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与人欲
“天理”与“人欲”精品文档7页
“天理”与“人欲”自宋至明清,程朱理学代表了地主阶级的正统思想。
近代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宋明理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先秦儒家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同时又对儒学思想本身进行了重新构建,故以“新儒学”命名。
笔者认为恰恰相反,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实际上背叛了先秦孔孟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本文仅就“存天理,灭人欲”来试图论证这一点。
一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特别强调“存天理,去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程颐说:“无人欲,即皆天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朱熹发展了二程的思想,他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孟子滕文公上》注)朱熹认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因此要求“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语类》卷十三)“天理”(或称“理”)作为程朱理学的哲学最高范畴,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和最高原则。
具体地说,“天理”不仅包括物理,即自然之理,万物之常理,或事物本来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的伦理,是社会之秩序,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天理”表现在社会伦理上,就是封建社会的礼,就是封建制度规范、礼仪节文等,或者说,是封建集权的化身,是现实君主的化身。
总之,“理即是礼也。
”(《遗书》卷三) 有的学者认为,程朱理学所讲的“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如“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近思录》卷一)。
而希望留存人的仁爱之心,就是属于心性修炼。
那么,“天理”真的如此美好吗?实际上,“天理”更主要体现为封建的三纲五常,即“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朱熹还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文集》)他强调君臣父子关系为“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
”(《文集?垂拱奏札》)程颐也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 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 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
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
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 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 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
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
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
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
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
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
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综上,“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第七讲-天理人欲之辨
,因而“只得顺他”,只能存而不能 去。超过这个限度,“要求美味”、 “穷口腹之欲”,即追求物质享受之 欲,才是“合不当如此”(不合理) 的“人欲”,因而只能去而不能存。
进而,我们可知,朱熹的“天理” 范畴,除三纲五常之外,还包含着人
们求生存的合理的物质需要;“人欲” 则专指不合理的纵欲、享乐的物质欲 望,不等于人们的一切物质欲望。所 以,不能把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 简化为“理欲之辨”。
上述两段文字,观点完全一致,几乎 概括了程朱义利之辨的全部要点。它 清楚地表明,“利”与“人欲”并不 等同。
然则,朱熹如何调和义利矛盾呢?
朱熹说:“不当富贵而得富贵则害义, 故不处;不当贫践而得贫践,则自家 义理已无愧,居之何害?”这叫“审 富贵而安贫贱”(《语类》卷26)。
这个观点实际是孔子“见利思义”的 老传统。“安贫贱”是要人们不要争 利;“审富贵” 是对人们尤其是君子 之利的照顾。朱熹还根据君子小人之 辨的阶级偏见,认为君子“虽无常产 而有常心”,因而必须“先义后利”,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相反,“以义为 后,而以利
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第七讲 “天理”与“人欲” ——辨证看待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
主要内容
一、朱子“天理人欲之辨”中的“天理”、
“人欲”及相互关系 二、朱子“义利之辨” 三、朱子“天理人欲之辨”的学术渊源
一、朱子“天理人欲之辨”中的“天 理”、“人欲”及相互关系
问题:
朱熹“天理人欲之辨”是不是禁欲主义? 辨”戴一顶什么主义的帽子,只能是 既反对纵欲主又,又反对禁欲主义的 节欲主义。
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主张节 欲是明显的、一贯的。
朱熹说:“欲如口鼻耳目四支之
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 有不失其本心者。”(《孟子集注·尽 心下》)欲既不能无,欲多又有害, 这就否定了禁欲与纵欲两个极端,剩 下的当然就只有节欲了。
程朱理学中关于天理人欲问题的基本观点
程朱理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潮,它由程颐和朱熹在唐代时期提出。
在程朱理学中,关于天理人欲的问题有以下基本观点:
1.天理人欲的统一:程朱理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天理是
指宇宙的自然规律,人欲是人的内心愿望。
天理与人欲的统一,意味着人应当遵从天理,并使自己的欲望符合天理。
2.天理人欲的协调:程朱理学认为,人应当在保持自身的尊严和自尊的同时,努力调
节自己的欲望,使其与天理相协调。
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并且不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
3.天理人欲的转化:程朱理学认为,人的欲望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天理是不变的。
因
此,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欲望转化为符合天理的欲望,从而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4.天理人欲的调和:程朱理学认为,人的欲望是复杂的,有时会相互矛盾。
因此,人
