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 Doppler:主动脉缩窄,使血流通过此部位
速度加快,彩色多普勒观察时局部血流呈 五彩镶嵌的湍流性高速血流,血流通过狭 窄部位后速度逐渐减低,但如狭窄段较长, 则降主动脉的血流均呈红五彩镶嵌的高速 血流。连续多普勒检查时,将取样点置于 缩窄部位的远端,可探及位于零线下的收 缩期高速血流频谱。
主动脉缩窄
• 根据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的位置关系,一
般分为导管前型和导管后型。和程度。胸
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可显示主动脉弓 峡部内径缩窄,多为局限性狭窄。有的缩 窄部位较长,部分患者还可呈隔膜样狭窄。 于左室长轴、短轴、心尖四腔心断面均可 观察到左室壁肥厚。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血管环
• 先天性血管环是一组较复杂的大血管畸形。
病变可累及主动脉及其胸腔内主要分支, 甚至部分肺动脉,出现血管起源、结构、 位置和路径等的畸形,多数可在心底部形 成完整或不完整的环状血管,可对附近的 食管和气管等产生压迫,有的可影响血流 动力学状态。发病率约占先心病患者的0.8 %-1.3%,其中33%-73%为双主动脉弓。
瓣病变。
• 先天性:多系胚胎期瓣膜发育异常所致,可出现
瓣叶数目异常、瓣叶增厚、交接粘连、瓣环发育 不良等。根据瓣叶数目可分为单瓣化、二瓣化、 三瓣或三瓣以上畸形,以二瓣化畸形最多见瓣叶 数目越少,瓣口狭窄往往越明显。
• 其它原因:退行性变、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表现
• 室间隔与左心室壁增厚 • 狭窄主动脉瓣的数目、形态、位置及启闭
• 狭窄远端动脉Doppler频谱影响:远端腹主
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减低,加速时间延 长,加速度减低,频窗消失,反向波消失。 重度狭窄患者腹主动脉血流频谱呈单向连 续性。
主动脉缩窄
速度加快,彩色多普勒观察时局部血流呈 五彩镶嵌的湍流性高速血流,血流通过狭 窄部位后速度逐渐减低,但如狭窄段较长, 则降主动脉的血流均呈红五彩镶嵌的高速 血流。连续多普勒检查时,将取样点置于 缩窄部位的远端,可探及位于零线下的收 缩期高速血流频谱。
主动脉缩窄
• 根据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的位置关系,一
般分为导管前型和导管后型。和程度。胸
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可显示主动脉弓 峡部内径缩窄,多为局限性狭窄。有的缩 窄部位较长,部分患者还可呈隔膜样狭窄。 于左室长轴、短轴、心尖四腔心断面均可 观察到左室壁肥厚。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血管环
• 先天性血管环是一组较复杂的大血管畸形。
病变可累及主动脉及其胸腔内主要分支, 甚至部分肺动脉,出现血管起源、结构、 位置和路径等的畸形,多数可在心底部形 成完整或不完整的环状血管,可对附近的 食管和气管等产生压迫,有的可影响血流 动力学状态。发病率约占先心病患者的0.8 %-1.3%,其中33%-73%为双主动脉弓。
瓣病变。
• 先天性:多系胚胎期瓣膜发育异常所致,可出现
瓣叶数目异常、瓣叶增厚、交接粘连、瓣环发育 不良等。根据瓣叶数目可分为单瓣化、二瓣化、 三瓣或三瓣以上畸形,以二瓣化畸形最多见瓣叶 数目越少,瓣口狭窄往往越明显。
• 其它原因:退行性变、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表现
• 室间隔与左心室壁增厚 • 狭窄主动脉瓣的数目、形态、位置及启闭
• 狭窄远端动脉Doppler频谱影响:远端腹主
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减低,加速时间延 长,加速度减低,频窗消失,反向波消失。 重度狭窄患者腹主动脉血流频谱呈单向连 续性。
主动脉缩窄
小儿大动脉转位科普宣传PPT

小儿大动脉转位科普宣 传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小儿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的原因 大动脉转位的症状和识别 大动脉转位的治疗和管理 预后和生活质量 了解大动脉转位的预防 结论
引言
引言
了解小儿大动脉转位 意识到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 性
什么是小儿大 动脉转位
什么是小儿大动脉转位
简要介绍大动脉转位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大动脉转位与正常心脏结构的差异
大动脉转位的 原因
大动脉转位的原因
引起大动脉转位的风险因素 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动脉转位的 症状和识别
大动脉转位的症状和识别
常见的临床表现 如何通过体格检查和诊断测试来确认诊 断
大动脉转位的 治疗和管理
大动脉转位的治疗和管理
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介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追 踪观察的选择
预后和生活质 量
预后和生活质量
讨论治疗后的预后 提供帮助患者和家人改善生活质量的建 议
了解大动脉转控制风险因素和遵循健康 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提供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建议
结论
结论
总结大动脉转位的重要知识点 呼吁更多的宣传和意识提升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小儿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的原因 大动脉转位的症状和识别 大动脉转位的治疗和管理 预后和生活质量 了解大动脉转位的预防 结论
引言
引言
了解小儿大动脉转位 意识到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 性
什么是小儿大 动脉转位
什么是小儿大动脉转位
简要介绍大动脉转位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大动脉转位与正常心脏结构的差异
