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浙江省综合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98c6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f.png)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综合
实力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在评审标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疗质量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过程的
管理和控制,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院应该注重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另外,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和
规范的管理流程,加强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
医院应该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
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最后,医院的社会责任。
医院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医
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院应该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院管理机制,改善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浙江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管理办法-浙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浙江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管理办法-浙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83d04bc06294dd88d0d26b2a.png)
浙江省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确保医疗安全,同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是指对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的专业技术活动。
第三条本省辖区内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按本办法申请参加评审。
第四条评审按照全行业管理和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医疗机构评审以5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动态管理。
新建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年后方可申请评审。
资源重组后的医疗机构,按各院区或分支机构独立申请评审。
第六条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委托行业协(学)会修订标准、组织培训等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规则第七条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分为三级四等,即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和一级医院。
根据浙江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按1:2:4比例原则设置;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按1:3:5比例原则设置;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按1:2:3比例原则设置;二级乙等及以下医疗机构暂不定比例。
原政府举办的一级医院逐步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再进行评审。
民营医疗机构可对照评审标准申报相应等级评审。
周期评审完成后,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推荐三家医院作为“三级特等”综合医院创建单位;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推荐一家医院作为“三级特等”中医医院创建单位,在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推荐一家医院作为“三级特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单位;在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中推荐两家妇幼保健院作为“三级特等”妇幼保健院创建单位。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精选全文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b5004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f.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四、应急管理第二章医院服务第三章患者安全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4.18.5.5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备注:责任部门—医务科目前达标等级:B--A 目前存在问题【C】1.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
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
立即查证: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
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相关试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试验的标准。
(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2.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有记录。
3.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医药]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医药]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254bd45901020206409cd9.png)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功能与任务考核与评价要点:二级医院应具备一定规模;科室设置;医疗服务。
