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

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

社会心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规律的一门学科2.社会心理学是什么性质的科学?他有几种?答: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同,可分为两种:心理学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性质社会心理学虽然研究的问题大都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不能把它视为一门单纯的应用科学,因为他研究得到的一般结论对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具有广泛理论意义,所以他也是应该归于心理学分支中的基础性学科。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

社会心理学的分类:关心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学家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SP)-面向社会结构(宏观)关心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P)-面向个体(微观)3.社会心理学有哪几种研究方法?试比较一下他们各自的优缺点答:观察法:有目的、计划周密系统的感知——现实性,时间轨迹明确/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实验法:有意安排的程序,可控条件下揭示因果关系的经验,可重复——可得出因果关系/控制严格与实际生活有距离,缺乏概括力调查法:询问法(访谈法/问卷法)直截了当,针对性强/准确性和偏差,被试的可控性。

档案研究法:时空广阔,没有被试者反应性为题/材料有局限性,可靠性难以断定。

4.现代心理学与西方的社会心理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现代心理学始于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实验室(冯特的个体心理学和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构成了西方社会心理学尔后发展的基本特征)西方社会心理学由1908年开始,罗斯(美国)和麦孤独(英国)各出版一本社会心理学的书籍。

麦孤独《社会心理学绪论》-本能论-人是社会的动物相同点:①两者都强调对个体的研究②两者都偏重对认知的研究③两者都强调实验研究④都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区别:①现代心理学强调人事理性、智慧的动物/西方社会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政治的、社会道德的动物,导致人格个性与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紧密相连②他们在历史上命运也不同5.学习与研究社会心理学有什么意义?答:理论意义: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他更加充实具体化,更容易理解掌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学习本书建议:
1.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2.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个人的社会 阅历 3.努力形成自己的社会心理知识结构
思考题 1.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有什么实际意义? 2.解释:观察 个案法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本节知识点
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1.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 1.2心理活动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3脑的结构与心理功能 1.3.1脑的结构及其心理功能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 则是行为的主宰。
2.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无意识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3.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范围
本节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1.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行为的活动状态及变 化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个体的社会实践的学科。
2.2心理与行为
心理是以脑为物质基础的精神活动过程。它不具备任何物体,具有 高度的内隐性,因此目前人类无法对它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控制。
行为通常是指个体的反应系统在意识的引导下自觉的活动过程。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心理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不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行为反应;
思考题:
1.解释:社会心理学 社会行为 社会刺激 2.社会刺激可分为几类?简单举例说明社会刺激对个体的影

第二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本节重点
学习社会心理学对学习者自身的意义 观察法和个案法及其方法要点 学习方法要点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术语解释: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学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模拟法2、比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

3、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史及其理论流派。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5、论述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名词解释:神经元反射反馈2、如何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是一种电化学过程?3、突触传递是通过哪两个过程完成的?4、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

5、如何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的相互拮抗作用?6、简述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7、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性。

8、简述内分泌系统及其机能。

第三章感觉1、名词解释:感觉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联觉2、识记视网膜的结构及其机能特点和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

3、利用感觉的一般知识和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感觉现象。

第四章知觉1、名词解释:知觉定势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双眼视差似动现象诱导运动2、简述知觉与感觉的联系与区别。

3、单眼线索主要有哪些?4、运用知觉的相关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名词解释:意识注意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分心注意分配注意转移随意后注意2、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4、简述注意的基本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记忆1、名词解释:记忆语义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遺忘组块化内隐记忆外显记忆2、简述记忆系统。

3、简述感觉记忆的特点及功能。

4、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5、论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6、简述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

7、遺忘的规律是什么?根据这一规律,在学习中应该如何正确组织复习?第七章思维1、名词解释:思维表象想象概念推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创造性2、简述思维的特征。

3、简述思维的分类。

4、如何理解表象的直观性与概括性?5、创造想象有什么特点?6、专家和新手在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区别?7、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活动的和。

4、记忆从内容划分有、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5.情绪情感是在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人的意志的目的能否达到,决定性的因素是行动目的是否符合。

7.双趋冲突是指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吸引人们的目标时所产生的。

8.神经系统的三种特性是兴奋和抑制的、、。

9.俗话所说“秉性难移”是指人的特点,它具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

10.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对,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2.教师的育人观的重点是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

