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合集下载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中央星状纤维瘢痕组织在动脉期无增强(车轮状),门脉 期及延迟像强化为其CT特征。
FNHCT增强示意图
平扫:大多数呈孤立的等 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
CT增强时动脉期明显均匀 强化,边缘浅分叶状
CT延迟像呈类圆形。中央星状纤维 瘢痕组织延迟像强化为其CT特征。
局灶结节性增生
平扫:略低密度肿块;CT增强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浅 分叶状;CT延迟像呈等密度
临床表现
多见中年女性,生长慢,无恶变潜能。 一般无症状,多数偶然发现。可表现为腹部肿块,
少数病例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 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FNH,可以避免手术,使用
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病变是安全的。
病理
FNH是多血供实质性肿块,肿瘤内部结构均匀,出 血和坏死少见。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界线清 楚。
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典型FNH MRI表现
MR平扫T2WI、T1WI和Ga增强的延迟期表现。
FNH中央瘢痕
T2W
增强扫描延迟期 FNH中央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HCC中心坏死
T2W
增强扫描延迟期
HCC T2WI压脂中心坏死呈低信号,延迟期对比剂退出, 中心坏死区仍为低信号,可见HCC的包膜强化。
(病例经腹腔镜证实为肝局灶结节增生)
5个月后复查显示两个病灶没有变化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性,45岁,体检发现肝内占位。 病理结果是FNH(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牛眼征”的特点:可看到为中心低密度坏死区较小,中间 高密度强化层最厚且规则、随时间推移强化越来越明显, 最外层低密度水肿带宽度匀称、在水肿带边缘的肝实质可 见一过性的异常强化影(炎性充血所致)。
T2WI抑脂呈低信号。两者增强后均有延迟强化。 FNH中央瘢痕T2WI抑脂呈高信号,且增强后延迟强化;肝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一般并无任何特殊, 少数病例因其肿块压迫肝胆管, 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AFP、CA19-9等肿瘤标志物指标亦为阴性,这可与 肝细胞癌等相鉴别。
常规超声
◦ 可呈等回声或稍低、稍高回声,其中等回声者约占66.7%~74.3%,边界 可清晰或不清晰,故常规灰阶超声检查时不易发现病灶。有时主要依靠 其对周围管道的推挤移位或病灶周围出现暗环等继发性特征而识别该病 灶,偶尔也可依靠病灶中央的瘢痕而识别病灶,但其出现率不高。彩色 多普勒超声显示90%以上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灶内部彩色血流丰富, 特异性的表现时病灶中央出现“星状”彩色血流(50%~70%),病灶周 围常可显示粗大的供血动脉,脉冲多普勒则可测及动脉血流,其流速常 较高(0.14~1.13m/s),而阻力指数较低(RI 0.40~0.70)。
◦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在常规超声上的典型表现是直径多<5cm、单发、边 界欠清和有中央瘢痕等,虽然也有多发性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报道, 但明确诊断需依据病理学检查。
病理
◦ 大体标本显示多数病灶境界清楚、质地硬、呈结节状,颜色由灰褐色到 淡棕色,通常较周围肝颜色淡;部分病例可出现红色淤血区。
◦ 显微镜下的特征是含有正常肝细胞、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胆管 和汇管区,但没有正常的门静脉结构,这是一种正常肝细胞的不正常排 列而形成的增生性病变。胆管和动脉管壁增厚明显,尤其见于中央瘢痕 处。由于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有丰富的动脉供血,故病灶很少出现内部 出血、坏死和钙化等继发性改变。 Nhomakorabea治疗
◦ FNH是没有恶变倾向的良性病变,并且并发症少见,对于其处理已形成 以下共识:FNH的观察随访是安全的,一旦诊断明确应避免手术;只有 在肿瘤生长或组织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才行手术切除。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是一种良性病变,常见于女性。

FNH表现为局限性肝脏结节样增生,绝大多数时无症状。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肝脏FNH的确诊需要多种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

其中超声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无创、重复性好和安全的特点,并可提供诸如病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血流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FNH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旨在探讨肝脏FNH的超声诊断要素,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一、病变大小
FNH的大小常见于1~5 cm或更大,因此,超声检查时应注意扫描肝脏全面,尤其是肝右叶后段。

