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之天理人欲论

合集下载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作者:来源:《新传奇》2021年第15期很多人一听到“存天理,灭人欲”就会觉得害怕。

其实,朱熹的原意,不是说人的欲望不能存在,而是要有节制,以人性中的天理来约束自然欲望。

只有那些过于贪婪的欲望,才违背天理,才是要灭掉的“人欲”。

天理和人欲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对对立概念,长期以来都是学者们所热衷讨论的对象。

理欲之辩在宋明理学中讨论得最为热烈,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那么,“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天理和人欲在宋明时期的理欲之辩中,“理”就是代指“天理”。

相对应的,“欲”也就特指“人欲”。

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天理论。

朱熹把它当作是宇宙的根源和自然界运行的规律。

在道德伦理方面,在与人欲相对应时,朱熹所谓的天理是道德本质、社会伦理规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他推崇仁义礼智四德和人伦五常,并将它们全部纳入天理的范畴中。

朱熹认为,仁、义、礼三者都是天理的一种存在状态,都体现着天理。

朱熹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

”所以,在朱熹眼中,天理是“真”,是“善”。

人之所以会产生人欲,是因为心受了外物私欲的干扰。

人只要循天理而行,就能够保持心的本然之态,成为圣贤,到达圣人境界。

朱熹关于人欲的界定,基本上是根据天理的对立面而来的。

所以,如果说天理的倾向点是整体利益,是和“公“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人欲则重点指向个体利益。

一己私利常常和“私“相连,朱熹经常把它称之为“私欲”或“人欲之私”。

“灭人欲”,灭的是什么很多人一听到“存天理,灭人欲”就会觉得害怕:我不要生活在宋代,连正常的七情六欲都要被消灭,让人怎么活?其实,朱熹的原意不是说人的欲望不能存在,而是要有节制,以人性中的天理来约束自然欲望。

有学生问朱熹:“饮食男女,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回答:“饮食者,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由此可见,只有那些过于贪婪的欲望才违背天理,才是要灭掉的“人欲”。

《朱子语类》三则解析

《朱子语类》三则解析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 ,迁善改正。
处事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 不得,反求诸己
哈佛大学校训: Veritas——真理 牛津大学校训: ——上主是我的亮光 ( The Lord is my light) 斯坦福大学校训: ——自由之风永久吹〔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之一的契诃夫曾说: “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 气方刚,要永不疲乏地做好事情”。培根曾 说:“读书使人充实,争论使人机灵,笔记 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 重,规律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 事实证明,宏大的功业的背后是 破万卷书,行才智路。没有熟读精思的刻苦 钻研,就没有才智的源泉。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朱子语类》三则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 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 两兄弟。
南宋是理学的进展顶峰,消失了朱熹、张栻、 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 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渐渐走向 僵化,理学进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 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进展以 后,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求人生的典范,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今日我 们探究一下朱熹对读书目的的看法。
第三则重点字词:
说话:说教 向外:只求外表 剖判:区分 要求:只要求得 自为己:自己为自己 喻:懂得 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为人:为了(做给)别人(看)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诵读《朱子语类》第三则,完成以下各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② 1.圣贤教人,都提切己 说话 .. .. ①(
)②(

) )
2.古之学者 .. 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①( 3.向外便是趋愚不肖 之途( ..
① ② 4. 这里只在人札定脚 做将 ... . 去①(

)② (
) )②( )
答案:1.①切身 ②说教 2.①求学的人 ②为了装 点门面做样子给人看 3.不才,不正派 4.①踏踏实实的 ②用在动词后,没有实在意义,作音节助词
三、文学常识 《朱子语类》 共 140 卷, 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其中《四书》占 51 卷, 《五经》占 29 卷,哲学专题如理 气、知行等,专人如周、程、老、释等,以及治学方法等, 约占 40 卷,历史、政治、文学等约占 20 卷,较详尽地保 存了朱熹晚年的许多言论,内容生动,极具魅力。其中密 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 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诵读《朱子语类》第二则,完成以下各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 .... 2.明知合 行大路( . ) ) )
① ② 3.此便是天理 人欲交战之机 .. .(
4.若是中人 之资质( .. 5.须大段 著力( .. )
)
6.如履 薄冰( .
① ②
) ) )②( )
7.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 .. 8.直 . 是恁地 .. 用功①(
答案:1.学习的人。 2. “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外”指学习是为了 炫耀自己。
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 欲问题、义利问题。 第一则: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从反复诵读入 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 和掌握。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

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持批评的成分较多,而对其合理因素持肯定的成分较少,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一“理欲之辨”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热门话题。