应当努力调和自己的欲望,使它们相互协调,避免冲突。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并且不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
存天理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理学发展者
❖ 二程提出「理」是天下 万物之本。但二者又有 所不同,程颢注重内心 修养,程颐主张格物致 知,并提出「去人欲, 存天理」,宣扬「饿死 事小,失节事大」。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 要代表人物之一 。朱熹 继承周敦颐、二程,兼 采释、道各家思想,形 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 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 畴是“理”,或称 “道”、“太极”。
理学创始人
周敦颐
❖ 理学的初创者为北宋的 周敦颐,他是北宋著名 哲学家,也是学术界公 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他提出「无极」是宇宙 之根源 的观点。宋明理
学的主题,即“心性义 理”的提出主要是周敦 颐的贡献。
心性义理
❖ 所谓"心性义理"主要是指性命道德问题,它既是宋明儒学 的主题,也是整个儒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最早提出 这一问题的是孟子和乃师子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 们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论证。此后的一些儒者如苟 子、董仲舒、扬雄、韩愈等,虽不同程度地提出各种说法, 但由于主要停留在儒学淑世淑人的教化目的上,因而只能触 及人性的善恶层面,而不可能具有本体的意义。只是到了佛 教传入中土后,一些佛教徒为了解决佛性问题,才开始借用 儒学的心性术语,从而使心性义理问题具有本体的意义。因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周敦颐重提心性义理之学且得到宋儒的 赞赏与支持,其思想资源主要是来源于佛教的启示,是数百 年来儒佛冲突的真正化解。
❖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 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 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
理学的形成 理学
❖ 两宋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种以「理学 」着称的学派。它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到 儒家哲学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儒家学派。自汉 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独霸学坛 ,由汉至唐经学都颇发达。但汉儒治经偏于 考据,流于破碎;唐儒则重于注疏,过于支 离。随着儒、佛、道之互相渗透,宋儒不屑 拘泥于旧经,便以阐释义理为主,使之发展 为新儒学,故称理学,亦名道学或宋学。
宋明理学天理人欲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天理和人欲也可以相互促进。例如,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对于一些基本 的生存需求,如饮食、居所等,也可以通过正当的努力和创造来获得。
天理人欲的平衡与协调
平衡原则
在实践中,天理和人欲的平衡与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过度强调天理而忽视人欲,可能会导致禁欲主义和虚伪 ;如果过度纵容人欲而违背天理,则可能导致混乱和堕落。因此,宋明理学提倡在实践中寻找平衡点。
06
现代社会的天理人欲问题 及应对策略
现代社会的天理人欲问题
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
现代社会中,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往往导致人们忽视内心的精神需求,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道德底线的模糊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一些人逐渐失去了对道德底线的敬畏之心,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化价值的失落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一些人陷入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进而引发文化价值观的混乱。
北宋初期
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儒家 学者开始复兴儒学,强调 道德和伦理标准。
北宋中期
周敦颐、程颢、程颐等早 期宋明理学家开始发展新 的儒学理论,强调天理、 道统和儒家经典。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周敦颐
01
被视为宋明理学的鼻祖,强调“太极”和“理”的概念,主张
“主静”的修养方法。
程颢
02
强调“心即理”,重视人的本性和自反,主张去除私欲,回归
宋明理学天理人欲问题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宋明理学概述 • 天理的内涵与外延 • 人欲的内涵与危害 • 天理人欲的辩证关系 •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 现代社会的天理人欲问题及应对策略
存天理,灭人欲
被误解的朱子——谈“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作为“亚圣”朱熹的原创经典而广泛流传。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
其实,在那个古老而又教条的时代,一句名言的误解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程朱理学”一下子就被扣上了“禁欲”的大帽子,多少后世的人饱受这句话的压迫,尤其是有关他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是为广大妇女同胞所不齿,成为后世封建礼教对妇女“禁欲”迫害的典范。
且不论朱老先生是否有过不尊重女性的言语,光就“存天理,灭人性”这句话而言,敝人觉得朱老先生似乎蒙受了不白之冤,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有了一下的理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存天理,灭人性”本不是由朱熹提出来的,据《礼记·乐记》记载,其中有一段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的“灭天理而穷人欲”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到了宋代,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子所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去掉骄奢淫逸的世俗欲望,依照天道,治理国家,所谓“天子有善,让德于天”是也。
毫无疑问,朱子对“存天理,灭人欲”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觉得这是儒家的精华所在。
但是与后人所知道的不同,朱子所指的“人欲”仅仅是“私欲”,与个人的正常欲望无关。
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在朱熹看来,人对衣食住行的一般性的物质要求是“天理”,是正当的欲望,也就是说,朱熹并不否认人们对维持生存的物质欲望的追求。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
“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
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
