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短时记忆
第五章2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对容量有限的解释-3
• Klatzky〔1975〕认为,可以将短时记忆看作一个 空间,在贮存的工程与加工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 的关系,即贮存空间与工作空间有权衡关系。
• 在同一匹配中出现了同义匹配。 • 例如,给被试呈现的字表含有“美丽〞一词,他
们会将探测词“漂亮〞误认为是字表中的词。
• 这种语义混淆说明短时记忆存在着语义代码。
总结
• 短时记忆信息有感觉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与语义编码。
• 语义编码-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也有语义编码。二 者的差异减小。
• 加工水平说。
• 在视觉接收的字母、字词,通过内部言语就可以转换 为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转换时,发音相似的字 母、字词会发生混淆。这提示可能有言语动作编码或 口语编码。
• 目前还无法将声音混淆和发音混淆区分开来,认知心 理学认为,听觉编码或许是与口语编码共存的。把听 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 〔Linguistic〕编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 与Mayzner字母混淆矩阵比较。 • 声音混淆的错误中,视觉特征也起作用。发生混
淆的字母不仅在语音上相似,在视觉特征上也相 似。 • 识别VS回忆。视觉识别-视觉混淆; • 即使视觉特征相似在字母回忆的混淆中起作用, 也没有改变字母回忆混淆的听觉性质。
AVL单元
• 阅读常借助于内部言语来进展〔无声音,言语运动器 官在活动〕。
• Posner认为视觉编码最多只能维持2秒。但 Kroll(1975)改进了实验之后,发现视觉编码 优势可以维持8秒之久。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05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应 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学习策略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 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分段学习和分散复习,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教育者制 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构与功能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大脑中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短 时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的听觉系统有关,而工作记忆则 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协同作用。
联系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 种扩展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短时记忆 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包括信息 的暂时存储,还涉及对信息的 操作和处理。
信息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差异
存储时间
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而工作记 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信息处理方式
短时记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简单复述,而工作 记忆则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操作,如分析、组合和推 理等。
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7±2个信息单元, 而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更多 的信息。
影响个体的思维速度、 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结构
模型
工作记忆的模型通常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等部分。
结构
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负责暂时存储信息,长时记 忆负责长期存储和提取信息。
03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差 异与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为4个项目,且存在个体差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
24
Miller&Selfridge(1950):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 块的影响
• 人可以利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义知识和 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来促进短时记忆
7
Hamilton,弹子实验
主试念 被试写
1 , 7 , 6, 4 , 5, 8 …… 1 , , 6, 4 , , ……
1887年,Jacobs
8
被试平均能回忆出 7 个数字
被试先阅读一次 被试回忆记住的
被试一般可回忆大约 7 个无意义音节
9
一、有限容量:7+2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明确提出,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7个) 三音节词(6个) 两个词组成的短语(4个),如criminal lawyer, milk way 更长的短语(3个),如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的容量 就随之变小。
27
不同性质材料的容量不同(Cavanaugh,1972)
13
– 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请 记 住 棋 盘 中 各 子 的 位 置
14
请 在 棋 盘 中 写 下 相 应 的 棋 子
15
你的正确复位率是多少?
