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 职称要求
![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 职称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5a45e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3.png)
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职称要求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抗肿瘤药物的需求日益增长。
抗肿瘤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肿瘤的药物。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理。
在本文中,将探讨对抗肿瘤药物使用进行限制的职称要求。
一、抗肿瘤药物的特殊性1.毒性大:抗肿瘤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对身体其他健康细胞也有一定的伤害。
因此,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2.副作用多: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有经验和资质的专业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减轻副作用的发生。
3.异质性强:不同类型的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适应症也有所差异。
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只有具备相应职称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才能做出合理的抗肿瘤药物选择和调整。
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限制1.职称要求:为了保证抗肿瘤药物的科学、安全、有效使用,应当制定相应的职称要求。
在给予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时,必须由取得相应职称的医生负责,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
这些医生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技能水平等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监督患者的治疗进程。
2.认证培训:为了提高医生抗肿瘤药物应用水平,应开展相应的认证培训。
这些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场实操、病例讨论等。
只有通过认证的医生才能参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3.责任承担:对于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医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他们必须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治疗目标,并定期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还需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治疗方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时处理并指导患者应对。
三、抗肿瘤药物使用职称要求的必要性1.提升医生素质:通过对抗肿瘤药物使用的职称要求,可以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治疗水平。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培训课件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2bc3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f.png)
常见引起腹泻的药物有氟尿嘧啶、甲氨 蝶呤、阿霉素、阿糖胞苷、顺铂等
治疗原则均以对症为主,明显腹泻者应 给予肠道粘膜保护剂,补充液体、电解 质、能量等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10
消化系统毒性
长春碱类药物多引起便秘,可给予轻泻剂。 3.肝毒性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5
骨髓抑制
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多发生在粒细胞减少以后
当血小板低于20×10^9/L,内脏出血危险 增大
血小板低于10×10^9/L,易出现中枢神经 系统,胃肠道出血
血小板减低可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
松 10mg 1-2次/日),予以血小板滴注,
予以促血小板生长的细胞因子TPO,白介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15
心脏毒性
极少情况发生急性左心衰、心包炎。
2.慢性心脏毒性
最常见,多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发生,以心肌病 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表现为胸闷、 气急、肝肿大、肺水肿和全身水肿等。
3.迟发型心脏毒性
多发生在化疗后1年以后,主要表现为隐匿性 心室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心肌病、充血性心 力衰竭。
素-11等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6
消化系统毒性
1.恶心、呕吐
机制:1)化疗药的直接刺激
2)化疗药引起肠壁嗜铬细胞瘤释放5HT,激活第四脑室化学感受诱发区引发中枢 性呕吐。
形式:1)立即呕吐,化疗后24小时内发生的呕 吐。
2)延迟呕吐,化疗24小时以后至第5-9 日发生的呕吐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1.粒细胞减少
近期毒性:多在停药后3-4日出现,如氮芥、环 磷酰胺等的大剂量冲击治疗
抗肿瘤药物的肾脏毒性
![抗肿瘤药物的肾脏毒性](https://img.taocdn.com/s3/m/c7c1d2605022aaea988f0f28.png)
Thanks!
概述 高危因素 分类分级
各论 化疗药物 靶向药物
肾毒性的分级
CTC分级(4.0)
I
II
III
IV
血清肌酐
1-1.5 ULN 1.5-3 ULN 3-6 ULN >6 ULN
肌酐清除率 ml/min
90-60
30-59
15-29
<15 或需要移植
肌酐清除率计算
常见化疗药物肾毒性及其剂量调整
肾毒性的用药调整参考
肌酐清除率(ml/min)
血清肌酐(μmol/L) (mg/dl)
血尿素氮(mmol/L) (mg/dl)
药物用量按正常量的%计
40~60
177 (2)
7.1 (20) 75~100
10~40
177~884 (2~10)
7.1~21.4 (20~60) 50~75
<10
>884 (10)
顺铂的肾毒性
顺铂治疗前水化 时间:提前至少12小时,至给药后2-3天 溶液:等渗盐溶液(补钾、补镁) 方式:静脉或口服 目标:尿量达3-4 L/天 利尿剂:不推荐
顺铂的肾毒性
其它预防措施 分割剂量,降低单次顺铂剂量 积极预防及处理呕吐纳差 避免其他肾毒性药物同用 更换其他化疗药物(GFR《70、高危因素) 预防用药:氨磷汀、硫代硫酸钠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的肾毒 性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的肾毒 性
发生概率: 10% (MMC)、0.015%(GEM)
高危人群: 剂量高疗程长(MMC)、?(GEM)
高峰时间: 治疗数月之后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肾毒 性
浅谈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毒性反应
![浅谈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毒性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cf08b59ad02de80d4d840c6.png)
【 关键词 】 抗肿瘤 药物 ; 毒性反应 ; 应用 原则
【 中图分类号 】 5 53 R 9.