此外,还要计算病变的最大径和横纵比,以便与其他肝脏病变相区分。

二、形态
FNH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

因此,在超声检查时应注意病变形态、轮廓是否规则,有无分叶、毛刺等。

三、内部结构
FNH的内部结构常见为均匀回声或低回声,也可能有不均匀回声或高回声。

此外,FNH 内有1%~33%的病变可见包涵体,这些包涵体呈“毛玻璃状”、散在分布。

因此,在超声检查时应注意病变内回声的分布情况、回声强度和是否存在包涵体。

四、边缘
FNH与假包膜紧密相连,边缘清晰锐利。

因此,在超声检查时应注意病变与周围肝组织的分界清晰度和有无假包膜。

五、血流
FNH血流主要来源于动脉,常见于肝脏的周边部位。

因此,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脉冲多普勒血流谱图等方法检测病变的血流情况。

正常情况下,FNH 的血流呈强度不等的、周边性的、分叶状血流灌注模式,较为显著。

FNH一般无门静脉显影。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肝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肝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及纤维间隔组成 • 特点是病灶中心有星状瘢痕及辐射状纤维分隔,
瘢痕内有厚壁供血动脉,但无门脉血液。 • 病灶中心的“星形瘢痕”并非真性瘢痕,而是血
管与胆管的聚积。
病理分型
经典型:最为常见(80%),呈结节型,切面具有典型特征性改变,即病变中央有星形瘢痕;病 灶周边或中央存在供血血管。
• 孤立结节样增生实质,被环形纤维间隔完全或不 完全包绕
M-31Y CT体检发现肝占位
M-20Y 体检发现肝占位
M-20Y 体检发现肝占位
临床特点 CT MRI
强化特点 包膜
中央低密度
小结
FNH
HCA
常见 好发年轻女性 雌激素刺激血管畸形发展
罕见 好发年轻女性 与服用避孕药有关
等或稍低密度
等或稍低密度
信号常较均匀
信号常不均匀
快进慢出
快进慢出/快进快出
及早手术切除 • 镜下肿瘤主要由肝细胞组成,但肝细胞的排列不具有正常肝小叶结构,
而是杂乱无章,结构内无胆管,病灶容易出血,肿瘤实质内可见脂肪
影像学表现
CT
• 平扫密度与正常肝实质接近或略低,边缘清晰,有完整包膜,无中央瘢痕 • 可有出血、坏死、脂肪变性 • 动脉期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 • 静脉期病灶密度下降,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 延迟扫描病灶逐渐变为低密度 • 如病灶中心有出血,其中心低密度不强化 • 部分病例整个增强过程始终呈低密度
• 中央疤痕包含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胆管及周围 浸润的炎症细胞以及各种畸形的血管,畸形的中 央动脉呈离心状向外供血。
病理分型
不典型:病变中央缺乏星形瘢痕灶,或畸形血管,但都有胆管增生。
可分为以下3型: 1毛细血管扩张型:表现为短小的纤维分隔+较多的扩张 血管+小胆管增生。 2混合细胞型:少许纤维间隔+少数畸形血管,肝细胞实 质性增生及增生的胆管明显。 3伴肝细胞不典型增生型:可具有上述不同类型成分的 表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影像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影像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并发症预防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出血、感染等,采取预 防措施。
疼痛护理
对疼痛进行评估和管理, 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
治疗进展与展望
药物治疗
关注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 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手术治疗
探讨更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提 高治愈率。
康复治疗
加强康复训练和指导,促进患者康 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影像鉴 别诊断护理课件
目录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概述 • CT影像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 护理与治疗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肝脏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良性 病变,由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局限 性增生形成,通常不伴有肝硬化 和门脉高压。
03
护理与治疗
一般护理措施
01
02
0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特别是肝功能指标的变 化。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和饮料。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根 据病情适当安排活动。
特殊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 焦虑和恐惧。
对临床工作的启示与展望
启示
对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影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未来可以通过深入研 究CT影像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定期复查与随访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病变
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变化,采取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其病理学特征为以肝细胞增生为主,周围有纤维或弹力纤维包绕形成假包膜,通常单发、大小多在5cm以内,多无自发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FNH无恶性潜能,因此对于其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FNH诊断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就超声诊断肝脏FNH的要素进行探索,以期对临床更精准的判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形态特征FNH的形态特征较为典型,多呈一个近于圆形的结节状影像,直径一般在5cm以内,常位于肝脏右叶的后上部或前下部,亦可见于左叶。

