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配方法》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配方法》教案、教学设计
2.选做题:
(1)探究配方法在解决其他类型问题中的应用,如不等式的求解等。
(2)查阅资料,了解配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3.创新题:
(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配方法解决,并与同学分享解题过程。
(2)尝试对配方法进行拓展,如解决含有两个变量的方程组问题。
(2)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背景,如“小明家的花园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比小明身高多2米,如果小明身高1.6米,那么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引发学生思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提炼出一元二次方程,如x^2 - 3.2x + 2.56 = 0,让学生思考如何解这个方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典型例题,如x^2 - 6x + 9 = 0,进行讨论。
2.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配方法的步骤,尝试用配方法解方程。
3.各小组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可以与同学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题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细节,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5.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初中数学配方法的教案

初中数学配方法的教案

初中数学配方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

2. 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3. 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2. 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配方法的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配方法的概念,如:“某商品打8折后售价为120元,求原价是多少?”2. 讲解配方法:教师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理解配方法的意义。

步骤1:确定配方法的基准数。

步骤2:将原式中的项按照基准数进行分组。

步骤3:将分组后的项进行配方。

步骤4:将配方后的式子化简,得到最终结果。

3. 示例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解方程:x^2 - 6x + 9 = 0”,运用配方法进行讲解。

步骤1:确定基准数为3。

步骤2:将原式中的项按照基准数3进行分组,得到(x - 3)^2。

步骤3:将分组后的项进行配方,得到(x - 3)^2 = 0。

步骤4:将配方后的式子化简,得到x = 3。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配方法的练习题,如:“解方程:x^2 - 4x + 4 = 0”。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配方法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课后作业:1. 完成配方法的相关练习题。

2. 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了配方法的基本解题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第一章节:配方法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配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探索配方法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配方法的基本步骤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2. 讲解:介绍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练习使用配方法,解决问题。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节:配方法的基本步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配方法的第一步:确定完全平方公式配方法的第二步:移项配方法的第三步:补全平方2.3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步骤,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练习使用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配方法的基本步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节: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配方法在解决线性方程中的应用配方法在解决二次方程中的应用3.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配方法解决问题。

2. 讲解:讲解配方法在解决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练习使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的理解。

第四章节:配方法的扩展与深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配方法在更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更复杂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配方法在解决多项式问题中的应用。

配方法教案模板小学

配方法教案模板小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配方法的灵活运用。

2. 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列式计算、画图等。

2. 引出配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配方法的步骤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配方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3.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与配方法相关的问题,尝试运用配方法解决。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2《配方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2《配方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2《配方法》教案1一. 教材分析《配方法》是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配方法是一种解决二次方程问题的方法,通过将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从而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二次方程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二次方程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配方法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配方法在解决二次方程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配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已知一个二次方程的解为x1=3和x2=4,求原方程。

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配方法的好奇心和兴趣。

呈现(10分钟)讲解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学生的理解。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配方法的练习。

提供一些配方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应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2.1《配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2.1《配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2.1《配方法》一. 教材分析《配方法》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并能够运用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一个二次多项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从而引出配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并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可以配成完全平方形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二次方程的解法、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对于二次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判断多项式是否可以配成完全平方形式,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配方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能够运用配方法将一个二次多项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可以配成完全平方形式,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配方操作。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配方法的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已知一个二次多项式 f(x) = x^2 - 6x + 9,请问如何将其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 f(x) = x^2 - 6x + 9 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配方法(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配方法(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配方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解数学题时,是否遇到过一些看起来很难的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 - 6x + 9 = 0。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配方法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配方法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配方法的原理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配方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学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演示配方法的基本原理。
-举例:对于方程x^2 - 2ax + a^2 = 0,理解判别式Δ = 0意味着方程有一个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际问题的配方法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使用配方法求解,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解决一个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3米,面积比宽多12平方米,求矩形的长和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演示、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知识和难点,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灵活运用配方法。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于配方法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我需要在课后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那些掌握程度不够的学生巩固知识点。
-举例:将(x + 3)^2展开,得到x^2 + 6x + 9。
-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应用配方法求解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教案及说课稿范文

《配方法》教案及说课稿范文

《配方法》教案及说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配方法的操作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

