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记忆
第五章 记忆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了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有人认为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三、表象
(一)什么是记忆表象
(2)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也叫做“随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所进行的识记。如背诵课文、考前复习等,都是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服从于一定的识记任务,伴随一定的思维活动,并要求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有意识记能使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要高得多。因此,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2.遗忘学说
教学进度 第五周 4课时
教学设计 1、讲授法
2、讨论法
课后作业 掌握基本概念:记忆、表象、识记、保持、再认、回忆、遗忘、过度学习、联想、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元记忆
第五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remembance)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记忆是人脑对曾经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和行动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从“记”到“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二、记忆的生理机制
(一)定位说
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提出的,他认为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
(二)均势说
美国心理学家拉什利提出的,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与脑的各个部位都有关系。
头脑里产生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做记忆表象,又称为表象。
第五章 记忆
第五章记忆1、人的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是记忆。
2、短时记忆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3、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动作记忆。
4、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5、人脑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形象记忆,通常以表象的形式存在。
6、工作记忆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7、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8、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是“记忆表象”。
9、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线为1分钟。
10、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将适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
11、有预定的衰亡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衰亡是“有意识记”。
12、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识记”。
13.、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证明记忆的“反响回路说”。
14、瑞典神经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怕“化学分子说”。
15、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怕“定位说”。
16、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千百万的遗忘是“倒摄抑制”。
17、由李白想到杜甫,由春天想到繁荣的联想规律是“接近律”。
18、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总是,这是记忆的“准备性”。
19、记忆的过程饿识记、保持、和回忆与再认。
20、词语记忆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21、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内隐记忆”。
22、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是“无限”。
23、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还将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24、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头脑中所形象称作“记忆表象”。
25、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26、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是“保持”。
27、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回忆或再认是“遗忘”。
28、对遗忘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遗忘曲线”。
第五章 记忆PPT课件
3
一、记忆
1.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 见过的、听过的、嗅过的、尝过的、触摸过的、 思考过的、体验过的经验。
▪ 2.与感知的关系
• 联系: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区别:
感知 记忆
当前事物 过去经验
简单 感性 复杂 理性
2020/12/6
4
记忆体验:10秒
9
3
57
5
记忆体验:
图上写着都是什么数字?
9
--贮存过程
▪ 1、定义: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和巩 固的过程。
▪ 2、特征:动态变化 ▪ 质变:主要内容 及显著特征较好保持 ▪ 量变:记忆恢复
▪ 遗忘
2020/12/6
10
-提取过程:体验再认
久别重逢一位的朋友…… 当熟悉的声因响起…… 当熟悉的运动画面出现……
2020/12/6
11
-提取过程:体验回忆
2020/12/6
17
体验形象记忆
1用文字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2用语言描述一个专项中偶像的标志动作
2020/12/6
18
▪ 情绪记忆
•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 忆。
▪ 痛苦;喜、怒、哀、惧
▪ 特点:持久、深刻,甚至终身不忘。
2020/12/6
19
体验情绪记忆
回忆你经历过的快乐 回忆你经历过的悲伤
30
体验长时记忆
父母的名字,你会忘记吗? 自己的生日,你会忘记吗? 乡1
物理刺激
复 述
感觉储存
缓 冲
短时记忆
回收
长时记忆
痕迹衰退
干扰 缺乏收回
记忆机构的关系
第五章 记忆
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课程——心理学
第三,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时寄存 器的作用。例如,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算出: (3×5)一(2×6)=?。这道题包含着好几步计算, 如果没有短时记忆在每做下一步之前,都暂时寄存 着上一步的计算结果供最后利用,就无法得出15一 12=3的答案 最后,短时记忆保存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这一切 使得我们能够采取各种复杂的行为直至达到最终的 目标 一旦缺乏这种短时的储存系统,我们的心理能力将 受到极大的破坏。正因为发现了短时记忆的这些重 要作用,在当前大多数研究中被改称为工作记忆
教师职业素养公共课程群
3、长时记忆