二、名词解释1.创造能力 2.创造想象 3.创造性思维 4.道德感 5.定向反射6.发散思维 7.反射 8.非智力因素 9.感觉 10.感觉适应三、单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心理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2.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3.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感觉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运动知觉D、空间知觉4、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5、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记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6.思维是以()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7.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8.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9.一个小孩得了虫牙,感到非常疼痛,但他又不肯就医。

心理学习题及思考题(含答案)

心理学习题及思考题(含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 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 (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 (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 (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 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 (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 (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11. (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10
(4)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学者奚从清、俞国良认为,社会角色 包含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 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
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 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 人行为模式”。
——奚从清、俞国良著:《角色理论研 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人在一生中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如孩子的角色, 学生的角色,男女的角色、职工和领导的角色等 等。这些角色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 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个人 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7
role playing
一个人在扮演符合他人期望的角色时会不会丧失 自我呢?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中通过训练、模 仿和认同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只要人们真正相信 他们的角色,认为应当完善地扮演,他们的行为 就是真实的,他们的自我和角色就是统一的。
19
2、主要观点
第一,借用米德的“社会领会”的概念, 并进行发展。
第二,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往往 在三种意义期望中建构角色。
第三,互动是角色领会和角色扮演过程的 连接点。
20
四、斯特里克(S.Stryker)的理 论
前两种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互补的理论, 1980年, S.Stryker提出了一个比较典型 的融合方案。
只有当人们不相信和不认为应当扮演某个角色, 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扮演某个角色时,才会 产生不真实的角色扮演,自我和角色分裂。社会 心理学家S.朱拉德认为,这种人虽然是出于获得 他人承认的需要,但实际上往往既得不到他人的 承认,也得不到自己的承认。
28
3、角色冲突
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并能保持 各角色间和谐一致。但有时也会发生角色 冲突。例如,一个职业妇女的职业角色和 她作为妈妈的角色有时会发生冲突;一个 刚进大学的学生,当父母来访时,他作为 一个独立大学生的角色和作为父母的孩子 的角色也会发生冲突。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19、一些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他人在场能够缩短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提高完成任务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C)。
A.去个性化作用 B.社会懈怠作用 C.社会助长作用 D.社会干扰作用20、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是(B)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冯特 C.罗斯
4、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5、从众: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7、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四、多项选择
1、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不稳定外因的是(BD)
A能力 B环境 C心情 D运气 E努力
2、利他行为的特征有(ABCD)。
A、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B、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C、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 D、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A、道德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人格社会化 E、性别角色社会化
14、社会环境的构成包括:(ACDE)。
A、家庭 B、政治制度 C、学校和日托中心
D、同辈群体 E、大众传媒
15、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有:(ABD)
A. 准备阶段 B. 辩论阶段 C. 劝解说服阶段
D. 攻击阶段 E. 心理隔离阶段
11、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这主要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ABCE)。
A.社会心理是一个内涵、意义不很确定的概念

社会心理学简答题

社会心理学简答题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简答题: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互动等方面。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与态度的感知、解释与心理反应,而社会认知处理模型被认为是描述社会认知的最完整和最广泛的模型之一。

社会影响则是指个体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
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互动则是指个体之间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实验法是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某些变量来观察实验对象的行为变化。

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互动来研究其心理和行为。

调查法则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行为。

个案研究法则通过深入研究一个个案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特点。

3.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商业领域中,市场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
略。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也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来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青少年心理学思考题集

青少年心理学思考题集

青少年心理学思考题集本文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心理学思考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我意识并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1.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你是否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在情绪波动时,你是否能正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来管理它们?•你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吗?了解这些对塑造你自己的幸福和成功意味着什么?•何时你感到最幸福和满足?你能识别出那些事情给你带来正面情绪?•你如何管理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和沮丧?你是否有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2. 自信和自尊•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对自己感到自信吗?为什么自信对个人的发展重要?•你如何处理来自他人的负面评论或批评?如何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过度关注他人对你的看法是否属于一种健康的心态?你认为自尊与自恋之间的界限是什么?3. 追求目标和梦想•你有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梦想?你对实现这些目标有怎样的计划和行动?•你如何对待失败和挫折?你认为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成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如何衡量自己的成就和进步?4. 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你认为沟通和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你有没有面对面交流的经验?你认为面对面交流和虚拟交流有何不同?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和矛盾?你认为解决问题的合作方法比对抗方法更有效吗?5. 压力和压力管理•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感到最大的压力是什么?你如何应对这些压力?•你认为压力对个人的发展有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为什么?•你有什么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如何找到平衡并保持身心健康?6. 健康和生活方式•你认为健康的身心对个人的发展有多重要?你如何保持身心健康?•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锻炼、健康饮食和足够睡眠?为什么这些习惯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你对社交媒体和手机使用有何看法?你如何平衡使用手机和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希望这些心理学思考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增强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及答案10.1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及答案10.1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1.名词解释:*(1)社会答: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2)文化答: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3)人格答:人格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