大动脉转位的 原因
大动脉转位的原因
引起大动脉转位的风险因素 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动脉转位的 症状和识别
大动脉转位的症状和识别
常见的临床表现 如何通过体格检查和诊断测试来确认诊 断
大动脉转位的 治疗和管理
大动脉转位的治疗和管理
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介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追 踪观察的选择
预后和生活质 量
预后和生活质量
讨论治疗后的预后 提供帮助患者和家人改善生活质量的建 议
了解大动脉转控制风险因素和遵循健康 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提供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建议
结论
结论
总结大动脉转位的重要知识点 呼吁更多的宣传和意识提升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护理查房PPT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年龄:患者年龄
病史:发病时间、症状、治 疗过程、用药情况等
检查结果: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CT等检查结果
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 诊断依据和诊断标准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职业、婚姻状况等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等方案的选择和
加强患者康复护理,帮助 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完善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 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 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配合度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 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预防出血:监测血小板, 调整药物,控制液体摄入
评估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心功能、 呼吸功能、精神状态等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 法,对护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 观察等方式进行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 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护理效 果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的动脉和静脉 位置颠倒
术前检查: 完善各项 检查,确 保手术安 全
术前用药: 遵医嘱使 用抗凝血 药物,预 防血栓形 成
术前饮食: 指导患者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 摄入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 准备,确 保手术顺 利进行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 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 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气管 插管位置正确,防止误吸和 窒息
随访内容:包括病情监测、药物调整、 康复指导等
随访方式:电话、门诊、家庭访视等多 种方式
随访人员: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专业 人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年龄:患者年龄
病史:发病时间、症状、治 疗过程、用药情况等
检查结果: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CT等检查结果
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 诊断依据和诊断标准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职业、婚姻状况等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等方案的选择和
加强患者康复护理,帮助 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完善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 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 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配合度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 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预防出血:监测血小板, 调整药物,控制液体摄入
评估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心功能、 呼吸功能、精神状态等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 法,对护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 观察等方式进行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 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护理效 果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的动脉和静脉 位置颠倒
