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态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明知包庇罪犯与法不容(认识),但亲情战胜 法理(情感),包庇罪犯(行为倾向)
再如: 强迫症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强迫行为没有必 要(认识),但不做就心神不宁、走坐不安(情 感)继续强迫行为(行为倾向)
❖ 2、态度的立体结构
❖ 个体的态度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而 是嵌套在一个包含多个其他态度的认知结 构中,这态度体系叫态度的立体结构。
测量的方法
❖ 常用方法 一、量表法 二、问卷法 三、投射法 四、行为观察法 五、生理反应法
一、量表法
❖ 有两类实际反应可以用来作为推论态度的 依据: ❖ 一是该人对该事物所表现的直接行动;
❖ 二是该人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就其对该事 物的想法、感情及行为倾向所做出的自我陈 述。
测量的内容
❖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客体的肯定或否定的 反应;
❖ 态度的强度:指人们对客体的认知、情感表 现出的程度,即态度的力量或深度,可以用 尺度标示出来。
即时行为比长久行为反应更反应态度与行为的 一致性
即时行为就是有了对事件的态度马上去做
长久行为是指久远或长时间内作出行为反 应,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态度,使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降低。
❖ 三、其他
态度涉及的对象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 越大,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即态度Baidu Nhomakorabea易引起行
为。
❖ 越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低 ,即态度越不易引起 行为。
一、偏见产生的原因
1、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 冲突→敌视→产生否定性情感和心理 ❖ 举例:①谢里夫的实验(P162)
②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互相否定 2、个体从社会化过程中习得 ❖ 直接学习:成人运用赏罚强化其偏见态度 ❖ 模仿学习: ❖ 环境气氛:
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 易导致偏见的人格特征:(权威主义人格)
❖ 在一个群体中受偏 见的个体常常回避 其他成员,从而更 增加了隔膜和疏离。
❖ 疏离极易引起受偏 见者的强烈的敌意 感。
三、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第四节 态度的测评
❖ 态度是一种无法予以直接观察的内在心理 活动,因而只能采取间接的方式进行测量, 即从人们的实际反应中推断得到。
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必须先 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意义、结果等。 ❖ 情感成分
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 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 ❖ 意向成分
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
❖ 一般情况下,三者和谐一致 , 即认知→情感→ 行为倾向。
❖ 有时出现矛盾,此时,态度的稳定性降低,主 体易出现心理困扰,往往表现为情感与行为的一 致性.
❖ 如:考研 ①就业难 ②想专业深造 ③留 恋校园环境
不考研 ①想挣钱 ②考不上 ③先 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 一般认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 为,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态度与行为并非 完全一致,许多因素影响其一致性。
❖ 一、从态度角度分析
❖ 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的一致性越高,态度与行 为的一致性也越高,反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 性就差。
主体的人格因素 ❖ 独立性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较高(我行我素)
❖ 依赖性强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较低(认知与行为的 不一致)
环境压力 ❖ 越大,行为越受环境影响 ,与态度的关联性降低
❖ 越小,行为受环境影响小, 与态度的关联性提高
第三节 偏见
❖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 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中习得的 ❖ ③结构性:基本构成要素,立体结构 ❖ ④主观性:依赖于个体的主观经验 ❖ ⑤内在性:内部的难以直接观察到,通过意见、
观点、看法、主张等表现出来。 ❖ ⑥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不发生改变 ❖ ⑦动力性:不同态度引发人们不同的行为
二、态度的结构
❖ 1、态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 认知成分
❖ 可能是垂直嵌套、水平嵌套或二者兼有
❖ (1)垂直结构
❖ 具体的、现实的态度往往受主体基本的、 初始的信念所制约,与之构成了垂直的联 系,这叫态度的垂直结构
❖ 如: 人性是恶的
大部分人是好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 乐意与人交往
❖ (2)水平结构
❖ 个体的某一态度往往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不同类型的相关态度发生联系,形成的结 构叫态度的水平结构,他们同属于同一层 次 ,共同左右对客体的态度.
❖ 所持态度以主体直接经验为基础,态度与行为 有较高的一致性,若以间接经验为基础,态度 与行为的一致性就差一些。
例:别人说XX难处,自己与之相处一段感觉良 好,故对之产生友好态度→与之交往
❖ 所持态度越具体,越有针对性。态度与行为一 致性越高。反之,越笼统,一致性越差
二、从行为角度分析
考察多重行为与考察单一行为更能揭示态度与 行为之间的联系,态度与行为不是一对一的, 有时会以相反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态度。
2、性别角色
❖ 偏见对男性、女性的性别角色心理有重要 影响
❖ 男性:强壮、有能力的、家庭的顶梁柱、 男的比女的强,给许多男同志带来了沉重 的压力
❖ 女性:依赖的、顺从的、主内、贤妻良母、 比男性差,带来了女性的自卑感、低职业 成就动机,依赖性强等,有些有能力的女 性害怕背上女强人的名称。
3、疏离
#固守传统等级观念,排斥、轻视违反传统价值 的人; #顺从于所属群体的道德权威,以权威和地位为 行事的依据; #敌视其他群体的人; #对周围的事物偏好做两分法的简单判断。 ❖ 偏见与投射心理有关 ❖ 挫折感也易导致偏见
二、偏见的消极后果
1、自我实现预言 即偏见常给被偏见者造成不良的心理暗 示,束缚了自己的行为,就好象给未来 写好了消极的预言,近似于“说你不行 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态度
❖ 一、态度的概念
❖ 1、定义:态度是指主体对社会存在(社会现 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 的内在心理状态。
❖ 举例:对未婚同居的态度 对追星的态度 对 网恋的态度等等
❖ 2、态度的特性: ❖ ①对象性:社会存在(自身、他人、事物等) ❖ ②社会性: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