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十三课《风雨》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风雨》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作家作品: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他是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被誉为“鬼才”。他的小说十分出名,散文也很有特色。贾平凹的作品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有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学品格。代表作有《秦腔》、《白夜》、《废都》等。
2、生字词
葡萄蔓(wàn指植物的枝茎)撩(liāo指掀起、掀开)捶(chuí)
然而在这时,“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孩子们天性活泼可爱,看待任何事情都充满童真童趣,哪怕是这场肆虐的暴风雨都可以成为快乐的游戏,因此他们才会将纸船放到门外的积水中去。
作者在文章结尾,给这场暴风雨添上一个温暖的结局,也给文章带来欢喜的情调。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本文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六、课堂小结。
教学
重点
掌握文中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并运用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含蓄情感,理解作者对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教学补充
一、 导入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某某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一同感受这瑟瑟的秋风秋雨。
《风雨》
课 题
《风雨》
课 型
新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熟练掌握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义,积累优美语句。
过程
方法
通过朗读、分析文中重点语句,掌握比喻、夸X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对孩子的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13《风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植物 动物 侧面烘托 人物
当堂训练
背诵文章中的精彩段落或语句。 (注意揣摩运用精妙的动词)
•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林在风雨 中飘摇的场景。(2)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
•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动词的 使用及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 的一大特色。
树林子(1) 垂柳 杨叶 芦苇(2) 羊 小女孩(3) 葡萄蔓 苍蝇(4) 鸟巢 鸟儿(5) 废纸 湿猫 瓦(6) 浮萍 水池 鱼儿(7) 老头 孩子们(8)Fra bibliotek合作探究
读课文,说说你感受到了一场怎样的风雨?
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并说说这些句子妙在何
处。可用以下句式说话:
我感受到了一场
的风 / 雨,从文
中
句话中可以看出,它妙在 (
)。
• 1.(1)“飘”“斜”生动地展现了鸟儿在狂 风中不能自主的状态,“颤”字写出鸟翅被狂风 吹折的瞬间情形,这几个动词从侧面形象地表现 了狂风的猛烈。(2)“吃惊”写出猫的诧异心 理,通过写猫的感受,生动地表现狂风的威 力。
美的语句,解决生字生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 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 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 》、《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 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 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 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 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优质教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 风雨教案 教学设计
风雨【教材分析】《风雨》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能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
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在猛烈的暴风雨中树木乱成一团,藤蔓脱落,动物们惊恐不安、脆弱无助,老人因风湿病而痛苦不已,然而在这时,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
《风雨》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
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2.揣摩、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3.感受贾平凹的语言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揣摩、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难点: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一案两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有关风雨的图片和视频。
2.教师激情导入: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今天我们来欣赏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的《风雨》,欣赏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二、预习检测1. 读一读、写一写:倏忽(shū)锥形(zhuī) 偌大(ruò) 蜷曲(quán) 攀附(pān) 屋檐(yán)2.解释下列词语倏忽:忽然,很快锥形:上面尖锐,下面粗圆的形状。
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蜷曲: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三、整体感知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方面做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儿、废纸、湿猫瓦、浮萍、水池、鱼儿、老头、孩子们……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3风雨》word教案 (1)
《风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3)概括文章要点,进行初步鉴赏。
2.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朗读中体会写景状物的精彩。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析作者描绘的“风雨”中的不同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作者对风雨的描写,激发学生观察、描写神奇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体会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是“风雨”,作者通篇也都在描写“风雨”,却在文中没有出现一个“风”和“雨”字,揣摩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学设计意图:用学生已学过的文章激发他们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贾平凹的小说多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
他的散文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不拘一格。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整体感知1.范读全文。
(可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范读)2.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牵羊的姑娘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儿废纸湿猫瓦片浮萍水池鱼儿老头孩子们狂风暴雨。
(3)在这场狂风暴雨中,作者运用敏锐的观察力描摹了各种景物(景象)和人的变化状况,以自然段为单位进行概括。
(提示:注意概括简洁全面,抓住对景物描写的关键词语) 教师示例:第1段:默读全段,发现本段只写了狂风中“树林子”的状况,第一句话“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是总起句,后面的描写都是表现这块“面团”在狂风中不规则的变化,所以可以概括为:树林子像面团,形态扭曲。
第2段:本段写了三种景物的变化状态:柳条、杨叶和芦苇。
第一句话写柳条乱得像麻团;第二句写杨叶千万次变着模样;最后描写芦苇倒伏破裂出声的样子。
学生讨论概括:第3段:羊站不住,直至跌倒,女孩牵羊进不了家门。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风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3.风雨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朗读课文,理解、品味优美的语句。
⑵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语言描写和修辞方法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2.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是出自名家之手,具有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特点。
3.中招考点“赏析语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1分的居多。
