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编混岗整改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编混岗整改报告
混编混岗整改报告
篇一:解决混编混岗要多措并举解决混编混岗要多措并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混编混岗是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一大障碍,也是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实行政事分开面临的一道难题。

为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将解决混编混岗问题放上重要议事日程,在解决此问题上我们要多措并举。

一、目前单位混编混岗现状1、行政事业编制相互混用。

行政事业编制人员相互混用,其中以事业编制人员占用行政岗位为主,这类人员的人事关系在事业单位,但是长期被行政机关借用,在行政岗位工作,很多人已成为实际上的行政人员,此类情况构成了混编混岗的主体。

特别是机关领导干部多、职能强且下属事业单位较多的科局,他们为缓解人手紧张问题,常借用下属单位人员顶岗工作。

2、不具备身份人员占行政岗位。

这类人员既不是事业人员,也不是公务员,一般已占行政编制,安排行政职务,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善公务员身份,处于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的中间状态。

这种情况在县直机关一定程度存在,造成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以下二种原因造成:一是过去管理不规范时个别地方擅自通过一定方式从事业单位干部中选调一些人到机关工作,而未得到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认可;二是公务员过渡中,一些行政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因有些条件不具备而未进行公务员过渡,但同时也没有分流出机关。

—1—同时部分单位在所属单位行政事业编制满员的情况下占用相应岗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分人也应属于混编混岗的范畴。

二、混编混岗产生的原因机关混编混岗现象的产生有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前“改非”导致办事人员偏少。

为了改善机关和领导干部结构,目前很多地方实行了领导干部提前“改非”制度。

由于提前“改非”只腾出领导位子,还属于在编人员,且一般不再承担相关工作,这就使得机关单位实际工作人员偏紧,为满足工作需要,很多单位便从相关事业单位调入或借用工作人员。

2、核定编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创造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促进稳定和谐的任务加重,导致政府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精力,而机关行政编制增加困难,导致核定编制不能满足政府机关需要,编制不足导致部分机关单位不得不从所属事业单位借用工作人员。

3、机关本身管理不规范。

除以上客观因素外,有关部门内部管理不规范是形成人员混编混岗的主观原因。

具体表现在:一是机关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办事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常常是混编人员干,正式在编人员看;二是人员组合缺乏科学的调
控机制,一些部门将工作侧重点放在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上,在人手不足时常从所属事业单位借用人力实行重点突破;三是少数部门习惯于找事、造事,导致本单位人手紧张。

—2—4、政事不分的消极影响。

目前我们很多行政机关下设有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从属于行政机关,甚至还承担着部分行政职能,成为行政机关的延伸。

由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这种亲密关系,导致其在用人、经费开支、工作安排等方面基本上是彼此不分的,久之便形成了政事不分的局面,这是造成混编混岗成为常态的重要因素。

三、混编混岗的消极影响混编混岗问题由来已久,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和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开展,混编混岗问题日益凸现出明显的弊端。

1、制约职能发挥。

一是制约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

混编混岗表现主要是从事业单位流向行政机关。

一些事业人员长期借调到行政机关,虽然缓解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但是事业单位同样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而且事业单位在编制被占的情况下,又不能再补充新的工作人员,这样就会致使事业单位部分职能因为人手紧缺而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制约行政机关职能的发挥。

一些混编混岗人员经过历练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能力和素质,但是由于身份问题,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不能担任行政职务,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履职效果,进而抑制工作积极性,无形中使行政机关部分职能被弱化。

2、增加管理难度。

混编混岗问题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同时还给人事编制部门增加了一定的管理难度。

此类人员身份具有“两面性”,难以界定,单纯的把他们当作事业人员来对待—3—或者当作行政人员来管理都是不妥的,所以在公务员登记、工资套改等相关事项处理中,人事编制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对这些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对特殊人员的处理,还要报上级部门研究决定,既增加了工作量,同时还容易引起相关人员的攀比,又增加了管理协调难度。

3、造成不稳定隐患。

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凡进必考”制度的推行,要解决混编混岗人员身份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身份不解决,涉及其个人切身利益的工资、保险、提拔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一些年纪较大的混编混岗人员则面临着更大的困惑,既不可能通过过渡的形式解决公务员身份,又不可能退回到原事业单位,面对这一系列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他们上访也就在所难免,形成不稳定隐患。

四、解决混编混岗举措1、科学核定行政编制。

首先科学核定地方行政编制总量。

建议中央、省机构编制部门以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定编要素,充分考虑到市县乡的特殊情况,重新核定或增加地方行政编制,使编制数与工作任务相适应,以解决地方行政编制不足的压力。

