馎饦媪的故事聊斋志异补遗【清代】蒲松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 有个韩秀才,在别墅中住了半年,年底才回家。一天夜里,他的妻 子正在床上躺着,忽然听见有人走路的脚步声。一看,炉子里的炭 火烧得很旺,照得屋里非常明亮。见一个老太婆,年纪大约八九十 岁,皮肤像鸡皮一样,还驼着背,头上稀疏的白发可以数得清。她 对韩妻说:“你吃馎饦吗?”韩妻吓得不敢应声。
• 老太婆于是用铁筷子拨了拨炉火,把锅放到上面,又往锅里倒水。 不一会儿就听见开了锅。老太婆撩起衣襟解开腰上的口袋,拿出数 十个馎饦,放进锅里,历历有声。又自言自语地说:“等我找筷子 来。”就出了门。
聊斋故事
馎饦媪 聊斋志异 补遗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 韩生居别墅半载,腊尽始返(2)。一夜,妻方卧,闻人行 声。视之,炉中煤火,炽耀甚明。见一媪,可八九十(3), 鸡皮橐背(4),衰发可数。向女曰:“食馎饦否?”女惧, 不敢应。媪遂以铁箸拨火,加釜其上;又注以水。俄闻汤 沸。媪撩襟启腰橐,出馎饦数十枚,投汤中,历历有声。 自言曰:“待寻箸来。”遂出门去。女乘媪去,急起捉釜 倾箦后(5),蒙被而卧。少刻,媪至,逼问釜汤所在。女 大惧而号。家人尽醒,媪始去。启箦照视,则土鳖虫数十 (6),堆累其中。
注释
• (1)馎(bó博)饦(tuō拖):即“汤饼”,一种汤煮的面食,也 叫“䬪饦”、“不托”。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汤饼,唐人谓 之不托,今俗谓之馎饦矣。”《齐民要术》卷九《饼法》:“馎饦, 挼(nuó挪)如大指许, 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 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 (2)腊尽:年终。俗称旧历十二月为腊月。 • (3)可:大约。 • (4)鸡皮:形容老人皮肤皱折。橐背:驼背。橐,橐驼,即骆驼。 • (5)箦(zé责):床席。 • (6)土鳖: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毙”。
• 韩妻乘她出去,急忙起来端起锅把馎饦倒在竹席的后面。再蒙上被 子躺下。过了一会儿,老太婆回到屋里,逼问锅里的馎饦哪里去了。 韩妻吓得大声呼喊,家里的人全醒了,老太婆才离去。拿开竹席用 火一照,原来是数十个土鳖虫,堆放在那里。
赏析
• 《馎饦媪》是《聊斋志异·卷五》的篇目之一。馎饦[bó tuō] 是汤饼的别名,中国古代一种水煮的面食。类似于现代的 煮面片。媪[ǎo],年老的妇女。馎饦媪即煮汤饼的老妇人。
作者简介
•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பைடு நூலகம்泉居 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 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 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 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 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 言。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