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的见解

合集下载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

比如,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即“炻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1.归因: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①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与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

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

②罗特尔根据控制点,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分为“内控”和“外控”。

③维纳完善了归因理论,提出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将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维度(努力)。

2.归因的影响(1)对个体行为结果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个体对行为成败原因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或足够努力时,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而如果把成功归因于题目简单或自己比较幸运时,个体可能就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2)对个体后续行为的期望的影响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或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会认为下次我努力一定还会取得成功。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任务简单或是我这次比较幸运,他对下次结果的期待就较小。

(3)对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的影响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时,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意度会让他继续努力以求下次取得同样的成功。

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时,下次他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更多的成功。

而如果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强而成功,或自己能力太弱而失败时,学生所投入的努力就会减少。

(4)对个体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的影响经常取得成功的个体会增强对自己能力的预测与估计,从而使他获得比较髙的自我效能感,这会使他更积极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判断,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心理解释方式。

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从原因推断结果,通过归因来解释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内因与外因: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

内因是指和个体自身有关的特点、能力或意愿,而外因是指环境、他人行为等外部情况。

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果和归因者的自我意识选择内因或外因来解释事件。

2. 可控性: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可以被控制的因素。

当事件的原因被认为是可控的,人们会更有动力采取行动来改变结果。

而当事件被认为是不可控的,人们可能会感到无力和消极。

3. 稳定性: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或临时的因素。

稳定的因素是指持久存在的个人特点或条件,而临时的因素是指暂时存在的情境。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将不愉快的事件归因于稳定因素,而将愉快的事件归因于临时因素。

4. 影响因素: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观察者的知识、情感、目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解释偏好和倾向。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解释事件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们的行为。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

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

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

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2)二维归因理论。

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

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

(3)三维归因理论。

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

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4)对应推断理论。

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

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

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

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浅谈韦纳成败归因理论学院: 专业:学号: 姓名: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

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个人疏忽,而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他人(或天命),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归因于幸运,而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命运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理论,真心的我觉得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哪一种更符合逻辑。

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下,韦纳站了出来他也不纯粹的赞同哪一种观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上将它们对立起来看。

下面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之内: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浅析韦纳的归因理论

浅析韦纳的归因理论

浅析韦纳的归因理论10课程颉静2010020582摘要:关键字: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或归因思维的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从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

近年来在心理学界日益流行,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

韦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其理论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的关注。

有的心理学家把韦纳的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基本学派加以介绍,并把这一理论与斯金纳、皮亚杰、班杜拉等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的理论并列为当代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理论1。

一、韦纳的归因理论1、最初的理论来源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韦纳的归因理论也是如此,韦纳的归因理论最初是在海德(F. Heider)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J. 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于1972年创造性地将成就动机和归因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成败归因理论,从而开辟了心理学崭新的研究前景,由此而形成的动机归因理论成为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2。

海德的归因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归因理论,标志着归因理论的诞生。

他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奠定了归因理论的基础:①详细分析了在人们日常交往活动中归因活动的普遍性,以及归因对人们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意义;②他将个人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③提出了人们寻找原因所遵循的一般原1Margaret E. Bell—Gredler.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Theory into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274一313, 314一324.1986.则——“协变原则”(Covariation principle),即当一种因素或条件与待解释的行为事件协同变化时,它就会被确定为该行为事件的原因3。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动机归因理论:美国的韦纳。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

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教育意义: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

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2)学生对能力的可控性具有不同的理解。

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的,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美国-马斯洛:七种基本需要: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生长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特别是爱和自尊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

哪些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让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作出较“安全”的选择,即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因此,在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是热爱和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错而被嘲笑和惩罚。

简述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意义?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当前行为的结果强化了未来的行为。

归因理论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归因理论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05
教育实践中运用归因理论的策 略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意识
了解归因理论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归因理论及 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可以通过 教师讲解、阅读相关文献或参与
相关课程来实现。
识别自身归因
学生应学会识别自己对成功和失 败的归因,以便了解自己的归因 模式。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教
师反馈或与同学讨论来实现。
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为教育教 学实践提供指导,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归因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提高自我意 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提高教育公平性
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背景和特点,为每个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指导,提高教育公平性和质量。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深化对归因理论的理解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归因理论的理解,探讨归因理论在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及其与其他理论的关系。
结合多学科视角
归因理论可以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 讨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和相互影响。
拓展应用领域
归因理论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如职业发展、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等方面,为个体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
归因理论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汇报人: 2023-11-20
目 录
• 归因理论概述 • 学生心理与行为表现 • 归因理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归因理论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影响 • 教育实践中运用归因理论的策略与方法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归因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他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孩子回家的时候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径直走入自己房间后默默把门关上,许久不肯出来。

