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解决策略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解决策略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使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处罚的犯罪行为。
随着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等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显现,与此同时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却并不完善,使得职务犯罪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关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职务犯罪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研究发现,中青年职务犯罪增多、犯罪手段更为隐蔽、共同犯罪案发率高、跨国犯罪趋势明显[1].这些新特点使得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年龄提前、难度加大、发现推迟。
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人的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因此深入剖析和深刻认识党员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心理,对于做好人的工作、有效预防或做好早发现、早干预职务犯罪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有利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推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落实。
一、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一)门槛效应---欲罢不能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称为门槛效应,字面意思是说别人一只脚都跨过门槛了,又何必在乎整个身体进入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泽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任务是让实验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自家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且不美观的大标语牌。
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多数居民的拒绝,只有17%的居民接受这个要求。
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居民在一份赞同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个小要求,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签字了。
在几周之后,实验者又向这些已签字的居民提出竖牌的要求,这次竟占55%的居民同意[2].为什么同样都是竖牌的要求,却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呢?事实上,这是利用了人们的一种心理。
即人们很容易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个人意愿的要求。
所以当实验者首先向居民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时,遭到多数居民的拒绝。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际出发,对职务犯罪分子心理活动过程进行详细剖析。
并在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心理角度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职务犯罪心理及其表现(一)贪婪心理贪婪。
本质上是一种过度膨胀的利己欲求。
与人们正常的欲望相比。
贪婪心理是过度的、不合理的。
贪婪是一切贪利性犯罪。
尤其对于贪污、贿赂等常见贪利性职务犯罪而言,是该类犯罪的共有心理,也是该类犯罪的最原始心理动机及诱因。
贪欲。
让人为了钱财。
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
采取各种形式甚至冒着生命的代价。
肆意收受贿赂或挪用、侵吞公款,或将之用于个人挥霍、消费、赌博。
或借给他人使用从中牟取暴利。
职务犯罪分子多是拜金主义者,崇尚并无限夸大金钱的作用,在金钱的诱惑下,只求“好处”与得到经济上的利益,蔑视国家律法,将人民群众利益、工作原则、工作纪律、个人尊严、道德良心甚至自己的自由生命等置之不顾。
在贪婪心理的驱使下,大肆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法利益,甚至将自身工作、自身职权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与人交易,将职责范围内应当承办的工作当作筹码换取“好处费”。
最终在贪婪心理的驱使下,自毁前程。
几乎在所有贪利类职务犯罪案件中,我们都能见到贪婪心理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看,贪婪心理是绝大多数此类职务犯罪发生的心理根源。
(二)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指人们希望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害的一种内心诉求。
其本质上是人们常有的一种趋利避害的、带有冒险性的内心诉求。
在职务犯罪中,侥幸心理表现为犯罪人在形成犯意和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又自我安慰,常作成功的设想。
一旦作案而未被发现,侥幸心理就会强化。
大多数公职人员犯罪,都有侥幸心理的影子。
他们有较高、稳定的经济收人,相对于普通企业工人和其他个体经营者,其个人生活有国家给予的系统、全面的保障,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与普通人不可同日而语,其侥幸心理表现在,一方面。
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预防的调研报告
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预防的调研报告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检察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就一个地区而言,清楚的了解本地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是搞好本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应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产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党的十六大“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措施之中”的有关精神,针对目前我国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状况,我们对近几年来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犯罪心理和预防对策作一简单剖析。
一、当前我国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与特点近几年,发生在行政执法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较多。
相比而言,发生在金融部门的职务犯罪案件下降趋势明显。
涉案人员既有单位负责人,又有财务人员,犯罪嫌疑人也有一般经办人员。
其中发生在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以业务员挪用公款居多,人员年龄相比而言呈年轻化趋势。
作案手段多为截留收入不上帐直接进行侵吞,或收到资金不上交单位、挪作他用所占比例较大;而企业业务员职务犯罪则大多是采用收取货款不入帐直接挪用,一些新的作案方法开始出现,作案方法更趋隐秘。
贪污案件的数量相对稳定,挪用公款案件呈下降趋势,其他性质案件数量相对较少。
二、犯罪心理剖析为进一步深刻剖析犯案人的犯罪心理,我们在相关企业做过一个心理测试。
同样的工种岗位,由于在不同的企业,甚至在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所得到的报酬却差距甚大你会感到:1、不公平,心里很气愤2、想办法跳槽3、寻找机会捞钱财4、无可奈何,结果有22人选择1,有52人选择2,有5人选择3,有31人选择4。
本题答案中只有4是相对平衡的心理,其他三个答案都是不平衡心理的体现,特别是2、3,已将不平衡心理转化为行动。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收入的高低并不一定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但同样的贡献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是一定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心理越强烈,离职务犯罪就越接近。
