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演示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a7b5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9.png)
3.核黄疸
指出生数周以后出现的胆红素 神经毒性作用所引起的慢性、 永久性损害及后遗症,包括锥 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 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 釉质发育异常。
6
(一)光疗
1 光疗指征:光疗标准很难用单一的数值来 界定,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新生儿都应 该有不同的光疗指征,另外还需考虑是否 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出生胎龄35 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 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图2) 或将TSB超过Bhutani曲线(图1)95百分位数 作为光疗干预标准。
L(25 mg/d1); 3、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510 μmol/
L(30 mg/d1)。
3
4
2.急性胆红素脑病
1、足月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TSB峰值在427 μmol/L(25 mg /d1)以上,但合并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较低胆红素水平 也可能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甚至在171~239μmol/L(10~ 14 mg/d1)即可发生。
30.1±30.5 29.9±22.6 34.6±25.9
2.89 0.056
120.1±56.3 120.7±54.1 110.8±53.7ab
3.32 0.036
治疗5天TB下降率(%) 55.0±28.2 54.7±22.8 60.5±22.8ab
5.55 0.004
未光疗患儿
5(1.2%)b
39(9.9%) b
10.60 0.005
大便>5次/天 76(18.3%) 71(18.6%)
101(25.1%) ab 7.34 0.025
大 便 <5 次 / 天 45(10.8%) 但水分增多
合计
170(4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a91e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8.png)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查房ppt课件目 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概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措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与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案例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研究进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概述0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
定义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和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其中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又可分为肝前性、肝细胞性和肝后性。
分类定义与分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溶血性疾病、感染、先天性胆道疾病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诊断标准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其中血清胆红素水平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0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措施0102 03监测黄疸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疸的变化,记录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部位和范围。
保持清洁定期给新生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保暖措施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新生儿体温稳定。
鼓励母乳喂养,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排便和排尿,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
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补充水分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并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
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030201通过抚触和拥抱给予新生儿安全感,缓解焦虑和恐惧。
抚触和拥抱使用柔和的声音和适当的视觉刺激,促进新生儿的感知发展。
声音和视觉刺激鼓励家属多陪伴新生儿,建立亲子关系,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陪伴心理护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与控制03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进行高胆红素血症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避免因饥饿或过度喂养导致黄疸加重。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免因寒冷导致溶血加重,诱发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4c3b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05 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定期产前检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的高危因素。
早期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降低 胆红素水平。
避免宫内感染
孕妇应预防宫内感染,避免病毒和细 菌感染,以降低新生儿出生后发生高 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肝脾肿大
由于胆红素在肝脏和脾脏中沉 积,导致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症状
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时可引起核 黄疸,表现为嗜睡、拒奶、肌 张力减低、角弓反张等症状。
诊断标准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大于220.6μmol/L (12mg/dl),早产儿大于255μmol/L (15mg/dl)。
黄疸出现时间
治疗方案
采取蓝光照射、口服茵栀黄等治疗措施,降低血 清胆红素水平。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包括溶血、感染 、母乳性黄疸等,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同时,加强围产期保健和新生儿护理, 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对于新生儿黄疸,应早期识别、早期 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同时,加强围 产期保健和新生儿护理,提高家长的 育儿知识和意识。
胆红素浓度升高。
阻塞性机制
胆道阻塞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反 流入血的胆红素增多,同时影响 肝细胞摄取和转化胆红素的过程, 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
红素均升高。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黄疸
新生儿皮肤、巩膜出现黄染, 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持
续约2周。
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贫 血、苍白等症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c9b0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7.png)
治疗-4.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通过学习,根据临床表现及胆红素,相关实验室检查等,重点在于识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寻找致病原因,并早期识别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小 结
(1)黄疸程度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2)黄疸颜色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4)全身症状 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3)伴随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1)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2)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临床表现-病理性黄疸
检查
1.胆红素检测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环增加
5
病因-生理性黄疸
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病介绍PPT培训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病介绍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e4c7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a.png)
早期监测与干预
对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水平监测,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加重高胆红素血症,应避免使用。
处理方法指导
01
02
03
04
光疗
采用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 素水平。
换血疗法
对于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 采用换血疗法,迅速降低血清
计划执行与调整
严格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并根据患儿的 恢复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效 果。
训练效果评估
定期对患儿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包括肌张力、运 动功能、智力发育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 患儿的康复情况。
随访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随访方 式等,确保对患儿的病情和康复情况进行持续跟踪。
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 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纠正酸碱 平衡紊乱等。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选择
