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
林散之:无界笔墨,绝代风华
林散之:无界笔墨,绝代风华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第10期文/ 名家笔锋刚柔相济,温润有力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
他早年致力于绘画,晚年又以书法名扬天下。
林散之书法用笔极其讲究,主张“留、圆、平、重、雅”。
他在草书中努力实践这些理念,有人说林散之书法如太极拳,这可能是最恰当的比喻。
他曾说过:“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 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书法用笔难在刚柔相济,但刚和柔在林散之笔下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
其中锋行笔,线条如钢丝一般,能从纸面上立起来,挺拔而弹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说的“屋漏痕”。
而林散之书法线条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其用笔的“活”。
古稀之年名扬海内外林散之是一位喜爱“平淡”的人,他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乌江“江上草堂”,没有想到1973 年《人民中国》画报第一期刊登中国书法专辑,首页位置赫然刊其草书条幅《东方欲晓》,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时他已76 岁。
当时流传有这样一则轶事:郭沫若来南京,有人请赐墨宝,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而日本书道界对其书法更是推崇备至,书道团体来华访问,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
其后,以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当代书坛泰斗本来对中国现代书法不以为然,当他见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当场便行鞠躬之礼,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晚年书法精品辈出年逾八十的林散之,盛名之下并没有停滞不前,他不顾“风烛残年眼半花”,一直到临终,十多年来他不管是应人索请,还是参加展览,都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创作,大量作品流传四方。
此时笔墨炉火纯青、天真烂漫,他一生中许多精品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其对艺术的执着、进取和创作令人尊敬。
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
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只与古人争风流——《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张林国大概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将本国的文字升华到艺术这样的高度。
中国文字自秦汉以来,在书写过程中,文人的情怀不断注入,书法已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渐成一门千年不衰的艺术种类。
在晋唐,书法更达至艺术成就巅峰。
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痴迷,以至死后还将王羲之《兰亭序》原迹带入墓葬。
清帝乾隆更将王羲之、王献之及王珣三件书法珍品奉为至宝,置"三希堂"陈放,不时把玩。
今人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等因素,书法渐成书家专业之技能,然要成就能与古人比肩的艺术高度,则愈加不易。
林散之(1898-1989)却欲与古人争风流,其取得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功莫大焉","当代草圣"美名聞于中外。
林散之"左耳幼聋,高年失听,与人接谈,必赖纸笔达情。
"陆衡先生"有幸亲承谈笑,侍睹先生挥毫。
高山景行,私所敬仰。
"因担心林散之"吉光片羽"般的笔谈手迹散失,乃"历时年余,终于辑成"本书。
其间"为得先生片言,亦不惮千里,夙兴夜寐,甚或蹈险犯难,在所不辞。
"书中同时还附录了林散之《论书诗选》和《序跋选》两篇,读者除了获益于林散之学问造诣外,还能进一步了解了林求艺学艺的艰辛过程。
因本书辑录的都是林散之与故交弟子私下交谈,又限于笔谈方式,故而其内容虽漫散却又精要,谈艺谈人生率直诚恳,可谓将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与求艺经验、感悟毫无保留,和盘托出,对后进者不无启发,对误入迷途者更有拨云见日甚或棒喝之神效。
本书同时还配有许多历朝历代的著名碑帖及名人佳作,以及若干件林散之不同风格作品。
读者对照其文字评点,细心揣摩,当更有直观的参悟与体会。
大器晚成林散之走的是传统文人走的道路。
一步一脚印,"数十年寒灯苦学",又迭次得到名师指导,遂有今日之成就。
墨香亭|林散之先生的学书方法
林散之先生是当今我国书法界的泰斗,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墨香亭遗珍”,是珍贵的艺术品。
作为一名资深的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有着独特的学书方法,他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书方法,为后辈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文将详细介绍林散之先生的学书方法,以期能够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有所帮助。
二、注重基本功林散之先生在学书过程中非常注重基本功的打好,他强调学习书法必须从基础着手,不能急功近利。
他常常建议学生们从楷书开始学习,通过临摹传统经典楷书作品,逐渐熟悉书法的笔画结构、基本构图,培养良好的笔墨功底。
三、勤于临摹经典林散之先生主张勤于临摹经典名家作品,他认为通过临摹经典作品可以更好地领会书法的精髓,吸取前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书法造诣。
他鼓励学生们多临摹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名家作品,以丰富自己的书法修养。
四、注重心性修养林散之先生在学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心性修养。
他认为书法源于心灵,书写之时必须心境宁静,心无杂念,方能心手合一,笔墨自然。
因此他常常教导学生们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情操,以提升书五、正楷与行楷结合林散之先生在学书方法上还提倡正楷与行楷结合,他认为正楷是书法的基础,行楷是书法的运用。
