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

合集下载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

外 院急诊 手术 , 术 中证 实 为 胃空 肠 吻合 口小 弯 侧 瘘 口, 有 内容 物外 溢 , 给予 吻合 口瘘修 补 , 胃造瘘 , 空肠 造瘘 术 , 术 后 经综合 治疗 痊愈 。
2 鉴 定 结 果 2 . 1 患 方 认 为
手术 前后 未进 行常 规检 查 , 不 合规 定 ; 患者 家属 反 映情 况 后 , 医院 重 视 不够 , 导致 延 误 治 疗 , 使 患 者 身心 受到 伤害 。
Qi n g d a o Me d J, 2 01 4, Vo l 4 6 No . 6

医 鉴 案 例

胃癌 术 后 吻合 口瘘
1 病 情简 介 患者 , 男, 7 5岁 , 农 民, 于 半 月 前 无 明 显诱 因 出
现上 腹饱 胀 , 无 发热 , 无返 酸 , 无恶 心 呕吐 , 无 腹 痛 腹
住院, 6月 8 日手 术 ) 。
3 . 2 本病 例手 术前 诊 断明确 , 且做 了必 要 的辅 助检 查如 血 常 规 、 血型、 肝 肾功 、 输 血 五项 、 血凝 检 查 、 拍 胸部 正位 片 , 肝 胆胰 脾彩 超 , 但不 够全 面 。①患 者高
龄, 有长 期 吸烟史 , 心 肺 功 能 的 检查 应 属 必 要 , 对 于
系。
( 2 ) 鉴定 结论 : 本 病 例 属 于 四级 医疗 事 故 , 医方
承 担次 要责 任 。 3 案 例 分 析
泻等 , 于 2 0 1 0 . 6 . 1去 青 岛某 医 院就 诊 , 胃镜 病 理 示 “ 胃体 腺 癌” , 未 做 治 疗 。于 2 0 1 0 . 6 . 6以“ 胃恶 性 肿
术前 病情 评估 以及 术后 心肺 并发 症 的预 防也会 提供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观察与护理课件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观察与护理课件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观 察与护理课件
目录
• 吻合口瘘概述
• 吻合口瘘的康复与随访
吻合口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吻合口瘘是指手术后吻合口处出 现病理性裂隙,导致肠内容物外 泄和感染。
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吻合 口瘘可分为早期瘘和晚期瘘,以 及高流量瘘和低流量瘘。
发生原因
手术因素
感染因素
手术操作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血 供不足等。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吻合口瘘
的发生风险。
术后早期活动
03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肠粘连等并发症
的发生率。
预防效果评估
定期检查吻合口情况
通过定期检查吻合口情况,了解吻合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吻合 口瘘等并发症。
统计吻合口瘘发生率
对一定时期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进行统计,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不断改进和完善预防措施。
吻合口瘘的治疗
保守治 疗
保守治疗是吻合口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 抗感染等措施。
营养支持可以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 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促进吻合口愈合。
吻合口瘘的护理
一般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体温、心率、呼吸等,以及腹部 症状和体征,如腹痛、腹胀、腹
膜刺激征等。
饮食护理
禁食期间,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 恢复饮食后,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 食物。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 适当的镇痛药物,并指导患者采取 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探究胃肠癌根治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诊治分析

探究胃肠癌根治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诊治分析
2.2胃肠道根治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及预防吻合口瘘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不同而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两者治疗方法都必须积极地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吻合口瘘的愈合率,减少吻合口瘘的再次发生率[3].为了减少或杜绝吻合口瘘的发生,重在预防,认为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①术前积极调整患者的营养状态,并积极治疗合并症,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控制血糖水平。②术前做好胃肠道准备工作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③注意手术操作及吻合技术、方法的改进,提高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规范,加强术中缝合技术及吻合技术的掌握[4]。④保证通畅的胃肠减压。⑤术后的精心护理。⑥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术后腹泻及吻合口周围的积液或感染等。
1.3治疗方法及结果本组8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中有7例行非手术保守治疗,1例采用手术方法。保守治疗:有6例患者于术后3-5d出现吻合口瘘症状,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肠外静脉高营养、抗生素防治感染及纠水、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对症与支持治疗,于术后第10d引流量逐渐减少,2周后膈下引流管未见有液体引流出,约3周后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第10d进半流质饮食时出现吻合口瘘症状,遂给予以上保守治疗措施未见好转,患者处于全身衰竭状态,于术后25天自动出院后死亡。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3d出现吻合口瘘症状,且瘘口较大,患者年龄45岁,一般情况尚可,予以二次手术治疗,约经过3周的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1.2临床表现及辅助诊断8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诊断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热中毒症状:持续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慌、休克等全身中毒症状。②上腹部疼痛及肩背部酸胀不适等症状。③腹腔引流管可见大量混浊样液体引流出。④口服美兰行消化道造影,可见经瘘口外漏或引流管流出。⑤腹部B超或CT检查可见肠壁连续性欠佳及吻合口周围有积气表现。

