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第一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合集下载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

3、了解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和保护中国世界遗产。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二、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
通过感受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突破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中国世界遗产。
拓展提高
按照书本里对长城美感特征的描述,让学生以这样的方法分组讨论去过的地方,然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述,时间为七分钟。
另外对北京故宫和莫高窟进行更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更了解。(出示ppt)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单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其分类特征,进一步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审美特征,学会欣赏描述。2.过程和方法:在分辨、欣赏、描述、解析的过程中体会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和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美感的洗礼及其带来的愉悦,形成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分类;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世界遗产景点的图片,带出学生是否去过图中景点的话题,以此来引入景点的共同点,进而能开展课程。
学生进行回答。
通过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让课程开展得更自然。
讲授新课
师:我们来看下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分类,而中国有多少处呢?你都知道哪一些呢?请同学们来回答,说说你的了解。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上台描述。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更为直接感受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反馈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告诉学生世界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3)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3)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
1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和历史价值;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初中学习了中国旅游业的根底知识,学习特点和分类,另外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审定标准,明确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激发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根本知识,记住一定数量世界遗产的名称、数量、所在地、美、保护意义。

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世界遗产的一些工程,让学生感受欣赏,激发学生多世界遗产的审美兴趣
活动2【讲授】通过课本列举的各省份的世界遗产,说明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丰富的特点,总结概念与类别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二)不同种类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3【讲授】结合课本,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在哪?总结有何美感特征和价值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活动4【讲授】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那么有哪些?举例说明
(一)文物
(二)建筑群
(三)遗址
活动5【讲授】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
活动6【活动】引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谈谈世界遗产的保护,请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7【练习】我感兴趣的一例中国世界遗产是
1,、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2、美在哪些方面:。

最新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ppt课件

最新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ppt课件

• 1、代表一种独特嘚艺术成 就,一种创造性嘚天才杰作;
•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 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 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 划或景观设计方面嘚发展产 生过大影响;
入选标准(二)
• 3、能为一种已消逝嘚文明 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嘚 至少是特殊嘚见证;
•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 群或景观嘚杰出范例,展示 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 重要阶段;
概况

云冈石窟1被世界遗产委
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嘚地方,将成为世界级嘚名
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
提供嘚援助,还可由有关单
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嘚
地方能够得到世界嘚关注与
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
可观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
产”。
由于申报“世界遗产”嘚国家和所报嘚项目越来越多,已有37项。 2002年4月28日召开嘚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今后审批 世界遗产嘚条件将更加严格,一个国家一次最多申报两处遗产(其中 至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名),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嘚国家将享有优 先权。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 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四类。
遗产提名

缔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当尽力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一份本国领土内
嘚适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嘚遗产清单,并附有关嘚资料。
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自然
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分别对提名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
产评估,对文化遗产中嘚文化景区则共同评估,决定其是否
符合标准和真实性条件,并提供最终嘚评估报告。遗产委员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共16张PPT)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共16张PPT)
• ⑵ 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 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 适应而发展到当前的形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 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 文化场所。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 的概念。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卡拉摩 尔根遗址;江布尔州: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 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
•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巴拉沙衮城布拉 纳遗址、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含跨国)(38项)
(33 )
• 15.天坛(北京,1998.11) •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荆门)、清东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苏南京)、十三陵
(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沈阳、抚顺),2004.7) •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黄山,2000.11) • 19.龙门石窟(河南洛阳,2000.11) • 20.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 21.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 22.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通化、辽宁本溪,2004.7) •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7) • 24.安阳殷墟(河南安阳,2006.7.13) • 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江门,2007.6.28) • 26.福建土楼(福建漳州、龙岩,2008.7.7) • 27.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文化景观遗产】 • 28.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郑州,2010.8.1) • 29.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文化景观遗产】 • 30.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2012.6.29) • 31.红河哈尼梯田(云南红河,2013.6.22) • 32.大运河(2014.6.22)