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
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
《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
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
《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
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
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
朱熹的“天理”和“人欲”
浅析朱熹的“天理”和“人欲”思想摘要: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第一性,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理”,而“人欲”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理”,应当禁止,即“存理灭欲”。
关键词:朱熹天理人欲存理灭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卒后溢封为文爵朱熹(公元1130~1200年)公,世称朱文公。
他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
一、朱熹的“天理”论朱熹认为,“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
任何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个“理”所决定的, 先有“理”, 再有万事万物。
他说:“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
”(《朱文公文集》卷七) “理”是唯一的实在,是不变的实在,是宇宙的本体。
“天地之间, 有理有气。
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答黄道夫》) 他明确指出,“但有此气, 则理便在其中。
”(《朱子语类》卷一) 任何具体的事物, 都是“理”与“气”的统一。
“理”的绝对性在于,它是形而上之道, 它是事物存在的本体原因。
“未有这事, 先有这理。
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未有父子, 已有父子之理。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如一所屋, 只有一个道理,有厅有堂; 如草木,有桃有李; 如这众人, 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 张三不可为李四。
”(《朱子语类》卷六)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东西, 决定万事万物,在逻辑上先于、高于、超越于一切经验现象。
这就是朱熹“理”本体论的实质。
朱熹认为这个“理”还是具体到各个事物当中的, 人有人的“理”,物有物的“理”。
虽然这些“理”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但是具体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理在起着作用。
各种理的总和是太极。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上而太极无极,下而至一草一木一昆虫只微, 亦各有理。
7 《朱子语类》三则 (2)
2、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 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
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 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 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 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3、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 的?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过:几次 略晓:大略通晓 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译文
读书应读到不忍释手的时候,才能领略到书 中的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了书 中的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他书来看, 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其实也没有真 正明白其中的含义。人心是天理之所在,勤于 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 日用心的话,那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 如果懒惰,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这样 昏昏沉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万 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贪”;其妻则因 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 控“洗钱罪”的全国第一人。该案将择期判决。 今年1月14日晚,重庆铜元局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 称楼上房屋严重漏水,而该业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进 入他人住宅。民警随后赶往这处小区。 警方人士赶到后,发现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开 始处理漏水,民警则发现卫生间有8个矿泉水纸箱,用胶 带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经打湿。民警和物管人员帮着 把这些纸箱搬到室内干的地方,却发现下方已被泡烂的一 角露出了一扎一扎的红色纸张,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钞, 总计
卷一一九“训门人七”
闽学文化之程朱理学
因此,人类应该要克制自己过分的欲望,不可过分地向自然索取,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 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 2、国家公职人员应恪守本职,不可贪图私欲
闽学文化之程朱理学
-
01 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02
标题
"天理人欲同行异情"
03 那么,朱熹为何要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呢?
04 "存天理,灭人欲"对当代社会的启迪
闽学文化之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就太太熟悉了,但是也都只是听说过,但是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 么意思,那么这句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呢?是否和我 们想的那样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以前来分析揭秘学习看看吧!
1、"天理"即合规律、合道理
过去,一般人往往会把"天理"解释为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不错,"天理"的确包含着 "三纲五常",但"天理"绝不等同于"三纲五常"!
