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浑元桩汇总

合集下载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大成拳法门以意念统帅肢体,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进而运用精神,使全身处处建立争力,并与外界建立争力,名之曰浑元力。

下面由为大家分享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一、站桩(一)浑元桩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

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

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

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

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

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

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

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

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

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

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

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时的力量。

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

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练。

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

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

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

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

大成拳浑元桩精解

大成拳浑元桩精解

大成拳浑元桩精解“撑三抱七”意思是强调抱、收的意念,是蓄力的过程。

当抱桩日久,双臂会产生磁场互斥感,就是当你想着抱的时候,会感到有一种向外撑、涨的感觉,越抱越撑,如同两块磁铁的同极离得越近就会越互相排斥。

不要刻意衡量撑抱的分寸,是撑三抱七了,还是撑四抱六了,这样就犯了钻牛角尖的毛病。

一般站一个月双臂就会有感觉,这叫“得劲“。

此后撑抱的分寸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再往下站就开始“摸劲“了。

摸劲是用各种意念逐渐强化磁场感,变成实物感。

如意想拉簧就真有弹性十足的感觉。

想初步体会到实物感至少要三个月的桩。

想练到除了站桩,行动坐卧走皆有感觉,要半年到一年,这时才能开始试力,否则做试力就是瞎比划,一点用都没有。

当然这些是后话,已经超出了撑抱要领的范围。

初学者,要体认到一抱就感到怀里有东西,象个大球一样,贴得很紧,胀得难受,想放也放不下,然而,这只是初步。

进一步体认,就是要求整劲,在静态中求得浑身整劲(称为“六面争力”),之后在动态中求整。

他说“抻筋拨骨”四字道尽了初学阶段的内容,就是要把浑身的筋抻长(抻筋拨骨,这不正是形意拳所讲的吗!),抻长之法就是肌肉放松,但筋要挑起,但是一味地放松是练不出来的,必须该用力用力。

须老师时时较正。

不要执着,送十六个字: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我觉得自然这两个字甚好,有了自然,便能求松求静,因松静是有不同层次的。

手上感觉比腿上强,这种现象完全正常。

原因也很简单:1.手臂比双腿灵敏;2。

腿上没有加意念。

初期阶段可设想两膝之间夹簧。

日久,可感觉到抱的是一根气柱,上面手抱,下面双腿内侧夹,而不止是手上的气球。

“全身无处不弹簧”这句话谁都知道,可很少有人理解。

上面的方法就是这句话的应用。

有了这种感觉,和人推手时,对方能明显感觉你双臂沉重力量均整,不好对付。

但这又只是实作的初级阶段。

因为你双腿无感觉,不能走摩擦步,脚下无蹬劲,是头重脚轻。

此时如果专注于气在身内的运行,用意念加以引导,就是气功。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1. 玉佩式动作:1)缩足站立,两手握拳置于胸前,左手五指半张,右手拳头置于左手掌心之上,双目注视前方。

2)稍稍倾身,下颌微收,舌抵上腭,两肘向外旋转,两肩下沉,脊椎挺直,腰腿自然松软。

3)两臂分开自然下垂,静气,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

功效:1)以玉佩配之,起增益健身之效;2)可缓解颈椎疲劳;3)增强心肺功能;4)增强腰部力量,维持正常腰椎的生理曲度。

2. 小梁杠1)立正站立,两手自然下垂,双目注视前方。

2)两手各自向后伸展,并向上举至头顶位置,手掌面相对,手指向上。

3)收回双手,置于背后,两手掌心相对。

4)交叉双臂,左手伸出,手指向上,右手手腕搭在左手掌心上。

5)向上举起左臂至最高点,收回两臂,恢复起始原位。

6)重复以上动作15~30次。

1)促进全身血液循环;2)增强脊柱及肌肉的柔软度;3)结合呼吸方法能对内臓有一定的按摩效果,达到通畅气息的情况。

3. 翻江倒海1)斜倚于墙角或门缝中。

2)左脚向外侧迈出一步,右脚保持原位。

3)上半身向左侧弯曲,右手置于脑后位置。

4)一侧完成后,换侧重褪。

1)增强腰和臀部的柔软性;2)锻炼腹肌及腰部力量;3)缓解肩部和颈部的疼痛。

4. 落地捶1)足立于肩宽,二臂五指张开向前。

2)右手向前捶地,左手保持放松放在臀部。

4)交替完成。

1)提高身体中心的平衡能力;2)增强颈、肩、臀部和腰部的肌肉力量;3)改善心血管健康。

5. 站桩练功1)双脚与肩同宽,两手握拳置于耳侧。

2)上半身略向前弯曲,腰椎发力内收,双肩下沉,注意腰腹部微收。

3)两手向前缓缓推开,向外旋转,稍稍向下沉,同时用手握力贴住虚拟桩根部。

4)全身保持在同一个平面内保持15~30分钟。

2)改善所有部位的协调性,提高身体活动能力;3)调节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

浑圆桩(收藏版)