术前检查: 完善各项 检查,确 保手术安 全
术前用药: 遵医嘱使 用抗凝血 药物,预 防血栓形 成
术前饮食: 指导患者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 摄入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 准备,确 保手术顺 利进行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 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 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气管 插管位置正确,防止误吸和 窒息
随访内容:包括病情监测、药物调整、 康复指导等
随访方式:电话、门诊、家庭访视等多 种方式
随访人员: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专业 人员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ppt

04 大动脉转位的超声表现
主动脉与肺动脉的位置关系
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侧
在正常情况下,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左 侧,而在大动脉转位中,主动脉会转位 到肺动脉的右侧。
VS
主动脉与肺动脉平行
大动脉转位时,主动脉与肺动脉会呈现平 行关系,而不是正常的从左到右的排列。
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血流方向
主动脉内血流方向异常
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大动脉转位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早期准确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技术 的不断发展,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大动脉转位是指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之间的连接关系不正常 ,通常表现为右心房连接到左心室,左心房连接到右心室, 导致血液循环异常。
大动脉转位还可能伴随其他血管异常,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等。
05 鉴别诊断
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 病,其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互换。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观察到大动脉转 位的主动脉起始于右心室,而肺动脉起始于 左心室,这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主动脉起 始于左心室,肺动脉起始于右心室有明显区 别。
。
深入了解疾病机制
进一步研究大动脉转位的发病机制 ,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超声诊断培训 ,提高基层医生对大动脉转位的诊 断能力,使更多患者能够得到及时 有效的诊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ຫໍສະໝຸດ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63页PPT精选文档

M型
无特征改变 如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曲线a波低
平,cd段呈“W”形或“V”形。 如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a波变深,cd段延
长。
CDFI
CDFI显示右心室血同时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 室水平通常为双向分流信号。
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时,肺动脉瓣上可见收缩期 五彩高速血流信号。
CW\PW可定量检查以上血流信息。
RV LV RA
LA
RV
AO PA
LV
心房与心室连接不一致
AO起自RV,PA起自LV
LA
AO
RA
PA
圆锥部旋转运动反常和圆锥部吸收反常 ,心室 袢方向异常
圆锥部向相反方向旋转
解剖RV AO 解剖 LV PA
肺动脉瓣下圆锥吸收过多,主动脉瓣下圆锥吸 收不全
原始心球心室段向左侧袢状弯曲,导致右心室
种临床表现并存,病情较严重。
2D
1.大动脉位置关系正常型 主动脉几乎完全发自右心室,骑跨于 室间隔上,骑跨率大于75%。肺动脉完全发自右心室,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 前方或正前方,主动脉瓣下巨大VSD,右心室壁肥厚,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TOF型:在以上声像图特征的基础上,大动脉短轴等切面可显示右心室流出道 狭窄,肺动脉内径相对较细。注意要评估肺动脉指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指数, 为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 肺动脉高压型:右心室流出道无狭窄,肺动脉主干及两侧肺动脉增宽。注意测 量肺动脉压力,排除是否存在埃森曼格综合征。
2. 肺动脉高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见于RVOT无狭窄的患者。心内存在大量左向右分流,肺血多导致肺动脉高 压。肺血虽增多,但氧合充分,患者发绀较轻。如VSD为主动脉瓣下型, 左心室氧合的血自然顺畅流向主动脉,经皮血氧饱和度可完全或接近正 常。Taussig-Bing患者因肺动脉骑跨,发绀较明显,与完全型大动脉转 位相似,少部分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也可因肺部淤血导致肺动脉高压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 不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左室双出口)