七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太好。
二、学习目标1.通过品味语言,能学会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2.通过品读语言,能学会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学习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请大家仔细地欣赏几幅图片。
欣赏过后,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此刻你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二)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贾平凹,某某丹凤人。
原名贾平娃。
某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曾多次获文学大奖,1988年《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别具一格。
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哲理。
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风格。
偌大蘑菇刹那蜷曲倏忽栅栏屋檐鸟巢撩起锥形捶打芦苇槐树攀附弧形(四)当堂训练描写一段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的优美文字,运用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风雨》教学案
13 风雨《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碍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的情状。
文最后一段,意这种说法。
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曾子言①“鸟之将死,其鸣也哀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③这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并不灵验。
鲁迅先生敢于④直面惨淡的人生⑤他的遗嘱,同他以往的文章,乃至同他的为人一样,棱角分明⑥风骨凛凛。
A.①:②。
③。
”④《⑤》,⑥、B.①:②;③。
”④“⑤”,⑥、C.①,②。
③”。
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3.下列各句空缺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白云团团,________出了几点疏星。
②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③他用惊奇的目光________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④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________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A.①漏②绵延③张望④摆B.①透②繁衍③注视④装C.①闪②延续③审视④显D.①射②生育③环顾④扮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B.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C.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5.(题文)读下面的语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风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风雨》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学习重点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习方法朗读法、批注法、讨论法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读课文2遍,想一想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课堂学习一、预习反馈4、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1题。
5、交流作家作品情况。
二、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6、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
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第3段:断绳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苍蝇;第5段:鸟巢、鸟儿;第6段:废纸、猫、瓦;第7段:浮萍、鱼儿;第8段:老头、孩子。
7、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
接下来,从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
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8、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
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侧面烘托。
9、“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10、“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
”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风雨》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巩固达标
课堂小结
归纳拓展
展示有关风雨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青青柳色新。
南 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积累,背 诵。
自主合作
巡查,指导
通读课文,疏通字词。
互动交流
范读课文,出示字词
注音释义
巩固达标
齐读,加深印象
学习内容2
展标导学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明确目标
自主合作
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是怎样进行描写的?
找出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画,组内交流
互动交流
做示范年级
七年级
执教
授课时间
自主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合作学习目标
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合作探究目标
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合作重点
体会比喻、夸 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合作难点
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合作关键
朗读、品味、引导
教 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 活动
引入课题
创境引入
同学们,如果要你描写风雨交加的场面,你会怎么写?
学生发言
展标 导学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明确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风雨》备课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重点生字词。
2.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认识大自然的神秘威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好语言文字的信心。
2.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也分很多种,阴天、晴天,下雨、下雪…不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老师比较喜欢下小雨的天气,看着非常细密的雨丝从天而降,掉到那个小水洼散开一圈圈的水晕,非常漂亮。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贾平凹的《风雨》,是我喜欢的那种细密小雨呢,还是狂风大作的暴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一探究竟。
(二)展示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重点生字词。
2.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认识大自然的神秘威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好语言文字的信心。
建议:可以请课代表或值日班长将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二、先学(一)自主学习1.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拓展材料,简介本文作者贾平凹,提取关键信息写在课文题目下面。
(提示:名字、国家、称号、作品、成绩)拓展阅读:原名贾平娃,1952年诞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尾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2.熟读课文,小组内解决生字词,边读边勾画文中精美的语句并试着批注。
语文公开课教案《风雨》
课时进度
第八周第4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13、风雨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以激发学生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2、通过默读,梳理文意,能掌握概括段落意思的方法和能力。
3、学习本文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
重点
掌握概括段落意思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
难点
掌握概括段落意思的方法和能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一、简介作者贾平凹。
二、默读课文,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同时划出关键词语。准备概括。
三、作者在写风雨,全文却不见“风雨?二字。但是我们却分明感受得到风雨的猛烈和迅即。是怎样做到的呢?