第一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第一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历史文化遗产在东莞
企石万福庵遗址、南城蚝岗遗址、虎门村 头遗址、可园、却金亭碑、西城楼、旗峰 古庙、资福寺旧址、东莞学宫遗址、金鳌 洲塔、榴花塔、容庾故居、莞香及香市、 东坑卖身节、醒狮艺术、麒麟舞、端午龙 舟、咸水歌、拜七姐习俗、木鱼哥、林则 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大岭山抗日根 据地旧址、南社古村
中国
世界遗产之美
什么是“世界遗产”?
• 定义:“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与自然 遗产” 的简称。包括四种类型:文化遗 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 观。 • 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5项,文化遗产占31处 (含文化景观4处),自然遗产10处,文化 与自然遗产4处,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 利。其中北京有6项,是世界拥有世界遗产 最多的城市。
如何成为“世界遗产”?
•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要经过申报、考核、 审批等程序,评价、审查的依据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 遗产公约》。先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有 关专家实地考察,然后提交评价报告,最 后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
长城
长城的价值
• 从美术角度来看,它雄伟、壮观,是世界 上最长的建筑。城墙上齿形的垛口以及梯 形的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使得延 绵不断的城墙不至于呆板,充满了装饰性。 • 从历史角度来看,它是古代人类创造力的 经典之作,在古代是抵御北方势力侵略的 战士,在现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 见证者,具有悠长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 族骄傲的象征。
五台山
红河哈尼梯田
如何分类:
• 1、文化遗产:文物,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人造工程或人与 自然共同杰作及考古遗址。 • 2、文化景观: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 观,包括园林和公园景观,常与宗教或有 纪念性建筑物群有关。以与自然因素、强 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关联为特征,而 不是以文化物为特征。(属于文化遗产) • 3、自然遗产:由地质和生物结构组成的自 然面貌,濒危动植物生态区。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PPT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PPT

你想好去哪里了吗?
在营建时,充分利用峰峦(luan) 的高大雄伟和岩涧的奇峭幽邃,使 每个建筑单元都建造在峰、峦、岩、 涧的合适位置上,其间距的疏密、 规模的大小都布置得恰到好处,使 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玄妙超 然、混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布达拉宫(西藏拉萨)殿 宇高耸,气势雄伟,体现 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 汉藏文化交融的风格。相 传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 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 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1、科学的美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然的美 3、历史文化的美
其价值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独 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 它们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它们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代表着某一类地质地貌中 最重要的历史演化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 地貌和生物资源。这些世界遗产,已经成为我国 的重要旅游资源。使人们能够领略到中国的传统 文化和绚丽的自然风光之美。 文化传播 创造经济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定义
由来: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 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 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 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 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 术,科学价值.
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山东)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 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 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天然的艺 术与历史博物馆。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 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 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 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 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 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 的山水画卷。 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 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 重空间。

七年级美术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美术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美术上册复习题纲汇总(欣赏.评述)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一、艺术与科技: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

(七上P4)二、“中华第一灯”(西汉)(图一) : 1.长信宫灯是著名的汉代鎏金青铜灯;2.灯罩可以调节灯火的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3.右衣袖似在挡风, 实为吸收烟炱的虹管;4.是一件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的灯具珍品。

(七上P4)三、四羊方尊(商)(图二) : 是用青铜器制造的酒器, 具有坚固、美观、实用特点。

(七上P5)四、浑仪(明)(图三) :又名浑天仪, 是中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仪器, 最早为西汉所制(P5)五、唐三彩(唐)(图四) :是低温烧制的一种铅釉陶器, 以黄、绿、白三色为常见。

(七上P5)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六、赵州桥(隋)(图五) : 1.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单孔敞肩式石拱桥, 可谓“车马千人过, 乾坤此一桥”; 2.赵州桥上的“蛟龙穿岩”(图六)属于浮雕。

(七上P6)图五图六曾侯乙编钟(战国)(图七) : 是世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编钟。

