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无症状人群非钙化性斑块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无症状人群非钙化性斑块危险因素的相

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对行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的无症状人群非钙化性斑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早期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70 例无症状患者的冠状动脉ct 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非钙化性斑块与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低、中、高危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70例患者中,124 例患者发现非钙化性斑块。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明显影响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结论糖尿病、高血脂、家族史是非钙化性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建议对糖尿病与高血脂患者进行ct 冠状动脉成像筛查非钙化性斑块,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度,指导临床治疗并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8 线计算机;危险因素;斑块

作者单位:021008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ct 表现非钙化性斑块与易损斑块之间有较强相关性。对无症状人群发生非钙化斑块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对于提高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对2009 年7 月至2011 年12 月行64 排冠状动脉成像的无症状患者370 例。其中男214例,女156例;年龄35~65岁,平均43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121例,高血脂病史者75例,糖尿病史者84例,冠心病家族史91例,1年以上吸烟史者43例。

排除标准:既往有劳累后胸痛或夜间突发胸痛症状者; ct造影检查禁忌证;包括有碘过敏史、有明确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其严重功能不全者;严重心律失常者;已经怀孕或不能除外未怀孕的女性。

检查前常规记录患者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1],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压、吸烟史、家族史以及是否肥胖[体重指数(bmi) >24 kg/m2 视为肥胖]。常规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参照morise评分标准[2],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性冠心病低、中、高危险人群。

12 扫描技术和参数应用ge,lightspeed 64排螺旋ct 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对心率≥70次/min的患者服用倍他乐克降低扫描心率。正侧位定位覆盖心脏区域。首先测肘静脉升主动脉循环时间,然后按确定的循环时间延迟4 s进行增强扫描,机架转速035 s/r,准直器宽度64×0625 mm,电压120 kv,管电流自调节,层厚0625 mm,视野250 mm×250 mm,矩阵512×512。静脉注射对比剂60~85 ml,流速50~55 ml/s。根据实时心率情况进行前瞻性门控周围扫描或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使用aw44工作站,对冠状动脉进行

包括容积再现(vr)、vr冠脉树、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技术的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13 图像评价根据ct值结合其密度把冠状动脉斑块分为:①非钙化斑块:ct值小于60 hu且密度低于管腔,而高于周围结缔组织,无任何钙化影。②钙化斑块:ct值大于120 hu,能与管腔内造影剂分开,斑块以高密度成分为主。③混合斑块: ct值介于60 hu 与120 hu之间且斑块中混有钙化影[3]。管腔狭窄程度以斑块所致最狭窄处与远端邻近正常管腔的比值进行评价:1 级,0~24%;2级,25%~49%;3级,50%~74%;4级,≥75%。患者出现多个非钙化性斑块时,选取导致管腔狭窄程度最明显的斑块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60 处理所得数据,用logistic 回归对非钙化性斑块与危险因素及低、中、高危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p0的204 例患者(551%)中,101例(495%)患有非钙化性斑块。在探及非钙化性斑块124例患者中,斑块导致管腔1级狭窄占637%(79/124)(图1),2级狭窄占169%(21/124)(图2),3级狭窄占105%(13/124)(图3),4级狭窄占89%(11/124)(图4)。

22 非钙化性斑块相关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 回归分析,morise评分标准低、中、高危险度对非钙化性斑块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9)。但发生非钙化性斑块患者中,管腔狭窄程度随着危险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年龄、性别、血压、吸烟史以及肥胖因素与非钙化性斑块无明显关系。高血脂(p=0008)、糖尿病(p

3 讨论

ct血管成像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检查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msct技术的发展,使冠状动脉cta成为临床筛查及评鉴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4]。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按其是否容易发生破裂进而引发心血管事

件分为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又被称为“易损斑块”,病理学研究表明,易损斑块通常为非钙化性斑块。msct以其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进一步对斑块进行分类,从而能为无创评估斑块稳定性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用morise 评分方法对管腔狭窄引起的冠心病有较好预测性,但不能较好预测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在众多危险因素中,仅高血脂、糖尿病及家族史明显影响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血压、吸烟史以及是否肥胖对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冠心病发病率虽然与年龄、性别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本组受检者年龄偏低有关,但随年龄增长,非钙化斑块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男性患者阳性率始终高于女性26%左右,提示性别与斑块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而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则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性别可能并不占绝对优势。此结果与针对糖尿病及高血脂患者的相关研究一致。

动脉导管成像判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优于ct,但无法对斑块性质进行评估。如斑块为轻度狭窄,正向重构可导致导管成像低估斑块大小。另外,动脉导管成像因其有创性,不易为无症状人群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