胃癌术后 吻合口瘘 的影像学表现

胃癌术后 吻合口瘘 的影像学表现

64岁,全胃切除术后 CT提示吻合口瘘可疑,X线未 见明确吻合口瘘 术后第7天 a,b 壁不连续(白箭) 吻合口区及肝下区积气积液 (白箭头) 吻合口壁增厚(黑箭头) c 冠状面CT重建: 左膈下积气积液(白色箭头) 可能吻合的泄漏。 d 术后第10天,X线造影没有 明确的腔外造影剂泄漏。 恢复期13天(禁食期) 住院期23天
1.明确诊断 2.治疗监测
女性,78岁 胃癌毕I式次全切除术 CT及X线均明确诊断 术后第6天: a 壁中断(白箭) b 吻合口壁增厚(黑箭头) c 吻合口区及肝下区积气积液 (白箭头) 术后第8天 d 吻合口区腔外造影剂泄露 (黑箭),吻合口区宽大气 液平面形成(黑箭头) 恢复23天,住院39天
总结
非特异性表现:发热,白细胞增多,术后腹痛
口服造影剂后透视被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用 口服造影剂后CT可提高诊断率
首选水溶性造影剂,易吸收
没有造影剂外漏不一定没有瘘! 消化道内镜可以明确诊断(难耐受)
其他并发症的CT诊断
积液或脓肿定位
腹腔血肿定量定位 胰腺炎
网膜脂肪坏死
溶液后引流管流出蓝色液体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分析,吴冠楠(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影像学方法
数字胃肠造影(直接征像)敏感性40%
CT平扫和/或增强扫描(间接征象)?? 口服含碘造影剂后CT扫描(直接+间接征象)
ECT:99m锝二异丙基二乙酸( 99mTc-DISIDA扫描)
肠梗阻定位、程度(肠坏死?) 切口并发症(切口脓肿,腹壁疝) 肝脾梗死(需增强) 胸腔积液
思考
口服造影剂透视
口服造影剂CT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分级标准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分级标准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分级标准《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分级标准》胃癌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的并发症。

吻合口瘘是指胃切除术后的吻合口处发生的瘘管形成,导致胃内容物渗漏进入腹腔。

吻合口瘘是胃肠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及时发现和处理。

为了评估和分级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严重程度,制定了一套分级标准,以便医生能够根据不同程度的瘘管形成,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分级标准是日本胃肠内镜外科学会(JGES)所制定的。

JGES的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分级标准将吻合口瘘分为5个不同的级别。

根据瘘管的漏出程度和临床表现,将其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和E级。

各级别的临床表现和危险程度是不同的。

A级吻合口瘘是指瘘管的漏出程度较轻,且症状较轻微。

通常不需要重新手术,而是通过严密的观察和药物治疗来控制感染和漏出。

B级吻合口瘘是指瘘管的漏出程度较重,且症状较明显。

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吻合口引流、负压吸引和抗生素治疗。

在这个阶段,重新手术的可能性较低。

C级吻合口瘘是指瘘管的漏出程度严重,症状明显,且存在感染和腹腔内脓肿等并发症。

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来修复吻合口,清除感染并引流脓液。

D级吻合口瘘是指瘘管的漏出程度非常严重,病情危重,存在急性腹膜炎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需要紧急进行手术,修复吻合口并进行腹腔冲洗、脓液引流和全身抗感染治疗。

E级吻合口瘘是指瘘管的漏出程度过于严重,无法进行手术修复,且伴有严重全身感染。

此时,治疗难度非常高,预后较差。

通过这样的分级标准,医生可以在术后更准确地评估和处理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严重程度,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然而,尽管有这样的标准,预防和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良好的手术操作技术和术后护理。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1],手术切除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有效方法[2],成功的胃肠道肿瘤手术由:完整的病灶切除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及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构成。

关系到肿瘤根治的效果,及患者能否在术后平稳恢复和良好的生活质量[3],吻合口瘘则是威胁消化道重建安全乃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死亡率高达50%[4]。

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予以综述。

1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病因1.1 一般情况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与免疫力下降,且大多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病,生理储备能力及应激能力下降,术后禁食进一步加重了体内负氮平衡,易造成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将影响吻合口愈合,导致吻合口瘘发生[5]。

梁国栋等[6] 研究60岁以上胃癌患者197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3.2%(26例)同时认为老年胃癌患者手术中切除脾脏或者胰腺,增加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其机制尚不明确。