这时候,他的家人就要开始讨论这孩子是怎么了,奶奶说孩子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妈妈说孩子是不是感情上遇到什么问题了,爸爸则会觉得是不是考试没考好,挨老师批评了,等等。

家庭成员对孩子这种不常见行为作了多种不同的猜想,这便是对归因理论最常见的诠释。

归因理论又被称为“认知理论”,因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

它指的是通过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的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第二,社会推论的问题;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下面来具体说明。

第一点,影响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中包括对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分析,由此而引发出了凯利模式和维纳理论。

前者即是指对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内因一般都稳定性高,且承担责任,而外因稳定性低,又不承担责任。

后者指的是对成功或失败会归因于稳定因素或不稳定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时时常会作两个方面,四种情况的归因,一方面是个人因素:包括努力程度大小和个人能力高低;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指任务难度大小和机遇状况好坏。

这其中的个人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因素,而努力程度和机遇好坏是不稳定因素。

通常管理者会将组织的成功归因于组织成员能力高等稳定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而个人的归因则是与之相反的。

第二点,社会推论问题是指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例如,某同学经常早起,然后去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待上一天,最后高高兴兴回家休息,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该同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并以此为乐。

韦纳的归因理论课堂汇报

韦纳的归因理论课堂汇报

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于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因素维度
因素来源
内部
外部
稳定性 稳定性 不稳定性
可控性 可控性 不可控性
能力



努力程度



工作难度



运气

√√身ຫໍສະໝຸດ 状态√√√
外界环境



➢ 归因理论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 的不同归因。
➢ 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 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 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的三个论点: 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
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 能力:是否胜任该项工作 ➢ 努力程度: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 ➢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 外界环境: (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 1、因素来源: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 2、稳定性:原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 3、可控性:原因可否由自己控制

归因理论的介绍分析

归因理论的介绍分析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1动机理论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 of 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2归因理论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归因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归因理论3三维理论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情绪、情感归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最新教育文档

情绪、情感归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最新教育文档

情绪、情感归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韦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一、韦纳关于情绪、情感的归因理论归因的理论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

首先对原因知觉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归因理论基本原理和思想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他于1958年出版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揭开了归因研究的历史。

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及罗特、罗森堡等人后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确定了三个原因维度,即部位(内部、外部)、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和控制性(可控制、不可控制),并将三个维度搭配起来,构成八种不同的原因分类组合,从而创立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

他分别对“不依赖于归因的”和“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作了详细的分析,构成了其情绪、情感理论的具体内容。

1.不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韦纳认为,如果在特定的行为结果出现后,不论将其归因于什么原因,某些情绪、情感体验都产生了,那么这些不因归因的不同而变化的情绪、情感就是不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

比如,无论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哪种原因,高兴、快乐、满意等情绪、情感都是由成功结果本身引起的;同样,无论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何种原因,不满意、不快乐、忧郁等情绪、情感都是由失败结果本身引起的。

这些都是“不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

2.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在多数情况下结果本身对人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于是更进一步的寻求和思考行为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产生了,一批更加复杂、更加重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这种进一步的认知活动中分化和派生出来。

这种由原因知觉或认知派生出来的情绪、情感被韦纳称为“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

韦纳分别分析了原因的部位、可控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在情绪、情感产生中的作用,构成了其情绪、情感理论的具体内容。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归因概念“归因”来源于拉丁语“attributio”,意思是“归属”或“归因”。

在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心理实践。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对个体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2 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理论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天赋、能力和品格等内部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他人行为和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 归因的特征归因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遍性、可变性和情境性。

普遍性指的是归因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会对行为结果产生归因;可变性指的是归因方式会因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而产生变化;情境性指的是归因是受到具体情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归因方式会有所不同。

二、主要模型2.1 内在归因模型内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和动机,如能力、品质和意图等。

内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经典模型:洞察模型、人格因素模型和动机模型等。

其中,洞察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内在的智力、才能和技能等因素;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和品质等因素;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图、动机和期望等因素。

2.2 外在归因模型外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和社会情境等因素。

外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典型模型:情境因素模型、他人行为模型和动作结果模型等。