职务犯罪的心理因素及其防范
促 使其 铤而走 险 、 以身试法 。 三 是社会 消极 因素的
影 响也 加剧 和助长 了职 务犯 罪行为 的发 生 。现阶 段, 我国社 会正处 于转 型时期 , 各 种利 益诱 惑接 踵 而至 , 加之 消极思 想文 化传播 渠道 目益 增多 , 渗 透 影 响无 孔不 入 ,多 元价值 观念 与生活 方式 的冲 击 很 容 易导致 浮躁心 态的 产生 ,使 得 一些人 在 认知 与意志 上更加情 绪化和 非理性 化。 只 有 对职 务 犯 罪 心 理 特 征 及 成 因 进 行 深 入
、
职 务犯 罪 心理 的特 征 及成 因 国
干
通 过 对 一 些 贪 污 受 贿 案 例 的 调 查 研 究 发 现 ,当事 人在 犯 罪过 程 中 通常 表 现 出五 个 心理
特征 : 一 是拥 有权 力后 的攀 比 贪婪 心理 。一 些人
了解 , 掌握 其变 化规 律 , 洞 悉其 外 在表 现 , 进 而 引 导 官兵 经 常 对 照 检 查 、 进行 自我 反 省 、 自觉 远 离 诱惑 , 才 能有 效 防范职 务犯 罪行 为的 发生 。
强化 心理 体验 。心理学 研 究表 明 , 正面 、 积极 、 向上
的 思想 、 态度 和 心理 足个 体 克服 不 良 心理影 响的 根本 所 在 。
所以, 平 时要加 强对 官兵 这方 丽 的心理 体验 。可 以设 计 团体 心 理活 动 , 组 织 官兵 排演 职务 犯 罪 心理 情 景剧 , 进 行 角色 扮
一
自信 , 热爱学习、 工作 和 生 活的 态度 , 塑 造健 全 人
格, 优化 心理素质 , 端 正价 值追 求 , 从而 正本清 源 , 从心理 上 、 道德 上抵制 各种 诱惑 , 远 离职务 犯罪 。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作者:董华英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5期摘要:预防职务犯罪,越来越成为明智的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课题。
公职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理过程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心理特征也有共性可寻,有规律可循。
侧重于从心理方面对职务犯罪进行浅析,找出职务犯罪的根源,从而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职务犯罪;特征;预防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5-0278-02当前中国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挪用、私分公款、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从其犯罪心理方面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及时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公职人员的经济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职人员。
他们掌握着国家或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及大众所赋予的权力,由于这种权力易使权力拥有者心理上无视法律,无视大众想以权谋私心理的产生,而引起职务犯罪的发生。
从总体上看,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有:1.该罪由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职的人员构成。
2.绝大多数职务犯罪由故意构成,也有个别(少数)的职务犯罪由过失构成,还有的职务犯罪既可由故意又可由过失构成。
3.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从事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从事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的人员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从事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而造成对国家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务活动管理职能的侵犯。
二、环境因素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心理影响环境是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作为具有一定职权的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同样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有关。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摘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际出发,对职务犯罪分子心理活动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在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心理角度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公职人员;犯罪;心理;预防具有国家公职身份或其他从事公职事务的人员,通常称为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违反职责,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为职务犯罪。
职务故意犯罪具体表现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犯罪行为;职务过失犯罪具体表现在渎职罪中的过失犯罪。
在这里我们所分析的职务犯罪心理,主要是以职务故意犯罪心理为主。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犯罪心理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而这种统一通过犯罪人的特殊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犯罪心理在形成过程中,都经历了对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内化、外化、强化三个过程,一般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改造六个阶段,心理过程极为复杂。
而心理轨迹往往呈现出需要由常态到畸变的演变、心态由失衡到病态的演变、行为由被动到自动的演变。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的也不例外,当公职人员的“需求”形成欲望和动机的时候,在外界信息刺激和诱因的影响下,就转化为犯罪行为。
今天我们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以及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过程进行探讨,进而对职务犯罪提出一些可行的防范对策。
1、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1.1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等等。
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的影响,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起着作用,是诱发其违法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在客观因素。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心理分析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心理分析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心理分析公职人员承担着维护国家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重要职责,他们的行为及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听到一些公职人员因经济犯罪而受到刑事制裁的消息。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职人员的经济犯罪行为呢?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些心理因素呢?下面将从心理角度对公职人员经济犯罪进行分析。
一、利益诱惑:经济犯罪行为往往与利益诱惑密不可分。
公职人员身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位,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和权力,因此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利益诱导。