其次出台不同类单位定编定岗细则。

上级主管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依据不同行政机关的工作性质、职能范围、工作强度等因素而建立的编制岗位的量的关系细则,就像城乡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数
是由学生数量的多少决定一样,使编制数切合实情,满足行政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需要。

第三要对照定编定岗细则—4—重新核编定岗。

要依据细则对所有行政机关的行政编制数重新进行核定配臵,该增的增,该减的减,让行政机关的岗位数、编制数和实有人数真正统一起来,以保证人岗相配。

2、加强机关编制管理。

一是要澄清“底子”。

先由单位进行混编混岗自查并按管理权限分别上报编制、人事部门。

再由相关部门联合对单位自查上报的情况逐项进行检查核实。

最后进行公开公示。

将自查和专门核实情况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大机关人员交流与轮岗的力度,使机关人员配臵更加合理。

三是推行人员编制实名制。

通过编制实名制定编到人,而且定编到人的姓名同居民身份证登记的姓名相一致,将编制具体化,使自然人的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推行实名制,有利于实现人岗相适。

四是严把入口关,严格用编审批制度。

凡因工作需要调入人员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事先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申请,同时建立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工作联系会议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避免超编进人,无编安臵和超职数配备领导现象,让编制部门发挥把好“入口关”的作用。

3、妥善分类消化。

一是鼓励符合条件人员报考公务员。

对部分熟悉工作,素质较高,在人事编制部门适当放宽考试条件下,让部门优秀的混编混岗年轻人报考公务员,在维护干部队伍稳定情况下解决部分遗留问题。

二是直接解决部分混编混岗人员公务员身份。

在混编混岗人员当中,有部分人是因为所在单位编制所限造成的,对这些人员的处理,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有政策依据—5—篇二:混编混岗清理表附件1:混编混岗人员情况调查表员或不具备公务员身份人员占用行政编制的类型,混岗类型是指事业人员从事行政岗位或在行政单位任职等类型;请详细说明造成混编混岗的原因、整改意见等。

附件2:在编不在岗人员情况调查表20号文件规定需说明单位、时限、事由、批准部门,其他原因需详细说明。

篇三:某某市单位机构编制核查自查报告XX市XX (单位)年机构编制核查自查报告根据《X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景编发〔〕2号)精神,现将我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核查工作基本情况
一、内设机构情况我单位核定内设机构构),分别是、……;实有内设机构、、……;实有机关党委、纪检监察、、……。

二、编制、职数和实有人员情况我单位机关核定行政编制名,实有人;核定部门正职职数名、副职名,实有正职部门其他领导(具体职务名称)名,实有名;主任科员人,副主任科员人。

科员(办事员)人;工勤人员人;借调外单位在编人员人(借调事由,是否明确借调期限),在编不在岗人(其中长期病休人,带工资脱产上学人,
立案未有结论人,长期外借人,离岗创业人,“退二线”长期不上班人);“吃空饷”事业单位1:单位核定(全额拨款、差额补贴、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名,实有人。

领导正职职数名,实有正职人,副职人;实有党委(党支部)书记人、党委(党支部)副书记人,其他领导(具体职务名称)人。

核定中层正职职数名,实有名,实有人;主任科员人,副主任科员人;专业技术人员人;借用外单位在编人员人,在编不在岗人,带工资脱产上学人,立案未有结论人,离岗创业人,“退二线”长期不上班;“吃空饷”人,具体情况为…
二、核查工作主要做法核查机构编制情况核查表、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打印人员情况核查表交个人核查和签名。

填报编外用人情况核查表、借调(借用)人员情况表和机构编制涉嫌违规违纪行为核查情况表。

在上报本部门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前,在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将本部门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在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示期为7天。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经过自查,我单位存在以下问题:1、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设立机构**(含临时机构)。

2、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在**机构对外加挂**牌子,合署办公等。

3、机关单位以借调、工作需要等名义长期混用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人。

4、编制外聘用人员**人。

5、已退休或调出人员未减编**人。

6、超编、超职数人员**人。

不存在问题填写:未发现有超规格设置的机构、人员混编混岗、非政策性超编和“吃空饷”等违纪违法行为。

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依据自查情况,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撤销擅自成立的**机构,撤销擅自加挂的**牌子,及合署办公机构等。