通过正楷的临摹可以锻炼书写的规范和规矩,而学习行楷可以更好地体会书法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因此他建议学生们在学书过程中要同时注重正楷与行楷的学习,使得自己的书法能够既规范古朴又富有韵律美。
六、持之以恒林散之先生强调学习书法必须持之以恒,他认为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的艺术。
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成就。
因此他鼓励学生们要坚持每天都进行一定的书法训练,保持对书法的热爱和耐心,方能夯实基础,不断提高。
七、结语林散之先生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后辈书法爱好者指明了一条学习书法的正确道路。
他的学书方法强调基础打好、勤于临摹经典、注重心性修养等重要环节,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能够借鉴林散之先生的学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林散之笔谈书法(谈楷书)
林散之笔谈书法(谈楷书)所书小楷,似学《黄庭》,很稳圆不俗,可喜,可喜,即可循此道路学下去,自能成就。
——与冯仲华谈外圆内方。
无圆不方,无方不圆。
没有全圆的。
今人学颜,往往把笔揉裹,使之滚圆,不是法。
以方学颜。
颜从六朝来,得力于《吊比干》。
要上溯颜书源派。
——与单人耘谈写魏碑不能光写《郑文公》,要学学其它的碑。
黄宾虹先生就是写的《郑文公》,……《郑文公》很好。
《张猛龙》方圆兼用,笔墨双收。
要能有力,运转,用笔之道,才能收其效果,不然只能得其形貌耳。
《张》是魏碑中妙品,学者难学。
赵子昂小楷收得拢,放得开,有气味,有轻重。
赵[1] 字雅俗共赏,结构紧,出自北海,比北海平正易学。
用笔要切入,如刀砍一样,要有锋,要转(转锋)。
捺写得好,要一波三折。
赵字写起来要快一些,要留得住。
赵字的毛病就是太快。
……——与庄希祖谈写小楷如大楷。
小楷宜宽绰而有余;大楷宜紧密而无间。
汝小楷已圆演,宜从宽绰处用功。
大楷宜紧密,则书法之道无余矣。
勉之可也。
——宋玉麟提供[2]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楷书是很难的,学好不容易。
《张黑女》要写得古朴,要有拙味。
赵小楷放得开,收得紧。
——与桑作楷谈颜书自六朝来,得力于《吊比干文》,要上溯求源。
颜也是方笔,有人把笔揉得滚圆是舍本求末。
我曾经写《孔宙碑》--《曹全碑》--颜字,颇有心得。
颜字以《茅山碑》为最好,要写得中正肃穆后再求变化。
小楷要写《黄庭经》。
先楷而后行草。
写赵也要会用方笔,一波三折。
——《林散之序跋文集》。
读《林散之谈书法》有感
<<林散之谈书法>>之读后感林散之谈书法摘选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古人云:业精于壹荒于乱。
古代大书家只专一两种,怕分散精力。
不能见异思迁,浅尝辄止。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
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頫是行书,苏、米也就是那么二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
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
事实上很多人重复父辈,由开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读后感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她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情感的抒发。
在鉴赏书法的时候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是大有裨益的。
书法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那个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情感,让人感觉被人同此心的那种东西抓住了,我认为那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鉴赏艺术的灵魂,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中国书法可以说是世界文字史上的古化石,她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说明了她的存在价值和她的必要性。
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和书法鉴赏艺术。
林散之的书法之妙
12林散之的书法之妙□衡正安林散之先生被誉为“当代草圣”。
今天,喜欢书法的人不知道林老的恐怕不多。
一个书法家想成为名家,除去书法以外的因素,其作品需要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个人面貌和风格;如果要成为大家或像林散之这样被誉为“草圣”,那一定要在书法史上有所贡献。
以草书为例,书史上的张芝、“二王”、怀素、张旭和黄庭坚等无不如此。
就林散之而言,他对书法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长锋羊毫在生宣上写草书。
长锋羊毫和生宣纸的出现及使用比较迟,大概要到明代晚期,它的出现起初是用于绘画。
长锋羊毫蓄墨多,相比狼毫更加柔软,蘸一次墨可以用很长时间,甚至能完成一幅作品。
生宣纸的晕化效果好,墨色层次变化丰富,表现力强,但用长锋羊毫书写难度大,不易控制。
而林老凭借碑学的功力和独特的笔法,不但将长锋羊毫运用于草书创作,还使用自如,臻于化境。
二是将中国画及水墨运用于书法创作。
林老是有相当造诣的中国画家,他将中国画的皴法特别是水墨画中用水、用墨的方法,以及新墨、宿墨和水的调和用于创作,使书法的墨色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墨分五色,而且能清晰地看到运笔的轨迹。
古人创作书法多用绢或熟纸,没有生宣纸的渗化力强,在中国画水墨的运用下,林老的草书墨色变化大,线条更加丰富,感染力强。
三是碑帖结合。
碑帖结合是林老书法的内在理路,也是成就其高超艺术水平的关键。
他曾自言“写了30年的汉碑才开始写草书”,所以我们在其草书线条里看到了多种元素。
其中,与前人最大的不同是融《李贺南园一首》林散之13入了碑的用笔方法,呈现金石之气。
他是晚清民国以来“碑帖结合”的集大成者。
四是裹锋笔法的运用。
长锋羊毫运用于生宣,一方面能产生丰富变化,另一方面因其笔毫较软、缺少弹性,一旦笔毫倒下或散开就很难聚拢、弹起,也很难保持中锋用笔,这大大增加了书写难度。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林老创造了裹锋的用笔方法,这在古人草书中是很少见的。
五是实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理想。
我们经常形容好的书法作品如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折钗股,但由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限制,使用硬毫毛笔很难充分表现这些审美理想。