一些公职人员可能因为贪图一己私利,将手中的权力和资源用于个人谋取私利。
他们常常会借助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进而涉及经济犯罪。
这种心理上“饥饿”的状态,使得他们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欲望。
二、不满和失衡感:在某些情况下,公职人员对工作和岗位的不满以及对薪资待遇的不满也会促使他们产生经济犯罪的心理动机。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回报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渴望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以解决心理上的失衡感。
于是,他们会以非法手段获取那些自认为应得的利益。
三、权力迷恋:拥有权力的人往往容易产生“权力迷恋”的心理状态。
公职人员天然地具备一定的权力,能够指导和决策一些重大事项。
这种权力的感觉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某种优越感和自满感。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有可能产生藐视法律、藐视制度的心态,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绝对的权力。
于是,他们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从而满足自己对权力的迷恋。
四、风险心理:公职人员的经济犯罪往往涉及到较高的风险,一旦被查处,不仅面临刑事惩罚,还有可能损失名誉和声誉。
但一些公职人员的心理上存在着“敢作敢当”的风险意识。
这种心理上的“舍得一身病、敢担一身罪”状态,使他们对违法犯罪的后果没有足够的恐惧感,相信自己能逃脱法律制裁。
五、道德观念缺失:在一些公职人员的心理中,他们对于经济犯罪所涉及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可能抱有一些偏差的认识。
职务犯罪深层原因及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深层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职务犯罪研究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国家公职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理过程虽然千变万化,所触犯刑律也不尽相同,但其心理和行为有共性和规律可循。
从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以及公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进而有利于预防职务犯罪相应对策的提出。
关键词:职务犯罪犯罪心理预防对策一、职务犯罪的定义职务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称谓,如泰国称为渎职罪,瑞士叫做违反植物与职业罪。
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等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发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官方使用的概念是“职务犯罪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其职务有关的犯罪”。
通说将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两类罪归于职务犯罪之中。
它们的主体都是根据法律或者受国家籍贯、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或委托从事公务活动的,在国家职能活动中或者在国家权利的运作过程中拥有一定权利的人;犯罪所侵害的客体都是国家管理秩序和职务廉洁性;更为重要的是,犯罪的发生是行为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或者误用权力的结果,犯罪与行为人的职务有着内在的联系。
职务犯罪的方式主要有:(1)侵吞、窃取、骗取;(2)挪用;(3)索取、非法收受;(4)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徇私枉法等。
二、职务犯罪原因分析职务犯罪的成因是研究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为我们研究职务犯罪的现象和预防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犯罪环境分析:首先,法律原因。
当前我国控制职务犯罪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实践中执法不严、惩治不力的问题随处可见。
这些因素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相比,对职务犯罪的引发作用显得不是那么直接,但由于立法滞后、法规疏漏及执法中存在问题而造成的对职务犯罪的惩治困难,也会相对地增强职务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决心和逃避打击的信心,因此增加了职务犯罪发生的概率。
职务犯罪公诉意见书中的犯罪动机与心理分析
职务犯罪公诉意见书中的犯罪动机与心理分析职务犯罪是指担任职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权力、地位或资源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
为了揭示职务犯罪的本质和深层原因,对其犯罪动机和心理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职务犯罪的类型、犯罪动机和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对职务犯罪公诉意见书中对犯罪动机与心理的分析作出阐述。
一、职务犯罪的类型简介职务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渎职等。
其中,贪污受贿是最为普遍和典型的职务犯罪行为。
贪污受贿一般表现为滥用职权,侵吞公共财物;或者收受他人的财物以谋取私利。
滥用职权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处,违背法律规定或职责范围,为他人谋取私利。
渎职则是指职务人员在履行公务过程中违反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后果。
二、职务犯罪的犯罪动机分析职务犯罪的犯罪动机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贪婪欲望、权力欲望和个人情感等几个方面。
首先,贪婪欲望是职务犯罪中最为普遍的犯罪动机之一。
职务人员通常拥有一定的权力、地位和资源,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甚至是奢靡享受。
经济利益成为他们犯罪的主要目的,他们对财富的追逐让他们不择手段。
其次,权力欲望也是职务犯罪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权力给予了职务人员一定的支配能力,他们能够左右他人的命运,这些权力使他们感到充实和满足。
然而,权力也容易导致犯罪,一些职务人员出于权力的滥用和扩大,通过违背职责以谋取更多权益。
此外,个人情感也可能导致职务犯罪的发生。
有些职务人员由于个人利益与某些个人或团体产生了矛盾,采取了非法手段来实现个人目标,满足个人情感上的仇恨、嫉妒或报复心理。
三、职务犯罪的心理分析除了犯罪动机之外,职务犯罪中的心理因素也十分重要。
其中,自我安慰心理、风险意识的缺失和道德错位是常见的心理特征。
首先,自我安慰心理在职务犯罪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心理让犯罪者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合理、正当的,从而能够自我辩解和安慰。
他们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维护职务或是应对外界艰难境遇。
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制度预防的开题报告
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制度预防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官员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于官员拥有权力、职务、资源等资源,一旦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就会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和危害。
从近年的官员
职务犯罪案例来看,其犯罪动机和手法都十分复杂,涉及面广,对预防和打击官员职
务犯罪提出了挑战。
为了深刻理解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制度预防,本研究拟探究其心理动机、心理特征及制度预防措施,旨在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建设廉洁政治、预防
官员职务犯罪提供参考。
二、研究问题
1.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是什么?