超声图像中,FNH通常为高回声,呈欠均匀的假包膜下低回声,边缘光整,常有血管穿行,且血管呈'半圆'或'鱼钩'状。

FNH有时伴有毛刺状锐角或血管抽象,这些特征对于进一步确认病变的良恶性十分有帮助。

2. 血液灌注FNH的特征性血液供应是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

多数情况下,FNH的血供表现为异位性动脉供血,即病变内的血管与周围肝组织无直接分支关系。

超声检查可通过彩色多普勒测量病变内血管的血流速度、流量、充盈时间等指标,发现局限性的、特征性的、大量的血流供应,而周围健康肝组织血流情况无循环淤滞的迹象。

此外,对于血管囊性扩张病人,在超声引导下可进行局部静脉注射造影剂以更明确地显示病变的血流特征。

3.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FNH的诊断中,其能够定量地测量病变组织的硬度和弹性,有助于准确分析病变的组织学和功能学信息。

常见的弹性成像技术包括声速弹性成像、切向弹性成像等。

声速弹性成像可将组织的声波传播速度与硬度联系起来,通过对声波传播过程中声波反射和折射的分析,计算出病变与周围健康组织的声速比值,发现FNH的声速比值通常高于0.9,其硬度与正常肝组织接近;而恶性肝瘤的声速比值通常在0.5-0.9之间,且硬度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PPT课件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PPT课件
04
肝转移瘤的病灶内可出现钙化或出血,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灶内 则较少出现钙化或出血。
05
CATALOGUE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治疗与预后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 疗药物等,具体药物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药物治疗的缺点在于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恶心、呕 吐、乏力等,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可以清晰 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 以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肝 脏内的局灶性病变。
超声检查对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准确率相 对较低。
CT检查
CT检查是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
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清 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病灶的 形态、大小、密度等信息,有助
药物治疗是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首选治疗方法 ,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和 扩散。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 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 疗方法。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 ,提高治愈率。
超声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高分辨率超声表现
显示肝脏局部结节或肿块 ,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或 不规则。
彩色多普勒超声
显示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 情况,有助于判断结节性 质。
超声造影
通过观察结节造影剂灌注 和消退特点,有助于鉴别 良恶性病变。
CT影像学表现
平扫CT
显示低密度或等密度结节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分析与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是指肝脏内出现的结节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

如何准确快速地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CT和MRI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手段,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CT和MRI两种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1. CT在诊断中的应用和优势CT技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以及对骨质和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等优势。

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时,CT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内的结节状病变及其内部的血管结构,对于组织的密度差异也能够显示出来,有利于医生对病变的形态和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

CT检查还可以使用造影剂增强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内血管的灌注情况,有助于诊断恶性肿瘤。

1. CT与MR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通过CT和MRI对该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T和MRI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变的性质、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影响,有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CT与MRI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优势和劣势CT和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各有其优势,CT成像速度快,对于钙化等密度变化的结节状病变的显示效果较好,但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不如MRI清晰;MRI对于软组织的成像效果好,可以更好地反映肝脏病变的性质,尤其在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成像时间较长。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CT或MRI进行诊断,以获得最准确的诊断结果。

1. CT与MRI在联合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CT与MRI联合应用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一些研究表明,CT与MRI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对于未明确诊断的病例,联合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WuLi-ran,Huang Xi-ming. D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Qijiang,Chongqing city (Qijiang *****)Liver neoplasms;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Biopsy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占位性病变,来源于肝细胞,按照WHO的病理学诊断标准,是指肝实质增生并被星型纤维瘢痕间隔成结节状实性占位很少出现瘤内出血也无肯定恶变现认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

近年来国内的发病率有增高倾向,鉴于FNH无特异性症状,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与其他肝脏良恶性肿瘤相似等情况,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FNH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丰富诊疗手段。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8年6月,我院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FNH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3~67岁,中位年龄35岁。