1 抗 肿瘤 药物 的应 用原 则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2 0 — 2 0 0 17— 532 1 ) 80 3— 2
于 后一 时相 的药 物 。 1 从 药物作 用机制考 虑 . 3 联合 应 用作 用于 不 同生 化环节 的抗恶性 肿瘤药 物 , 可使疗 效提 高 。 应 选择 作用机 制 , 用 时相不同 的抗癌药 组成联 合方案 , 作 以发挥 协同作 用 。 可 以有 以下几种 方 式 :
根据 抗恶性 肿瘤药 物的 挣 陛和 肿瘤的 不同类型 , 用联合化 疗方法 , 采
以提高其疗效。 降低毒陛及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 是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原 则。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
1 从 药物 的抗瘤谱 考虑 . 1
由于 肿 窟和药 物的种类 繁多 , 不同的药物具 有不同 的抗 瘤谱 , 因此 , 可
() 1序贯抑制。 序贯阻断同一代谢物合成的各个不同阶段, 如甲氨蝶呤 与巯嘌呤合用可增加疗效, 且对巯嘌呤有抗药洼的自血病细胞对甲氨蝶呤
更 敏感 。 () 2同时抑制 。 同时阻断 产生同一 代谢物 的几条不 同途径 , 阿糖 胞营 如
结肠 炎 、 胃炎 ; 泄 、 慢性 早 易感 冒 、 疫力 低下 。 免
7 查体
焦 虑性歇斯底 里可见 于部分焦虑症 患者 , 此类患者可 有阵发 眭恐惧发 作 表现 , 心情极 度 紧张恐 惧, 心慌 , 吸 困难 , 部有 窒息感 , 呼 喉 出冷 汗 , 身 全 颤抖 以及晕 眩和 飘浮 不稳感 等 。 患者 往往认 为这 是一种 濒死 的感 觉 , 虑 焦 症与歇斯底里的区别在于发作间期仍有上述焦虑、 紧张情绪存在 。 恐怖症 的焦 虑和 恐怖是 针对 特定 的事物 和处境 , 患者 自知这种 威胁 的来 源 , 焦 而 虑症 之恐 惧指 向生 活 中并 不存在 的某 种威胁 和危 险 。 需要 鉴别 的疾 病有 : 甲状 腺功 能亢进 、 兴奋 药物 过量 、 镇静药 物 或苯二 氮卓类 的撤 药反 应等 。
乳腺癌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及其特点课件
![乳腺癌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及其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0355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1.png)
化疗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蒽环 阿霉素
表阿霉素
烷化剂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顺铂
微管拮 多西紫杉醇 抗剂 紫杉醇
抗代 卡培他滨 谢类 5-Fu
靶向 曲妥珠单抗 药物 贝伐单抗
左室功能不全 3-26%
0.9-3.3% 7-28% 17%
2.3-8%
2-28% 1.7-3%
心肌缺血
1.7% 1-5% 3-9% 1-68% 2.3%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Apr 18;4:CD006243.
Her2通路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
Panel A:在erbB2突变的小鼠模型中,由于her2通路的调节缺失,导致蒽环类心 脏毒性的敏感性增高 Panel B:临床研究证实,曲妥珠单抗能够调节蒽环的心脏毒性 Panel C:Her2通路能够增强gp130介导的survival pathways,抵抗蒽环的心脏 毒性。曲妥珠单抗拮抗了Her2通路,抑制了survival pathways,增强了蒽环的心 脏毒性 LIFR: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Epirubicin VS.
