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史传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 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 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 、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 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 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 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 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 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 灾不至,求用不匮。
《夏书》:2篇。
《禹贡》:禹治水以后全国的地理面貌; 《甘誓》:禹子启征讨诸侯有扈氏的誓师 辞。夏朝初期事。
《商书》:7篇。商朝史官所记的誓、
命、训、诰之辞。
《汤誓》:商汤伐桀; 《盘庚》: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训辞;
《汤誓》是后来追叙的历史传说,其余6 篇都是比较直接的档案。
《周书》:20篇。周初--春秋前期的文
鲁国十二公: 隐、桓、庄、闵、僖、文、 宣、成、襄、昭、定、哀 。
《春秋》作者: 相传为孔子。
《孟子· 滕文公》: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 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 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 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 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司马迁《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序》:
商代:行巫政,巫风盛行,巫觋是社会最
主要的组织力量,曾占据过政治领袖的地 位。 由巫而史,而为王者的行政官吏;王者 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 —陈梦家
商汤为了求雨,曾‚斋戒剪发断爪,以 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
西周史官的职能有六:
文职事务:政府机构中的文字、文书工作; 馆职事务:收集、保存典藏档案文献; 史职事务:史料的收集与汇编、史著的编撰 与保存; 礼职事务:从事礼仪活动; 天职事务:预测、推算‚天道‛; 武职事务:从事征伐、战争。
献。主要是誓与诰两种文体,记载周 公言论最多。 一般认为,《周书》二十篇大体都 是真实可靠档案文献。
《尚书》六体:
典:重要史实,如《尧典》; 谟:君臣谋略,如《皋陶谟》; 训:臣开导君主的话,如《伊训》; 诰:勉励的文告,如《酒诰》; 誓: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秦誓》; 命:君主的命令,如《文侯之命》。
全书约18万字,记载了春秋时代 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 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 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在述史的同时,也透露出自己 的观点。 一般认为,《左传》编定成书是 在战国初年。
一,《左传》作者和编撰缘起: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 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 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 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 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 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 氏春秋》。
《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 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 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臵之, 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 ,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 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先秦史传散文
史 官
上古时期,存在一个以祭祀为业 的巫觋集团。史官即从巫觋集团中演 化而来。
《国语· 楚语下》观射父曰:
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 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 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 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 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 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 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 、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信之则、
后有孔壁本、河间献王本、杜林本等等。 孔壁本:西汉前期鲁恭王毁孔子故宅时于壁中 发现,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献于朝 廷。西晋末年亡佚。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
《孔传古文尚书》:东晋梅赜所献,共58
篇,基本每篇有称作《孔安国传》的注。 其中33篇与《今文尚书》同,另外25篇是 东晋或以前的学者根据《论》《孟》《左 传》《国语》等书编纂而成。 南宋初年,朱熹等怀疑此书为伪,从 文字看不像周秦时的文词。明清时,有更 多学者继续对其指责。 有史料价值。
春秋史官文献系统:
承告:他国史官的正式通报,据此形成的文
献是‚典册‛;正式;呈之于神灵。
传闻:史官对某些史事的私下交流,据此形
成的文献是‚简牍‛;私下;供人理解。 ‚典策‛和‚简牍‛分别形成《春秋》和《 左传》两种不同的载录方式和文本形态。
三,《左传》的解经方式:
以事解经,即通过对历史事件背景、 起因、发展、结局的描述,“再现”历 史原貌。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 ,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 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 ,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 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 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 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导致巫觋职业化。
王国维《观堂集林》:
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商以前 ,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 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 ……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间王室执政之 官,经传作‚卿士‛;而毛公鼎、小子师敦 、番生敦作‚卿事‛;殷虚卜辞作‚卿史‛ ,是卿士本名史也。又天子、诸侯之执政通 称‚御事‛,而殷虚卜辞则称御史,是御事 亦名史也。又古之六卿,《书· 甘誓》谓之‚
《春秋》叙事:
编年体。“以事系日,以日系月,
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序》)按时间顺序编排史事。以某年、某月
、某日于某地、某人发生某事的格式写成 。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纲目式叙述。只记事件本身,不记因果 。“断烂朝报‛(王安石)。