1.2 术前情况1.2.1 术前放化疗20余年来,新辅助化疗被越来越多临床医生所接受,2009版《NCCN胃癌臨床实践指南》已将其纳入对T2及更高分期胃癌的治疗建议中。

新辅助化疗有以下优点: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影响化疗效果;防止切除原发肿瘤刺激剩余肿瘤生长;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播散,消除潜在的微转移灶,减少术后转移、复发;化疗敏感性试验,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择敏感药物;剔除不宜手术患者[7,8]。

但是化疗药物影响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形成,对吻合口的愈合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同时导致吻合处组织水肿,血运异常,组织愈合能力差对吻合口愈合不利,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风险。

1.2.2 术前营养状况我国胃癌患者明确诊断时大多已为进展期胃癌,消瘦、营养状况较差较为明显,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术前营养支持,但是因经济或者其他因素,营养情况略有改善便进行手术,加上手术的应激,术后禁食等,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大大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

胃癌术后 吻合口瘘 的影像学表现

胃癌术后 吻合口瘘 的影像学表现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像学表现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像学表现1.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胃癌术后偶尔会出现吻合口瘘的并发症,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像学表现,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并发症。

2.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定义与发生机制2.1 定义: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是指手术切除胃癌后,术后胃与胃肠吻合口处出现不完全闭合的瘘口。

2.2 发生机制: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不当、术中缺血缺氧、吻合口组织缺血坏死、感染等因素有关。

3.影像学表现3.1 造影检查3.1.1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可在胃肠吻合口处观察到钡剂外溢、漏出等情况。

3.1.2 CT造影:CT造影可观察到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瘘管、周围炎性病变、积液等情况,并可对瘘管的走向、长度等进行评估。

3.2 腔内超声检查3.2.1 胃内超声检查: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见到瘘管的形态、走向,并可评估瘘管的大小、周围炎性情况。

3.2.2 结肠镜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胃肠吻合口瘘的形态、位置,并可进行功能评估。

3.3 其他影像学检查3.3.1 MRI:MRI检查可对胃癌术后吻合口瘘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瘘管的形态、走向、长度,并可观察到瘘管周围炎性病变等情况。

3.3.2 PET-CT:PET-CT可评估吻合口瘘周围的活动性炎症情况,并排除瘘管周围的肿瘤复发或转移。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像学图片、造影检查报告等。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吻合口瘘:指胃肠吻合口处出现不完全闭合的瘘口。

5.2 走向:指瘘管在人体内部的延伸方向。

5.3 炎性病变:指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

5.4 肿瘤复发:指原发肿瘤在切除后重新生长或扩散的现象。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精细化营养治疗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精细化营养治疗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精细化营养治疗护理体会[摘要]阐述了胃癌术后18例吻合口瘘患者精细化的营养支持护理。

分享治疗和护理的过程及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胃癌;吻合口瘘;营养;护理吻合口瘘是胃癌切除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以贫血、低蛋白和组织水肿的病人最易出现[1]。

大量消化液丢失会导致肠道功能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衡。

高达90%的吻合口瘘患者会表现出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2]。

目前临床治疗的方法包括:瘘口的引流,感染的控制,水电解质平衡,手术时机的确定及营养支持[3]。

营养支持作为这类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已被认可。

通过对18例吻合口瘘患者精细化的营养治疗护理,均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通外科共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18例(其中外院转入4例)。

患者年龄56~78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体质指数20.81±3.71(kg/m2),行腹腔镜手术8例,传统开放手术10例,包括远端胃切除毕II式4例,全胃切除R-Y吻合式14例,吻合口瘘发生后再次外科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15例。

2治疗方法一旦明确诊断为吻合口瘘,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如脓肿、出血、不能控制的瘘,弥漫性腹膜炎等明确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不能立即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患者,利用原有的腹腔引流管改为自制腹腔负压冲洗引流管,建立确切有效的腹腔引流见图1,给予抗感染、纠正紊乱的水电解质,同时予以精准的营养支持治疗,为手术时机和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图1自制负压冲洗引流管3护理体会3.1及时营养风险筛查及诊断评定营养不良的评定分为“营养筛查”和“诊断评定”两个步骤[4]。

3.1.1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在大量循证医学基础上推出住院患者的营养评定指南,是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首选工具,也是我国成人营养风险筛查的金标准。

胃肠术后瘘口处理与照护

胃肠术后瘘口处理与照护

胃肠术后瘘口处理与照护
一、引言
胃肠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瘘口,这是手术并发症之一。

正确的处理和照护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胃肠术后瘘口处理与照护的相关知识。

二、瘘口认识
1. 定义
胃肠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或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肠道或胃肠道与其他器官之间的异常通道形成,称为瘘口。