闽学文化之程朱理学
"天理"包含事物发展的规律、道理之义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朱熹认为,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它的规律的。事物运行的常理; 为人处世的道理;家庭生活的伦理……这些无外不是"天理"
闽学文化之程朱理学
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古老的思想方式,旨在强调个人应该弘扬善良和义气,遵循天道人情,以天地为大,以人为贵,实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这种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光大。
从道德层面上看,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
它要求个人在行为上应该遵循道德准则,秉持正义和公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益。
这种思想也鼓励个人摒弃个人私欲,不从狭隘的个人角度出发,而是根据全局和大局出发,以达到更为持久和广泛的利益。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例如,它过于注重道德教化,人们往往会被迫去遵循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没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因此,它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创造力,导致缺少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
此外,一些人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可能会被误解或滥用。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利用它来掩盖他们的个人利益,或者妄图主张一种过于绝对和独断的道德标准来迫使别人相信和遵循他们的意愿。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应用这种思想,以确保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相适应。
总之,存天灭人欲要求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并帮助自己和他人实现更为幸福、安全和有意义的生活。
它的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应用,以最大化其价值和作用。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当代学者张立文教授的说法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中的工夫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理念来完善自我。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作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得到一众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后世极大的诟病,认为这是「以理杀人」的、压抑人性的一套主张。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本义和演变过程,分析后世对其误解和批判的主要论点,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之所在。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与演变根据史料记载,此话最早的相关说法出自西汉时期戴圣所辑录的《礼记》第19篇的〈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句话是想表明世间之所以会有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置「天理」于不顾,不加限制地满足了自己的「人欲」。
由此分析得知,「天理」本身是好的,正确的;「人欲」本身好坏则不置可否,但是「穷人欲」则一定是错的。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两兄弟解释说:「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这里明确表明要灭掉的是「私欲」,则天理可以昭彰;而所谓私欲就是指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欲望。
这句话本身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错。
朱熹是理学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点都是从二程这里演变而来的。
他对于这个命题有一段更为形象化的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有人曾问过朱熹说,在饮食这个命题上,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朱熹回答说想要吃饭(这个想法)就是天理,而要求食物好吃就是人欲。
换言之,人的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天理」,而在此基础上加之过分的要求就是人欲了。
如果只是读到这里,朱熹的这番言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合理的成分可以接受并给予满足,但是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要摒弃。
但是,朱熹还进一步解释说:「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1 经典原文 《朱子语类》三则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要克服人的私欲,使之符合礼的要求。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必须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
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朱熹(南宋)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后人根据他的讲学记录编成的《朱子语类》,系统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体系。
明代中期,理学趋于僵化,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了一批思想家,他们大胆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提倡思想解放,李贽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褒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1.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学会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
2.广泛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流畅地诵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
3.把握朱熹在理欲、义利、读书等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和李贽赞赏“童心”的原因,并能就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主张。
经典原文7 《朱子语类》三则◎走近先贤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生平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是自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178年在庐山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2.主要成就朱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语录》等。
3.朱熹的理学思想(1)理气论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的。
(2)动静观朱熹认为动静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认为动静不但相对立、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
(3)格物致知论朱熹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朱子语类原文
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 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 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 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 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在宋明理学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程朱理学和 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 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 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 拔的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 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 全》《性理大全》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另外,为了 维护理学的学术地位,朱熹不但反对不同于儒学的佛学、 道教,而且还批判了儒学内部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其他学派。 经过了朱熹的努力,理学从北宋时期一个普通的学术派别, 发展为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但是,在朱熹晚年, 由于他卷入了当时的党争,朱熹的学说也被禁为“伪学”。 朱熹去世以后,党禁解除,他的思想学说得到统治者认可, 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正 统儒学思想。
