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传媒_角色困惑_的心理学分析_王武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策划

一、引言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有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适当调节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对文化进行传承以及增加生活的娱乐性等。而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却出现了一定的错位杂糅现象,出现了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现象。

本文首先从大众传宣扬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以及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的转变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现状,然后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些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解决我国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现象提出了心理学的理论支撑,同时有助于大众传媒引导受众形成正确自主意识、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现状

我国的大众传媒如报刊、杂志、广播、网络以及电视等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变化,新时期我国的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和传统的功能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变,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一定的错位杂糅现象,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困惑”与“‘新闻’的困惑”

“‘新闻’的困惑”首先作为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前提性困惑,“‘新闻’的困惑”即是指新闻在陈述事件时参杂了主观性意识,而大众传媒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简单感性与理性融合的感知,同时也是人们获取生活经验、普世知识以及新闻消息的一种主要渠道,大众传媒作为一个担负这传播角色使命的实体,在大众传媒宣扬定位其角色时,由于“‘新闻’的困惑”而带有比较严重的主观评价的色彩,从而在现实中以一种矛盾和困惑的角色姿态认知并传播着带有主观性色彩的“新闻事实”。

2.大众传媒弘扬的主流价值观的困惑

大众传媒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具备了一定话语权的文化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播媒介,同时对受众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独立人格都具有一定的引导塑造作用。而当前我国大众传媒所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从其所传播的题材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中国的大众传媒在一定的程度上始终秉承着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但是由于受到利益的诱惑,大众传媒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3.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从关注民生逐步向娱乐民生转变

近年来政府部门开始通过一些关注民生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的电视节目等来有效传达其政治目的,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各种物质、思想和政治需求,从而对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形成一定的政治导向作用。大众传媒在此传媒理念的指导下使自身的角色意识逐步向关注民生的角色位置靠拢,不仅满足了老百姓部分需求,同时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来了一定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然而,由于受到了利益的驱使,当前我国的大众传媒日益向娱乐化的方向倾斜,以博取超额利润。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有效信息的传播手段,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步脱离了其道德的底线,逐步走向了内容低俗化、形式娱乐化、精神空洞化的道路。

三、中国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心理学分析

1.大众传媒角色主客观色彩的界定困惑

大众传媒角色主客观色彩的界定困惑主要表现在新

中国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心理学分析

□ 王武文 周云

[摘要] 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大众传媒“角色困

惑”的现状,然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现象,如大众传媒角色主客观色彩的

界定困惑,“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大众传媒的角色错位,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媒的道德审判等,并提出了

我国大众传媒走出“角色困惑”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大众传媒 “角色困惑”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29(2011)06(下)-0013-02

DOI:10.13854/i.2011.12.048

2011.6(下)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中国报业13

特别策划

闻的客观性与大众传媒的主观性色彩的矛盾。首先新闻与生俱来具备了真实与新鲜两个基本特点,所以总体上来说新闻所陈述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剔除主观评判的事实,大众传媒本应该是一种比较客观的传媒媒介,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由于大众传媒也是具备一定的心理特质的,在作为一个信息等的传播媒介时,其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心理色彩,因此大众传媒本身的利益以及其后面的操纵者均会使其原本客观的角色添上一层带有一定目的的主观角色意识。

2.“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大众传媒的角色错位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出发,以大众传媒的预期目的为前提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根据大众传媒的不同目的可以把大众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商业经济为目的的角色意识,二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角色意识,三是其角色意识的主要目的为服务社会全体公众。而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却出现了一定的错位杂糅现象,服务社会的角色意识常常会与以商业经济为目的和以政治宣传为目的角色意识杂糅交错,从而使得大众传媒出现了角色错位的角色困惑现象[1]。如在“非典”前期,当受众想要对事件的真相有所了解的时候,大众传媒出现了集体失语的现象,在收到政府的“意志”传导之后,大众传媒又开始狂轰乱炸,引起了社会恐慌。可见在“权力”与“权利”、服务公众和政治宣传前面,同时为满足受众的需求,大众传媒的角色选择出现了两难的困境。

3.“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的道德审判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1992)一文中提出“集体无意识”,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所包含的内容是原始的本能和原型,并以一种不明确的形式存储于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而集体无意识就是一种原始意象的积淀,集体无意识现象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大众传媒与受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双方均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存在,而大众传媒抓住了受众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共性特征,如人们对残忍事件的愤慨、对娱乐新闻的追捧、对真善美的颂扬等,并以此对一些新闻事实进行主观色彩的歪曲,以求扩大其受众群体,追逐利润,在此境况下,大众传媒已经开始逐步脱离其角色意识的道德底线,在利益与道德中失衡。

4.“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形态的引导性

沉默的螺旋理论即指当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会受到其他同样观点集体的引力而积极参与,若是发现自己的观点无人理会,便会保持沉默的现象。如此沉默便会使沉默方的观点陷入低谷,从而形成了螺旋发展的趋势[2]。因此在“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前提下,大众传媒对一些本来具备真实性、可靠性和教育性的弱势观点会因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存在而忽视其角色意识的引导性作用。而对一些强势的可能不正确的观点,大众传媒却蓄意阿谀奉承,从而导致不良意识形态的宣扬。

四、结语

大众传媒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受众需求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其迎合者,但却不可忽略通过二者来平衡来维持大众传媒子对受众需求的创造和引导功能,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大众传媒当前的“角色困惑”进行分析,可以为大众传媒走出“角色困惑”提出一定的理论支撑。如何使大众传媒走出“角色困惑”对受众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辩证地定位好大众传媒的角色意识,使其角色意识走向多元化[3],并能找准自身的角色界定,在不同的角色意识中能够张弛有度。其次应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弘扬,树立起大众传媒正确的角色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最后,大众传媒应坚持真善美的传播理念,坚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价值性以及审美情趣性,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同时通过政府运用有效地手段建立科学的监督组织措施,引导大众传媒构筑一个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传播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精神作为大众传媒宣扬的思想底蕴,塑造良好的国民意识,引导受众思想健康,生活充满情趣,构建一个文化现代化的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远.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大众传媒_角色困惑的文化分析及现状探讨[J].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青年记者,2005,(11) 27-28.

[2]石义彬,吴世文. 大众传媒在文化身份再现和建构中的角色探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1) 118-122.

[3]李其平. 网络传播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理论建设,2007,(6)112-115.

责任编辑:于婷

中国报业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2011.6(下)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