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光现象教案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光的传播知识,但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2.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光现象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平面镜、凸透镜、光屏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规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验,呈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对光现象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的原理、光纤通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原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以上是针对《光现象》这一章的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
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优秀7篇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光源,并知道光源的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②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通过实验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③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使用说明用15分钟阅读课本69-72页并完成问题导学,A层全部完成,BC层完成探究部分,分层达标。
三、预习指导1.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及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问题导学:依据启发性问题的引导,认识光源,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速。
四。
课内探究(一)光源(3分)1、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2、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15分)1、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实验):打开教室的白炽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
(探究一):①光在均匀的液体中的传播②光在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③光在均匀的透明固体中的传播(学生总结):光的传播特点2、如何描绘光传播路径?3、学生看教材图4.1-3同时请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5分)①影子的形成(探究二)用白炽灯对着墙,把乒乓球放在灯和墙之间。
现象:总结影的形成:②(教师引导)用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分析日食的成因(四)光速(5分)学生阅读课本71页,自主完成如下问题:1.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为m/s,光在水或玻璃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看课本71页科学世界回答: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2.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五、课堂小结(2分)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中物理《光现象》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光现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探究光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反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3.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4. 光的速度和光源5. 光的应用:光纤、太阳能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透镜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思考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光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实验演示。
3. 光的反射:讲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应用,并进行实验演示。
4. 光的折射:讲解透镜、棱镜的原理和应用,并进行实验演示。
5. 光的速度和光源:介绍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速度,讲解光源的分类和特点。
6. 光的应用:讲解光纤、太阳能等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9.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氛围。
3. 定期进行章节测试,了解学生对光现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激光笔、镜子、玻璃板、透镜、棱镜等。
2. 多媒体课件:PPT、视频、图片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Array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5、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学习物理。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手电、蚊香、烟室、蜡烛、盛水的水槽、中心有小孔的硬纸板、多媒体课件、磨砂棱镜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我们却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挂在天空;晚上,霓虹灯把城市装扮的五彩缤纷,想要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吧!二、新课教学(一)自学了解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能够发光的物体有许多,请你自学课本69页第一自然段完成课堂导学案(一)物理学中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二)探究光的传播光源发出的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多姿多彩,那么,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你的猜想是————?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支持你的猜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1、演示实验:①将一束光射到烟室中,观察光在烟雾中的传播路径。
②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③将一束光紧贴磨砂棱镜粗糙的一面射出,观察玻璃中的光的传播路径。
2、光源发出的光是否总是沿直线传播呢?①多媒体展示光在传播时路径弯曲的现象。
②对比演示结果得出: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并分析得出:4、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随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学生实验:讲桌上放置点亮的白炽台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此可以向学生引入“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Array指导学生看教材图 4.1—4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如:激光准直.、排队看齐、打靶瞄准.、手影游戏等,体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案(4)光的折射---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光现象复习教案(4)光的折射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在设计这堂光的折射复习课时,我希望能够回顾和巩固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特别是光的折射概念。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探索和实验中复习和加深对光的折射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掌握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能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理解。
难点: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棒、玻璃杯、水、激光笔、白纸。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一、引入:1. 利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棒,让学生观察到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 逐渐将塑料棒倾斜,观察到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引入光的折射的概念。
二、探索光的折射: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玻璃杯,装入水,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光的折射现象。
三、学习折射定律:1. 引入折射定律的内容,讲解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实践活动:1. 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折射定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图。
