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是在学生对太阳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太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及昼夜交替的成因。学生对昼夜交替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要他们解释“为什么”就感到很困难了。

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1、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2、模拟实验:昼夜交替的成因。3、操作发现: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4、阅读了解: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教学重点:

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在做教学准备时,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昼夜交替》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和教学三维目标,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昼夜交替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昼夜交替》的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昼夜交替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虽然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通过模拟实验,重演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明白科学需要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科学探究: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建模法、分组讨论法

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

四、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大地球仪、自制大灯座灯泡、去掉灯罩的手电筒、自制的太阳、地球彩色图片、贴纸

2、学生准备:小地球仪、自制大灯座灯泡、去掉灯罩的手电筒、实验记录单、贴纸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趣生疑

(1)(课件出示图片)出示照片,孩子们这是哪儿?认识吗?(水立方)

看完2张照片,你觉得这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看谁的观察力最好!(白天与黑夜)

如果我们用一个字表示白天用?(昼)黑夜用(夜)。

并板书(昼夜)

[设计意图:简约导入,逐步揭题。利用多媒体从手段展示给学生熟悉的水立方昼夜景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昼夜交替的现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

(2)谁知道昼和夜还有什么关系吗?那白天过去是什么?(黑夜)那黑夜过去呢?(白天)白天和黑夜不断地重复出现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出现一个昼夜大约需要多少小时?(24小时)

板书(昼夜交替)(为下面的推测做好铺垫)

我们看一看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播放昼夜交替视频)

[设计意图:进一步揭题。通过多媒体视频再现生活中昼夜交替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学生的大胆推测做好铺垫。利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

2、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推测假设

①但你有没有想过昼夜交替到底和哪些星球运动有关?

它们怎么运动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呢?

小组讨论,将可能的假说写在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大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利用课件出示记录表,可以让学生快速清晰地明白小组讨论的目的和内容,弥补了以往学生进入小组伊始的盲目性。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②小组汇报。

生:推测1:我认为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形成了昼夜。

推测2:我认为是地球自转。

推测3:我认为是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太阳转形成昼夜。

推测4:我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推测5:……………………………………………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迪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入环节收集学生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概念。]

(2)设计方案

①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哪些材料怎么做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并说明选用的理由。如何实验,试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好实验分工:实验员、记录员、观察员。

[设计意图:选用有简单、有效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和谐地经历学习过程。实验设计能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提倡创新和新课程标准深入到教学中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来教材中的手电筒由于光束是单一方向的,与太阳光四面八方有区别;所以学生操作时有麻烦,但选用了大灯座灯泡后,与太阳更相似,学生操作更简便。所以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准备了手电筒和大灯座灯泡两种光源,供学生选择使用。]

②指名一个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的假说,并上台演示如何模拟试验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其他组学生一起补充)

(引导学生发现:大灯座灯泡、地球仪模拟的对象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地方相似?受太阳照射的一面代表什么,没有太阳照射的一面代表?)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实验的指导可以是教师语言的明示指导,可以是实验

器材的隐性指导,也可以是演示的动态指导。此环节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的实验

操作正确,使下面的实验更有效率。]

③做模拟实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

A、调节灯泡与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B、两个星球的转动速度适当,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

C、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D、灯泡不用时要及时关闭。

E、一边实验,一边完成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指导学生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出示在大

屏幕上可以随时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

④同学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有什么要求?关灯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实验细节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模拟实验

①学生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记录。

教师请一组上台演示实验,用实物展示探究过程。

(在模拟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如太阳绕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自转,太阳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和太阳在同一轨道上,地球自转等。)

[设计意图:在探索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解放孩子,使孩子的双手从这也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