它帮助个人决定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此行程包括内隐与外显过程在内的行为的一致性。

*2.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行为作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具有如下特征:(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

即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即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

内在的体验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准备阶段。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

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二是那类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三是那类由各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群体所表现的行为。

第二章*1.列举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三大母学科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学科,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完全的人文学科。

2.列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拓展方法。

答:(1)一般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研究法(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2)拓展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1.名词解释:社会化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

*2.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答:(1)家庭。

(9043)《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判断对错,错误的....

(9043)《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判断对错,错误的....

(9043)《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判断对错,错误的说明理由)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

对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错,这是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3.角色偏常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

错,是角色冲突。

4.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对。

5.网络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只有消极作用。

错,也有积极作用。

6.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核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就越大。

对。

7.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源对态度的影响力增强。

错,其影响降低。

8.明星做产品代言人是因为有吸引力的人对公众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对。

9.预先警告会增强对态度改变的抵制。

错,如果目标靶卷入低可能会导致态度改变。

10.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没有区别。

错,社会知觉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信息。

11.首因效应不如近因效应明显。

错,首因效应更明显。

12.人们会认为漂亮的人更合群这是晕轮效应。

对。

13.人们对别人进行判断的标准往往是自己。

对。

14.只有成人有印象管理,儿童没有。

错,儿童也有印象管理。

15.刻板印象可以发生在性别、职业、种族、地域、年龄等诸多方面。

对。

16.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会导致对对方群体的偏见。

对。

17.学校的教材中没有性别刻板印象的模式。

错,教材中也有性别刻板印象的模式。

18.身体语言的沟通具有保密性的特点。

对。

19.具有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完全无法沟通。

错,可以借助于身体语言进行沟通。

20.争吵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错,建设性的争吵不会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21.别人在场抑制了个人帮助别人的动机。

对。

22.漂亮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对23.个体总的情绪唤醒水平会直接影响其侵犯行为。

对。

24.群体凝聚力越强,群体思维越明显。

对25.“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是一种社会助长现象。

对。

二、简答题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心理学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答: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

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象,产生心理。

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通常为分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两者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最终乃至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也就是说,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

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当然,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

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述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

答: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促进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必需做到以下四点: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人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原望就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有意注意。

②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在有意注意的过程中,外部环境有各种刺激物的干扰,内部又有自身机体某些状态和无关思想、情绪的干扰。

为了何持有意注意,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排除干扰,最重要的是发挥意志的力量,把注意保持在要完成的任务上。

③反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在智力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权威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3. 社会认知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认知现象B. 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C. 社会行为的认知动因D. 认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答案:B4.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怎样变化?A. 变得更加独立B. 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C. 完全与群体行为相反D. 随机变化答案:B5. 下列哪个效应描述了人们在群体中减少个人责任感的现象?A. 社会促进效应B. 社会懈怠效应C. 社会认同效应D. 社会交换效应答案:B6. 根据米尔格拉姆实验,人们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说明了什么?A. 人们总是独立思考B. 人们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C. 人们总是反抗权威D. 人们只在特定情境下服从权威答案:B7.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人们如何解释成功与失败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8.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9. 下列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的现象?A. 同化效应B. 异化效应C. 同类相吸D. 社会比较答案:C10. 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什么?A. 限制个体行为B. 促进社会秩序C. 增强个体自由D. 减少社会互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______,他的《群体心理学与我》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答案:古斯塔夫·勒庞2.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是指个体在没有他人在场时的行为与在群体中的行为不同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社会态度