陕西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进行两次阅读,两次勾画,进而总结概括方法。
启发学生说出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13课风雨
作者——贾平凹
如何概括文意侧Βιβλιοθήκη 描写课后反
思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风雨》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4)“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 哗啦啦脱落 下来,软成一堆。”
运用比喻。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 的情状。
3.读课 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同 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
【拓展延伸】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他们为什么会惊喜呢?他们还会做什么?如果你就是这些孩子们中的一员,请你以第一人称,写出你的感受和行为。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 碍
(1)给加点字注音
偌大(ruò)刹那(chà)蜷曲(quán)屋檐(yán)倏忽( shū)锥形(zhuī)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疏忽:忽然,很快。
3.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布置作业】
1.完成校本作业2预习14课
2.作者在描写风姿雨态时,有很多形象而精炼的句子,请从文中找出两句进行品味,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提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及侧面 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示例: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运用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 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第3段:断绳羊、女孩;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风雨》word教案 (6)
《风雨》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教学重点
1.学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及生动形象的语言, 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点拨
探究点1:内容理解。
问题1: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风怎样的特点?
问题2: 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样看的?说一说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探究点2:细节赏析。
问题1:作者有着锐利的眼光,能在狂风暴雨中看清楚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试举课文的一两处,说一说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的。
5.“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解答
1.侧面烘托
2.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3.“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3.“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4.“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风雨》教学案例
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七年级《风雨》教学案例新一轮的“课内比教学”开始时,我们班正好上第三单元,这几篇课文都是经典老篇目,不敢尝试,只好选择了新增的第十三课《风雨》。
这是贾平凹写的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散文,语言浅显流畅,令人称奇的是,文中没出现“风雨”二字,却处处在写风雨。
学生能从文字中体会到风雨吗?我心里真没底。
终于到了上公开课的日子,看着同学们略显紧张的神情,我也只好硬起头皮。
按部就班地读课文,认生字,谈初读的感受,一切都很顺利。
“你从哪里感受到狂风暴雨?”我不得不抛出这个问题。
多么希望学生能抓词品句,既能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又能达到品味语言的目的。
片刻的宁静,对我却像一个世纪。
总算举起了一只手,我的心稍微放松了些。
丁同学:“最北边的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
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
土炕是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师:这里怎么读出了“风”?丁同学:木架在响,“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
”其他同学也各抒己见,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师:我给同学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说话的时候,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能够吗?一下子举起了很多只手,我的心也忽而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詹同学:第六自然段,风把废纸吹到东墙,吹到西墙,吹上天,飞到别处去了,看出风很大。
师:即使是微风,纸也能随风飞扬。
曾同学:但是不能“贴”,如果是微风,纸一会儿就掉下来了。
师:真好,扣住了一个“贴”字。
唐同学:第三自然段那个女孩子,“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风吹得人都走不动了。
万同学:第七自然段,风把浮萍和水都吹起来了,水凝成一个锥形,并且是“长时间”,而且“啪地摔下来”,浮萍和鱼散在岸上,锥形很高,应该是龙卷风吧。
李同学:还有一个“砸”,“砸出一个坑”,也看出锥形很高。
杨同学:第八自然段最后一句,说明水已经积了很深了,齐门槛了,不然就不会在门缝放纸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风雨
科目
语文
班级
41班
教师
马文军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文描写的是风和雨,但全文没有一个“风”和“雨”字,令人称奇。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朗读法、批注法、讨论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PBiblioteka T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题目是《风雨》,但课文中没有一处“风”和“雨”字,为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描写风雨的呢?
学生思考疑问
2、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偌大()刹那()
栅栏( ) 蜷曲( )
倏忽()
参考答案:
ruò;chà;zhà;quán;shū。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并笔记。
学生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
了解文学常识和掌握字词为学习文章做准备。
朗读感知
教师要求: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教师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提示: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参考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3、“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激发兴趣
引入课文
自主学习
教师要求:
1、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参考: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要格。查阅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等,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
4、“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夸张。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见风之大。
5、“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学生快速完成小练笔,小组交流选出最佳,并在全班朗读展示。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风雨
贾平凹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教后反思
拓展延伸
教师提问: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归纳课文主旨。
理解文章主旨涵义。
当堂检测
教师要求:
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比喻。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的情状。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班内展示。
理解侧面烘托得作用。
理解修辞的妙处。
体会恰当的动词的表达效果。
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归纳本文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并体会其作用
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分析理解体会各种修辞和表达技巧的的效果和作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掌握字词和文学常识,为学习文章做基础准备。
合作探究
教师要求: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参考答案:侧面烘托。
2、“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