16
象棋实验1(de Groot,1965)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 然后将棋子移开,要他们复盘(恢复最初的棋盘); 结果:象棋大师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
短时记忆
2013-8-27
记忆结构24感Fra bibliotek代码 声音混淆现象的另一种解释:发音混淆。
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喉,舌等部位的肌肉运动方式)相 似的字、词会发生混淆。也就是说,可能存在言语动作代码 (口语代码)。 声音代码和口语代码常常交织在一起,而且两者分别为不同 形式的言语代码 AVL单元:将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以及 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
实验结论
正确复位的棋子数
随棋艺水平的提高
而增加
2013-8-27
记忆结构
9
有限容量:7+2
实验分析:组块计算
组块间间隔:2s 组块内各成分间隔:少于1s
结论: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愈多,且每个组块所 包含的成分也愈多
象棋大师 一级棋手 新手
平均组块数
7.7
5.7
5.3
木匠工作台既要放原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个权衡关 系,短时记忆也是如此,它既要贮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 一个工作记忆
2013-8-27
记忆结构
15
小结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大概为7+2个信息单位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组块的大小,组块的类型,记忆材料的性质以及人的知 识经验都可以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
实验安排一
象棋大师+一级旗手+新手
中盘棋局10个+终盘棋局10个
对样本复原,记录扫视和复盘所用时间
实验结果
2013-8-27
记忆结构
8
有限容量:7+2
象棋复盘实验二:Chase和Simon(1973)
认知心理学五章短时记忆
实验方法:
相继呈现识记项目(每个呈现2s)
等待2s
呈
现测试项目,并开始计时
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
假设:1、若为平行扫描,则反应时不会随项目数大小而 变化;
2、若为系列扫描,则反应时会随项目数增多而增 大。
结果:符合假设2,即系列扫描
Page 27
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理论:STM信息提取过程可分为相继的极端,RT是各阶 段所用时间的总和。
第五章 短时记忆
姓名:杨蕾静 学号:I09670112 班级:09应用心理(1)班
Page 2
短时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当前短时记忆研究进展
目录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对当前信息进行加工贮存 研究范式:一次呈现刺激 争议:短时记忆是否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记
忆结构。 研究要点:了解短时记忆的容量、编码、
限制因素:材料性质、人的知识经验
Page 6
短时记忆容量—容量有限性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实质: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作用:减少STM中的刺激单位,增加每一单元包含
的信息。
实验:Smith
材料:一串二进制数字 方法:以不同比例组块,再编码为十进制 结果:1、所有组运用组块方式后记忆成绩明显提高
测试项目编码+系列扫描比较+决策和反应组织
RT= e
+
cN +
d
根据实际结果:RT=38N+397
问题:系列扫描具体方式是如何? 从头至尾的扫描 OR 自我停止的扫描?
Page 28
实验结果
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1、“否”反应中,二 者反应时相同; 2、“是”反应中,自 我停止的扫描斜率是从 头至尾的一半 3、从头至尾扫描反应 时在两种反应中有相同 斜率。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摘要:一、短时记忆的定义与作用1.短时记忆的定义2.短时记忆的作用二、短时记忆的认知机制1.编码过程2.存储过程3.检索过程三、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1.记忆负荷2.干扰效应3.加工深度四、提高短时记忆的方法1.有意识地记忆训练2.合理分配注意力3.创造有利于记忆的环境五、短时记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学习和工作2.日常交流3.创新思维正文: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短时记忆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了解人类思维过程和提高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短时记忆的定义、认知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短时记忆的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
一、短时记忆的定义与作用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指人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加工和使用的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的作用包括保持信息、对信息进行操作和整合以及为长时记忆提供编码基础。
二、短时记忆的认知机制短时记忆的认知机制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过程。
编码过程是将信息转化为可以存储的形式;存储过程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检索过程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所需的信息。
三、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短时记忆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记忆负荷、干扰效应和加工深度。
记忆负荷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干扰效应是指新旧信息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工深度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深度和复杂程度。
四、提高短时记忆的方法提高短时记忆的方法包括有意识地记忆训练、合理分配注意力和创造有利于记忆的环境。
有意识地记忆训练可以通过记忆游戏、练习记忆技巧等方式进行;合理分配注意力可以帮助个体在处理多项任务时更好地分配认知资源;创造有利于记忆的环境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减少干扰等。
五、短时记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短时记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学习和工作中的信息处理、日常交流中的话语理解、创新思维中的灵感捕捉等。
了解短时记忆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05认知心理学-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0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5)
二、语义代码
语义代码是与意义有关的代码,也是短时记忆信息的一种编码方 式。 证据:Wickens“自前摄抑制释放”的实验
(Wickens,1972)
11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1)
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1、实验范式:相加因素法。
在ELIBNOR中,概念、事件和情境都用命题来表征。由 结点和连线所形成的网络也就是命题表征。
40
《认知心理学》
第六章 长时记忆
关键术语: 长时记忆 层次网络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 集理论模型 特征比较模型
(完)
41
Sternberg认为短时记忆提取是从头至尾的扫描。 所谓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是指将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所有项目 都比较一次,然后才判定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
