走下去,走到那个正门的地方你就累的不得了了。
大约要走半个多小时。
这样的地方古人亏了他们找啊。
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往下。
这就正门了。
这里现在是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白鹿洞书院名称的由来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叫“白鹿洞”。
各位都知道宋代的四大书院其他的三大书院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那么这个地方在古代它是处于江州,具体的讲它是属南康府管,也就是现在的星子县,那个时候叫南康府。
宋代它的级别比较高,叫南康军。
所以朱熹是南康军的知军。
在那里一共呆了三年。
这个地方要是按地名应该叫江州书院或者南康书院,怎么搞个白鹿洞书院呢?所以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下它这个名字的由来。
论宋代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特点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friendl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construct
a
loose academic
atmosphere
and#ve and
Bai
students diverse vary learning methods.From different vie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enior chinese 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features of Song Dynasty’S
a
and
forward.Such propeled the cunture of Song Dynasty reached
a
which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on
high tide provides many valuable enlightment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purpose for Senior The paper
High
School’S chinese education
on a
nowdays・ foreword which summarizes this
contains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nd research method.The second part paper’S research status quo,research thought third part academy’S is the mainbody of this paper.Firstly,the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朱熹传》(附答案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朱熹传》(附答案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
徽州婺源人。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父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知南康。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熹始拜命,即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知台州唐仲友与王淮同里为姻家,吏部尚书郑丙荐之,迁江西提刑,未行。
熹行部至台,讼仲友者纷然,按得其实,章三上,淮匿不以闻,熹论愈力。
宁宗之立,熹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在讲筵复申言之。
御批云:“悯卿耆艾..,恐难立讲,已除卿宫观。
”提举南京鸿庆宫。
庆元五年致仕。
熹登第五十年,任于外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何澹为中司,首论专门之学,文诈沽名。
刘德秀仕长沙,首论留正引伪学之罪,“伪学”之称,盖自此始。
攻伪日急,至上书乞斩熹。
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
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以谢遣生徒者,笑而不答。
嘉泰初,学禁稍弛。
淳佑元年正月,上视学,手诏以周、张、二程及熹从祀孔子庙。
熹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
(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B.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C.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D.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经》:该书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
白鹿洞书院揭示
鹿
键 词
洞
书朱 院熹
揭
示
壹
白鹿洞书院简介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 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 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 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 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 大书院"。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 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 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 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 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 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
伍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关
鹿
键 词
洞
书朱 院熹
揭
示
一、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 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 道也。"
长幼有序 1.长辈要自律自重,堪称晚辈的榜样 2.晚辈要谦恭好学,听从长辈的教诲
二、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为学之序,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 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 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 措也。
六、总结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 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 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讲学或教人为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学到 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文章,借以沽名钓誉, 谋取利禄,而是为了要人们按儒家经典,读书穷 理,修己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书院学规中的儒学传承——以《白鹿
061[摘 要]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学规是书院教育的指导性规章。
朱熹在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期间,制定了成为后世学规范本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他将传道视角民间化,把书院教育作为复兴儒学、延续道统的重要渠道,以儒家道统、圣贤精神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将抽象化的道德经义、道心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强调了学校对个体人格修养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群体道德的熏陶。
[关 键 词] 书院;学规;儒学;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书院学规中的儒学传承——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中心刘占先 王希楠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由唐末至清末延续千年。
它以个人或家族聚居、读书、藏书、讲学、聚徒为起源,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借鉴吸收了官学与私学的有益经验,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比较成熟的制度。
一方面,它对古代教育体系进行了由下而上、自发积极的补充完善,成为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对儒家学术道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承继作用,引导着社会价值取向与道德风尚。
