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功能性多糖和功能性油脂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1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
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
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
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
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各种年龄层次、各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对随机人群的调查发现,约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效;约62%的人对功能性食品不是很了解,对其功效不认可,觉得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功能性食品的鉴别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只有23%的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了解其功效,并且知晓很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和国内外大品牌。
以下为部分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了解;其效果不明显,开始有作用,后来就没感觉;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信赖;从广告等媒体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岁的男士:多少了解一点,不是很明白;其功能应是抗疲劳;用过脑白金,效果不错;价格有点偏高,应有适当下调,仍需改进,要适合长期服用。
30-40岁的阿姨:不太了解,也不用;孩子用过清华同方的产品,家人用过海藻类的产品,使用过对肠胃有帮助的产品;看过产品说明书和广告,但是仍然觉得对功能性食品的.常识不了解。
3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了解一点;功能性食品应补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质;用过如安利、完美等产品;觉得是无聊的消费;鉴定要有国家体系认证、说明、用法。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第2节 活性多糖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又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或活性多糖 (active polysaccharide)。
活性多糖有三大类,即植物多糖、真菌多糖和海洋生物多 糖。
一、膳食纤维
✓ 粗纤维(crude fibre):指植物体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 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人体消化道不能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但可进入大 肠并被大肠中的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所利用,具有调节 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的保健功能,故称其为双 歧杆菌增值因子或益生元(prebiotics)。
低聚异麦芽糖是众多功能性低聚糖中开发最早、产量最大、 应用最广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保健品、饮品、奶制 品、糖果和面食等。
常见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单位:g/100g)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稻米
0.4
百叶
0.1
芥菜
(粳)
糙米
0.2
胡萝卜
0.7
苋菜
(标二)
(黄)
小麦粉
0.4
胡萝卜
0.7
葱头
(红)
燕麦
3.1
白萝卜
1.0
百合
0.7
禽肉及
0
乳
0.8
绿豆芽
0.7
1.1
豆腐
0.1
1.0
莴苣笋
0.4
玉米面
1.5
藕粉
0.3
莴苣
0.4
冬笋
0.8
(黄)
芝麻
6.2
土豆
0.3
最新24个功能因子
最新24个功能因子一功能性多糖(活性多糖)1、单一多糖;复合多糖2、植物多糖(植物多聚糖):a种类:常见的植物多糖有茶多糖、枸杞多糖、魔芋葡甘聚糖、槐耳多糖、银杏叶多糖、海藻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灵芝多糖、黑木耳多糖、茯苓多糖等;b功能:植物多糖具有明显的机体调节功能和防病作用,具有包括调节免疫、抑制肿瘤、延缓衰老、抗疲劳、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保健作用;植物多糖具有优秀的吸水性和高保湿特性,已被广泛运用到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中,在纯天然护肤领域,植物多糖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调和剂。
动物多糖:a种类: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玻尿酸)等(不均一性多糖、糖胺聚糖、粘多糖)、壳聚糖b功能:e.g.透明质酸:广泛应用于各类眼科手术,如晶体植入、角膜移植和抗青光眼手术等。
还可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加速伤口愈合。
具有独特的保护皮肤作用,可保持皮肤滋润光滑,细腻柔嫩,富有弹性,具有防皱、抗皱、美容保健和恢复皮肤生理功能的作用。
具有特殊的保湿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微生物(真菌)多糖:a种类:香菇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银耳多糖等b功能:同“植物多糖”二功能性低聚糖(寡糖),功能性单双糖a种类:水苏糖、棉籽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壳聚糖、低聚纤维糖等b功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低热量或零能量、抗龋齿、防止便秘、水溶性膳食纤维、生成营养物质、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糖尿病、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抵抗肿瘤、预防和治疗乳糖消化不良、改善肠道菌落结构和对矿物元素吸收的作用等生理作用。
三功能性油脂类1、定义:功能油脂是对人体有一定保健功能、药用功能以及有益健康的一类油脂,也是具有功能活性的特异脂肪酸、脂类伴随物(如维生素E、多酚、木脂素、甾醇、谷维素、角鲨烯等)及其衍生物的统称。
食品营养学思考题
第二章1. 唾液有何作用?①湿润与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②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③唾液淀粉酶可对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④唾液中的黏蛋白可使食物黏合成团,便于吞咽。