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课程——心理学
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LTM)是信息经过充分 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 编码方式:语义代码 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为 了做到深度加工,人们往往忽略了刺激的物理特征或其他细 节,集中在信息的意义方面。因此,在短时记忆中主要涉及 的是听觉代码,而在长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语义代码。或 者说,在长时记忆中,人们更多地是对一般意义或一般观念 的编码,而不是去记事物的特定细节 视觉代码-尽管长时记忆一般涉及语义代码,但人们也将视 觉表象编入长时记忆。例如,人们能够较容易地记住图画, 一个原因是由于图画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容易吸引人们的 注意,进而被接收和编码。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这些刺激 同时使用了视觉和语义两种代码进行编码,在提取时利用两 种代码表征比仅仅使用一种代码,可利用的线索多,所以记 忆效果更好。事实上,在日常活动中,我们通常是同时使用 两种或多种方式对事件进行编码的
教师职业素养公共课程群
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课程——心理学
体育学院心理学第五章《记忆》课件
三种记忆的比较
种类
时间
特点
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
视觉信息1秒内衰退 听觉信息4秒内衰退
容量相当大 具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
1分钟之内
容量7±2
长时记忆
时间无限
容量无限
第三节 记忆过程
记
忆
识记 保持 再认或回忆
(编码输入) (储存) (提取)
▪ 一、识记
▪ 识记是认识并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 识记分类:
▪ 按照人在识记时的目的性和意向程度不同:无 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给学习过迷津的白鼠注射嘌呤霉素和抗菌素可以消除其有关的记忆, 其机制是注射的药物阻碍了神经元内部蛋白质的合成。
▪ Hyden等人把大分子看做是信息的“储存所”,并认为RNA和DNA 是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
刺激痕迹说
20世纪初,西蒙和海林提出,记忆是“保持痕迹 的能力”
巴甫洛夫记忆的条件反射理论
是一个成语、字母、数字等。 组块化: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 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2)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的材 料主要是形象记忆;此外,还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识的;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
▪ 节省的百分数 ▪ =初学所花的时间(次数)-再学所花的时间(次数)/初
学习所花的时间(次数)×100 %
4、重构法(重建法) ▪ 在记忆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 ▪ 既适用于文字测验材料,也适用于形状、颜色或其
他非文字记忆测验材料。
(二)遗忘
▪ 遗忘: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 误地再认与回忆。
第05章 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划分
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刺激停止,信息 在感觉通道上存留一瞬间才消失的记忆(0.25—1 秒)。
表5—1 斯珀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 每次呈现一种音调 高音调 中音调 低音调 12个字母闪现50秒 SNTR P K LA DQJM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储存实际在1分钟之内 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7+2 TMFJRLB HQCNWYPKV SBMGXRDLT JZNQKYC
组块
中、司、人、国、基、育、共、华、
教、民、和、础、育、部、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信息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 乃至终身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一)概念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出现 的形象。 (二)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三)作用 1、是记忆的主要内容; 2、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桥梁)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环节)
记忆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识记、保持、 再认或再现。识记是基础,保持是对识记的进 一步加工,再认或再现是目的。 一、识记 (一)概念: 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二)种类: 1、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是否需要意志 努力,可分为:
(1)无意识记:(潜移默化) (2)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效果对比
(三)联想
1、概念: 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 事物,又想起其他事物的过程。 2、种类(类型) (1)接近联想 (2)相似联想 (3)对比联想 (4)因果联想
第三节 遗忘—与记忆相反的过程
一、概念 不能或者错误的忆(再认或再现) 二、原因 (一)消退说 (二)干扰(抑制)说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瞬时记忆
第二节 视觉信息登记
一、视觉信息登记的涵义
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 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 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的过 程
它是指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后仍在脑中 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 工的第一个阶段。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二、记忆的阶段
信息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从记忆系统中查找出已 存储的信息,重现出来,并运用在特定地方与情境之中 的过程 一个人在记忆过程获得成功,即表明以上三个阶段是完 整的:输入的信息已经被编码,重要的信息已被存储和 被提取 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失败,则说明可能在以上三个阶段中 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出现了困难 以上三个阶段组合成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系统(或 感觉登记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人类记忆中具有不同的认知系统,是人类记忆的基础
三、图像记忆(视象记忆)
1、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 在早期研究中发现,用速示器给被试看一张有9个 字母的卡片,上,中,下三行,每行三个字母, 呈现时间50ms。然后要被试立即将全部记住的字 母报告出来,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 全部报告法(全部报告): 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全 部报告出来或者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报告出来
问题是:没有看清还是看到后忘记了?