(七上P7)八、保罗.乌切洛《林中狩猎》(图八) :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将透视规律运用于艺术作品的一个典型例子。

(七上P7)图七图八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九、艺术和科技: 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七上P8)十、《物之道》雕塑(图九):李政道创意;《无尽无极》(图十)作者为吴作人, 两件作品以中国传统“太极图”延绵不断的文化内涵为象征, 呈现出优美的韵律。

(七上P8)十一、莫奈《日出.印象》(图十一) : 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主要的画派为印象派。

(七上P10)图九图十图十一十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十二): 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

(七上P9)十三、广州中山纪念堂(图十三): 是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代表作, 吕彦直运用了现代的结构设计方法, 解决了我国古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难题。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案(1)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案(1)
2、方法过程: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小组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珍爱、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多方面欣赏与了解外国世界遗产。
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外国世界遗产并从中得到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备注及反思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导入
①组织教学。
每小组选出2位同
学代表,分别
回答以及做评审。
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展开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遗产,真正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并学习中国世界遗产。学生在活动时,还可以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参加活动积极性,语言组织能力等。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过师生观点的交换,让学生找到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
B:选小组教师互评
E:奖励
问题:
A:你觉得吴哥窟和中国的故宫相比,有何异同点?
B:看了这么多的外国世界遗产,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启示?【至少答2点】
C:请你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国外世界遗产【刚才PPT放的】说明它的特征。
D:通过欣赏国内外的众多世界遗产,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陈述自己观点:
A:相同点:历史文化悠久,都反映了历史文化兴衰,对后世历史影响巨大。
本身蕴含的文化非常丰富。
不同点:保护手段不一样。
B:震撼
②总结
简要总结本节课以及本单元的内容
通过视频欣赏,领
略吴哥窟的建筑布
局之美,雕塑艺术
之美。了解吴哥窟的
历史文化地位,以及
艺术成就。
通过ppt欣赏若干处
世界遗产景观。

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课件: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共84张PPT)

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课件: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共84张PPT)

庐山,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 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 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 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 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巍峨 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 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 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 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历代题诗极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
拓展学习
中国丹霞——“中国丹霞”项目是中国把全面 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 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 报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 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2010年8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 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 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 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 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 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 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庐山风景名胜区 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 >>
学习目标: 1、在欣赏世界遗产时,试从审美角度描述它 们的美感特征。 2、以你熟悉的文化遗产为例,说出它属于哪 一类,有什么突出、普遍的价值? 3、选你感兴趣的一例中国的世界遗产,思考 它为什么被评为世界遗产。请查找相关资料,并谈 谈自己的看法。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 的杰作,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就是 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岭南社 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岭南社 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广东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欣赏语言、设计语言的表达。

3.通过学习,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培养对人类共有的世界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所了解,但是只是片面知道一些比较著名的遗产名字。

学生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是很清晰学生热衷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但缺乏细节的学习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开平碉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建筑特点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激发创作灵感。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程导入1、教师用课件展示一组开平碉楼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思考图片出处。

活动2【导入】课程发展1、教师给出标题提示所欣赏图片在中国。

2、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所欣赏图片的出处。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1、教师明确欣赏图片的出处位于广东的开平碉楼。

2、教师展示广东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地理位置。

3、教师说明开平碉楼的建筑年代:明末清初开始建造4、教师展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学生根据开平碉楼的名字与地理位置,外形特点思考并回答碉楼的功能。

教师归纳开平碉楼的功能:A、防御敌人(强盗)B、防御自然灾害(洪水)。

5、展示图片(开平碉楼的外在景观)学生总结出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

A:高:开平碉楼为四层楼以上的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

B:铁窗:碉楼的窗户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

C:阳台:实用性很高,即可视察敌情,也可以让家人晾晒物品,人性化设计提升了家人的居住环境质量。

6、展示图片(开平碉楼的楼顶),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开平碉楼。

教师总结出变幻多端的楼顶艺术特点。

A:半球体式穹顶:借鉴了罗马式、伊斯兰教等建筑造型。

B:中国凉亭式屋顶:借鉴中国园林建筑。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PPT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PPT
重大的 和宗教意义 .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 上 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 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 意义和宗教等意义。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 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 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 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
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
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 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 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 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之瑰宝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悠久的修建 ,巨大的建筑规模 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装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不仅在整体建筑上有着创造性的高度成就,而且它的各部分的设计、艺术装饰(雕刻、彩画等)都达 到很高的成就。 典型而完整的高山峡谷江源地貌 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ppt)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ppt)