2. 类型
按照发生的部位和原因,胃肠术后瘘口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漏、吻合口破裂等。

三、瘘口处理
1. 初期处理
术后一旦发现瘘口,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瘘口周围清洁,避免感染。

- 观察瘘口大小、形状、流出物性质等,记录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按照医嘱调整饮食。

2. 专业处理
医生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修复。

如无需手术,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

四、瘘口照护
1. 日常照护
- 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潮湿导致皮肤炎。

- 使用瘘口护理用品,如造口袋、皮肤保护粉等。

- 遵循医嘱,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 心理照护
胃肠术后瘘口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五、复诊与随访
患者在术后应定期复诊,检查瘘口愈合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六、结语
胃肠术后瘘口处理与照护是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处理和照护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与处理

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与处理

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与处理【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与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期间收入16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吻合口漏相关原因,并予以合理处理措施,制定出预防方案。

结果所有患者均开展非手术治疗,术后存在吻合口瘘,配合禁食、持续胃肠道减压、肠外静脉营养以及抗炎及对症处理后,会逐步减少引流量,约2~3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一旦发生尽早开展合理措施展开治疗,同时,做好术前防范干预成为降低胃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重要措施,值得应用。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吻合口漏;预防;处理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联合围手术期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成为胃癌患者主要策略。

依据肿瘤分期以及部位不同,胃癌手术切除方式分为以下几类: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以及近端胃切除术[1]。

不同手术切除方式所采取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消化道重建为胃癌外科手术重要步骤,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一直受到胃癌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

术后短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会增加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再手术、患者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性,影响到胃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本文应当依据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时对胃癌术后常见吻合口并发症发生风险性、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期间收入16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胃癌根治术,其中8例为胃体上部癌;5例为贲门癌;3例为胃幽门窦癌。

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发热、上腹部疼痛、肩背部酸胀不适症状,左膈下引流液中含有大量混浊样液体引流。

1.2诊疗经过所有患者均开展非手术治疗,术后存在吻合口瘘,配合禁食、持续胃肠道减压、肠外静脉营养以及抗炎及对症处理后,会逐步减少引流量,约2~3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2讨论2.1吻合口瘘原因吻合口瘘成为胃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些年来因手术技术改进及吻合器应用下会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胃癌根治术后瘘的诊治

胃癌根治术后瘘的诊治

胃癌根治术后瘘的诊治胃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胃癌术后瘘是较严重的并发症,由多种原因引起,以吻合口瘘较多见,还包括单纯的胰瘘、胆瘘等。

围手术期的恰当处理、术中合理的操作、术后瘘的及时有效诊治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

标签:胃癌根治术;瘘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尽管化疗、方疗等治疗措施在胃癌的治疗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1]。

目前胃癌D2根治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在许多医院予以推广,随着手术标准化的不断改进,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及手术器械的进步,胃癌术后并发症已日趋减少,但术后瘘一旦发生,将明显增加患者术后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及影响患者长期生存[2~3]。

胃癌根治术后瘘为早期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术后1w左右[4],晚者可至1个月后。

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一项日本研究资料显示,其发生率为1.0%~2.1%,病死率高达15%左右[4]。

1 胃癌术后瘘的原因1.1患者自身原因胃癌术后瘘以吻合口瘘为常见,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如高龄、吸烟、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及长期使用激素等。

由于高龄患者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更多,均可影响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增加瘘的发生率。

1.2医源性原因胃癌根治术包括肿瘤的完整切除,胃周淋巴结的清扫以及消化道的重建。

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术式包括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根治性远端胃切除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重建消化道吻合方式多样,分别为毕Ⅰ或毕Ⅱ式、Roux-en-Y吻合等。

研究对全胃和部分胃切除术的不同吻合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有资料显示,行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行毕Ⅰ式吻合患者,瘘的发生率也高于行毕I式吻合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不同的重建方法与吻合口瘘无明确关系[7]。

因此与消化道重建吻合的方式相比,减小吻合口的张力以及保持吻合口的血运对瘘的发生更为重要。

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目的对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病情发生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情况进行研究。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对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59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例由于治疗较晚,发生感染而死亡。

结论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主要为局部血运问题、局部感染问题、全身营养问题等,针对吻合口瘘给予早期引流、胃肠减压、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痊愈。

标签:胃癌切除术;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胃癌切除术后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由于其病死率较高[1],所以临床对该种情况的重视程度较高,一直是临床热点研究项目。

为进一步降低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成功率,避免感染、死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本文特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对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将相关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占66.67%),女性20例(33.33%);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为(43.21±2.12)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均经本院消化道钡餐、纤维内镜影像学观察以及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经手术病理筛查[2],均确诊胃癌病例,其中腺癌19例(占31.67%),鳞癌41例(占68.33%),排除不愿意配合此次调查研究的病例。