1. 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理解。
难点: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折射定律。
在课后,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透镜成像、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篇1: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4.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色散[演示1]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
[演示2]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实验现象:(1)在演示1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在演示2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
(英国科学家牛顿)布置图课外实验。
按课本图,深盘上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现象: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
二、色光的三原色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紧接着教师打开教室的电视机,把放大镜发给几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
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
没有拿放大镜看彩电画面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课本图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得:(1)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初中物理《光现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光现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3. 光的折射4. 光的色散5.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探讨光传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
3. 光的反射:通过实验演示平面镜成像,引导学生了解反射现象,探讨反射定律及其应用,如镜子、眼镜等。
4. 光的折射:讲解折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折射定律,探讨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透镜、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等。
5. 光的色散:通过实验演示彩虹的形成,引导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探讨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三棱镜实验。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光现象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实验器材: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学习资料: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二、光传播的特点:(1)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学生总结后填上)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镜面反射、漫反射.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激光光源、小平面镜、带量角器的平面板、水、金属盘、桌面、白纸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2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定律1.提出问题2.实验和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3.分析和论证文字描述: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图形描述: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教学准备】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教学过程设计┃d.改变棋子的位置,重做实验;e.取下实验用的纸,沿交界线对折,研究棋子与像的关系.(巡视、启发、指导,5秒钟)2.归纳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虚像、等大、垂直、等距.二、平面镜成虚像纸条模拟演示:突破难点——虚像概念.三、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讨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各种应用例子,归纳总结).总结:1.成像;2.改变光路.问题讨论:请一位同学上来,让视线与讲台齐平,你能看到讲台下放的什么东西吗?如右图所示,提供—面镜子.能帮这位同学看到吗?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的作用:发散光线.演示实验:用J12501型光具盘演示.2.凹面镜的作用:会聚光线.演示实验:将手电简里的凹面镜取下,让学生观察小灯泡发光的特点,然后将凹面镜装上,调节使光会聚成平行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二、平面镜成虚像三、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使平行光发散.2.凹面镜使平行光会聚.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教学用具】塑料桶、手电筒、铁架台、刻度盘、细铁丝、石块、细线、水、“小鱼”模型.┃教学过程设计┃2.课前提问: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导入新课活动“刺鱼”活动(学生)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如图1)通过10cm左右的细线绑在石块上(小鱼容易从细线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进行新课一、光的折射概念演示实验:(如图2)取塑料桶,把手电筒安装在铁架台上,打开电筒,让光斜射入水中,从桶的侧面可以观察到一个光亮的点B,加入热水,观察现象.图2学生观察到光亮的点不在原来的B点,而是下移到另一点,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模仿光的反射规律,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二、光的折射规律推导小组实验1学生:安装器材,再把刻度盘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下,盘的顶部略高出桶的边缘,加入热水,使水与水平方向的直径相平,用铁夹夹住电筒,使电筒通路,让电筒的光平行并贴近于刻度盘面,并使入射点在圆心(竖直方向的直径表示法线),(通过热水的水蒸气在水面液化的水雾)观察入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举手发言.)图3教师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红色的粉笔画在白纸上,标上相应的字母.请一位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图3中(2)所示的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条线以及位置关系.(学生画在白纸上,展示.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实验.)小组实验2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绘出如图3(3)中所示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三、光路可逆模仿光的反射现象.四、课堂练习(甲、乙、丙三位同学板演)图4五、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板书设计】第4节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二、光的折射规律条件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结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条件b:光垂直射入水中.结论:传播方向不改变.三、光路可逆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刺鱼”失败.2.水池变浅.3.硬币再现.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过程与方法1.动手参与“想想做做”,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颜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难点:色光的混合.【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资料(美丽的彩虹光碟)、电视机、放大镜.学生:玻璃水槽(装水)、小平面镜、白屏、红玻璃片、蓝玻璃片、黄玻璃片、红纸、黄纸、三棱镜.┃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二、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三、看不见的光1.红光之外是红外线.2.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光的传播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1.2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1.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2.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1.2平面镜成像规律。
1.3光的折射规律。
2.教学难点:2.1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2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如阳光、灯光、影子等。