LD
0.95(0.39-2.33)
0.3
0.5
1
Less cardiotoxici
1.6
3.0
More cardiotoxici
2014 ASCO abstract # 1056
紫杉联合蒽环较单用蒽环心脏毒性有所增加
Cardiotoxicity (all grades)
Cardiac death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NYHA: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抗肿瘤药物介绍及毒副作用预防
![抗肿瘤药物介绍及毒副作用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dc821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8.png)
1942年氮芥被成功地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其后又陆续合成了塞替哌、CTX、5-FU等。 50-60年代BLM、VCR、MMC等。 70年代顺铂的发现及应用大大提高了疗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80-90年代 紫杉醇研制成功并大规模推向临床。其后拓扑替康、CPT-11、健则及草酸铂等陆续上市。 治疗模式由单药、姑息治疗向多药联合、根治性治疗转变。
环磷酰胺 CTX
简介:五十年代进入临床,应用广泛。 药理作用:进入体内被肝脏磷酰胺酶水解活化形成磷酰胺氮芥起作用。必需静脉注射,不可动脉灌注或腔内注入。 治疗应用:广泛应用多种肿瘤。 用法:500 mg/m2+NS少量,小壶冲入。 不良反应:消化系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
异环磷酰胺 IFO
核酸(DNA及RNA)生物合成的药物:MTX、5-FU、6-MP、Ara-C、健则等。 2
1
添加标题
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烷化剂 CTX,铂类PDD、抗生素 MMC、BLM,喜树碱类等。 3
2
添加标题
DNA中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类、蒽环类药物。 4
3
添加标题
4
添加标题
抗肿瘤药物的新作用靶点
抗肿瘤药物的合并用药原则
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 一般来说不同作用原理的药物合用,能对肿瘤细胞形成多个生化损伤,可增强疗效并减少耐药性。 根据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 分析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时相特点,再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选择性及时相选择性,设计组合出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实体瘤G0期细胞较多,一般先使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从抗瘤谱考虑 胃肠道肿瘤宜用5-FU;
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
半衰期:指某一药物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体现体内药物消除的快慢,是确定给药间隔和速度的重要参考。
医学-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
![医学-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1dff80e2b160b4e767fcfc1.png)
神经毒性的化疗 药物——长春 新碱、长春花 碱、长春酰胺、 长春瑞滨,依 托泊苷和顺铂 及多西他赛、 米托蒽醌
7、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如米托蒽醌)最常见 多柔比星(阿霉素)最严重
急性毒性型 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发生, 可逆,停药后数天至2个月内可恢复正常, 但少数可能出现心包炎
分
类 延迟性毒性型 用药1~6个月后,表现为
难逆转的心肌病变或心衰,多发生于用 药总量超过550mg/m2的患者。与本身心 脏疾病无关
预防措施
事先对患者介绍有关口 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
口腔炎特征
发生率约为40%
早期表现为轻度红斑和水肿, 严重的口腔炎可引起溃疡、 感染和出血
多在化疗后5~14天出现, 7~10天可愈合
预防、 护理 措施
向患者介绍有关口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 进食后30分钟用复方硼酸溶液、2·5%碳酸氢钠或 1%双氧水含漱 忌烟酒、避免食用过热、过凉、辛辣、粗糙的刺激 性食物 用含制霉菌素的口腔涂剂局部涂布 口腔溃疡用中成药如冰硼散、珍珠散或锡类散涂布 合理调整进食,进相当于室温的高营养流质或饮食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在进食前15~30分钟用抗组胺 药或表面麻醉剂如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止痛
杨萍
2019-03-22
化学治疗 (化疗)
热 点
外科手术肿瘤放射源自疗姑息治疗根治性治疗
抗
肿
肿瘤 细胞
瘤
正常 细胞
毒性反应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和护理措施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和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ae7b81a0116c175f0e4884.png)
护理 A注意观察病人的脉搏变化,如节
律、速率及强弱。 B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给予心肌 营养药物治疗 果糖二磷酸钠
八.肺脏毒性
间质性肺炎 肺纤维化
九.神经毒性
长春碱类、鬼臼类、大剂量顺铂、
奥沙利铂易发生周围神经炎 护理 对症处理,无特殊治疗,穿刺部位 禁忌冷敷,避免接触金属类物品, 禁食生、冷的食物
护理:防患于未然
根据药物性质合理选择静脉,选择
注射部位,安排输液顺序。 选择输液途径:静脉化疗首选中心 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输液港等,如选择外 周静脉,应用留置针 加强病人健康宣教
护理:防患于未然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
水平 加强化疗过程中的观察:观察回血、 输液管路是否通畅、注射局部有无 发红、肿胀、疼痛、烧灼、针刺感 等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 1)药物因素 2)血管因素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 3)其他因素 :与病人全身的营养 状况、疾病种类有关。 4) 微粒污染 :穿刺技术不熟练, 静脉内长时间放置硅胶管等
一.化学性静脉炎 临床表现 —条索状红线 —增厚变硬 —压痛明显 —色素沉着
二.局部组织坏死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 或深部组织红肿、烧灼、剧痛、起水 泡,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
