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诗歌四看三抓shangke
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 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 春。”
(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5分)
常见的时代的特点
北朝战乱尚武精神 南朝安定男女情思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二、看作者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关键信息: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贬谪之意……
关注作者:时代背景、生命轨迹、创作风格。
• 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 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 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思乡
• 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 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 聊赠一枝春。”
三、看主体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归来?
潮水刚刚退落了,江面静静地。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遥望故乡, 应该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三抓
雁:每年秋季雁便南飞,所
题大庾岭北驿①
谓“秋雁南回”,故常常因
【唐】宋之问
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2020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的基础-读懂诗歌素材
诗歌鉴赏的基础——读懂诗歌一. 教学重、难点1. 读诗法:(1)词类活用例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使动)例2: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意动)例3: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n.→v.)(2)断句:(分为读法断句与内容断句)常例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二二三)常例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四三)常例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二三)特例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合)特例2: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后句二五)特例3(独词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时—地)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一对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七言,多对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五言,多对多)(3)倒装:例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主谓)例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动宾)例3: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介宾)例4: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状中)(4)省略:例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省主语)例2:上吞巴蜀下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省动词)例3:日出寒山寺,江流宿雾中。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省介词)例4: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省连词)(5)词汇的积累:①实词:数量极大,且涉及用典、修辞等问题,不多读多记,读诗的能力会受到限制的。
例1: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
(镜子的代称)例2: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女子眉黛)例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用吴王阖闾典,后代指佩剑)②虚词:注意特殊用法。
例1:今宵胜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尽量)例2: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整)例3: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能)例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吗)附:读词曲法A. 注意句读(标点符号);B. 注意起领字;C. 注意对偶;D. 注意炼字;E. 注意上下阕(片)。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高考真题演练】1.【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略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见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历风雨磨练。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读懂和理解。
“表达含蓄蕴藉”错误。
从本诗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情表达十分直接,并不含蓄。
2.(1) C 【解析】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教学资料范本【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读懂诗歌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3)、直接表露作者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春夜喜雨》 《征人怨》
(4)、点明主要内容
《秋夜纪怀》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秋暮吟望》
(5)、显示题材,暗示内容
如: 《鹧鸪天 送人》 《在狱咏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带着标题去读诗
(1)看题目猜测内容走向
如: 2015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秋日”交代时间,“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交代内容。据此猜测内容:朋友新居落成,写诗 抒情。
2015全国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发临 洮”“赴北庭”,交代事件;“留别”交代内容。 据此推测诗歌要写沿途景象,抒思报国之志和思 乡之情。
二读作者
审作者,明时代,揣摩背景信息
读作者(生平背景) 21岁进京应试----名动京师-
---自请出京----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东山再起---
-筑建苏堤----被贬惠州----
流放儋州----遇赦病亡(65
岁)。心似已灰之木,身如
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苏轼
黄州惠州儋州。
读作者(生平背景)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 外郎。
【简析】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 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 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 朱因而得名。如果没有这个题和这个故事, 我们只能将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欣赏。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 要赏析。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如何读懂诗歌(解析版)
专题如何读懂诗歌★★考点解读★★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必考题型,但是很多学生却面临着不会读、读不懂的困境。
方法掌握了,但是却不会做题。
所以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诗歌的含义有浅层和深层之分,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所用到的方法自然也是不同的。
★★技巧点拨★★❖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三:读注解
【注释】: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 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 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 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明疑点难点
四:读意象
意象:象,即形象;意,即意念、 情感,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人公情感的物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 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鹊桥仙 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 (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 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 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 何为虚?何为实?虚实结合的作用效果如何?