常用的药物包括酶诱导剂(如苯巴比 妥)、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可根 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 行治疗。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禁忌症,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 要的伤害。同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 和年龄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时 间。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感染、缺氧、酸中毒、低血糖、早产等因素导致肝脏 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不足,使得未结合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 发脑损伤。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病在新生儿中 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近年来对新生 儿黄疸的关注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其 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d803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4.png)
结合身长、头围等指标,综合评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状况。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生化指标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新生儿的营养 状况和代谢情况。
喂养方式选择及调整策略
母乳喂养
优先推荐母乳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和母乳分泌量调整喂养 频率和量。
人工喂养
如无法母乳喂养,可选择配方奶喂养,需根据新生儿体重、日龄等 因素调整奶量和浓度。
和距离。
光疗过程中观察要点记录
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变化
01
在光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如出现青
铜症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停止光疗并报告医生处理。
记录生命体征和出入量
02
在光疗过程中,需定时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
体征,并记录出入量,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03
腹泻处理
部分新生儿在光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需及时 清洁臀部并更换尿布,防止红臀的发生。如腹泻严重,需 报告医生处理。
其他并发症处理
在光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青铜症、核黄素 缺乏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05 营养支持与喂养管理建议
营养需求评估方法论述
体重监测
通过定期测量新生儿体重,评估其生长情况和营养需 求。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病 情变化。
光疗设备简介和操作指南
光疗设备简介
光疗设备主要包括蓝光箱、冷光源蓝光灯等,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皮肤,使 体内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
操作指南
在使用光疗设备前,需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照射时需保护新生 儿的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同时需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体重调整照射时间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专家共识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专家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9b4e6c7fd5360cba1adb5d.png)
药物治疗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可采用, 0.5-1g/kg于2-4小时持续静脉输注。必要时可12小时 后重复使用1剂 • 白蛋白: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 平<25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1g/kg。如白蛋 白水平正常,没有必要补充白蛋白。如存在酸中毒, 应先予纠正。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预防
• 高危因素评估: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胎龄37周 以下早产儿,头颅血肿或明显瘀斑,单纯母乳喂养且 因喂养不当导致体重丢失过多等。 • 出院后随访计划的制定:每例新生儿出院前都应测1 次TSB或TcB,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处于Bhutani曲线 的第75百分位以上,建议延长住院时间。出院前胆红 素水平处于Bhutani曲线的第75百分位以下可出院, 但根据出院日或出院前水平制定出院后随访计划。
1.间接胆红素为什么会在体内蓄积?
2.胆红素脑病原因?发生时间?处理?
3.光疗原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母乳性黄疸 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 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 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 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 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程度重,胆 红素每日上升>5mg/dl,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和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
•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 主的新生儿。黄疸出现于出现1周后,2周左右达到高 峰,然后逐渐下降。如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412周方消退,如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在48-72小时明 显消退。处理:TSB<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 >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人工喂养; >20mg/dl则加用光疗。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若一般情 况良好,无其他并发症,不影响常规预防接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24707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0.png)
血清结合胆红素 一般情况 原因
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 2~3天 4~5天
早产儿 3~5天 5~7天
5~7天 7~9天
≤2周 ≤4周
<221 <257
<12.9 <15
病理性黄疸
足月儿 早产儿 生后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 221
>257(高)
>12.9
>15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
出生时肝细胞内缺乏Y蛋白和Z蛋白 出生时UDPGT含量低,活性低
新生儿肠肝循环特点
肠道内缺乏细菌→ CB不能被还原为粪 胆原而排出体外
生时肠腔内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将CB转变成UCB →门静脉→肝 如胎粪排出延迟,则胆红素重吸收增加
新生儿黄疸分类
黄疸特点
出现时间 高峰时间 消退时间 持续时间 血清胆红素μmol/L
常见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炎 母乳性黄疸 先天性胆道闭锁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肝炎
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表现 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粪便轻 时色深,重时色浅或灰白
低热、呕吐、腹胀 肝脾肿大 血清中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转氨酶↑ B超肝脏回声基本均质或增强
母乳性黄疸
生后3~8日出现、1~3周达高峰、6~ 12周消退,婴儿一般状态好,停喂母乳 3~5日,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有助于诊 断。
1~3周达高峰,6~12周消退,停喂母乳
3~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可能与母
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
道内UCB生成↑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酶缺陷 G-6-PD 、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PPT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367a5a69eae009581bec5d.png)
病情观察
• (2)大便情况的观察:观察患儿大便次数、性 状、量、颜色,如胆道闭锁患儿出生后即排陶土 色大便,大便逐渐变淡最后变为灰白色,肝炎患 儿大便为浅黄色。 • (3)脱水情况的观察:由于在光照治疗下患儿 进入一个较封闭的环境,易哭吵,出汗,不显性 失水增加,而且由于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 刺激肠壁,引起稀便,使水分丢失更多,故在2 次喂奶之间喂一次水。如禁食或进食不佳的患儿 应静脉补液,以保证水分供给。同时,正确记录 进出量及大小便次数、颜色与形状,必要时正确 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19
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 1.出生早期胆红素产生过多,新生儿肝脏未成熟, 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使得血清未结合胆红素 过多,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 2.新生儿出生早期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在一些 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游离胆红 素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 3.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使游离胆红素增加, 胆红素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较多 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肠肝循环的特性
4
病因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产生增 加(如过量输血使血红蛋白增高,溶血病,血 肿),胆红素排泄减少(如早产儿葡萄糖醛酸 转移酶活性低,肝炎,胆道闭锁)所导致,或 兼而有之,因此黄疸的出现是多种疾病的征 象.