⑤正常人日分泌唾液1—1.5L 。
3. 小肠内的消化酶有哪些? 胰液中的消化酶:胰淀粉酶(α-淀粉酶)、胰脂肪酶类、胰蛋白酶类。
小肠液中除含多种粘蛋白、肠激酶外,还含多种消化酶:氨基肽酶、 α-糊精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磷酸酶等。
5. 简述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⑴蛋白质的消化过程⑵蛋白质的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为主动转运过程。
小肠黏膜细胞上还存在吸收二肽和三肽的转运体系,用于二肽和三肽的吸收,并在胞浆中氨基肽酶的作用下将二肽和三肽分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进入血液。
6. 简述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脂肪 胆汁、搅拌 乳化脂肪 脂肪酶 脂肪分解产物胰脂肪酶:甘油三酯 → 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酯酶:胆固醇酯 → 脂肪酸+胆固醇磷脂酶A 2:磷脂 → 脂肪酸+溶血磷脂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同时进行。
脂肪分解产物带有极性很易扩散,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水层进入肠黏膜细胞中。
7.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α-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三塘及含分支的异麦芽糖和α-临界糊精。
小肠粘膜细胞内还存在β-葡萄糖苷酶,可以水解蔗糖和乳糖。
⑵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各种酶的作用,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戊糖(核糖):被动扩散;葡萄糖和半乳糖:主动转运;果糖和甘露糖:被动扩散第三章2. 试分析影响不同生理人群能量需要量的主要因素.(1)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率因素①年龄的影响:儿童>成年人>老年人,30岁以上每10年降2%。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较成年人低10%-15%。
②性别:同龄者,男性>女性,男性高于女性约5%,男性有更多的肌肉组织。
女性怀孕和哺乳期基础代谢率有所增高。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功能性油脂是指通过对油脂进行改性或添加特定成分,使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或功能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功能性产品的追求,功能性油脂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以下是功能性油脂研究的现状:1.抗氧化功能油脂研究:油脂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降低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含有抗氧化剂的功能性油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并保持其对人体的益处。
2.抗炎功能油脂研究:研究表明,一些油脂中的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疾病。
因此,通过对油脂中特定成分的提取和研究,有望开发出具有抗炎功能的油脂产品。
3.抗菌功能油脂研究:油脂中含有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用于开发抗菌剂、防腐剂和抗菌产品。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油脂中的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如茶树油和草木樨油。
因此,这些抗菌功能油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4.抗癌功能油脂研究: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活性,并且与抑制肿瘤生长有关。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5.心血管保护功能油脂研究: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油脂中的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和ω-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因此,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聚焦于寻找含有这些成分的油脂,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
除了以上的研究方向,还有许多其他功能性油脂的研究正在进行,包括抗衰老、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改善皮肤健康等功能。
同时,为了应对消费者对天然和无添加的需求,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一些新的功能性油脂的开发方法,如对油脂进行微胶囊封装,以改善其稳定性和成分的控制释放。
总体来说,功能性油脂的研究现状表明,人们对油脂的功能性和健康价值越来越关注,并且在功能性油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性油脂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市场发展。
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分类及作用
食品的功能性成分,也称为功能因子、功效成分、生理活性成分,是指能够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
是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调节作用的成分,富含这些成分的物质则称为食品功能性成分基料。
功能性成分的分类1、功能性多糖;2、功能性甜味剂;3、功能性油脂;4、氨基酸、肽与蛋白质;5、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6、矿物质和微量元素;7、微生态调节剂;8、自由基清除剂。
功能性成分的作用1.功能性多糖多糖是指由10个以上单糖聚合形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属于碳水化合物。
通常将功能性多糖分为膳食纤维和活性多糖两类,活性多糖又可分为动物性多糖(壳聚糖)、植物性多糖(茶多糖、人参多糖、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等)、微生物多糖(真菌多糖和细胞多糖等)。