拓展提高
例如:黄龙风景名胜区
拓展提高
• 黄龙以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 为主景,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堪称人间仙境。 • 黄龙地区地貌总体特征是山雄峡峻。其特点是角峰如林, 刃脊纵横;峡谷深切,崖壁陡峭;枝状江源,南直北曲。 • 主景区黄龙沟,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 来被喻为“人间瑶池”、“中华象征”。
而截至2018年7月,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3项,其中 文化遗产有36处,自然遗产有13处,自然与文化遗产 有4处。
新知讲解
• 文化遗产
•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 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 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例如长城。
新知讲解
• 自然遗产
•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 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 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 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例如黄龙风景名胜区。
新知讲解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长城: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 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长城晚上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 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 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 最长的军事设施。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 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七年级美术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七年级美术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七年级美术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美术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一些世界著名的美术遗产,包括建筑、绘画和雕塑;3. 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外国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2. 世界著名美术遗产的介绍和欣赏;3. 学生对美术遗产的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外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介绍资料;2. 美术绘画和雕塑的相关图片和介绍资料;3. 绘画和雕塑材料,如纸张、画笔、颜料、粘土等;4. PPT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一些外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介绍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为什么它们被列为世界遗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外国世界遗产的分类,如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2. 分别介绍几个世界著名的美术遗产,包括建筑、绘画和雕塑,如埃及金字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等;3.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美术遗产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美术遗产进行深入研究;2. 每个小组根据选择的美术遗产,制作一份小册子或海报,包括遗产的图片、介绍和学生的创作作品;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创意。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制作的小册子或海报,介绍他们选择的美术遗产;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美术遗产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自己的创作作品;3. 全班共同欣赏和讨论每个小组的展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交流意见。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外国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美术遗产的价值;2. 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七年级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七年级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七年级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说明:可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并为上课做好材料和评论方面的部分准备。

老师:课件、相关网站的网址、挂图等教学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自己亲自到访过的或熟悉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2、课堂导入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老师: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感受,让同学们猜猜说的是哪个地方,再展示图片。

学生:与教师交流,欣赏图片感受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3、课堂发展(1)、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认识。

(2)、列出我国各省份的世界遗产,阐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且丰富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世界遗产的相关定义和分类。

(3)、结合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

提问:请举例说明欣赏世界遗产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有哪些方法?(4)、让学生选感兴趣的中国世界遗产谈谈它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有何美感特征及价值?请各个小组汇报。

(5)、观看一段有关丹霞山申遗的新闻报道视频,问:从视频中你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呢?请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1)、小组分享:根据所得信息欣赏与交流,说说对中国世界遗产的认识。

(2)、师生互动,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小组合作: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多角度召开欣赏,探究欣赏世界遗产的方式方法。

(4)、小组探究:比较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陈述观点。

(5)、分析视频中的要点,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展开探究,完成学案。

五、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小组合作,收集、整理中国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

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七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课型
欣赏.评述
授课人
授课人所在学校
高要市禄步镇初级中学
授对象
(七)年级