三.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 食欲减退
护理
A 遵医嘱给止吐药 B 促进食欲的药如甲地孕酮 C 少量多餐 D 花样多变
3)便秘 根据病情指导饮食如喝蜂 水,吃粗纤维食物,按摩腹部等
4)腹泻
5)口腔炎
药物剂量高、持续时间长更容易发生口腔 炎。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生口腔炎,携带 假牙、吸烟、营养状况差、合并脏器功能 衰竭的人群容易发生口腔炎。
抗肿瘤药的毒副反应和防治
![抗肿瘤药的毒副反应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7bd8cea852458fb760b5608.png)
抗肿瘤药的毒副反应和防治————————————————————————————————作者:————————————————————————————————日期:抗肿瘤药的毒副反应和防治肿瘤的化学治疗(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对于某些全身性肿瘤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对多数常见实体瘤可联合手术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播散,而对晚期肿瘤则作为姑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限制药物的用量、阻碍疗效的发挥。
根据抗肿瘤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不同,临床将其分为: (1)立即反应: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发烧、过敏; (2) 近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腹泻、脏器功能损伤; (3) 远期反应: 诱发肿瘤、免疫功能抑制、不孕等。
有些患者会因为不能耐受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而拒绝有效的化疗。
因此,对于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要予以重视,预防为主, 及时处理。
本文对抗肿瘤药所致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进行总结。
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抗肿瘤药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1.1 恶心和呕吐恶心、呕吐是抗肿瘤药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
恶心呕吐频率较高且严重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化疗引起的呕吐可分为急性呕吐(化疗后24小时内发生的呕吐) 、迟发性呕吐(化疗24小时后发生的呕吐)及预期性呕吐(既往化疗中呕吐控制不佳,在下一次化疗给药前发生的呕吐) 。
根据抗肿瘤药所致呕吐发生的频率,即致吐风险,可分为以下4类: (1) 高致吐性药物(呕吐发生率>90 %) : PDD( ≥50mg/m2) 、BCNU ( > 250 mg/m2 )、CTX ( > 1500 mg/m2 ) 、PCZ、DTIC、HN2、HMM等; (2)中致吐性药物(呕吐发生率30~90 %) :CBP、ACTD、ADM、EPI、DNR、VP - 16 (口服)、IFO、CTX、伊马替尼、CPT - 11、替莫唑胺、BCNU、Ara - C( ≥1g/m2)等; (3) 低致吐性药物(呕吐发生率10~30 %) :紫杉类、MTZ、MMC、卡培他滨、西妥昔单抗、TPT、5 - FU、培美曲塞、GEM、VP - 16和VM - 26 等; (4) 轻微致吐性药物(呕吐发生率<10 %) :氟达拉滨、吉非替尼、美罗华、NVB、VCR、VDS、BLM等。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评估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d74e5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8.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评估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特性,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
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药物毒性评估、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以及特殊人群使用评估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加强我们对抗肿瘤药物安全性的认识。
首先,药物毒性评估是抗肿瘤药物安全性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毒性作用。
因此,评估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是关键。
一般来说,药物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类。
急性毒性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心脏毒性、肝毒性等,而慢性毒性则主要包括肾毒性、造血毒性等。
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实践经验,可以准确评估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毒性带来的不良反应。
其次,药物相互作用也是抗肿瘤药物安全性评估的重要内容。
抗肿瘤药物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机制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
而一些药物可能会干扰这些机制,从而影响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或增加毒性。
而临床上,患者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风险。
因此,针对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估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体外试验和临床观察来评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及时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最后,特殊人群使用评估也是抗肿瘤药物安全性评估的一项内容。
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