浑圆桩(收藏版)

浑圆桩(收藏版)浑圆桩,来自于中华传统武术门派之一---意拳(大成拳)。

意拳,源于形意拳,形意拳源于心意拳,心意拳是在中华传统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意拳,是由清末民初武术家王芗斋老先生传承推广,重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

讲究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的修炼方法。

王芗斋先生自幼体弱,又患喘疾,家人恐其不寿,遂送其至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处学艺。

郭为形意拳承前启后的人物,素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而独步武林,有“不倒翁”之美誉。

当时郭已年迈,本不欲再收弟子,郭的弟子们也多不愿再有个年幼入室弟子,且留住于郭氏家中学艺,爱若己出。

王芗斋则侍师如父,加之聪颖过人,练功刻苦,进步极快,深得郭氏欢心,将形意拳秘诀倾囊相授。

王芗斋先生在传授形意拳过程中,发现许多人过于注重外形及招法的练习而忽略了精神意念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的练功要领,并将自己所教的形意拳又改称“意拳”。

一方面是强调精神意念的重要性。

同时也说明自己继承了传统心意拳的真义,因为意拳即是心意拳的简称。

1926年,王芗斋先生在北平倡导意拳,后由张璧先生赠名“大成拳”。

芗翁对弟子说:“拳学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

”但又却之不能,勉而受之。

1940年,日本在东京召开“大东亚武术竞赛大会”,并通过伪新民会顾问武田熙邀请王芗斋先生出席,王认为汪精卫是伪皇帝,所以不参加他的代表团,托病谢绝之,但欢迎日本拳界派人来京切磋拳技。

后来的日本著名拳术家八田一郎、日野、渡边、字作美及泽田健一等先后来京,但均败北而回。

后泽井健一经一周左右的下跪请求才得以拜在王芗斋门下习大成拳。

1947年,中国拳学研究会在北京太庙成立,王芗斋任会长,会员有二百多人,其中包括王少兰、秦重三、胡耀负、陈海亭等。

1960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聘请王芗斋为顾问,在广安门医院推广站桩功,后来站桩功在全国广为流传,并被卫生部列为推广普及的五大气功功法之一。

但王芗斋坚持叫站桩功或站桩疗法,而不叫气功,对气功界的一些不良习气很有看法,也较少与气功界来往。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是一种运动养生方法,它通过练习一系列的拳术动作和站姿来调整
身体的气血流动和内外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大成拳养生桩系列的操作
大全。

1. 横眉冷对
站立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提起双手,手掌心向内,手臂相对。

收紧腰部,保
持平衡,感受全身拉伸,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2. 候鸟张翅
继续保持直立站姿,双臂自然下垂,慢慢抬起双臂向两侧展开,同时头部向上看。


持平衡和舒适的姿势,感受胸部和肩膀的舒展,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6. 升腾大鹏
依然保持直立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缓慢举起双臂,手掌心向下,同时站立时,两脚
慢慢跨开,跳起时,双手放在膝盖上方,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恢复站立姿势。

运动养生是一种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大成拳养生桩系列通过一系列动作和站姿的练习,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身体的平衡和肌肉的耐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天练习一定时间,可以达到保持健康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练习时要保持正确的姿
势和动作,不要过度运动,以免造成损伤。

如果有身体不适的人,应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运动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大成拳养生桩的一些基本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介绍大成拳养生桩的一些高级操作。

1. 龙虎搏击
这一动作可以让你的气息更加平稳,提高你的免疫力。

执行方法如下:
1. 腿稍微张开,两手臂向外侧伸展,手掌朝下,手指稍微弯曲;
2. 两手臂向内收回,手心或掌心向上,手指稍微弯曲;
3. 右手臂向上伸展,左手臂向下,两臂保持伸直;
4. 右手臂向下,左手臂向上,两臂保持伸直;
5. 重复以上四个动作,每次练习8-10次。

2. 舒展五脏
这一动作可以促进人体五脏功能的调节和健康。

执行方法如下:
3. 举步
1. 站立,一只脚提起,膝盖伸直,向前伸展;
2. 将脚缓慢地放下,脚跟先着地,脚尖再着地;
3. 将另一只脚提起,膝盖伸直,向前伸展;
4. 将脚缓慢地放下,脚跟先着地,脚尖再着地;
5. 重复以上四个动作,每次练习8-10次。

4. 抽身
5. 入梦
这一动作可以帮助你摆脱焦虑和压力,延长睡眠时间。

执行方法如下:
1. 站立,双手向下伸展,松开手指;
2. 缓慢地将身体转向一侧,将头和背部完全贴在地面上;
3. 缓慢地将身体向另一侧转动,并将头和背部完全贴在地面上;
4. 重复以上两个动作,每次练习8-10次。

以上就是大成拳养生桩的一些高级操作了。

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大成拳养生桩的操作方法和效果,建议您前往正规的大成拳养生桩培训机构进行学习。