• 【参考答案】(1)颈联实写诗人贬谪途中所 见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初落,水面静寂 ,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2)尾联虚 写,转入诗人的想象:明晨踏上岭头的时 候再望故乡,虽然见不到故乡的踪影,但 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3)虚 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 苦和被 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 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 观豁朗的心境。
温馨提示
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 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 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 不再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 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 陶渊明
(弃官归田,诗风恬淡)
• 杜甫
(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 李白
(傲岸不羁,诗风潇洒)
• 辛弃疾、陆游、(国难当头,忧心如焚,
2020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读懂完整版讲义
高考—诗歌鉴赏(一)读懂诗歌古诗鉴赏,其根本前提就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命题者来说,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的考查。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逐步养成读懂诗歌再做题的良好习惯。
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首诗歌呢?一是明白表层意思:能疏通出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考场上,究竟怎样才能读懂呢?读懂的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诗歌文本。
一、标题切入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如“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
2.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像下面的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
3.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2017年全国卷Ⅲ诗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文字很多,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就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谑友人,夸耀自己。
4.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
(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以此为题的诗一般都是咏物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以人物为标题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对其的景仰或同情或身世之感。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有一些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存在反常的现 象,这些是作者整体构思、表达情感和格律 平仄的需要。
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3、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请尝试一下用诗家语读懂一首诗
2023年新高考2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2023年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履登山 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 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 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 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 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 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D
“诗家语”的五大“变形”
改变词性 颠倒词序句序 互文见义 空白省略 反常搭配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穿貂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下雨
3、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贫贱之家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翠苍绿的山色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主语后置
起 描之景、事、物。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等作用。
即承接上句承”句。承接起句而展开,是对“起”
承
句的延续、补充、深化。同时,它往往对后面的内 容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即承接或者递进。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综 观 全 词 , 试 分 析 “ 心 事 ” 具 体 指 的 是 什 么 ? ( 3 分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夜煮茶。
①思亲,盼望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 ②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③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概括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角度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 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形成的氛围、感觉就是意境。
• 古代诗词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 着特定的情感,这就是特殊意象。领悟这些“意象”中的寓意, 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积累)
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2分)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一、内容事件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四、诗歌类别 五、写作目的 六、写作背景 七、时间地点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 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 的向导。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角度一:看标题,抓题眼
【例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古代诗歌鉴赏考点一向失分较多,问题出在哪里?读不懂。
只有读懂诗,才可能答好题。
一轮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读懂诗。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是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该增加解读诗歌的知识储备从而来解读古诗。
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地、人、事、景、物。
二、领会深层意思。
1.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由诗歌基本知识切入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答案C2.结构谋篇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
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账,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020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之读懂诗家语
穿着白裙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披着红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轻声细语应和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6分)
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实为“林暗风惊草”——谁做什么。(主宾换位)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我 )松下问童子,
(你师父在家吗 )?
(童子)言师采药去。
( 那他去哪里了)?
只在据诗歌情境和自身体会进行合 理的想象,把诗中省略部分补充完整,才能准确把握诗意。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 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2019全国卷Ⅲ 】
学以致用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闪烁明暗不定
田塍chéng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香雾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月光寒了她的玉臂。(宾语前置)
3、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贺新郎》) 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前置)
4、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贺新郎》) 黄花报霜信——谁做什么。(主宾换位)
5、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门户生光彩 ——谁做什么。(主宾换位)
2020年高考冲刺诗歌鉴赏复习:读懂诗家语(先“懂”后“答”——古诗词鉴赏规律)课件
意象组合
读 懂 “诗家语”
四、 诗家语——画面的“跳跃”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我在)松下问童子 :
师往何处去?
(童子)言:师采药去。
问(师)采药在何处?
(童子):只在此山中。
问:前山抑后山?
按句意实为“看(君)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 “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本来作者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分别说明陈亮的文 才和武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定语挪前
青海长云雪山暗,遥望孤城玉门关。
“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 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 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谓语不全
钲(zhēng),一种铜制乐器。 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
• 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 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了 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 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 直接拼合, 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定语挪后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 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好像成了宾语的 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 可能是“月”。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多重倒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20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如何读懂一首诗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住表情词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回应“苍然”;尾联写作诗,谓画中 景非文字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 又自惭诗之拙。此诗起笔突兀,通体
语,明晓 题旨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气势雄浑,很有杜意。)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二看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
息:许道宁是北宋画家,此诗是陈与义给许道宁的画题的诗。陈与
1.诗歌结构 章法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 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即时训练:请从景、事、情三方面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颔联、颈联 和尾联进行分析,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即时训练:请从景、事、情三方面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颔联、颈联 和尾联进行分析,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颔联:
景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颈联:源自事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情
尾联: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的 白鹭洲。写的是① 南京的自然景色依旧
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 “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读标题: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写作缘由或目的;情
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诗歌题材;诗歌表达技巧等。
。
诗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 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写的是②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精品PPT共26张)
二读诗人:知人论世功夫深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 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 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 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 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篮舁:即“篮舆”,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晋书·孝友传 ·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 扶持。” 宋·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①从题目上来看,有“酬”“ 和”“赠”“次韵”“答”等 字眼。②或表谢意(含婉拒)情 感,或表深情,或表干谒,或 表心志。
内容 情感
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大致有以下几 种方式: ①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②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 但不必用其原字。 ③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④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 序都须相同。
诗歌的题目,有的有标志词“酬、和、赠、次韵、答”,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情感,如“怀、思、送、寄、 答”等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即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又”“惟”“空”“可”“岂”等。需要引起注意。 ③明确“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在 中间及小序中;隐性“情语”一般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①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早春之 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 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②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 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 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 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 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更”字加强了连 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
要注意意象词
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意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意,象:望月怀远尽思乡。
[注]苗发、司空曙
是李益诗友。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鉴赏程序 (走进诗歌)
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13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 至标点……
14
一看标题
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是诗歌鉴赏的向
考点透视
写了什么
A.描写了什么 形象
象
B.营造了什么 意境
境
C.抒发了什么 情感
情
怎样写的
D .运用了什么 语言
E .运用了什么 技巧
为什么写
如何入诗境 如何品诗情
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 看典故
•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
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
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
个故事,我们只能将它当作一首
我爱的情诗眉来画欣赏得。浓淡可合时兴?