12例(66.7%)在健康体检时彩超或CT发现,无任何临床症状;12例因腹部隐痛或腹胀就诊;4例可扪及右上腹部包块;2例因发热、乏力、纳差就诊。

女性患者无口服避孕药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中转氨酶轻度升高6例,明显升高4例;2例胆红素升高;2例甲胎蛋白轻度升高(42ng/ml),但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HBsAg阳性3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例。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3例疑为肝癌,3例诊断为肝内占位性质未明,1例疑为肝血管瘤,11例诊断为FNH。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

Mathieu D, et al.,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1977,5: 255-288 Nyuyen BN, et al., Am J Surg Pathol,1999,23:1441-1454
分类 (Classification)
• 典型性(Classic) 80%
Naugen BN, et al. Am J Surg Pathol, 1999,23: 1441-1454
组织结构 (Architecture)
• 1, 典型型 (a) 异常的结节组织学构筑(Abnormal nodular architecture) (b) 畸形血管 (Malformed vessels) (c) 增殖的胆管 (Cholangiolar proliferation)
病变
T2WI 等, 略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中心疤痕
T1WI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T2WI 高 高 低 低 低 高
动脉增强 HAP 病变 中心疤痕 包膜 +++ - +- + ++ +++ ++ PVP DP
SPIO
ECT


Chaoui A, et al., AJR, 1998,171: 1433-1434 Mclarney JK, et al., RadioGraphics, 1999,19: 453-471
• 1. 典型的FNH A. 大体病理(Gross inspection): a) 肿块由分叶的结节构成; b) 由肿块中心疤痕(Central Scar)向四周呈辐射 的纤维间隔将肿块隔开;
c) 疤痕中含有畸形血管 d) 绝大多数病例病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 疤痕
• B. 镜下(Microscopic findings): a) 结节增生组织,结节由环形或间断的纤维 间隔(Fibrous Septa) 完全或不完全环绕。由正 常肝细胞组成的肝板可呈中等程度增厚。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摘要】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CT和MRI作为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其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CT 和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分析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揭示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诊断优势,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MRI、诊断、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临床意义、研究结果、优势、展望、局限、未来方向1. 引言1.1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重要性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重要性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良恶性程度不同,对肝脏功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做出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及时发现和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和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1.2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响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出现会干扰肝脏的正常功能,影响体内的代谢过程。

局灶性结节增生可能会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导致肝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

局灶性结节增生在恶性转变的风险较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表现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表现

28
2019.03 No.8
文/ 张心怡(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是肝脏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20~50岁,男女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致,少数儿童也可发病。

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故多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不适、腹部包块或因瘤体过大出现临近器官压迫症状而就诊。

实验室检查一般并无任何特殊,个别病例可因其肿块压迫肝胆管,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但甲胎蛋白、CA199等肿瘤标志物指标为阴性,这可与肝细胞癌等恶性病变相鉴别。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在常规灰阶超声上常表现较隐匿,与周围肝组织回声分界不清,有时主要依靠其对周围管道的推挤移位或病灶周围出现暗环等继发性特征图1图4图2图5图3
条状低回声
放射状血流声
后方回声稍增强
稍低回声病灶。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影像表现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影像表现
T1 W上为等或稍低信号,T2上 为等或稍高信号,除中心瘢痕外病 灶信号一般很均匀。
经典者中央或偏心瘢痕在T1WI 和T2WI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 不经典者T2WI上可体现为低信 号等。
T1W
T2W
增强:
动脉期: 病灶明显 均匀强化, 中心瘢痕 无明显强 化
门脉及实质 期:病灶内 趋向呈等信 号,中心瘢 痕强化
边沿
向中
心强