大成拳技击桩种类方法

大成拳技击桩种类方法

大成拳技击桩种类方法大成拳技击桩种类方法技击桩是研究大成拳技击的基本功,旨在培养技击所需的各种力量。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大成拳技击桩种类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浑圆桩身体间架基本要求两足跟并齐,双脚脚尖45度分开呈立正姿势。

将左脚顺着左脚尖的方向迈出一个脚掌的长度,再横向向外移动一个脚面的宽度,左足跟微虚。

这时两脚站立的位置既像“丁”字步,又像“八”字步,所以叫丁八步,又名半丁半八步,身体重心分配为前三后七,左脚前膝微屈,膝部微向前指。

双手慢慢抬起,左手高于嘴部位置,右手抬起高与肩平,掌心向内。

左掌心与左脚尖上下相对,右手心与左胸部相对,双手前臂与肘部弯曲的角度不小于90度,左手位置略高于右手半拳,两手相距二至三拳,十指分开,指间似夹棉球之意,虎口似撑,指尖微敛,掌心内吸,有持物不使坠落之意,掌心内吸配合手指外张,似有线绳束缚欲张不得。

以鼻子胸窝为线,头顶似有小线上提,似顶非顶,颈直立,不可用力,双目平视左手虎口向上的方向。

即所谓头、手、脚三点一线。

左足在前时,头向左微拧,右足在前时,头向右微拧,下腭微收,颈下好像微微夹一棉球,两肩松圆向左右稍稍扩张舒展,脊骨自然竖直,身体后部仿佛与树有微微挤靠之意,腋下若能容球,心窝微收,胸虚背圆,上下牙齿要衔接而微错,不可用力叩合,呼吸自然,周身放松。

(2)浑圆桩的摸劲训练【浑圆桩前后摸劲训练】身体呈浑圆桩基本间架,意念假借周身如巨人般环抱一棵参天大树,并与大树有融为一体之意。

练习向前摸劲时,右脚微微下踩、上站、前蹬,催动身体缓缓向前,前脚掌微微上踩,两腿内侧似有向内挤合、身体似有挤推大树之意。

此时,双手、双臂配合前推、挤合、微向下按之意。

头与前脚似有弹簧上下挤合,一推即止,随即练习向后的摸劲。

右腿微微下坐,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微微上分,左脚五趾似有扒地之意,膝部意向前指,微有上提之意。

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微微上下、前后相争。

此时,双手、双臂配合回拉、外分、微微上提,身体似有向后微微拉动大树之意,一拉即止。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四、拳法搭配桩练习1.太极扇练习法(1)扇形移位法右腿前置,左腿后撑直,右手扇子斜举,左手扇子平持。

身体沿顺时钟方向移位,右手扇子往右偏,左手扇子往左偏,然后身体沿逆时针方向移位,左手扇子往左偏,右手扇子往右偏。

练习时要注意扇子的高度和移位的稳定性。

两手扇子向两侧张开,随后再收回。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扇子张开和收回的平滑性和协调性。

两手扇子向外张开,腰部往右扭转,随着身体向前旋转。

旋转到逆时针方向时,两手扇子向内合拢,腰部往左扭转;旋转到顺时针方向时,两手扇子向外张开,腰部往右扭转。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和扇子的平滑性和协调性。

2.八卦扇法右手扇子往左抽打,左手扇子往右抽打。

由于抽打时需要体力支撑,因此抽打动作要有力度,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3.形意扇法(2)双手扇法两手扇子斜举,右手扇子上方,左手扇子下方。

两腿分开,身体微微向右转。

右手扇子向右侧拍打,左手随之移动。

然后两手扇子持平,身体向左转。

两手扇子向左侧拍打,身体再向右转。

在练习中要注意动作的平滑性和协调性。

五、注意事项1.练习前要做好热身,需要特别注意手指、腕部和肩膀的热身。

2.练习时应选择一个平坦、干燥、空气流通的场地,并佩戴适合的鞋子和衣服。

3.练习时要保持身体姿势正确,不要扭曲身体或翘起脚后跟。

4.练习时要感受到气的流动和呼吸的平稳,不要强行练习过度。

5.对于初学者,每天的练习时间不要过长,以防过度疲劳。

6.练习时应以轻柔为主,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肌肉拉伤等不良后果。

7.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总之,通过大成拳养生桩系列的练习,可以使身体健康、心境舒畅、意志坚强,并且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恰当的练习,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和保护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勤练,才能收获养生的好处。

大成拳浑元桩教程

大成拳浑元桩教程

大成拳浑元桩教程大成拳浑元桩教程佚名养生桩是意、气、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动静相兼、调整阴阳的整体活动。

不仅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而且是技击练习的基础和必要途径。

一、浑元桩简介浑元桩,是大成拳的核心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

站桩是神,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

形和意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是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