膳食纤维可促进人体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癌;可降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可延缓和抑制对糖类的消化吸收,可调节血糖水平;可提高免疫力、增加饱腹感、清除重金属离子等,可预防乳腺癌、肥胖症、胆结石等。
活性多糖有提高免疫力,改善糖代谢,调节血脂水平,抗肿瘤、抗突变、抗菌素病毒等作用。
2.功能性甜味剂功能性单糖主要是果糖和L-单糖;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有:水苏糖、棉籽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功能性糖醇主要有:山梨糖醇/甘露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
强力甜味剂也属于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度通常是蔗糖的几十到上万倍。
常见的有:甜味素、甜叶菊糖苷、甜蜜素、安赛密、糖精钠和阿力甜等。
果糖的代谢不受体内胰岛素控制,可供糖尿病人食用;不易龋齿。
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人消化吸收,低热量;可被肠道中的益生菌利用;属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防便秘;防龋齿;促矿物质吸收。
功能性糖醇在人体内代谢与胰岛素无关,无龋齿作用,有类似膳食纤维作用。
3.功能性脂质功能性油脂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油脂,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磷脂有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等。
功能性油脂
超临界CO2萃取 脂肪酶浓缩法
17
(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与安全性
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品由于其活泼的性质使其 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发生自动氧化变质,甚至产生 有毒有害物质。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摄入膳食脂肪以总能 量供应的25%~30%为宜,脂肪中各种脂肪酸的合 理比例应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 饱和脂肪酸等于或接近于1(≤1):1:1。
12
(2).α-亚麻酸 相对于亚油酸而言,α-亚麻酸的资源和日常可获 得性要差很多,但在一些藻类与微生物中存在 较多的α-亚麻酸资源。
(3).γ-亚麻酸 在自然界和人类食物中不太常见,而且因其含量 比例低很难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可利用资源,如 燕麦和大麦中的脂质含有0.25%~1.0%的γ-亚麻 酸,乳脂中含0.1%~0.35%。现已发现一些植物 的油籽中含有较为丰富的γ-亚麻酸。
14
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具有低成本,培养迅速,生产周期短, 可以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在微生物资源中寻求 PUFA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PUFA广泛存在于微藻类、细菌真菌的细胞中, 但不同种类以及不同菌株含量及组成不同。
15
(四)PUFA的
低温结晶
同一不饱和度的脂肪酿,碳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对同样碳链数目的不饱和脂肪酸,随双键数的增加, 溶解度增加。而且低温条件下,这种溶解度的差异 更加明显
1)、微晶纤维 当纤维变短趋向球形,口感特性向油脂样靠近。微粒化 的微晶纤维素分散于水中,因强吸水而形成微结晶网络, 从而形成球珠状胶体溶液,一定量的这种溶液可以替代 水包油溶液,可产生类似油脂的流变特性和口感。 2)、淀粉微粒 淀粉颗粒小于3µm时就具有与油脂一样的口感,天然淀 粉中一些品种,如芋头淀粉、荞麦淀粉颗粒很小,经过 适当处理后就可以用作脂肪替代物,但这些淀粉资源有 限,生产成本高。
功能性食品期末复习重点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易治疗为目的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品食品。
低聚糖: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昔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单糖聚合而成;具有糖类的某些特性,可直接代替蔗糖,作为甜味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增殖等生理特性。
益生菌素:益生菌素不能被消化,但能够选择性的促进肠道内一种或几种益生菌的生长或增强其活性从而给宿主带来益处,改善宿主肠内菌群的平衡。
目前所有的益生菌素都是碳水化合物,从小分子的糖醇、二糖、低聚糖到大分子的多糖。
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已发现有6000多种,包括双子叶植物中的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等11个科及单子叶植物中的百合科禾本科。
卫生部命名菊粉为一果糖聚合体的混合体聚合度范围2-60.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
人体微生态系统:人体微生态菌种类达500余种,数量达100万亿个(人体体细胞只有10万亿个),重量约1271 克,相当于肝脏的重量一99%是以双歧杆菌和类杆菌为主的专性厌氧菌;%是兼性厌氧菌(以乳酸杆菌为代表)益生菌是指某种微生物制剂或发酵制品能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改善肠道营养与菌群平衡对宿主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它通过定殖作用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的组成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藤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
凝固型酸奶的发酵过程是在包装容器中进行的,从而使成品因发酵而保留了凝乳状态。
功能性食品中的活性物质
,
N 0 11 S i m p l e
,
一
.
s s e
和 M a lt r i n
。
o40等
。
3
.
磷 脂 如 大 豆 磷脂 卵 磷 脂 等
、
四
1
、
.
自由基 清除剂 包 括 :
, ,
,
因 为 长 期 以来 它 们 一 直 是 作 为 药 理 成 分 应 用 在 制 药 工业 上
。
{
非 酶 类 自由基 清 除剂 如 硒 及 硒 化 物 谷 脆 甘
。
酮 类 化 合 物 多酚 类化 合 物 和 皂 试 等
, ,
、
。
米 油 红 花 油 和 月 见 草油 等
2
.
在 这 九 大 类 近 百 种 品 种 中 强 力 甜 味 剂 和 油脂
、
{
油 脂 替 代 品 包 括 以脂 肪 酸 脂 碳 水 化 合 物 或
,
,
。 的 生理功 。 。 但 因为 是 、 氏。 。 量 替代 品 本 身 并 无 特 另
。
,
、
五
、
维 生 素 例 如 维 生 素( 一 胡 萝 卜素 ) A 包括刀
。
,
{
{
糖 和 紫菜 多 糖 等
二
1
.