林散之谈书法
林散之談書法一、談品格要踏實,不要好高騖遠,要多讀書。
待人以誠。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驕戒躁。
與朋友交必能盡言,揚善改過,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與同惡也。
——與莊希祖談學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字,學會做人,字也容易寫好。
學問不問大小,要學點東西,不要作假,要在實踐中體會,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有體會,受益。
做學問要踏實,不為虛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於應酬,要學點真東西。
——與桑作楷談不要學名於一時,要能站得住,要站幾百年不朽才行。
若徒慕虛名,功夫一點沒有,虛名幾十年雲煙過去了。
——與張爾賓談搞藝術是為了做學人,學做人。
做人著重立品,無人品不可能有藝品。
做學人,其目的在於運用和利人。
學人的心要沉浸於知識的深淵,保持恒溫,泰山崩於前面不變色,怒海嘯於側而不變聲。
有創見,不動搖,不趨時髦,不求藝外之物。
別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談藝術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學人還是為了做真人。
藝術家必須是專同假、醜、惡作對的真人,離開真、善、美便是水月鏡花。
——《林散之序跋文集》二、談門徑學的高,非晉唐法帖不寫,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先寫楷書,次寫行書,最後才能寫草書。
寫字要從唐碑入手,推向魏漢;再從漢魏回到唐。
宜學六朝碑版,繼學二王,再進而入漢魏,其氣自古不俗。
草書宜學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書宜學僧懷仁《集聖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學近代人,學唐宋元明清字為適用。
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
他們一個也不寫漢隸,因為用不上,練練筆力是可以的。
但要先學楷、行。
李邕說:“學我者死,叛我者生。
”要從米、王覺斯追上去。
歐陽修青年時代詩、文、書、畫樣樣學。
有人說你這樣不精一項是不行的。
於是,他便專攻詩、文,成了大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都精。
因此,學要專一。
懷素在木板上練字,把板寫穿了,可見苦練的程度。
也因為這樣,千百年不倒。
……多種帖多寫一些有好處,但要化為自己的字體。
有无相生 艺进于道——论林散之书法艺术的哲学观
2023/02 No.252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出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
6岁随族人林昌志读书,其间他阅读了《诗经》《大学》《论语》等大量的国学经典古籍。
他书法初学描红,随后临习晋唐诸家名帖。
7年的私塾学习奠定了林散之在诗书画创作上的重要基础。
他把绘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是在得到父亲林成璋认可之后。
他酷爱绘画,时常临摹山水、人物、树木,惟妙惟肖。
1911年,因父亲林成璋的去世,他不得不经朋友介绍去南京学画谋生。
学画期间,林散之的绘画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张青甫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的工笔人物画得到了很大进步。
林散之喜作诗、善书法,经常去请教当地的两位高士范柳堂和范培开。
在书法学习上,范培开给了林散之最中肯的建议,就是书法艺术的学习要循序渐进。
林散之在范培开的指导下从楷书入手,再由楷入行、由行及草,并提出学书要宗法“二王”的学习路径。
1915年,林散之经大姐夫范期仁的介绍师从经史家张栗庵,此后由张栗庵的推荐再拜大艺术家黄宾虹先生学习书画。
一中国画的学习,讲究对古代经典绘画的临摹和对技法的训练。
在清代中期,囊括山石谱、人物屋宇谱等中国画技法内容的《芥子园画谱》便成为当时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性范本。
林散之早年曾对《芥子园画谱》等做过深入研究和细致临摹,这使他掌握了熟练的绘画技法。
林散之学习绘画,主攻工笔人物画,偶临山水长卷。
作画之余他常作诗自题,有诗约:“坐思飘渺洞庭波,几度相思梦魂过。
试取老人零落稿,云山仿佛写烟螺……”[1]86中国画讲究诗情画意,宋代苏轼曾评唐代王维作品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融合诗歌与绘画,使抽象的诗歌有了具象的画面感,而绘画的意境在文字的提炼下又有了诗的魂魄,让绘画的立意得到了升华。
林散之在学画的过程中,试图通过读画吟诗来寻找和古代画家在心灵上的碰撞与沟通,以寄情山水、托物言志,这也是他学习绘画之意义 所在。
论林散之诗与书的关系
论林散之诗与书的关系林散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林散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同样备受赞誉。
那么,林散之的诗与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从林散之的诗歌与书法作品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等方面进行探讨。
林散之的诗和书法作品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
他的诗作往往具有清新、淡雅之美,而他的书法则同样具有潇洒、洒脱的风格。
林散之善于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恬淡的意境,与他的书法作品同样散发着一种静谧、澄净的气息。
从他的诗歌和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崇尚自然、追求宁静,这种精神内核贯穿于他的诗歌和书法之中,构成了二者之间深厚的联系。
林散之的诗歌和书法作品相互补充。
他的诗歌往往描绘了美丽的山水风景、描述了人物的情感和遭遇,而他的书法作品同样展现了自然风物、人物世界。
林散之的诗歌和书法作品相互补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通过文字的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感悟,而他的书法作品则通过笔墨的造型,表现了同样的情感和意境。
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展现了林散之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林散之的诗歌和书法作品也相互影响。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常常能够看到他的书法作品的影子,而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他的诗歌的韵味。