学规是书院办学育人的指导性条例,对书院的建设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书院多由不同的民间力量筹备或注资而成,并且社会背景不同以及所聘院长学术主张不同,学规的具体内容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与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学规既指导着书院的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衍化、趋于完善。
宋初,在南唐庐山国学的旧址上建立了白鹿洞书院,但其在北宋时期的办学时间断断续续,整体而言较为短暂。
“白鹿洞书院在北宋的三段历史中,第一段只有7个年头(976—982年),第二段没有教学活动的记载(‘咸平中有敕重修,其后沦坏日久,莽为邱墟’[1]253),第三段自皇祐五年孙琛重建至皇祐末(1053—1054年)毁于兵火,仅有两个年头”[2]39。
南宋时期由朱熹兴复,自此名扬四海。
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庐山市)。
到任不久即主持开展白鹿洞书院兴复事宜,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张贴于门楣之上,供师生日省日新。
白鹿洞书院揭示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的整体框架,我们明白了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的最高表现形式,南宋的书院发展到极盛,其中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学院学规。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将深入的学习《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南宋淳熙六年,即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呈报朝廷修复白鹿洞书院,自任洞主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
其中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之道,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揭示了教育的宗旨,展示了人们为学的方向,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这样就把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进行学习修养的途径都结合了起来。
内容有以下五方面:1;“五教之目”,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2;”为学秩序”,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3;“修身之要”,即“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4;“处事之要”,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
5;“接物之要”,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
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反映了宋代大多数书院的教育宗旨和办学目标,也为此后历代书院的发展提供了范本,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经典文献。
把这些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使书院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朱子语类》三则
• 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 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 “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 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 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 人为己任”。
字元晦,号晦庵,著名 理学家,教育家,宋代 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 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 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 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 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 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 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 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 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 九百年之久。
讨论
• 读书要不要有功利目的? • 带着功利目的读书能走多远?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体裁:七绝 注释: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 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4、一时:一下子。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 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及其精神。
事功之中,如果一个君主有道德,他就必然能建功立业,为民生 造福。假如他不能建功立业,就不能认为他有道德。如果将道德 与事功割裂开来 )陈傅良的这句话是对陈亮功利主义哲学
最为准确的概括。 陈亮思想具有一种超前性,因此,他最终在历史舞 台上湮没,也是一种必然。(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 济处便是有理。此老兄之说也。如此,则三代圣贤枉做 工夫。功有适成,何必有德,事有偶济,何必有理,此 朱丈之说也。如此,则汉祖唐宗贤于盗贼不远。陈傅良 《答陈同甫三》) 。
第三则学习
• 孔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又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孟子曰: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
从《白鹿洞书院揭示》看朱熹的学规理念
Ke y w o r d s : t h e Re g u l a t i o n s o f Wh i t e De e r C a v e Ac a d e my;Z h u X i ;s e h o o l r u l e s
Ab s t r a c t :Ac a d e my r u l e s r e pr e s e nt e d by Li z e Ac a de my Re gu l a t i o ns a r e de e pl y a f f e c t e d by o f f i c i a l
朱熹 的《 白鹿 洞 书院 书院揭 示 》 在教 育史 上是
一
的反 义是 “ 深” , 《 白鹿 洞 书 院 揭示 》 是不是“ 深” 的
份 重要 文献 , 历 来研 究者 都 给予 了很 高 的重视 ,
体现 ?三 、 “ 深” 与“ 浅” 之 间 的 关 系 到底 如 何 ? 回
答 这 一 系列 的 问题 , 有 助 于 我们 更 好 地 理 解 朱 熹
摘要 : 《 白鹿洞书 院揭示 》 之前的 以《 丽泽书院学规》 为代 表 的书 院学规深受 官学学规 的影响 , 禁惩意 味浓厚 , 属于
“ 警恶” 式学规 ; 朱 熹 所撰 的《 白鹿 洞 书 院 揭 示 》 与 儒家 的“ 治 民” 思想 相 一致 , 以“ 劝 善” 为 主 。“ 警 恶” 式 学 规 待 学 者 为
s c h o o l r u l e s , S O t h e y a r e wa r n i n g r e g u l a t i o n s .C o mp a r a t i v e l y , Z h u Xi ' s t h e Re g u l a t i o n s o f Wh i t e De e r
论文:白鹿洞书院人文教育及启示
论文:白鹿洞书院人文教育及启示白鹿洞书院人文教育探析及启示摘要:白鹿洞书院位居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人文教育既体现在白鹿洞书院的学规、管理规范等制度方面,亦在书院教学活动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表征。
本文主要从白鹿洞书院渗透人文教育的不同角度出发,阐释白鹿洞书院的人文教育内涵和实现途径,以期为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重构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人文教育;启示我国学者李兵提出,儒学人文精神包涵两个层面:其一,士人通过忠实践履儒家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人格、价值追求,使个体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其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理想在于将儒家的道德要求付诸实践,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1]74白鹿洞书院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作为书院活动的灵魂,践履“以人为本”、“内圣外王”的人文价值观,使书院区别于以科举为导向的官学。
通过规章制度、教学活动、书院环境建设等,在书院内部形成尊师爱生的情谊、问难论学的风气、道德高尚的人格以及出世入世兼具的精神。
一、白鹿洞书院人文教育的实施(一)白鹿洞书院的规章制度1.学规学规是规定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内容的制度性文件,[1]74是书院进行人文教育的制度保障。
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揭示》集中体现了儒学人文教育思想,是高等教育史“人文”阶段集大成的代表作。
