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据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明传奇存目九百五十种,今有剧本二百余种,多收入于《古本戏曲丛刊》一、二、三集,毛晋《六十种曲》收录了其主要作品。
一、“传奇”概念的流变
最早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洪迈《唐人说荟》:“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宋话本小说也有“传奇”一类。
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杂剧, 明嘉靖以后,“传奇”一般专指杂剧以外、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结构大致与南戏相同,角色分行更细:正生、贴生或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外、末、净、丑、小丑。
二、明代传奇分期
前期从洪武到正德(1368-1521)年间,是传奇创作的停滞时期;中期从嘉靖到万历(1522-173)年间,是其兴盛期。后期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传奇的发展的高潮和繁荣期。
第一节明初传奇概况
一、伦理剧
明初传奇有明显道学气、八股化,形成为骈俪派(昆山派),邱濬《五伦全备记》、卲璨《香囊记》为其代表。
《五伦全备记》写兄弟仨伍伦全、伍伦备、安克备一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忠于其君、孝于其母、睦于夫妇、友于兄弟、信于朋友。王世贞《艺苑卮言》:“《五伦全备记》是文庄元老大儒之作,不免腐烂。”徐复祚《曲论》:“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
《香囊记》写张九成与贞娘的爱情离合:“忠臣孝子重纲常,慈母贞妻德允臧,兄弟爱慕朋友义,天书旌异有辉光。”剧开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八股化源头。徐渭《南词叙录》:“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二书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徐复祚评云:“丽语藻句,刺眼夺魂。”
二、其它创作
姚茂良《精忠记》、苏复之《金印记》、沈采《千金记》、王济《连环记》等稍有成就,但结构松散,人物刻画粗糙。
第二节明中叶“三大传奇”
1、四大声腔
徐渭《南词叙录》:“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
海盐腔,产生于元代,崛起浙江海盐。
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几乎与海盐腔同时流行。
弋阳腔,又称为“高腔”,起源于江西,流传于明代。
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成于江苏昆山。
2、李开先的《宝剑记》
“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也。”《宝》剧52出,由《水浒》林冲故事改成。突出了林、高斗争是忠奸斗争。林冲形象也一改被动反抗而为主动出击,更加突出他嫉恶如仇、正直不苟的人格精神。
3、梁辰鱼的《浣纱记》
亦名《吴越春秋》 45出,剧以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为线索,演述吴越两国的兴亡。《浣纱记》
艺术上突破了夫贵妻荣大团圆结局,新人耳目。宾白骈散互用,曲词俊语如珠。首次用改革的昆山腔演唱,细腻舒徐,圆润柔美,对昆腔传播与发展有极大影响。
4、王世贞的《鸣凤记》
《鸣凤记》41出,首辅夏言、曾铣、严嵩及其心腹仇鸾、兵部主事杨继盛及其妻张氏、新科进士邹应龙、林润、董传策、郭见希。以夏言、杨继盛为首的忠直朝臣前仆后继与之斗争,犹如“朝阳丹凤一齐鸣”。
《鸣凤记》人物众、头绪多、情节繁,忠奸斗争一线贯穿。一方是“八谏臣”,一方是大奸臣。剧中人物、事件大都真实,是著名时事剧。
据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有四十多本以明朝当代的事件作题材,以反权奸为主要内容。如范世彦《磨忠记》,陈开泰《冰山记》、史磐《忠孝记》等,开创了戏曲文学的一个新的主题。
第三节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一、明后期传奇概述
1,从剧目建设来看,涌现的数百种传奇作品大多质量较高。
2,从剧作精神看
A,最为突出的创创作倾向是张扬个性,批评封建专制。如汤显祖《牡丹亭》、徐复祚《娇红记》。
B,倡导爱国主义的作品增多,如写岳飞的《精忠记》、写韩世忠、梁红玉的《双烈记》、《珍珠记》、《忠孝记》等。
C,道德说教剧和神仙道化剧依然繁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是在老百姓中流播甚广的宗教大戏。
3,从创作手法来看,出现了一些流传广的喜剧。如徐复祚的《红梨记》、汪廷讷的《狮吼记》,都有较强的喜剧色彩。
(1)汪廷讷《狮吼记》:本事见《宋人小说类编》卷三《调谑篇》,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也有同样的记载。陈慥,字季常。苏轼、陈妻柳氏、佛应禅师、黄州室惠禅寺、妓琴操、侍女秀英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急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2)高濂和《玉簪记》
书生潘必正与女道士妙常(陈娇莲)的爱情故事。两大特点:一是正视青年男女的情感要求,乃至肯定健康的情欲。二是剧情单纯,用细致的笔墨刻画人物形象。
(3)孙仲龄和《东郭记》
剧本以《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为故事底本,并以《孟子》七篇中的人物为主要角色,标目也截取《孟子》中的话语,描绘了一幅官场漫画图。写齐人、王驩、淳于髡分别去求取富贵。
《醉乡记》:乌有生、毛颖、鳖相生、文魔五鬼、监邛县令、卓文君、白一丁、包待制、欧阳修、韩愈、铜士臭、白一丁。
(4)周朝俊和《红梅记》
又名《红梅花记》,取材于瞿佑《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本事出于元人稗史。剧本以裴禹、卢昭容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中间穿插贾似道的侍妾李慧娘和裴禹的人鬼恋情。
第四节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
一、沈璟与吴江派
1,沈璟的生平字伯英,号宁庵,别号词隐。
明万历年间,吴江人沈璟特别重视曲律,戏曲的语言力求本色当行,并以此作为戏曲的评价标准,一些戏曲作家受到了他的影响,创作时强调曲词要符合音韵格调。成员有余姚人吕天成、叶宪祖,苏州人冯梦龙、袁于令,上海人范文若,嘉兴人卜世臣,吴江人沈自晋等昆曲作家。戏曲史上称这一批作家为“吴江派”。
2,沈璟的戏曲创作改编和创作了17本昆剧,合称为《属玉堂传奇》,较有影响的有《义侠记》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