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1]。

他认为,“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

”[2]在这里,朱熹所说的“天理”的要义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在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对朱熹的“人欲”之说在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

以前有学者认为朱熹的“灭人欲”就是消灭人的一切生活欲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在朱熹看来,所谓“天理”与“人欲”之别在于,“合道理的是天理,循情欲的是人欲”。

在这里,“合道理”就是指符合“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

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4]而“循情欲”则指按照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行事,这种过分的欲望就是人欲。

朱熹举例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1]这就是说,人要吃饭,这是合理的,是天理;而要求饭要吃得美味,这就是人欲了。

可见,朱熹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欲望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此外,关于“天理”、“人欲”的含义,过去的解释多有片面之处。

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

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

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第七讲-天理人欲之辨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第七讲-天理人欲之辨

,因而“只得顺他”,只能存而不能 去。超过这个限度,“要求美味”、 “穷口腹之欲”,即追求物质享受之 欲,才是“合不当如此”(不合理) 的“人欲”,因而只能去而不能存。
进而,我们可知,朱熹的“天理” 范畴,除三纲五常之外,还包含着人
们求生存的合理的物质需要;“人欲” 则专指不合理的纵欲、享乐的物质欲 望,不等于人们的一切物质欲望。所 以,不能把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 简化为“理欲之辨”。
上述两段文字,观点完全一致,几乎 概括了程朱义利之辨的全部要点。它 清楚地表明,“利”与“人欲”并不 等同。
然则,朱熹如何调和义利矛盾呢?
朱熹说:“不当富贵而得富贵则害义, 故不处;不当贫践而得贫践,则自家 义理已无愧,居之何害?”这叫“审 富贵而安贫贱”(《语类》卷26)。
这个观点实际是孔子“见利思义”的 老传统。“安贫贱”是要人们不要争 利;“审富贵” 是对人们尤其是君子 之利的照顾。朱熹还根据君子小人之 辨的阶级偏见,认为君子“虽无常产 而有常心”,因而必须“先义后利”,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相反,“以义为 后,而以利
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第七讲 “天理”与“人欲” ——辨证看待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
主要内容
一、朱子“天理人欲之辨”中的“天理”、
“人欲”及相互关系 二、朱子“义利之辨” 三、朱子“天理人欲之辨”的学术渊源
一、朱子“天理人欲之辨”中的“天 理”、“人欲”及相互关系
问题:
朱熹“天理人欲之辨”是不是禁欲主义? 辨”戴一顶什么主义的帽子,只能是 既反对纵欲主又,又反对禁欲主义的 节欲主义。
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主张节 欲是明显的、一贯的。
朱熹说:“欲如口鼻耳目四支之
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 有不失其本心者。”(《孟子集注·尽 心下》)欲既不能无,欲多又有害, 这就否定了禁欲与纵欲两个极端,剩 下的当然就只有节欲了。

每日一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每日一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每日一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展开全文【题目】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据此可知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朱熹和李贽的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据材料次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可知二者都强调人的正常私欲,故A符合题意;BCD说法均不正确。

故选A。

【答案】A【知识拓展】1.背景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天理是公道与良知。

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2.含义“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普遍认为是朱熹最早提出来的,其实它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说的是违背天理为所欲为的人。

何谓天理?朱熹在他的著作中陆续提到:“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知道,天理即天、地、物、人等万物的自然规律、伦常秩序、情理规定等等。

也就是说,朱熹存天理的核心思想是铸造社会的纲常伦理规范。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

“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

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

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

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

《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

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

《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

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

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

朱熹的“天理”和“人欲”

朱熹的“天理”和“人欲”

浅析朱熹的‎“天理”和“人欲”思想摘要: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第一性,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理”,而“人欲”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理”,应当禁止,即“存理灭欲”。

关键词:朱熹天理人欲存理灭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卒后溢封为‎文爵朱熹(公元113‎0~1200年‎)公,世称朱文公‎。

他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

一、朱熹的“天理”论朱熹认为,“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

任何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个“理”所决定的, 先有“理”, 再有万事万‎物。

他说:“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

”(《朱文公文集‎》卷七) “理”是唯一的实‎在,是不变的实‎在,是宇宙的本‎体。

“天地之间, 有理有气。

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答黄道夫》) 他明确指出‎,“但有此气, 则理便在其‎中。

”(《朱子语类》卷一) 任何具体的‎事物, 都是“理”与“气”的统一。

“理”的绝对性在‎于,它是形而上‎之道, 它是事物存‎在的本体原‎因。

“未有这事, 先有这理。

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未有父子, 已有父子之‎理。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如一所屋, 只有一个道‎理,有厅有堂; 如草木,有桃有李; 如这众人, 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 张三不可为‎李四。