14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4)
二、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 心理学家对Sternberg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出现 一些新的实验结果。
21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4)
( Waugh和Norman ,1965)
22
《认知心理学》
第六章 长时记忆
第一节 长时记忆的类型
第二节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第三节 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第四节 HAM ELINOR
23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长时记忆的类型
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这样语义结构尽管不同于层次网络模型,但也不排除概念 的上下逻辑层次关系。然而概念之间有更多的横向联系。
30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课后习题
第五章基本概念1.多重存储模型:假定,不同种类的记忆分开存储,多重存储模型假设,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外部刺激(部分意识,部分转化)(听觉方式编码,除非得到反复,否则30秒丢失)再用时提取语义方式编码,丢失的可能性很小)2.双重记忆模型:多重存储模型STM重记忆模型3.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
(这种观点强调,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像是一台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4.加工水平模型:也叫加工水平途径或加工深度途径,从人们加工材料的方式上来对记忆进行分析,同浅的感觉加工相比,深的意义加工,产生更永久的记忆保持。
PS:从不同角度,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模型主要有多重存储模型(双重记忆模型)、加工水平途径、Tulving模型、平行分布加工途径4个。
5.产生效应: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被试通过自己产生材料使记忆特别强的记忆效应。
)6.自我参照效应: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被试判断目标项目是否和自己有关(能否用到自己身上),而产生的特别强的记忆保持效应。
)PS:从个人经历角度加工信息时,加工水平最深从提取的角度出发,如果提取条件与编码条件向匹配,回忆成绩会更好,这意味着,当提取任务强调表面信息时,浅加工比深加工记忆效果更好。
所以深的语义加工未必是理想的。
7.情节记忆:Tulving模型中记忆一种,存储关于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8.语义记忆:被组织起来的一般知识,包括相当稳定的知识结构、关于词的知识,也包括许多不容易用词来表达的我们所知道的东西9.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知识10.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内隐记忆任务不要求人们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11.词干补全:用头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词补全词干12.遗忘症:失去了关于自己是谁的全部记忆13.分离:当一个变量对一种测验有很大影响,但不影响另外一种测验,或对另一种测验影响比较小时,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 瞬时记忆
三、图像记忆(视象记忆) 图像记忆(视象记忆)
1、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 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 的部分报告法 在早期研究中发现,用速示器给被试看一张有9 在早期研究中发现,用速示器给被试看一张有9个 字母的卡片,上,中,下三行,每行三个字母, 字母的卡片, 下三行,每行三个字母, 呈现时间50ms 50ms。 呈现时间50ms。然后要被试立即将全部记住的字 母报告出来,一般只能报告出4 5个字母。 母报告出来,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 全部报告法(全部报告): 全部报告法(全部报告): 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 全部报告出来或者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报告出来 问题是:没有看清还是看到后忘记了? 问题是:没有看清还是看到后忘记了?
2、图像记忆的特性 Sperling的研究 行字母,每行4 的研究:4 Sperling的研究:4 行字母,每行4个,插入的时 距为0 0.1,0.15,0.30, 0.50, 距为0, 0.1,0.15,0.30, 0.50,1秒。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0.15 0.3 0.5 1
第二节 视觉信息登记 一、视觉信息登记的涵义
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 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 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 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 通过视神经传递, 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的过 程 它是指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后仍在脑中 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 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 工的第一个阶段。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工的第一个阶段。又称瞬时记忆, 视觉的感觉记忆称图像记忆( memory), 视觉的感觉记忆称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听觉的感觉记忆称声象记忆(拟声的记忆) 听觉的感觉记忆称声象记忆(拟声的记忆) memory) (Echoic memory)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瞬时记忆
第二节 视觉信息登记
一、视觉信息登记的涵义
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 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 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的过 程
它是指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后仍在脑中 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 工的第一个阶段。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二、记忆的阶段
信息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从记忆系统中查找出已 存储的信息,重现出来,并运用在特定地方与情境之中 的过程 一个人在记忆过程获得成功,即表明以上三个阶段是完 整的:输入的信息已经被编码,重要的信息已被存储和 被提取 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失败,则说明可能在以上三个阶段中 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出现了困难 以上三个阶段组合成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系统(或 感觉登记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人类记忆中具有不同的认知系统,是人类记忆的基础
三、图像记忆(视象记忆)
1、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 在早期研究中发现,用速示器给被试看一张有9个 字母的卡片,上,中,下三行,每行三个字母, 呈现时间50ms。然后要被试立即将全部记住的字 母报告出来,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 全部报告法(全部报告): 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全 部报告出来或者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报告出来
问题是:没有看清还是看到后忘记了?