二、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考核与评价要点:考核医院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情况;考核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是否自行处置、转移、出租或变更用途等);考核医院能否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执业及年度校验,重点考核诊疗科目的许可情况;考核医院是否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对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
(二)医院管理组织考核与评价要点:考核医院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高效;考核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考核医院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情况;考核院领导是否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上;考核科室的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考核职工对医院领导工作和组织机构设置的满意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与评价要点:考核医院人力资源配备是否满足需要及其合理性;考核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规划;考核价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考核医院是否能定期对员工进行劳动保护及医院感染教育与健康检查。
(四)医疗与护理管理考核与评价要点:考核医院业务院长、医务和护理管理部门负责人接受规X的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情况;考核医院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情况,重点是制定防X、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考核职能部门处理医疗纠纷、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考核医务和护理部门对异常信息及时作出应急反应的能力。
(五)教学与科研管理考核与评价要点:评价医院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教学设备(设施)和实际工作情况;考核医院科研与教育组织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考核图书馆功能能否满足医、教、研需要,并具有较先进的资料检索手段;考核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考核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考核“三基”、“三严”制度与考核。
(六)信息管理考核与评价要点:考核医院信息系统能否满足医院管理和相关部门的需求;考核医院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X》的要求;考核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医院管理要求,促进医疗质量提高,规X 工作流程,维护病人权利,确保医疗安全;考核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方案落实情况;考核医院档案管理。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_核心条款(33条)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_核心条款(33条)](https://img.taocdn.com/s3/m/d083fb9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a.png)
3.9.1.1核心条款
【C】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B】符合“C”,并
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符合“B”,并
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
四、应急管理
评 审 标 准
评 价 要 点
1.4.3 医院有明确的应对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用关键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来管理与协调各个相关科室的服务。
2.有培训与教育,措施落实到位。
3.职能部门知晓与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危重症患者来源与救治能力在本区域具有优势明显。
六、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B】符合“C”,并
用当年案例证实在以下二方面能有提升:
(1)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升。
(2)开展24小时连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日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87580cb4daa58da0114ac2.png)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浙江省医疗机构评审管理办法及相关指标简介
![浙江省医疗机构评审管理办法及相关指标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032f0781ed9ad51f01df226.png)
地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
医院评审程序
自查申报
资格审查
审批发证 考核评审
等级公示
评审标准的基本构架
一类指标:否决性指标,共4项,一项 未达标延缓一年参加评审 二类指标:准入指标,共16项,14项为 合格 三 类 指 标 : 评 审 指 标 , 共 1000 分 , 900分为合格,其中:临床组、医技组的 得分率必须分别在90%以上
7、卫生技术人员学位 三级甲等:硕士以上≥ 25名(其中博士≥ 10名 三级乙等:硕士以上≥ 15名 8、医学教学与进修 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接受进修: 三级甲等≥ 2个三级和4个二级医院 三级乙等≥ 3个二级以上医院
9、科研立项与成果
科研立项:三级甲等:国家级1项或省部级2项 三级乙等:省部级1项或厅市级2项 科研成果:三级甲等: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 三级乙等:省部级三等奖或或厅市级 二等奖以上1项 10、外聘卫生技术人员管理 外聘的专、兼职人员职称、执业资格符合要 求,手续齐全。 本区域外聘人员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备 案; 外区域外聘人员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重视依法准入,避免盲目攀比
●重视人员素质,着眼持续发展
●重视日常考核,减少形式主义
●重视规范落实,保证医疗质量
等级评审管理办法 细则
△医疗机构分三大类:综合性医院、 中医院、专科医院 △各级各类医院评审分三级六等 △由卫生厅统一组织评审并授牌
综合性医院中,三甲、三乙、二甲医院的 比例保持在1:3:6
符合评审资格的医疗机构:应在评审周
期内根据自查结果,确定申报相应的等 级,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机构 评审总结报告、《浙江省医疗机构评分 标准》自查结果、《浙江省医疗机构评 审申请表》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3c41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e.png)