”(《朱子语类》卷六)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东西, 决定万事万‎物,在逻辑上先‎于、高于、超越于一切‎经验现象。

这就是朱熹‎“理”本体论的实‎质。

朱熹认为这‎个“理”还是具体到‎各个事物当‎中的, 人有人的“理”,物有物的“理”。

虽然这些“理”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但是具体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理在‎起着作用。

各种理的总‎和是太极。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上而太极无‎极,下而至一草‎一木一昆虫‎只微, 亦各有理。

7 《朱子语类》三则 (2)

7 《朱子语类》三则 (2)

2、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 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
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 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 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 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3、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 的?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过:几次 略晓:大略通晓 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译文
读书应读到不忍释手的时候,才能领略到书 中的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了书 中的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他书来看, 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其实也没有真 正明白其中的含义。人心是天理之所在,勤于 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 日用心的话,那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 如果懒惰,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这样 昏昏沉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万 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贪”;其妻则因 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 控“洗钱罪”的全国第一人。该案将择期判决。 今年1月14日晚,重庆铜元局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 称楼上房屋严重漏水,而该业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进 入他人住宅。民警随后赶往这处小区。 警方人士赶到后,发现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开 始处理漏水,民警则发现卫生间有8个矿泉水纸箱,用胶 带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经打湿。民警和物管人员帮着 把这些纸箱搬到室内干的地方,却发现下方已被泡烂的一 角露出了一扎一扎的红色纸张,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钞, 总计
卷一一九“训门人七”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形成两宋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种以「理学」着称的学派。

理学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到儒家哲学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儒家学派。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独霸学坛,由汉至唐经学都颇发达。

但汉儒治经偏于考据,流于破碎;唐儒则重于注疏,过于支离。

随着儒、佛、道之互相渗透,宋儒不屑拘泥于旧经,便以阐释义理为主,使之发展为新儒学,故称理学,亦名道学或宋学。

“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初创者为北宋的周敦颐,而发扬光大者是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

程颢字伯淳,程颐字正叔,洛阳人。

二人同师于周敦颐。

周敦颐提出「无极」是宇宙之根源,而二程则更进一步提出「理」是天下万物之本。

但程颢注重内心修养,后为南宋陆九渊所承。

程颐主张格物致知,并提出「去人欲,存天理」,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其主张由南宋的朱熹所祖循,并称为「程朱之学」。

周敦颐素来被看作是理学的开山祖师。

所谓宋明理学的主题即“心性义理”的提出主要还是周敦颐的贡献。

所谓"心性义理"主要是指性命道德问题,它既是宋明儒学的主题,也是整个儒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孟子和乃师子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论证。

此后的一些儒者如苟子、董仲舒、扬雄、韩愈等,虽不同程度地提出各种说法,但由于主要停留在儒学淑世淑人的教化目的上,因而只能触及人性的善恶层面,而不可能具有本体的意义。

只是到了佛教传入中土后,一些佛教徒为了解决佛性问题,才开始借用儒学的心性术语,从而使心性义理问题具有本体的意义。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周敦颐重提心性义理之学且得到宋儒的赞赏与支持,其思想资源主要是来源于佛教的启示,是数百年来儒佛冲突的真正化解。

说起宋明理学,最著名的道学家当推朱熹,而最具代表性的道学观念是他的“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熹,字符晦,别称紫阳,是继孔子和董仲舒之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古代思想家。

他祖籍徽州,但因长居于福建建阳,故其学又称「闽学」。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当代学者张立文教授的说法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中的工夫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理念来完善自我。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作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得到一众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后世极大的诟病,认为这是「以理杀人」的、压抑人性的一套主张。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本义和演变过程,分析后世对其误解和批判的主要论点,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之所在。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与演变根据史料记载,此话最早的相关说法出自西汉时期戴圣所辑录的《礼记》第19篇的〈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句话是想表明世间之所以会有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置「天理」于不顾,不加限制地满足了自己的「人欲」。

由此分析得知,「天理」本身是好的,正确的;「人欲」本身好坏则不置可否,但是「穷人欲」则一定是错的。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两兄弟解释说:「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这里明确表明要灭掉的是「私欲」,则天理可以昭彰;而所谓私欲就是指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欲望。

这句话本身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错。

朱熹是理学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点都是从二程这里演变而来的。

他对于这个命题有一段更为形象化的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有人曾问过朱熹说,在饮食这个命题上,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朱熹回答说想要吃饭(这个想法)就是天理,而要求食物好吃就是人欲。