部分报告法(部分的报告):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 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
对字母卡片的每一行配以声音(高中低),并且事 先告诉被试。当卡片呈现完毕后,被试根据出现 的声音的高低来回忆某一行的字母。
C FX PLA NTS
高音 中音 低音
结果发现:回忆率约达100%,由此判定,可记 住8—9个字母。在全部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 看到的或能记住的字母确实多于报告出来的, 只是一部分后来在报告其他字母时迅速忘记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
2.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 多。
Smith(1954) 二进制数字实验
如果以每一个二制数为记忆单元,则可产 生18个组块,如果以5个为一个记忆单元, 则可产生4个组块。如果要记住这一长串数 字,可以记20、9、25、6这个几个数字即 可,也可以记10、2、7、3、1,复述时可 以迅速地还原为二进制。
输入的信息变成头脑可接受的形式,这就是编码。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有不同形式。 编码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 操作。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知识的存储也叫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这种表征可以是事物的图象,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存储是记忆过程的中间环节。
1974)
无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现象的存在 (Carballis,1972;Morin,1976) “是”反应的拟合线的斜率与“否”反应的 不相等(Theios等,1973)
Townsend(1972)平行加工观点
二、直通模型
系列加工模型和平行加工模型都以比较或搜索 为核心,它们都认为,短时记忆是通过比较或搜 索过程而实现信息提取的。 Wickelgren (1973)认为短时记忆中的各个 项目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 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 (Direct Access Model) 。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 (Wickens,1972)
采用前摄抑制设计进行了研究,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对 继后学习和再现的干扰,先后学习的材料相似的干扰作 用最大。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 (Wickens,1972)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2)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
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第二章知觉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
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 短时记忆
支持实验: Theios等(1970)发现,常见词的反应时快于 非常见词. Baddeley和Ecob(1973)也发现,如果识记项 目表中有重复出现的项目,即同一项目几次 出现,则该项目的反应时少于非重复项目. 四,双重模型 Atkinson和Joula认为,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 的提取既包含扫描方式,也存在在直通方式, 简言之就是两头直通,中间扫描.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 存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 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的数 量.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 作台既要放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 个权衡关系,短时记也是如此,它既要贮 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Sternberg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 通过系列扫描以从头至尾扫描方式来实现的. 可以将之理解为扫描模型(Scanning Model). Saul Sternberg的实验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范 式.其实验假设为,如果被试要对短时记忆集 中所有识记项目进行全部扫描后才能进行测试 项目进行"是"或"否"判断的话,那么,被 试进行正确判断需的反应时不应随记忆集的大 小而变化(图1所示).而实验结果却如图2所 示,被试的反应时会随短时记忆集的增大而延 长.这说明,短时记忆是的扫描不是进行全部 的扫描,而是进行有序的系列扫描.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 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 的信息提取.由于短时记忆只贮存少数几个 项目,而且立即可被提取出来.因而使人感 到,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机制是很简单的.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远非如此.实 际上,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它涉及许多问题,并且引出不同的假说,迄 今没有一致的看法.