翻译:
第三则
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 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 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 辨别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是要在人前出名,还是完 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 是利.’又说:‘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 学问道德,现在学者的目的是给别人看.。’孟子说: ‘只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也是切身大 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 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 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走向 圣贤之路,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 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 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深入下 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这个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
天理和人欲的对立,首先见于儒经《礼记》,但是把天理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这样的对立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由宋代二程,即程颢、程颐首先提出来的。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
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
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
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
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
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从道德修养上说,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
二者之间关系,自先秦《乐记》以来,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
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人保有天理。
这种作为人的根本标志的天理,也就是纲常人伦,人的先天善性,人的本然之心,就是天理的表现。
本性、本心为善的人之所以会走向恶,就在于其先天之善被后天的物欲所污染,人的本心错聩不明,天理也就被蒙蔽而不得彰显,只有通过去除物欲,泯灭己私的工夫,才能复明人的先天善性。
但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应该有个界限和标准。
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相互伴随但性质不同的存在。
人们喜欢游玩,喜欢音乐,喜欢财富,喜欢美女等等,虽然也是欲望,但那是天理固有的内容,也是人情所无法避免的。
遵循规则,使天下人都能享有这些,那就是天理;把这些据为己有,以满足一己之私欲。
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是人欲。
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
而天理、人欲的界限,归根到底,乃是当时的制度是否允许。
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
存天理指的是遵守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灭人欲则是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和抑制,以避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
例如,在环保领域,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在社会伦理方面,法律和道德规范也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和组织违反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
例如,一些企业不遵守环保法规,污染环境和危害公共利益;一些人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造成伤害,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践行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从自身做起,发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伟大。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
- 1 -。
存天理抑人欲--跨越千年的思想精髓
存天理抑人欲--跨越千年的思想精髓何明玲【摘要】“天理人欲”之说本于《礼记·乐记》,乃孔门七十子之学。
其说认为人类的行为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走向,一为以人化物,一为以物化人。
以人化物称之为人文、文明,以物化人则“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此为大乱之道,亦可以说是反人文、反文明之道。
但我读宋儒“存天理,克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灭人欲”诸说,似觉并非对宋人言之,而恰是针对今人立言,似乎早已预见今日人欲横流之一幕。
永州政协何明玲副主席近撰《存天理顺地利抑人欲--读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有感》一文,先在永州红网“理论学习”发布,又在泆洲书院“国学论坛”宣讲,其阐发、解读大儒周子遗言,极中肯,极平顺,极尊崇,乃又切近时义。
作者为在位官员,所论出乎胸臆而不假秘书、不套陈言,于今之世,岂易得哉?故亟为刊发。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19-19,54)【关键词】存天理;顺地利;抑人欲;周敦颐;理学【作者】何明玲【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州市委员会,湖南永州 4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静静地读着《太极图说》,耳边如溪水涓涓的是周敦颐濂溪先生娓娓的声响:“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道,一切事物运行发展之客观规律。
我们不停追寻的道,其外延是天地之道,内涵为人道。
天道,宇宙之客观运行规律也,谓之“无极而太极”。
四方上下称“宇”,古往今来叫“宙”。
没有一个物体有宇那么大,四方去,无极,上下去,无极。
也没有一个物体有宙那么长,恒古恒今,往来无穷。
日月更换,黑白交替,月亮为阴太阳是阳,阳生万物,阴成万物。
宇宙在日月交辉、烈日乌云、电闪雷鸣、风霜雨雪中往复循环成为永恒。
是为太极。
地之道,乃地之厚重,承载万物,泥水为柔,山川为刚,滋生万物,滋养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天理,享人欲——关于人性的旁白
●欧阳米果
中国人都知道有个老天爷,他们家的道理叫天理。
天理在词典上还有别的解释,高深莫测的,先不必去管,只需知道天理就是至高道理即可。
人欲很好解释,望文生义即可。
天理和人欲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两者是对立的关系,应“存天理,灭人欲”。
此言在现代社会几乎引起共愤,没少挨批。
朱老夫子的话合不合理?
首先从唯心主义角度去想,似乎有些不对头。
假如人类是老天爷(代指各种神明)造出来的,天理要灭欲的话,老天爷为什么不把人造成树呢?若人人都是树,一晒太阳就吃饱了,一开花就有雌蕊雄蕊,还怎么会有物欲色欲?既然老天爷给人类造出来各种器官,却规定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连想想都是罪过,岂不是拿全人类开玩笑吗?你老天爷还讲不讲理了?你都不讲理,我们还用管你的天理吗?
其次从唯物主义角度去想,好像也说不通。
唯物主义认为天上没有老天爷,也没有神明,只有星球、太空之类的物质,既然是物质,全都没心没肺没头脑,它们哪有什么理可讲?有理也是物理,物理还能管得着人欲吗?
明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他将天理和人欲统一起来,称“天理即是人欲”,真是如此吗?婴幼儿生来就会抢奶瓶,两个孩子都想把奶瓶抢到手,这表示他俩的天理打起来了?人的欲望是难以统一的,当人与人的欲望产生对立时,谁该拥有天理呢?
看来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统一的,那应是什么样的?天理与人欲,应该是辩证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遵天理,享人欲。
若符合天理,人可享其欲,若违背天理,人须克其欲。
天理究竟是什么?天理是一项原则,极为简单,就四个字:和平共处。
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天理?是老天爷告诉你的?不是,我没老天爷手机号,和他联系不上,天理是我自己算账算出来的,算法如下:
第一,任何人离开别人是活不了的,不信?新生儿若是几天没人管,准饿死。
人类不像爬行动物,从蛋里出来就会吃会跑,个体全能,婴幼儿需要别人的照顾,需要向别人学习语言行动技能,否则无法长大成人。
而且人长大之后,衣食住行需要向别人交换,思想感情也需要和别人交流,人作为社会动物,在心理上也离不开人类群体,除非出现各种异常。
第二,如果人离不开人,那人与人是和平相处好呢,还是自相残杀好呢?我用计算器一算,结果是和平相处好。
如果是自相残杀的话,人类早在多少万年前就该死光了。
第三,存在即是合理,我们人类还存在,这是合乎天理的,天理应是和平共处。
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凡是利于和平共处即合天理,凡不利于和平共处即不合天理。
自古有多少人苦苦参悟天理,参悟固然离不开独省,但独省是心灵历程,用得着离家出走、抛却红尘吗?还美其名曰超凡脱俗,纯粹是打着寻找天理的旗号自绝于人民。
没有人民你能有思想吗?狼孩熊孩懂得什么叫抛却红尘?还妄谈什么寻找天理,不知道天理就在人间吗?