部分报告法(部分的报告):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 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
对字母卡片的每一行配以声音(高中低),并且事 先告诉被试。当卡片呈现完毕后,被试根据出现 的声音的高低来回忆某一行的字母。
C FX PLA NTS
高音 中音 低音
结果发现:回忆率约达100%,由此判定,可记 住8—9个字母。在全部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 看到的或能记住的字母确实多于报告出来的, 只是一部分后来在报告其他字母时迅速忘记了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记忆》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五章记忆知识点汇总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记忆(选、填)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过程(选,多选)(※简述记忆的环节)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保持是指以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
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因此,实际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三、记忆的种类(多选)(一)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与运动记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多选)。
1.形象记忆。
2.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3.逻辑记忆。
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4.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长久。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
2.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再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第二节记忆的加工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感觉记忆。
在记忆系统中,感觉记忆会对感觉信息初步登记。
认知心理学的笔记第五章 记忆的重构
3.解释
两类句子都进行了语义加工,依据加工水平理论,这应该是最深层次的加工,加工结果应该相同,为什么在提取时出现由句子复杂性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这是精细复述或精细编码在起作用,被试者对复杂句子所进行的语义加工看来要比对简单句子的加工获得了更丰富、更精致的认知代码。
2.Ebbinghaus的观点意味着记忆是被动发生的,至少对于已转移到永久性记忆中的材料是如此。
3.记忆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的加工过程不同。
二、Bartlett的研究取向:重构
1.Bartlett的方法与Ebbinghaus有几点不同
(1) Bartlett更注重被提取材料的质量。
(2) Bartlett强调记忆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对个体经验所作的描述也是经常变化的。
(2)结果
客体的尺寸差异和回忆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当这种差异较小时,被试者更有可能回忆出对应的客体。
(3)解释
评估差异的任务需要对对象的特征进行语义分析。但当客体尺寸差不多相同时,需要更深层的分析,因而能产生更持久的记忆编码。
被试者估计尺寸差异时并不知道要进行记忆测验,但是他们对单词的语义分析有利于记忆提取。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提取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加工类型而不是记忆难度。
2.加工深度与加工所用时间在定义上是无关的,而让被试者就其加工深度进行自我报告也存在着许多困难(Sesmon&Virostek,1978)。
(三)加工深度与自动加工之间的关系
语义判断任务非常熟练。
1.自动加工时,不需要多少认知负荷就能完成作业。按照自动加工的观点,被试对这些材料就可能保持得很少或根本没有保持。
(三)实验证据(证明加工深度效应)
第五章 记忆
实验一
德国心理学家克鲁格在一项实验中,他让被试
识记12个名词,学习程度分别为100%、150% 和200%,并在一天至28天后测其保持量。结 果发现超过150%以后,记忆效果不再显著增 长。
结论:保持的第一个规律,学习程度为
150%时,保持效果最好。
(3)长时记忆:信息的保持从1分钟以上直到年甚至终身的
记忆,是一个的信息贮存库。
终身难忘的记忆
3、按记忆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可分为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在个体无法意
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
识影响。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在意识的控制下,
谐音记忆 数字记忆
记 忆 的 种 类
简单推算法记忆 联想记忆
专项记忆
从记忆内容来分 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 情感记忆 逻辑记忆 从是否有意识参与来 分 从时间差异来分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是意义记忆的分枝
或情绪记忆 或词语记忆
四、记忆表象
(一)概念: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头脑中重现出来的 形象。 通俗地说:曾经作用于人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 (二)特征: 直观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是指对脑损伤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丧失。
顺行性遗忘症(anterograde amnesia) :
是指对脑损伤后发生的事情不能形成新 的记忆。
(三)再现(再认和重现)—信息的提取
…… ③青荇 软泥上的________, 青草 水草 青荇 青藻 ① ② ③ ④ 招摇 柔柔地在水底________。 ……(选自徐志摩《再别康桥》) 再认: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再次感知时感到熟 悉,可以识别和确认。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
第五章记忆〖导学提示〗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章着重介绍认知心理学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研究,分析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得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于头脑中。
在生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候回想得起,或当他们再度出现时能认得出来。
这些都是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识记具有选择性。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
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
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bb rule and evidence
The celluar basis of learning involves strengthening of a synapse that is repeatedly active when the postsynaptic neuron fires.