维 生 素E 和 维 生 素 C 等
, 、
、
功 能 性 甜 味剂 主 要 包 括
, 、
六 微量 活 性元 素 例 如硒 锗 铁 铂 锌等
L一木 糖
、
,
、
、
、
、
。
功 能性 单 糖 如 D 一果 糖
功能性多糖
功能性多糖
功能性多糖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类新型食品添加剂。
它是由一种或多种单糖分子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连接而成的多糖,具有刺激作用、结构功能作用和营养调节作用。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功能性多糖。
首先,功能性多糖具有刺激作用。
这是因为功能性多糖能够与人体的受体结合,刺激相关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理反应。
例如,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多糖,它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和排便。
此外,一些功能性多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功能性多糖具有结构功能作用。
这是因为功能性多糖分子自身的特殊结构能够在食品制造过程中形成网络结构,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例如,琼脂是一种功能性多糖,可以形成凝胶状,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弹性,改善口感。
另外,功能性多糖还可以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改善食品的品质。
最后,功能性多糖具有营养调节作用。
功能性多糖可以作为“膳食纤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饮食中。
摄入适量的功能性多糖能够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大肠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
另外,功能性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等生理指标,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总结起来,功能性多糖具有刺激作用、结构功能作用和营养调节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多糖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功能性多糖对于某些人群可能有过敏反应,以及一些功能性多糖在高温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分解。
因此,在使用功能性多糖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和用量,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加热和处理。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
.
八 乳 酸 菌 如 乳 杆 菌 属 链 球菌 属 属 和 片球 菌 属 中 的部 分 菌 株
。
、
,
、
。
双 歧杆 菌
{ …
!
{
强力甜味剂
、
三
1
、
.
: 功 能性 油 脂 包 括
, 、 、
,
九 其他 活 性物 质 如 二 十 八 烷 醇 植物 凿 醇 黄
玉
、
,
、
、
多不 饱 和 脂 肪 和 酸 油 如 米 糖 油 麦 胚 油
。
,
、
五
、
维 生 素 例 如 维 生 素( 一 胡 萝 卜素 ) A 包括刀
。
,
{
{
糖 和 紫菜 多 糖 等
二
1
.
维 生 素E 和 维 生 素 C 等
, 、
、
功 能 性 甜 味剂 主 要 包 括
, 、
六 微量 活 性元 素 例 如硒 锗 铁 铂 锌等
L一木 糖
、
,
、
、
、
、
。
功 能性 单 糖 如 D 一果 糖
。
酮 类 化 合 物 多酚 类化 合 物 和 皂 试 等
, ,
、
。
米 油 红 花 油 和 月 见 草油 等
2
.
在 这 九 大 类 近 百 种 品 种 中 强 力 甜 味 剂 和 油脂
、
{
油 脂 替 代 品 包 括 以脂 肪 酸 脂 碳 水 化 合 物 或
,
,
。 的 生理功 。 。 但 因为 是 、 氏。 。 量 替代 品 本 身 并 无 特 另
,
日 常功 能 性 食 品 是 依 据
2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FUNCTIONAL FOOD
活性成分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
成分,即功能因子。富含这些成分的物质则称为功能 性食品基料。
第三代保健食品将是21世纪发展的重点,而功能因子
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是发展第三代 保健食品的关键。
目前功能食品中常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功能性低
癌、自身免疫治疗
化妆品、食品、医药
口香糖和 饮料:雪糕、豆奶、啤酒、饮料、酸奶
3.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
一种天然蛋白质的降解物,存在于牛乳和母乳中。晶体呈 红色,是一种铁结合性糖蛋白。牛乳铁蛋白pI8,母乳铁蛋白 pI6。 铁含量150-250 mg / kg,蛋白含量93%。
(三)AA模式 / LAA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AAP) 是某种Pro中各种EAA的构成比例
限制氨基酸** (limiting amino acid,LAA)
将该Pro中的色氨酸含量设为1,再分计算其
它EAA与色氨酸的相应比值而得到的一系列比值*
食物 Pro 与人体 Pro 在 EAA 种类、相对含量上 的差异可用AAP反映 当某食物 Pro 的 AAP 和人体越接近则其 EAA 被 人体充分利用的可能性即利用率也可能越高 其Pro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
