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鉴别诊断
腺体
涎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流入口腔,即唾液,故涎腺又称唾液腺(salivary gland)。
除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涎腺外,还有很多小涎腺分布于口腔粘膜和粘膜下层,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等。
唾液腺炎Sialadenitis性质(分类):细菌性(化脓性)病毒性特异性部位: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病因:为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链球菌@@临床表现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
早期症状为腮腺部疼痛、肿胀,导管口红肿,唾液分泌减少。
2.化脓腺组织坏死期,持续性疼痛,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耳垂上翘。
3.由于腮腺包膜致密,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故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
有程度不等的强口受限。
4.患侧腮腺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5.急性期多数病员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
炎症的扩散途径1、邻近组织和间隙2、通过Santorini裂进入外耳道3、经过翼上颌裂进入翼腭窝4、脓肿在深面穿破包膜,进入咽旁和咽后间隙5、穿破皮肤形成涎瘘鉴别诊断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
多见于小儿,有接触传染史,常为双侧性。
腮腺导管开口处无脓性分泌物。
唾液分泌正常。
白细胞总数不高,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
急性期血淀粉酶升高,以后尿淀粉酶升高。
咬肌间隙感染:牙源性感染有牙痛史,导管口正常,唾液分泌正常预防:对重病及大手术后的病员,应特别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鼓励咀嚼运动,给酸性饮料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冲洗自洁作用。
治疗:1、全身抗炎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对体质衰弱的重病员,应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少量新鲜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持导管通畅,如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如匹鲁卡品3、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逆行性感染4、急性炎症期禁忌作涎腺造影腮腺脓肿切开引流指征1、局部凹陷性水肿2、局部跳痛、明显压痛点3、穿刺有脓液4、导管口有脓液排出5、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治疗————切开时要注意防止损伤面神经。
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一)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一)试题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20.00)1.涎瘘(salivary fistula)(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涎瘘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
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损伤是主要的原因。
手术损伤腮腺或其导管,也可导致涎瘘的发生。
化脓性感染或其他疾病也可能破坏腺体或导管而产生涎瘘,但少见。
唾液经创口外流,影响创口愈合,上皮细胞沿瘘管生长,覆盖整个创面形成永久性瘘管。
)解析:2.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病征。
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则称为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解析:3.外渗性黏液囊肿(extravasation mucocele)(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许多研究表明,外渗性黏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
占黏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学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上皮衬里。
腮腺炎诊疗指南
病例二: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诊治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概述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腮腺红肿、疼痛 、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如血白细胞 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腮腺导管口有脓性分泌物等。
治疗建议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进行局 部热敷、理疗等辅助治疗。
脑膜炎
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疝、 脑干炎等。
脑炎
患者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瘫痪、共济 失调等。
脊髓炎
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截瘫。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
01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动过
速、室颤等。
重要价值。
04 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与方法
轻度腮腺炎
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如使 用冷敷、热敷、漱口水等。