其中,情境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情境和环境因素;他人行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影响和行为;动作结果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效果。

归因理论知识重点

归因理论知识重点

归因理论知识重点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归因理论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良的归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相反还会因为学生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

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归因理论最为强调认知的观点,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

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

在稳定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

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

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

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教育理论重点知识解读——韦纳的归因理论

教育理论重点知识解读——韦纳的归因理论

教育理论重点知识解读——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在学习动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在以往的考试中曾以大题的形式考查过,比如给一段材料,让考生用归因理论去分析材料中各个学生的归因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积极归因。

考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通常是大略地记住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六因素,并未深层次去思考各维度与六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每种归因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这里主要就考生在理解归因理论中的两个盲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考生对归因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

(1)归因要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又着重强调归因于努力这一不稳定的因素,是不是自相矛盾了?其实不是,在六因素中,我们看到同时能够满足内部、稳定和可控三维度的因素是不存在的,这说明某一因素并不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维度,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特意强调这一点,有的考生会错误地理解为归因必须要同时满足这三个维度,实际上只要满足其一即可,而努力满足了可控这一维度。

(2)如果一个学生成绩差真的是能力问题,为什么不实事求是而要归因于努力因素呢?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心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地归因呢,归于努力对学生来说反倒像一种安慰或欺骗。

这一点涉及到真实归因和积极归因,真实归因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对成败进行归因,运气不好就是运气不好,能力差就是能力差;积极归因考虑的是这种归因是否对学生的情绪行为和结果有利,如果学生失败真的是因为能力问题,做真实归因可能会使学生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以后极有可能就自暴自弃了。

如果此时做积极归因,归结为不够努力,那学生有可能以后会发愤图强,充满希望,努力下去成绩也会提高。

【参考例题】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就是太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2)正确的归因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的归因理论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这种归因不正确。

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们如何解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择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他们就会解释成功的原因为内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目标是不可以达到的,他们就会解释失败的原因为外在因素,如命运或偶然性。

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方式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如果人们解释成功的原因为内在因素,他们就会感到自豪和满意,并且更有可能继续努力。

相反,如果人们解释成功的原因为外在因素,他们就不太可能感到自豪和满意,并且更有可能放弃努力。

成败归因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方式,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失败和成功。

它也为心理咨询和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帮助人们提高自我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实际应用中,成败归因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解释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当人们遇到失败时,他们可以尝试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而不是外在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更有动力地去努力,并且避免消极的情绪。

成败归因理论也可以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
人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当你的朋友遇到失败时,你可以尝试帮助他们改变对失败的解释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
情绪,并且更有动力去努力。

成败归因理论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

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自我认识,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幼儿园试述动机的归因理论

幼儿园试述动机的归因理论

幼儿园试述动机的归因理论
动机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的维纳提出的。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

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

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它的教育意义有:
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

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予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予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2)认识到学生对能力的可控性具有不同的理解。