浑元桩动作简单,极易修炼,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

”的确如此,单纯的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

即自然呼吸,不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

为保健养生治疗慢性疾病,增长体质,简单易行,人人都可以习练,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站桩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可随身体状况的不同做不同的安排。

站桩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超出身体的负担能力。

二、站桩要求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

五要是:恭、慎、意、切、和。

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混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初习浑元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沉肩坠肘,屈肘环抱,腰松腹圆,膈肌放松,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微抓地,足心涵空。

整体要求是:全身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浑元一体。

三、具体要领“头” 头为一身之主宰,要求:头要正直,头顶百会穴似有一根丝线吊着,项要正,下颌要微收。

“目” 目乃心之窗,藏神之所在,目要正,眼前视,微向上方远望前方景物,似有轻云所遮,隐约可见,这就是精神内敛的意思。

“口、鼻” 口微张,两唇稍露缝隙,似笑非笑,使面部肌肉感到轻松舒适,用鼻呼吸,做到均细无声。

如感到呼吸不适,可改用口鼻同时呼吸,要求缓慢细长,直至舒适为止,舒适后再改为鼻呼吸,绝不可人为造作,屏息闭气。

“齿” 牙齿自然衔接,似咬牛筋,不可用力扣合。

师父秘传详尽的大成拳浑元桩练法某些要诀是首次公开

师父秘传详尽的大成拳浑元桩练法某些要诀是首次公开

师父秘传详尽的大成拳浑元桩练法某些要诀是首次公开大成拳的浑元桩在意拳中称之为平步撑抱桩,浑元桩就是撑抱桩,撑抱桩就是浑元桩。

这个桩主要是利用撑与抱的二争力与自我挣扎力的练习,延伸到全身上下左右各个部位、各个关节、各个细胞都练出了二争力与自我挣扎力。

当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达到了二争力与自我挣扎力这样的状态,浑元力就形成了。

当浑元力向一个方向出击的时候,爆炸力就产生了。

这当然是我们站桩者所梦寐以求的内功。

王芗斋先生说:“全身力要浑元。

”浑元力乃是争力,争力包括二争力与自我挣扎力。

动静不同,不动时其力一贯,属之于静。

动时大小关节无处不有上下、左右、前后,百般之二争力和自我挣扎力,属之于动。

动静之力,又因为其作用不同,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力,实则是一贯之力。

大成拳的浑元桩(意拳的平步撑抱桩)的秘诀要领如下:1,头要虚领顶劲。

不是“虚灵”顶劲,而是“虚领”顶劲。

有统领全身之意。

2,颌夹。

颌是指整个下巴。

就像夹着一个小的氢气球一样。

3,后脖子向后靠。

脖颈有向后靠的感觉。

头顶与颌夹形成了一对二争力。

颌夹与后脖子向后靠形成了一对二争力。

4,含胸拔背。

重点是拔背,不是含胸。

拔背用八分力,含胸用二分力。

拔和含是一对二争力。

5,松肩横肘。

松肩沉肘与松肩坠肘都不对。

因为“沉”和“坠”跟地球形不成二争力。

横跟地球的吸引力形成了二争力。

6 ,腋夹。

胳膊窝就像夹着足球大小或蓝球大小的氢气球。

7,身体中正。

心平气静。

8 ,眼睛瞪大,眼光远望而含蓄。

这就是王选杰先生所说的“精神放纵”。

9,挺腰坐胯。

不能松腰。

松腰一切都完了。

挺与坐形成了一对二争力。

10,夹裆。

就像夹着一根大圆木,抽都抽不动。

只有夹裆,才能够“练水化气” ,水不能泄矣。

水一泄就谈不上养生,况且技击乎?11 ,双膝上提前顶。

就像顶着一根红樱枪的枪尖,即不能让枪尖伤到自己,也不能让红樱枪落地。

12 ,双脚跟虚起。

脚后跟要抬起来,脚后跟就像压着一根硬弹簧一样的感觉。

大成拳之混元桩和矛盾桩

大成拳之混元桩和矛盾桩

矛盾 桩
伏 虎桩
站 矛 盾桩 是 为 了培 养锻炼 “I~劲 ” 所 峭 “l~劲 ” 实 际 “有劲”而看上去却 “没劲” 说 白了 .就 是不 劲之劲 . :川力之 力 有 了 “ 劲 ”就能 “肌松 力 ”
“肌松”指的是肌肉放松 . “力 ”就是支撑作j=}=j 整 体支撑作用大 ,自身就D ia1.别人推4 动你 I 许支撑作 H】 人 ,别人就难以进攻你 ,你就能轻 易地阻击别人进攻 ..