中度腮腺炎
在轻度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继 发感染。
重度腮腺炎
需要住院治疗,除了上述治疗外,可能需要进行 切开引流等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与建议
免疫接种: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 炎的最有效方法。
心力衰竭
02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水肿、肝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
肿。
心肌炎
03
患者出现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其他系统并发症
胰腺炎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膜炎。
肾炎
患者出现尿少、尿急、尿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腮腺炎怎么确定
定义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腮腺是唾腺中最经常发炎的一个部位,通常是腮腺炎病毒的感染。
更进一步的感染甚至可能会导致细菌二重感染的发生,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一种很痛苦的细菌感染。
不会疼痛且没有感染的脸部肿胀也算是一种类型的腮腺炎,它有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
1、流行腮腺炎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引起的腮腺炎:如部分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肿大,不同的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反复发作腮腺炎。
从表面看症状相似,也可以发烧、腮腺肿大疼痛,一般还伴有腮腺炎之外的相关疾病临床症状,需抽血或咽拭子做病原学检查来判断。
2、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腮腺炎:常常反复发作,一般每次发作都是同侧腮腺,挤压肿大的腮腺时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
局部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生,至青春期可自然消失。
可用催涎剂(如咀嚼橡皮糖)使唾液流畅、抗生素治疗有效可以鉴别。
3、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没有传染性,发病年龄从婴幼儿到15岁均可发生,以5岁左右男孩最为常见。
腮腺反复肿胀疼痛,可有皮肤红,一般无发热。
大多持续1周,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越短,越易复发。
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并有自愈倾向,多数青春期后停止发作。
4、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堵塞:表现为反复发作,起病迅速、腮腺区肿大突然,消肿迅速。
既然了解了腮腺炎的病因,肯定会有很多伙伴疑问,接下来要怎样确定是否得了腮腺炎呢?1.化脓性腮腺炎。
唾液腺疾病测试练习题
唾液腺疾病知识点:急性化脓性腮腺炎1.[单选题]涎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A.逆行性感染B.血源性感染C.淋巴源性感染D.邻近组织感染累及E.涎腺的创伤答案:A难度:简单解析:2.[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年龄A.婴儿期B.5~15岁C.中年人D.老年人E.无明显年龄选择答案:B难度:简单解析:3.[单选题]咬肌间隙感染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点是A.有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冠周炎B.有牙痛史C.无传染接触史D.一开始即表现为咬肌间隙感染而无牙痛E.肿胀中心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张口受限明显,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答案:E难度:简单解析:4.[单选题]以下关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B.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及触痛不明显C.腮腺导管口红肿,可挤压出脓液D.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E.脓液可穿破腮腺筋膜进入邻近组织或间隙答案:B难度:简单解析:知识点:慢性复发性腮腺炎1.[单选题]以下哪种疾患在青春期后有自愈趋势A.急性化脓性腮腺炎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C.流行性腮腺炎D.舍格伦综合症E.腮腺良性肥大答案:B难度:简单解析:2.[单选题]患儿,男性,5岁。
近一年来双侧腮腺反复肿胀,消炎有效,近一个月发作频繁。
以下哪项诊断最有助于明确诊断A.CT检查B.B超检查C.涎腺造影D.细针细胞学检查E.切取组织活检术答案:C难度:简单解析:知识点:涎石病及下颌下腺炎1.[单选题]临床区别颌下腺肿块与颌下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是A.探诊B.触诊C.扪诊D.叩诊E.口内外双合诊答案:E难度:一般解析:2.[单选题]下颌下腺炎常见的原因A.牙槽脓肿B.淋巴结炎C.结石阻塞导管D.冠周炎E.血源性感染答案:C难度:一般解析:3.[单选题]如怀疑有颌下腺导管结石,以下哪种X线片检查为首选A.颌下腺造影B.下颌体腔片C.下颌曲面断层片D.颌下腺侧位片+下颌横断颌片E.下颌骨侧片位答案:D难度:一般解析:4.[单选题]以下关于下颌下腺涎石多见的原因,哪项是错误的A.下颌下腺导管弯曲而长,涎液流动缓慢B.导管口大,位于口底,易损伤C.下颌下腺分泌的涎液含粘液量较腮腺为低D.下颌下腺涎液浓而粘稠E.下颌下腺涎液较腮腺液更偏碱性答案:C难度:一般解析:5.[单选题]单纯涎石摘除术适用于A.涎石发生在导管内B.涎石发生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C.涎石发生在腺体内D.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者E.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已纤维化者答案:D难度:一般解析:6.[单选题]患者,男性,37岁。
急性腮腺炎
腮腺炎分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两种。