换言之,人的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天理」,而在此基础上加之过分的要求就是人欲了。

如果只是读到这里,朱熹的这番言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合理的成分可以接受并给予满足,但是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要摒弃。

但是,朱熹还进一步解释说:「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朱子语类原文

朱子语类原文

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 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 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 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 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在宋明理学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程朱理学和 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 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 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 拔的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 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 全》《性理大全》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另外,为了 维护理学的学术地位,朱熹不但反对不同于儒学的佛学、 道教,而且还批判了儒学内部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其他学派。 经过了朱熹的努力,理学从北宋时期一个普通的学术派别, 发展为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但是,在朱熹晚年, 由于他卷入了当时的党争,朱熹的学说也被禁为“伪学”。 朱熹去世以后,党禁解除,他的思想学说得到统治者认可, 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正 统儒学思想。
翻译:
第三则
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 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 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 辨别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是要在人前出名,还是完 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 是利.’又说:‘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 学问道德,现在学者的目的是给别人看.。’孟子说: ‘只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也是切身大 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 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 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走向 圣贤之路,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 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 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深入下 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现代解读

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现代解读
的, 人类应该去享受这种 基本 的欲要 ;要求美味, “ 人欲也” 这只不 过是朱熹所作出的一个 比方 , 他认为所要摒除的“ 人欲” 是超过基 本需要的过分奢求 , 而不是抹杀 一切正常的需要, 这种过高的追逐 物质生活的要求是超过 一封建秩 序所给予的物质生活 以外的要 厂 求, 是不符合封建道德基础的, 也就是一种“ 过欲”这种“ , 过欲’ ’ 是违 反了“ 天理’ 规定的“ 惭 人欲”“ ,过欲” 有害于封建的统治基础, 只会 让人们追逐利益 , 忽略 了道德修养 , 以, 而 所 朱熹要“ 的是这种 灭”
五德也就成泡在莺歌燕舞之中惧怕战争一味的采取求和政策也不思考去为调节人与人之同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想维护天理灭除过收复失地安于自己的那片象牙塔之中不仅如此还有秦桧这欲私欲纵欲贪欲等那些不好的欲望就得遵守仁义礼智信通种奸臣当道为了自己的利益大力向皇帝推行求和政策迫害抗过这种为道的精神来把人心圃目为道心加强人们的自觉和金功臣使得君主向金人纳贡称臣换的半壁江山的安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f 社会科学版)
J a ao lz M om lfr r ∞ r r 栅 t U i i{ti S e eF l u d n w S .l d m _t  ̄ x - a dk m)
21 0 0年第 4 ( 1 期 第 2卷
总第 5 期 ) 2
Nn 2 1 ( L1 S m Nn 5 ) 4 0 O V0 2 u 2
事物 发展 的规律 , 封 建 的社 会 秩 序 ;私 己之 欲 ” 如上 面所提 符台 “ 就
韩如是也 《 戴震 ・ 孟子字艾疏证》。但是, ) 仔细的对“ 存天理 灭 人欲” 进行推敲的话 , 我们还是能发现并不是像 以上所 说的全是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受到的非议颇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一般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禁欲主义”,是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的工具,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朱子的这一观点翻案,但不管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标签:理欲之辩;天理人欲;心统性情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如陈荣捷先生认为“近儒亦以宋明儒所指私欲之欲,同于人生而有情欲之欲,于是攻击其为杀人工具,此非学术所论。

”如张申认为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是要节欲而不是禁欲。

岑贤安在《朱熹人道哲学的心性论基础》(《学术论坛》,1999,6)中认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实则是“存公理,灭私欲”,是一个积极的思想命题。

虽然现在很多学者都为朱子“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翻案,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要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必须从其整个哲学体系来理解。

“理”是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具有物理世界的所以然和人类社会的所当然两层意思。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就是把道看做万物之本,而且“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于万物”(《朱子语类》卷一)认为理先于物存在,有理才有物。

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理的体现与结果,于是理也具有道德属性,或者说理是道德本体:“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

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朱熹声称平生最不喜作文,却是南宋一代文章大家。

其奏疏之作,往往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行文简易而意气凛然,不动声色而林茂深严,使人难于辩驳。

其序跋之类条分缕析,无褊躁激切之论,无艰涩炫目之辞,清明峻洁之中,自有雍容俯仰之态。

其书、记之作,落尽英华而返璞归真,将俊健奇伟出之于条畅洞达,语简意闲,神定气和,充分展现出朱熹冲夷和穆的宗师气象。

美字体读书不忍方见真味,克己复礼自归本心。

赏美文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观点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你的理解。