隐公元年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平王)使宰咺来归惠公、 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 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 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 。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 王道备,人事浃。
《春秋》原始作者是鲁国史官,孔 子作过“笔削”工作。
孔子以古之经典传道授业,不能不讲 鲁之‚春秋‛,也就必然会对鲁史官的史 料文献进行编次;其次,孔子有着强烈的 治世情怀,面对着是是非非二百余年的历 史,不能没有价值判断,这就必然要对原 始史料进行改造。所谓‚知我‛、‚罪我 ‛,应该指的是对《春秋》的修订。
—司马迁《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 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 公冶长》
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 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 之经,左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孔子家语· 观周》
二,《左传》的性质:传经之作。
桓谭《新论》: ‚《左氏传》于 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经》而 无《传》 ,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 能知也。‛
《公羊传》:‚翚者何?公子翚也。何 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
,汉代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 传》。与汉初《春秋公羊传》、《春秋穀
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我国现存 最早的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其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 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 》略长,但基本相始终。
《春秋· 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
币。‛ 《公羊传》:‚纳币不书,此何以书? 讥。何讥尔?亲纳币,非礼也。‛
第二,隐而不书。本该载录的事件却被 史官故意忽略不记。
《春秋》隐公元年未载隐公即位之事, 《左传》曰‚摄也‛。
隐公元年四月,《春秋》不载‚费伯 帅师城郎‛,原因是‚非公命也‛。
第三,“一字褒贬”。通过使用某一特 定含义的字,或改变某一个正常使用 的字来表达自己的褒贬态度。
春秋时期,“君举必书”。 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 右史、柱下史……
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 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 记言,右史记事。
—刘知几《史通》
《尚 书》
班固《汉书· 艺文志》: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 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 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 书》。帝王靡不同之。
司徒、司马、司空,《诗· 小雅》谓之‚三事 ‛,又谓之‚三有事‛,《春秋左氏传》谓 之‚三吏‛,此皆大官之称事,若吏即称史 者也……史之本义,为持书之人,引申而为 大官及庶官之称,又引申而为职事之称。其 后三者各需专字,于是史、吏、事三字于小 篆中截然有别,持书者谓之史,治人者谓之 吏,职事谓之事。此盖出于秦汉之际,而《 诗》《书》之文尚不甚区别,由上文所征引 者知之矣。
《尚书》即“上古之书”,上古历
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 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 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 但有些篇目为儒家后学所补。成书于 战国时期。
《今文尚书》:出自伏生。汉初由伏生口
传晁错,晁错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作了抄录 和记载。汉初存28篇。
《古文尚书》:籀文写成,先秦文本。西汉
大多亡佚,只有鲁国的“春秋” 流传下来,即现存《春秋》的原本。
《春秋》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 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历十二鲁 君,共一万六千五百余字,是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的经典文 献。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活动,如 即位、朝聘、征伐、会盟、祭祀、丧 葬、婚嫁、狩猎、城筑等,也记录了 日食、月食、星变、山崩、地震、灾 异等自然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称《书》,汉代以 后才称《尚书》。儒家尊其为经典, 称《书经》。
包括《虞书》、《夏书》、《商 书》、《周书》四部分。
属记言体文献。
《虞书》:4篇。记载尧舜禹时代的传
说。包括唐尧禅位给虞舜,虞舜与其 臣禹、皋陶等人政治谈话。这四篇都 以虞舜为中心,故称《虞书》。 并非虞夏时所作,乃后世追述之作。
《春秋》书法:
春秋史官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 在简单的载录中寄寓微言大义,寄 托史官的价值判断。
第一,常事不书。
对于本不该载录的常规事件,一旦 被载录,就成了一个特殊事件,意味 着它可能是非礼的,从而达到讥刺的 效果。
《春秋· 桓公十八年》:‚冬,十有二月,己
丑,葬我君桓公。‛ 《榖梁传》:‚君弑,贼不讨,不书葬。此 其言葬,何也?不责逾国而讨于是也。‛
虚饰现象:
对事件或其中的部分事实进行想 象性的描写,包括杜撰情节、修饰人 物语言、描写细节和场面,也包括史 官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自由组合。虚 饰并非出于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追 寻事件中的道德意义,对现实社会进 行道义审判。 随笔妆点。
《左传》宣公二年: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 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 也。‛触槐而死。
杀有罪者为‚诛‛,杀无罪者为‚杀‛ ,下杀上曰‚弑‛; 写战争选用征、伐、侵、袭、克、灭、 取、歼等不同词语表达以寓褒贬。
第四,“爵号名氏褒贬”。载录行为是一
种宗教性活动,所以史官载录人物应该全 称以示庄重。如果史官对行为本身有疑虑 或要寄托自己的褒贬,则可以通过变动主 事者的爵号名氏来暗示。
《春秋》隐公四年:‚翚帅师会宋公、 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尚书》风格:古奥。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韩愈);
情感质朴自信,极有力度。
《春 秋》
“春秋”原是各诸侯国史书的通名。
《墨子· 明鬼》:‚周之春秋‛、‚燕之春秋 ‛、‚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百 国春秋‛。 《国语》:‚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 抑恶焉,以戒劝其心 。‛
《孟子》: ‚晋之《乘》,楚之《 梼杌》,鲁之《春秋》”。
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 原始社会里,大约先前只有巫, 待到渐次进化,事情繁复了,有些事 情,如祭祀,狩猎,战争……之类, 渐有记住的必要,巫就只好在他那本 职的‚降神‛之外,一面也想法子来 记事,这就是‚史‛的开头。 史源于巫。
巫祭的职业化,巫祭知识的繁杂 化,导致了史职的产生。
史官的基本行为方式是文献载录, 在载录和保存过程中获得了对天命的 解释权利,并最终成为天命的代言人 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领袖,并由此而发 展成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