由于这些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不同于一般人群,因此需要对其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在进行安全性评估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殊人群的生理和药物代谢差异,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综上所述,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药物毒性评估、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以及特殊人群使用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全面评估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这也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提高对抗肿瘤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以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c9573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c.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包括药物毒性、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误用等问题。
因此,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进行安全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一、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是其治疗作用的基础,但也是其安全应用的主要障碍。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如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肾等,不同药物的毒性也有所不同。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其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皮疹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导致出血、感染、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为了减轻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不同的患者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情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 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和造血功能。
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和排泄,因此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抗肿瘤药物还可以抑制造血功能,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
3. 规范化使用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药物的配制、使用方法、剂量和频率等。
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可以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监测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包括对症治疗、药物剂量的调整、药物的暂停或更换等。
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二、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许多患者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这可能会导致抗肿瘤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
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
抗肿瘤药物和其他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而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估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daefb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0.png)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估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其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便是抗肿瘤药物。
这些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破坏其正常分裂和生长等生命活动,以达到抑制病变发展和减缓病情恶化的效果。
然而,正如一把双刃剑,这些药物同样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
因此,对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毒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这是因为抗肿瘤药物的毒性不仅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合适的试验模型同样显得尤为重要。
1.试验模型的选择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需要借助一定的试验模型来进行。
常用的试验模型有: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人体模型。
细胞模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试验模型。
其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肿瘤细胞、正常细胞或混合细胞等等进行处理和观察。
细胞模型可以通过细胞毒性、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等指标进行判断。
动物模型亦常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
其主要依据病人的临床症状,选择符合条件的动物模型进行试验。
比如小鼠、大鼠、猪等等。
动物模型不仅可以反映抗肿瘤药物的毒性,还能更好地了解药物对机体的整体影响。
人体模型则是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的。
其利用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毒性研究。
2.通过毒性的形式来判断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类型众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造血系统毒性抗肿瘤药物会直接破坏骨髓细胞,抑制造血功能和减少血小板、白细胞等细胞的生成。