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初期症状主要为疼痛,逐渐引起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肿大,腮腺导管口可呈现红肿,压迫肿大的腮腺区导管口可流出脓性或炎性分泌物。
如不及时治疗感染,可使腺体组织坏死,扩散到整个腮腺组织并向周围组织扩散。
治疗炎症初期即浆液性炎症期,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毒素和链霉素联合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治疗或其他广谱抗生素治疗。
局部可用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或中药外敷。
局部含漱,清洁口腔。
并饮用酸性食物,促使分泌。
如经保守治疗,炎症不能控制,患者有跳疼,局部出现可凹性水肿,或压迫腮腺组织,腮腺导管有脓液流出。
切开引流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在耳屏前方或下颌角后缘,要用大号血管钳插入腮腺,要分离各个腺小叶的脓腔。
切开时要避免损伤面神经。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急性化脓腮腺炎以前常见于腹部大手术以后,称之为手术后腮腺炎。
由于加强了手术前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处理,加强体液平衡和口腔清洁以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应用,手术后并发的腮炎已很少见,多系慢性腮腺炎基础上的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若处理及时,可使炎症消散。
若未能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则可使腺组织化脓、坏死,。
此时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
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腮腺周围组织,伴发蜂窝织炎。
皮肤发红、水肿,呈硬性侵润,触痛明显,可出现轻度张口受限,腮腺导管口明显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高达40℃以上,脉搏、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
纤维结缔组织将腮腺分割为很多小叶,腮腺炎形成的脓肿多为散在多发性脓肿,分散在小叶内。
腮腺炎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腮腺炎的分类及鉴別诊断腮腺炎就是我们常说的腮肿了,有两侧肿的,还有一侧肿的,一般分为感染性的和细菌性的。
化脓性腮腺炎属于细菌性的腮腺炎,会有发热的情况,腮的局部会有红肿的情况,等到后期病变严重时,就会化脓,挤压腮部,明显会有脓液流出来;而流行性腮腺炎属于感染性的腮腺炎,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它没有化脓的现象,但是它有可能伤及到其他的器官,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炎症。
一、细菌性腮腺炎和流行腮腺炎的区别步骤/方法:1、化脓性腮腺炎一般是一侧腮部肿胀,两侧都肿的情况比较少见。
病症早期症状是比较轻微的,有比较轻微的疼痛感,也会出现发热的症状,然后,待病症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化脓的情况,挤压以后,会看到明显有脓液出现。
2、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性引起的,它是具有传染性的,症状还有发烧、头疼,不爱吃东西等,严重的时候张口都会有困难,发热的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1-2天),病症慢慢扩张,而后两侧腮腺都会肿胀,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炎症。
综上所述,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腮腺是否化脓,还有是一侧还是双侧肿胀。
在治疗上呢,化脓性腮腺炎早期可进行热敷,再就是选用有效的抗病菌的药物,后期化脓较严重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引流了;流行性腮腺炎则可以选用中药等的配合治疗,还要注意预防病情恶化,如果发展为心肌炎等的病症就比较麻烦了。
注意事项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还有注意防止再次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因为具有传染性,所以对患者要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近距离接触造成传染,另外室内要注意通风,还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
二、诊断治疗腮腺炎实际上属于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而大部分患者之所以会患上这种疾病,就是因为身体被病毒感染了,所以腮腺炎本身也是具备着传染性的,再加上现如今腮腺炎的发作几率也比较高,因此建议大家对腮腺炎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了解,那么腮腺炎的治疗有哪些呢?1、一般疗法如果说大家腮腺炎的病情并不是非常严重的话,那么建议大家可以考虑一般疗法,当大家患上的是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时候,那么在早期治疗的时候,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之后,大家还需要采用刺激分泌的办法来保证自己体内可以顺畅的分泌唾液,如果说大家的病情已经超过一周,并且进入化脓期的话,那么建议大家选择其他的治疗办法。
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 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 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为 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 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于2~5 min内将 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 月,37℃时可保持24h,加热至55~60℃时经10~20min即失去 活力。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