[2]203儒家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内圣外王”的思想,于《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主要体现为“修身自省”。
朱熹指出白鹿洞师生所学之目的为“明义理以修身”,强调自我约束、自觉自省,而非他人约束或功名驱使。
《揭示》的首条即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实现基本的社会伦理秩序和人文道德规范,朱熹进一步提出学习的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白鹿洞书院师生以人作为主体,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为人”、“处事”的前提。
不仅宋代《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子提供修身规范,在清代书院日渐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过程中,白鹿洞书院也秉持了良好的学规。
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书院学规中国书院一般都有学规。
所谓学规,是书院订的用以规范生徒学习、生活行为的规矩章法。
岳麓书院的学规,最早源于朱熹的《书院教条》,到清代乾隆年间,欧阳正焕任书院院长时,提出“整、齐、严、肃”四字并撰诗,刻在碑上嵌于书院讲堂右壁,流传至今。
这四个大字刚劲有力,令后人景仰不已。
岳麓书院学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书院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悬于前门)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 (悬于赫曦台)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悬于赫曦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悬于大门)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悬于大门门厅)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悬于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 (悬于讲堂)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材有良规 (悬于讲堂)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悬于讲堂)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悬于讲堂)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 (悬于御书楼)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悬于御书楼)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悬于讲堂侧门)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悬于半学斋)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悬于大成殿)觉世庸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 (悬于大成殿)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悬于大成殿)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悬于大成门)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悬于文庙庑廊)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清退之 (悬于文庙庑廊)业精干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悬于教学斋)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悬于讲堂侧门)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 (悬于百泉轩)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 (悬于百泉轩)金声玉振虎跃龙腾 (悬于成德堂)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 (悬于时务轩)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悬于吹香亭)石鼓书院书院楹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文及译文赏析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文及译文赏析朱熹张栻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评职名。
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
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
五年,依所请。
明年卒,年七十一。
(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讫:终了,完毕B.为《学规》俾守之俾:并且C.单车屏徒从屏:使……退避D.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短:诋毁,指摘解析:B项,俾:使。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独端坐以指画沙王好战,请以战喻B.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禁女妇之为僧道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D.五年,依所请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解析:B项,介词,对,向/介词,跟,同;A项均为“介词,用”;C项均为“之,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D项均为助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
谈白鹿洞书院文化的教育精神_白鹿洞书院揭示
谈白鹿洞书院文化的教育精神_白鹿洞书院揭示综观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大学教育具有相同功能的书院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这不仅是因为断裂传统本来就是大学教育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书院的教学方法在很多方面也值得我们今天参考。
作为在书院教育教学上的突出代表白鹿洞书院,其《白鹿洞书院揭示》至今仍在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的一些学校里被奉为校训,并称之为“白鹿洞精神”。
可见,白鹿洞书院在教育教学上确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白鹿洞书院的质疑精神科学的精神首先必须有质疑精神。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生读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阶段。
在朱熹看来,在博学的过程中如果不“审问”,即对有不明白的地方不追问到底,对所学内容没有怀疑,就不可能达到“慎思,明辨,笃行”的目的。
“审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责任感,只有“博学”并勤于思考,才能“各执疑难、问辩蜂起”。
后来李龄在其《八戒》中也告诫学者要“博穷事理,以尽致知之方”,实际上就是要学生学会质疑,对问题穷追不舍,直到最终解决为止。
在教学上,朱熹采取互相切磋,质疑问难的方式。
读书有疑难,师生之间相质询,有利于将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剖析,让学生不仅有机会提出问题,还要让学生有机会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有助于在读书中精思、涵咏、体察的展开。
朱熹的这种教诲学生质疑的教学方法,在后来白鹿洞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提学郑廷鹄在《示主洞教谕崔柏帖》中说:“每日升堂会讲,主洞官先讲,或诸生复讲,最后有疑者,以次升问。
”提学高璜在《经久规模议》中规定:“学徒有疑义,先求开示于经学长;不能决,再叩堂长;不能决,再问副讲;不能决,再问主洞。
”质疑精神始终伴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发展,并经过不断的延伸和深化,成为白鹿洞书院教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质疑精神可以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白鹿洞书院学规
白鹿洞书院学规宋朱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
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
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
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
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
诸君其亦念之哉![作者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侨寓福建建阳。
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孝、光、宁四朝,累官转运副使、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
卒谥文,赠太师,徽国公。
熹主抗金,但强调准备,韩口胄等目为“伪学”,执教五十年余年,于经、史、文、乐及自然科学所著述。
他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之大成,主灭私欲,从“天理”。