2、取消借调和长期聘用人员**人。

3、为已到达退休年龄人员**人办理减编。

4、通过自然减员、控制人员调入等手段,消化超编、超职数人员。

5、规范数据平台数据**,确保平台数据准确性。

附件:1、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核查表2、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3、党政群机关离退休人员情况核查表4、党政群机关编外人员情况核查表5、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6、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情况核查表7、离岗人员情况核查表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篇四:分析整改措施报告分析整改措施报告–––通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这次整顿干部工作作风活动中,为使我局全体干部职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目的,我局在认真组织学习理论、深刻分析党性的基础上,联系我局工作实际,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局整顿干部工作作风办公室按照局党委要求,对查摆出来的20个方面29个问题进行了整改责任分解,明确了整改单位和整改工作责任人,明确了整改时限,提出了整改销号责任制。

局属各单位按照局党委责任分解意见,制定了具体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工作,现已完全整改落实12个,拟将在六月底前整改落实6个,
拟将在年底前整改落实8个,争取上级政策支持3个。

现将我局整改措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对照市委《中共开封市委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整顿干部工作作风的意见》(汴发【】13号)文和《六条规定》的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工作,为每个人明确奋斗目标和责任,针对单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全局干部职工,努力提高觉悟,增强党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齐心协力,以“争先创优”活动为抓手,为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1、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政治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的要求。

总认为自己工作忙,学习时间少,除了全局组织的学习外,自学时间较少,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具体了解,个别人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掌握不准,导致工作被动。

原因: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思想还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人社局合并后仅有三个党支部,党建活动开展较少,争创先进党支部措施少,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氛围不浓厚,党员“五个表率”发挥不好,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对局属单位支部的党建工作指导帮助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党员干部模范作用还不够明显,对工青妇工作工作指导少,致使工青妇作用发挥不明显。

原因:因我局由原人事局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整合新成立的局委,两个部门合并后,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

3、基础工作不扎实,不能完全按照卢书记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做好基础工作,“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合力。

没有找准抓手,形成合力。

原因:干部工作调整,许多同志都对新岗位不太熟悉,业务不太熟练,有些中年干部的知识结构老化,对新生事物理解较慢。

4、个别股室之间还缺乏必要的工作交流和互补,个别工作链条上还存在一些阻碍和不协调,完成工作还不够顺畅;个别同志还存在违反《六条规定》现象:如迟到、早退、代签到、串岗聊天、玩游戏、因家里有事午间饮酒请假不上班等。

原因:股室之间缺乏交流,对作风纪律认识不到位,存在着麻痹大意思想。

5、单位卫生和分包卫生区清扫不干净、不彻底,存在应付、走过场心理,院内、局门口车辆乱停乱放。

原因:自身建设要求不
严,没有严格按照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工作责任心不强。

6、办公室落实工作纪律情况还不够严格,档案管理不规范,非人事负责人或手续不全的人员有查阅档案现象。

原因:人情关严重,没有建立严格的以制度管人,在工作中,不严格要求自己。

7、公务员管理股:公务员职位转换手续办理不到位,奖励政策落实不到位,公务员培训较少等。

原因:县直及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历史遗留的混岗现象迟迟得不到解决以至于调整公务员时无法严格按照职位及编制的滞空情况执行;县级财政状况紧张,落实奖励政策存在一定的难度;公务员管理股人员少,对公务员培训重视不够等。

8、劳动保护、监察方面:劳动保障有关政策宣传不到位,不能确保每一位劳动者的知情权;对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监督检查还不到位;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于严重违法案件,劳动保障监察处理执行难,处理力度不够;劳动保障监察办公条件差,执法手段落后,取证困难。

原因:职工的法律知识较少、意识淡薄,个人主动维权的较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人员和经费不足,无力全面开展进企业、进社区主动帮助工人维权,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较少,对一些违法情况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事后取证难。

9、劳动信访、仲裁工作中办案时需要调取证据,但用人单位不配合现象较多;农民工进城工作,签订正规合同较少,确立劳动关系比较困难;对于严重违法案件,劳动仲裁处理力度不够。

原因:劳动者的法律知识少,劳动保障部门的宣传不到位,仲裁部门保障经费少,不能及时到基层去取证、调查。

10、五大保险参保方面:普遍存在参保单位的参保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征缴困难现象。

原因: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把职工当成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对职工的权益考虑的较少。

1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养老金征收和工资发放不挂钩,单位交纳养老保险积极性不高,基金征缴困难,缺口大,确保发放压力大。

原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养老金征收困难,且养老金征收和发放不挂钩,单位交纳的积极性低,全县共有111个单位,8640名职工参保,全年共收入1900余万元,共支出2200余万元,缺口300余万元,收不抵支,确保发放压力大。