本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但 由于l岁以内婴儿体内尚有经胎盘获自母体的特异性抗体(为IgG 抗体,此种先天被动免疫可维持6个月或长达9~12个月),成人 中约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而产生一定的特异性抗体,因 此约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
流行病学
根据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81~1984年8047例腮腺炎病 儿分析,以3~5岁发病最多,占56.3%,2岁和6岁次之,l岁以 内和11~13岁总共只占3.6%。男∶女为1.34∶1,性别差异不大。 成人患者中男性较多,近年采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 一次患病(包括隐性感染和腮腺肿的病例在内)后可有持久免 疫力,再发病者极少见。
病因
该病毒只在人类中发现,但可在猴、鸡胚、羊膜和各种人和猴 的组织培养中增生。猴对本病毒最易感。该病毒抗原结构稳定, 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有六个基因型,即A~F。我国学者在1998 年发现一个新基因型,核苷酸水平差异在0.8%~4.5%,氨基酸 水平差异在3.5%~12.3%。 腮腺炎病毒的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 (S抗原),其外层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种血 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因_诊断和治疗_郑家伟
,
病原 菌 便 顺
。
鳃 腺 导 管上 行 至 腮 腺
导 管 上行 到 达 腮腺
。
引起 急性化脓 性 腮腺 炎 细菌 可 自口 腔 沿
,
。
在人
类 及 狗所 作 的 实 验 已 证 明
St e
s n
e
n
临床 上
血 源性 化 脓性 腮腺 炎 极
少见 球菌
,
常 与 脓 毒血症或败血症 有 关
肺炎 链 球 菌 流 感 嗜血 杆 菌 绿脓 杆菌 大 肠 杆菌 放 线 杆菌 侵蚀 拟 杆 菌
梭形杆菌 类 杆 菌 (B a
合
e te r o
6 1
8
4 1
e l
n tu
m )
1
单 一 菌 种 感染
:
例
,
其中
例 为金 黄 色葡萄
3
id
s
)
3
20
作 者 单位
山 东 医 科 大 学附 属 医 院 口 腔 烦 面外 科 (25 0 0 1 2 )
计
口 腔领 面外科杂
志
19
4 年第 4 卷 第 4 期 9
,
口 腔菌 丛
典 型 的 嚼 肌 间 隙感 染常 以 下领 角 稍 上 为 肿 失 中
心 不 难 与之 区 别
,
但在部分病 人 感 染循 嚼 肌中 部 份
,
,
巴 结病变 累 及腮 腺所 致
1
.
。
纤 维 斜 向后 上 扩 散
、
以 耳 屏 前 区 为 中心 肿 胀
。
,
和 急性
。
临 床 表现
急性 化 脓 性 腮 腺 炎 多 见 于 腹 部外 科大 手 术 后
腮腺炎的类型症状及防治方法
腮腺炎的类型症状及防治方法作者:包红蕾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74-01【摘要】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本文对分析了腮腺炎的类型、提出了预防及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腮腺炎;类型;预防;治疗;方法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
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一腮腺炎的主要类型及症状表现1 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
常见的病因有:(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织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 病毒性腮腺炎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相似,但没有化脓倾向。
3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有:(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
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腮腺炎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
近年来应用凝胶溶血试验(gel hemolysis test),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
唾液腺常见疾病
[治疗]
主要对症治疗
眼干: 0.5%甲基纤维素滴眼
口干: 含甘油漱口水
麦冬,沙参等中药泡茶饮用
舒雅乐Sialor (环戊硫酮Anetholtrithione) 25mg po tid
中医中药: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阴虚阳盛 治则: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润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
滋阴生津:沙参、麦冬、玉竹、玄参、生地、丹参、太子参各12克,石斛、 天花粉、半枝莲、山豆根各9克,陈皮6克,鸡血藤、白花蛇草各15克。
中年、男性多见 单侧 腮腺反复肿胀 (多与进食有关) 晨起腮腺肿胀 导管口轻微红肿 挤压腺体见导管口有雪花或蛋清样液 颊黏膜下可扪及条索状导管
[浓缩的絮状分泌物]
[诊断] 临床表现、 腮腺造影 [叶间或小叶间导管狭窄、扩张呈腊肠样]
[治疗]
1.手术去除涎石 2.腮腺导管扩大术: 用钝头探针逐渐增粗 3.导管内药物灌注: 碘化油、抗生素【有刺激性可导致腮腺肿大、疼痛】 4.物理疗法: 超短波、红外线 5.其它保守治疗: 腺区按摩、促腺体分泌药、温盐水漱口 6.手术治疗: ①腮腺导管结扎术
3.舌下腺肿瘤
⑴多无自觉症状 ⑵部分病例可有舌痛或舌麻木,舌活动受限 ⑶触诊可发现舌下腺硬性肿块,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连,口底粘 膜常完整。一、唾液来自良性肿瘤(一)多形性腺瘤
Mixed Tumor, Pleomorphic adenoma
又称混合瘤,属临界瘤(有可能恶变)
(多为腺样囊性癌)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无痛、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表面光滑
恶性肿瘤:
生长快、疼痛、呈浸润性生长并与周围组织相连、甚至浸润神经 组织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各自的临床特点:
腮腺炎诊断标准
腮腺炎诊断标准
腮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典型症状:患者出现明显的腮腺肿胀、疼痛不适或压痛等症状。