林散之的诗歌和书法作品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这种交融和影响使得他的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魅力。
他在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意境、情感,常常在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延伸和发挥;而他在书法创作中所追求的美感、形式,同样也能够在诗歌作品中找到呼应和体现。
林散之草书优劣谈:优于用墨,劣于用笔,草圣之名,过誉了
林散之草书优劣谈:优于用墨,劣于用笔,草圣之名,过誉了林散之草书优劣谈:优于用墨,劣于用笔,草圣之名,过誉了。
草书的最高成就,应该固守在古代,以怀素草圣为代表,张旭、张芝、王羲之、米芾等人,圈成草书创作的峰顶成就。
在向后看,草书创作实在是步步为下阶,鲜有朝朝能迎水的草书大家。
到于右任一辈,写草书虽然属于上品,但是难抵怀素上上品。
因为怀素写的是狂草,是草书的最高艺术形态,而于右任写的是标准草书,回到了章草规范的初级状态。
再向后论,草书出大家,林散之因为时代需英雄的原因,被推列为草书大能之人,号之以当代草圣之名。
但是把林散之的草书和怀素的草书放在一起对照一看,就可知当代草圣和旧时草圣草书的差距并不是一条街的距离,应该是好几个朝代的时空差距。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怀素草书是太阳,那么林散之草书便是一块石的样态,体量当然比不得太阳,草书的光芒也被怀素所掩,难得光彩。
怀素草书是真圣笔,笔法和用墨双双绝佳。
用笔施以心法,用墨施以灵感,尽优无劣。
再看林散之草书,达不到笔墨双优的佳成,显然是优劣各得的形态。
林散之书法,优于用墨,劣于用笔。
墨韵水准可成高功,笔法运用平平常常。
所以人们评价林散之的草书,通常会给予死蛇挂树的评语。
这个评语虽然尖锐,却也合以实情:笔法过于绵软,没有多少生机,力道又不足,加上笔画又缠绕有枯枝,所以无论远观或是近瞅,直下之笔似是不生蛇态,缠绵用笔恰似枯枝,死蛇挂树,正是其意。
这就是林散之草书的劣势,也是许多朋友观林散之并不以之为喜的原因。
观怀素草书,感觉是生机盎然,观林散之草书却是暮气沉沉。
当然,笔法不济其功并不是说林散之草书并无可取之处。
他对用墨是相当讲究的,如果抛开笔法看墨韵,那也是如云霞能涌,满目先辉的意境。
墨色的变化,在林散之的草书里,被切以千万气象,什么时候用大墨,什么时候用淡墨,何时畅,何时滞都是精心构制,极成心思。
墨韵成为林散之草书的大拿功力,怕是能像林散之如此精究于墨色的书法家是不多见的,因为一些书法家动笔墨,首要考虑的是笔法,忽视墨韵呈美的人越来越少,基于人们对墨色酝酿的偏废,林散之的草书墨韵,可成现代典师方家。
林散之:但引画法入书法,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
林散之:但引画法入书法,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林散之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在书法领域勤恳耕耘,取得了非常杰出的艺术成就。
数十年如一日,林散之不断汲取历代书法艺术的滋养,同时积极吸收中国画的笔墨内涵,创构出了深具自我个性特色的书法笔墨审美内涵。
他的笔墨审美内涵的取得,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佛学、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体系的全方位、综合性的传承、体悟和觉解,才有如是深邃笔墨境象的出现。
本文试从林散之先生的笔墨审美观念的确立、笔墨历史经验的成功取法以及师承和书法风格特色等方面,尤其是从“引画法入书法”对林散之独特书法笔墨境界的形成和确立方面,对他书法笔墨的审美内涵略做阐释。
#文化#1.林散之李白草书歌行27cm×400cm 1974江浦求雨山名人纪念馆藏林散之诞生、生活在具有深厚人文土壤的江南地区,这一地区六朝以来就已经是中国文化的重心和中心,历代文脉传承不绝。
家乡丰厚的文化土壤为林散之的书法成长提供了极为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使他能得以开启心智,孕育出文化艺术上的灵性和天赋。
林散之所直接师承的黄宾虹、张栗庵、范培开诸人都是安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精英,黄宾虹更是从皖南走出来的一代文化巨匠。
林散之生活、学习、工作、创作、研究的地点主要在和县、马鞍山、江浦、上海、合肥、南京、扬州等地,他在这样的文化地域中不断地汲取文化营养,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学养,由此形成了超越时流的文化眼光和书法艺术视野,为其书法笔墨审美内涵的形成与确立提供了雄厚扎实的文化根基和学术背景。
2.林散之临书十绝句26cm×214cm1977林散之深谙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常年坚持艺术研究和文化积累,在饱读诗书和游览名胜山川的过程中推进自己对传统文化、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开悟,一步步确立出特有的文化价值理想、艺术观念,有着一般艺术家所不具有的胸襟抱负。
也正是不断致力于传统书法、诗词、文学的学习、体验和领会,不断研习历代书法碑版,使林散之的书法笔墨审美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林散之书法浅议
林散之书法浅议
千年书史,除书圣王羲之外,另有五大草圣:张芝、张旭、怀素、于右任、林散之。
五人中林散之争议最大。
“圣”者至尊无上是也。
好在白纸黑字就在那,你只需一双慧眼,其中玄妙自去领悟。
圣人亦凡人,也有状态不佳看走眼的时候。
下面精选了一些对联,前半部分是我喜欢的,后面次之。
释文: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欲上青天揽明月,吾将此地巢云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叠石小山张水部,酒旗芳草杜司勋。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出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读破万卷,可医一俗。
……
其书墨法高超,满纸氤氲空灵,线条劲厉如锥如刀。
但个别字势夸张笔法欠佳,涨墨或枯笔过度,以致难以辨识。
学习书法就是一个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
审美随着阅历的加深而
变,这也许就是所谓艺术欣赏的“门槛”吧。
林散之一生用实践来印证“草书不从隶书出,终是俗格”
林散之一生用实践来印证“草书不从隶书出,终是俗格”——每天在这里,遇见文艺,遇见书画——林散之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乌江桥北江家坂村(现属南京浦口区)。