1.3方法收集入组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对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3.1临床表现患者发生高热35例(占58.33%),气促25例(占41.67%),胸闷31例(占51.67%),背部疼痛15例(占25%),呼吸困难22例(占36.67%),心率增快5例(占8.33%);发生时间术后4~14 d,平均时间为(8.12±1.01)d。

胃癌手术后吻合口瘘

胃癌手术后吻合口瘘

胃癌手术后吻合口瘘胃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如处理不当后果严重,★西安国医肿瘤医院★研究人员的报告胃癌根治术495例中吻合口瘘15例(3%),其中4例死亡(0.8%)。

98例全胃切除患者中5例(约5%)缝合不全,1例死亡。

应引起临床重视。

1.原因远端胃大部切除吻合口瘘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胃肠吻合操作技术上的缺陷或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吻合口张力过大;吻合口血肿继发感染或吻合口脓肿形成后发生穿破;严重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致吻合口愈合不良;胃下部癌根部结扎胃左动脉,若同时切断全部胃短动脉或做脾切除术,胃血供应全靠膈下动脉,一旦此膈下动脉出自胃左动脉,余胃就有坏死而致吻合口瘘的危险。

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中,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除前述有关因素以外,由于消化道重建均需要与食管的吻合,食管本身浆膜层的缺乏也是导致容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之一;吻合器的出现给手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是机械吻合技术不熟悉或适应证选择欠妥也会造成吻合口瘘。

2.临床表现吻合口瘘发生后对人体的干扰可因瘘口大小、发生瘘的时间早晚而有不同。

出现比较晚、小的外瘘,消化液丢失不多,如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有可能自愈。

但大多数吻合口瘘的病情严重,胃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后,即造成弥漫性或限局性腹膜炎,消化液的大量丢失迅速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障碍,处理不当,死亡率较高。

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多于术后5~8天。

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并有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表现为术后体温持续不退或逐渐升高,切口周围压痛或红肿,拆除缝线或膈下脓肿引流发现有胃肠内容物始才诊断。

经胃管将稀释的美蓝溶液注入胃中若见从引流管流出,也可帮助诊断。

腹部X线检查有时可见膈下液平或造影剂外溢也有诊断意义。

3.处理原则重在预防。

术前全面、细致、有效的准备工作,合理改善营养,纠正贫血,控制糖尿病对保证吻合口愈合很有帮助。

手术操作应注意以下四点:①吻合口两端消化道血运状态良好;②保证吻合口无张力;③减少吻合口附近组织的损伤;④吻合后吻合口的充气检验。

胃癌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

胃癌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

——其他因素
· 术后胃肠减压不通畅或过早拔除胃管,大量胃液潴留 ,导致吻合口张力过大。 · 过早进食或过早进食粗、硬食物,导致吻合口裂开。 · 低氧血症导致全身组织氧供应减少,影响吻合口愈合。
· 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腹膜炎期
腹腔内脓肿期 瘘管形成期 瘘管闭合期
——临床表现——腹膜炎期
——手术治疗
早期腹腔引流术 :在瘘口附近放臵引流管或双套 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 :适用于瘘口较小且瘘管 瘘口造口术:对于瘘口大、腹腔污染严重、不能 管,有效引流外溢液体、促进局部炎症消散、组 较细的吻合口瘘。 耐受一次性彻底手术者,可行瘘口造口术,待腹 织修复及瘘管愈合。 腔炎症完全控制、粘连组织大部分吸收后可行二 次手术,切除瘘口,进行端端吻合。
吻合口瘘
查检
临床表现 治疗
吻合口瘘
发病原因 预防 护理措施
吻合方法和技术不良
感染或积液


营养不良 其他因素
——吻合方法和技术不良
吻合口边缘对合不良 缝线结扎过紧或过松 吻合口缝线脱开
——感染或积液
手术为污染性手术
吻合口周围积液引流不畅
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营养不良
术前营养状况差 术中大出血 术后未给予足够营养支持
临床表现腹腔内脓肿期多发生与瘘形成后710天瘘口排出大量的脓性液体全身可继续表现为发热345350355360365370375380385390395真空干燥又名解析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着通过降温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燥方式
胃癌术后并发症
· 瘘口排出大量的脓性液体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课件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课件
肠道准备
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减 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术中操作要点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确保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敷料等 物品的无菌状态。
精细操作
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吻合技术 不佳,因此术中应采用精细的缝合技 术,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
合理选择吻合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 择合适的吻合方式,如单层吻合、双 层吻合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肠粘连的发生。
协助患者排痰,鼓励患 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 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PART 04
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史、 用药情况等,以便预测术后可
能出现的问题。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加强 营养支持,提高手术耐受性。
控制基础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确保患 者处于最佳生理状态。
PART 02
吻合口瘘的观察要点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 腹痛、腹胀、发热等,以及引流 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是否
存在吻合口瘘。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和引流液的实验室检 查,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感染情 况,有助于诊断吻合口瘘。
影像学检查
通过腹部X线片、超声、CT等影像 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吻合口瘘的影 像表现,进一步确诊。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 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活动, 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术后 恢复。
饮食护理
禁食与胃肠减压
在吻合口瘘发生后,应立即禁食 并放置胃肠减压管,减轻胃肠压
力。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ppt课件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ppt课件