[角度]存天理,抑人欲。

示例:“存天理、灭人欲”所倡导的抑制物欲的思想,使人类修心禁欲,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进而减少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客观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的先人正是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约束下,抑制了人们的需求,培养了节俭的美德,减少了人类对生物圈和地球的破坏,从而把一个和谐而美好的自然环境、完整而富庶的地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相反,西方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人类的欲望,使人类的智慧用在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上,灭天理,纵人欲,从而使任何发展都变成了破坏生态环境、搅乱自然秩序的中坚力量。

如果说“灭人欲”有点极端、是人类圣贤追求的目标的话,那“存天理、灭人欲”这一东方智慧恰好给出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左极限;西方价值观所激发并形成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给出的正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右极限。

取精华,去糟粕,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人类生存方式的合理区间,那就是“存天理,抑人欲”。

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句是()A.如履.薄冰(fù)B.则精神自是愦.愦(ɡuì)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D.里面煞.有工夫(shà)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愦”应读kuì;C项,“芜”应读wú。

论述“灭人欲,明天理”

论述“灭人欲,明天理”

论述“灭人欲,明天理”摘要:朱熹的“灭人欲,明天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

具体地讲是将“仁义礼智”四德及人伦五常作为天理来约束行为,遏制个人欲望的膨胀及对个人利益的无限追求。

进而达到儒家对世人的要求——“立德”、“立功”、“立言”。

它的内涵对于解决现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发挥其道德理性作用,尽管存在一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思想,但其本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本一致的,其能够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的私欲等方面问题,进而达到明理禁私欲的目的。

关键词“灭人欲,明天理”、私欲、周敦颐、二程一、正确理解“人欲”与“天理”“人欲”是指人的私欲。

人们常对“人欲”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人欲”就是指的人的欲望,但这种思想其实是非常片面的。

“欲望”与“私欲”其实是两个概念,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本身是无善恶之分的。

它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

但私欲不同,用现代观念来解读“私欲”,它就是人性中阴暗的本能部分,如纵欲、如懒惰等等,其本身就具有贬义色彩。

例如有人问:“饮食之间,孰为人欲呼?”圣人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可见,饥则食,渴则饮,满足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是凡人皆有的自然本能,是符台天理的,而要求昧道可口,贪图味甘肉鲜,就超出了合理范围,违背了“天理”。

因此,人欲也分两种:一种是人们正常的欲望,即饮食男女等合理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们维持自然生命体所必须的,是合乎道德的,合乎天理的,顺应天理的,是可被接受的; 而一种,则是超出社会规范的,不合天理的,不自然的,其是对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

朱熹强调的灭人欲就是在说第二种,我们更多称它之为“私欲”。

明白了“人欲”的所指的内容自然就很容易知道“天理”的涵义。

天理也就是指的是没有夹杂私欲的时候形成的看法和道理。

“灭人欲,明天理”实际上是公与私的对立,天理为公,包括“仁义礼智信”诸德,人欲为私,是计较利害的心。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小析朱熹之“存天理,灭人欲”摘要:作为理学经典的“存天理,灭人欲”,在当今社会的具体思想是什么,难道是让人们无欲无求,安于现状?答案全然是否定的。

朱熹在南宋时期提出这一观点,在随后的思想发展中有过一些误区,导致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真正意义上接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

南宋之后,许多学士想利用这一哲学思想成为自己仕途上的敲门砖,使这一无任何官场色彩的思想“上升”到了官僚独裁的软化工具。

以至于在当代还有许多人认为它禁锢了人的自由。

其实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同于一般所讲的禁欲主义的,他是从自己的哲学观引发出来的对人的一种理智要求。

后来人尤其是那些想要控制人思想的人,演化而成几乎或者就是禁欲主义了,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

所以今天我们需要更认真地理解朱熹的思想精髓,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的是礼欲合一,想要人们去除的是超越天理人性的欲望,要求做事不过自己的度,心无贪念、正心修身,它是克己省身的思想精髓。

在当潮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为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域难免会有许多国家、有许多领导人会心存私欲,扩大领土,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世界不安宁。

然而,当国家或人们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我们就应该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好好地体会一番。

明确何谓人欲也,己所不能及者,谓之为欲也,应去之。

关键词:理学 . 天理 . 人欲 .作为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理学,其主张“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然而理学界的巅峰人物二程和朱熹,前者在人性论上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而后者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无论是“去”还是“灭”,都体现了人性的弱点。