有假包膜
可有纤维性包膜
无包膜
可有纤维性包膜
FNH旳假包膜
FNH是没有纤维包膜旳,但是有假包膜。
FNH压迫周围正常旳肝实 质
周围旳血管
假包膜
炎性旳反应
因为FNH旳假包膜为压迫周围正常 组织以及某些灶周血管和炎性侵润
所以在CT上为较低密度;在MR旳 T2W上为高信号,而且能够有延迟 强化
门脉期:病灶 实质强化部分 造影剂开始迅 速退出,趋向 等密度 。
延迟期呈 等密度, 中心瘢痕 轻度强化
FNH周围可 见血管影,这 与肿瘤周围扩 大旳血管、血 窦有关。另外 有人认FNH 是一种先天性 血管畸形,动 脉血流灌注增 长造成肝细胞 增生。在动脉 期扫描经常能 显示异常动脉。
平扫: FNH旳MR体现: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影像表现
基本简介
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中FNH发病率仅次 于海绵状血管瘤。
发病原因至今未明,血管畸形和血管性损伤 可能为其潜在旳机制。
男、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最佳发于年轻 女性。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多数偶尔发觉。
FNH比肝腺瘤更常见,约为腺瘤旳2倍,与 服避孕药无明显关系,但是可能服避孕药会 造成其增大。
超顺磁性氧化铁
造影后实质部分
信号降低,而疤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肝脏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至今发病原因不清。

由于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报道逐渐增加。

以往文献中曾有多种命名,如局灶性肝硬化、肝脏错构瘤、肝脏炎性假瘤等,直至1958年方被Edmondson命名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该命名在197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及1976年国际肝脏研究协会所采纳。

一、病因目前认为FNH是肝实质对先天存在的动脉血管畸形的增生性反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临床上FNH偶与血管瘤等血管异常病变伴发也支持先天性血管异常病变学说。

也有研究者认为FNH 的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绝大多数FNH病人无临床症状、只有不到1/3的病人因为轻微的上腹疼痛不适或者腹部肿块等,通常情况下FNH是在剖腹手术或体检时偶然发生。

超声:FNH通常表现为轻微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很少为高回声,经常可见到分叶状轮廓及低回声声晕,而肿块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可有点线状增强,边缘清晰,无包膜,星状瘢痕为轻微的高回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显病灶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向四周呈放射状,动脉血流速高而阻力低为FNH的特征性表现。

85%~90%的FNH超声造影表现动脉期早期增强,病灶中央动脉向四周呈放射状灌注,动脉晚期病变为均匀的高回声,门脉期及血窦期为轻微高回声或等回声,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及门脉期都是低回声。

治疗:手术切除是FNHL的有效的首选治疗,一般认为FNHL不发生癌变,有人主张对明确诊断为FNH的无症状者,可以保守治疗,严密随访。

但一般认为基于以下理由仍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①FNHL较少见,影像学难于定性,最后的诊断仍须病理学判断,在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的困难,误诊率较高。

特别是在影像学上无法与肝脏恶性肿瘤相鉴别时,可避免延误治疗。

②患者年龄较轻或肿瘤较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破裂出血者。

③患者... [详细...]预后:目前暂无相关资料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肝脏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FNH是肝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从3周至88岁,多见于30~40岁。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诊断与鉴别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诊断与鉴别

A1 无中央疤痕结构的FNH
A2:无中央疤痕结构的FNH
2、动脉、门脉和延迟期为高密度FNH
原因:1、脂肪肝背景; 2、病灶位于肝脏上部,动脉、门脉
期扫描时病灶所在层面的血流属于肝动 脉后期相,因而病灶强化仍明显。
B1:平扫、动脉、门脉和延迟期为高密 度FNH
B2:动脉、门脉和延迟期为高密度FNH
CT或MRI能显示病灶中存在的疤痕结 构。
典型FNH的CT影像特征表现
1、CT平扫:病灶为等或稍低密度, 中央疤痕结构密度更低;
CT多期增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动脉期~除中央疤痕病灶全瘤样强化, 其密度明显高于肝实质并接近同层腹主动 脉;
2)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为等或稍 高密度,中央疤痕仍为低密度;
3)延迟期~病灶为等或稍低,疤痕结构在 延迟时可出现强化,由低密度变成高或等 密度。
疤痕呈放射状或车辐状
低倍镜下肿块显示中心纤维疤痕组织,肝组织被粗实 纤维组织分隔,形成多个小结节
纤维间隔内含管壁粗厚的动脉、静脉
可见标本内增生的胆管
组成肿块的肝细胞肥大,无血管侵润, 未见核分裂象。
二、典型FNH的影像表现
典型FNH:所谓典型即病灶强化符合 -----“快进、缓退、瘢痕延迟强化” 的特殊性;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FNH供血动脉由病灶中心向周围辐射状分布
中心星芒状疤痕以及放射 中心星芒状疤痕延迟强化
状分布的滋养动脉
后缩小
与前同一病例,DSA显示FNH 有一条供血动脉
。 由病灶中心向周围辐射状分布
CTA显示供血动脉
二、FNH的一些特殊影像表现
1、无中央疤痕结构的FNH 原因:病理组织学上FNH均存在中央疤痕, 当病灶本身较小时,则中央疤痕结构更小, 且密度或信号差异小,故不易在CT和MRI 上显示;实际疤痕结构显示率为30%左右。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FNH )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FNH )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FNH )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独特,可以与其他肝脏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FNH的影像学表现及与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1)增强扫描:FNH的发生与门静脉血供密切相关,因此在动脉期增强时,病灶呈明显均匀持续强化,呈等或稍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密度。