生理功能: ① 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铁的吸收5-7倍) ② 抑菌、抗病毒作用(pH7.4效果最好,pH<6基本没有抑 菌作用) ③ 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解吞噬细胞、NK细胞 ④ 防癌作用 ⑤ 调节发炎反应,抑制感染部位炎症
⑥ 对婴儿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补充(铁的吸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学期末考点
营养:指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营养素: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6大类营养学: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4项指标。
健康: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3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亚健康:知身体存在某种或多种不适但无身体器质性病变的状态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的状态。
包括两种表现: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平衡膳食:指能量及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机体每日需要的膳食,且膳食中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第三章如何测定或估算某一人或人群的能量消耗量1、气体代谢法2、双标记水法3、心率监测法4、活动时间记录法5、要因加算法试述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一、提供和贮存能量第二、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第三、节约蛋白质作用第四、抗生酮作用第五、解毒作用第六、增强肠道功能第七、其他功能试述膳食纤维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并分别介绍几种功能性多糖和低聚糖的功能生理作用:第一、改善大肠功能。
第二、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第三、改善血糖生成的反应。
第四、膳食纤维的其他生理功能。
功能性多糖:灵芝多糖、虫草多糖、茶叶多糖、魔芋多糖、肝素、透明质酸、海洋生物多糖低聚糖功能:1、改善肠道功能,预防疾病。
2、生成并改善营养素的吸收。
3、热值低,不引起血糖升高。
4、增强机体免疫力。
防止癌变发生。
何谓血糖生成指数是反应食物类型和碳水化合物消化水平的一个参数。
一般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人体食用含50g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后,2h后体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血糖生成指数=(试验餐后2h血浆葡萄糖曲线下的面积)/(等量葡萄糖餐后2h血浆葡萄糖曲线下的总面积)*100%脂类由哪些物质组成:脂肪和类脂何谓脂肪?有哪些生理功能?脂肪是甘油和各种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它是人体重要的产热营养素,也是体内主要的储存物质生理功能:1、供给和储存能量。
功能性饮料
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是功能性食品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在日渐注重健康的潮流下,功能性饮料日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为饮料工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饮料市场更趋多元化。
目前,功能性饮料已成为一种消费新趋向,市场潜力极大。
(一)根据原料分类1.利用传统食品加工的功能性饮料即利用传统的动物性食品(如乌骨鸡、中华鳖、蛇等)、植物性食品(无花果、南瓜、黑芝麻等)和微生物发酵食品(酸奶、醋蛋等),通过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而制得的饮料。
其营养丰富,许多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并具有不同的功能。
2.添加中药提取物和营养强化剂的饮料将药食两用中草药借助现代的工艺方法提取,然后通过添加提取物和一些营养强化剂(如矿物质、微生素、氨基酸等),从而制成一类具有较好的防病与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饮料。
3.添加新资源食品的饮料人类在不断发现一些新资源食品,这类新资源食品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防治某些疾病方面作用较强,如绞股蓝、珍珠、王浆、芦荟、银杏叶、杜仲、小球藻等。
这些新资源促进了疗效型功能性饮料的发展。
4.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饮料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运用生物技术将生产出含有各种活性肽、免疫因子等的功能性饮料。
(二)根据作用分类功能性饮料按其作用一般可分为兴奋性饮料、运动饮料、抗衰老饮料、减肥饮料、美容饮料等。
1.兴奋性饮料:即含咖啡因、瓜拉拿藤、L-肉碱、牛磺酸等的饮料。
2.运动饮料:即含维生素、纤维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抗疲劳因子的饮料。
3.抗衰老饮料:主要指强化了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类饮料。
(三)根据主要功能成分分类功能性饮料按其主要功能成分一般可分为活性多糖饮料、功能油脂饮料、矿物元素饮料保健茶饮料、强化维生素功能饮料、活性多肽饮料等。
1. 活性多糖饮料该类饮料一般包括膳食纤维饮料和真菌多糖饮料。
2. 功能油脂饮料指含有较多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的饮料。
3. 矿物元素饮料主要指强化了硒、锗、铬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矿物元素的功能性饮料。