认知心理学第5章-短时记忆..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引言 感觉代码 语义代码
引言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 贮存是短时记忆信息编码问题。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 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Encod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 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
一、感觉代码
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视觉代码 感觉代码与感觉信息的区别
第六章 短时记忆
引言
短时记忆的刺激呈现范式
◦ 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 刺激一般只短暂地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 常约1s。 ◦ 所以,短时记忆也可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 记忆,或电话号码记忆。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 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短时记忆容量大小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 “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 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 量为7士2,即一般为7并可在5-9之间 波动。 但一些人认为并没有那么多。Mandler 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可能是4或5。 Simon也认为是4-5。
特点
◦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 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实验
◦ Wickens(1970,1972)的实验 ◦ Shulman(1970,1971,1972)的实验
Wickens的前摄抑制实验
实验设计
◦ 2×4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组别(控制 组、实验组);实验次数(共4次)。
◦ 实验结果
任何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 前可以记住更多的二进制数字。 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自考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
福建自考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3)第五章记忆一、Atkinson和Shiffrin(1968年)提出多重存储模型。
该模型假设,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常时记忆。
由于特别强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开存储,所以,该模型有时也称作双重记忆模型。
P101二、按照Atkinson和Shiffrin的假设,短时记忆中的材料按听觉或声音特性编码,而长时记忆中的材料按语意或意义特性编码。
P103三、工作记忆:按照Baddeley的途径,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
这种观点强调,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
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
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P105四、加工水平论(Craik)这种途径假设:同浅的感觉加工相比,深的意义加工,产生工永久的记忆保持。
记忆痕迹的保持是上述分析的副产品。
P105、P106五、产生效应:是指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
P106六、自我参照效应: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
同不能P107用到自己身上的词相比,人们更可能回忆出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
七、Tulving(1972)的模型:把注意力集中在注意中所存储的材料的性质上。
1.Tulving最初的模型,只是区分的两种记忆,即情节和语义记忆。
后来,他有加进了程序记忆。
2.情节记忆:存储着有关事情发生时间以及事情之间关系的信息。
这种信息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3.语义记忆:是指被组织起来的一般知识,它包括相当稳定的知识结构,包括关于词的知识,也包括许多不容易用词来表达的我们所知道的东西。
4.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映之间联系的知识。
①从发展的角度看,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意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②当要求被试完成语义提取任务,最强的活动出现在大脑皮层的后部。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原创实用版】目录1.短时记忆的定义与作用2.短时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理论3.短时记忆的实证研究4.短时记忆的认知训练方法5.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短时记忆的定义与作用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常是指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几分钟内就会消失。
短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在我们的思维、决策和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短时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理论1.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短时记忆的前身,是指外界刺激以原始形式被瞬间存储下来的记忆。
2.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核心成分,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3.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是描述信息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转化过程的一种理论,表明遗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的。
三、短时记忆的实证研究1.短时记忆的容量:米勒提出了“7±2”的容量限制,即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 7 个单元。
2.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等。
3.短时记忆的干扰:短时记忆的干扰主要分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指新进入的信息对原有信息的影响。
四、短时记忆的认知训练方法1.记忆技巧:如关联法、首字母法、分类法、图像法等,可以提高短时记忆的效果。
2.认知训练:如注意力训练、加工深度训练、工作记忆训练等,可以改善短时记忆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短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短时记忆的机制和应用,如文化差异、个体差异、疾病影响等方面。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