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的自我效能感需要是在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才可能形成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教师、同伴及家长的影响,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教育的一项潜在任务,它与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高中阶段,由于整个认知水平的提高(即志向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有了新的变化,其考试的自我效能感开始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对成绩的过分关注反而不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养成,相信对其教学的促进作用一定是非常显著的。经常听到一些中学生私下里对自己的小伙伴说,某某老师不相信我。其实不管承认不承认,确实有些教师的言行在无意中削弱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随着中学生的认知和身心水平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期望效应"的更多运用必将有助于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改善。我们常说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这也是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贯彻好还是不容易的。同伴群体是中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因为他们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伴在一起的,因此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他们往往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逐步学会从别人那里获取一些信息,对自我概念进行重新调整,元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来自同伴群体的信息不一定准确,所以有时难免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教给学生尽量客观地分析和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他们遇到问题才会主动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才有机会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水平就有可能逐步向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我们还发现,现在很多处于相对优越环境中的中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监控能力,突出表现之一为学习态度不积极,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做作业是为老师和家长做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大人逼着就学一点,大人不在就拼命玩。他们没有深层的学习动力,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对自身的能力水平及潜力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些都不能不归咎于自我监控能力的缺乏。要培养中学生正确持久的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正确认识自己做起,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学生遇到事情首先自己分析而不是包办代替;进而教给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成长环境,教学生客观地认识环境中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尽量做到趋利避害;要教给学生从自身和外部两个维度来分析自己行为的后果,找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真正使学生做到从思想深处去认识问题,归纳原因,获得启示。
3. 就可控性维度而言
如果学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 则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者产生一种沮丧感; 反之,如果学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则会产生一种感激心情,或者产生仇视报复的情绪。
归因理论经过Weiner 的反复修正,已成为一种解释学习动机最为系统的理论,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且从事演绎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因其理论重在探讨行为者对自身行为后果成败原因的解释,故而又称为自我归因或成败归因(张春兴1998 :330) 。物理教师可借鉴和利用其中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实践。因语言习得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所以心理学由来就能给语言教学带来灵感与理论支持 。
三、从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看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像能力等不可控的因素,那么就会听任失败,表现冷漠、压抑、自暴自弃或"丧失动机",心理学家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自弃(LearnedHelplessness,简称HL)"。心理学家阿布拉姆森(Abramson)认为,决定一个人经历不可控的消极事件后,动机缺失性质和程度是他对该种结果的更复杂的归因。也就是说,消极事件的可控性和部位、稳定性、普遍性一起决定了无助感的产生和随后的行为动机。美国心理学家杜依可((Carol Dweck)研究表明,儿童的习得无助是由于其对失败的不当归因引起的。儿童对失败经历的反应有个别差异,有些儿童表现出一种"把握定向",他们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努力不够,因此在以后的任务中能坚持更久且取得更好的成绩;相反,还有一些儿童表现出一种"无助定向",在失败面前放弃努力。在中学阶段,自主性动机基本保持一种平稳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维度上,其发展变化趋势和水平各不相同。从整体上看,情绪表现最高,任务水平和志向水平次之,再次是行为主动性。这是因为中学生在当前的学习状态下,尽管有了一定的志向,也会适当选择一些较难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在行为的主动性和坚持性等方面还不够。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多的来自外部压力,而不是内在的自主性动力。
二、从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看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AoBandura,1997)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的活动中行为的积极性高,乐于付出努力,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时,当初的效能感就得到证实,从而维持了动机,在这一过程中,哪怕个体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会有信心去克服它并最终诱发动机行为。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表现为行为的积极性不高,不愿付出过多的努力和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付难解决的问题,最终必然导致活动的结果不尽人意,从而降低了他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和维持成就动机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对行为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或强化。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成功并被他人关心、支持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或提高;而一个人的行为总是被他人批评或指责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削弱或降低。
根据我国学者沃建中教授的研究:从中学生自我监控的整体看,在整个中学阶段,他们对自己学业成就的归因依次是内部可控的努力、内部不可控的努力、外部不可控的任务难度与运气。如果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努力等内部的因素,就会产生积极的正效应,个体就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如果将失败归于能力等稳定的因素,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的影响,并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还有研究显示,中学生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内部因素,即可控但不稳定的努力或不可控且稳定的能力,这可能与中学生目前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学生所面对的是升学的压力,到了中学以后,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朋友对他们的考试成功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会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可以说,人们将来的行为是由人们的信息系统以及由他们对已经经历过的积极和消极的行为后果进行的认知分析所决定的。为此,我们要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原因,加强自我监控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系统,使自己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家长对中学生的态度、行为方式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作用于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民主、开放型的家长往往能够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法,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并辅之以必要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更容易成功,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那些专制、封闭型的家长往往不注意自己的管教方法,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指责和抱怨,孩子因此容易丧失信心,导致做事的失败,如果这样的家长不注意及时反思,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无形中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削弱其自我监控能力。
归因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该理论着重于人们依据原因推论的信息, 并在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和控制其随后的相关行为。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Heider (1958) 提出,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了归因理论的发展。20 世纪70 年代,归因理论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Jones & Davis (1965 :219 -266) 提出了对应推论的归因理论,在Heider 的排除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归因理论。此后, 社会心理学家Rotter (1966 :609 -610) 根据"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Kelley(1967 :192 -238) 提出的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他的三维归因理论把Heider 所开创的归因研究推向了高潮。最为著名的归因理论家Weiner ( 1972 : 203 215) 及其同事在吸收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 Weiner 1984 : 15 -38 ; 1985 : 548 -573) 。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见表1 :
表1 : Weiner 三维度与六因素归因模式
维度关系因素 稳定性 内/ 外在性 可控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 +Hale Waihona Puke + 努力程度 + + +
任务难度 + + +
运气好坏 + + +
身心状况 + + +
从学生学习行为的归因考虑, Weiner 等人的研究表明:
1.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
如果学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试题难度),则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结果就会抱有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且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 或者产生失落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 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