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六岁入塾读书识字,后因家庭变故,14岁离家至南京跟张青甫学画人像谋生,随后,回到乌江随乡师范培开先生学习书法。
18岁又从清末进士含山张栗庵学古文诗辞,书法亦得其指授。
林散之书法以唐楷、北碑筑基,而得力于帖学的修养。
林散之《以义乃台八言联》纸本隶书160×24cm×2 约作于30年代周金花藏释文:以义抑强,以仁恤弱,乃台吐曜,乃岳降精。
允中仁兄属书,散之。
他从《阁帖》学晋人书,并取法唐、宋、元、明诸名家手札,得其意韵,同时临习汉隶名碑,数十年不辍,其书刚中见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韵,又渗透着汉隶朴拙之意。
林散之《隶书俾寿八言联之一》132×31 三十年代林生若藏释文:俾寿而藏书传雷岸。
补款:此三十余岁学书时所书……八〇年八月,林散耳记。
钤印:散之信玺(朱文)、江上老人(白文)、百子亭侯(朱文)他充分挖掘帖学中蕴藉典雅、旷达流畅的美学特征,并以自己对线条的独特感受能力,融碑学的飘逸朴拙,劲健挺拔之长,形成自已神韵兼备,清逸静雅的独特书风。
林散之虽不以隶书闻名于世,他到了60岁左右开始学习草书,扎实的汉碑基础,加之,此时他的书法进入成熟期,个性渐趋突出,点画线条特别精到,碑与帖的磨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清新脱俗。
这验证他的隶书观,也间接说明草书不从隶书出,终是俗格。
林散之《罗浮图书八言联》纸本隶书164×27cm×2 1952年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释文: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
林散之书法中的墨色美
林散之书法中的墨色美作者:王潇潇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8期摘要:林散之先一生中学习了楷书、行书与草书,具有非常深厚的书法功力。
林散之先生从60岁开始学习草书,在短短时间内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被世人称为“当代草圣”。
林散之的书法成就需要从线条质感、书法节奏与书法情调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墨色运用。
墨色的独特运用造就了林散之的书法风格,对林散之书法中的墨色美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林散之;书法;墨色古人在对墨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借鉴,包括墨色的类别、用法、功能等,但是与字法、笔法等书法其他因素相比,墨色相关的研究比较少,而且缺乏系统性。
在明代之前,人们并未完全认识到墨色在书法领域的重要作用,随着明代之后生宣的应用与创作观念的转变,更多的书法家开始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墨色进行控制,以此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本文以林散之的作品为例,对墨色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一、林散之书法中墨色概述(一)林散之书法墨色特点林散之也是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虽然习字较早,但是直到古稀之年才实现艺术成熟。
林散之具有非常突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要从多个方面对其成就进行分析与研究。
在林散之书法风格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墨色运用,在书法美的诸多构成因素中最为突出。
因此,对林散之书法中的墨色进行研究,对于书法发展与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书法技法中,墨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书法中不能够缺少的,通过墨色能够呈现出书法作品中的颜色微妙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繁荣的发展趋势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书法名家,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书法理论,墨色的相关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林散之对用笔与用墨非常重视,在不断的探索中领会到了其中的奥妙,从黄宾虹的画法中提取出了宿墨、焦墨等墨色技巧与方法。
(二)林散之书法墨色发展阶段林散之的书法风格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次的变化与发展都能够进一步促进林散之书法意境的深化,在不断积累与完善的过程中达到了巅峰。
学习草书后逆袭的例子
学习草书后逆袭的例子
林散之不但不是以书法为业,他的草书也是在六十对之后才开始学习的。
林散之自己曾说:我六十岁才开始学草书,有很多甘苦体会,没有写碑的底子,不会有成就,其次再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
从林散之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学书历程,并不是他在六十岁的时候拿起毛笔就取得了成就,而是几十年积累的书法功底,厚积薄发。
从林散之的草书可以看出不论是用笔的翻绞,还是用笔的节奏,深得古人风韵,他被称为当代草圣并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有真正的实力。
他的笔画瘦劲而不柔弱,在飘逸中寻求一种平稳之感,实属大家手笔。
他的草书没有怀素和张旭的狂放姿态,但是他注重线条的变化,在墨法和章法上富有变化,丰富了草书的内涵。
林散之的草书得益于深厚的楷书功底,他自幼学习书法,以楷书入手,有了一定的功底之后开始写隶书,直到晚年一直在临摹古人的碑帖,所以他的草书起步虽晚,却能成就大名,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他规规矩矩的学习书法,又饱读诗书,他的书法以文学修养为依托,境界高,修养高。
对于自己在书法上锁取得的成就,他并不在意,仍然踏踏实实的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进着。
当有人问他书法有什么秘诀的时候,他却说,学书法没有秘诀,唯有多练习,多读书,方能有所成就,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多读书方能医俗。
林散之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书法的形式上,还有他的书学思想,影响深远。
陈振濂:林散之没有深厚功力,全靠灵气写字
陈振濂:林散之没有深厚功力,全靠灵气写字闲来读史,也是一种养志的状态。
近读国美陈振濂的《中国现代书法史》之论《老一辈书家读成就》之《林散之》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林散之是非功底型书家,他全仗灵性作书。
”我为何喜欢这句话呢?因为很多当代不知书者总喜欢引用林散之来论证书法家的成就就是“功底”的积累。