7亡.北 京掼 跤功 夫传 承 人何 彦 忠 .温 州 体 育 局 群 体 处 处 K温 从 达 ,温 州 m 体 育总 会秘 f;K叶挺 ,温 州生 态 管 蚕 会党 委 委 员胡 跃 中 ,鹿城 区体 育 埘 剐 局 K叶 笑敏 ,鹿 城 区 史联 叶 lf 乍处 长 ,浙 汀 武 术 协 会 削秘 长 邛 哓燕 ,浙 汀 武 术协 会 剐 会 长温 州武 术 协 会主 席 李志 荣 、温 州 武 术 协 会常 务剐 席 陈 胜 贤 、副主 席 尹 进 飞 ,温 州武 协八 卦 掌 分 会 会 K拿 增 云 ,武 当 第 十 五 代传 人 商 伟林 , 及温 州 I¨蚕 Ifr政 府 、晚城 区 、公 安 等 卞H关 部 ¨ 的有 关领 导
站机时 ,也 叮感觉 好似 自身站 温水中 ,体 会在水里泡 浴 的感觉 .这样也容易放松干LI入静
养生桃具有极 好的 养生 、康 复 、健 身 、延年益寿之效 能 是体 多痫 者的神 蚪妙药 山于 养生桩能 I州本培无 . 此 .养生桃对商lⅡL 、赶心病 、神 衰弱 、u因喉炎等多种慢 性疾病均有 ·定的医疗作 、
矛盾桩是技击桩 的灵 魂之 桩 。站好 了浑 元桩 ,其它养生桩
如抱球 桩 、扶 按桩 、养 气桩 等可轻 易掌握 ;练 好 了矛 盾

大成拳浑圆桩解说之一:阶段与层次

大成拳浑圆桩解说之一:阶段与层次

大成拳浑圆桩解说之一:阶段与层次世上太多的事情,都有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练习浑圆桩也不例外。

第一阶段:养气血,是轻松甜蜜阶段,目的是养生、求松。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站桩方法,包括一般的大成拳老师教的、书上写的、网络视频上介绍的,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水平阶段上。

很多人看过王选杰先生说的一句话:哪儿不舒服哪儿就紧了,那就站错了!这是要求初学站桩者学会放松,用放松作为手段,卸除身体的僵滞力。

按照头正、目直、身庄、神静的要求站好间架,怎么舒服怎么站,站到1.5小时还很舒服,没有疲倦和累的感觉,还能入静、感觉舒适,那就站透了,需要进一步提高了。

第二个阶段:养练结合,气血濡养的同时,要锻炼筋骨,养中有练,练中有养,这个要求迥异于第一阶段的要求,该紧的地方要紧,该松的地方要松,要做到梢节紧根节松,达到这个标准,配合点紧身松的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进行调整,提高要求才行,绝不是一个桩站着多年不变。

因此,养生桩与技击桩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没有紧就不会产生松,不是通常臆想的松到懈了就是极紧了。

通过抻筋拔骨作为手段,达到筋长力大的松的目的。

芗老说的“松就是紧,紧就是松”,王选杰先生说的“紧中之松,紧中之松才是真松”。

刚开始站桩的身体僵滞不是紧,也根本就谈不上松紧,主观上想着放松,认为软绵绵毫不着力是松,其实就是懈了,变成轻松桩、甜蜜桩,在飘飘然中愉悦自我,往往会多年站桩一直徘徊不前,以至于不少自学者感到“大成拳不相信眼泪”,苦心孤诣追求大成拳,结果还是空空如也,实质上是没有摸着站桩的门径。

2大成拳浑圆桩解说之二:站透有人很关心,这个站透需要多长时间,站桩无止境,何来站透。

一般来说,养生桩一次站桩能达到1.5小时的话,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

但如果连一小时都达不到,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积累了。

果春老师对时间要求很严格,总是强调功夫=时间+汗水,在正确练法的指导下,有付出肯定有回报。

不少人每天站桩不到一小时,就想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也是幻想。

大成拳浑圆桩功

大成拳浑圆桩功

大成拳浑圆桩功此桩法是大成拳殊多功夫锻炼中一个重要环节。

它不光是养生桩也是该机的技击桩法,用它要求养生放松相对简单容易,但欲使求得技击之所需,就要求在其他技击桩法功夫精深后方可练习,大成拳功深者可以在任何一个装架中求得各桩架所应得之力,所谓大成拳只一桩一劲。

首先,两脚平行站立,二足略宽于肩,足趾似有抓海绵,身体略微后靠,周身含蓄,头部如有细线上拉之意,二手臂徐徐上抬到高不过眉低不过嘴处止,二手臂环抱于胸前,指尖相对,腕关节有外挺上提之意,腕部二大筋要挑起,十指指尖可微加用力,注意肩部尽量放松,不屈想他,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松下来。

腿部弯曲,臀部下靠,二膝向上提纵,二脚向下踩按,但不可用力,此亦可谓桩功中之提顿。

身体个骨骼支撑,可以体会欲蹲身抱起重物没抱的那个劲,保持住那个感觉,此时身体各骨骼全挺上劲了,没有任何打软的地方,头要正,脖子上大筋要挺住了,你抱重物时是不会缩脖子的。