1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不能按月发放,不能及时对享受待遇人员进行生存认证,个别死亡人员信息没有及时澄清,开户银行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执行优惠利率,交费后不能及时打印票据。

原因:新农保方面实行收支两条线,上级发放的养老金拨付没有及时到位,不能确保按月发放;由于农村居民死亡不进行火化,户籍没有注销,按照政策无法从参保人员中注销;参保户提供的信息和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不符等原因,导致打印票据不及时。

13、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陈旧,许多新的药品不在目录内容;参保病人对于职工住院报销的流程不清楚;异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人员监管困难;城镇居民的参保人员待遇较低,大量应参保人员流失到新农合。

篇五:年机构编制工作有
关问题的整改方案年机构编制工作整改方案自收到市编办《关于XX区委编办年工作整改的通知》(X编办??9号),我办高度重视,立即向区委、区政府、区编委会领导作了专题汇报,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全办干部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针对问题,全面剖析,制订本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X编办【】9号文件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市编办的工作部署和我办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整改内容1、要加大区直机关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消超力度;2、人员异动台帐不健全,要大力推进编制实名制信息库建设;3、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方面有待提高;4、未报送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总结和统计数据。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注重学习,吃透政策。

认真学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XX市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论述,掌握中央、省、市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2、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3、坚持原则,常抓不懈。

坚持做到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规范管理秩序,严肃工作纪律,及时研究解决机构编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机构编制各项规定得以落实。

负责人:XXX责任人:全办工作人员完成时限:年12月底。

(二)加大区直党政机关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消超力度1、自然减员,分流选派。

鼓励提前退休,坚持到龄即退制度;机关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分流选派。

2、科学调配,总量控制。

在余编和超编单位之间进行人员调剂交流。

3、探索创新,积极改革。

在事业单位中大力推行以钱养事不养人的改革办法。

4、加强监督,共同约束。

坚决清理“吃空饷”、混编混岗等人员;结合实名制管理系统和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分类造册登记;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逐步推行阳光编制。

负责人:XXX责任人:XXX完成时限:年12月底。

(三)健全人员异动台帐,大力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

1、建立健全实有在职人员及变动台帐、入编人员台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台帐等台帐,使各项
台帐与《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和实名制管理系统一一对应,做到机构编制底清帐明。

2、在已完成实名制管理系统原始数据采集、录入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对已录入系统的资料进行复核,如有变动的及时进行变更,并开展统计、查询、报表生成等应用,不断完善实名制管理的基础数据,为全市乃至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实现联网链接奠基。

负责人:XXX责任人:XXX完成时限:年12月底。

(四)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

1、及早部署,精心组织。

运用文件、会议、通讯、网站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条例》和《实施细则》的宣传,营造事业法人单位主动年检氛围;于年底已下发《年度年检通知书》,按日程安排各单位有序年检。

2、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耐心解说,热心接待,细心审核,对材料真实、有效、齐全的单位,做到“受理、审核、核准”一步到位,当场办结;年检过程中主动与教育、卫生、畜牧等所属事业单位数量较多的举办单位沟通联系,强化其监管职责,加强对举办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举办单位的带动作用;由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年检材料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审核、统一办理,改进工作流程;探索建立网上预审平台,避免参检单位工作人员频繁往返。

3、严把关口,保证质量。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强化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严格初审关、复审关、终审关。

4、完善台帐,总结上报。

按照市登记局关于事业法人登记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年检相关材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完善事业单位统计台帐;及时进行网上登记管理信息的整理、扫描和修改工作;积极主动加强与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沟通联系,年检结束后,及时进行小结,并向市登记局上报年检总结和相关报表数据。

负责人:XXX责任人:XXX 完成时限:年5月底。

(五)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1、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

着手机构编制管理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加快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动态调整,贯彻控制总量、动态管理的方针,注意掌握机构、职能运行状况,对职能变化的单位,及时在机构编制上作出相应调整,提高机构编制运行效益。

2、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服务实现网络化,不断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公共邮箱,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检的文件通知、申请登记和年检的相关表格、机构编制事宜办理程序等予以公布,各单位政工人员直接从网上下载使用;建立完善机构编制工作QQ 群,用于相关工作交流。

3、创新政策法规宣传方式。

宣传思维灵活化,经常深入各单位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加强和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使各单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逐步了解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规,提高对机构编制严肃性的认识;宣传资料集中化,将近年来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法规文件编印成册,分发给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使他们了解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文件精神,认识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