“臣闻人主所以治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心私且邪。

”(朱子文集·延和秦札二);“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王阳明和朱熹都是明代儒学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中国儒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和朱熹的理欲论是他们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分别说明两位思想家的理论,并对比分析其特点。

二、朱熹的理欲论
朱熹认为,人的本性既有善恶两种因素,善恶的出现是由于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他提出了“理欲论”,即理可以克制欲望。

因为理是超越人的主体的道德原则,而欲望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

只要理得到充分发挥,就可以控制欲望,实现人格的完美。

三、比较分析
1、对本性的看法不同
王阳明认为,人本性是善的,只是被贪欲所侵扰之后才会堕落,而朱熹认为人的本性兼有善恶两种,这两种因素的出现是因为欲望的存在。

2、理论的重点不同
王阳明的思想重点在于人应该净化自己的心灵,去除杂念,依据天理来行事,而朱熹的思想则强调理性对欲望的克制作用,认为只有理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控制欲望,实现人格的完美。

3、对道德实践的指导不同。

朱子的天理、人欲观——以《朱子语类》为核心所做的考析

朱子的天理、人欲观——以《朱子语类》为核心所做的考析

On Zhu Xi’s Views of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Human Desires:an Analysis of Zhu Xi’s Analects as
a Core Reference
作者: 张小雨[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2-7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朱子;天理;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摘要:天理、人欲之辩,是宋明理学核心议题之一。

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对此多有阐发。

但其
观点大都散见于《朱子语类》中诸条目,而缺乏专门论述篇章。

通过梳理相关条目可知,朱子在继承周濂溪、二程子的基础上建构了其全新的天理、人欲观念。

他认为天理就是人之本性,也是本体之理所决定的人之本质。

人欲则是人不该有的过分欲望,它产生于气禀、私欲对于天理的遮蔽。

天理、人欲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斗争关系,如果一味顺从人欲,则会堕落至恶。

人必须通过格物功夫、克治功夫、持敬功夫等,去除人欲、彰显天理,实现先天之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之天理人欲论上两章,一略述朱子论心之仁,一略述论朱子论心之诚。