晚期并发症
• 1.吻合口狭窄 • 2.倾倒综合征 • 3.贫血、营养不良 • 4.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
三、胃癌术后瘘

残端瘘

吻合口瘘
危险因 素
防控措 施
诊断依 据
处理措 施
2
3
术后瘘
1
4
一 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 高龄,年龄≥65岁 • 男性,男性的患病几率是女性的4.2倍 • 贫血,血红蛋白≤8.0 g / dL • 营养不良 • 心血管疾病 • 肺功能不全 • 糖尿病与糖化血红蛋白≥7.0%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吸烟 • 肥胖 • 内脏高脂肪区 • 使用类固醇 • 肿瘤的定位及分期
处理措施 内镜治疗
适应症:泄漏小于2厘米,小于圆周的70%者
方法:支架的使用,特别是自膨胀金属支架 非支架内窥镜方法,如纤维蛋白胶注射 和内固定术 The Over-The-Scope-Clip (OTSC) system (OTSC)系统 Endoluminal vacuum (E-Vac) therapy (E-Vac)治疗
• (2)因为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需要急诊手术患者 • (3) 因为肠壁水肿、组织脆弱等因素胃窦部肿瘤累及十二指肠范围较大的患者 • (4)术中勉强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或强行包埋 残端
谢谢观看
外科医生技术 • 术中技术错误 • 延长的手术时间 • 张力增加或张力过大 • 容量不足 • 联合脾切除术
二 防控措施
术前调整
对患者进行充分 完整的评估, 将吻合口瘘的风险降到最低 特别是纠正营养不良和术前免疫营养不良
术中谨慎
各类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 加固食道,用纤维蛋白补片进行额外密封; 使用膀胱基质支架 术中泄露试验检测:术中使用亚甲蓝或术中内镜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2.体温:手术后体温基本正常,5-7天后体温有升高趋势或术后体温持续不退
3.腹痛:少数病人伴有下腹部疼痛,局部或全腹有压痛、肌紧张,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 炎的表现
4.血红细胞、白细胞、大肠杆菌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目的:减少吻合口处的张力,改善吻合口血运,防止残胃扩张及减少胃液流人 腹腔,从而减轻胃液对组织的腐蚀和刺激。
体位护理
半坐卧位 , 将床头支架摇成 4 0-5 0 度角 , 摇起膝下支架,以免病人下滑 目的:可减少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 使出的肠内容物局限于盆腔 , 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的吸收 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生活护理
1.患者因禁食、禁水,应定时进行口腔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保持导尿管通畅,及时倾倒尿液,定时更换尿袋,做好
(2)空肠造瘘管内输注营养液应由少到多,从稀到稠,少量多次,缓慢注入,同时 防止污染
(3)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定期 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
饮食护理
患者病情好转后,可经口进食,但应注意以下原则: (1)饮食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和丰富维生素,每日每公斤体重摄人蛋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的 观察与护理
概念
吻合口瘘时结直肠手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困素
吻合口的诱发因素
1 感染: 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 术中粪便污染吻合口区 术后引流不彻底(盆腔积液继发感染,形成吻合口脓肿及其周围脓肿)
建立通畅有效的引流, 是预防吻合口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吻合口的诱发因素
护理:1妥善固定胃管 2避免胃管因受压、扭曲、折叠而引流不畅 3每日更换负压吸引壶,保持稳定的负压,并严防逆行感染。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5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分析

15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分析

15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分析
李耀宗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目的:总结胃癌切除术后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防治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对2008~2013年我院治疗的5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和10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共15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例吻合口瘘中死亡4例,致死率26.7%,痊愈11例。

结论保证腹腔引流的通畅、持续胃肠减压、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必要时剖腹探查,依据瘘口的大小选择合理术式,是促进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愈合的重要手段。

【总页数】2页(P202-203)
【作者】李耀宗
【作者单位】孟津县人民医院,河南孟津 47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胃癌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 [J], 傅志红;戴文化;吕翔
2.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附8例手术病例分析 [J], 马霄;张世明
3.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J], 徐世荣;钟京
4.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 [J], 崔鹏;曹先