2.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3.如何制定有效的制度预防措施,预防官员职务犯罪?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学、犯罪学、法律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深入阐述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和特征。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调查和分析,探究官员职务犯罪的具体案例,分析其心理动机和特征,为制度预防措施的建立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为预防和打击官员职务犯罪提供借鉴和参考。
深入剖析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和特征,可从源头上揭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理官员职务犯罪
提供更加精准的策略。
同时,研究制度预防措施,对于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政治风清气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公务员犯罪心理学
公务员犯罪心理学在当今社会,公务员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思。
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政府的公信力。
研究公务员犯罪心理学,对于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务员犯罪的心理诱因(一)权力欲望的膨胀公务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当这种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时,一些人可能会产生权力欲望的膨胀。
他们渴望更多的权力,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虚荣心。
这种对权力的过度追求,容易导致他们滥用职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利益诱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利益诱惑无处不在。
公务员面临着金钱、物质、地位等方面的诱惑,如果自身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缺乏坚定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就可能为了获取私利而违法犯罪。
(三)心理压力与挫折工作中的高强度压力、职业发展的瓶颈、人际关系的复杂等因素,可能给公务员带来心理压力和挫折感。
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和缓解这些压力,有些人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寻求解脱或突破,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四)侥幸心理一些公务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会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也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种侥幸心理使得他们敢于冒险,触碰法律的红线。
二、公务员犯罪的心理过程(一)犯罪动机的形成犯罪动机是促使公务员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通常,犯罪动机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受到上述心理诱因的综合影响。
(二)犯罪决策的制定在有了犯罪动机之后,公务员会对犯罪行为进行权衡和决策。
他们会考虑犯罪的收益、风险以及可能的后果。
如果他们认为犯罪的收益大于风险,就可能做出犯罪的决定。
(三)犯罪行为的实施一旦做出犯罪决定,公务员就会付诸行动。
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会经历紧张、恐惧、兴奋等不同的阶段。
(四)犯罪后的心理反应犯罪行为实施后,公务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有的会感到内疚和自责,有的则会试图掩盖罪行,逃避法律的追究。
试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及防范对策
(三)加强公务活动的控制,减少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机遇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后,只有与适宜的机遇条件发生联系后,才会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公务活动的管理和控制,防范于未然。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检察机关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专门机关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全社会的预防体系。只有这样,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才有深度和广度,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蔓延之势才能被“截流”。
(二)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消除职务犯罪隐患
加强监督制约,深化体制改革,从体制上堵塞漏洞。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社会环境的和社会矛盾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消除腐败分子;鼓励诚实劳动和适度消费,反对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用制度管人、管事,从根本上消除职务犯罪隐患。
(一)积极开展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预测
从心理因素角度谈职务犯罪预防
从心理因素角度谈职务犯罪预防内因是事务变化的基础,职务犯罪主观方面的原因一直是预防工作研究的一个重点。
但大多数是从宏观角度以及教育、思想等角度来研究主观原因。
本文旨在通过对微观的心理因素分析,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来分析职务犯罪产生的心态及主观原因,并从该角度提出职务犯罪预防的相关措施。
标签:职务犯罪;心理过程;个性心理;预防职务犯罪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名词,对职务犯罪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处以刑事处罚的犯罪,主要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力、民主权利的犯罪。
[1]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将职务犯罪称为“腐败”。
从严格意义上说职务犯罪并不完全等同于腐败行为,但却是腐败的最突出的表现。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腐败形式,严重地侵蚀着国家肌体,甚至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破坏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没有放松对腐败危害性的警惕。
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之后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放在打击职务犯罪工作并重的地位。
一、从心理因素角度分析职务犯罪的意义传统的职务犯罪预防往往着眼于某一个发案行业,从该行业的案发情况着重从管理机制上、监督制度等方面研究预防对策,忽视了作为职务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对职务犯罪的影响。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要正确分析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特点,绝对不能忽略个体心理因素。