②神经系统毒性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抗肿瘤药物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且可导致治疗后神经症状的出现,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③心肌毒性常见于铂类化合物和蒽环类化合物等抗肿瘤药物,其在心肌中积累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心脏疾病。
④消化系统毒性抗肿瘤药物会直接对胃肠道内膜细胞产生损伤,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出现。
抗肿瘤药镇痛药毒性
![抗肿瘤药镇痛药毒性](https://img.taocdn.com/s3/m/0a6a5967376baf1ffd4fad03.png)
➢ 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或抑郁,口渴,呼吸有阿片味。肌张力先增强后弛缓、出汗 、皮肤发痒、幻想、便秘、尿潴留、血糖升高及血压下降等。
➢ 严重中毒症状:①在窒息、虚脱之前,脊髓反射增强,常出现肌肉抽搐、惊厥、牙关紧闭和角弓 反张等。②剂量过大时,先出现呼吸浅慢、叹息样或潮式呼吸、肺水肿、发绀、瞳孔极度缩小, 迅速进入昏迷状态,继而发生脉速、弱而不规则等,最终由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①阿片类:如吗啡、可待因、海洛因、呱替啶、美沙酮、芬太尼及盐 酸二氢埃托啡。
②古柯类:包括可卡因、古柯叶和古柯糊。 ③大麻类:包括大麻、大麻脂、大麻成品。 ❖ 精神药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物:如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②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 ③致幻剂:如麦角酸二乙酰胺、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啶(PCP)。 ④其他:包括烟草、乙醇、挥发性有机溶剂。
吗啡中毒
❖ 【治疗】 ❖ 处理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口服者洗胃,静脉输液,保持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检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心肺功能,脑水肿的
症状体征。多药滥用时应注意意识状态和惊厥发作,及时对症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呼吸频率 、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通气。呼吸兴奋药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回 苏灵等可联合或交替使用。 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中CPK及电解质浓度。昏迷患者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注意有无横纹肌溶解及肾功能衰竭并 作相应处理。 清除毒物:如系皮下注射过量时,应尽速用橡皮带或布带扎紧注射部位的上方,同时冷敷注射部位,以延缓毒物吸收。结扎部位应每 20~30min间歇放松1~2min,不能连续结扎。口服者应尽快洗胃、导泻,因吗啡引起胃排空延迟,肠蠕动减慢,故对所有口服者不论摄 药时间长短均应进行。先用碘酊1ml加水500ml胃管注入,后用1:(2000~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以氧化吗啡,或用活性炭( 1g/L)混悬溶液洗胃,以吸附未被吸收的吗啡。洗胃后胃管注入50%硫酸镁溶液60ml(或15~30g)直肠灌入活性炭混悬液。血液透析和 血液灌流能加速本品清除,但因本品半衰期短,并且有特殊解毒药,故一般无需采用。 应用特效解毒药物:盐酸纳洛酮静脉注射1~3min即可出现药效,高峰作用时间5~10min,半衰期60~90min,而肌内或皮下注射15min见 药效。静脉注射纳洛酮后可即刻诱发呕吐,应注意保护气道。纳洛酮可引起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主要见于原有心血管疾患者。纳洛酮作 用持续时间较吗啡短,有可能发生呼吸再抑制,应加强监护,并酌情重复给药。对可疑阿片类成瘾者或成瘾者,避免完全纠正阿片中毒 ,首剂应给小剂量,以防诱发戒断综合征及导致血压升高,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可用贝拉洛克(静推50mg后1~2mg后1~2mg/min静脉 滴注维持血压正常)。非成瘾患者在用纳洛酮解毒时可出现血压显著升高、急性肺水肿及室性心律失常。 ➢ 无意识障碍的成人可行纳洛酮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纳洛酮,首剂0.4mg或0.01mg/kg,必要时间隔2~3min重复注射一次。 ➢ 有意识障碍无明显呼吸抑制者用小剂量纳洛酮(0.4~0.8mg)静脉注射,防止促进阿片类戒断症状的出现,若注射后无反应,可 给予重复静脉注射。 ➢ 呼吸抑制较重者,开始就注射纳洛酮2mg,若无效可再注射2~4mg,必要时重复,总剂量20mg,并检查有无其他原因。如反复 注射纳洛酮至20mg仍无疗效时,应考虑合并有缺氧、缺血性脑损害,或合并其他药品、毒品中毒,如合并大量巴比妥中毒昏迷者 对纳洛酮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缺乏理想的选择性。
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引起骨
髓、心、肺、肝、胃、肠、脑、脊髓、周围神经肌肉、血管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气管或组织的损害可以不同,既是同一器管或组织的损害
程度每例也不一致。
此外,随着肿瘤患者存活期的延长,某些抗肿瘤药物远期
毒性性反应,如不孕、畸胎等已逐渐有所发现,列表分别简要的归纳一些抗肿
瘤药物的近期和远期的毒性,如表10—1、表10—2。
表10—1 近期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近期毒性药物
抑制造血组织除激素类,平阳霉素及长春新碱外,几乎所
有抗肿瘤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造血功能抑
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马利兰主
要为粒细胞减少而苯丁酸氮芥则为淋巴细
胞减少
抑制免疫活性细胞所有药物均有免疫抑制作用
近期毒性药物
①恶心呕吐烷化剂、柔红霉素、阿霉素阿糖胞苷
门冬酰胺酶、羟基脲
消化
系统
反应②口腔黏膜溃疡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霉
素、平阳霉素、链褐霉素、羟基脲
③腹泻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链褐霉素、阿霉
素、卡氮芥、羟基脲、靛玉红
④便秘肠麻痹长春新碱
肝胆①肝脏损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环已亚硝脲、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甲基苄