(二)自我防御的功能
态度能帮个体回避难以正视的现实,维护心理健康— 态度能帮个体回避难以正视的现实,维护心理健康—精神分 析理论
(三)认识的功能
态度能帮个体认识周围环境— 态度能帮个体认识周围环境—认知理论
(四)价值表达的功能
通过态度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
重点
20
四、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一)服从
重点
18
(二)归因理论的研究
贝姆提倡以归因理论来说明社会态度变化的心理机制, 贝姆提倡以归因理论来说明社会态度变化的心理机制,并将其称为 自觉理论( Theory). 自觉理论(Self Perception Theory). 人们一般都能表述出自己为什么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态度, 人们一般都能表述出自己为什么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态度,对 有一定的自知之明. 态度的形成与变化的心理原因也有一定的自知之明 态度的形成与变化的心理原因也有一定的自知之明. 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理性评价的基础之上 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理性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理性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17
重点
减少失调的方法: 减少失调的方法:
(1)改变认知: )改变认知:
使之与其它认知保持一致。 使之与其它认知保持一致。
(2)改变行为: )改变行为:
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3)增加新的认知: )增加新的认知: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使认知之间 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19
三、功能பைடு நூலகம்义理论
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 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4×3 = 12二.简答题5×6 = 30三.实例分析题1×15 = 15四.判断题14×1 =14五.单项选择题7×2 = 14六.应用分析题1×20 = 20复习思考题:1.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21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和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个人自身的因素与行为和环境要素是交互作用的关系,而行为则受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同时,个人不是终极的输出端,而是对行为者和环境发生作用的一个要素。

社会行为的背后有注意、保持、复制、动机等几个方面的社会学习的过程。

2.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P23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交往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相互作用往往是“收益”和“代价"并存,“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

P27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4.简述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P30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

5.简述自我类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P32①在群体中,人们的自我定义会发生改变,个人同一性会让位于社会同一性.②从个人认同到社会认同的转变不仅发生在大规模群体事件中,也可以在面对面的小群体中发生,甚至在实验室想象的群体中也可以出现。

③当人们认同自己群体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去个人化和自我刻板的过程。

6.简述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

P35每个个体都会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例:青春期的儿童产生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角色创造角色偏离(很好的支持)(过度的否定)成为“好孩子”成为“坏孩子”(角色创造) (角色偏离)7.简述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4章 人际关系

第4章 人际关系

克拉克和米尔斯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关系 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的概念
阿隆提出自我延伸的概念(self-expansion) 阿隆认为,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会逐渐把对方看成 自己的一部分。
四、密切关系
(一)密切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 (2)共同活动 (3)打破心理界限,对方成为自己个人 心理的一部分 (4)交往动机由注重交易转为追求共享 (5)亲密感 (6)承诺
2. 西方人际关系研究模式
(1)费斯克模式
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
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 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 平衡
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 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
(2)克拉克与米尔斯模式
交换关系
注重公平
沙赫特(Schachter)用社会比较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 米勒(Miller,1984)则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 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还通过它获 取有关自己的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
(2)焦虑与亲和需要 焦虑由非现实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引起的。沙诺夫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
社会工作系--刘琰
@版权所有 2015/6/25 Thursday
人际关系的六种取向
需要
行为倾向
主动
被动
包容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退
参与社会生活
缩、孤独
支配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 期待他人指导,愿意追
权力
随他人
情感
对他人喜爱、友善、同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
情,主动对他人表示亲 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请列举出你所关注的2-3种发生在学校教育情景下的社会心理现象,并从中选出1种,运用所学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

(25分)
二、请运用我们所学到的几种有关集群行为的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

(25分)
现象一:群众在听说物价即将大幅上涨的消息后,争先恐后地涌向商场、集市,疯狂抢购商品,并将购买到的商品囤积在家中。

现象二:参加宗教聚会活动的教徒们,表现出对本宗教狂热的情绪和行为。

现象三:某地区发生地震以后,本地居民人心惶惶,有关地震的各种谣言四处传播,许多人为了保命毫无目的地四处躲藏。

现象四:美国某城市中,游行的群众发生暴乱行为,用砖块等打砸路边的商铺、车辆等,并与警察发生流血冲突。

三、请在英文学术期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中选取一篇你所感兴趣的论文,试从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设计与方法、研究实施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等方面对之进行评析,要求务必阐明各子研究的具体操作,以及前后相继的逻辑关联。

(25分)
四、请结合个人的学术兴趣以及日常观察与思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你有意于研究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与之相适切的研究设计与方法,以及研究实施方案。

(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