临床分型: I型 室间隔完整 II型 室间隔完整,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 III型 合并VSD IV型 合并VSD,并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
I II III IV
A: 正常心脏血流动力学 转位血流动力学
肺动脉发自解剖左 室,主动脉发自解 剖右室
R A
左心室血泵入肺动 脉,右心室血泵入 主动脉
肺动脉瓣上 湍流
AO
PA
AO完全发自RV,PA 大部分发自RV,但骑 跨于室间隔上,肺动 脉瓣下VSD,肺动脉 瓣增厚、回声增强, 开放受限
RV向AO、PA泵 血,室水平左向 右分流信号。CW 显示肺动脉瓣上 湍流信号
AO位于PA右前方 ,M型示RV增大 ,RV壁肥厚
CDFI-M型显示室水 平左向右为主的双 向分流信号。PW显 示室水平左向右为 主的双向分流信号
大动脉转位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 刘淑军
• 是由于胚胎期动脉干的圆锥部反向旋转和吸收反常引起 的主动脉与肺动脉两支动脉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与 心室的连接关系异常
• 是小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畸形,发病率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居发绀型先心病的第二位。 • 易并发心衰,病死率高。
房水平左向右 分流
增强CT结果,完全 型大动脉转位(SDD 型)
R LV V R AL
A
R V
A O
LV
• 心房与心室连接不一致
• AO起自RV,PA起自LV • LA AO RA PA
• 女,11岁。超声诊断:矫正型大动脉转位(IDD型)并肺动脉瓣狭窄。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左后下方
肺动脉瓣下无圆锥 存在,与二尖瓣呈
纤维连接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主动脉瓣下因有圆锥 存在,与三尖瓣间呈 肌性连接
34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35
(三)病理生理
腔静脉 低氧血
肺静脉 高氧血
回流至 右心房
体循环 肺循环
回流左 心房
经右室 排到主
动脉
患者出生后紫绀和呼吸窘迫
经左室排 入肺动脉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将心脏结构简化
3个节段(即心房、 心室、大动脉)
2个连接(心房与心室 的连接、心室与大动 脉的连接)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4
(五)超声心动图
正常
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5
正常
大动脉转位
心底短轴切面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6
左图:心室呈单腔;右图:主动脉(AO)位于 肺动脉(PA)右侧,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起自 右心室,肺 动脉起自左
心室
1. 主、肺动 脉的相互 关系异常
2. 心房与心 室的位置、 连接关系
不变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4
胚胎学发生
正常情况
主动脉瓣下圆 锥萎缩,主动 脉位于右后下 方
肺动脉瓣下圆 锥发育,肺动 脉位于左前上 方;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5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6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回流至 右心房
体循环 肺循环
回流左 心房
经右室 排到主
动脉
患者出生后紫绀和呼吸窘迫
经左室排 入肺动脉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2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3
(四)检查方法
系统诊断法
肺动脉瓣下无圆锥 存在,与二尖瓣呈
纤维连接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主动脉瓣下因有圆锥 存在,与三尖瓣间呈 肌性连接
34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35
(三)病理生理
腔静脉 低氧血
肺静脉 高氧血
回流至 右心房
体循环 肺循环
回流左 心房
经右室 排到主
动脉
患者出生后紫绀和呼吸窘迫
经左室排 入肺动脉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将心脏结构简化
3个节段(即心房、 心室、大动脉)
2个连接(心房与心室 的连接、心室与大动 脉的连接)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4
(五)超声心动图
正常
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5
正常
大动脉转位
心底短轴切面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6
左图:心室呈单腔;右图:主动脉(AO)位于 肺动脉(PA)右侧,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起自 右心室,肺 动脉起自左
心室
1. 主、肺动 脉的相互 关系异常
2. 心房与心 室的位置、 连接关系
不变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4
胚胎学发生
正常情况
主动脉瓣下圆 锥萎缩,主动 脉位于右后下 方
肺动脉瓣下圆 锥发育,肺动 脉位于左前上 方;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5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6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回流至 右心房