&n(创业先锋网欢迎您)bsp;可意念双手臂间环抱二个气球,体会手臂挤压气球时一松一紧的感觉,不可真的用力,意念要总保持似有似无之间,细心体会手掌各指关节及腕关节开合的感觉,肩部要放松,身上肌肉一点力也不要用,要完全松下来,只用骨骼支撑着,筋逐渐地挑起来,站的肩膀松松,二手好象被线吊起来似的。

双脚可意念各踩一条船,或骑在一天长木头上,这样可迅速体会出夹劲,今后二腿轻轻一夹就有夹劲再加力还能夹,便松下来了,初学者站此桩有一定的体会后就可马上转入大成拳技击桩的练习。

大成拳抱球桩:通过抱秋桩可以获得丰富的拳劲。

如整个上肢的抱劲,双腿间的合劲与整体的弹力以及自身的匀整,松紧。

虚实,含蓄的都可以得到极有效的锻炼。

~~以此桩的左式为例,首先要求脚不丁不八步站好,两足重量初步可分配为前三后七,进而可前二后八,前一后九都可以。

双臂环抱,眼光需从腕关节含蓄望出,手臂与头部(创业先锋网)之间隔可以略均一些,身体略微后靠,头部毛发犹如细线上提之意,此可以意念头顶有物下按,我有上顶之意,这样头颈部自可竖起,而臀部有下座之意,前腿膝关节有前指而脚趾有回扒抓之意,足跟微微抬起,后胯要白痴里合后挣与左膝形成前后之挣力,后膝有向内微裹之意。

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

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

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之正面浑圆桩,哪个增强功力更快?——允升园记之太极篇(19)内家拳皆重视桩功。

师傅要求我多练桩功,只是生活忙碌、琐事缠身,桩功练得断断续续,眨眼几年过去,收效甚微,心中惭愧。

师傅说,由于人体经脉老化原因,53岁之后再练桩功,除非机缘,很难再出真功夫。

今年女儿考上大学,我的早晚时间相对充裕,于是又开始站桩。

我主要站三个桩。

一是太极之无极桩。

无极桩是太极拳之基,其理论和技术体系源于道家,包含内丹和武术技击,成为太极拳养生与技击的基石。

研习真正的太极拳,无极桩是必须过的坎。

我学无极桩主要的动力,来源于杨式太极拳汪脉传人、太极拳名家石明先生,他是从无极桩走出来的太极大家,自己亦被他的功夫所折服。

我的师傅对他的太极功夫亦是非常敬佩的。

石明老师于北大讲座曾言:什么事都有个极限,那极限的一刹那——中极之微,就是太极。

好比太极图里的中极线,亦阴亦阳,非阴非阳。

具体如:我想出这只手,要出前的那一瞬间,即出与未出的一刹拉;我想拿回那只手,要拿回前的那一瞬间,即拿回与未拿回的一刹拉,这两个瞬间,都是太极。

他认为,打拳就是有无之间、阴阳之间、同生共灭,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过程。

其实,石明老师所说的极限的一刹那,即是我和拳友们交流的一句话:太极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即出未出,与形意拳的三磨即为暗合,以前文章提及。

我站无极桩比较随意,少到10分钟,长到3个小时,没有定数,看心情。

之于养生,无极桩给我的最大体会,即体力恢复极快,10分钟足以让人充满新的活力。

每每工作劳累,我都会站上十几分钟休整。

身边许多朋友也因我受益。

之于功夫,我的体会是,无极桩让我的定力更强,内心更加从容,当对方出拳攻我时,接手也不再象从前那样紧张。

二是意拳之浑圆桩一代宗师王芗斋创立的意拳即大成拳,其显著特点之一是舍弃套路,构建了一套站桩—试力—搭手—散手的独特训练体系。

大成拳浑圆桩(医学桩)——初学入门(附多图浑圆桩)

大成拳浑圆桩(医学桩)——初学入门(附多图浑圆桩)

大成拳浑圆桩(医学桩)——初学入门(附多图浑圆桩)王芗斋先生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练功照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基础上,吸取【太极拳】【八卦掌】等众家武术门派之长所创立。

大成拳“七妙法门”即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推手及实作。

大成拳更广泛采集养生术之精华,发展出养生体疗健身法——大成拳养生桩。

王芗斋先生宗师王芗斋先生打破武林门派之分,将拳道不传之秘公诸天下,光大武德;更将养生健身之术普及民间强身治病,造福民众。

王芗斋先生衣钵弟子:姚宗勋先生姚宗勋先生浑圆桩姚宗勋先生,著名的武术家。

自幼爱好武术。

二十岁时投入意拳创始人王芗斋门下。

四十年代初期,宗勋先生尚在大学肄业期间就名重京华,被王芗斋先生题诗赐名“继芗”,意即托付衣钵。

1984年正式成立了“北京市武术协会意拳研究会”。

姚先生出任会长,并被聘为北京市武协顾问,为意拳的研究和推广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芗斋先生关门弟子、大成拳中兴之王:王选杰先生教学理念:遵循宗师王芗斋先生的拳学精神,严谨传承大成拳功夫内涵,真诚传授大成拳真功夫,积极发扬振拔中华尚武自强精神!拳学表现形式繁多,为保持拳学功夫核心本质,不断深入体会功夫内涵,涵养武德,修养身心,识破表象,坚守根本,为大成拳功夫传真,并积极致力于养生保健事业,为民添福増寿。