因为林老一辈子学书,老来方有所成,于是他们也就推出了书法家就是学书功底的积累,于是也就推出很多人学了一辈子书法由于功底未到终至于老而无成。
似乎是被功底未到所害。
殊不知此也是欺世谬论,愚弄无知者而已。
林散之是非功底型书家,他全仗灵性作书。
当林散之形成自己当独特书风当时候,其实也就是他寻觅到了自己独特的书写表达技法,作为后学者是可以把它作为技法进行解读的。
而并不是说必得经过林散之老走过的学书之路自然就能过度到林散老的书风,这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学习书法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书风的过程,是不断寻觅适合自己表达的书法技法并能符合国人审美的过程,而不是所谓的功底的积累过程。
很多学者当忖度之!网友观点:心曲已素:没有功力,如何能“仗性灵作书”?从书法看,现在的江南,真的没了才子,有的只是传奇这样的冬烘先生吧。
毛三道士:几本介绍林散之的书中都说林散之功底如何如何地深厚,帖临得如何勤奋,诗做得如何如何优秀,学识积累的如何如何丰富,而到了这网上却说他“是非功底型书家”。
正因为有这样的论调,所以现在好多人都扔了功底,一个劲地张扬灵性,“摇摇摆摆飞上天”,写的字“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好多人还跟着称好。
楼上心曲说得对,没有功底,如何灵性?sel:看看林散之的临汉碑,就知道他功底的深度了。
另外,正如楼上所说,他在诗、画上的艺术修养,也滋养了他的书法。
不知陈振濂的原话是如何说的,但我想他一定不会是想说写字只需灵性,不需功底吧!有灵性,再加上深厚的功底,才有可能成就不朽的艺术。
刘传奇:楼上几位朋友能否具体阐述一下你们所理解的功力或者功底的具体内涵,以便于清楚辨别功底功力在具体学习书法中是否可以换用其他更科学的更具实际操作意义或理解的词语。
林散之书法对联赏析
林散之书法对联赏析一、林散之其人林散之那可是书法界的大牛啊!他的书法就像有魔力一样,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多瞅几眼。
他在书法上那可是下了大功夫的,一辈子都在和笔墨打交道。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得很,融合了好多不同的元素,就像一个超级大杂烩,但这个杂烩可香得很呢!二、书法对联的魅力1. 整体观感林散之的书法对联,你乍一看,就觉得那字像是有生命一样。
每一个笔画都像是在跳舞,线条流畅得就像山间的溪流,自然又灵动。
那字与字之间的搭配也是妙极了,像是精心安排的一场演出,彼此呼应,互相配合,给人一种和谐又美妙的感觉。
2. 笔法的独特之处他的笔法很是细腻,起笔、行笔、收笔都有自己的讲究。
起笔的时候可能轻轻一点,就像蜻蜓点水,然后行笔的时候力量慢慢变化,有时候重如泰山,有时候轻如鸿毛。
收笔的时候又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这种笔法让他的字充满了节奏感,就像音乐一样,有高有低,有快有慢。
3. 墨法的巧妙运用墨法在他的书法对联里也是一大亮点。
你看那墨色的变化,浓淡相宜。
有的地方墨色浓重,就像乌云密布,给人一种深沉厚重的感觉;有的地方墨色清淡,就像晨雾中的花朵,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感。
这种墨法的运用让他的字更加立体,就像有了灵魂一样。
三、从对联内容看内涵1. 文化底蕴林散之的书法对联,文字内容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可能是从古诗词里化用而来,也可能是他自己对生活、对文化的深刻感悟。
这些文字通过他独特的书法表现出来,就像是给文化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2. 情感表达从对联中还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呢。
有时候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豁达,有时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当中,就像在和我们分享他的内心世界。
四、林散之书法对联的影响1. 对当时书法界的影响在他那个时代,他的书法对联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书法界掀起了一阵热潮。
好多书法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书法风格,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林散之《谈书法》完整版(建议收藏)
林散之《谈书法》完整版(建议收藏)字多看几家。
入得深,才能出得显。
要能钻进古人,跳出古人。
古人骂笔笔似的字为书奴。
现在即使做书奴都不容易。
临字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能成功了。
很多人学书,都是求像,专求形似,所以不能功功。
需要摆脱一切,单刀匹马,直冲直入,此真能成学书者。
字要有粗细。
不像不要紧,要学它的气势。
现在你能写熟了,要生,要有粗细,要用重墨。
你不敢用,大小一样,粗细一样,这样不行。
要让得开,要松。
……要细读碑,不能粗粗一看就过去了。
苏、黄、米、蔡都学颜,但各各不同,这就是跳出古人圈子,就是能创新。
创新不是要创就创了,是要学问和功夫到了,自然就创新了。
学问要求真学问,不要求形式,要能吸收,消化。
(1974年2月)周琪会五十多种体,都是依葫芦画瓢,有什么稀奇。
但他自己的体,却没有。
——与庄希祖谈要多看、多学古人的字,这样眼界高。
眼高,手才能高。
古人骂人说书奴,是写字跳不出古人的面目。
现代人连书奴都不如,只学皮毛。
宋四家学古能化,他们都学颜,手艺各个不同。
现要写字的不少是胡吹,写不出个东西。
美术、书法创新,这是不断的,那一代没有创新?唐宋大家都是从古人学出来独开生面。
创新早就有了,历代都是这样,凡成功的都是创新,不受古人的规矩。
学问、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创新。
艺术要有科学态度,不能像文化革命中乱闯。
要胆大,放得开,不要求像,要力透纸背。
不能模仿古人形状,学古是为了跳出古人,有自己面目,要写出性情来。
学王(羲之),就是随意浓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学书,不要专取形似,要用力,求神,大小不拘,用墨浓淡不拘,取其神趣。
王觉新、赵子昂、米南宫叛我者生,学我者死,个成面目。
——与桑作楷谈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
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学书法必积诸家之长,聚为一体,斯为大成。
不能斤斤于一家,死守一门,此为小学,不能大就,切忌!——与范汝寅谈字写得似古人,不难;不似古人,大难。
浅谈林散之书法之墨色美
浅谈林散之书法之墨色美作者:陈缨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10期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和县乌江七棵松,1898年出生在江苏江浦,1989年病逝于南京,终年92岁。