体循环 肺循环
回流左 心房
经右室 排到主
动脉
患者出生后紫绀和呼吸窘迫
经左室排 入肺动脉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2
大动脉转位超声诊断
13
(四)检查方法
系统诊断法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课件(资料)

球囊房间隔撕裂术,肺动脉环缩术
2. 纠治性手术
Arterial Switch术(主动脉与肺动脉互换+冠状动脉移植)
第 12 页 共 12 页
增大
第 7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心电图表现
第 8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胸片表现
l “蛋形心”: 大动脉阴影狭小, 肺动脉略凹陷, 心蒂小
lHale Waihona Puke 心影进行性增大 l 肺纹理增多若伴肺动脉狭窄则肺纹理减少
第 9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超声心动图表 现
第 10 页 共 12 页
细湿罗音 l 体格和智能发育迟缓 l 听诊:
可无明显杂音,P2单一响亮 伴有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时出现相应的 杂音
第 6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心电图表现
l 新生儿期可无特殊改变 l 婴儿期电轴右偏,右室增大,右房也可增大 l 肺血流量明显增加时,电轴正常或左偏,双心室
l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伴室间隔缺损 体肺循环之间血液交换较多,青紫减轻,但肺血流量增加可 致心力衰竭 第 5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临床表现
l 紫绀:出生后或新生儿期即有,并逐渐加重 若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则有差异性紫绀(上半身紫绀较
下半身重) l 杵状指/趾 l 充血性心力衰竭:喂养困难、多汗、气促、肝脏增大、肺部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
(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c-TGA)
第 1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概述
l 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心病 占先心病的5%~7%
l 若不治疗,约90%在1岁内死亡 l 形成两个截然分开的循环系统:主动脉-解剖右室;肺动脉-
2. 纠治性手术
Arterial Switch术(主动脉与肺动脉互换+冠状动脉移植)
第 12 页 共 12 页
增大
第 7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心电图表现
第 8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胸片表现
l “蛋形心”: 大动脉阴影狭小, 肺动脉略凹陷, 心蒂小
lHale Waihona Puke 心影进行性增大 l 肺纹理增多若伴肺动脉狭窄则肺纹理减少
第 9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超声心动图表 现
第 10 页 共 12 页
细湿罗音 l 体格和智能发育迟缓 l 听诊:
可无明显杂音,P2单一响亮 伴有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时出现相应的 杂音
第 6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心电图表现
l 新生儿期可无特殊改变 l 婴儿期电轴右偏,右室增大,右房也可增大 l 肺血流量明显增加时,电轴正常或左偏,双心室
l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伴室间隔缺损 体肺循环之间血液交换较多,青紫减轻,但肺血流量增加可 致心力衰竭 第 5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临床表现
l 紫绀:出生后或新生儿期即有,并逐渐加重 若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则有差异性紫绀(上半身紫绀较
下半身重) l 杵状指/趾 l 充血性心力衰竭:喂养困难、多汗、气促、肝脏增大、肺部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
(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c-TGA)
第 1 页 共 12 页
完全性大动脉换位:概述
l 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心病 占先心病的5%~7%
l 若不治疗,约90%在1岁内死亡 l 形成两个截然分开的循环系统:主动脉-解剖右室;肺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胎学基础
圆锥部旋转运动反常和圆锥部吸收反常 ,心 室袢方向异常
圆锥部向相反方向旋转
解剖RV AO 解剖 LV PA
肺动脉瓣下圆锥吸收过多,主动脉瓣下圆 锥吸收不全
原始心球心室段向左侧袢状弯曲,导致右
心室位于左前方,左心室位于右后方,即
精品课件
28
病理解剖与分型
病理解剖特点:
AO起源于RV,PA起源于LV,房室连接不一 致,即解剖LA与解剖RV连接,解剖RA与解
均有发绀并进行性加重,患婴往往早期夭
折。
杵状指在出生后6个月出现。
很少会有蹲踞现象。
一般无特殊杂音,多来自合并畸形。
精品课件
15
超声病例分析一
男,10岁。超声诊断: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SDD型)。经手术证实。
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
心房正位,心室右袢
精品课件
16
主动脉发自右心室,肺 动脉发自左心室,肺动 脉瓣下异常肌束致局部 狭窄
36
右室双出口(DORV)