从心理因素角度分析职务犯罪的意义主要有:1、从心理因素角度分析职务犯罪有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职务犯罪发案原因。
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
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职务犯罪是指在公务员、职员、管理人员等职务上,利用职权、职务之便,为个人或他人谋取利益,或者违反职责、职业操守,造成国家、集体或个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职务犯罪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打击职务犯罪,警方在侦查过程中需要对职务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本文将从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进行探讨。
一、职务犯罪者的心理状态1、自我保护心理职务犯罪者通常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们往往会采取掩盖、转移、逃避等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以避免被揭露和追究责任。
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是矛盾、焦虑、紧张等。
2、自我认可心理职务犯罪者通常会有一种自我认可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是职务犯罪的受害者,是被迫的。
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是自我辩解、自我安慰、自我解脱等。
3、心理压力职务犯罪者在犯罪后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感到内疚、恐惧、不安等,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发脾气等。
二、职务犯罪者的心理调适方法1、心理疏导针对职务犯罪者的自我保护心理和心理压力,警方可以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通过与职务犯罪者的沟通,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矛盾和压力,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其情绪状态。
2、心理治疗对于职务犯罪者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可以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通过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对职务犯罪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3、法制教育对于职务犯罪者的自我认可心理,警方可以通过法制教育的方式,让职务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罪行,从而改变其自我认可心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警方还可以通过法制教育,提高职务犯罪者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避免再次犯罪。
三、结语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打击职务犯罪,警方在侦查过程中需要对职务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采取相应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职务犯罪者克服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
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职务犯罪是指在公职人员履行职务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职责范围内的规定,从而造成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发生往往与公职人员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关,因此在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对于提高侦查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心理障碍1.焦虑情绪职务犯罪侦查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案件事实和证据,可能会给涉案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会影响到涉案人员的决策能力和思维活跃性,导致其无法理智地应对案件的发展变化。
2.自卑情绪涉案人员在面对侦查机关的调查和审查时,可能会产生自卑的情绪。
自卑情绪会影响到涉案人员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导致其无法正常地与侦查机关沟通和协作。
3.抵触情绪涉案人员在面对侦查机关的调查和审查时,可能会产生抵触的情绪。
抵触情绪会影响到涉案人员与侦查机关的合作和协调,导致其不愿意配合侦查机关的工作。
二、调适方法1.心理疏导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机关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涉案人员缓解焦虑情绪和自卑情绪。
心理疏导可以采用面对面交谈、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帮助涉案人员认识到自身的情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沟通协调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机关应该主动与涉案人员进行沟通协调,消除其抵触情绪。
沟通协调可以采用面对面交谈、书面沟通等方式进行,帮助涉案人员了解侦查机关的工作和调查进展,增强其与侦查机关的合作意识。
3.法律教育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机关可以通过法律教育的方式,帮助涉案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
法律教育可以采用讲座、培训等形式进行,帮助涉案人员了解自身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4.心理评估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机关可以通过心理评估的方式,对涉案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为调适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心理评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进行,帮助侦查机关了解涉案人员的心理问题和调适需求。
公职人员犯罪原因及防范对策
公职人员犯罪原因及防范对策近年来,我国公职人员犯罪现象日趋严重,贪污、贿赂、渎职等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
为此,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公职人员犯罪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公职人员犯罪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公职人员犯罪的原因分析公职人员的犯罪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体制转轨与社会失范等宏观方面的原因,又有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等体制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又有信仰失落、价值错位、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既有违法犯罪分子本身的原因,又有单位管理上的原因。
这些原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措施。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淡化,把“民主集中制”变成了“一言堂”,搞家长式的领导。
领导干部权力失控,使权力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异,为以权谋私者的腐败行为创造了条件。