二次公示,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第一次公示:“否决指标”15个小项内容,在 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门户网站上公示7天, 并由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出具公示证明,无 异议者,方可参加当年度等级评审。如有异议, 经核实确实存在一票否决内容者,延缓一年评审。
第二次公示:评审结果在省卫生厅网站上公示 15天,无异议的,由省卫生厅公布医疗机构等 级名单。
行风建设
第11项:查当年度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提供
的考核结果 第12项:提供当地纪委、检察部门资料 “发生严重职务犯罪事件”是指同一案件同一医院涉案三
人以上,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严重违纪事件”是指同一案件同一医院涉案三科以上或
10人以上,经举报并被纪检部门查实的情况,如医院自查 发现,并进行自我整改的违纪事件,不列入此项考核。 “卫生行政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是指当地纪委派驻机构或 卫生局纪检监察机构。
第四条 评审原则
第五条 评审周期
第六条 组织实施
第二章 规划与规则(7-10条)
第七条 等级设置与规划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分为三级四等,即三级甲等、 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和一级医院。
➢全省按以下比例配置 综合医院按1:2:4比例原则设置 中医医院按1:3:5比例原则设置 妇幼保健院按1:2:3比例原则设置
第三章 组织与职能(11-17条)
第十四条 省级评审委员会设三个办公室 ➢第一办公室:负责综合、专科医院的评审 ➢第二办公室:负责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专科的 评审 ➢第三办公室:负责妇幼保健机构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章 组织与职能(11-17条)
第十五条 省级评审委员会下设专家指导委员会 ➢组成人员:行业协(学)会、医学院校专家 ➢工作职能:修订标准、组织培训、业务咨询和指导
01附件一浙江省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管理办法
![01附件一浙江省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87462ee2bd960590c6776b.png)
浙江省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确保医疗安全,同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是指对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的专业技术活动。
第三条本省辖区内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按本办法申请参加评审。
第四条评审按照全行业管理和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医疗机构评审以5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动态管理。
新建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年后方可申请评审。
资源重组后的医疗机构,按各院区或分支机构独立申请评审。
第六条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委托行业协(学)会修订标准、组织培训等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规则第七条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分为三级四等,即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和一级医院。
根据浙江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按1:2:4比例原则设置;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按1:3:5比例原则设置;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按1:2:3比例原则设置;二级乙等及以下医疗机构暂不定比例。
原政府举办的一级医院逐步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再进行评审。
民营医疗机构可对照评审标准申遲报相应等级评审。
周期评审完成后,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推荐三家医院作为“三级特等”综合医院创建单位;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推荐一家医院作为“三级特等”中医医院创建单位,在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推荐一家医院作为“三级特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单位;在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中推荐两家妇幼保健院作为“三级特等”妇幼保健院创建单位。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修订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26912ad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评审: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评审(Accreditation)是: 应用当代质量标准评审医疗机构 整个过程以病人为中心,以该医疗机构为
统一的整体,旨在促进工作的改进,而不 是以处罚为目的
我省启动第二轮医院评审的意义
▲适应城市医药卫生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 ▲适应卫生全行业管理的需要 ▲医院发展、定位与导向的需要
16项,每一项目中若有一条不符合 要求,则该项作为不合格
❖1、医院核定床位数 ❖2、床位主要专科分科数 ❖3、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 ❖4、完成指令性任务 ❖5、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比例 ❖6、主要科室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配备 ❖7、进修任务
❖8、科研立项与成果 ❖9、外聘卫生技术人员管理 ❖10、技术准入许可 ❖11、传染病报告 ❖12、医疗收费 ❖13、药品政策 ❖14、特类及四类手术比例 ❖15、信息化管理 ❖16、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形成过程
❖基础质量 由质量要素组合而成 ❖环节质量 由基础质量的动态运作形成 ❖终末质量 由各项工作环节质量综合而成
质量要素
人员素质 医疗技术和服务功能 医疗环境和设施空间 医疗设备 药品和物资 时间的掌握和利用 信息
环节质量
门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环 住院医疗服务质量环 院内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环
医院等级的确认
对具备所申请等级资格的医疗机构,以 专家评分值为基础,由相应医疗机构评 审委员会综合评议后具名投票确认
名额超过该等级控制总额范围的,按申 报级别低一级确认
凡超过本评审委员会认定权限的医疗机 构,转下一级评审委员会确认
评审的日常考核
评审与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考核相结合 发挥各级医疗质控中心的作用 ,质控中