主动脉与肺动脉完全或大部分起自形态RV
RV
AO、PA
合并VSD,为左室的唯一出口
精品课件
37
手术方式(很多):
心室内矫治、Rastelli术、大动脉转位术、心房转位术、REV术、Fantan 术和Glenn术等。
VSD的位置是选择不同方式手术的最关键所
在
三尖瓣与肺动脉瓣的距离对选择手术方式
大动脉转位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 刘淑军
精品课件
1
概述
是由于胚胎期动脉干的圆锥部反向旋转和吸收反常引起 的主动脉与肺动脉两支动脉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与 心室的连接关系异常
是小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畸形,发病率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居发绀型先心病的第二位。
各行其道,机体不能获得氧供。
精品课件
11
A: 正常心脏血流动力学
B: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血流动力学
精品课件
12
TGA存活条件
必须存在有效的心内左向右和右向左的双
向分流,分流量越大,血液混合越充分,
患者存活机会越大。
两个循环交换后的血流量来去要相当,否
则会导致两个循环血流累积量一多一少的 不平衡状态
易并发心衰,病死率高。
精品课件
2
分型(大动脉转位的不同程度)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不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左室双出口)
精品课件
3
精品课件
4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
心房与心室连接一致
AO起自RV,PA起自LV
LA PA
RA AO
精品课件
5
胚胎学基础
圆锥部旋转运动反常和圆锥部吸收反常
剖LV连接
精品课件
29
病理解剖与分型
心脏节段排列分四型:
SLL型: 心房正位,心室左袢,主动脉位于 肺动脉左前方(最常见)
SLD型:心房正位,心室左袢,主动脉位于肺 动脉右前方
IDD型:心房反位,心室右袢,主动脉位于肺 动脉右前方
IDL型:心房反位,心室右袢,主动脉位于肺
动脉左前方
精品课件
肺动脉发自解剖左室,主 动脉发自解剖右室
心房反位,心室右袢
精品课件
RA
32
左心室血泵入肺动脉, 右心室血泵入主动脉
肺动脉瓣上湍流
精品课件
33
超声病例分析二
男,2岁 超声诊断: 中位心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完全房室间隔缺损 混合型肺动脉狭窄 细小侧枝循环形成
精品课件
34
AO
精品课件
PA
35
精品课件
30
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如不合并其它畸形,血流动力学正常
可合并的畸形
VSD
PS 房室瓣异常
心房水平的交通 ASD和PFO
PDA
冠状动脉镜向分布
其它 80%左位心,20%镜向右位心、右旋心,心尖朝右。左
旋心和心脏位置异常也较常见。
精品课件
31
超声病例分析一
女,11岁。超声诊断: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IDD型)并肺动脉瓣狭窄。
也非常重要
精品课件
38
胚胎学基础
圆锥动脉干向中线移动不充分
主动脉瓣下圆锥吸收不全
肺动脉瓣下圆锥发育不良
两大动脉不发生旋转,保留在以前的位置
精品课件
13
两个循环交换血流的部位主要有: 房水平 ASD和PFO 室水平 VSD 大动脉水平 PDA 侧支循环水平
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血管串联形成侧支循环 肺微血管与支气管静脉连通入肋间静脉或奇静脉
精品课件
14
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取决于左、右心系统血液的混合程度、
左心室流出道即肺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其他 合并畸形。
于出生后第19天行大动脉调转、房间隔缺 损修补、动脉导管切断缝闭术
精品课件
21
精品课件
22
RV LV
RA LA
AO PA
RV
精品课件
LV
23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精品课件
26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
心房与心室连接不一致
AO起自RV,PA起自LV
LA AO
RA PA
精品课件
27
III型 合并VSD
IV型 合并VSD,并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
精品课件
9
I II III
精品课件
IV
10
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循环特点
正常情况:
两侧心室同时泵血,解剖上是并联关系,体 循环和肺循环呈单向序贯流动,即在生理 上是串联关系。
TGA:
解剖和生理上均为并联关系,体循环与右心
室、肺循环与左心室分别循环。大小循环
圆锥部向相反方向旋转
解剖RV AO 解剖 LV PA
肺动脉瓣下圆锥吸收过多,主动脉瓣下圆 锥吸收不全
精品课件
6
病理解剖与分型
病理解剖特点:
AO起源于RV,PA起源于LV,房室连接一致,
即解剖LA与解剖LV连接,解剖RA与解剖RV 连接
多为左位心,少数为右位心和中位心
70%室间隔完整,常伴ASD和PDA
肺动脉瓣下呈五彩镶嵌 湍流信号
精品课件
17
右心室明显增大,右心 室壁肥厚
精品课件
肺动脉瓣下高速湍流信 号
18
房间隔中央部回声失 落
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精品课件
19
增强CT结果,完全型大动脉 转位(SDD型)
精品课件
20
超声病例分析二
男,生后发绀15天,加重伴气促3天
超声诊断:大动脉转位/室间隔完整、PDA、 小ASD、PS
右心室逐渐肥厚,(不合并VSD和PS时)左 心室逐渐变薄
精品课件
7
病理解剖与分型
心脏节段排列分两型:
右位型(SDD): 心房正位,心室右袢,
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
左位型(ILL):心房反位,心室左袢,主动
脉位于肺动脉左前方
精品课件
8
临床分型:
I型 室间隔完整
II型 室间隔完整,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