(二)价值取向错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级党政部门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有的单位一度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对党政干部的思想教育,从而使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乘虚而入。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私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使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把市场经济的等价有偿规则引入公务活动。
(三)社会不正之风,为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少数党政官员对自我的要求日益放松,私欲日益膨胀,不讲原则,缺乏自律,利用手中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打击不力,是公职人员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惩处须足以慑众。
对贪污、贿赂犯罪打击不力,对腐败分子惩处不严,助长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进而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
二、公职人员犯罪的防范对策通过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成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和遏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
对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对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近年来,作为腐败的极端形式的职务犯罪,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极大的损害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的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各国对此都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我国政府对职务犯罪的防治工作更是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从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来看,检察机关所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数量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高级别的案件有所增加。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防治职务犯罪的的决心,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问题:职务犯罪现象仍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很多隐藏的职务犯罪分子没有被发现、查办,反腐败工作依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原因找出预防之方法。
一、职务犯罪的原因犯罪学认为: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
职务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形式,其发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
主要表现在:(一) 职务犯罪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而封建社会对官员的选拔制度是“跃龙门”式的科考制,在严格的等级制度约束下,由于对身份和地位的极度崇尚,多数人通过各种途径“跃龙门”,一旦获得一官半职,便利用所获得的特权进行各种“活动”。
权力、金钱居于社会的支配地位。
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只经历了短暂的资本主义发展,而对作为资本主义所具有、提倡的许多先进的内容却没有成熟的吸收。
可以说,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不完全进化。
我国就是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不完全进化的背景下迈进了社会主义的门槛。
因此,官僚主义的腐朽思想及钱、权这两个封建等级社会所极度崇尚的东西被现今社会的多数人所“继承”下来。
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则表现为对权力的崇拜和对金钱的贪婪,这种“利欲熏心”的官僚主义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公职人员目无法律,走向犯罪道路,从检察机关所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很多犯罪分子都是具有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
(二) 体制弊端是职务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
公职人员犯罪原因及防范对策
公职人员犯罪原因及防范对策随着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公职人员犯罪情况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公职人员犯罪的原因和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公职人员犯罪的原因1.利益驱动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而这些权力和资源可以为其带来不少的利益。
对于某些不道德、贪婪的公职人员来说,利益成为了他们犯罪的主要动机。
这一类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贪污受贿、权力寻租等。
2.职务繁琐、精神压力大公职人员的工作涉及到许多细节和琐事,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和耐心,加之工作量大、压力大,一些公职人员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工作提不起兴趣。
这时,他们对工作的憎恶情绪可能引发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放弃工作、懈怠等。
3.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监管机制,容易引起公职人员的犯罪行为。
一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公职人员的道德约束、纪律制度不完善,对于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缺少足够的惩处措施,让部分公职人员觉得可以逾越法律底线;另一方面,一些机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对公职人员的行为提供了便利。
二、公职人员犯罪的防范对策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制度始终是预防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
要对公职人员实行全过程监管,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保证监管到位,落实制度规范,真正做到先管住人后管住事。
2.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管力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在监管方面,重点应放在涉及大额资金、与利益相关的政务事项等方面。
3.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引导公职人员牢记职责和使命,进一步提升公职人员的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