2. 配方法的操作步骤。

难点:1. 理解并掌握配方法的本质。

2. 灵活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配方法的相关教学材料和案例。

2. PPT课件和教学道具。

学生准备:1. 预习配方法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配方法的好奇心。

2. 学生听讲并思考问题。

Step 2:自主探究1. 教师给出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理解并掌握配方法的操作步骤。

Step 3:合作交流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见解,互相学习和帮助。

Step 4:解决问题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

2. 学生独立或合作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配方法的应用。

2. 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加深对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九年级数学上册《配方法》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配方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配方法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配方法的应用。
2.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步骤和要领。
3.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引导学生总结配方法的使用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归纳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配方法进行求解。
3.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提高讨论效果。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讲解与示范:以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题,阐述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配方法。
3.引入新课: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入配方法的概念,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配方法。
(二)讲授新知
1.配方法的定义:介绍配方法的概念,即通过添加和减去同一个数,使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公式,从而求解方程。
2.配方法的步骤:
a.将一元二次方程写成标准形式:ax^2 + bx + c = 0。
b.选择一道实际问题时,运用配方法求解,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c.总结配方法的步骤和要领,以书面形式提交。
2.选做题:
a.完成课后拓展题:根据已学的配方法,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如含参方程、分式方程等。
b.针对课堂所学,设计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并运用配方法求解。
3.小组合作作业:
b.变式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配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配方法》教案及说课稿范文

《配方法》教案及说课稿范文

《配方法》教案及说课稿范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配方法的原理,掌握配方法的应用步骤,能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配方法的本质和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配方法的相关案例和练习题。

学生准备:预习配方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出问题: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呢?2. 学生思考,教师引出配方法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2.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配方法的应用过程。

3.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个案例的配方法操作。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配方法案例。

2. 教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配方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2. 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进步和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说课稿:是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步骤,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是教学重难点,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步骤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配方法的本质和灵活运用是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出配方法的概念。

接着,我会通过具体案例,演示配方法的应用过程,并让学生们跟随我一起完成一个案例的配方法操作。

我会让学生们独立完成配方法案例,并进行点评。

21.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培养他们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上存在一定困难。虽然我通过详细的解释和举例来说明,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针对他们的疑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提问,以便于我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讨论方向的引导,确保讨论能够紧紧围绕主题进行。
21.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数学教材《代数与方程》第21章第2节,主题为“21.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并能熟练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配方法的原理,理解为何配方法可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a.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转换为完全平方形式。
b.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出方程的根。
c.分析解的实际情况,如重根、无解等。
(2)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运用配方法求解,例如以下例题: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第一章:配方法的引入1.1 学习目标理解配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学会使用配方法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1.2 教学内容引入配方法的必要性,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配方法在解决二次方程中的作用。

讲解配方法的步骤和技巧,如何将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尝试解决二次方程,引导学生发现配方法的必要性。

讲解配方法的步骤,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个配方法的例子。

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4 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选择几个配方法的题目进行练习。

第二章:配方法的应用2.1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体积计算等。

2.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配方法的应用,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

举例讲解如何使用配方法解决面积和体积计算问题。

2.3 教学活动老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配方法解决。

讲解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4 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选择几个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题目进行练习。

第三章:配方法的拓展3.1 学习目标理解配方法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关系。

学会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法。

3.2 教学内容讲解配方法与完全平方公式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两者的相互转化。

举例讲解如何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法。

3.3 教学活动老师通过一个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配方法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关系。

讲解如何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个例子。

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4 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选择几个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法的题目进行练习。

第四章:配方法的综合应用4.1 学习目标学会综合运用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4.2 教学内容通过复杂问题引入综合运用配方法的概念,讲解如何将配方法与其他数学技巧结合使用。