5.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分析 [J], 刘润泽;常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体会

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体会

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体会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漏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对于患者来说影响生活质量极大。

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治和处理吻合口漏,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本文结合我个人的临床经验,对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体会进行阐述。

一、早期发现和诊断吻合口漏早期发现和诊断吻合口漏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观察与评估手术效果。

为了提高发现吻合口漏的概率,临床上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或口服钡剂摄影法等检查技术。

此外,鼻饲管可以测定胃液pH值,降低吻合口漏的漏失程度和时间。

对于高危人群,如术后72小时内胃液pH值低于5,且有突出的胃部回声,提示可能存在吻合口漏的情况,需立即进行进一步筛查和诊断。

二、积极控制感染吻合口漏会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引起感染的发生。

因此,在治疗吻合口漏的同时,积极控制感染也非常关键。

针对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可使肠内细菌增生的制剂,以便在肠道内维持一定的良好菌群,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内有害菌滋生,抑制肝胆道及吻合口敏感菌滋生。

此外,还要减少创伤和创口处理,保持局部卫生干燥,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三、积极保护肝功能吻合口漏的患者常常伴随肝功能异常,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积极保护肝功能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手术后的休养期间,应避免饮酒和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减少肝脏负担。

同时,给予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中草药等辅助治疗,以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促进恢复。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严重的吻合口漏可导致全身感染,甚至败血症的发生,此时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

然而,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对肝肾等器官的损害。

同时,要遵守抗生素使用的规范,不得滥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

五、营养支持和经济治疗吻合口漏的患者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感染、延迟伤口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应通过口服营养剂、静脉营养等方式积极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

胃肠吻合口瘘的诊治研究

胃肠吻合口瘘的诊治研究

胃肠吻合口瘘的诊治研究胃肠道吻合口瘘属于胃肠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1%~6.5%,毕Ⅰ式吻合高于毕Ⅱ式吻合[1]。

对于胃肠道吻合口瘘的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死亡率高达27.8%~70.1%[2],这种并发症一旦发生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病程长,且所需治疗费用高昂,治疗起来困难,预后不佳。

本文就胃肠道吻合口瘘发生机制与治疗的临床研究做一简单综述。

1 胃肠道吻合口瘘的诊断胃肠道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4d~7d,少数病例可发生在2周左右。

术后患者出现:(1)上腹部剧烈痛伴腹部压痛、反跳痛。

(2)腹腔引流管引出混浊肠液的脓性液体。

(3)口服美蓝有蓝色液体经引流管流出。

(4)腹腔穿刺有脓性混浊液。

(5)X线检查:口服泛影葡胺等,可见造影剂外溢。

(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3]。

2 导致胃肠道吻合口瘘产生的原因[3]胃肠道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术前、术中、术后某些因素有关。

术前因素:(1)患者的年龄。

(2)贫血。

(3)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4)幽门梗阻。

术中因素:(1)胃肠道吻合时张力过大。

(2)残胃血供障碍,特别是合并脾切除者。

(3)吻合技术失误:缝合过密或过疏,内翻过多。

(4)创面污染。

术后因素:(1)吻合口周围引流不畅致局部感染,可诱发吻合口裂开及瘘的形成。

(2)术后营养支持不够。

(3)过早进食及合并糖尿病等疾病。

3 胃肠道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3.1吻合口瘘的预防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多与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肿瘤等因素密切相关。

术者应加强责任感,对手术应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当术者对诊治没有把握时不能勉强手术。

细致耐心的操作及加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控制血糖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4]。