肼
器官
②胆汁淤积 6-硫嘌呤
近期毒性药物
胰腺炎门冬酰胺酶、环已亚硝脲、
①膀胱无张力长春新碱
膀胱损害②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
心血管①动脉阻塞环磷酰胺
系统损害
②位置性低血压长春新碱、甲基苄肼、环胞苷
①皮炎平阳霉素、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门
冬酰胺酶
皮肤及
附件损害
②皮肤色素沉着平阳霉素、马利兰、环磷酰胺、阿霉素
③皮肤过度角化平阳霉素
④皮肤萎缩、脂膜炎肾上腺皮质激素
近期毒性药物
⑤过敏性斑丘疹甲氨蝶呤、门冬酰胺酶、马利兰
⑥脱发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平阳
霉素、阿霉素、氮芥
①神经炎及脑神经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阿霉素、甲
基苄肼
神经系统损害
②嗜睡、昏迷门冬酰胺酶、甲基苄肼、氮芥、长春新
碱
①高血糖门冬酰胺酶、皮质激素、;链褐霉素
内分泌
及代谢紊乱②低血钠长春新碱
③水中毒环磷酰胺
④凝血障碍门冬酰胺酶
①发热平阳霉素、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其他②流感样综合症阿糖胞苷
害性③全身性过敏反应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
表10-2 远期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远期毒性药物
1.柯兴综合症泼尼松
2.小脑萎缩,脑神经麻痹长春新碱
3.截瘫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等(鞘内注射)
4.白内障马利兰、二溴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
5.长期骨髓抑制马利兰、亚硝脲氮芥
6.心肌损害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阿霉素、大剂量
环磷酰胺
7.肺纤维化马利兰、环磷酰胺、平阳霉素、6-硫基嘌
呤
8.膀胱纤维化环磷酰胺
9.性功能减退、如无月经无精子不孕等环磷酰胺、甲基苄肼、氮芥、马利兰、
苯丙氮酸
10.致畸胎甲氨蝶呤、6-硫基嘌呤、马利兰、环磷
酰胺、苯丙氨酸、氮芥、长春新碱、
甲基苄肼、羟基脲
11.致癌作用甲基苄肼、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长春
花碱
放疗的护理
一、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放疗过程中,根据所用放射源、照射面积及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因此照射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重要作用。
1.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
2.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水擦洗或热水浸浴或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
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
3.照射区皮肤禁止剃毛发,宜用电剃须刀,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照射区皮肤禁做注射点。
4.外出时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应予遮挡。
5.局部皮肤不要搔抓,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
6.多汗区皮肤如腋窝、腹股沟、外阴等处保持清洁干燥。
二.营养和饮食护理
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的修复、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有重要作用。
1. 在食品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并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进食环境,并应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营养知识宣传,鼓励家属做一些病人可口的食品,为病人提供丰富的营养。
2. 放疗期间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ml,以增加尿量,使因放疗所致肿瘤细胞大量破坏、死忙而释放出的毒素排出体外,减轻全身放疗反应。
三、头颈部肿瘤照射护理
1. 为提高放疗敏感性并预防感染,应保持照射部位的清洁。
2. 加强口腔卫生,每次饭后用软毛牙刷刷牙,NS或多贝尔氏液漱口。
3. 若鼻饲干燥可滴入无菌石蜡油湿润,鼻堵可滴注麻黄素。
4. 口腔照射应事先摘掉假牙,减少口腔黏膜的反应。
口腔黏膜照射后,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化学成分改变,致使龋齿的发生率增高,应嘱病人使用氟制牙膏。
四肺癌照射护理
1. 发热为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应按发热病人护理,并注意保暖,防止门窗同时开启使空气对流,并诱发放射性肺炎。
2. 对刺激性咳嗽,可给予镇咳剂,特别是夜间应加强巡视及时给病人饮一些热水,常可减轻其咽喉部刺激而缓解咳嗽,促进睡眠。
五腹腔、盆腔照射前应排空小便,减少膀胱反应。
六进放射治疗室不能带入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
化疗期的护理
一、松弛疗法
在给予大剂量化疗前,向患者解释说明化疗时可产生较重的恶心呕吐不适感觉,为药物毒性反应而引起的。
可采用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双手自然放置,轻闭双目,做深吸气长呼气,连续4-5
次/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重复,或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反应,取得患者的配合。
二、饮食清淡
化疗时,消化道反应严重,应禁止油腻及汉纤维素多的食物,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无菌软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进食,化疗时给予地西泮镇静,胃复安止吐,严重时给予康泉等强震吐药物。
三、毒性反应的观察
联合大剂量化疗,可致多种毒性损伤。
常见为心脏毒性损伤,其次为肾脏,肝细胞损伤。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悸、胸闷、早搏、肝区不适,尿少等现象。
四、消化道护理
放、化疗时,消化道可发生恶心、呕吐及腹泻现象,每次呕吐后及时清洁漱口,观察呕吐物性状及量,及时清除呕吐物减轻对患者的刺激。
腹泻后及时清洁肛周保持皮肤的清洁。
五、并发症的治疗
联合化疗所用的环磷酰胺,可致出血性膀胱炎,治疗需加强水化,加大液体量输入,24小时液体量在4500-6000ml之间。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防止发生出血性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