18
病情观察
• (4)观察黄疸程度,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密切观 察黄疸消退程度,有无加深现象。密切观察患儿 神智、反应、哭声、吸吮以及肌张力情况。警惕 核黄疸早期症状,如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吮力 差等,做好抢救准备。 • (5)皮疹的观察 光疗时要注意皮疹的量、大小 以及患儿有无哭吵不安。如皮疹较多,患儿烦躁 不安,可先暂停光疗。 • (6)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细菌 感染,故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戴口 罩。加强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防止皮 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光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光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一般6-12 h监测一次。对于溶血症或TSB接 近换血水平的患儿需在光疗开始后4-6 h内 监测。当光疗结束后12-18 h应监测TSB水 平,以防反跳。
10
(二)换血疗法
1.换血指征:
(1)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年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换血参考标准(图3,出生体重<2500 g的早产儿换血标准可参考表1。在准备换血的同时先给予 患儿强光疗4~6 h,若TSB水平未下降甚至持续上升,或 对于免疫性溶血患儿在光疗后TSB下降幅度未达到3450umol/L(2-3 mg/d1)立即给予换血。
18
19
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
时间 原因 原则
方法
母乳喂养型黄疸 (早发型)
母乳性黄疸 (迟发型)
产后最初3-5天
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 肠肝循环增加,常有生理性体重 下降>12%
出生1-2周后
机理尚不明确 推测与β葡萄糖醛酸苷酶增加肝肠循环有关
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 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母乳 必要时补充配方乳。
勤哺乳改善哺乳有效性 吸乳器帮助启动泌乳并补充吸出的 母乳
排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 当TSB<257umol/L(15 mg/d1),不需停母乳 >257 umol/L(15 mg/d1)停母乳3 d改人工喂养 TSB>342umol/L(20 mg/d1)则加光疗
停母乳期间坚持吸乳8-12次 光疗期间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诊断和治疗
1
一、相关概念
2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 应予以干预。
• 胎龄≥35周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以分为: 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342umol/L( 20mg/dL) 2.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427umol/L( 25mg/dL) 3.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510umol/L( 30mg/dL)
20
谢谢!
21
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典型 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脑干听 觉诱发电位可以辅助诊断,头颅MRI表现为急性期基 底神经节苍白球T1WI高信号,数周后可转变为T2WI高 信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见各波潜伏期延长 ,甚至听力丧失;BAEP早期改变常呈可逆性。
白蛋白: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 平<25 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1 g/kg,以增加胆 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若 白蛋白水平正常,则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白蛋白。但如 存在酸中毒,应首先予以纠正。
15
三、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的预防
16
1.高危因素的评估: 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 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 合并有同族免疫性溶血症或其他溶血(如G6PD
缺乏) 胎龄37周以下的早产儿 头颅血肿或明显淤斑 单纯母乳喂养且因喂养不当导致体重丢失过多
等
17
2.出院后随访计划的制定: • 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处于Bhutani曲线(图1)的第75
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可以出院。但需根据出院 日龄或出院前的胆红素水平制定出院后的随访 计划。 • 鉴于我国目前大部分产科阴道分娩新生儿在出 生后48至72 h出院,剖宫产在96至120 h出院, 出院后随访计划可参考表2。对于存在上述高 危因素的新生儿,出院后随访时间可以考虑提 前。
(2)严重溶血,出生时脐血胆红素>76 umol/L(4.5 mg/d1),血 红蛋白<110 g/L,伴有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
(3)已有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者无论胆红素水平是否 达到换血标准,或TSB在准备换血期间已明显下降,都应 换血。
11
12
13
2. 换血中应注意的问题:
(1)换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心率、 血压和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注意严格无菌操 作。
5
3.核黄疸 指出生数周以后出现的胆红素神经毒性 作用所引起的慢性、永久性损害及后遗 症,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 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 育异常。
6
二、高胆红素血症干预
7
(一)光疗 1.光疗指征:光疗标准很难用单一的数值来
界定,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新生儿都应 该有不同的光疗指征,另外还需考虑是否 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出生胎龄35 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2004 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图2) ,或将TSB超过Bhutani曲线(图1)95百分位 数作为光疗干预标准。
3
4
2.急性胆红素脑病
通常足月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TSB峰值在427 umol/L(25 mg/d1)以上,但合并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较 低胆红素水平也可能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甚至在171239umol/L(10-14 mg/d1)即可发生。
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除了高胆红素血症以外还 包括合并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窒息、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低白蛋 白血症等。
(2)注意监测血气、血糖、电解质、血钙、血常规。 (3)换血时需等容量匀速地抽出和输入血液。一般控
制全程在90-120 min内。 (4)换血后可发生TSB反弹,应继续光疗,并每4 h监
测TSB。如果监测TSB超过换血前水平应再次换 血。
14
(三)药治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可 采用IVIG 0.5~1.0 g/kg于2~4 h静脉持续输注。必要 时可12 h后重复使用l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