行胃肠切除时切除病变、炎症、瘢痕组织要充分。

吻合时注意检查吻合器械,以防缺钉。

充分止血避免吻合口血肿,针脚间勿漏针,避免吻合口污染,注意吻合口血运,避免吻合口张力过大。

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会异生为血糖,且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故在术前应用胰岛素,保持血糖水平在一定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因素
外科医生技术
• 术中技术错误 • 延长的手术时间 • 张力增加或张力过大 • 容量不足 • 联合脾切除术
二 防控措施
术前调整
对患者进行充分 完整的评估, 将吻合口瘘的风险降到最低 特别是纠正营养不良和术前免疫营养不良
术中谨慎
各类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 加固食道,用纤维蛋白补片进行额外密封; 使用膀胱基质支架 术中泄露试验检测:术中使用亚甲蓝或术中内镜
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是关键,积极有效的冲洗引流、抗感染、营养
支持治疗是处理吻合口瘘有效的方法。必要时二次手术或者腹腔镜 探查,找出吻合口瘘位置,缝合瘘口
01
保守治疗
02
内镜治疗
03
手术治疗
处理措施
保守治疗
适应症:临床稳定,有小渗漏者
方法:优化灌注及呼吸功能管理 保持引流通畅 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建立肠内外 营养支持通道,有空肠营养管可进行 肠内营养 静脉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真菌治疗
• (2)因为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需要急诊手术患者 • (3) 因为肠壁水肿、组织脆弱等因素胃窦部肿瘤累及十二指肠
范围较大的患者 • (4)术中勉强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或强行包埋 残端
谢谢观看
处理措施
内镜治疗
适应症:泄漏小于2厘米,小于圆周的70%者
方法:支架的使用,特别是自膨胀金属支架 非支架内窥镜方法,如纤维蛋白胶注射 和内固定术 The Over-The-Scope-Clip (OTSC) system (OTSC)系统 Endoluminal vacuum (E-Vac) therapy (E-Vac)治疗
2.2 Billroth ǁ式胃部分切除术
3.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二、胃癌术后常见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 1.出血: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切口出血 • 2.吻合口瘘(早期瘘) • 3.切口裂开 • 4.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 • 5.胸腹腔积液、感染 • 6.胃排空功能障碍 • 7.炎症性肠病 • 8.肠梗阻 • 9.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
晚期并发症
• 1.吻合口狭窄 • 2.倾倒综合征 • 3.贫血、营养不良 • 4.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
三、胃癌术后瘘
残端瘘
吻合口瘘
危险 因素
防控 措施
诊断 依据
处理 措施
2
3
1
术后瘘
4

患者因素
• 高龄,年龄≥65岁 • 男性,男性的患病几率是女性的4.2倍 • 贫血,血红蛋白≤8.0 g / dL • 营养不良 • 心血管疾病 • 肺功能不全 • 糖尿病与糖化血红蛋白≥7.0%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吸烟 • 肥胖 • 内脏高脂肪区 • 使用类固醇 • 肿瘤的定位及分期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
• 目前手术是胃癌根治的 唯一途径,但胃的血供
丰富、解剖层次多样、 淋巴结清扫复杂,所以 手术难 度较大,术后易
发生吻合口瘘、出血、 腹腔感染、胰瘘等并发 症
一、胃癌手术方式
1.根治性/姑息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2.根治性/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2.1 Billroth Ⅰ式胃部分切除术
特殊表现
迟发型吻合口 瘘
临床表现:
考虑原因为瘘口较小,吻合口较通畅,返流较 少。但因长时间吻合口周围感染逐渐加重,存 在瘘导致感染、感染导致瘘的恶性循环,瘘口
逐渐加重。在一定诱因下突发腹部疼痛或胸部 疼痛,该类患者瘘液会同时向腹腔、胸腔漏, 甚至发生吻合口一肺瘘。患者可咳嗽出食物、 消化液等。
四 处理措施
术后监测
持续测量生命体征,定期进行血液常规检测和生化检测, 注意各引流管的颜色、性状
三 诊断依据
• 患者常出现寒颤、高热、腹痛及板状腹等腹膜刺激征表现。 引流液浑浊,腹水常规白细胞数明显升高。血常规检查常见 白细胞升高,甚至出现脓毒血症,脓毒症休克。
• 通过口服或者经胃管注入美蓝或者造影剂,吻合口周围引流 管有蓝 色液体引出,或者 X 线发现有造影剂漏出均可直接诊 断吻合口瘘。此外通过 CT、B 超等也可以诊断吻合口瘘。另 有部分吻合口瘘系再次开腹手术或腔镜手术术中证实。
处理措施
手术治疗
适应症:严重脓毒症或晚期出现较大缺损者
方法:喂养空肠造口术 吻合部位的修订
特殊治疗
黎氏引流管
• 黎氏引流管是将被动引 流变为主动吸引,对感 染灶进行 持续滴水稀释 冲洗,当腹腔内有消化 液时,消化液将从外管 的多孔中进人,再经内 管负压吸出。
预防性放置黎氏引流管适应症
• (1)术前患者营养不良,组织修复能力差,残端愈 合不良或术 后营养支持欠佳,残端组织营养缺乏愈合不良:床表现:该类患者腹部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大多会出现突发 剧烈胸痛,继而逐渐出现 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表现。
特殊表现
迷你吻合口 瘘
此类吻合口瘘因瘘口细小局部形成包裹, 临床症状隐匿
临床表现:
①多发生在术 后5~7 d.临床表现为低热,轻 微腹痛,多无腹膜炎 体征或严重全身感染表现; 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轻度升高; ③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无或少量消化液; ④ 消化道造影见造影剂呈线状外泄: ⑤cT显示吻合口 周围有气泡和(或)包裹性积液。 值得注意的是辅 助检查均为阴性但有轻微临床 症状亦不能排除不典 型吻合口漏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