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课件(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性格 特点。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 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塑造 ,是 司马迁写人的又一特点。“鸿门宴”是 这方面的代表篇章。
• D、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例如 《项羽本纪》中霸王别姬的细节描写写 出项羽刚强的外表下柔情的一面。《陈 涉世家》中陈涉辍耕之垄上的喟叹写出 了其胸怀大志的性格。心理描写的例子 如《李斯列传》中写李斯一生中在不同 处境下的多次喟叹。从中可以看到李斯 一生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集中体现了 李斯的精神品质。
《汉 书》的 贡 献
新创《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 后者对汉代的官制作了具体记载,是关于我 国古代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
2、思想主旨:
崇奉正统的儒家思想,褒贬人物根据儒家伦 理道德标准,缺乏司马迁的深刻的见识和大胆 的批判精神,但还是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有 些传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一些传记也接 触到了人民的疾苦。优秀的人物传记如《苏武 传》。
二、《史记》创作的目的:
• 1、究天人之际: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 关系。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 的唯物主义传统,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 事,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天属于自然现象,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 的联系。这种观点与汉武帝所提倡的儒 学正宗的所谓 “天人感应”学说相对立。
• 2、通古今之变: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 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司马迁对 于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总是采取称 赞的态度;在研究历史时,注意历史事 实的因果关系,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B、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司马迁善于使用对 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项 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 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 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 止却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 句意愿相同的话,但项羽说:“彼可取而代 也!”刘邦则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的鲁莽直率,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 E、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前引刘邦、 项羽见秦始皇的语言描写就是典型例子。再如 《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幼时伙伴进宫见到陈涉 当王的情形时所说的话:“伙颐!涉之为王沉 沉者”,质朴无忌,一副艳羡和惊讶的表情。 • 总之,《史记》人物传记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成 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尤其 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同时,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 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例如 《李将军列传》,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 受压抑的经历,主要表现李广一代名将的风采 及其遭遇的坎坷。用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 要性格特征。与此同时,还穿插其他一些事件 写出了李广性格中的其他一些方面。这些描述 丰富了这一人物形象,使其更加血肉丰满。
第二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本章重点:《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 就 • 一般掌握: • 1、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史记》主客 观因素 • 3、《史记》的体例 • 4、《汉书》等其他历史散文的特色
第一节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前145-?),字子长,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一生大约“与武帝 相始终”。
•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 •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 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专史 • 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 • 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 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 这五种体例构成了《史记》的体系,被称为 “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就成为历代正史的 通用体裁。
• 例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战斗、 开国的经历,写他的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 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 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刘邦性格中 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 物的传记中表现。《项羽本纪》不仅通过范增 之口写刘邦“贪于财货,好美姬”,并且写了 刘邦的无赖和无情。此外,《萧相国世家》还 写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等。这样,通过本传和 其他人物的传记补充叙描,刘邦完整的经历及 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表现出来。
《吴 越 春 秋》
♠ 作者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人。 ♠ 成书于东汉,历史散文。今存十卷,主要 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 ♠ 体例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 ,为历史演义小 说的雏形。 ♠ 艺术特色: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开志怪小说的先河;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内容都以吴越争霸为主线,是吴越文化的 重要载体。
汉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 写作《史记》,太初四年(前93年)完成。 有著名散文《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 为咏怀之作。
二、《史记》的成书
1、客观条件 ♠ 时代背景: 生活在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对这种转变产生了 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 历史与时代的要求: 西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要求对以往历 史作全面的总结;中国历来重视修史,历史的发展要 求出现一部通史。 ♠ 帝王的重视 :
第五节
《史记》的地位与影响
☆ 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体例,是我国传 记文学的开端。 ☆ 较完整地记叙了汉代以前的许多重要历史 人物的事迹和活动,使后代有史可察、有案可 稽。 ☆ 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文学观都对后代产 生了巨大影响。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 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苏武牧羊
清•任 伯年作
3、《汉书》的写作风格
① 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 示吉凶。如《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中对霍、金 二人的刻画。 ② 对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特别加以强调,有 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 叙事的力度。 ③ 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 且一以贯之。如凡属传闻类的小故事全部置于 篇末,为所写人物作一生的总结,避免了平铺 直叙,增加了波澜起伏。
第三节 班固和《汉书》
班固(32-92)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东汉著名史学家。受其父的启发,班固 于明帝永平元年开始写《汉书》,经20 多年的努力,公元82年完成。
关 于 《汉 书》
⒈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上 起高祖元年(前206),下至王莽地皇四年 (23年)共230年间的历史。 共100篇,分为120卷,按体例有12纪、8 表、10志、70列传,对《史记》有所发展,将 “书”改为“志”。 ※ 《艺文志》是在刘向的《七略》的基础上 写成,著录了当时流传可见的图书,为我国图 书目录学的渊源;论述了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 派别,是我国第一部初具规模的文化史。
汉武帝重视文化,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太史宫, 为编撰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条件。
2、主观条件 ♠ 家庭的影响: “读万卷书” 出身于史官世家,家学渊博;其父司马谈的学术思 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有着重要的影响。 ♠ 三次漫游的经历: “行万里路” 历次出游都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并 广泛考察各地民风、民情,为写作《史记》打下雄厚 的基础。 ♠ 著书过程中(前99)遭遇“李陵之祸”: 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 对社会、历史有了 新的认识,从此“发愤著书”,前后历经14年,终于 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著。
• 3、成一家之言: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 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 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司马迁写 《史记》,窃比《春秋》寄寓理想于其 中,他的理想也是靠历史事实的叙述来 体现的。
• • • •
三、《史记》的思想倾向 ①揭露统治者的暴行、暴政 ②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民起义的合理性 ③歌颂反抗暴政的刺客和侠客和一些具 有优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 • ④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 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 记轩辕,下至于兹,…为《太史公书》。”
——《史记· 太史公自序》
第二节
关于《史记》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一、体例、性质:(原名《太史公书》) ♣ 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 作。 ♣ 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 ♣ 是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 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共130篇, 52万余字,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组成。 ♣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 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为后代文学的 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 ▲ 体裁和叙事方式直接影响着中国传统小说, 并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 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 高峰; ▲ 是古代散文的楷模,被后代推崇为“古文” 的崇高典范,使我国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 文学成就
• 一、《史记》以写人为核心,把叙事和写人紧 密结合在一起。 《史记》不仅为上层人物作传, 而且也为许多中下层人物立传。共写了四千多 个人物,极大地拓展了史载人物的阶层和范围。 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 二、 《史记》众多成功人物的塑造,得力于司 马迁极富表现力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 A、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写人的一个 重要方法就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 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 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放在别人的传记 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