王选杰先生王选杰先生为了传承大成拳功夫,并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王选杰先生晚年隐逸家中,除了继续研究拳理和养生术之外,著书立说,而且广收门徒。

在他的众多弟子中,不仅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西等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而且还有来自英国、日本等国际友人和港澳地区的同胞。

通过王选杰先生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中华武苑中的这枝奇葩——大成拳,得以重放异彩,并发扬光大。

大成拳浑圆桩(简单易学)浑圆桩又名:养生桩、浑元桩、撑抱桩、混元桩、健身桩、体疗桩、医学桩等等。

王选杰先生浑圆桩一、浑圆桩姿势1. 立正站好,身体正直;2. 两脚分立与肩同宽;3. 两手轻松上抬环抱胸前;4. 两膝微屈,十指自然撑开;5. 全身放松,两眼向远方平视;6. 头有上顶之意;7. 背有后靠之意;8. 两手有抱球之意;9. 两脚有下踩之意;10.初学者练此桩先以10-30分钟为限,逐渐增加时间,尽量多体会;11.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量力而行,二是尽力而为。

大成拳四大基础桩

大成拳四大基础桩

大成拳四大基础桩大成拳四大基础桩一、混元桩立正站好,身体正直,后脑、颈部与脊椎成—条直线。

抬右脚向右侧轻移半步,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两手轻松上抬环抱胸前,掌心距胸口15厘米~30厘米。

两膝微屈,十指自然撑开。

全身放松,两眼向远方平视。

两手有抱球之意,头有上顶之意,两脚有下踩之意,背部有后贴之意。

初学者练此桩先以10分钟为限,逐渐增加时间,以身体感觉不过力为限度。

混元桩为百桩之始,其它众多桩法皆由混元桩演变而来。

混元桩为双重(两脚力量均分)桩,加上两手的环抱亦属轻松力度的姿势,为体力消耗最少的桩法,所以也是最容易进入放松状态的桩法。

放松人体是大成拳桩功(包括其它所有功法)的第一训练要领。

练功时,通过放松可以卸掉身体的僵滞之力,继而练出功力、抗重击力、快速反应能力等。

混元桩作为最易放松的桩法,对卸掉僵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其它技击桩由于强度较大,初学者往往会因为不易放松,不仅无法去掉身体的滞劲,反而会增加新的僵力。

所以,将混元桩作为大成拳技击的入门桩法是正确的选择。

二、矛盾桩立正站好,身体正直,后脑、颈部与脊椎成—条直线。

左脚向左前方迈半步(或右脚向右前方迈半步),两脚呈稍息姿势。

后脚落实,前脚跟虚起,两腿力量之比为前三后七。

两手环抱胸前,十指自然撑开,前手高于肩头低于眉梢,后手低于前手,两眼顺前脚尖指的方向平视远方。

意念中前手执盾,有铜墙铁壁之坚,后手持矛,有刺透坚甲之利。

有了浑元桩锻炼的基础。

初练矛盾桩即可以每次每侧站20分钟,此后逐渐增加。

矛盾桩核心的技击作用是锻炼攻防间架,间架是一种基本技击姿势,对于实战中的攻防有重要意义。

攻防间架的主要作用是在敌我之间控制一定的空间范围,并以稳固的身体姿势抗击敌方的攻击,有效地保护自己,并调动身体各部位的力量集中于某处,给敌方以重击。

攻防间架的形成有赖于全身各部位的协作及全身意力的凝聚。

在实战中,间架须保持不散,基本形态不变。

也就是说,我们在刚刚进入实战或者与敌周旋时,间架是保持不变的,一旦发力触敌,则根据需要变转身体及手脚等各部位形态,发力之后又恢复了间架的固有形态。

大成拳浑圆桩法要集成(马冬生???王开俊)

大成拳浑圆桩法要集成(马冬生???王开俊)

大成拳浑圆桩法要集成(马冬生王开俊)大成拳名震华夏,远播海外,习者如云,人才辈出,然能登堂入室,深谙大成秘奥而达炉火纯青之境者,实属凤毛鳞角,屈指可数。

大多数普通大成拳爱好者尚停留在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欲进不得、欲罢不能的境地,甚至未涉堂奥却孤芳自赏、稍窥门径却固步自封、练有所得却夜郎自大、误入岐途却嚣张狂放,此皆大成拳门外汉也。