2. 临床检查: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腮腺明显肿大、压痛明显,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咀嚼困难、面颊红肿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医生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发现患者的血清中存在IgM和IgG 抗体或者发现病毒抗原。
4. 病原学检查:医生从患者的腮腺分泌物中检出病原体。
以上是腮腺炎的常见诊断标准,但具体的诊断仍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讲课PPT课件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药物治疗无效 或并发脓肿、 瘘管等严重并 发症时考虑手
术治疗。
手术方法:切 开引流,清除 坏死组织和脓 液,放置引流 条,定期换药。
术后护理:保 持口腔清洁, 按时服用抗生 素和止痛药, 定期回诊复查。
注意事项:避 免挤压患处, 避免剧烈运动, 如有不适及时
就医。
其他治疗方法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无法全面评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长期影响。 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无法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目前仍以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无法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未来研究的重要性和方向
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感染性腮
腺炎相鉴别
并发症:脑膜 炎、心肌炎等
疾病发展和并发症
疾病发展:急性 化脓性腮腺炎通 常由细菌感染引 起,病情发展迅 速,可导致腮腺 肿胀、疼痛等症
状。
并发症:急性化 脓性腮腺炎可引 起多种并发症, 如脑膜炎、心脏 疾病等,严重时
可危及生命。
疾病诊断:医生通 常根据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进行诊断, 如腮腺肿胀、疼痛、 发热等,同时可能 需要进行实验室检
查以确定病因。
治疗方式:急性 化脓性腮腺炎的 治疗主要包括抗 生素治疗、对症 治疗和护理,严 重时可能需要手
术引流。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控制感染。 止痛药治疗: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外用药治疗:局部涂抹药物,如碘酊、鱼石脂软膏等,促进炎症消退。 并发症治疗:针对并发症如高热、脱水等进行相应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局部治疗:使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轻疼痛。 手术治疗: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引流或切除腮腺组织。 护理治疗:注意休息,遵医嘱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急性化脓性腮腺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并发症_急性化脓性腮 腺炎有哪些并发症
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急性期感染可 向相邻组织间隙扩散,而表现出相应间隙 的蜂窝组织炎的临床特征。病程后期脓肿 穿破腮腺筋膜及相邻组织,可由外耳道溃 破溢脓,亦可在颌后或下颌角区形成皮下 脓肿。
内科学疾病部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内科学疾病部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症状及病史:
受限,全身发热不适等病症。 (2)局部病变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
腮腺肿大,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明显压 痛,由于腮腺包膜致密,故扪之较硬。
(3)口内腮腺导管口红、肿,分泌减 少,病变后期当挤压肋腺腺体,可有淡黄 色较稠的脓性分泌物溢出。
(4)由于腮腺腺体呈分叶状,故其脓 肿形
治疗: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急 性化脓性腮腺炎
本病虽少见,但病情常较严重,应积 极预防。对重病及大手术后的病员,应特 别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鼓励咀 嚼运动,给酸性饮料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增强冲洗自洁作用。
发病后要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对体质 衰弱的重病员,应维持机体
内科学疾病部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内科学疾病部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 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预防: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预防_急性化脓性腮腺 炎怎么调理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继发性疾病, 其预防更胜于治疗,正确而有效的预防治 疗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其发生。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四、涎石病和颌下腺炎
[病因]
不清 1、局部因素:异物、炎症、唾液淤滞; 2、机体无机盐代谢紊乱,常伴发其他部
位结石。
颌下腺多发(85%)的原因:
(1) 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唾液富含粘蛋白, 钙盐含量高;
(2) 颌下腺导管由下向上走行,唾液逆重力方 向流动
(3) 颌下腺导管较长,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 唾液易于淤滞。
③饮水不足 ,长期或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导致 涎腺分泌减少。
④腮腺区的创伤和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
临床表现:
1、单侧多见,双侧少见; 2、早期症状轻,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
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3、化脓期:
(1) 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 (2) 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垂被上抬; (3) 张口受限轻,可引起邻近组织蜂窝织炎; (4) 导管口红肿、溢脓; (5) 全身症状明显 4、可局限腺体的某一部分,也可波及整个腺体 5、脓肿破溃后常向周围间隙扩散
有的与进食无关,晨起明显,按 摩腺体有咸味分泌物流出,随之松快; 3、体查:腮腺肿大,质中,轻微压痛; 导管口稍红肿,挤压腺体从导管口流 出浑浊的“雪花样”或粘稠的蛋清样 液体;导管呈条索状。
[诊断]
1、临床表现; 2、造影: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
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 主导管扩张延及叶间、小叶间导管后, 可出现“点状扩张”
(2)局部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 脓液;
(3)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除,全身症状明 显。
切开引流示意图
切开引流的方法:
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切口:耳屏前、下颌支后缘、 下颌角 层次:皮肤、皮下、腮腺咬肌 筋膜 血管钳钝性分离各个脓腔 冲洗脓腔 放置引流条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及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八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八章讲义1唾液腺疾病第一节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一)概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以前常见于腹部大手术以后,称之为手术后腮腺炎。
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
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护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
(二)病因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较少见。
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基本因素是机体严重脱水致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
腮腺区的创伤和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展,也可继发腮腺的急性炎症。
(三)临床表现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发病急,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特别是全身疾病及腹部外科手术后者,这些症状常被全身的严重病情所掩盖而被忽视。
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现象显著,呈硬性浸润,触痛明显。
有轻度开口困难,腮腺导管口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脉率和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核左移,并可出现中毒颗粒。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不宜做腮腺造影,因造影剂可通过薄弱的导管壁,进入导管周围组织,使炎症扩散。
一般情况下发生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应注意鉴别的有:①咬肌间隙感染;②腮腺区淋巴结炎;③流行性腮腺炎。
(五)预防本病主要系脱水及逆行感染所致。
故对接受腹部大手术及患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加强护理,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同时应加强口腔卫生,食后漱口、刷牙,并可用过氧化氢液或氯己定溶液清洗口腔。
(六)治疗1.维持正确出入量及体液平衡,纠正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早用广谱、抗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同时从导管口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再予以调整。
3.加强口腔卫生护理。
4.切开引流指征: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鉴别诊断
*导读:急性化脓性腮腺炎(Acutepurulentparotitis)已往常见于腹部大型外科手术后,所以又称为手术后腮腺炎(postoperativeparotitis),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
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持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
除此情况外,腮腺的急性炎症病员仍时有所见。
……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Acute purulent parotitis)已往常见于腹部大型外科手术后,所以又称为手术后腮腺炎(postoperative parotitis),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
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持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
除此情况外,腮腺的急性炎症病员仍时有所见。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流行性腮腺炎多发生于儿童,有流行病接触史,多为双侧腮腺受累,腮腺腺体肿大,但疼痛较轻,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周围血白细胞总数不增高,但淋巴细胞比例增大。
腮腺不形成脓肿,常经7~10天而痊愈。
2.嚼肌间隙感染主要为牙源性感染,表现为以下颌角为中心的肿胀、压痛,张口受限明显,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脓肿形成可扪得深液动感。
3.腮腺区淋巴结炎又称假性腮腺炎,表现为区域性腮腺肿痛,
病变与腮腺解剖形态不一致,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