心对医疗机构的质量抽查结果以20%的 比例列入相应评审内容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316adf5ef7ba0d4a733bd7.png)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置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 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 CM 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三)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
![二级医院评审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c82da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f.png)
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干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 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造面积不少于45 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 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造面积不少于3 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 ∶ 1.3- 1.5 。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预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者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时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匡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 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
![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1b43cf01f69e31433294de.png)
一、综合管理(一)规模与资源
(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
(五)行政管理
(六)改革与创新
一、医院服务管理
(二)优化门诊流程
(三)完善急诊服务
(四)改进住院流程
(五)医保服务管理
(六)维护患者权益
(七)加强投诉管理
二、患者安全目标
(二)严格执行医嘱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定
(五)规范特殊药物得管理
(六)临床“危急值”管理
(七)患者意外事件防范管理
(八)患者压疮防范管理
(九)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医疗技术管理
(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二)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三)血液透析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四)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五、综合管理(一)应急管理
(三)信息与网络管理
(四)病案、统计、图书与档案管理
(五)财务与价格管理
(六)后勤保障管理。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6f729a376baf1ffd4fad43.png)
一类指标(否决指标)
二类指标(准入指标)
一、综合管理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一)规模与资源
(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
(三)能力与效率
(四)科研与教学
(五)行政管理
(六)改革与创新
二、质量安全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一)综合质量
(四)放射质量
(五)临床检验质量
(六)药事质量
(七)病理质量
(八)麻醉质量
(九)输血质量
(十)设备管理
三、技术水平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一)技术指标设置及要求:设24个备选专科,检查内容包括病种、操作技术、手术开展情况,自选专科及达标要求见表1。
技术指标分科检查见表2。
“技术水平”分科考核内容见附件三。
(二)为体现医院专科特色和错位发展,某一专科达到上一等级医院标准的,可按两个专科达标计算。
(三)检查方法:从医院病案统计室、医院信息系统调取上一年度相关数据(疾病按第一诊断),根据需要进行现场病历核对。
表1 技术指标检查及达标要求
表2 技术指标分科检查表
三类指标(评价指标)
总“评审内容”数:284项
应“评审内容”数:应检查得分:
实际“评审内容”数:实际检查总得分: 得分率:% 一、医院服务管理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甲评审前必须达标的15个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15项)
![二甲评审前必须达标的15个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15项)](https://img.taocdn.com/s3/m/dc1ff291a0116c175f0e48e4.png)
是
否□
九、依法执业
执行《执业医师法》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护士条例》 、 《医师外 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 《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1. 查阅证书、 文件 2. 抽查相关记录
是
否□
十、分级诊疗
1.建立医院分级诊疗疾病目录并向社会公示。 2.建立与基层医院双向转诊流程,为基层转诊预留号源,建立基层 转诊绿色通道。 3.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与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 建立医疗服务一体化协作关系并派驻医师。 4.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5.设置全科医生科,负责分级诊疗工作。 及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性任务,完成率达 100%。 1、对口支援 2、救灾 3、突发事件处置(包括处置传染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评审前一年有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重大院 内感染事件。 2.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报告医疗事故争议。对评审期 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或完全责任的二级医疗事故和负有次要或轻微 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结案率达 95%以上。
一、床位规模
是
否□
二、房屋基建
是
否□
三、诊疗科目
1.实地考查 2. 查看卫生计生行 政部门文件 3.查看医院文件
四、人力资源
1.查人事部门资料 2.实地考查