今笔者将大成拳门内传承心法秘要及20余年修炼体悟大成拳之心得陆续托盘公示,以期对大成拳爱好者功力精进及大成拳的发展壮大有所助益,更望拳学方家不吝赐教。

学者有疑则问,有问则告,告必尽义。

凡属同好,有来则教,教必尽力。

浑圆桩是大成拳最重要的基础桩、基本桩、养生桩,入门容易入境难。

但万法源于浑圆桩,浑圆桩练不得法,习大成拳就是缘木求鱼,浑圆桩练不精深,其它功法的修练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今将大成拳浑圆桩行功法诀披露如下:站桩贵在明理性,形神合一体力行;置身氤氲大气中,头顶脚踩身膨松;肩撑肘横臂撑抱,涵胸拔背身后靠;脊柱后绷竖沟平,气贯周身筋膜挺;胯裹膝顶膀吊垂,上虚下实身撑坠;整体呼吸在毛孔,腰马合一筋连通;骨骼生棱四梢惊,五气朝元六根静;体内细胞齐沸涌,周身鼓荡如悬空;根松梢紧中节争,周身无根处处根;六面争力起螺旋,五行合一力浑圆;离形去知体透空,独立守神无念中;返寻天籁似睡婴,松柔空灵入化境;行站坐卧拳服膺,动静互根修性命;抱圆守一不着象,天人感应本能光。

“站桩贵在明理性,形神合一体力行”。

站桩要有悟性,能够明心见性,也就是要能够正确理解拳学理论和拳道规律,要能够彻悟“拳禅不二”、“拳道合一”的本来面目。

正如王选杰先生所言:“学练大成拳除在明师口传心授之外,还应自己多设疑问,因有疑才能有悟,因悟有深浅,故成就亦有高下。

试看,有数十年功夫笃实者,由于悟性差功夫亦见平常。

亦由于悟性极好,虽有二三载之功夫,其造诣亦可臻于上乘。

”王芗斋先生谈拳学要义时也指出:拳学拳理极难亦极易,“倘遇天才的学生,不满百日之功,则有成通家大器之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来自网络
大成拳养生功(第二版))站桩要领:首先神态自然,平心静气,双足分开,脚尖向前,平行站立(根据曾广骅《大成拳科学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可微外八字,随着站桩的时间延长,柔韧性增加,慢慢改为两脚平行),身体左右重心放于两足之间,前后重心置于脚掌与脚跟之间(根据曾广骅著《大成拳科学功》重心位置可以在脚掌,脚跟,或脚跟后变化,但以本法为最佳。

脚心自然含蓄,脚后跟如踩一小虫,既不能踩死,也不能让他跑掉)。

双膝微屈(根据《站桩绽放生命奇迹》中双腿膝盖自然略为弯曲(5度以内),做到 “似直非直”,“似曲非曲、似坐非坐”),小腹松圆,尾闾中正(身体正直),头顶项竖(根据佳宁微信抻颈,脖子直立,顶心如有细绳吊系,头部似乎有一个人从天上拽着你的头发,头直目正,颌下若夹一乒乓球)。

臀部似坐非坐,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

而后双手抬起,置于胸前,约与乳平,双肘左右微向外撑,同时又有向下松垂之意(松肩坠肘,腰部放松,肩部稍向后张,但不是耸肩,腋下若能容球(一拳----曾广骅)双臂成V 型抱圆两臂环如抱球-曾广骅,虎口微撑而指尖微敛,掌心内吸,两手心离胸约8寸-9寸约27——30厘米;臂半圆,腋半虚
)。

双手十指微曲,自然分开(两手十指相距约二三拳25——35厘米-曾广骅),若能容球。

意想双手各抱一纸球,用力则球破,不抱则球脱。

同时双目似闭非闭(根据《站桩绽放生命奇迹》中眼微闭,嘴略张,似笑非笑,含胸收腹),呈垂帘之状,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心是也。

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大树之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盎然,生生不已。

此为浑元桩一,若只说浑元桩,则指此桩。

双手抬至与鼻齐高为浑元桩二,双手与脐相平则为浑元桩三,其它要领与浑元桩一完全一致(两臂,高不过眉,低不过脐)。

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

双眼亦可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

(佳宁)站桩方法二: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者略宽于肩。

身体重心放在两脚间。

松肩坠肘,腰部放松。

身体似坐非坐,膝盖弯曲,弯曲的膝盖不超过前脚尖。

脖子直立,头部似乎有一个人从天上拽着你的头发。

眼睛微闭,嘴略张,似笑非笑。

双手环抱胸前。

右手不往左手去,左手不往右手来,手指分开,似乎掌中有球,用力过紧,球破了。

不用力,球掉了。

自由呼吸,腹式呼吸最好,但一切要顺其自然。

入静,什么都不要想,如果想了,就顺其自然,不要控制意念。

站桩要循序渐进,留有余力,留有余兴。

(抻颈 掖胯,手高,蹲低,老熊抱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