功能食品生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和掌握功能食品的基本生产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生物工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微胶囊技术、冷杀菌技术等在功能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探究活性多糖、活性多肽、功能性油脂、自由基清除剂、活性菌类及功能性甜味料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加工技术。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材料:1. 活性多糖:膳食纤维、真菌活性多糖、植物活性多糖2. 活性多肽:酪蛋白磷酸肽、谷胱甘肽、降血压肽3. 功能性油脂4. 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5. 活性菌类6. 功能性甜味料设备:1. 生物反应器2. 超微粉碎机3. 冷冻干燥机4. 微胶囊制备设备5. 冷杀菌设备6. 分离纯化设备(如离心机、滤膜等)7. 分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三、实验方法1. 活性多糖提取与加工:-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膳食纤维、真菌活性多糖和植物活性多糖。
- 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活性多糖粉末。
2. 活性多肽提取与加工:- 利用酶解-沉淀法提取酪蛋白磷酸肽。
- 采用萃取法提取谷胱甘肽。
- 通过酶解-离子交换法提取降血压肽。
3. 功能性油脂提取与加工:- 采用压榨法提取植物油中的功能性油脂。
- 对提取液进行精炼,得到纯净的功能性油脂。
4. 自由基清除剂提取与加工:- 采用沉淀法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
-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5. 活性菌类提取与加工:- 从土壤或食品中筛选活性菌类。
- 对筛选出的活性菌类进行培养、发酵,得到活性菌类产品。
6. 功能性甜味料提取与加工:- 采用水提法提取天然甜味剂。
- 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功能性甜味料粉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多糖提取与加工:- 膳食纤维、真菌活性多糖和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85%、90%和88%。
- 活性多糖粉末的纯度分别为95%、92%和96%。
2. 活性多肽提取与加工:- 酪蛋白磷酸肽、谷胱甘肽和降血压肽的提取率分别为70%、80%和75%。
功能性油脂
4
功能性油脂的生理功效
亚油酸:减少血三栓中低密度脂蛋白得颗粒数,并有较 强的降低LDL-胆固醇的作用,预防心肌梗塞。
花生四烯酸:是构成膜结构脂质的必需成分,也是神 经组织和脑中占绝对优势构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γ-亚麻酸: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并且还 有防止肥胖症的作用,减轻机体内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 害,预防老年痴呆,有抗炎,消炎作用
7
2.玉米油 富含人体必须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含 量达80%以上,主要为亚油酸和油酸,其 中亚油酸占油脂总量的50%以上。
3.核桃油
每100克含维生素E≥200mg、油酸≥21% 、亚油酸≥56%、亚麻酸≥16%、不饱和脂肪 酸总量≥93%,亚麻酸和亚油酸比值接近黄 金比列1:4。
• 4.山杏仁油
一、功能性油脂的定义 二、功能性油脂的种类 三、功能性油脂对人体的功效 四、含功能性油脂较多的常见食用油
2
什么叫功能性油脂?
功能性油脂含有能够对人体健康起调节作 用的营养成分的油脂
• 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 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等
• 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和α亚麻酸 等
•
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钾 、钠、钙、镁、磷、硫、氯等
• 其他,含有抗癌、美容、润发、增强人体 免疫力的物质,如角鲨烯、茶油苷、茶油 甙、异黄酮
3
功能性油脂即功能性不饱和脂肪
酸是指含有两个和两个以上双键,碳 链含有18及18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 ,根据其结构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分
为两大系列,一是n-3系列多不饱和脂 肪酸,主要包括а-亚麻酸、EPA和 DHA;另一类是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 酸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微生物功能性制品9.1.4 微生物功能性多糖和微生物功能性油脂9.1.4.1微生物功能性多糖微生物多糖是细菌、真菌和蓝藻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的生物高聚物,根据在细胞内不同的存在形式,通常被分为3类:构成微生物细胞成分的胞内多糖;粘附在细胞表面上的胞壁多糖;分泌到培养基的胞外多糖,包括微荚膜、荚膜、粘液团和菌胶团。
微生物多糖除了对微生物自身具有生物学意义外,重要的是它具有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用途广泛、易与菌体分离,可通过深层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良特性。