1.公共卫生科室设置 有 无□ 2.定点病区/定点门诊设置 有 无□ 是 3.按要求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是 否□ 4.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 100% 是 否□ 1.卫技人员∶实际开放床位= 1.18:1 2.医师∶实际开放床位= 0.33:1 3.护理人员:实际开放床位= 0.46:1 4.高级职称医师人数= 35 5.各一级临床科室均有 1 名以上高级职 是 称医师(是 否□) 6.各医技科室均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人 员(是 否□) 7.临床药师人数= 3
浙江省等级医院综合评审二类指标技术水平
![浙江省等级医院综合评审二类指标技术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1050de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1.png)
浙江省等级医院综合评审二类指标技术水平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序号科室项目病种1呼吸科操作技术病种2消化内科操作技术病种3神经内科编号__-__-__-__-__-__-__-__12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4心血管5肾内科操作技术病种病种病种__-__-__-__-__-__-__-__56操作技术操作技术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6妇产科操作技术__-__57皮肤科8感染科病种病种__-__-__-__-__-__12345678910操作技术操作技术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病种9康复医学操作技术病种急诊医学操作技术血液内科病种__-__-__-__-__-__-__-__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12内分泌13儿科14风湿免疫15普外科16神经外科17骨科病种__-__3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5678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18泌尿外科19心胸外科20整形外科21眼科22五官__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567891012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23口腔科24重症医学25肛肠科26烧伤科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__-__234病种5678910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疾病、技术、手术名称肺栓塞肺结节病肺真菌病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不包括肺结节病)小细胞未分化肺癌重症肺炎慢性呼吸衰竭重症哮喘(哮喘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急性加重)支气管镜介人诊治技术支气管(气道)激发试验睡眠呼吸监测肺弥散功能测定文气管肺泡灌洗术肺活检术支气管镜检查术肺通气功能测定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术消化道早期肿瘤重症胰腺炎克罗恩病小肠源性出血性疾病原发性腹膜炎胆管炎贾门失弛缓症溃疡性结肠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EMR 或ESDERCP 或EST超声内镜内镜下置管技术超声或X线引导下的诊治技术内镜下经皮胃造屡术(PEG)胶囊内镜或小肠镜结肠镜检查消化道扩张术内镜下消化道止血技术脑静脉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颤痈持续状态脑干脑炎重症肌无力吉兰一巴雷综合征急性脊髓炎脑疝药物溶栓神经或肌肉活检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视频或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肌电图脑血管MRA检查脑血管CTA检查常规脑电图腰穿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炎或心包积液瓣膜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感染性心内膜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继发性高血压房颤射频消融冠脉血管肉超声术三腔起搏器植入或ICD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常规消融常规PCi常规永久起搏器植入临时起搏器植大心包穿刺术心脏超声检查运动平板心电图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膜性肾病肝炎相关性肾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痰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深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管术口连续性血液净化肾病埋电镜检查血浆净化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术及腹膜透析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动静脉人工内屡成形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深静脉穿刺临时置管术绒癌复发性卵巢癌女性生殖器官脱垂早发型重度子疯前期严重产科DIC胎盘早剥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复发、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凶险性)前置胎盘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宫颈癌根治术阴道重建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深部内异病灶切除术盆底修复重建术超声引导下胚胎减灭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宫颈环扎术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大疤性皮肤病(天疤疮、大疤性类天疤疮)重症药疹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庞、生殖器疤疹) 带状疤疹泛发性湿疹银屑病急性尊麻疹丹毒过敏性紫癜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皮肤活检窄波紫外线高频电针氦氖激光或红外线或TDP冷喷C疗局部封闭治疗脚病(鸡眼、脱服等)治疗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感染性腹泻败血症肝功能衰竭麻疹肝脓肿伤寒脑膜炎感染性发热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三腔二羹管压迫止血术动静脉穿刺插管术肝穿刺活检腰椎穿刺术淋巴结活检人工肝细菌培养及细菌耐药检测病毒耐药检测要求的每个科室的病种及操作项目,我搜索过很多的评审二类指标,里面的技术水平这一块只是简略的写了一点,我把详细的技术水平都写出来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周围神经疾病关节置换术后或截肢术后脑瘫颅内损伤股骨颈骨折术后脊柱、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工程(矫形器制作、处方、训练)神经、肌肉、关节阻滞与注射步态分析与治疗电诊断技术生物反馈治疗言语、吞咽、认知治疗传统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 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MODS/MOF多发伤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急性消化道、呼吸道大出血休克(感染性、出血性等)急性呼吸衰竭(ARDS)昏迷急性中毒心肺骤停急诊内镜诊治技术(气管镜或喉、胃镜等)多发伤救治手术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呼吸机使用技术心脏临时起搏技术人工气道开放技术基本抢救技术(洗胃、穿刺及置管技术)五碑化牙。