Fuster and Jervey(1981) 延缓样本匹配任务
Brodmann 47 areas (1908)
Cytoarchitecture: Patterns of cellular 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第三节 学习和记忆与突触可塑性 一 学习记忆与突触结构的可塑性
Stimulus-response learning
二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或反射性 记忆(reflective memory)。 如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和 启动效应(priming)。
三学习记忆过程中突触结构可塑性与突触功能可 塑性的关系 • 韩太真等人(1995)在大鼠视皮层脑切片标本 上发现,LTP形成后脑片局部区域出现界面率 (突触棘头的横径与纵径之比)大于2的U型突 触,U型突触扩大了突触前后膜的界面,活性 区增加,导致递质释放量增加,从而大大加强 了突触传递效应,或许这是LTP形成和维持的 形态学基础。
• 敏感化: 一个强的或伤害性刺激可以提高动 物或人的原来已有的反应。这种现象就是敏感 化的表现。海免对恐吓刺激的反应是把它的鳃 缩回套膜中。对其尾部的短暂电击以致敏这种 反应,使海免在约lh时间内对进一步的刺激反 应能更有力地缩回它的鳃。
敏感化的机制
二 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基础
• 研究表明,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有不同的神经 基础——长时记忆需要新的蛋白质的合成;对 于长时记忆来说,无论是无脊椎动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脊椎 动物;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分子机制。
骨骼肌
适应 感受性
反射 通路
内侧颞叶 内侧间脑 新皮层(额叶)
三 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multiple memory systems)
• •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猴1~10 秒、人10~60秒。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指对信息的暂时 储存,以及对其他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工作 记忆包括中枢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 视空间初步加工系统(visuospatial sketchpad) 和语音回路(phonogical loop)。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LTM)
别能力的严重丧失。
杏仁核
杏仁核
杏仁核
二 前额叶与记忆
• 前额皮质主沟区 20世纪30年代,Jacobsen开创延缓反应任务 (delayed response,简称DR任务)研究猴的 短时空间记忆能力这一领域。 实验设计:给被试动物看两个食盘,其中一 个有食物,动物看过后用盖子盖上,同时落下 幕布,间隔一段时间把幕布拉开,看它选取哪 个食盘。 实验结果:前额皮层被切除以后,猴子的这 种短时空间记忆能力受到严重损害。后来,大 量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前额皮层主沟区(46区) 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脑区。
第五章
• • • • •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
学习与记忆分类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 学习和记忆与突触可塑性 学习与记忆的分子机制 神经递质与学习和记忆
第一节
学习与记忆分类
一 非联合型学习和联合型学习 • 简单学习 习惯化和敏感化(海兔实验) • 结合性学习 经典性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
Kindle实验动物:海兔
Kindle实验刺激部位
• 实验动物分为4组,其中1组未经训练作为对照 组,其余3组接受4d的长期习惯化训练。在训 练后的1d、1周和3周时,对4组动物分别进行 检查,发现对照组动物中有90%的感觉神经元 与L7构成了非常有效的连接,实验组动物中经 过长期习惯化训练后的1d和1周后,仅有 30% 的感觉神经元与L7构成有效连接,即使在 3周 之后,这个数字也仅达到 60%。作为简单学 习的结果,这里原先有效的突触连接失活了, 并且,这种功能变化能够维持1周以上,短期 习惯化的机制包含突触功能的短暂下降,而长 期习惯化则产生长期、深刻的突触功能的变化, 使原先有效的突触连接机能遭受破坏,导致运 动细胞对习惯化的刺激不再作出反应。
• 哺乳动物学习过程中树突触数目的变化 1966年,Rosenzweig等人报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验证了学习经验或许能改变脑的解剖结构的假说。他们 进行了“丰富化环境”和“贫乏化环境”的养育实验— —把同一窝同性别的幼鼠在出生20多天并断乳之后分为3 组,分别放在3种环境中饲养。 第一种为标准化的生活 环境,第二种是丰富化的生活环境,第三种是贫乏化 (枯燥)的生活环境。在上述不同环境中生活80 d左右。 发现丰富环境中成长的猴子树突触数目显著大于贫乏组。 • 1982年,Greenough等人证明,视觉皮层活动与否,对 其厚度即树突数目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以割裂脑大鼠为 实验动物。训练30 d后,脑组织检查发现,能看见物体 体(即在学习中起作用)的那只眼的对侧视觉皮质中的 神经元的树突分支明显地多于另一侧皮质。
Learning changes structures of synapses.