4.加强舆情宣传加强公职人员治理的舆情监控,及时发布数据信息,公开研究成果和相关专家咨询,加强预警机制,密切关注治理过程的反馈力度,公布治理反馈结果等方式,增强监管和治理的透明性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公职人员应该有高度的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同时,摆脱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和贪欲,建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理念。
职务经济犯罪心理分析与防范对策(新)
12
所谓比较心理,是指个体与别人相பைடு நூலகம்较感 到自己在某方面或多方面被剥夺而产生不 公平心态的对社会不满心理。又称相对剥 夺感。 贪官比较心理的两个基点: 1、自我认识 2、现实遭遇
4
(三)侥幸心理
所谓侥幸心理,是指个体自认为犯罪手段 高明,犯罪不会被发现,或者觉得犯罪的 后果不大,因而放纵自己行为的心理。 贪官侥幸心理强烈的原因有: 1、作案的隐蔽性 2、案发的偶然性 3、外逃的容易性 4、处罚的轻微性
职务经济犯罪 心理分析与防范对策
华东政法大学 陈和华
1
一、职务经济犯罪心理分析
2
(一)补偿心理
所谓补偿心理,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付出 或缺陷需在另一方面进行弥补以取得心理 平衡的心理。 贪官补偿心理的三个方面: 1、对过去多年辛苦的回报 2、对权力投资的回报 3、对“腐败定论”的精神补偿
3
(二)比较心理
5
(四)贪婪心理
所谓贪婪心理,是指个体无止境地、不择 手段地追求金钱、财富的心理。又称“井 边人心理”。
6
(五)避责心理
所谓避责心理,是指个体为自己开脱罪责 的心理。 贪官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几种类型: 1、委屈型 2、比清廉型 3、面子型 4、法盲型 5、受害型
7
二、职务经济犯罪防范对策
8
(一)权力制约,使官员不能贪 权力制约,
压缩官员权力 改革官员任命制度 建立严格的政务监督和信息公开制度 理顺监督体制
9
(二)法律惩处,使官员不敢贪 法律惩处,
严密立法 严格司法
10
(三)教育引导,使官员不愿贪 教育引导,
树立正确的职务意识 树立正确的财富意识 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友情意识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及其预防对策【摘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际出发,对职务犯罪分子心理活动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在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心理角度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公职人员;犯罪;心理;预防具有国家公职身份或其他从事公职事务的人员,通常称为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违反职责,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为职务犯罪。
职务故意犯罪具体表现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犯罪行为;职务过失犯罪具体表现在渎职罪中的过失犯罪。
在这里我们所分析的职务犯罪心理,主要是以职务故意犯罪心理为主。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犯罪心理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而这种统一通过犯罪人的特殊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犯罪心理在形成过程中,都经历了对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内化、外化、强化三个过程,一般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改造六个阶段,心理过程极为复杂。
而心理轨迹往往呈现出需要由常态到畸变的演变、心态由失衡到病态的演变、行为由被动到自动的演变。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的也不例外,当公职人员的“需求”形成欲望和动机的时候,在外界信息刺激和诱因的影响下,就转化为犯罪行为。
今天我们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以及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过程进行探讨,进而对职务犯罪提出一些可行的防范对策。
1、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1.1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等等。
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的影响,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起着作用,是诱发其违法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在客观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其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私有观念的存在,以及一些社会不正之风的助长,诱发了部分公职人员的贪婪心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的存在本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1.1.2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公职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外化为权钱交易行为。
1.1.3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
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增强了那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1.2 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1.1.1 经济权力化和权力经济化,为”权钱交易”等职务犯罪打开方便之门。
当公职人员的犯罪心理萌发后,职务或工作上的有利条件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企图利用这一条件牟取私利便成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
1.1.2 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造成缺陷叠加这一社会矛盾,为某些公职人员提供了犯罪的土壤。
1.1.3 社会分配制度的缺陷,是一支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催化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收入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强烈刺激有经济优势、社会地位较高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
为了平衡心理,补偿”分配不公”引起的损失,少数人便产生”用我的权换你的钱”的心理,一旦有适当的条件、机会,便贪污受贿。
2、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支配下进行。
当犯罪可能比从事其他可供选择的合法行为带来更大的利益,而只须付出较小的代价时,犯罪人就会选择犯罪。
2.1 通过对近300名罪犯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公职人员在面临下列情形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心态。
2.1.1 当仕途受阻,升迁无望时,一些公职人员会因感受到“失意”,而将原来争取晋升的努力,转化为“捞一把”的动力,逐步将心思放到以权谋私上;2.1.2 当比较失当,物质欲望增强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并产生不满情绪,形成权钱交易的动机。
2.1.3 当配偶责备,自尊心受损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不知不觉地按“枕边风”捞钱,或放任自己亲属以权力影响“挣钱”。
2.1.4 当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家庭不和时,有的公职人员由于需要精神的慰藉,而更容易被情色所俘获。
而一旦生活出现“越轨”,就会出现入不敷出或欲罢不能的情况,为维持这种情况,权力被滥用也就不可避免。
