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刘正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鲁迅遗产再审视
(五)家国情怀
培养目标: 1.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 的认同感;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 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 意义; 4.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和文化自信; 5.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 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用核心素养来引领备课
(一)唯物史观
培养目标: 1.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 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 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例1: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演进
(二)时空观念
2016年高考试题面世后,各地的老师 与专家大都惊呼:
核心素养考查如约而至了! 例如: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高考试题(以全国卷Ⅰ为例) 30、33 34 25 几乎所有试题都有渗透。如28、31 几乎所有试题都有渗透。如40、48
具体到高考备考的实践中,就是要让 老师和学生: 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
(二)史料实证
例7:史料实证之抗日战争
温馨提示: 1.课堂容量:以学生的收获为主导,即这节课的核心课眼,或 者说教学的核心目标; 2.不同类型史料:如何解读与突破; 3.史料的价值与真伪:放在不同历史时期去判断,与时空观念 的关联; 4.证据意识:史观与史料间的因果关联,客观立场、多重证据、 孤证不立论; 5.史料作者的意图与你自己的叙述:有一定的史观参与下的论 从史出、试论结合; 6.教材在第一轮复习中的地位,与新史料之间的互证。
例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
(三)史料实证
培养目标: 1.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 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 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 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例5: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转向与经典回归
二、用核心素养来组织课堂教学
(一)时空观念
例6:时空观念之两宋时期
温馨提示: 1.学法转变:以学生为主,在高三备考中尤为重要; 2.核心素养与二轮复习的关系:不是贴标签,是有机融汇; 3.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宏观与微观结合、并落在细微之处; 4.探究性的多角度、延伸性,整体把握思考对象。
培养目标: 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 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 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 条件下进行考察。
闲话所谓的“核心素养”
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 刘正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 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 (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谨防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标签化
本次讲座到此结束
祝各位同仁高考备考成功 谢 谢
三、用核心素养来命制试题
例9:武汉市二月调考题例举
温馨提示: 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2. 核心素养的具体表征是最佳的突破口 3.核心素养的五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试 题的命制中是可以相互渗透的 4.核心素养的培养点可以参考时政热点和学术热点,并课堂 常规化
基础的、经典的才是永恒的、正确的
例3:“十四年抗战”辨析
(四)历史解释
培养目标: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 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 断;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 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 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三)历史解释
例8:历史解释之辛亥革命
温馨提示: 1.教学目标:从关注教育行为的实际存在向关注学生的实际获 得转化,重视问题意识的养成; 2.史实与解释:一手、二手材料;前人的研究成果,用本课题 的探究;相对客观的存在。对这些作出 尽可能的理性分析 和客观判断,但还是相对主观的存在; 3.历史解释的路径:时空观念下、史料实证下、史学范式下。 注意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客观性、主观性; 4.历史解释在高考中尤其是在主观题中应用:从历史表像中发 现因果关系、有理有据的表现自己的看法、全面辩证客观 发展地加以看待和评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