动脉期后,病灶逐渐变淡,但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强化。

此外,可见在病灶内部形成的细小动静脉瘘。

(2)延迟相扫描:在门静脉期扫描中,病灶的密度逐渐减低,可能出现中央瘢痕或病变内部的低密度区。

2.MRI表现:
(1)T1WI: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中央瘢痕呈明显低信号。

(2)T2WI:病灶呈明显高信号,中央瘢痕呈等或稍高信号。

(3)增强扫描:与CT类似,病灶在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后逐渐变淡,但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强化。

二、鉴别诊断:
1.肝细胞瘤(HCC):FNH和HCC在影像学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两者的强化方式和内部构成不同。

FNH的强化程度较低且均匀持续,而HCC的强化程度较高,且可见坏死灶、出血或囊变等特征。

2.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在动脉期呈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几乎
完全减弱。

与FNH相比,肝血管瘤的强化程度更高。

3.肝转移瘤:肝转移瘤在CT和MRI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病灶,其边界模糊,强化方式与FNH不同,常伴有肝外转移灶。

附件:
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无。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诊断与鉴别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诊断与鉴别
增强CT扫描时,部分FNH病灶内 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这是 FNH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CT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扫描全肝,获 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有助于发现和诊 断FNH。
三维重建技术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FNH的形 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加 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诊断。
肝炎、肝硬化
CT上表现为肝脏形态改变和密度不均,与FNH的影像学特征有明显区别。
肝脏脓肿
CT上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时无明显强化,与FNH的影像学特征不同。
03
FNH的CT诊断价值与局 限性
CT诊断价值
1 2 3
准确判断病灶位置和大小
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准确地定位 FNH病灶,并测量其大小。
血管造影征
部分FNH在增强CT扫描时会出现血管造影征,即 病灶内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
增强CT表现
早期强化
FNH在增强CT扫描的早期阶段通 常会出现明显的强化,强化程度 与正常肝实质相近或略高。
延迟强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FNH的强化程 度逐渐降低,但仍然高于正常肝 实质,呈现相对高密度病灶。
病灶内血管
与肝脏良性肿瘤的鉴别
肝脏良性肿瘤
包括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等,CT表现各异。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快进慢出”强化方式,肝腺瘤密度较高且均匀 ,肝囊肿为低密度病灶。
FNH
在CT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时明显均 匀强化,强化方式与肝血管瘤相似,但不会出现“快进慢出 ”的强化特点。
与肝脏其他疾病的鉴别
02
FNH的鉴别诊断
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
肝脏恶性肿瘤
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等,CT表现多样,常表现为低密度或 等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常伴有肝内外血管侵犯和 淋巴结转移。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是常见的良性肝脏疾病,通常在成年女性中发生。

FNH
通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增生,其内部有充满富含动脉血管的纤维囊腔,而没有胆管,这是其与肝细胞肝癌的区别之一。

在CT图像上,FNH表现为高密度、均一分布和强化,通常在肝脏的静脉期和动脉期均保持高密度。

在CT检查中,FNH的外观为单个或多个由充满了血管的纤维囊腔组成的球形结节。

通常,FNH的大小在1至5 cm之间,大多数为1至2 cm。

FNH通常位于肝脏的右叶,但也可能位于左叶或胆管区域。

通常,FNH的边缘清晰,内部均一,没有坏死或囊变等异常结
构。

在CT检查的不同期间,FNH的表现不同,在静脉期和动脉期均需要注意。

在静脉期,FNH通常呈低密度,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对比度较高;在动脉期,它通常呈高密度,并出现
明显的强化。