与植物多糖相比较,微生物多糖的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地域、病虫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细菌多糖微生物发酵合成的食品胶最具代表性的有黄原胶和葡聚糖,他们属于细菌多糖。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产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主要是利用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合成多糖—黄原胶。
(1)黄原胶黄原胶(Xanthan gum) ,又称汉生胶,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生产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生物胞外多糖。
1952年由美国农业部依利诺斯州皮奥里尔北部研究所分离到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并使甘蓝提取物转化为水溶性的酸性胞外杂多糖而得到。
由于该多糖具有很高的黏度、流动触变性和稳定的理化性质,且无毒,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石油开采、纺织工业、农业、陶瓷、印染、香料、化妆品及消防等领域。
1)黄原胶的生产①选用菌种黄原胶发酵所用的菌种一般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亦名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菜豆黄单胞菌( X.phaseoli) 、锦葵黄单胞菌( X. malvacearum) 和胡萝卜黄单胞菌( X. carotae)亦可作为发酵菌种。
②发酵方式补料分批发酵较为理想,可避免分批培养过程中底物随时间减少以及连续培养过程中出现底物抑制现象。
③培养基C 源常用C源有葡萄糖、玉米浆或葡萄糖浆、蔗糖、谷粒水解物、淀粉等。
C源起始浓度一般为2%—5%。
在对Xanthomonas campestris J-12的研究中,分别采用蔗糖、葡萄糖和淀粉作为C源进行发酵,测定各组发酵液粘度,提取黄原胶并称重,计算黄原胶产率,结果表明J-12利用淀粉能力优于蔗糖和葡萄糖。
而且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碳氮比,可以提高碳源的转化率。
N 源常用氮源有豆饼粉,棉籽粉,花生饼粉、鱼粉、小麦浆、谷粉、干酒糟可溶物、硝酸盐或铵盐等。
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结合使用,对黄原胶的合成更为有利。
无机盐一般以CaCO3作为无机盐。
也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钠和钾离子,有助于黄原胶生物合成的能量和前体物质—葡萄糖转入胞内,黄原胶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转出胞外。
可提高黄原胶产率。
为促进菌体生长,还需提供含维生素的玉米浆和酵母膏;谷氨酸、柠檬酸等可促进黄原胶的生物合成。
下面提供一种培养基配方,仅供参考:淀粉2 % ,蔗糖2%,蛋白陈0.3%,豆饼粉0.2%,CaCO30.3%,柠檬酸0.1%。
④溶解氧野生黄单胞菌是好氧菌,发酵过程必须不断通氧。
发酵中后期,发酵液粘度增大,代谢产生的CO2 无法及时逸出而在液面处生成泡沫层,不利溶氧。
若泡沫溢出发酵罐,还会导致染菌。
对黄单孢菌这类易污染的菌体,我们可以选择菜籽油、豆油做消泡剂,消泡过程菜籽油、豆油可参与菌体代谢并最终被分解。
⑤pH值酸性黄原胶大量产生,使发酵液pH下降至5.0以下,导致黄原胶产量急剧下降,故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用KOH控制发酵液pH维持在7.2左右,有利于生产菌株将全部糖源分解殆尽。
⑥其它接种量与发酵产物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接种量过低会延长菌体生长期,增加耗能、影响设备利用率、增加染菌机会;加大接种量可缩短菌体生产期,但会出现短时间内底物消耗太快的现象,从而影响产胶能力。
2)生产工艺国外采用的发酵工艺:菌种→摇瓶→种子罐→发酵罐→发酵液→后处理→烘干→粉碎→成品包装。
采用搅拌式反应器,为减少能耗,目前逐步改为气升式发酵罐。
后处理采用物理脱水与化学沉淀相结合办法。
国内生产黄原胶常用的工艺流程与国外相同,但发酵罐为标准型通用反应器。
发酵工艺为:菌种活化→摇瓶→种子罐→发酵罐→黄原胶发酵液→稀释发酵液→滤液(超滤浓缩)→浓缩液(加适量乙醇沉淀)→凝胶状黄原胶(加适量乙醇洗涤)→凝胶状黄原胶(烘干,粉碎,过80目筛)→黄原胶成品。
后处理采用的是乙醇沉淀法,酒精消耗量很大。
其生产工艺流程也可改进如下:菌种活化→摇瓶→种子罐→发酵罐→发酵液→热压式真空脱水→喷雾干燥→成品包装。
采用本工艺后,可省去后处理乙醇沉淀的大量消耗,节约成本。
(2)葡聚糖右旋糖苷又称葡聚糖,葡聚糖的水溶液粘度不高,但葡聚糖及其衍生物可制成指定的分子大小和形状,可作为血浆的代用品,临床还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用作创伤敷料;可用作Sephadex用名的商业过滤凝胶;在食品上用作饮料和糕点的稳定剂、保湿剂、增稠剂和增量剂;其磷硫酸酯具有阻止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
在工业上用于生产葡聚糖的微生物为明串珠菌属的肠膜菌(L mesenteroides)以及右旋糖苷明串珠菌。
工业所用培养基组成如下,仅供参考:蔗糖10%,磷酸氢二钾0.5%,酵母膏0.25%和硫酸镁0.02%。
发酵产葡聚糖的流程如下(仅供参考):菌种活化→种子罐发酵→发酵罐发酵→收集发酵液→95%乙醇沉淀(乙醇与发酵液比例为2:1)→静止过夜→过滤收集沉淀→烘干(低于40℃),24h→粗品(3)其他细菌多糖1)结冷胶结冷胶(GellanGum)是美国Kelco公司20世纪80年代继黄原胶之后开发的最有市场潜力的食品微生物多糖之一。
美国FDA和欧洲等国家都批准了结冷胶在食品中的应用。
中国1996年也批准了结冷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结冷胶是由假单胞杆菌伊乐藻属(Pseudomonas eloden)(少动鞘氨醇单胞茵)在中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铵为氮源及一些无机盐所织成的培养基中,经有氧发酵而产生的细胞外多糖胶质,是一种新型的全透明的凝胶剂。
