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心理健康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69·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定心理健康的水平,什么是心理障
碍,常见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形成原因等等,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概念
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看法: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
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
的状态。”显然,这一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体验。
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
效率的生活。这种标志的认定,要比上述定义更全面而具体。
马斯洛(Maslow,1951)和米特尔曼(Mittelman,1951)曾提出十条标准:①有充分的
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
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
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English(1958)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
的心理健康表现。
甚至有学者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定得十分复杂,多达十类七十五条标准。亦有许多作者,
发表过关于心理健康的见解,均为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
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
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
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第二单元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关于衡量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不同作者也是各有建树。
一、心理健康十标准论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
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
理活动
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
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
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二)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
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
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
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
严重。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
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
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
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影响。
(四)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
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
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
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
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
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
它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
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
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
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
激当作生活斗争的乐趣,当作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
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
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六)心理康复能力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71·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
伤之后,情绪的极大波动,行
为的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
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
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
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
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
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
觉罢了。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关的。
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
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
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出某种印象,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健康指标。
(八)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
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
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信心过高
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因自觉力不从心,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
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
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
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
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
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
也可以十分热情地倾谈并表现得十分兴奋,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
环境。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但是,人尽管有积极主
动性,但终究是不能脱离开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
作性质、人际
关系等等。
在人的一生中,这些环境条件是在变化着的,有时变动很大。人虽有主动性,但有时
对生存环境的变化仍然是无能为力的,在这时,所谓消极适应也是很重要的,起码在某一
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适应下来
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三标准论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许又新(1988)提出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三个标准。他认为应该包括体验标准、操作
标准、发展标准三个标准,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条标准,要把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
加以考察和衡量。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
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
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
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
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
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
实可行的行动措施。衡量心理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三、心理健康七标准论
马建青(1992)从临床表现方面考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基本标准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
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无论是国际疾病分类体系,美国
精神疾病诊断手册,还是中国精神疾病分类,都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
和异常行为。事实上,智力的异常,常导致其他心理功能出现异常。
(二)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情绪在心理异常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
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
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三)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
意志是人类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体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往往具有如
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
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
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四)人际关系和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
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二是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五)能动地适应环境
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对
现实环境的能动适应和改造,是很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
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
(六)保持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
性,培养健全人格。 ’
(七)符合年龄特征
· 与人生各阶段生理发展相对应的是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
行为模式。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
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这意味着心理发育有问题时的自我调节,这就是人
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的健康水平。
这七条衡量标准,均大致可取,但有一处,即智力的高低能否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的评
估标准,似乎值得商榷。因为尽管智力不正常的人伴有心理问题与障碍,但很多有心理问
题和心理障碍的人,往往智力商数在正常值以上甚至很高。可见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商数
各有自己的评估条件和方法,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在逻缉上不能彼此包容的概念。我们
不能证明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也不能证明智力水平越低,心理健康水平
就越低,这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为此
将一个与心理健康无关的因素去衡量心理健康,不足取。
第三单元.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不同作者的各种意见,大致将这些
原则归纳如下:
(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的原则
人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大脑的细胞构筑和工作强度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但脑的功能
特点和以脑功能为基础的认知策略与能力,却是在一定生存环境(教育)中,与环境(教
育)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人的认知特征又制约着情绪和行为,为此,人要获
得健康的心理,只
能本着三种因素并重的原则行事。
(二)人与环境的协调原则
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能否取得动态协调平衡的过
程。特别是人际关系之间的协调。由于日常生活牛,·到处都有打破这种平衡的条件和境遇,
因而,学会应对和协调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人对环境的适应、协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顺应,而更主要的是积极意义上的能动的
改造,使之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身心统一的原则
由于心理健康和生理的紧密相关,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因此,通过积极的体
育锻炼、卫生保健和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这将有助于促进心理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Jb理咨询师
健康。
(四)个体和群体结合的原则
生活于群体之中的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群体的影响,因此,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亦依
赖于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需要创建良好的群体心理卫生氛围,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
康。同样,个体心理健康亦对群体产生着影响。
(五)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心理健康的发展既依赖于相应的知识,更取决于把理论付之实践的行动。这里理论是
指导,而实践是归宿,离开了理论,行动就缺乏方向和方法;可没有行动,再好的理论也
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反过来,生活实践又将鉴别认知与行为的正确与否,能不能“吃
一堑,长一智”,认识和总结经验教训,又是知与行能否达到平衡的关键。另外,在知与行
的过程中必然伴有情绪和情感,它既是知与行的动力,但若调节不好,又是阻力,甚至是
破坏力量。为此,将上述知、情、行调适平衡,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则。
二、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
美国《人类行为百科全书》指出:“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活动,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
会三方面的内容。生理方面是指从受孕期到老年的各阶段的人体脑神经系统的保护和预防
损伤的各种卫生保健服务事项。心理方面是指自幼到老各发展阶段的心理需要获得满足和
情绪困扰减低到最低限度。社会方面是指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各方面功能的强
依上述,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大致有三:
(一)生理方面的主要途径
1.实施优生政策,避免先天性有害生理影响,保证良好分娩过程。
2.儿童期营养的保证,以消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
3.提供免疫和其他医疗措施,以预防感染性疾病。
4.加强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
5.合理的休息和娱乐,以消除疲劳,调节情绪。
(二)心理方面的途径
1.
在婴幼儿期给予充分的母爱和关怀,提供友爱、温暖、鼓励的养育氛围。
2.进行必要的社会行为训练,发展儿童的探索精神以及活动能力。
3.提供科学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训练。
4.对心理压力,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5.培养乐观、积极、幽默与爱的情绪,善于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
6.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对人生各转折期的适应能力。
7.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哲学。
(三)社会方面的途径 ,
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社会方面,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远比前两者要难以控制。因
为社会方面的工作必须依社会组织及其制度而定。社会方面的心理卫生工作包括减少社会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压力,提供每一公民健全生活环境的各项措施,如足够的娱乐设施;住宅的改造;嗜酒、
烟瘾及药物依赖的控制;性病的防止;建立社区组织方案,健全医疗保健机构,构成社区
心理卫生网络等等。
以上三方面途径构成了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机整体,只有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获
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是大众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并努力实行;其次,有关计划应通过
各种卫生保健设施和心理卫生组织机构来付之实施,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有关服务机构
广为宣传和强化;第三,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尤其要对社会面的预防工作负责,在政府的
支持和民众的配合下,实行综合治理。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
第一单元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异常有种种理解,这些理解不能说是不对的,但也不能说是
完善的,粗略地归纳有以下几种:
首先,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例如智商在
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
另外,有人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由于不同
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标准不同,在某一文化下是异常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下却属于正常的
行为,这一观点被称之为“文化相对论”,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精神病性症状“幻觉”被认
为是与神交流信息的方式。以前曾经对同性恋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被认为是异常心理,现
如今,学术界却对这种现象越来越宽容。
还有人从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带来威胁的破坏性
行为,无论是对于身体的、政治的、经济的破坏,触犯了社会准则,如果有明确的动机,
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动机不明确,就被认为是异常。
更有人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
观念或行为,例如幻觉、错觉、
性欲倒错这些古怪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
最后有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根据个体的
言语信息(诉说为情绪低落,或紧张不安)或非言语信息(面部表情,形体表现),推断个
体有着和以前不一样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即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第二单元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较之于如皮温、血压等躯体生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正常
与异常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往往难于找到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并且,由于心理异常表现
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主观经验、当时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对于心理正常与异常,人们很难找出一个统一公认的判别标准。
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判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