动态增强扫描还可以显示病变的动态血供,FNH的血管丰富性有助于与其他
病变区分,如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

FNH通常无需治疗,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在CT检查中,也应注意FNH特征性的外观,以避免误诊为其他良性或恶性病变。

如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脏转
移瘤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可以呈现类似的表现。

因此,除了CT检查外,通常还需要
结合病史、症状、临床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以确诊和治疗。

误诊为胆管细胞癌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误诊为胆管细胞癌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误诊为胆管细胞癌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良性肝疾病,通常由健康的肝细胞形成,大小从数毫米到 10 厘米不等。

FNH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然而,FNH 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于恶性肿瘤,尤其是胆管细胞癌(CCC)。

由于 FNH 和 CCC 的影像学特征相似,很多患者被误诊为 CCC,并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这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本文将系统介绍误诊为 CCC 的 FNH 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FNH 是一种无症状性肝疾病,在肝脏检查中通常是偶然发现的。

FNH 可能会导致肝区的轻度不适或疼痛,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FNH 的生长速度很慢,通常需要几年或更长时间才会改变其大小。

影像学表现FNH 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肝区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结节,边界清晰,增强后强度逐渐升高。

影像学表现与肝脏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似,因此 FNH 与CCC 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十分困难。

诊断FNH 的诊断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

对于 FNH 来说,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但由于手术风险和患者的担忧,通常只有在检查无法确定肿瘤性质时才采用组织学检查。

影像与病史资料可以提供有助于 FNH 诊断的多种特征。

治疗与 CCC 不同,FNH 不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 FNH 病人没有症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治疗,只需要定期检查。

如果病人有症状,常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摘除肝脏的病变部分。

尽管 FNH 是一种良性良性肝瘤,但它和 CCC 的影像学表现非常相似,所以很多患者会被误诊为 CCC。

如果 FNH 病人被误诊为 CCC,并采用了 CCC 的治疗方法,那么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结论FNH 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但其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与 CCC 相似,因此容易被误诊为 CCC。

误诊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不必要的治疗和经济负担。

因此,诊断医生需要准确诊断肝脏疾病,避免误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称】
【英文名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liver
称】
【缩
FNH
写】
肝胆外科/肝脏、胆道良性肿瘤
【类
别】
【 ICD 号】D13.4
【概述】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是肝脏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至今发病原因不清。

由于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报道逐渐增加。

以往文献中曾有多种命名,如局灶性肝硬化、肝脏错构瘤、肝脏炎性假瘤等,直至1958年方被Edmondson 命名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该命名在197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及1976年国际肝脏研究协会所采纳。

【流行病学】
FNH是肝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居肝血管瘤之后为肝良性肿瘤的第2位。

发病年龄从3周至88岁,多见于30~40岁。

女性多见,大多数文献报告男女之比为1:2,也有的认为其比例可高达1:(8~9)。

【病因】
FNH确切的病因尚未明了。

动物实验和临床检查中都发现排卵抑制剂可引起肝组织的若干变化;也有在妊娠期间发生FNH以及女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发生FNH的例子,说明FNH的发生与性激素代谢有关。

但在文献报道中,FNH不仅出现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也可出现于不服用避孕药物的女性。

如Foster等报道63例,其中女性43例,明确有服用避孕药物者7例(16.3%),没有服用避孕药物者22例(51.2%)。

故目前认为排卵抑制药对FNH的发生无直接作用,仅对已存在的肝脏病变有促进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FNH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创伤等引起的局限性血供减少或血管畸形而引起肝细胞萎缩和肝组织的代偿性增生有关,是肝脏局限性的“再生性变性”的一种表现,这一观点尚待进一步证实。

【发病机制】
从大体上看,FNH为一边界清晰、坚硬、无包膜、黄褐色或浅棕色的实质性肿块,常位于肝包膜下,肝脏表面可呈脐形凹陷。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病灶中央有星形瘢痕伴放射状纤维分隔,将病变分隔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叶。