闺意 近试上张水部
比喻
主考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官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比自己
比喻张
的诗文
水部
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喻指当
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
部郎中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
竹窗闻风寄苗发 司空曙 李益
•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 子。(我听到动静)以为 是故人来(看望我)。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 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 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 尘埃。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
考试前,那种特有的忐忑不安和期待心情,希
望张水部给予指导的思想感情。
练习:给下列两首诗选择恰当的标题,并说明
理由。
秋晚悲怀
江上秋夜
(宋)李觏gòu 渐老多忧百事忙,
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
一瞬曙光成夕阳。
(宋)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 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 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意典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 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 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 的主题。
•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
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 反用原典的意义。
三看作者
• 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要关注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 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还要诗人所处朝代国势、朝 政……
导。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暗示情感; 2、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提示写作对象、 内容和手法; 3、点明主旨 、中心。 4 、交代诗歌体裁、类型
诗歌题目
旅夜抒怀 兵车行 (杜甫) 咏柳 (贺知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悯农
后得皇帝赏识,拔居高位。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现了诗人羁泊异乡时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
的悲酸凄苦和愤郁不平的身世之感。
24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 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 代的印记。因此,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 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 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 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 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 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 旨。
练一练:
《风雨》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释:①本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
宝剑篇:唐郭元振落拓未愈时作《宝剑篇》,后因此篇
得武后赏识,终实现匡国之志。新丰酒:马周落拓未
遇时宿新丰旅社,受到店主人的冷遇,于是取酒独酌,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读懂诗歌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等级D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综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情况,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
(1)考查涵盖面广。对古诗歌的考查,考点分布比较全面,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均有不同程 度的考查。 (2)分值稳定,题型变化不大,难度值相对固定。近两年来 全国课标卷的诗歌鉴赏题,占分在9-11分之间,题数保持 2道,其中包括一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简答题。估计2020 年新课标卷的诗歌试题,将仍继续2019年的模式:一道四 选一单选题,占3分;一道主观简答题,占6分。试题的难 度将维持不变,选诗的范围可能也仍会以七言律诗为主 (当然,也不完全排斥选古体诗的可能)。 (3)全国卷I大致呈现唐宋交替出题。18年的是唐代刘禹 锡的《插田歌》,19年是宋代陈与义《题许道宁画》
意象与情感
月亮 杨柳 菊花
思乡 、思亲;人生的满、 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
意象与情感
杜鹃 鹧鸪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旅伤感 、指代书信
表明时间、背景 表明诗歌体裁
表明写作对象、手法
表明写作内容 ★表明地点、类别
表明情感
季节 内容
秋思
借助题张籍目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在家唐中代夜深,坐是,个还重应说要着节远日行,人。朝廷 [注]冬至里:放二假十四,节民气间之互一,赠唐饮朝食时,是一穿个新
2、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 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 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3、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 解诗人情感。
4、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
练一练: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看作者 特定内容
• 陶渊明——归园之乐
•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固定风格
• 白居易——雅俗共赏
• 李贺——奇诡变幻
• 李商隐——含蓄绰约
• 杜牧——清丽俊逸
李清照
早期生活优裕,与 丈夫赵明诚志趣相 投,生活美满。金 兵入据中原,流落 南方,赵明诚病死, 李清照境遇孤苦。 晚年无依无靠,呼 告无门,贫困忧苦, 流徙飘泊,最后寂 寞地死在江南。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8【如何明白ຫໍສະໝຸດ 层意思?】填充内容 调整语序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 等。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 前置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 整合句意 相对完整的句子。
(1)例: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重要节衣日,。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这首诗表这达样了一作者个怎佳样节的,思想在感家情中?和亲人
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思乡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简析文】】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 洞诗会房。符意合里即考昨临官近的夜考心花试意了吗烛, ?彻我 相的 传夜作 张品 籍通明, 等读待后大拂为晓赞赏拜,公并有婆诗讨回赠个。朱好评。 打因扮而得好名了。如轻果轻没有问这郎个题君和这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