1.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光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是什么?2.光的直线传播2.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发现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2.2利用板书、PPT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3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光的反射3.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
3.2利用板书、PPT展示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推导过程。
3.3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光的折射4.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4.2利用板书、PPT展示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过程。
4.3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5.2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课后作业6.1布置课本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板书、PPT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安徽)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安徽)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于这个学年的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安徽)的《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章节,我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入的理解。
我将以我的口吻,详细地描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过程。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个课程时,我采用了情境引入、实践操作、互动讨论的方式,旨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个课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光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2. 能够观察和描述光的现象;3.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4. 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这个原理。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这个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2. 学具:每个孩子一本《物理课本》,一份实践操作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这个原理。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这个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以及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如果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我会给他们拓展一些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原理。
如果孩子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我会针对他们的弱点,进行下一次的教学设计和调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课程时,我采用了情境引入、实践操作、互动讨论的方式,旨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和观察光的传播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2.光的传播实验;3.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三、教学重点•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能够进行光的传播实验;•掌握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四、教学准备•教师:黑色底纸、小孔板、光屏、小灯泡、橡皮筋、数张废报纸;•学生: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基本知识,例如光的来源、传播方式等,从而引出光的直线传播的话题。
2. 学生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1.教师发放黑色底纸、小孔板和光屏给学生,并让学生按照图1所示搭建实验装置。
图1图1图1 光的传播实验装置2.学生用橡皮筋将小孔板固定在黑色底纸上,然后将光屏固定在底纸的另一侧。
3.学生打开小灯泡放在小孔板的一侧,并逐渐向小孔板靠近。
4.观察光线经过小孔板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图案,并记录观察结果。
3. 教师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根据学生实验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光线在光的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直线传播;•光线在相同媒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变。
4. 学生实验——利用废报纸观察光的传播路径1.教师发放数张废报纸给学生,并让学生将废报纸前后对折,再将其打开成大约60度的折角。
2.学生将折好的废报纸举在眼前,并让教师用小灯泡照射在废报纸上。
3.观察光线经过废报纸后在废报纸上形成的图案,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根据学生实验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光线经过折射体后会发生折射现象,并形成一定的折射角。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折射现象。
同时,提出探究新问题的思考:•当光线从一种媒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时,光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折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4.4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第四章《光现象》的第四节教学内容,它在初中的光学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光的折射的知识基础是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光的折射规律时,知识迁移的基础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新课标下,本节内容的知识点不多,难度不大。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和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上。
因此,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多应用、多拓展。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使学生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学生用器材:小激光器、光的折射实验器(若干套)。
教师用器材:激光器、光的折射演示器、玻璃水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构建引入课题探究1:什么是光的折射?魔术表演:碗中窥币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的硬币是真实的吗?碗里真的有硬币吗?为什么会出现神奇的现象?(猜想)引入:要解释这一现象,我们一起来学习光的折射。
展示教学目标。
引导: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情形。
如果让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例如从空气进入水中,或者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其传播方向又将会怎样呢?演示:让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角度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
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的折射光线和法线,并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引领学生根据现象总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结合图示介绍:通过魔术神奇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畅所欲言,积极猜想。
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的情况有:(1)继续沿直线传播;(2)可能弯曲了。
(3)……观察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的传播路径。
建立光的折射光路图模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
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平面镜成像教案
教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
证(一)根据本节课
、平面镜能用来做什么;检查牙齿小镜、塔式太阳能电站、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和凹面镜;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砖观察后面的手指。
四、拓展(中考链接)
2009、下列关于“影”的形成与对应的光学知识连线正确的是()
A.摄影——光的反射 B
2013、如图5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质玩具青蛙,人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
1.