知识与技能:掌握欣赏世界遗产的方法及相关的美术术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清晰、有条理。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饱满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并在课上分享感受、发表感想,再把收集的图片分类展示、欣赏。
(2)、世界自然遗产
举例: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四)、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五台山、西湖
(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例由: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
3、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用图片逐一解析)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活动效果:
作业评析:
改进措施:
二、发展阶段:
1、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
举例图片展示:长城、明清皇宫、北京天坛……
1、形象美(故宫:砖木结构的建筑)
2、色彩美(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3、动态美(京剧)
4、听觉美(中国古琴艺术)
5、季节变化的美(九寨沟)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1、历史文化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烽火戏诸侯——骊山烽火台
秦长城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 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 之精华。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 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 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 城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 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 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 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 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 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 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什么是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 简称。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 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 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 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中国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排在世界前列。 我们应该努力认识世界遗产,积极参与世 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好地共享全人类的 财富,并从中感受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 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 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 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
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松潘县境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景区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份组成。黄龙本部 主要由黄龙沟、丹云峡、雪宝顶等景区构成,牟 尼沟部分主要是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个景区。 景区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 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 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这里山势如龙,又称 “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 动物,如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世界遗产分为哪几类?
1、世界文化遗产 2、世界自然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4、世界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
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 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
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 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Suzhou Gardens)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 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 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美景之一。作为举 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蕴。约 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 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在世界上少有。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 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 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 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 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 旅游胜地,这里风景优美。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 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江西)庐山:庐山又称“匡庐”,位
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以“奇、秀、 险、雄”闻名于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于1996年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现主要有12个景 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年平均雾 日多达191天,云雾弥漫的庐山成一盛景,这里 可俯瞰鄱阳湖,又可远眺五老峰。 庐山还有着灿烂的文化内涵,是一座集风景、文 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北京)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 “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 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坛内主要 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 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 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圜 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 “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 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丹陛桥 相连。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 奏。

丽江古城
重庆大足石刻
(湖北)武当山
万历皇帝陵墓(北京)
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山东)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 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 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天然的艺 术与历史博物馆。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 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 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 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 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 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 的山水画卷。 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 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 重空间。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1、科学的美 2、自然的美 3、历史文化的美
其价值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独 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 它们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它们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代表着某一类地质地貌中 最重要的历史演化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 地貌和生物资源。这些世界遗产,已经成为我国 的重要旅游资源。使人们能够领略到中国的传统 文化和绚丽的自然风光之美。 文化传播 创造经济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 国行列以来,截至2015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8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4项,自然与文化遗产4项), 含跨国项目1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 利(51项)。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 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 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量 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 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 项)。而苏州是中国至今唯一 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城 市(2004年,第28届)
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布达拉宫的基本面貌 主要是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的白宫 及其圆寂后修建的红宫,“此后历代达赖又相继 扩建,终成布达拉宫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 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 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 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据史料 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 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 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 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 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 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 。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 宇,檐角安放10个走兽。明 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 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 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 、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 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 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 ,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太和殿的走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狎 (xi)鱼、獬豸(xi zh)、斗牛、行什。 选择这些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作饰件,首先是为了突出殿宇的威严。其次 还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的寓意。将它们置于屋 脊之上,以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走兽"的体态原本差别很大,而在队 列中,却统一采用蹲坐姿态,形成大同小异的造型,只有仙人在排头的位置 有特别的姿态。远处观赏高 高檐角上的这排小神像,往往 必以明亮的天空把这些小兽依 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所以 在人们印象中,它们更多时候 是一幅优美的剪影图画。 走 兽也有实用功能。因为屋檐有 一定的斜度,脊瓦便有下滑的 可能,故在交梁上需用多个铁 钉加以固定,为掩饰铁钉不美 观的痕迹并保护其免受雨淋, 匠师们便在钉帽上加饰了这些 琉璃小兽。
太和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上 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 列铜狮一对。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 ,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 处。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 乾清门。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的第一 个皇帝福临即在太和门颁布大赦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 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长城 (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 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 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 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 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 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 ,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 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八达岭长城遗产区保护范围:573.59公顷 缓冲区保护范围: 805.58公顷 山海关遗产区保护范围:255.3公顷 缓冲区保护范围:675.32公 顷 嘉峪关遗产区保护范围:1322.6公顷 缓冲区保护范围:3319.9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4]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