第五章记忆〖导学提示〗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章着重介绍认知心理学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研究,分析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得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于头脑中。
在生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候回想得起,或当他们再度出现时能认得出来。
这些都是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识记具有选择性。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
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
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感觉代码
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Conrad (听觉、口语、言语代码联合起来) 2.视觉代码 Posner 3.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
二、语义代码
定义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 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实验 Wickens(1970,1972)的实验 Shulman(1970,1971,1972)的实验
不同的解释:
因为阅读常借助内部语言来进行,目前还
无法将声音混淆和发音混淆区分开来,因 而可以认为,听觉代码或声音代码也许与 口语代码相并存,甚至交织在一起。 故常将其统称为 Auditory (听觉的) [ˈɔ:ditəri]、 Verbal (口语的) [ˈvə:bəl]、 Linguistic(言语的)[lɪŋˈɡwɪstɪk] AVL单元。
(二)视觉代码
Posner(1967,1969)所做的字母的视觉匹
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 这些实验证实,短时记忆可有视觉代码。字 母的视觉代码至少存在于短时记忆保持过程 的初期,然后才出现字母的听觉代码;而对 于大量的非语言材料,视觉代码也许更为重 要,因为视觉信息转换为声音,就在丢失一 些信息。
第五章 短时记忆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回忆普心
短时记忆的因素 1、觉醒状态 2、组块——短时记忆的基本单元。 3、加工深度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
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Encoding)。
代码: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
--从前摄抑制实验来看,在连续实验中加工 信息,包括前后材料的意义联系即范畴信息, 是可能有长时记忆参与的。
--在探测词实验中的语义混淆也可能与长时 记忆中贮存的提取策略有关。
总结
短时记忆信息感觉代码(听觉代码和视觉代
码)和语义代码。
仅就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本身来说,现在所确
定的几种代码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一个项目 可有不止一种代码,甚至可存在不同代码相 加效应。
(三)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 别
感觉记忆——信息的原有形式
刺激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记忆
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
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性 但更抽象
排除了刺激的物理特性与细节
关于短时记忆的其他说法
由于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具有不
同感觉道的特性,并且记忆效果也有不同。 曾经有人设想短时记忆也许可能分为听觉的 和视觉的,有单独的听觉短时贮存和视觉短 时贮存,但此说目前还没有充分根据。 同样,目前也还不能最终确定,除听觉代码 和视觉代码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感觉形式的 代码。
Wickens的前摄抑制试验
实验设计 2×4混合实验设计。 自变量:组别(控制组、实验组);实验次数(共4 次) 实验程序 前三次实验:每次实验都呈现不同的3个字母,但实 验组和控制组都呈现相同的字母。然后让他们进行 一项计算作业,以防止复述,为时20s,之后要他 们回忆这3个字母。 第4次实验:给控制组仍呈现3个字母,但给实验组 呈现3个数字,其余程序同前。
实验结果
--当要求被试进行同一匹配时,他们会将探 测词与字表中意义相似的一个词混淆起来, 误认为探测词是字表中的一个词,而实际上 它并未包含在字表内。即使这两个词在呈现 时的位置相近,也会出现混淆。 实验结论 --这种语义混淆说明短时记忆中存在着语义 代码。
语义代码的实验思考
--自前摄抑制释放和语义混淆也许涉及长时 记忆贮存的信息和加工。
实验结论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即使 刺激材料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其代码仍具有听觉 性质,在短时记忆中出现形-音转换,而以声音形式 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或贮存。
后期试验发展
Conrad
and Hull 1964 实验材料:一列发音相似的字母>发音不同 的 Wickelgren 1965 实验材料为数字与字母 Conrad 1971 先天性失聪的学生 部分耳聋人的 短时记忆依靠 说话好——近音字母易混淆 声音代码 说话不好—其他错误
实验结果分析
短时记忆可表征范畴意义,存在某种语义代 码,因而其贮存也受到前后材料的意义联系 的影响,否则就不会在应用同一范畴刺激 (字母)时,出现强烈的前摄抑制;也不会 在应用另一范畴刺激(数字)时,出现“自 前摄抑制释放”。
Shulman的实验
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 自变量:词语匹配类型(同一匹配、同义匹配)。 实验程序 --给被试看一张字表,如由10个字词组成的字表, 接着再呈现一个词即探测词,要求被试将该探测词 与字表中的一个词进行匹配。 --同一匹配:要求被试判断探测词是否与字表中的 一个词相同,即在字表中出现过。 --同义匹配:要求被试判断探测词是否为字表中的 一个词的同义词。
图5-4 自前摄 抑制释 放的实 验
实验结果(如图5-4)
自实验1到实验3,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都逐 步下降,明显地表现出前摄抑制的强烈作用; 在实验4中,控制组的回忆成绩仍受到前摄抑 制的作用而继续下降,但实验组的回忆成绩 却急剧上升。 Wickens将实验组的回忆成绩 上升称作“自前摄抑制释放”。
则称作代码(Code)。
一 感觉代码 (一)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Conrad声音混淆实验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 自变量:呈现方式(视觉、听觉)。 因变量:字母混淆次数。 实验材料 所用刺激皆为6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字母序列, 其中有些字母的发音相似,如:C,V;M, N;S,F。
实验程序 --第一阶段:视觉呈现刺激, --第二阶段: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 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要立即进行顺序回忆,即 严格按照原先字母呈现的顺序来回忆出这些字母。 实验结果 Conrad将被试在这两个实验中回忆的结果与字母呈 现序列加以对照,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分别列 成一个混淆矩阵,见表5-2和表5-3。
表5-2
表5-3
不论字母是视觉呈现的,还是在白噪音 背景上,以听觉呈现,回忆错误都是主要表 现为,读音相近的字母较多发生混淆,而读 音不相近的字母则较少发生混淆。
Conrad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这两个混淆矩阵的相关值高达+0.64。 这表明两个实验中的回忆错误是很相似的, 都是主要发生在声音相近的字母混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