二级综合医院考核标准解读
![二级综合医院考核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8a9df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3.png)
医疗技术综合能力能满足当地医疗卫生需求
〔1〕临床科室设置齐全,实行二级分科,重点是内、外、妇、 儿分开,有单独的感染性疾病科、麻醉科等
〔2〕双向转诊、具体制度、实施措施 〔3〕24小时服务〔内、外、妇、儿、影像、检验〕
8、临床检验〔20分〕 严格按照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度 满足临床专业需求,能提供24小时服务 科室人力资料配备 仪器和试剂管理 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室内质控工作 检验报告单管理
【评审工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五〕
9、医学影像〔20分〕 人力资源配备 满足临床诊疗需求,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 操作规程及质量评价 健康防护与定期检测 影像资料质量
2、内科系统〔30分〕
〔1〕诊断与鉴别诊断 〔2〕检查工程的适宜性及安全性 〔3〕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4〕处理急、危重症的应急反映能力
3、外科系统〔30分〕
外科患者手术适应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麻醉管理〕
4、重症监护病房〔含监护室〕〔10分〕
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实际运作情况以及院内外合作协调状况
评审工程
医疗安全*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报告医疗事故 争议。对评审期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或完全责任的二 级医疗事故和负有次要或轻微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 结案率≧95%
职能科室建设*
独立设置的必备职能科室:设医务科、护理部、 控感科〔办〕、质控科〔办〕、输血科〔血库〕等, 并配备专职人员
手术类别*
三、技术水平与效益〔155分〕
医疗技术水平〔60分〕、重点专科〔25分〕、护理 技术水平〔20分〕、医技技术水平〔20分〕、绩效 指标〔3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У
Ю砺厶 逑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 合形成 现代系 统医学 。该体 系所涉 及的一 切问题 不管从 广度上 ,还是 从深度 上,都 应该远 远超过 现有的 中西医 学理论 ,并将 现有中 西医学 理论纳 入自己 的理论 框架范 围之内 。为了 肩负起 这一历 史使命 ,原创 人生、 医学理 论体系 ——灵 魂医学 soul 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 宏观上 或战略 上圆满 解释并 解决了 存在于 人类医 学及人 文社会 科学史 上的一 切疑难 模糊问 题,而 且还能 够使人 们得以 启迪人 生,不 得不重 新认识 人类自 身、不 得不重 新认识 人类赖 以生存 的这个 多维世 界对象 的医学 科学, 故不能 解现今 医学分 为传统 医学、 基于“ 生物 为概念 的独特 的哲学 医学理 论体系 ,一个 是以“ 解剖人 、肉体 人”为 概念的 新兴的 现代医 学科学 理论体 系,二 者都不 是以完 整人为 研究对 象的科 学,从 理论讲 二者都 不是科 学的, 势必影 响各自 发展。 事实也 证明这 一切, 中医长 期停滞 不前、 疗效也 不确实 。西医 尽管发 展到目 前的基 因分子 层次, 但疾病 发病率 居高不 下,对 绝大部 分疾病 发病原 因认识 不清、 ⒉
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 医又发 展到“ 社会-心 理-生 物医学 ”或综 合医学 模式, 后基因 组时代 系统生 物学的 兴起, 形成了 系统医 学在全 球的迅 速发展 ,成为 继传统 医学、 西医学 之后中 、西医 学汇通 的未来 医学。 当代中 国医学 类专业 比较优 秀的学 校有北 京大学 、华中 科技大 学、郑 州大学 等学校 。
⌒ SARS、禽流 感面前 竟束手 无策, 在糖尿 病、癌 症、心 脑血管 疾病、 尿毒症 等相当 多疾病 面前更 是不得 不求助 或借助 中医治 疗。一 个是疗 效不确 实,一 个是有 些甚至 相当多 疾病无 法治疗 ,这就 是中西 医学结 合的缘 由。然 而,由 于二者 是两套 理论、 两股道 上跑的 车,风 马牛不 相及, 从理论 上讲就 没薪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 医学科 学都存 在不完 整性的 瑕疵, 即都是 以不完 整的人 为研究 及阴阳 五行、 八纲脏 腑辨证 基础上 ,运
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 机体、 自然、 疾病三 者关系 ,发展 起来的 一门以 “功能 人”包 括功能 脏器为 概念的 独特的 医学哲 学理论 体系。 在治疗 上,除 了药物 外,还 有针灸 、推拿 气功、 耳针等 特殊疗 法,它 是世界 传统医 学中最 完善的 一种医 学理论 体系。 它为人 类尤其 为中国 人民健 康和民 族繁衍 做出了 巨大贡 献。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 、生物 学及现 代科学 技术基 础上、 发展起 来的一 门以“ 解剖人 、肉体 人”为 概念的 、新兴 的现代 医学科 学理论 体系。 主要采 用科学 实验方 法,从 宏观到 微观, 直至目 前的分 子基因 层次水 平,发 展极为 迅速, 超过其 它任何 一门医 学科学 决目
财务管理
财务制度明确,工作岗位职责明确,人员结构合 理
预算编制,上级部门批准,每季分析执行情况 财务报告制度 专职物价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成本核算小组,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资产、收入、效益增长与个人消费资金
增长比例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浙江省综合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
综合组评分讲解
总务管理 环境管理 建筑与安全管理
总务管理
物资管理:计划采购,储备及周转次数合理, 供应链齐全
后勤服务:规章制度完备,用电紧急预案,水 质化验员
医疗废物管理:具体分管人员,责任到人,有文 件、有制度,符合环保要求
探视制度:探视管理制度,残疾人通道,标志, 吸烟问题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 数千年 前的中 国,是 建立在 人们与 疾病长 期斗争 的经验 总结。 习樟恕 9食鱿 治饕蕉 灾瘟撇 涣说募 膊≈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 学、行 为医学 等所谓 “医学 ”,都 称不上 一门独 立的医 学科学 ,关于 这一点 在灵魂 医学有 关章节 中将有 相关点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