镜下见结节由增生的肝细胞组成。

肝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糖原而使胞质淡染,排列呈条索状,其间有血窦及肝巨噬细胞;并见到放射状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分隔,纤维组织通常包含一条或几条动脉,动脉内膜或中层纤维肌层常呈轻度增生;在纤维分隔内有增生的胆管,并有大量血管及淋巴细胞、白细胞浸润;常可见到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毛细胆管胆栓、假黄瘤样变、铜质沉积);病灶中坏死与出血罕见。

动、静脉管壁增厚,可使管腔偏心或完全闭锁,没有中央静脉。

电镜下观察这些增生的肝细胞结构与正常肝细
胞基本相同,惟一不同的是细胞间隙增大,微绒毛不规则地伸入扩大的间隙。

【临床表现】
FNH只有20%左右的病人出现症状,且为非特异性,最常见的是上腹部肿块,少数病人有上腹不适或肝区疼痛,多为较大的病灶引起,位于肝门区的肿块压迫门静脉或胆管,可引起门脉高压或阻塞性黄疸。

另外少数病人可伴有低血糖,其原因不明,但切除肿瘤后症状消失。

【并发症】
FNG发生自发性破裂或出血等并发症极罕见,一般不发生恶性变。

【实验室检查】
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及AFP水平一般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 FNH表现多变,可为等、低或高回声的均质肿块,边界较清,有占位效应,可造成肝内血管移位,病灶周围肝组织正常。

仅18%的病人可见有中心瘢痕。

多普勒声像图可显示一支粗大的供血动脉,并在病灶内自中心向外周呈车轮状分布。

有时肿块周围可见到粗大的引流静脉。

可记录到动静脉分流造成的高速多普勒脉冲信号。

2.CT
(1)平扫病灶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肿块,密度相对均匀,较大病灶有时可见中心瘢痕呈低密度。

(2)FNH为富血供病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匀高密度,有时可见粗大纡曲的供血动脉位于病灶周边或者从中央穿过,但是中央瘢痕不增强,呈放射状低密度影。

肝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逐渐与肝组织等密度而显示不清;少部分患者中心瘢痕可延迟强化。

上述富血管肿块及中央放射状瘢痕是FNH的特征性表现(图1)。

3.MRI
(1)FNH在MRI上通常表现为均匀的信号强度,绝大部分的病灶T 1 WI呈等低信号,T 2 WI呈稍高或等信号。

约6%的病灶T 1 WI可呈高信号,极少数病灶呈低信号。

有时病灶中心或者周边可见到流空血管。

中心瘢痕T 1 WI呈低信号,T 2 WI信号多变,75%表现为高信号,25%为低信号。

中心瘢痕T 2WI高信号可能与瘢痕内含慢血流的血管、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有关。

(2)注射对比剂后,强化方式与CT相同。

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中心瘢痕呈放射状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信号。

中心瘢痕偶可延迟强化(图2)。

【诊断】
临床上根据病人良好的健康状况,无肝炎,无肝硬化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

典型的F NHL通过BUS、CT、MR可明确诊断,但有待于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当病史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一致时更应仔细鉴别,以防误诊。

【鉴别诊断】
FNH需与肝腺瘤及AFP阴性的肝癌、肝血管瘤相鉴别,尤其需与纤维板层型肝癌相鉴别(表1)。

因为后者在CT及MRI影像上也可看见中央瘢痕区,并且两者可同时存在于同一肝脏中。

但是纤维板层型肝癌常伴有钙化灶,碘油CT检查可见肿瘤内有碘油聚集。

只要认识到FNH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术前诊断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治疗】
FNH很少破裂出血,且不会恶变,除诊断十分明确,无症状且瘤体较小时可密切随访外,伴有以下情况者应积极行手术切除:①不能除外恶性肿瘤者;②停服避孕药后肿瘤继续增大者;③伴有三抗阳性或肝硬化者;④术中无意发现者。

本病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术后极少复发。

【预后】
本病为良性病,预后良好。

病灶发展极为缓慢。

极少病例有结节破裂大出血死亡和恶变的报道。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