说完天理,再说说人欲。
欲望这东西,是生命所本有的能动性。
人的欲望是最复杂的,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是人类不断满足自身欲望而带来的直接结果。
山中的石头什么欲望也没有,放那儿一万年也毫无发展。
从消极方面讲,欲望是很难控制的,一旦控制不好就如洪水暴发,破坏力惊人。
私欲失去底限,就会变成贪婪、疯狂、残暴,人类社会将陷入危机。
欲望是生命本有的,想消灭欲望必须先消灭生命。
既然生命中的欲望无法消灭,那么如何管理欲望就是门学问了,简而言之,欲望宜“导”不宜“堵”。
大家还记得大禹他爸鲧是怎么死的吗?他在治洪的时候采取了堵截的方法,终致治水失败受刑而死。
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正是采取了疏导的方法。
若人欲泛滥如洪水,治欲应如治水。
用什么来治人欲?要用天理。
可是老天爷不说话怎么办?外国人想出一个法子,给老天爷找个代言人,哦不对,人家说那是神明选定的代言人,传下圣言福音之类的思想行为规范,对管理人欲大有帮助。
我们中国一直也没明确谁是天理代言人,弄的人家笑话我们中国人没信仰。
其实我们中国人是信奉天人合一的,天理应当就是人理,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人欲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最基本的人欲是生存欲,人都有活下去的欲望。
第二层人欲是幸福欲,人不但要活,还要活的好,活的美,要享受财富、权力、精神所带来的种种快乐。
第三层人欲是自豪欲。
自己活的好还不够,还想叫别人知道,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尊敬乃至羡慕、崇拜。
人欲也是本有,不用别人教,天生就会。
已知天理是和平共处,代入人欲之中,可得为人处世的原则应是如此:
人可享生存,但不能影响到别人的生存。
人可享幸福,但不能影响到别人的幸福。
人可享自豪,但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尊。
凡影响到了别人的生存、幸福、自尊,都不利于和平共处。
以杀害去剥夺别人的生命,以贪暴去剥夺别人的幸福,以炫耀去剥夺别人的自尊,都是有违天理的。
我们的先辈以己度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世原则,倡导温良恭俭让,主张忠恕谦和忍,不就是为了照顾别人的感受吗?仁义礼智信也好,道德法律也罢,不都是为了促使人们和平共处吗?
孔子在七十岁的时候悟出了人生真谛:随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经》五千余字,中心思想就一句话:合乎道者即为德。
儒道先贤早已说的很明白,只要合规矩、合天道,人欲就是自由的。
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遵天理,享人欲”。
如果你愿与人和平共处,而别人不愿意,那么你终究还是了占天理的,即便是打起来,你也是正义的一方。
他们叫违法犯罪,而你叫正当防卫,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吗?
有人说,天理就是公平,这话对吗?那可不一定!
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平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青草愿与牛羊共和,牛羊把青草吃下肚,牛羊愿与人类共和,人类把牛羊放进锅,这算公平吗?就算同是人类,也没有绝对公平,父母打发儿女去干活儿是天经地义,儿女打发父母去干活儿则有悖伦常。
天理不是绝对公平。
人间大义,天下大势,从来都是优势者优先。
何为优势者?长者、尊者、强者、能者,皆占大义,居大势,是为优势者。
优势者要格外珍惜自己的优先权,常怀仁义之心,以和平共处为念,才能长久保持优势。
若是人欲膨胀过度,则为天理所不容。
秦朝以始皇帝之尊,吞六国之强,尚难免灭亡。
人类以为自己是强者,若是恣意破坏大自然,必会遭到大自然的残酷报复。
然而优势者施仁亦应有度,过度的仁爱也会坏了规矩。
比如父母关怀子女本是好的,但父母若不教导孩子,只一味宠爱,乃至终生甘做孩奴,这又岂是天理?
严慈相济,阴阳合和,天之道也。
万事万物,本无对错。
凡事不在于你怎么做,而在于别人怎么想。
(感谢刘磊先生前来探讨天理人欲问题,遂引发思考,撰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