林散之先生十六岁开始学习楷书,三十岁学习行书,直到六十岁才开始学习草书,可谓功深力到。
林老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草书,雄浑劲健而又秀逸超妙的风格,震动了书法界,被世人誉为“当代草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需要从各方面去研究,构成其书法美的诸多因素中,墨色的运用是最重要,也是林氏风格得以显现的关键,因而研究林散之先生在墨色上的发展和应用,对开拓书法艺术的新境界有很大意义。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风格,在一生中经历了几个变化过程,《林散之书法选集·自序》说:“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
”实际上在他八十余岁及九十岁以后,又经历了蜕变。
每一次变化,都能促使其书法意境进一步深化,直至最后达到巅峰。
三十岁前的林散之,在地方稍有名气,但他的书法仅为一般而已,那年,老师张栗庵对他说:“学者于三十外,诗文书艺,皆宜明其途径。
若驰骛浮名,害人不浅,一再延稽,不可救药。
口传手授,是在真师。
吾友黄宾虹,海内知名,可师也。
”于是林散之赴沪上拜谒黄宾虹,步入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黄宾虹先生看了林散之的书画之后,一针见血地说:“君之书法,略具才气,不入时畦,唯用笔用墨之法,尚无所知,似从珂罗版摹拟而成,模糊凄迷,真意全亏。
”黄宾虹先生说:“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拆纹。
用墨有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浓墨,曰淡墨,曰渴墨。
”对黑白虚实之理,又说:“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
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
”一席棒喝,林散之闻之悚然大骇,如醒醐灌顶,茅塞顿开。
林散之书法最后形成的个性特色,其关键即在墨色表现的丰富性和黑白虚实的调和上,没有黄宾虹的金针度人,也就没有林散之的书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以下是关于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只与古人争风流——《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张林国大概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将本国的文字升华到艺术这样的高度。
中国文字自秦汉以来,在书写过程中,文人的情怀不断注入,书法已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渐成一门千年不衰的艺术种类。
在晋唐,书法更达至艺术成就巅峰。
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痴迷,以至死后还将王羲之《兰亭序》原迹带入墓葬。
清帝乾隆更将王羲之、王献之及王珣三件书法珍品奉为至宝,置"三希堂"陈放,不时把玩。
今人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等因素,书法渐成书家专业之技能,然要成就能与古人比肩的艺术高度,则愈加不易。
林散之(1898-1989)却欲与古人争风流,其取得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功莫大焉","当代草圣"美名聞于中外。
林散之"左耳幼聋,高年失听,与人接谈,必赖纸笔达情。
·"陆衡先生"有幸亲承谈笑,侍睹先生挥毫。
高山景行,私所敬仰。
"因担心林散之"吉光片羽"般的笔谈手迹散失,乃"历时年余,终于辑成"本书。
其间"为得先生片言,亦不惮千里,夙兴夜寐,甚或蹈险犯难,在所不辞。
"书中同时还附录了林散之《论书诗选》和《序跋选》两篇,读者除了获益于林散之学问造诣外,还能进一步了解了林求艺学艺的艰辛过程。
因本书辑录的都是林散之与故交弟子私下交谈,又限于笔谈方式,故而其内容虽漫散却又精要,谈艺谈人生率直诚恳,可谓将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与求艺经验、感悟毫无保留,和盘托出,对后进者不无启发,对误入迷途者更有拨云见日甚或棒喝之神效。
本书同时还配有许多历朝历代的著名碑帖及名人佳作,以及若干件林散之不同风格作品。
读者对照其文字评点,细心揣摩,当更有直观的参悟与体会。
大器晚成林散之走的是传统文人走的道路。
一步一脚印,"数十年寒灯苦学",又迭次得到名师指导,遂有今日之成就。
林自承"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
"每感"学然后知不足。
"其间,16岁时,从乡亲廪生范培开学书,开始步入正途,从唐碑入手,往溯汉魏,并习悬腕之法,功力大进。
18岁从进士张栗庵,"学诗古文辞",并继续研摩各朝碑帖书法。
32岁,"持张先生函求谒"·沪上名家黄宾虹。
黄悉心教以古人用笔用墨之道,详解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之精义。
"余闻言,悚然大骇".两年后,遵师嘱咐,"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虽然求艺学艺如此辛苦,林散之却也长期只在地方闻名,直至古稀之年,即年75岁时,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因编入《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编发的"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中,才为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权威人士所识,"书名初震".传说启功先生当时正卧病在床,见到林散之作品后,为之一震,突然从床上跃起,后退三步,脱帽鞠了三个躬。
赵朴初先生亦有诗赞曰:"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
老笔淋漓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日本书道界更对其推崇备至,"日本人来画店,偏找我的字要。
"1984年5月15日,日本书道访华团团长、日本书坛巨孹青山杉雨拜访林散之,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
林散之"当代草圣"之名由此传颂四方。
立足古人林散之声名大噪看似有点偶然,实则却是必然。
这首先与其立下的"总要立足千古,不同一切凡人"的心志有关。
林散之言:"不要学名于一时。
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
·""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
"正是因为有这种誓要与古人争风流的宏愿,林散之才能"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
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