《配方法》教案

《配方法》教案

《配方法》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二)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配方法;知道“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2.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3.能说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理解配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回顾与复习1:我们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的助手:平方根的意义:如果x2=a,那么x=±a.完全平方式:式子a2±2ab+b2叫完全平方式,且a2±2ab+b2=(a±b)2回顾与复习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项;开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随堂练习: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2=02.x 2+4x =23.3x 2+8x -3=0这个方程与前2个方程不一样的是二次项系数不是1,而是3.基本思想是:如果能转化成前2个方程的形式,则方程即可解决.你想到了什么办法?例、解方程:3x 2+8x -3=0解:3x 2+8x -3=0 x 2+38x -1=0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x 2+38x =1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x 2+38x +(34)2=1+(34)2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x +34)2=(35)2 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项; x +34=±35 5.开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x +34=35 或 x +34=-35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x 1==31, x 2=-3 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心动不如行动: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3x 2-9x +2=02.2x 2+6=7x做一做:一个小球以15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 (m)与时间t (s)满足关系: h =15t -5t 2,小球何时能达到10m 高?解:根据题意,得:15t -5t 2=10即t 2-3t =-2t 2-3t +(23)2=-2+(23)2 (t -23)2=41 即t -23=21 或t -23=-21 所以t 1=2, t 2=1答:在1s 时,小球达到10m ;至最高点后下落,在2s 时其高度又为10m.小结与拓展本节复习了哪些旧知识呢?继续请两个“老朋友”助阵和加深对“配方法”的理解运用:平方根的意义:如果x 2=a ,那么x =±a .完全平方式:式子 a 2±2ab +b 2叫完全平方式,且a 2±2ab +b 2=(a ±b )2 本节课又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呢?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项;开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用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模型来解答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即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范文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范文

教案:初中数学配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配方法的含义和作用;2. 学会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能够应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配方法的含义和作用;2. 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教学难点:1. 配方法的灵活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算术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如因式分解、公式法等;2. 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其他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配方法的含义:配方法是一种借助构造完全平方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 讲解配方法的作用: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从而更容易求解;3. 演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a.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b. 使等式左边变形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子;c.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4. 举例讲解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跟随解题。

三、练习巩固(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配方法除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数学问题?2. 举例说明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解特殊方程、求最大或最小值等;3. 让学生尝试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配方法的含义、作用和应用;2. 强调配方法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算术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作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练习和互相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解题中的困难。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生还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等,从而加深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是学生掌握代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理解配方法的本质,即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个容易解决的形式。

学生能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移项、配方等关键操作。

我们需要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以及解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引入配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方便求解。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技能。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数学原理,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也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解题的准确性。

通过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师需要在讲解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课堂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配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和方法。

配方法教案

配方法教案

配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配方法;2.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3.能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配方法的基本步骤;2.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配方法的应用;2.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将这些简单的问题组合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2. 配方法的基本步骤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问题的解法;2.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3.将简单问题的解法组合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3. 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演示如何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有一批货物需要运输,货物的体积和重量分别为V1,V2,...,V n和W1,W2,...,W n,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和容积分别为C1和C2,如何安排运输方案,使得所有货物都能够被运输?解决方案:1.确定问题的解法:配方法;2.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对于体积,将货物按照体积从大到小排序,然后依次装入车辆,直到装满为止;–对于重量,将货物按照重量从大到小排序,然后依次装入车辆,直到装满为止。

3.将简单问题的解法组合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4. 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1.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易于理解和实现;2.可以灵活地组合各个简单问题的解法,得到原问题的解;3.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问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讲授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演示如何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练习配方法的应用,加深对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2.学生的课后反馈和评价;3.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公开课教案(配方法)

公开课教案(配方法)

公开课教案(配方法)章节一:认识配方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配方法的概念和意义,能够识别简单的配方法问题。

2. 教学内容介绍配方法的定义,通过具体例题讲解配方法的应用。

3. 教学步骤a. 引入配方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表达式配成完全平方形式。

b. 通过具体例题,演示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思路。

c.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配方法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章节二:配方法的运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能够灵活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通过练习题讲解配方法在不同类型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步骤a. 回顾配方法的定义和步骤,提醒学生注意配方法的关键点。

b. 提供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对配方法的应用。

章节三:配方法与完全平方公式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配方法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

2. 教学内容介绍配方法与完全平方公式的联系,通过例题讲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3. 教学步骤a. 引导学生回顾配方法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完全平方形式。

b. 讲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

c. 提供一些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例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章节四: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问题中,提高解题效率。

2.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例题讲解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步骤a. 引导学生回顾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技巧。

b. 提供一些代数式求值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配方法简化问题。

4. 作业布置章节五:配方法在解方程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配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

初中数学《配方法》教案维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配方法的含义和作用,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配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配方法的概念。