职务犯背后常有情妇、“小三”身影,就是这种情况的例证。
2.1.5 当各种荣誉加身,或觉得自己立有“大功劳”时,有的公职人员会出现“忘乎所以”的心理,或者产生应该享受人生、乐享生活的心态,从而放松要求,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2.2 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分析。
不同心态让公职人员在职务犯罪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活动。
其犯罪心理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社会经历和个性特点所决定。
2.2.1 “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
贪婪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共同心理,职务犯罪分子多是拜金主义者,在金钱的诱惑下,只求“好处”与得到经济上的利益,蔑视国家律法,在贪婪心理的驱使下,大肆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法利益。
贪婪心理是绝大多数此类职务犯罪发生的心理根源。
2.2.2 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在职务犯罪中,侥幸心理表现在,一方面,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已经触犯国家刑律,担心犯罪行为败露,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另一方面,又自我安慰,常作成功的设想,认为自己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智力水平、眼界宽广、人际网络保护伞多,且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或者犯罪证据藏匿、销毁完全,或相信朋友不会出卖自己,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会败露,一旦作案而未被发现,侥幸心理就会强化。
绝大多数职务犯罪分子就是在这种担心害怕与自我安慰的侥幸心理作用下走上了犯罪道路。
2.2.3 深感吃亏的补偿心理。
有些公职人员在社会分配拉开差距的情况下,看到别人待遇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好,或者原来的下级各方面都超过自己,或者看到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便产生不平衡的补偿心理。
2.2.4 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实权的某些公职人员爱慕虚荣,一心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
2.2.5 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
一些公职人员为别人办了事,帮了忙,内心总希望”投桃报李”。
在”我帮他的忙,他应感谢我”,”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喝穿;做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种图报心理作用下,利令智昏,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2.2.6 有恃无恐的攀比心理。
少数意志薄弱者,看到别人买汽车、购洋房,心理不平衡,从而放任自身欲望的膨胀,与社会上的”富者”尽快”缩小差距”,成了其强烈的心理需要。
从公职人员犯罪情况看,因攀比心理而坠入犯罪的人员占较大比例,特别是那些经济状况差,工作时间较短的年轻公职人员尤为突出。
2.2.7 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这种人崇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哲学,在金钱的诱惑下,在”有权时捞一把,逮住了自认倒霉”这种赌徒心理驱使下,他们胆大妄为,顶风作案,明知早晚要翻船,仍如飞蛾扑火,自毁前程。
3.从心理预防角度预防职务犯罪3.1 建立心理预防职务犯罪的理论平台拥有良好工作待遇的国家公职人员之所以会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个人方面原因而言,上述各种职务犯罪心理在职务犯罪过程中起着较大推动作用。
因此,从心理预防角度讨论预防职务犯罪应以上述心理因素为出发点。
而心理强制理论则提供了这个理论平台。
心理强制理论的中心观点告诉我们,“人是避免不快、追求快乐、权衡利弊之下进行活动的动物,如果把刑罚作为犯罪的后果预先予以规定,实施犯罪时立即执行法律上规定的刑罚,那么人们就会把不犯罪而产生的小的不快和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合理地加以权衡”,从而避免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
心理强制理论需要一个理论前提,即“理性人假设”前提,该前提要求“人”是理性的,要求“人”有健全的理智、健全的判断力以及和合乎逻辑的思维方法,具体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即要求一般预防的对象是健全的“理性人”。
这个理性人假设的条件,公职人员恰恰能够满足:国家公职人员任职有着严格的考录程序和考核机制,其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判断力等各方素质均远超一般社会成员。
因此,单从一般预防的原理看,以国家公职人员为对象进行犯罪预防工作,完全可以取得预期效果。
3.2 从心理预防角度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3.2.1 以思想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正面思想引导,针对公职人员存在的贪婪心理和虚荣心理,从正面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公职人员牢固树立廉政思想,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大程度瓦解其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不利的影响,消除其贪婪、虚荣等不良心理。
3.2.2以剖析职务犯罪分子心理活动为主,针对公职人员存在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面警示教育,精心选取大量真实的不同职业的职务犯罪案例对相应职业公职人员进行警示教育。
通过对典型职务犯罪案例的详细分析,将其发案经过、犯罪事实、处置结果等向广大公职人员进行通报,其中职务犯罪分子的心理历程应当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细致剖析,并全面批露,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从而消除其侥幸、投机等不良心理的影响。
3.2.3 积极开展职务犯罪心理预测。
预测个性犯罪心理形成发展的可能性,包括初犯预测和再犯预测。
职务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也就是一个人犯罪心理形成前后和犯罪前出现的一系列征兆。
如人际关系反常、贪婪的物质欲望、极力伪装自己、终日惶惶不安等等。
3.2.4 加强公务活动的控制,减少职务犯罪机遇。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光靠检察机关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专门机关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全社会的预防体系。
职务犯罪的蔓延之势才能被”截流”。
3.2.5 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逐步实现”高薪养廉”的经济保障机制。
职业声望和收入地位发生严重背离,反映了目前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尽合理。
这种混乱和异常,造成了人们某些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因此,以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精兵简政”的同时,逐步实现”高薪养廉”的经济保障机制。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除了要求检察机关的侦查办案人员积极参与外,亦需要社会学者、心理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通过对职务犯罪人员心理的研究,可以揭示其犯罪发展规律,从而为预防犯罪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