第四节 学习与记忆的分子机制 一 习惯化和敏感化的机制
• 习惯化:Kindle实验室(1991:海兔的缩腮反 射。海兔的鳃是一个外呼吸器官。轻触(如用 精细水管喷水)鳃外面的套膜棚,鳃便回缩到 套膜棚下面的腔里,以免损伤,此即缩鳃反射 (图5-13)。缩鳃反射的神经线路非常简单。 用喷水管对皮肤进行刺激能够激活24个感觉神 经元。这些神经元与鳃内6个运动神经元构成 直接连接,而这些运动神经元又与肌肉细胞直 接连接。另外,感觉神经元还可以兴奋几个中 间神经元。 对海兔施加的刺激强度可以调节到只产生 单个动作电位的水平上。 Kandel通过记录海 兔的鳃运动细胞L7的突触电位变化,研究了长 期习惯化的机制。
• cAMP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Schacher等人(1988)将cAMP直接注入感 觉神经元可以模拟 5-HT的作用,能够引起短 时程和长时程的突触易化。Ghirardi (1992) 发现,利用PKA(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A)的抑制剂则记忆中起介导作用能够 阻碍突触传递的短时程和长时程易化。 由此看来,cAMP在蛋白质合成依赖型记忆 即长时。
前 额 叶
Experiment: Object vs. Spatial information
PET研究:Activations in the brain
• 前额叶的下凸部(12区和 45区)具有物体工作 记忆功能。 Passingham和 Miller采用检测物体工作记忆 的经典行为模型,即延缓样本匹配任务 (delayed matching-to-sample,简称DMS) Passiqgham研究发现,切除猴的前额叶皮层下 凸部以后,实验动物执行DMS任务的操作成绩 显著下降。 前额叶的主沟区接受“背侧通路”传入、其下 凸部接受“腹侧通路”传入。
•
记忆的SPI模型 代表串行的(serial)、并行的(paralled)和 独立的(independent)意思。其核心假设是:编 码是串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是独立的。 SPI模型提出整合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的方 式,尝试通过不同的记忆过程把不同的记忆系统 彼此联系起来(Tulving, 1995)。
• 学习记忆与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压抑 长时程压抑是指突触传递的效率长时程降 低。在中枢神经的许多部位都可以观察到这种 现象。但是,记录最早的是小脑的LTD。 对于小脑的神经网络来说,平行纤维和爬 行纤维的相互作用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爬行纤维传送代表运动操作错误的信号时, LTD能够消除代表操作错误信号的突触传递。 因此,推测LTD在运动学习中担负着不断纠正 操作错误的重要作用
• 1966年,Lomo首先报道了他称之谓长时程增强 的现象,即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 的穿通纤维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 的诱发反应。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 成,在1-10 s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 电活动在5-25 min之后增强了2.5倍,说明电 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 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 加。 他们把这种长时程的突触传递效能改变(易 化)的现象也称为“长时程(突触)增强”。
• CREB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CREB是神经细胞核 内启动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Bourtchuladze 等人(1994)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制备了CREB缺 损的小鼠,对其学习记忆情况进行研究。实验 发现,编码CREB的基因被剔除之后,小鼠海马 CAI区虽有LTP现象产生,但难以维持很长时 间——实验动物仅有早期LTP而缺乏晚期LTP, 正是晚期LTP的维持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和形成 新突触。与此对应,CREB基因被剔除的小鼠, 或体内注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以阻断蛋白质 合成的小鼠,不能形成对曾经遭受电击的环境 的长时记忆,然而它们的短时记忆不受影响。 CREB的修饰被认为是信号传输通路的中心环 节,因而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学习记忆与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三突触回路 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记忆三突触回路。 三 突触回路始于内嗅区皮层,这里神经元轴突形成穿通 纤维止于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颗粒细胞树 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 苔状纤维与海马 CA3区的锥体细胞的树突形成第二个 突触联系。CA3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CAI区的锥 体细胞发生第3个突触联系,再由CAI锥体细胞发出向 内侧嗅区的联系。这种三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 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