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其苦练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比。
略摘其所言,"我临的魏碑,《张猛龙》最多,有两部厨高";"我学汉碑已有三十几年";"1965年,我苦练一年(《礼器碑》)".学艺途中,幸遇名师指导是林散之书艺大进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林散之深感"无人领路,天才也易入歧途。
""我有点小成就,是因为遇到两位好老师,路领得正:首先是含山张栗庵······后来又问学于黄宾虹。
"正是有感于此,林散之在与后辈交流中,毫不吝于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教。
例如"临字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专求形似,所以不能成功。
""学碑必从汉开始。
""两碑(指《张迁碑》《礼器碑》)虽同为方碑,但个性有别,同时临写,两败俱伤,不能逆规律行事。
"诸如此类的经验之谈,对学书者不啻于醍醐灌顶。
林散之以草书成名,书家通过草书的淋漓书写,可以将书法的美质发挥到极致。
但草书因为具有"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等的特点,功力不到写出来则易让人觉得"太怪,太狂".因此,要写好草书,对书家既有很高的素养要求,同时,方法正确也·很重要。
林散之评价其入门老师"范(培开)先生······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
······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他自称:"我的主要精力在写楷书上,草书没怎么写。
学草写草是写不出来的,留不住。
用楷书笔法写草书才行。
""未有善行草而不工楷书的。
" "自己十六岁开始学唐碑、魏碑,三十岁以后学行草,六十岁以后才写草书。
"惟此,终使林散之达到书家的极高境界。
医俗最难林散之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书家,"医俗"最难("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
而草书因为写得快,更容易"滑俗".林感叹:"古人说不俗,仙骨,真是难如登天,可叹。
"那么何谓"俗"?林却又难以对此加以明确定义,"俗字讲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
"要医俗,在林看来,要有三条途径齐头并进。
首先,在练书法时要"法乎上":"宜学六朝碑板,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
"在被问到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时,林认为,他们"学的(起步)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其次,要多读书:"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多读书方能医俗。
""无论书法作画,总宜多读点书,才有气味。
不然,徒事弄笔弄墨,总归有俗气。
" "读书······还要读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
"读书是为了"变换气质才能不俗。
"第三,要游历广:"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但游历广是要在读书基础上才会有所收获,不然"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
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
"治俗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做人。
林散之认为,"字如其人。
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
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人品即书品。
······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多为真性情的人,书法史上的精品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并非偶然。
如王羲之《丧乱帖》、《兰亭序》等都是真情至性时的"偶得".颜真卿的"《争座位》极为自然,系别人在字纸篓中获得······《祭侄文稿》亦是至情挥洒,无拘无束,出神入化。
"颜真卿是如欧阳修所言的"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因此可谓是书品与人品俱佳的典范。
南宋宰相秦桧书法功力同样了得,但作为一代奸臣,大德有亏,其书法作品终难登大雅之堂。
突变则败在当下当代艺术泛滥,"人人可以当艺术家",艺术被认为是不可定义的语境下,传统的艺术传承体系遭到极大冲击,追新逐异成为风尚。
同样的,在书法领域,也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如有书家追求古人书学时的状态,赤膊上阵,狂呼乱叫,挥就丑书无数。
还有幼童,在大人们的鼓噪下,在大纸上龙飞凤舞,被人捧为书法神童。
更有书家以高难动作来进行书法表·演,生生的将书法艺术化为一种杂耍技艺。
甚至商人也来凑热闹,写下不知所云的文字,并拍出高价,则更让人瞠目结舌。
时下的急功近利,资本侵蚀带来的浮躁,资讯流动造就外界的各种巨大诱惑,正如林散之所感叹的那样,学书人现在要安下心来"做书奴都不容易。
"林散之并不反对艺术创新,"哪一代没有创新?唐宋大家都是从古人学出来独开生面。
"他本人的艺术风格也多次发生变化:"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
""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
"但书法之变"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
""突变则败矣。
"林散之感言:"全中国莫有深通书画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读破万卷书之人,所以下笔粗俗难堪。
""现代人连书奴都不如,只学皮毛。
""现在好多人下笔便草,写得一塌糊涂,真是谬种流传,我看了很痛心。
"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大家。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却也是百家争鸣,名家迭出的时代。
魏晋时期,八王之乱,士族大迁移,伴之以佛、道兴盛,玄学流行,因而出现了一批崇尚个性的名流雅士,造就了南方文化的大繁荣,"书圣"王羲之等人因运而生······而今时代,传统与现代思想交织,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影响,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和大流通,凡此,都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