,天空出现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能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4、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二、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三、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教具准备:烧杯、水、激光笔、课件五、教学过程:生齐读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思考:光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69-70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为哪两类,试举例?3、光如何传播?举例支持你的观点?(二)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注意:没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没有强调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欣赏图片并分类。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思考:钻石和月亮是不是光源?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5、走向生活(三)欣赏图片,引入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教师演示实验1: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光在玻璃中传播用激光笔在玻璃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一节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光的探索。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 flashlight, mirror, water, glass, card, screen学具: worksheet, color pencils五、活动过程1. 引入:利用flashlight,展示光的传播,让孩子们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引发他们对光的兴趣。
2. 光的传播: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探讨光的传播原理,引导他们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光的反射:用mirror展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反射光的特点,引导他们发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角度关系。
4. 光的折射:将water、glass、card等物品放入盆中,让学生观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的折射现象,探讨折射原理,引导他们发现折射光与入射光的角度关系。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节课进行反思,看看孩子们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会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 光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教案 (表格式)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做一做:1.器材准备:陶瓷碗、硬币一枚、适量水2.按要求进行操作并思考:(1)坐在桌前,将硬币放在空碗底。
保持坐姿,使自己能够看到硬币。
请思考:此时观察者能够看到硬币的原因是什么?(2)保持坐姿不变,将装有硬币的空碗向前推(远离身体),直至刚好看不到碗底硬币。
请思考:此时看不到硬币,原因是什么?(3)保持坐姿不变,向碗中缓慢注水,直至碗底硬币重现。
请思考:此时又能看到硬币了,原因是什么?3.分析、讨论光在均匀空气和均匀水中都沿直线传播,但光路在水面处发生偏折。
教师介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光的折射。
二、折射概念及命名1.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要求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并描述出现象。
介绍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2.演示实验,完善折射条件: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
引出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空气法线射光 射角折折射角线发生偏 折,仍 沿直线 传播。
借 鉴光的反射定 律光路 模型完 成 命 名。
回 顾光的 反射定律,对 折射现 象中折 射角与 入射角 的大小 关系进 行大胆 猜想。
观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
鼓励学生迁移已有经验,加深对新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学生的证据意识,建立严谨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科学推理的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提出问题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是否相等?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介绍实验器材,探究 光的折射现象中,两角大小是否相等。
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改变入射角i,测 量折射角r,并记录。
(2)数据汇总,分析归纳提问:若入射角i 减小 至0,折射角r 的大小将是 多少?水N3.提出新问题: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折射现象是否也如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器材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教案4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 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
激光笔、蚊香、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坏、空烧坏、喷雾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二章"光现象"(板书)。
二、进行新课
(一)光源
师: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小学自然课学过。
师: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生:讨论
师(板书):萤火虫恒星水母火柴蜡烛电灯
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称之为光源。
像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师: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老师却猜想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的传播会发生改变。
(板书)
3•设计实验
师: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显然,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
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4•进行实验。
(生讨论,师指导)
师:下面我们欢迎这一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展示:
生A:用激光手电沿白纸照射,显示轨迹……
生B:沿激光射出喷雾,发现一条光束……
生C激光手电(蚊香)。
生D:激光手电冰)。
5.分析论证。
师:刚才同学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在这些物质中,光是怎样传播的?
6•评估。
师:同学们想想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青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结论)--评估
师:刚才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积极,思维活跃,并且验证了你们的猜想,有没有同学也验证过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
有(展示)。
没有(师:请同学再设计实验,探究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
边讨论,边实验)(生讨论,师指导)
展示:
生A:激光手电照射平面镜,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生B:激光手电斜射盛水的酒瓶,光发生偏折,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
师同学们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出示课件)
师:嗅,原来光的传播方向还可以发生改变!可见老师的猜想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刚才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出示课件)。
师:对比这三种现象,此时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青分组讨论。
7•提出问题:(生讨论,师指导)
光为什么有时沿直线传播,有时传播方向变了?
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
什么情况,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在什么条件下光沿直线传播?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并提出了这么多新问题,下面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科学家,探究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8•假设。
师: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刚才的实验现象,对这一问题(指板)提出自己的假设。
(生讨论)
展示: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板书)
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假设?
生:实验中光从空气进入另一种物质(水)时,方向变了。
师:光从一种物质(体)射到另一种物质(体)时,说明光经过了几种物质?也就是说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9•设计实验。
师:到底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来验证(师巡视指
导)
师:哪个小组说说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展示:
A. 激光手电照射平面镜。
B. 激光手电斜射有烟雾的白酒瓶。
C. 激光手电照射玻璃砖。
D. 激光手电斜射烧杯(奶或红酒)。
师:我们看不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否改进?
10. 分析论证。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指板)。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能否说出光在什么条件下方向不改变(沿直线传播)?
师:(补充板书)1.特点: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1. 评估。
师: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
今天所说的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说法不很严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做进一步研究。
12. 应用。
(课件:(1)开凿大山时,为什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2)利用学过的知识
帮助毛
毛想想在烈日下怎样防晒?)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把桌子对齐,你能说说刚才是怎样做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三)光速
师:节日放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后听到响声,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生:(讨论)光速大于声速。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请自学课本。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
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想想故事中有哪些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