明清两代,程朱理学奉为儒学正宗。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学习导读从学规文本之后的解释可以看出,朱熹讲学或教人为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学到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文章,借以沽名钓誉,谋取利禄,而是为了要人们按儒家经典,读书穷理,修己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博学笃行的教育意义
博学笃行的教育意义作者:朱佳欣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5期内容摘要:自古以来,不少中西方教育家强调学行结合在教育、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中师生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原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强调博闻强识,积学笃行。
学与行相结合,需要间接经验的学习、直接经验的获取,从而丰富认知,更加清晰准确的指导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需实干、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笔者通过搜索文献,阐述博学笃行的含义,陈列不同时期教育家的观点,发现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习“博学笃行”,使做人行事有规矩可循,职责使命谨记于心。
关键词:博学笃行“博学笃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发展,理念深入人们的思想,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实践,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教育作用。
一.博学笃行的含义(一)博学《说文解字》里将“学”解释为觉悟,《白虎通》补充说:“学,觉也,悟也。
言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而去非取是,积成君子之德也。
”在中国传统儒家的话语体系中,“学”的对象既是书本知识,也是伦理道德。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
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
用“博学”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二)笃行语出《礼记·中庸》。
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学有所得,然后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
用“笃行”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学问思辨行”是为学由始至终的循环过程,是人的道德修养过程,是思维形成人格完善的过程。
“学”是“行”的基础,“行”是“学”的目的。
在认知层次上需要学的努力,在践行的层次上,需要付诸实际行动。
从白鹿洞书院学规看朱熹教育思想
从白鹿洞书院学规看朱熹教育思想作者:姜帅良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07期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弘扬儒学思想,是孔孟之后又一杰出的儒学大家。
公元1180年左右,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康镇),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制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
这份学规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成为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
《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正文如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
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具列于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
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学规的第一条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宗旨。
开篇讲到中国古代圣贤尧、舜任命契担任司徒,教化百姓做人的故事,其所教内容即“五教”。
说的是“父子之间要有亲情,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有区别,长幼之间要有次序,朋友之间要讲诚信”。
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
学生要学的就是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人际关系,知道如何做人。
其内容与“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封建思想是不能互画等号的,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仍具有深刻的学习意义。
同样我们对“五教”的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并作广义的理解,即:“人与人之间遵守基本的伦理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中国古代书院
教育管理论文题目: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教育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老师:2013年6月28日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教育摘要: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现象。
书院是中国古代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它强调讲学自由、注重学术研讨,推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会讲"式的教育模式,具有因材施教、入学自由、择师自主等特点,在机构及课程设置、学规及经费管理和教学形式上逐步形成了有利于教学与学术并重的组织模式,研究中国书院的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借鉴价值。
书院教育为现代教育留下很多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书院,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书院的特点,借鉴作用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
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曾大发感慨:“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
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
”20世纪中国大学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没有继承中国古人的“大学之道”。
因此,探索书院教育的特点和治学之道,对中国当代教育有应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书院”的名称始现于唐朝唐玄宗时期,当时书院分官私两种,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主要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公元726年)又改称集贤殿书院。
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书院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的场所,儒生、道士、和尚等皆可出入其间。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设在四川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
宋朝统一国家后,急需大批治术人才,所以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而忽视“开学校,育人才”。
以至在立国之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古诗朱熹,字元晦翻译赏析
古诗朱熹,字元晦翻译赏析文言文《朱熹,字元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翻译】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他父亲朱松字乔年。
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
”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
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侨寓福建建阳。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孝、光、宁四朝,累官转运副使、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卒谥文,赠太师,徽国公。熹主抗金,但强调准备,韩口胄等目为“伪学”,执教五十年余年,于经、史、文、乐及自然科学所著述。他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之大成,主灭私欲,从“天理”。明清两代,程朱理学奉为儒学正宗。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
$$$$《白鹿洞书院学规》 朱熹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