2. 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配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和上台展示,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讲解配方法:介绍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3.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例题,展示配方法的操作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配方法的应用。

5.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配方法的应用。

2. 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配方法解决。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配方法在解决一次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2. 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并能运用配方法求解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一次函数图像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讲解一次函数图像:介绍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和配方法在解决一次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3.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例题,展示配方法在解决一次函数图像中的应用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配方法在解决一次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5.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更复杂的一次函数图像问题。

八、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评价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解和配方法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配方法在解决二次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配方法教案学习【教学参考】

配方法教案学习【教学参考】

配方法教案学习【教学参考】21.2.1 配方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配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配方的方法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要使一块长方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 ,并且面积是16m 2,则场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二)探索新知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填空(1) (2) (3) y 2+5y +( )2=(y + )2; (4) y 2-7y +( )2=(y - )2;(5) x 2+q x +( )2=(x + )2;思考:在上面等式的左边,常数项和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2、解方程活动一: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你是怎么做的?(1) x 2=5;(2) (x+2)2=5;(3) x 2+12x +36=0;(4) x 2+12x -15=0;活动二:解方程x 2+12x -15=0 的困难在哪里?你能将此方程转化成上面方程的形式吗?3、回归生活,应用新知4、归纳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三)例题讲解例1 解下列方程222)4(48+=++x x x 222)3(36+=++x x x(1)x2-8x+1=0(2)2x2+1=3x归纳: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二次项系数化为1;②移项: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x+n)2=p;⑤若p≥0,直接开平方;若p<0,原方程无解。

(四)小试牛刀1、解下列方程(1)x2+10x+9=0 (2)x(x+4)=8x-4 (3)3x2-6x+4=02、填空,完成配方(1)x2-8x+( )2=(x-)2;(2)y2+5y+( )2=(y+ )2;(3)x2-52x+( )2=(x-)2;(4)x2+px+( )2=(x+ )2.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此方程应变形为()A (x+2)2=1;B (x-2)2=1C (x+2)2=9D (x-2)2=94 用配方法解方程2x2-√5x=1,方程两边都应加上()A √52B54C√54D516(五)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1 学到了什么知识?2 掌握了什么方法?3感受到了什么思想?(六)拓展延伸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b x+c=0感谢您的下载祝您生活愉快。

公开课教案(配方法)

公开课教案(配方法)

公开课教案(配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配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配方法在不同类型题目中的应用。

3. 配方法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配方法在不同类型题目中的应用。

3. 配方法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题目中的应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解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配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配方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题目中的应用,讲解解题步骤和技巧。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题目,让学生动手练习。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环节,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评估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呈现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案例。

2.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类型题目,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 教学视频:讲解配方法的相关知识点,辅助学生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课时:讲解配方法在不同类型题目中的应用。

4. 第四课时:课后作业布置和答疑。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十、课后作业:1. 巩固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配方法的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方法教案
教学背景:
配方法是初中数学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在中考中频频出现,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数学能力。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因式分解,解特殊方程,有关最大或最小值题目,代数式求值中有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配方法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配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视频教学、例题讲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什么是配方法?
配方法是指通过配、凑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形式,再利用完全平方项是非负数等性质,达到增加题目的条件等目的。

二、学习新知
展示配方法的四个方面应用:
(一)、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用配方法解方程3x2+8x-3=0.
步骤: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重点讲解第一和第三步骤
(二)、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例2:已知x是实数,求y=x2-6x+10的最值.
分析:配方成顶点式即可求出函数最值.
(三)、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
例3:证明无论x为何实数,代数式2x2-3x+10的值恒大于零.
分析:将这个二次三项式配方,就可判断其最值是什么.
接着提问:你能求出此代数式的最值吗?
(四)、配方法解特殊方程
例4:已知方程x2 -10x +y2-8y+41=0.求x+y值.
分析:先解方程求出x和y值,将41拆成25+16,等式左边配方凑成两完全平方式,于是可化为两数平方和为0的式子,从而分别求出x、y的值.
三、回味无穷
1、配方法的应用
一、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三、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
四、配方法解特殊方程
2、思考:上面配方法的四个应用中,哪些是“配”,哪些是“凑”呢?
第一、二、三方面关键在“配”,第四方面关键在“凑”.
四、作业设计:见进阶练习
五、教学总结: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