结冷胶作为微生物代谢胶,生产周期短,不受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各种废渣、废液进行生产,再加上其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有用量低、透明度高、耐酸、耐高温、耐酶等优良特性,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可德胶:可德胶最早由日本Harada教授在1966年发现,是由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发酵产生的一种微生物多糖。
由于其热凝特性,而命名为cardlan。
可德胶是继黄原胶、结冷胶之后又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多糖。
1996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委员会推荐应用于食品中。
3)韦兰胶:是产碱杆菌(Alczligenes sp.)的代谢多糖,结构与结冷胶相似。
2、真菌多糖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可以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
真菌多糖主要有香菇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银耳多糖、冬虫夏草多糖等。
食药性真菌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突变、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溃疡和抗衰老等功能。
(1)真菌多糖的加工真菌多糖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栽培真菌子实体提取,另一种是发酵法短时间生产大量的真菌菌丝体。
从真菌子实体中提取多糖,人工栽培真菌子实体,生产周期长达半年以上,而且价格也比较高。
真菌子实体粉碎后,加入5~20倍体积的水、稀酸或稀碱(0.2~lmol/L),在50~80℃温度下进行浸提,为了加速浸提速度,也可添加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
真菌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来生产真菌多糖,易于连续化工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降低了价格。
但发酵法生产多糖一次性投资大,设备多,工艺流程长,而且部分菌丝体缺乏子实体的芳香风味。
液体深层发酵提取多糖工艺:菌种活化→种子罐发酵→发酵罐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纯→烘干→成品。
真菌多糖纯化可通过对粗制多糖进行分级提纯处理,包括使用溶剂的分级提取、凝胶色谱或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级提纯等。
(2)典型的真菌多糖加工工艺简介1)香菇多糖提取法工艺流程鲜香菇→捣碎→浸渍→过滤→浓缩→乙醇沉淀→乙醇、乙醚洗涤→干燥→成品。
2)香菇多糖深层发酵法工艺流程:菌种→斜面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深层发酵→发酵液。
3)香菇多糖深层发酵法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香菇发酵液由菌丝体和上清液两部分组成,胞内多糖含于菌丝体,胞外多糖含于上清液。
因此多糖提取要分上清液和菌丝体两部分来完成。
①上清液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发酵液→离心→发酵上清液→浓缩→透析→浓缩→离心→上清液→乙醇沉淀→沉淀物→丙酮、乙醚洗涤→干燥→胞外粗多糖;②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发酵液→离心→菌丝体→干燥→菌丝体干粉→抽提→浓缩→离心→上清液→透析→浓缩→离心→上清液→沉淀物→丙酮、乙醚洗涤→P2O5干燥→胞内粗多糖。
(3)其他多糖—茁霉多糖茁霉多糖(Pullulan)是由出芽短梗霉分泌的胞外多糖,该糖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气密性好,具有优良的水溶性、成膜性、氧气不渗透性、成纤性、可塑性、粘结性和自然降解性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和农业等领域,是一种具有极大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多功能新型生物材料。
茁霉多糖发酵及提取工艺流程(仅供参考):斜面菌种→活化培养→扩大培养→摇瓶发酵→发酵液(测糖)→稀释→脱色→抽滤→乙醇沉淀→离心→洗涤→干燥称量9.1.4.2 微生物功能性油脂目前,用于生产食用油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动植物,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地球上耕地的面积有限,动植物的养殖和种植业日益饱和,满足人类对食用油脂的需求将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
经过研究人员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油脂是一个很好的的获得油脂的新途径。
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CO),是由酵母、霉菌、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为碳源,在菌体内产生的大量油脂。
这种油脂它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微生物中存在的油脂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之一,其存在形式也和动植物一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体质脂形式,即作为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含量恒定,如微生物细胞膜上的磷脂;另一种是贮存形式,油脂在微生物细胞内以脂肪粒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某些微生物如酵母、霉菌、微藻、细菌的细胞内积累大量油脂,这些油脂与一般植物油脂具有类似的脂肪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