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1)生理学基础
①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最重要的生理学基础,强有力的心肺功能能保证运动时充足的氧供应。硏究明,长期有氧训练的运动员,心肺功能会产生适应性增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是最大吸氧量。
②骨骼肌纤维类型百分配布。骨骼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其有氧运动能力强。
③代谢功能。耐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绝大部分是有氧代谢供能。与有氧代谢密切相关的体内糖原和脂肪贮备量及糖、脂肪代谢有关酶的活性,都是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
④神经系统的调控。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耐受性(稳定性),以及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影响有氧耐力。长期耐力训练可以改善神经的调节能力,节省能量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
⑤激素的作用。
(2)训练方法:
①持续训练:长时间、低强度的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目前普遍认为运动强度在80%-90%最大摄氧量最合适。
②间歇训练:指在一次练习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用积极性休息的方法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训练的方法。
③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高原训练是使人体处于高原低氧低压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人体内的功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低氧训练是在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