仁之与诚,乃天之所赋予人而为心,亦可谓是心之本体。

然而心多有不仁不诚之时,甚至有不仁不诚之人,此则必有害其仁与诚者。

继此当略述朱子之天理人欲论。

理学家无不辨天理人欲,然天理人欲同出一心,此亦一体两分两体合一之一例。

朱子论阳不与阴对,善不与恶对,天理亦不与人欲对。

朱子曰:人欲隐于天理中,甚几甚微。

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

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

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

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又曰:人生都是天理,人欲却是后来没巴鼻生底。

天理人欲,正当于其交界处理会,不是两个。

胡宏五峰说: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

朱子不喜其上一语,而极赞其下一语,谓此语甚好。

因说:饮食者,天理也。

要求美味,人欲也。

要求美味,也还是饮食,故说同行。

但要求饮食是自然。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要求美味,则不是人人如此。

所谓美味,亦人各不同。

此中便夹带有私欲。

故说是异情。

同是饮食,一为饥渴,一为美味,求美味,其先还是从求解饥渴来,故曰人欲即隐在天理中,又说人欲中自有天理。

惟为求美味,往往易于把饮食一事安顿得不恰好。

若饮食兼求美味,而又能把来安顿得恰好,则自亦无所谓人欲。

但不能说两者同体。

因人心之体本属至善,只是一自然,只是一天理,不能说天理人欲同来合凑成一体。

天理先在,人欲后起,如何忽然有人欲后起,朱子则说是没巴鼻生底,那是说无来由底。

若人欲皆有来由,那便即是天理,更无所谓人欲。

又说:善恶皆是理,恶是指其过处。

如恻隐之心本是善,才过便至于姑息。

羞恶之心本是善,才过便至于残忍。

心之恻隐羞恶,皆由天生,故是至善天理。

但稍微过了分,便成姑息残忍便成了恶,因此中已夹杂了人欲。

但人欲还是无端而起,不能亦谓之由天生。

此处只细参朱子理气论,则其义自见。

朱子又言:以理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易。

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若甚难。

以事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难。

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却甚易。

正如人身正气稍不足,邪便得以干之。

又说:以理言,人欲自胜不过天理。

以事言,则须事事去人欲,存天理,非一蹴即几,一下即成。

此处理与事分言,理属宇宙界,事属人生界,亦略如其理气分言,备见精密。

明道有云:只天理二字,是我自家体贴出来。

一时理学后起,遂群争指认天理,朱子甚不赞成。

朱子说:圣人平日,也不曾先说个天理在那里,方教人做去凑。

只是说眼前事,教人平平恁地做工夫。

要先见个天理在前面,方去做,此正是病处。

若把这天理放不下,相似把一个空底物,放这边也无顿处,放那边也无顿处,放这边也恐攧破,放那边也恐攧破。

那天理说得荡漾,似一块水银,滚来滚去,捉那不着。

又如水,不沿流溯源,合下便要寻其源,凿来凿去,终是凿不着。

理学家张扬言理之病,被朱子在此尽情道破。

朱子说:只就这心上理会,也只在日用动静之间求之,不是去虚中讨一个物事来。

朱子教人,不要在悬空中讨认天理,只就心上理会,只在日用之间此心天理人欲之交界处来理会。

只在事事物物中,此心之一动一静处来理会。

此一意见,可与上面论心论诚两章参读。

朱子既不赞成凭空讨认天理,也不赞成一味克治私欲。

他说:天理在人,亘万古而不泯,无时不自私意中发出。

只于这个道理发见处当下认取,簇合零星,渐成片段。

所谓私欲,自然消靡退散,久之不复萌动。

若专务克治私欲,而不能充长善端,则吾心所谓私欲者,日相斗敌,纵一时按伏得下,又当复作。

初不道隔去私意后,别寻一个道理主执而行。

才如此,又只是私意。

只如一件事,见得如此为是,如此为非,便从是处行将去,不可只恁休。

误了一事,必须知悔。

只这知悔,便是天理。

此种指点,深中人心消息隐微,亦是洞见天理生机活泼,人人易知,人人能行,又何必更多张皇。

又曰:学者须先置身于法度规矩中,使持于此者足以胜乎彼,则自然有进步处。

若自无措足之地,而欲搜岁抉剔于思虑隐微之中,以求所谓人欲之难克者而克之,则亦代翕代张,没世穷年,而不能有以立。

自内心言,则曰于发见处当下认取。

自外行言,则曰先置身于法度规矩中内外交相养,则天理自易长,人欲亦易消,转移正如一翻手之易。

又曰:说复礼,即说得着实。

若说作理,则悬空是个甚物事。

复礼即是置身法度规矩中,岂不着实,可守可循。

若悬空说个存天理,则究何者谓之是天理,又如何存法,皆易起争辩,使人难从。

若谓天理难见,此又不然。

朱子又曰:圣人千言万语,只是说个当然之理。

恐人不晓,又笔之于书。

只就文字间求之,句句皆是。

做得一分便是一分工夫,非茫然不可测。

就内面言,则此心纵在私欲中,天理亦自会时时发露。

就外面言,则有礼法可循,有文字可玩,天理亦随处随事而见。

朱子只教人各就自家日常生活中讨取,平平恁地做工夫。

莫要凭空求讨天理,亦莫要一意搜剔私欲。

立言平实深到,后人乃谓宋儒以理杀人,又要泯去天理人欲分别,更有认放纵人欲即是天理者。

人之私欲,尚不能一意专务克治,又况要一意提倡与放任。

朱子之道心人心论人心道心,与天理人欲,几乎是异名而同指。

上章略述朱子之天理人欲论,本章继述朱子之道心人心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十六字见于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亦见于荀子书中所称引之道经。

宋代理学家极重视此十六字,下及明代,则称之为十六字传心诀。

此如天理人欲两语,亦仅见于《小戴礼记》中之《乐记》篇。

此篇或尚出伪古文尚书与《荀子》之后。

今专为研讨宋儒理学思想,当探问理学家如何解释与运用此诸语,却不必过重在此诸语上辩论其出处。

朱子论人心道心,畅发其义于《中庸章句·序》,其言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

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

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

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之为,自无过不及之差夹。

序中又涉及传心传道之语,谓所以传圣人之道者,贵在传圣人之心。

此心虽有人心道心之别,却同是一心,非有两心。

故曰虽上智不能无人心,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惟一则原于性命之正,一则生于形气之私,此则犹是理气分言之意。

朱子又言:凡学须要先明得一个心,然后方可学。

人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

若吾之心即与天地圣人之心无异,则尚何学之为。

尧舜禹之相传授,虽曰传道,实亦只是传心,主要乃在传此心之道心。

或人问所谓形气,如口耳鼻目四肢之属,皆是人人共有,岂得便谓之私?朱子说:但此属自家私有底,不比道,便公共。

故上面有个私底根本。

且如危,亦未便是不好,只是有个不好底根本。

人生界有许多私,许多危而不安,则都从私上来。

此私字有一根本,即在各自底形气上。

如饥饱寒暖之类,皆生于吾身血气形体,而他人无与,所谓私也。

亦未能便是不好,但不可一向徇之。

或人又问:不知是有形气便有这个人心否?朱子说:有恁地分别说底,有不恁地分别说底。

如单说人心,则都是好。

对道心说着,使是劳攘物事,会生病痛。

此正说人心道心只是一体两分,又是两体合一。

若只说气,则宇宙只是此一气,此气那有不好。

但若分说理气,则气字地位自见差了些。

若只说心,则此心乃天地自然所赋,那有不好。

但若分说人心与道心,则人心地位也自见差些。

朱子又说:饥寒痛痒,此人心也。

恻隐羞恶是非辞让,此道心也。

虽上智亦同。

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乃善。

又说:其觉于理者,道心也。

其觉于欲者,人心也。

或问前辈多云:道心是天性之心,人心是人欲之心,今如此交互取之,当否?天性之心与人欲之心是明分了两心。

今说此心觉于理觉于欲,则仍只是一心。

或人疑朱子把人心道心分别得不严。

朱子答之云:既是人心如此不好,则须绝灭此身,而后道心始明。

且舜何不先说道心,后说人心?又曰:人心是此身有知觉有嗜欲者,感于物而动,此岂能无。

但为物诱而至于陷溺,则为害耳。

故圣人以为此人心有知觉嗜欲,然无所主宰,则流而忘反,不可据以为安,故曰危。

道心则是义理之心,可以为人心之主宰,而人心据以为准者,故当使人心每听道心之区处方可。

然此道心却杂出于人心之间,微而难见,故必须精之一之,而后中可执。

然此又非有两心也,只是义理与人欲之辨尔。

又曰:释迦是空虚之魁,饥能不欲食乎?寒能不假衣乎?能令无生人之所欲者乎?虽欲灭之,终不可得而灭。

此处说生人之所欲不可灭。

但当知,说生人之所欲,与说人欲又不同。

故曰:人心不全是人欲。

若全是人欲,则岂止危而已哉。

只饥食渴饮,目视平听之类。

此谓饥食渴饮目视耳听之类,皆是人心,但非即是人欲。

若不见道理,因于形骸之隔而物我判为二,则易于自私,易于陷溺入人欲中。

朱子又曾说:道心犹柁也。

船无柁,纵之行,有时入于波涛,有时入于安流,不可一定。

惟有一柁以运之,则虽入波涛无害。

此说似是浅譬而喻,使人言下明白得道心人心之区别。

但朱子后来即不赞成自己这一说。

因若如此说之,则道心为主宰,人心供运使,在一心中明明有了两心对立。

朱子论宇宙,理气非对立。

论理,善恶非对立。

论气,阴阳非对立。

凡说成两体对立者,皆非朱子说。

故人心道心,非有两心,只是在一心中有此区别。

此一区别,贵能浑化,不贵使之形成敌对。

故曰:有道理底人心,便足道心。

又曰:以道心为主,则人心亦化为道心。

如乡党篇所记饮食衣服,本是人心之发然在圣人分上,则浑是道心。

可见宇宙生人,并非与了人一道心,又与人一人心。

圣人之心,则浑是一道心,更不见有人心。

故能达到人与天合,心与理合之境界。

今把此心分为道心人心二者说之,不过要人较易明白此心体,却不是说真有了两个心。

朱子思想,尽多先后递变处,在先如此说,在后或如彼说,大抵总是后胜于前,此乃朱子自己思想之转进。

然此亦成为研究朱子思想一难题。

因朱子《文集》《语类》乃及其他著作分量太多,一一分别其年代先后,一一对勘其义理异同,事甚不易。

此处只是姑举一例。

凡失子辨人心道心,略具如上,可谓明白而允贴。

取与其辨天理人欲者相阐,当益可得其旨意所在。

朱子之心性论性属理,心属气,必先明白了朱子之理气论,始能探究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极称伊川性即理也一语。

谓: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孟后无人见得到此,亦是从古无人敢如此道。

又曰:如性即理也一语,直自孔子后惟是伊川说得尽。

其实孔孟书中并不见有性即理也之语,只因宋代理学家敢于说从古未有人说的话。

但就论其实,伊川说此话,也与朱子之说有不同。

伊川云: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

喜怒哀乐之未发,何尝不善。

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

可见伊川性即理也之语,主要在发挥孟子性善义,只就人生界立论,而朱子则用来上通之于宇宙界。

亦可谓朱子乃就其自所创立有关宇宙界之理气论而来阐申伊川此语之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